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8:58 高中作文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高中作文

篇一: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查试卷

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漫溯(suò) 百舸(ɡě) 慰藉(jiè) 强人所难(qiǎnɡ)

B.谤讥(bànɡ)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忸怩(nǐ) 丰腴(yú) 戛然而止(ɡá) 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ínɡ) 长篙(hāo) 挟持(xié) 怒发冲冠(ɡuān)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2)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

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道学传序

陈献章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噫,我知之矣。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

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载于此编者,备矣。虽与天

壤共弊可也。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

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见闻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①也。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

(选自《宋史》卷427)

注 ①芹曝:谦辞,谓所献微不足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正不讳言之 讳:忌讳

B.载于此编者, 备矣 备:齐备

C.更千五百年 更:更加

D.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 徒:只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积数百千年于天下 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B.公复于此留意焉 盖有不得已焉

C.更相讲习而传之 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

D.《六经》,夫子之书也 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 ) ①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

②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

③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

④察于动静有无之机

⑤去耳目支离之用

⑥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有错误,但也是可取的,因为它对于当时学风的背理和有害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作者认为,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4分)

译文:

(2)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3分)

译文:

(3)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1)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并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4分)

答:

(2)有人评价这首《送友人》“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请任选诗的第三句或第四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有哪些“曲折”变化。(4分)

答:

篇二: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1至3页,第二卷3至4页。试卷分数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客观题共30分)

注意事项: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 ,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 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

1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共22分)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生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

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 寒心:胆战心惊 B.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乏:荒废 C.窥以重利 窥:探看,引诱 D.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让:责备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②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①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C.①光言足下于太子②燕王拜送于庭

D.①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②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3分) ①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 ②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③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④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⑤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⑥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2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9.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表现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1.(1)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2)撑着油纸伞,独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 ___,______ 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 ___,______ __!”《荆轲刺秦王》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开始成为一位斗士。这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翼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记》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察”的记述给他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一九四四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取民主的运动中去,直到1947年发表激烈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特务杀害。

(摘编自雷熙《闻一多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12.(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闻一多虽然在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享誉学界,但埋头故纸堆并不是他喜欢的事情,这只是满腔热血的他对现实失望后的一种无奈选择。

B.闻一多想远离政治,并曾因此获得“何妨一下楼斋主人”的雅号;不过,他又不可能对政治毫不关心,因为当时的中国时时面临民族危亡。

C.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对义和团精神有所肯定却在挑战五四民主自由的精神,这让深受五四精神影响的闻一多难以接受。

D.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记》等左翼书籍让闻一多对共产党和延安有了新的认识,延安的新社会秩序也让他看到了实现民主的希望。

E.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以1943年春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为界,介绍了闻一多的转变,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

(2).40年代初及此前,闻一多的基本立场一直站在国民党一边。这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

概括。(6分)

(3).闻一多思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题目“闻一多的转变”中“转变”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与理

由。(8分)

闻一多的转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5分)

从1927年到1943年秋参加“民主运动”时,对现实满腔热血又倍感无奈的闻一多一直埋头书斋,对《诗经》《周易》《楚辞》、远古神话和金文甲骨等传统文化都作了深入的研究。作为学兼中西的诗人学者,他将中国传统的考据校勘之学与西方现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熔为一炉,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其成就迅速享誉学界。

此时的他埋头故纸堆,有意过着避世的生活。抗战初期避难云南时,除上课外他平日很少下楼,以至友人皆劝他“何妨一下楼呢”,他竟因此得到“何妨一下楼斋主人”的雅号。不过,生逢时时面临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要成为对政治毫不关心的学者几乎没有可能。

早在清华读书时,深受渐进改良思想影响的闻一多就对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激进思想十分反感,认为是只破坏不建设。1925年留美回国后,他参加过几次国家主义派在北大召开的反苏反共大会,几乎每次都与共产党人发生激烈冲突。这更加深了他对共产党的反感。

30年代初闻一多曾在青岛大学任教两年。此时,“九?一八”事变使爱国学生运动日益高涨,青岛大学亦三次爆发学潮。在每次学潮中,闻一多都站在校方一边反对学生罢课,主张开除学运积极分子。学生也将矛头对准闻一多,甚至发表《驱闻宣言》,指其为“准法西斯帝国主义者”。

直到40年代初,闻一多仍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对国民政府虽有种种不满,但基本立场还是站在国民党一边的。西安事变爆发时,清华大学的教授几乎一致反对,闻一多的态度更为鲜明。平日在课堂上从不提课外话的闻一多此时抛开讲义,怒气冲冲地说:“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装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步行团。这次转移让这些一向待遇优厚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突然贫困化,许多教授要靠业余经商、到中学兼课或卖文售字才能维持生活。要养活八口之家的闻一多只得给人治印,勉强维持日用。生活的平民化,把这些知识分子彻底赶出了安逸的象牙之塔,使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于是,社会下层的生活与执政者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真切地暴露在了他的面前。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一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3

第二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应该反复诵读揣摩,并且还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对诗歌内容才能做到知情达理,了然于胸。 ....

