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1:31:09 高中作文
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高中作文

篇一:形容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或者成语有什么

形容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或者成语有什么

ss_echo.whole 10级 分类: 文化/艺术 被浏览1019次 2013.07.15

求形容女性不爱红妆英勇善战的诗句或成语

芊芊in颖

采纳率:58% 11级 2013.07.16

仪态不凡,气质高雅,闭月羞花,冰肌玉骨,才子佳人 沉鱼落雁,齿白唇红,愁眉啼妆,出水芙蓉,绰约多姿 淡妆浓抹,二八佳人,姑射神人,国色天香,国色天姿 花容月貌,环肥燕瘦,娇小玲珑,绝代佳人,梨花带雨 林下风气,眉目如画,眉清目秀,美如冠玉,靡颜腻理 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倾城倾国,螓首蛾眉,如花似玉 双瞳剪水,亭亭玉立,我见犹怜,仙姿佚貌,小家碧玉 秀外惠中,夭桃秾李,一表非凡,一表人才,一笑千金 仪态万方,月里嫦娥,稚齿婑媠,掷果潘安,朱唇皓齿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倾国倾城 形容女人魅力词语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袅娜回眸一笑百媚生 端庄优雅大家闺秀妩媚丽人 优雅大方婀娜多姿矜持佳丽 秀外慧中慧质兰心柔美婉丽

篇二:巾帼不让须眉-归群凤

巾帼不让须眉

——观《花木兰》有感

钦州市大寺中学 九(5)班 范明慧 指导老师 归群凤

当我看完了《花木兰》这部影片后,说实话我的确被赵薇的表演震惊了。我虽了解赵薇应是有实力的演员,不过对于她能一改“小燕子”的调皮任性,把花木兰这一角色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我很是佩服。如此巨大的转变,她却能如此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这难道不值得让人佩服吗?

《花木兰》这一影片以一片黄沙为背景,无形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我原是极不喜欢打斗血腥的场面的,不过却对花木兰对敌时的战斗场面印象颇深。很难想象,花木兰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披着铠甲,手拿铁戈,骑着战马,身后带领着千军万马的呢?这对于天性柔弱的女孩子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呢?

说实话当我看见花木兰在战场上杀敌时的犹豫时,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因为善良的本性,她犹豫了,但为了国家的兴亡,她还是无奈地挥起手中的刀,一脸血渍的她是那样的无奈。在生命与国家之间,她毅然选择了国家,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爱”吧! 为了国家,花木兰牺牲的何止是这些。原本只是单纯的想替父从军,却不料遇到了一个让自己一生难忘的人。影片中的文泰幽默风趣,默默激励着她成长,这本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在魏军在危机关头时,文泰却用自己魏国皇子的身份给敌军当人质。这是一种何等的气魄

呢?在国家存亡关头,他和她还是很有默契的 ,不管是与生命、爱情相比,他们还是依然选择了国家。我一直以为选择是一个难题,但是从他们的脸上的那种坚定让我觉得选择也许是一种磨炼、一种进步。

他们为国无私奉献的行为让我不禁想起裴多菲的《自由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赞颂的不正是他们那种大爱无私、舍己为国的崇高精神吗?

看完了《花木兰》,我感触极多,那一幕幕情景深深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战士们的团结对敌,无比深厚的友情;文泰、花木兰的浓浓爱意、为国的无私奉献,这些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啊!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铭记他们无悔的选择,铭记他们坚定的眼神。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吧!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为人赞颂,他们的精神会一直激励我们不断地向前!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骄傲,我们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篇三:语文古诗词默写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文积累复习题汇编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

一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江春入旧年。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浅草才能没马蹄。

5 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8 忽闻海上有仙山, 。(白居易《长恨歌》)

9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 绿树村边合, 。

11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2 ,禅房花木深。

13 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 杨花落尽子规啼, 。

15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17 烟笼寒水月笼沙, 。

18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19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0 莫言下岭便无难, 。

21 正如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2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祚《如梦令》)

23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24 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2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26 子曰: ,可以为师矣。

27 ,思而不学则骀。

28 三人行, 。 ,其不善者而改之。

29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

3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 , 。”

二 根据题意填出诗句

1 《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描写大海的句子有: ,山岛耸峙;树木丛生, ; , 。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还有: 。

