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2:13 高中作文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高中作文

篇一:《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全场唱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全场唱词+念白 第一场 别亲 (祝家书斋)

幕后(合唱)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滨,有一个祝英台,秀丽聪明。她胸中有大志,要求学杭城,爹不肯,她设巧计,假装生病,茶不思,饭不吃,关起房门,急得那祝员外坐立不宁。(灯亮)(祝公远焦灼地踱步)

公远(唱) 英台做祝事太任性,竟想读书上杭城,

她是祝府千金女,应该是描龙绣凤在闺门。

我有心叫她杭城去,怎奈是闺女怎能出远门?

我有心不叫杭城去,又怕她病势转深沉。

思前想后心不定。(银心上)

银心(接唱)我小姐要读书,设下妙计,哪怕员外不答应。(上

前叩见)员外!小姐不好了!

祝公远(惊问)银心,何事大惊小怪?

银 心(唱)小姐想求学上杭城,怎奈员外不答应,

因此小姐心烦恼,忧愁终日得了病。

如今卧床病沉重,特来禀知老大人。

祝公远(白)这可如何是好?让我去看来。

银 心(白)员外,小姐好容易刚睡着,请你不要惊醒了她。(墙

外传来卦板叮口当 及“测字排流年“之声)

银 心(白)啊!员外,依婢子之见,倒不如请这个卜卦先生来

卜个卦,以决疑难。

祝公远(白)却也使得。(银心下而复上)

银 心(白)卜卦先生请来了。

祝公远(白)请进。

银 心(白)先生,请你进来!(招手)(祝英台乔装卜卦人上)

祝英台(白)员外在上,卜卦人叩见。

祝公远(白)一旁请坐。

祝英台(白)谢员外,告坐了。请问员外可是问卜?

祝公远(白)正是问卜。

祝英台(白)如此,请设香案。

祝公远(白)银心,摆设香案。

银 心(白)是。(摆设香案)

祝英台(白)请问员外,有何疑难?

祝公远(白)只因小女想去杭城读书,是我不允,为此悒郁终日,

得了一病,未知吉凶如何?特请先生一卜。

祝英台(白)请问小姐有几岁了?

祝公远(白)今年二八,五月初五日生辰。

祝英台(白)如此待我卜来。(卜卦后)员外,按卦而断,还是让

令媛出门的好。

祝公远(白)何以见得?

祝英台(白)令媛在家多灾多病,出门可以除病消灾,到杭城读

书末……更是大吉大利。

祝公远(白)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银心忍不住笑出 声来)

祝公远(白)小丫头,你笑些什么?还不带先生下去! 银 心(白)是。(祝英台与银心同笑)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你是……

祝英台(白)(卸装)女儿英台。

祝公远(白)英台!你竟敢戏弄你父亲!

祝英台(白)(央求)爹爹,女儿乔装男子,一无破绽,你现在总 可让女儿出门读书了!

祝公远(白)真是胡闹!

(唱)常言道只有男儿求功名,哪有闺女出远门?

纵然你乔装男儿样,鱼目怎能把珠混。

祝英台(白)爹爹,女儿乔装男子,连爹爹也瞒过了,此去万无 一失。

祝公远(唱)怎不教我堂上老父心牵挂。

银 心(白)员外放心,有我银心扮成书僮,朝夕有个服侍。 祝公远(唱)你你……抛头露面辱门庭!

银 心(白)员外,小姐在家病坏了身子,如何使得?如今她假 扮书生,连员外都认不出自己亲生女儿,依婢子之

见还是依允小姐去读书的好。

祝公远(白)多嘴!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英台,你去不得,想你是裙钗之女,怎能抛头露面, 远走杭城?要读书,为父可请先生来府教读。

祝英台(白)听说杭城有名师……

祝公远(白)纵有名师,怎奈你是女孩儿。

祝英台(白)女儿一定要去!

祝公远(白)祝府千金之女,远去求学,有失体统。

祝英台(白)祝府本是书香门第,孩儿远去求学,为的是知书识 礼。孩儿也曾听爹爹说过,古时有曹大家、蔡文姬,

都是一代才女,留名千古,难道孩儿就学不得她们

么?

祝公远(白)这个……(自语)看女儿立志甚坚……要是英台真 的能成为一代才女……

祝英台(白)爹爹你答应了?