B.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 ....C.《再别康桥》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

D.今天我们重读徐志摩的诗作,在心潮澎湃的同时,诗人的悄然离世更令人扼腕叹息。 ....1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

B.徐志摩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C.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15.下列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词是一种有一定格律的韵文,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也叫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B.“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长沙”“重阳”是题目;词牌不可以改变,题目则可以随意而定。

C.词的标题和词牌不是一回事,标题关涉内容,词牌限定格式等方面。 D.词的标题和词牌是一回事,都是指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16.下面的图片是在2014年全国志愿服务标识征集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请用简明的文字说

明其画面内容及寓意(文字除外),不超过70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特征鲜明。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

4

高一年级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一、1.C 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2.B 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

3.D 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二、

(一)4.【解析】 让:推辞、退让。 【答案】 D

5.【解析】 D项,①②相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A项,①连词,表目的,用来;②介词,用。B项,①介词,通过,经过;②副词,于是。C项,①介词,向,对;②介词,在。 【答案】 D

6.【解析】 ①表现的是秦王的残暴及其后果。②是鞠武向太子丹推荐田光。③表现太子丹迎接田光时礼贤下士的情形。④虽是太子丹对田光所言,但表现太子尚有猜疑的心理。⑤是太子丹对荆轲所言,希望听到荆轲对救燕国的意见,表现太子丹对荆轲的尊重。⑥中的“顿首”“固请”都表现太子丹的“礼贤下士”,即对荆轲的看重。 【答案】 D

7.【解析】 “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原文无据,原文是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答案】 B

8.【答案】 (1)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是、以、委、振)

(2)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愿、足下、过、不言) 【参考译文】

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

樊将军逃离秦国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太傅鞠武劝谏太子说:“不行啊!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真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秦国已听说樊将军逃到了燕国!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我希望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太子丹说:“樊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投奔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被强秦压迫,便抛弃了我所可怜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反正)这是我性命本当绝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想别的计策。”鞠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可以和他研究谋划。”

太子丹跪着上前迎接田光,向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田先生坐好以后,太子丹看看左右没人,

5

便离开坐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关心一下这件事。”田光说:“现在太子您听到的是我年轻时的情况,可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我有一位好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太子说:“希望通过您(让我)与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可以。”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汇报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下身子笑着说:“好。”

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的关系很好,这在燕国是无人不知的。我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愿接受您的教导。”田光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于是田光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丹,说田光已经自刎而死。太子听了,跪下拜了两次,又跪着往前行,泪流满面,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之所以请田光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通过他来实现一个伟大事业的计划。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没有泄漏我说的话,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好以后,太子离开坐席,叩头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才,让您来到这里,我希望(向您)说出我的想法,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人啊。我想如果能够找到一位勇冠天下之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那些厚重的礼物,(我们)一定能实现愿望。如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国外指挥军队,而国内出现了大乱,这样,君臣会互相猜疑。(我们)凭借这样的机会,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就是必定无疑的了。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这个使命用来交给谁好,(我)希望您多多关心这件事。”过了好一会儿,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学很低下,恐怕不能胜任这个使命。”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不要推辞。这样,荆轲才答应了。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

(二)9.【解析】 诗歌是凭借意象来抒发情感的。解答此题,应结合全词整体思考。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前面描写的清新优美的景色可以看出词人愉悦、闲适的心情,但最后的“似也恨、人归早”则又表现出一丝淡淡地伤感。

【答案】 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3分);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3分)。

(三)10.【解析】 诗歌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和表现手法等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从“鸥鹭不回头”不难发现这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然后具体描述该诗句的含意,最后分析其表达作用就可以了。

【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2分),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3分)。 11.【答案】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彷徨在悠长 一个丁香一样的 (3)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三、

12.(1).【解析】 A项“埋头故纸堆并不是他喜欢的事情”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说《中国之命运》一书“对义和团精神有所肯定”不妥,“义和团精神”只是闻一多借以形容此书中的专制主义思想;E项“让读者体会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中的知识分子只是像闻一多一样

篇三:高一语文上学期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答题卡一并交回。 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置,如需改动,先用双横线划掉原来的搭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正带。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 遏制(è) 碣石(jié) 百舸争流(ɡě) ....