2 唐诗人 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 。表达时光匆匆之句: 。表达思乡之愁句: 。请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

处: 。

3 白居易的 写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

4 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描绘农村夏夜清新景色、晴朗夏夜的句子

是: ;写丰收喜悦的句子是: 。

5 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是: 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 。

6 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写农村劳动生活句是: 。

7 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优美意境的句子

是: 。

8 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其他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

9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 。 10 唐诗人杜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 。你知道的抒发家国忧思的诗句

有: 。

11 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讲究词的意境幽微、淡雅敦厚,他的《浣溪沙》中最能体现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

12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 。 13 同为婉约派的济南名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作品清新、典雅《如梦令·常记》词中写词人满心欢快、饶有趣味的场景句 。

14 关于学习方法,古人所谈甚多,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

道: 。 。《论语》中

说: 。请再写出一两

句: 。

15 曹操的《龟虽寿》千古传颂,表现其远大胸怀之句是: 。 16 雪花是千百年来诗人吟咏的对象,写出几句咏雪的诗

句: 。

一 根据要求写出诗句

1 吴均《山中杂诗》描写了山中有趣的生活:“鸟向檐上飞, 。” 2 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

3 李白《峨嵋山月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影入平羌江水流。” 4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6 请写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两句 。 7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 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9 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 。 10 清人赵翼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曾诗云: 。 11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与著名长诗《 》合称为“双璧”。 12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急赴沙场的句子是: , 。 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句子是: , 。

13 《木兰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句子

是 , 。 , ?

14 《夸父逐日》选自《 》,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请写出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

概的句子 。后人常用“ ”一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

一 填出下列诗句中缺少的部分

1 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2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 ,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4 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5 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6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造寒江上有怀》)

7 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9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10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1 ,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

12 林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13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 ,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16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17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周敦颐《爱莲说》)

18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19 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20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1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2 ,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

23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5 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26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二 根据题意填出诗句

1 望岳》中表现作者豪气和壮志雄心的诗句是 , 。 2《春望》中作者触景生情且是互文的诗句是 , 。 3《石壕吏》中“吏”与“妇”矛盾尖锐的诗句是 , 。 4《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志的诗句是 , 。 5《使至塞上》中最表现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 。 6《渡荆门送别》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7《游山西村》中表现困境中蕴含希望的诗句是 , 。 8 在《长歌行》中通过百川东去形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含义的诗句

是 , 。

9 在《野望》中表现秋意正浓的山景的诗句是 , 。 10 在《早寒江上有怀》中表现作者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

是 , 。

11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通过工整对仗表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

是 , 。

12 黄鹤楼》中描写从楼上遥望的诗句是 , 。

1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作者梦中拼杀场景的诗句是 , 。

14 与《三峡》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意思相似的唐诗是 的 , 。

三 根据问题写出诗句

1 莲,深受人们喜爱。许多诗人都有咏莲的诗篇。请写出两句。

, 。( )

, 。( )

2 古人常以月亮或月光入诗文。请写出描写月亮或月光的诗句两则。

, 。( )

, 。( )

3 雨经常引发人们的思索。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两个。

, 。( )

, 。( )

4 秋,时而萧瑟,时而明快。请写出古诗词中对秋景描写的句子。

, 。( )

, 。( )

5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诗人经常在诗词中表现出感国伤时的意味,请写出两句。 , 。( )

, 。( )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积累

一 根据上下句写出诗句

1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登斯楼也, , ,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 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 ,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6 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 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11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12、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3、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4、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16、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7、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二 根据内容和提示填空

1、写出《马说》中作者对在位者埋没人才强烈愤慨的语句是: ! ?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很有哲理并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

是: , , 。

3、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

4、《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 , 。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6、《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

7、人的一生没有十全十美的,形容这种情形,我们常引用苏轼《水调歌头》中诗句______,_____

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9、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 ,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达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 , 。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

是 , , 。

12、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13、《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

14、《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

是: ;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的语句是: ;再写出两句相同语意的句子。

(作者) 。

(作者) 。

15、《山坡羊》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再写出一句相同含义的句子是: 作者 。

1、《饮酒》中描写傍晚山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反映作者志趣与爱好的句子是: 。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包含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是: 。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体现边塞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文中红白映衬、色彩鲜明的语句是: ;情景交融、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感情的语句