祝公远(白)也罢!英台,你此去乔扮男子,可不要露出破绽。 三年学满,务须速归。倘若家有要事,一见家书,

即速归来。

祝英台(白)女儿遵命!

--幕落

第二场 草桥结拜

(草桥)(祝英台与银心扮男装,银心肩挑书担行囊随祝英台上) 祝英台(唱)风和日丽花如锦,

银 心(唱)女扮男装出远门。

祝英台(唱)避开邻里亲和戚,

银 心(唱)瞒过路上相识人。

祝英台(唱)走过五里青松岭,

银 心(唱)来此已是草桥亭。

祝英台(白)银心,我们到亭内歇足一会。(主仆休息亭内,梁山 伯上,四九挑书担行囊随后上)

梁山伯(唱)离故乡,别学上杭城。

见前面一座古凉亭,叫声四九停一停。

四 九(白)相公何事?

梁山伯(白)两腿酸软,不如在此略坐片刻。

四九(白)相公说得有理。(梁山伯举步欲进,抬头一望,略顿)

四 九(白)相公,亭内有人。

梁山伯(白)哦,看他们也是行旅模样,说不定也是读书去的。 (梁山伯入亭,对祝英台作揖)

梁山伯(白)仁兄请了,小弟有礼。

祝英台(白)这厢还礼。

梁山伯(白)请教仁兄尊姓大名?府居何处?

祝英台(白)小弟姓祝名英台,乃是上虞祝家村人氏。敢问仁兄 是……

梁山伯(白)会稽梁山伯。

祝英台(白)梁仁兄敢是去杭城读书?

梁山伯(白)正是。请问你呢?

祝英台(白)小弟也去杭城访师求学。

梁山伯(白)好极!好极!请坐。(四九、银心走近谈天)

四 九(白)嗳,你们是到哪里去的?

银 心(白)到杭城去读书。

四 九(白)我们也是到杭城去读书。

银 心(白)巧极了。(走向祝英台,脱口而出)小姐…… 祝英台(白)(急掩饰)小姐好端端在家,你提她作甚? 银心(白)噢……我想小姐要是能一同出来读书那就好了。 祝英台(白)是啊。

梁山柏(白)敢问兄台……莫非……

祝英台(白)哦,仁兄有所不知。

(唱)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我此番求学到杭城,九妹一心想同来,

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应该,

只怪我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小九妹。

梁山伯(白)(称赞)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唱)仁兄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

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求学问!

祝英台(白)(谦谢)承兄夸奖,岂敢,岂敢!(背地赞赏) (唱)我只道天下男子一般样,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

梁山伯(唱)象这般良朋益友世间少,我有心与他结为兄弟盟。 (白)祝仁兄,小弟有言,只是难以启齿。

祝英台(白)有何见教?无不从命。

梁山伯(白)如此直言了。

(唱)想山伯无兄又无弟,亦无妹来亦无姐。

有缘千里来相会,得遇仁兄心欢喜,

意欲与你两结拜,未知仁兄可愿意?

祝英台(白)哦!(想了一想)

(唱)多承仁兄不见弃,金兰结拜为兄弟,

从此读书有良伴,小弟哪有不愿意?

(白)旅途之中未带香烛,这便如何是好?

梁山伯(白)不妨撮土为香。请问祝仁兄今年……

祝英台(白)二八。

梁山伯(白)我今年已是一十七岁了。

祝英台(白)有道长者为兄,幼者为弟。

梁山伯(白)如此你我对天一拜。

祝英台(白)对天一拜。(祝英台学梁山伯的动作而拜) 梁山伯(白)贤弟请上,受愚兄一拜。

祝英台(白)小弟也有一拜。

梁山伯(白)四九,快过来拜见祝相公。

祝英台(白)银心,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快来见过梁相公。

四 九(白)拜见祝相公。

银 心(白)拜见梁相公。

梁山伯(白)贤弟,你看天色不早,我们不如登程吧! 祝英台(白)银心,挑起行装。

梁山伯(白)贤弟请。

祝英台(白)梁兄请。(当梁山伯携祝英台手同行时,祝英台不禁 又羞又惊,继而泰然同行而下)

--幕落

第三场

托媒 (梁山伯、祝英台书房)

幕后(合唱)梁山伯,祝英台,情重如山深如海。

同窗共读两无猜,志同道合相敬爱。

光阴过去似流水,匆匆过了三长载。(祝英台磨砚,

梁山伯作文,梁山伯忽发现祝英台耳环痕)

祝英台(白)嗳,你做什么?