B.颓圮(qǐ) 团箕(jī) 浮藻(zǎo) 博闻强识(shí) ....

C.长篙(ɡāo) 青荇(xìnɡ) 漫溯(shu?) 峥嵘岁月(zhēnɡ r?nɡ) .....

D.寥廓(liáo) 琼葩(pā) 典押(yā) 忸怩不安(niǔ ní)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寥 沧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揣摩 脸颜 咄咄逼人 天伦叙乐

C.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剑拔弩张

D.凌侮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________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③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________。

A.欣然 往往 敬仰

C.毅然 往往 景仰

4.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还柱而走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毅然 常常 景仰 D.欣然 常常 敬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张良出,要项伯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

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C.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C. 持千金之资币物 .

D.图穷而匕首见 .谢:道谢 遗:给予、赠送 币:礼品 穷:穷尽

10.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精忠报国”的一组句子是( )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③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④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③⑤⑥

C.①③⑤

12.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三个“皆”字写出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气氛。

C.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B.②③⑤ D.①④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2).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3分)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4分)

14.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这两首诗均为咏史诗,都对项羽自刎乌江亭一事进行了评价。请简要概括杜牧和王安石各自的看法。(4分)

杜牧的看法: 王安石的看法:

(2)这两种评价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诗歌和《史记》有关内容,具体陈述你的理由。(不少于60个字)(4分)

要求:从诗人所作的评价本身的特色、评价的依据、你的个性化见解等方面陈述理由。

篇四:上杭二中高一语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适应性练习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适应性练习

高一语文

命题人:谢文初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百舸(gě) 寂寥(liào) ..

B.方遒(qiú) 颓圮(pǐ)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瓦菲(fēi) 青荇(xìng) ..

C.浪遏(a)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hu?) ....

D.虔(qiā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怅廖廓 苍茫大地 瓦菲 峥嵘岁月

B.浪遏飞舟 五岭逶迤 颓圮 凄婉迷茫

C.河畔 星辉班斓 笙萧 天伦之乐

D.青苔 披荆斩棘 花辨 忸怩不安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

②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 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

③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 。

A.凄迷 委婉 摇晃

B.凄婉 委婉 荡漾

C.凄迷 柔婉 荡漾

D.凄婉 柔婉 摇晃

二、诗文阅读(共3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 _____(《沁园春·长沙》)

(3)指点江山,________ ______(《沁园春·长沙》)

(4)在雨中哀怨,____________ ____(《雨巷》)

(5)我轻轻的招手, (《再别康桥》)

(6)揉碎在浮藻间,_________ _______(《再别康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齐王使淳王髡献鹄于楚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

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

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

(《史记〃滑稽列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徒揭空笼,造诈成辞 (揭开) .

B、去我飞亡 .

(前往) (让) (惩罚)

C、痛吾两主使不通 .D、叩头受罪大王! .6.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齐王使臣来献鹄 ..B、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C、去我飞亡 . 欲赴他国奔亡 .

D、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 ..

7.下面加点词的活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道飞其鹄 (名词活用作动词) .

B、造诈成辞 .

C、出而饮之 .

D、财倍鹄在也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3分) 。

(2)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3分) 。

(三) 现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9~10题。

(台湾)渡也

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

向天空

步步高升

才是你不变的志向

也只有绿

才是你一生想说的

那句话

在忠臣传里

才能读到

茹冰饮雪

终于成为你生命的全部

虽然偶尔你也喜欢化装

穿好一袭墨衣

去郑板桥画里

虽然风善用所有构陷的话

攻击你细瘦的影子

即使最冷的朝代

你仍然笔直坚持

站在雨里

父母兄弟都是

这样的个性

永远硬着头颅而

不肯破裂

9.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向天空/步步高升”描写的是奋力向上、力争上游的竹子形象,“坚硬的环节”指的是竹节。

B.“也只有绿/才是你一生想说的/那句话”表现了竹子满目苍翠、终年常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C.“虽然偶尔你也喜欢化装/穿好一袭墨衣”说的是有些竹子在枯死之后,颜色由绿变成了墨一样的黑色。

D.“这样的个性”是指竹子任凭“风的构陷”,面对“最冷的朝代”,仍然笔直挺立、宁折不弯的人格特征。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竹直插云霄的“不变志向”、“一生”追求“绿”的执著信念、“茹冰饮雪”的无畏壮举,寄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意志、精神和气概。

B.“父母兄弟都是/这样的个性”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把对个性人格的由衷赞美自然扩大到对整个民族精神的纵情讴歌。