是: ;再写出一句相同内涵的句子: (作者) 。

19、《己亥杂诗》中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句子

是: ;这首诗中还包含着无私奉献,造福来者的精神,由此我们还可以联想到 (作者)的 。

20、《送元二使安西》中表现送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着写出反向立意的句子: (作者: )

21、《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的 ,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着再写出一句: 。(作者)

22、《登幽州台歌》中作者感叹历史、抒发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

是: 。

23、《赠从弟》中作者借物喻人,表现劝勉之意的中心句

是: 。

24、《清平乐·村居》中表现了江南的农村生活,描写老人的语句

有: ;描写孩子天真童趣的语句

是: 。再写出一句表现农村生活的语句: 。(作者) 。

25、《与朱元思书》中概括富春江美景的句子是: ;作者在自然景物中表现了对政治生活与名利的厌倦,这一句是: ;在《五柳先生传》中则表现为: 。

26、《送东阳马生序》中开篇即指出了作者对于学习的偏爱: , 。

篇四:七下语文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填空式默写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木兰诗》

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木兰诗》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8、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林嗣环《口技》 9、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0、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林嗣环《口技》

1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

(二)理解性默写

第10课 《木兰诗》 P68

1、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准备情形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诗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3、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诗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诗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9、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诗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0、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诗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1、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于分辨。

13、诗中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与《木兰诗》中很相似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第20课 《口技》 P148

林嗣环

1、文中描写宾客听到失火时的反应的句子是“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文中描写一家四口由醒入睡的过程的句子是“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第25课 短文两篇 P198

《夸父逐日》

1、文中表现夸父无比英雄气概的句子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或“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或“弃其杖,化为邓林。”

2、后人常用“夸父逐日”一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三) 迁移性默写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课外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填空式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1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礼乐志》 1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增广贤文》 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 2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篇》 23、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庄子·渔父》 2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的《诫子书》 2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二)理解性默写

1、吴均《山中杂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其中最有趣的诗句是“云从窗里出”。

2、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诗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3、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诗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向照”。(四句任意两句皆可),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诗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李白《峨嵋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诗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诗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诗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诗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诗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诗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诗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诗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诗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2、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诗是“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1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诗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诗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5、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16、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7、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8、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迁移性默写

1、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

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5、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辋[wǎng]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8、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第二部分 古诗、词、文阅读理解

第5课《伤仲永》 P39

王安石

一、词语解释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

耕。隶:属于。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尝,曾经。 3、父异.

焉。异:以??为诧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就:完成。 5、邑人奇.

之。奇:以??为奇怪。 6、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为宾客之礼相待。 7、父利其然也。利:以??为有利可图。其然,代词,这样。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 “扳”,读pān ,通“攀”,牵、引。环,四处,到处。谒:拜访。

9、不使.

学。使:让。 10、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前时之闻:以前听说得(名声)。 11、泯然众人矣。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2、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材人,有才能得人。 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不至:没有到达(要求)。 14、伤.

仲永。伤:哀伤、伤感。 15、或.以钱币乞.之。或:有人。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16、从.先人还家。从:跟从,跟随。 17、卒.

之为众人。卒:最终。 18、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固:本来。 二、句子翻译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翻译:他才能完全消失,跟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三、简答 1、《伤仲永》中介绍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的句子哪些?并简要分析造成

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答: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堪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第10课 《木兰诗》 P68

《乐府诗集》

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

一、文学(文体)常识背记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为“双璧”。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生字注音

可汗(kè)(hán) 燕(yān)山 胡骑(jì)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ji了女英雄的形象。

3、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

答:通过“开、坐、脱、著、理、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

ān)鸣啾啾(jiū jiū)朔(shuò)气传金柝(tuò)

三、古今异义字理解

1、爷: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古义为跑,;今义行走。 3、但:古义为只; 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4、郭:古义为外城;今仅用作姓氏。

5、户:古义为门 ;今义为人家,住户。或是指门第。 四、词语解释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2、万里赴.戎机(赴:奔赴) 3、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4、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5、著.我旧时裳(著:穿) 6、关山度.若飞(度:过)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意思是粘贴。 8、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火”通“伙”,意思是同伙。 五、句子翻译。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翻译: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翻译: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财物。 六、简答 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意近即可)