梁山伯(唱)贤弟啊,你我同窗三年整,今日忽见耳环痕,只有 女子戴耳环,贤弟啊,你穿耳朵为何因?

祝英台(唱)梁兄你做文章不专心,为什么看来看去看不停? 若说我的耳环痕,想起此事笑死人,

祝家庄年年有庙会,村里人叫我扮观音。

梁山伯(白)(笑)哦。

祝英台(唱)以后你再瞎猜疑,我就要……

梁山伯(接唱)贤弟不必怒气生。贤弟,你看我这一篇文章做得 如何?(银心在外面探头望,机警地喊)

银 心(白)梁相公,梁相公,先生唤你。

梁山伯(白)啊,先生唤我,亏得我的文章已经做成了,贤弟少 待,愚兄去去就来。(下)

银 心(白)(手持信,轻唤祝英台)小姐,员外又有信来了。 祝英台(白)真的?待我看来。(看信皱眉)

银 心(白)是不是又来催我们回去?

祝英台(点头)

(唱)离家读书已三载,老父是封封家书催我归。

我与他同窗三载非寻常,情重如山深如海。

老父有病盼儿归,我难舍知心梁山伯。

银 心(唱)读书三载长相伴,小姐心事我明白。

梁相公家世虽贫寒,但他有德又有才,

倒不如月老跟前订白头,拜托师母做大媒。(银心

下,去请师母)(祝英台徘徊、暗忖)

祝英台(唱)叫我如何自托媒……(银心引师母出) 银 心(白)相公,师母来了。

师 母(白)英台,听银心来说,你家又有书信来催你归去了? 祝英台(白)刚才家父来信,说有病要催我归去。

师 母(白)父病理应回去,几时动身?

祝英台(白)我想禀明先生,明日一早登程。

师 母(白)如此甚好,一路小心。银心,你小心侍候了。 银 心(白)是。(知趣地)相公,我整行装去。(下) 祝英台(白)(欲言又止)师母……

师 母(白)英台你还有何言相告?

祝英台(白)还有……没有什么。(稍停)师母。

师 母(白)英台,有话坐下来讲。

祝英台(白)师母。

(唱)老师教诲恩如海,又承师母好看待。

师 母(白)不用客气。

祝英台(白)师母。(稍停)

(唱)我在草桥结拜梁山伯,同窗共砚三长载。

师 母(白)这个我早已知晓。

祝英台(白)师母啊!

(唱)三长载,三长载,我有满腹心事口难开。

师 母(白)英台有话,但讲无妨。

祝英台(唱)师母啊,英台原是乔装改,

师 母(不动声色,微笑)

(唱)师母心里早明白。

祝英台(白)师母早明白了?

(唱)袖内取出玉扇坠,交与师母……

篇二: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剧本

篇三: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一场 英台出门

第二场 草桥结拜

第三场 高山流水

第四场 十八相送 第五场 思祝下山 第六场 楼台相会 第七场 山伯之死 尾声 化蝶

第一场 英台出门

(祝员外与银心上场)

祝员外:(唱)恪守礼仪祝家人,方圆百里好名声。

英台做事太任性,为读诗书去杭城。

她乃祝家千金女,抛头露面辱门庭。

有心不让她杭城去,又怕她病势转深沉。

左思右想心不宁!

银心:员外,依银心之见啊,倒不如让卜卦先生来卜个卦,以解疑难。

员外:却也使得。(唱)求卜问卦,定乾坤。请卜卦先生进来。

银心:是,有请卜卦先生。(祝英台扮成卜卦人上场)

祝英台:啊,员外先生在上,卜卦人叩见。

祝员外:请先生一旁坐下。

祝英台:谢员外。(祝英台坐下)请问员外,有何疑难问卦?