C.诗人写竹,绝非单纯的、静止的物象描摹,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浸泡,渗透了诗人对民族底蕴和民族灵魂的探索。

D.在这首诗里,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竹的典型特征,从不同的视角,对竹进行简笔勾勒,画面感特别强烈。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题(共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______(2分)的心境。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1分)的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2分)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李长空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

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爱给花洗澡的艾青

何振华

记得温家宝在一次全国人大闭幕之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借用艾青的诗句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总理对什么是人民群众的“快乐”和“幸福”的诠释:“去问开花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一时说不清为什么,当时在听到温总理这样一句充满深情的答问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最后两次见到艾青,都是秋天。一次是老诗人田间的遗体告别式,那天八宝山还举行蔡畅的追悼会,当时我随姚依林同志的车去八宝山,一下车,就听到有位工作人员大声说“艾青同志也来了”,朝他迎去的方向看,艾青先生也刚到现场。等到再见到艾老,已经是五年之后的秋天,《艾青全集》出版,北京举行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离京返沪前,我去艾老家看望他,艾老谈兴也浓,畅谈了一个多小时。艾老说,小时候他就偏爱绘画,喜欢用红泥捏制各种幻想中的小玩意儿,在“贫民习艺所”学过手工艺,中学毕业考入西湖艺术院,吸引他远航巴黎的也还是美术。 他欣赏马内、德加、塞尚、雷诺阿、莫内等人的作品,因为他们所表现的不仅是典型,并且更倾向于周围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东西。而这与保守的学院派恰好是相对立的。在巴黎的时候,他接触了不少俄罗斯作家创作的文字,可以说深受影响,客观地讲,影响他成为一个

篇五:高2014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2014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卷 单项选择题(27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B.2013年海峡两岸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这个“进”字,表明了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继续向前迈进的愿望。只要双方循序渐进,与时俱进,那么和平便可期,福祉就可定。

C.“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D.国家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层林(céng) .C劲风(jìng) .D惆怅(chóu) .A 彷徨 B 凄婉 C 萧瑟 D 寥阔

橘子(jú) 自怨自艾(ài) 忸怩不安(ní) ...

栉风沐雨(zhì) .

颓圮(pǐ) 浪遏飞舟(è) 风华正茂(mào) ...长篙 (hāo) 荒谬绝伦(miù) 气势磅礴 (páng) ...

) 蔚然成风 嫱笑怒骂

赡养 菜篮

绿草如荫 夜阑人静

B逶迄(yí) 峥嵘(zhēn) 冰屑悉索(xiè)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惆怅 星辉

轻歌慢舞 意气风发

满腹经纶 博闻强识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爱国无可厚非,爱国也需要理智,像这种凭 打砸日系车辆的行为,已不能叫真正的爱国。

②沙沙的风声,潺潺的流水,嘶嘶的蝉呜,给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几分 。 ③家乡的水土, 了莫言,家乡的风俗影响了莫言,家乡的语言已深入了莫言的骨髓。因而,他的作品处处带有家乡的色彩。

④激情 为勇气,信心喷薄成动力,我舞动着双翼,去追寻梦中的风景。 A 义气 B 意气

寂寥 寂寞

孕育

积淀

养育 积淀

C义气 寂寞 孕育 沉淀 D意气 寂寥 养育 沉淀

1

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的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脱离了主题思想的形式,就象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为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2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 D.妾之美.

我者,畏我也 美:认为……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

还也 C.以.

其无礼于晋 孰视之,自以.

为不如 D.夜缒而.出,见秦伯 因人之力而.敝之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1分)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寡人之过也。(2分)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分)

11.请结合文章概括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惠安女子 舒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3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1)《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撷取诗中的意象。 意象:

(2)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传奇”揭示了惠安女子的优美形象和真实命运。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5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百舸争流。

(3)在雨的哀曲里, ,散了她的芬芳。 (4)满载一船星辉, 。 (5)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6) ,思而不学则殆。

4

(7)水何澹澹, 。 (8)采菊东篱下,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 天气很好。温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

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 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

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

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镢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镢头来。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 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镢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

5

的感受。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5.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4分) A.文章开头写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是为了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表达“我”对生老病死的思考。

B.作者突然看见玉兰树开花了,内心微颤,惊喜得轻叫一声,这说明他根本没想到这颗玉兰树还会开花。

C.文章先写玉兰花开,再写玉兰树的遭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D.玉兰树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作者把玉兰树视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对生老病死参悟的结果。

E.文章以“一颗玉兰树”为线索,通过这颗曾经快要病死今又开花的玉兰树,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16.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17.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分)

18.结合全文,仔细品味文章最后“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10分)

19.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