答: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2、“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答: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4、第二段第一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答:排比。写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5、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什么? 答: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6、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7、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9、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0、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1、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

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1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答: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

篇五:古诗文积累

古诗文积累(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对古文、诗句的掌握与理解

1.在古诗文的殿堂中徜徉,我们发现这里景美、人美、情也美。我们能领略

到 “峨眉山月半轮秋, ”的美景;欣赏到花木兰

“ ,关山度若飞”的矫健雄姿;感受到岑参“马上相

逢无纸笔, ”的思乡浓情。

2.读书可以陶治情操,可以提高修养,可以知礼明德,认真读书的人的变化

是特别快的,所以我们说:“ ,即

更 !”

3.仲永生五年, ;十二三时,令作诗, ;

又七年, ;可见天赋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后天的继续学习。

古诗文积累(二)

1、(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急赴沙场的句子

是: , 。

(2)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是: , 。

(3)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句子

是: , 。

(4)《木兰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句子

是 , 。

, ?

(5)《木兰诗》中写爹妈、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是: 。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

的 ,

2、《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

是:

, 。

古诗文积累(三)

1、《山中杂诗》中描写世外神奇景观的一句

是 , 。

2、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诗句是: , 。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

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

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古诗中有许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风:

雪:

7、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雨”的诗:

8、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相连的两句: 9、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你写出古代诗人歌咏黄河的语句: 10、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 , 。来抒怀。(《峨眉山月歌》)当你独爱这路途中视、听到闲淡宁静之景时,你可

用 , 。(《滁州西涧》)

古诗文积累(四)

1、《竹里馆》的作者是王维,诗中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的句子

是: , 。

2、《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

3、《逢入京使》一诗真切而自然地抒写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强烈感情

和开阔豪迈地胸襟。特别是 , 。

引起后代无数天涯游子的共鸣,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4、《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

鸣的是: , 。

5、《滁州西涧》的作者是_______,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诗中有画,

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创造了涧

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

人, 。

7、写几句有关马的诗句:

A. , 。

B. , 。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1分)

10、 在文章《邓稼先》中,作者杨振宁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准确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热情赞美了他勇于

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1分)

古诗文积累(五)

1.《孙权劝学》中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万物的句子是: , 。

2.《山中杂诗》中表现出作者恬淡和安闲情怀的句子

是: , 。《山中杂诗》中与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异曲同工的诗句是: , 。《山中杂诗》写山中空旷清幽,杳无人迹,道出诗人陶醉其中,灵魂融入自然的诗句是 , 。

3.《竹里馆》中表现作者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是: , 。表现了作者清心淡泊的情怀的句子是: , 。《竹里馆》里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

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作者对朋友思念之情的佳句

是: , 。《峨眉山月歌》中以美妙的峨眉山月景,描绘出引人入胜的意境的诗句是: , 。《峨眉山月歌》中点出主题,表明诗人离开故乡愈远,怀念故乡友人的心情愈切的诗句是: , 。

5.《春夜洛城闻笛》中点出主旨,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6.《滁州西涧》中表现作者向往自然,恬淡自适的生活情趣的句子

是: , 。《滁州西涧》中写诗人以飞动流转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

是: , 。

7.A《逢入京使》中既真切而自然地抒写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强烈感情,又表现了作者开阔豪迈胸襟的句子

是: , 。

B《逢入京使》中点明主题,表现诗人对前途自信,乐观的态度和广阔胸襟与不

凡的抱负的诗句是: , 。

8.《江南逢李龟年》中流露出作者对开元盛世无限眷恋的句子

是: , 。表现出作者对时代沧桑和人生巨变的深沉感慨的句子

是: , 。

9.《送灵澈上人》中表现作者在送别中自己闲适淡泊的情怀的句子

是: , 。《送灵澈上人》中描写斜阳下行人渐远的诗句是: , 。

10.《约客》中表现作者怅惘失意的心情的句子是: , 。诗中描写江南夏夜美景的诗句是: , 。诗中抒发诗人寂寞心情的诗句

是: , 。

11.《论诗》中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论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

是 ,

。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

是: , 。

12.假如好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13.当你独爱这路途中视、听到闲淡宁静之景时,你可用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滁州西涧》)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