祝员外:只因小女想去杭城读书,是我不允。为此小女悒郁终日,得了一病。未知吉凶如何,特请先生一卜。

祝英台:如此,待我卜来。(祝英台卜卦)哎呀,员外!按卦而断,小姐在家多灾多病啊!出门可以除病消灾,到杭城读书么,更是大吉大利。看来还是让小姐出门读书的好。

祝员外:如此说来,这杭城去得?

祝英台:去得!

祝员外:多谢先生!

祝英台:多谢爹爹!哈哈,哈哈,爹爹,女儿英台啊!

祝员外:女儿英台?

祝英台:银心!(祝英台换回女儿装)爹爹!

祝员外:你,你,你竟敢戏弄你父亲,真是的。

祝英台:爹爹,女儿乔装男子,一无破绽。你现在总可让女儿出门读书了吧?

祝员外:唉,纵然你乔装男子,鱼目怎能混珠?你!

银心:员外,小姐假扮书生,连员外都认不出自己的亲生女儿。依银心之见啊,还是让小姐出门读书的好。

祝英台:爹爹!

祝员外:多嘴!英台,想你是裙钗之女,怎可抛头露面远走杭城?

祝英台:古时有曹大家、蔡文姬,都是一代才女留名千古。难道孩儿,难道孩儿就学不得她们么?爹爹!

(唱)女儿拜求老父亲,恳求爹爹放儿行

杭城读书平生愿,要效古人展鲲鹏。

待等三年学成后,伺奉爹爹尽孝心。

倘若爹爹不应允,女儿长跪不起身。

祝员外:你,你起来!

祝英台:爹爹不允,女儿就不起身。

祝员外:哎,哎,哎,你起来呀。(私语)看女儿立志甚坚。英台真的能成为一代才女? 祝英台:爹爹!

祝员外:哼!

祝英台:爹爹答应了!多谢爹爹,多谢爹爹!

祝员外:好吧,你要允我三件事。

祝英台:爹爹请讲。

祝员外:一,你此去乔装男子,可不要露出破绽。

祝英台:嗯!

祝员外:二,三年学满务须速归。三,倘若家有要事,一见家书,即速归来。 祝英台:就依爹爹!如此,女儿去也。女儿去也!(祝英台下场)

祝员外:哈哈,哈哈!哎,忘了,让她把耳环取下。

银心:银心去也。(银心下场)

祝员外:英台,不要忘记把耳环取下来。英台,英台!(祝员外下场)

后台:(合唱)褪去了女红妆,扮成了读书郎。

冲出了幽闭门,迎来了姹紫嫣红,无限春光。

第二场 草桥结拜

梁山伯:(唱)四九,前面带路(梁山伯与四九上场)

离故乡,别亲友,求学杭城

一路上,阅尽了,春色满乾坤

蝴蝶翩翩河边飞,草木清风亦醉人。

山伯本是一介布衣,庸碌却难慰平生。

读书从今效先贤,发奋苦学,求取功名。

(四九:相公,你看)

遥遥望,万松岭书院檐角。

不由人,思绪长,憧憬前程。

祝英台:(唱)春风化雨云飞扬,心随燕子任翱翔。(祝英台与银心上场)

花样年华诗书中,英台成了读书郎。

红颜一洗铅华尽,素面朝天凤作凰。(展尽书生意气,四人扑蝶,四九与

银心下场)

祝英台:唉,蝴蝶飞走了!

梁山伯:飞走了。(两人惊奇的对目而视,梁山伯走上草桥)

后台:(合唱)梁山伯与祝英台 前世姻缘配拢来

祝英台:(唱)草桥上面一书生,白衣飘飘风骨神。

梁山伯:(唱)草桥下面一书生,玉树临风正青春。

祝英台:(唱)他执扇横在手,淳朴潇洒且斯文。

梁山伯:(唱)他玉扇扑蝶儿,机灵活泼目含春。(两人急于相识,行书生礼,银心与四九上场)

梁山伯:在下梁山伯,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祝英台:不敢不敢,原来是梁相公,请受祝英台一拜。

梁山伯:原来是祝公子,敢问祝公子前往何处?

祝英台:前往杭城读书求学。

梁山伯:巧了,山伯也是前往杭城读书求学。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问对方:敢问公子前往何处求学?(互换书信)

梁山伯与祝英台:万松书院山长收,妙哉,如此少年,如此英才,若能与他同窗三载,岂非山伯(英台)大幸?

