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评一评人物孔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7:53 字数作文
评一评人物孔子字数作文

篇一:学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附答案版)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

“礼乐”:旧有的统治秩序(奴隶制度、分封制)

2、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

3、从政生涯(51岁)

官: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思考】未被采纳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教

整理文化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

(一)背景

1、春秋:奴隶制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孔子决心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

(二)内容

1、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政治概念 ....① 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等级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 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从而形成西

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

③ 评价:

消极——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

会规范制度,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积极——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伦理概念 ....① 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处理人际关系的的

最高道德标准。

② 关于仁的做法:老百姓——“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统治者——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

③ 评价:积极——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消极——仁爱有等级

【辨析】礼与仁的关系:

只有礼而没有仁,就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

只有仁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等级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线

3、中庸(协调礼仁方法)——哲学概念 ....①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②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 礼、 中庸

思想核心 思想基础 中介 (三)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

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标:——“成人”,成“君子”。

“成人”: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

“成君子”: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

天下

评价:积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

消极——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编撰“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四、评价孔子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③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2)对世界:①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②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③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

【探究问题】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①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重要思想

②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③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④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评一评人物孔子)

⑤世界意义: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欧洲启蒙思想

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要点突破

关于孔子的历史感悟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

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

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

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

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

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

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

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

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

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高考演练

1、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

C、宏扬优秀民族文化 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3、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4、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 D、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5、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

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 B、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

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7、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 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8、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分封制的崩溃 B. 劳动者地位的提高

C. 教育向民间普及 D.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矛盾尖锐

9、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

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10、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 “仁者,爱人” ② 贵贱有“序” 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1、《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

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12、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 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 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