银心与四九:巧极了,公子(银心呼小姐,梁山伯与四九迷惑不解)

祝英台:小姐好端端在家,你提她作甚。(祝英台强作镇定)

银心:哦,我想让小姐也能一同出来读书那就好了。(银心领会)

祝英台与银心:呵呵,呵呵。(祝英台与银心傻笑)

梁山伯:敢问祝公子,莫非令妹?

祝英台:公子有所不知。

(唱)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我此番杭城求名师,九妹一心想同来。

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儿读书也应该。

只怪我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小九妹。

梁山伯: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唱)公子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

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儿也该读书求学问。

祝英台:承蒙公子夸奖!

(唱)我以为天下男子一般样,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

梁山伯:山伯求学,想不到竟遇上良朋益友。祝公子,山伯有言,不知当讲与否。祝英台:梁公子有何见教,但说无妨。

梁山伯:祝公子,

(唱)想山伯无有姐妹无兄弟,

今有幸,得遇公子心欢喜。

意欲与你两结拜,

不知公子可愿意。

祝英台:(唱)承蒙公子不见弃,

金兰结义为兄弟。

从此读书有良伴,

英台哪有不愿意。

梁山伯:如此,敢问祝公子贵庚?

祝英台:英台二八!

梁山伯:山伯一十七岁!

银心:有道是长者为兄

四九:幼者为弟。

祝英台:英台有了一位兄长

梁山伯:山伯从此有了一位贤弟

祝英台:兄长!

梁山伯:贤弟!

四九:贤弟!

银心:兄长!(四人开怀笑)

祝英台:诶,只是你我结拜,何以为证啊?

梁山伯:这,你我求学,草桥相识。不妨,在这草桥上结拜,让那蝶儿做个证人。(两人结拜,梁山伯牵祝英台手,祝英台羞涩收回)

两人同念:日月山川,万物荣欣。山伯英台,草桥结拜。

从此以往,拜为兄弟。对天盟誓,蝴蝶为证。(四人跪下结拜)

后台:(合唱)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

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

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第三场 高山流水

后台:(唱)峨峨兮有若泰山,我在这绝顶之端。

心随其物我两忘,鸟瞰那红尘如烟。

自由如鲲鹏展翅,天风送我到云间。(众书生读书)

后台:先生下山咯!

一书生:诸位,先生已下山,我们何不趁机,出去游荡游荡?

另一书生:对,今天是观音娘娘生日,山下庙会一定很热闹。

又一书生:走,我们赶庙会去。

众书生:好,我们赶庙会去!(梁山伯上场)

梁山伯:诶,诸位同学,功课尚未完成,怎可擅离书院,待我等将《诗经》里的“击鼓”背完,再走。

众书生:背书背书,越背越输。你去背吧,我们走了!(众书生欲走,梁山伯坐下读书) 一书生:诶,你们看祝公子在放彩鹞呢。

众书生:好,我们放彩鹞去。(众书生下场)

梁山伯:(唱)高山下,流水间,万松书院。

鸟喧鸣,人欢笑,鹞随风展。

三年前,与英台,草桥结拜。

三年来,同窗友,携手并肩。

山伯我,苦寒窗,手不释卷。

贤弟他,心放飞,笑对圣贤。

万松院,有知音,兄弟情意。

是天作,是人合,此生欣然。(祝英台上场)

祝英台:梁兄,你看,彩鹞飞起来了。

梁山伯:她飞得好高啊!

祝英台:梁兄,

(唱)你看她,妩媚烂漫千姿白样,可与凤凰论短长。

你看她,寻寻觅觅情亦深,欲得知音诉衷肠。

我若有幸随鹞去,自由自在任翱翔。

梁山伯:贤弟,彩鹞飞得再高,只要线儿收拢,终难随风舒展,扶摇直上。好了,好了,会考就要到了,你我还是温习功课吧!

祝英台:哎!(两人坐下读书)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松叶纷纷落下)

祝英台:哈哈,哈哈。(祝英台打松叶)

梁山伯:贤弟,这万松书院山清水秀真乃读书圣地呀。

祝英台:是呀,再读下去,你我就要变成松树了。(祝英台坐下读书)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梁山伯为祝英台扫去身上的松叶,见耳环痕)

梁山伯:诶?贤弟,你这耳朵上怎么有耳洞啊?贤弟,

(唱)你我同窗三年整,今日忽见耳环痕

只有女子戴耳环,贤弟呀,你穿这耳洞为何啊因?

祝英台:(唱)梁兄你读书不专心,为什么要看来看去看不停。

若说我这耳环痕,提起此事真笑死人。

我祝家庄年年有庙会,村人要我去拌观音。

梁山伯:原来如此!

祝英台:梁兄若是再猜疑,我就要……

梁山伯:你要生气了?

祝英台:嗯。

梁山伯:愚兄不说就是。贤弟,(唱)你我还是读诗文。

两人相视而笑:呵呵,呵呵。

两人并肩读书: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祝英台:梁兄,这首诗我是记住了,还请梁兄一解诗中之意。

梁山伯:贤弟,这可是一首千古好诗啊!契乃聚,阔为离,以身相许的两个人,无论生死聚散,仍紧紧拉住彼此之手,直到地老天荒。

祝英台:无论生死聚散,仍紧紧拉住彼此之手,直到地老天荒。(两人共同想象那种美好)

梁山伯:贤弟,读书了。(见祝英台没反应,敲她帽子)贤弟,读书了!

祝英台:英台有些困倦,歇息一会再背吧。

梁山伯:四九——

四九:(于后台应)哎——

梁山伯:端水来!

四九:哦!

祝英台:梁兄,英台不过是想歇息一会。

梁山伯:小歇,也要恪守规矩。(四九与银心端水上台)

四九与银心:兄弟同榻三年整,祝公子严把规矩定。

一碗清水中间放,两边各自睡安稳。

若是谁把清水翻,按规行罚要分明,按规行罚要分明。

祝英台:(唱)梁兄啊,承蒙你三年多关心。

梁山伯:(唱)愚兄我理该来照应。贤弟小歇片刻,愚兄一旁温课去了,(欲离开,又回头)小歇之后,好好温习。

祝英台:知道了,多谢梁兄。(梁山伯、四九与银心下场)

祝英台:(唱)一碗清水似甘霖,甜润在口暖在心。

这碗水,是梁兄的呵护与亲近。

这碗水,是梁兄的自重和人品。

这碗水,是英台的憧憬与仰慕。

这碗水呀,是英台的心动与感恩。

丝丝情愫萌芽早,滴滴清水系情深。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愿与他,高山流水结知音。(祝英台拿出玉蝴蝶扇坠)

银心:(后台)公子,公子,师母来了。

篇四:第五单元《化蝶》第二课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第五单元《化蝶》第二课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喜欢以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的音乐,能受到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反抗精神的感染,产生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理解与同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了解与小提琴协奏曲两部作品的关系,学习分析音乐的结构形式等音乐表现要素,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作品复习协奏曲、奏鸣曲式等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越剧的唱腔特点

教学用具:音响

教前分析:

《梁祝》音乐的布局依剧情发展而构思。可以先结合画面进行欣赏,再复习奏鸣曲式的知识,结合曲式结构图进行欣赏,然后要结合乐器的音色进行欣赏并复习协奏曲的有关的知识。关于音乐作品结构可以从文章结构、小说结构、戏剧结构、建筑结构等方面加以引导。一首乐曲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主要是由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决定的。在这一前提下,乐曲结构形式与表现内容的统一,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曲式结构的基本依据。

教学过程: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

1.背景材料及相关知识

越剧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嵊县一带,绍兴是古越国所在地,越剧由此得名。最早的越剧唱腔是在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及山歌、小调的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音乐由帮腔变为乐器伴奏,逐渐由化妆说唱演变成戏曲,开始编演历史传奇剧目,唱腔吸收绍兴乱弹中高亢的旋律音调,以补越剧唱腔优美见长、激昂不足的缺陷。越剧开始在上海较大型的剧场演出,随后逐渐进入江南各大城市。

越剧唱腔抒情优美,越剧采用本嗓的唱法,柔和自然,悦耳动听,唱腔吐字及舞台语言,都用浙江嵊县方言,吴语地区人民感到乡音亲切,外乡观众觉得别有韵味,独具一格。

新中国成立以后,越剧得到迅速的发展。越剧团多次出国受到热烈欢迎。香港更有一批越剧迷,故越剧团体多次赴港演出。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柳毅传书》等优秀剧目,均已拍成电影,声誉遍及国内外。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早在唐******家、大中(847—859)进士张读《宣室志》中已有记载。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1226—1306以后)有《祝英台死嫁梁山伯》一剧,可惜已经失传。但梁祝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民谣、说唱、戏曲作品都有。20世纪40年代,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范瑞娟曾合作演出《梁祝哀史》,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改编为《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获剧本奖和演出一等奖,扮演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范瑞娟、傅全香均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拍成彩色影片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员外(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祝公远之女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中途在草桥遇到梁山伯,结拜为兄弟。两人同窗共读,三载相伴,梁山伯始终不知英台是女郎。三年期满,祝员外催促女儿回家,山伯相送,英台假说为自己的“九妹”作媒,向山伯暗许终身。后来,山伯从师母处知道英台的真情,便赶到祝家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太守(州、郡最高长官)之子马文才了。山伯悲愤成疾,回家不久便含恨而死。马家迎亲时,英台坚决要求花桥必须经过梁山伯的坟墓。到了那里,英台下轿哭祭,顿时坟墓裂开,英台跳入墓穴。梁、祝双双化作彩蝶,飞向天空。这对不幸的情人,在人间不能成眷属,只得化蝶在天上比翼双飞。剧中《十八相送》是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时所唱。

2.音乐分析

《十八相送》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热情、真挚。

从《十八相送》的唱腔中可看到越剧唱腔属于板腔体,其基本曲调为起、承、转、合式四句结构,而以上下句为骨架,第三、四句是为下四度宫调对置,曲调特点多为五声宫、徵调式,过门则采用七声音阶为主的加花变奏形式。

从结构讲,《十八相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A),从“书房门前一枝梅……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回。”这一段对唱中,祝的唱段为G宫调式,起、承、转、合四句结构,梁的唱段为D徵调式,起承转合四句结构。一段七声音阶间奏后,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B),从“出了城门……我为你贤弟送下山。”由于这段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话句式的变化,唱腔多用上下句结构。祝唱“出了城……”为G宫调式上下句结构,梁唱“赶早落夜……”为G宫调式上下句结构,祝唱“梁兄啊………”为G宫调式上下句结构,梁唱“他为妻子……”为D徵调式上下句结构。又一段七声音阶间奏后,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C),从“过了一山……”到结束。这段故事情节发展越来越紧张、紧凑。唱腔由两个乐句的对唱变为上下句对唱。祝唱“过了一山又一山”为G宫调上句,梁唱“前面到了凤凰山”为下句。祝唱“凤凰山上百花开”为G宫调上句,梁唱“缺少芍药共牡丹”为下句。祝唱“梁兄啊……也不难”这段又变为G宫调式起、承、转、合四句结构,在这四句中,第三句“我家有枝好牡丹”的曲调转为D宫调式,第四句又回到G宫调式,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向下四度宫调对置特点。最后梁唱“你家牡丹……”为D徵调式上下句结构。一句尾声结束全曲。

从曲调的发展方法看,梁、祝两个角色各有自己的基本唱腔,其它唱腔则根据剧情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基本唱腔的基础上用加花变奏方法加以发展。如:

祝英台的唱腔:上句结束为“2”。

梁山伯的唱腔:上句结束为“2”。

全曲运用加花变奏法,既使曲调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有变化,又使全曲统一。这种发展方法在戏曲中或在民间音乐的演奏中用的最多,也最有效果。

篇五: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任课年级:

任课教师:

课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1959

年写成并首演。当时

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

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

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

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

反映

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

由引子、

呈示

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

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

很好

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

色。

教学目的

1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

、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

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

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

情感在音乐中

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40

分钟)

教具:

音响、录音带、投影片、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回忆式)(

5

分钟)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

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下面请一位 同学,用她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来为我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表演)

提问:

“你在多次演出中都演奏了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 (学生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

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3

分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

题材,

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

Butterfly-loves

(《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

梁山伯是明

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 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 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 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 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 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

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引子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鸟 主部 连

副部主题

A B A 接

A B A C A 十

主 部 同 共 八 亭 台 台 灵 民 香 情 桥 题 窗 读 相 惜 抗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