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朝鲜族民族节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51:46 小学作文
朝鲜族民族节日小学作文

篇一:朝鲜族传统节日

朝鲜族传统节日

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受汉民族及文化影响,朝鲜族民间节日亦有“元旦”(春节)、“上元”(元宵节)、“上已”(农历的3月3日)、“寒食”(清明节)、“燃灯节”(农历4月8日)、“端午”(农历5月5日)、“流头日”(农历6月5日)、“秋夕”(仲秋节)、“重九”(农历9月9日)和“入关” “冬至”等。其中元旦、上元、寒食、端午、秋夕为一大节日。朝鲜族过节,除做节日饮食外、还根据特点,组织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以此取乐。如:除夕,朝鲜族以特有的方式庆贺,亲朋欢聚一起,相互拜年,食用自制的打糕、米酒和“德固”饼汤。春节期间除唱歌跳舞外,还到田间烧火堆,以驱害虫,妇女进行跳板、荡秋千等活动;清明节上坟添土;中秋节除草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

另有三个家庭节日,即抓周、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婴儿周岁要邀请客人共同欢度婴儿的生日;后两个是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每逢这些节日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有尊敬老人的传统,老人在朝鲜族内普遍地受到尊敬和优待,有着很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他们甚至把八月十五定为"老人节"。借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之情。朝鲜族一向重视儿童,每年“六一”节便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举家参加庆贺。朝鲜族平时也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培养,不惜花重金聘请家庭教师,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智力。

在重大节日,朝鲜族往往举办各种多姿多彩的游艺活动。在朝鲜族的绚丽的文化遗产中,民俗游艺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其种类可达三百种之多,一些活动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具有代表性的有荡秋千、跳板、摔跤、拔河等。

篇二: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受汉民族及文化影响,朝鲜族民间节日亦有“元旦”(春节)、“上元”(元宵节)、“上已”(农历的3月3日)、“寒食”(清明节)、“燃灯节”(农历4月8日)、“端午”(农历5月5日)、“流头日”(农历6月5日)、“秋夕”(仲秋节)、“重九”(农历9月9日)和“入关” “冬至”等。其中元旦、上元、寒食、端午、秋夕为一大节日。朝鲜族过节,除做节日饮食外、还根据特点,组织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以此取乐。如:除夕,朝鲜族以特有的方式庆贺,亲朋欢聚一起,相互拜年,食用自制的打糕、米酒和“德固”饼汤。春节期间除唱歌跳舞外,还到田间烧火堆,以驱害虫,妇女进行跳板、荡秋千等活动;清明节上坟添土;中秋节除草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

篇三: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

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一、 朝鲜族的民族概况

朝鲜族,东亚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韩国称为韩民族)的主体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朝鲜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纸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

朝鲜族是一个高度独立文化的民族,有语言文字和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 二、 朝鲜族的民族历史 朝鲜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为抗击日寇和解放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早期迁徙

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 1

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2、保卫国家

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06年,日本侵入朝鲜族聚居区以后,朝鲜族人民开始了抗日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抗日活动层出不穷。抗日知识分子在各地普遍建立了朝鲜族私立学校作为据点,不断宣传抗日思想。1919年3月13日,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朝鲜“三一运动”的影响下,朝鲜族人民大规模的抗日斗争在延吉县龙井(今龙井县)爆发。此后,各地普遍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并于1920年开始联合。与此同时,延吉道立中学、吉林省立一中、吉林毓文中学等学校的朝鲜族学生,同汉族和其他各族学生一起,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举行罢课游行示威。20世纪20年代初期,马列主义部分经典著作和介绍社会主义的书刊陆续从上海、北京和苏联、朝鲜传入朝鲜族聚居地区,先进的知识分子秘密组织了“读书会”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在朝鲜族中产生了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在他们的领导下,出现了“延吉运输组合”、“龙井建设者同盟”等工人团体和“农民会”、“青年会”等农村群众组织。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时,在朝鲜族地区也先后

建立朝鲜共产党的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抗日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来。1930年5月1日,延吉县龙井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接着数千名小学师生也罢课罢教。同年5月26日,和龙县药水洞人民经过斗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年8月,举行了规模和影响更大的以敦化、额穆两县为中心的“八一吉敦暴动”。1931年秋至1932年春,东满朝鲜族人民掀起了秋收、春荒斗争。1932~1933年,汪清、延吉、和龙、珲春、饶河,珠河(现尚志)、密山等地先后建立抗日游击队。1932年4月,在中共盘石中心县委领导下,由李红光(朝鲜族)等人

组织朝、汉等族人民举行了蛤蚂河子暴动,并建立了“东北工农义勇军”。 1935年春,东北各抗日武装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后,至1937年先后建立11个军,第二军中朝鲜族战士占绝大多数,第一、七军中朝鲜族战士约占半数,其他各军也有朝鲜族战士。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为朱德海。1955年改称自治州。1958年成立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文革时期,毛远新到延边挑拨民族争端,迫害了数千名无辜的朝鲜族干部与人民。

三、朝鲜族的文化教育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

2

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朝鲜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木道令与岛女成婚》、《巴里公主》、《成造本歌》、《先门后门》、《帝释歌》等。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 早在1949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国家重点,211工程院校)。后来陆续创办了延边医学院、延边工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后合并成为新的延边大学)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

四、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是个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还有一个与它相似的国家韩国,所以在朝鲜族也可以感受到韩国的一些文化,风俗。这里就讲述了该民族的主要概况,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丧葬、礼仪、婚姻。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礼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这山灵水秀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朝鲜族。这里群山耸立,峡谷纵横,风光一绚丽, 山的主峰--白头山是我国东北地 的第一高峰,海拔2744米。著名的旅游胜地天池宛如一块剔透的碧玉,镶嵌在顶峰上,传说每年都有天上的仙女来这儿沐浴。天池北侧有一个瀑布,浩浩清流悬空而落,犹如白练垂天,银龙飞舞。长白山脉是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的发源地。奔流不息的海兰江、布尔哈通河、嘎呀河、珲春河、古洞河等碧波如染、婉蜒回环,滋润着长白山麓的广大地区。我爱我的家乡。

4

朝鲜族民族节日

5

篇四:各民族的节日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

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

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泼水节

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 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

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签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

篇五:新时期朝鲜族节日文化传承动态及教育策略

新时期朝鲜族节日文化传承动态及教育策略 作者:崔英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4期

摘要:对东北地区部分朝鲜族乡镇与市区的老年协会、文化机构和社区、50个朝鲜族家庭和32所朝鲜族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目前朝鲜族节日传承呈现出:传统节日种类减少、庆典仪式日趋简便而快捷、趋向多元化、传承主体不均衡或断裂等新发展动态。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协调传承主体、突出节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新时期朝鲜族节日文化传承。

关键词:朝鲜族节日;多元;断裂;民族团结;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4-0034-04

各民族独特的节日文化习俗构筑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象征着民族团结与合作。对东北地区朝鲜族乡镇与市区的老年协会、文化机构和社区、50个朝鲜族家庭和32所朝鲜族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朝鲜族节日传承呈现出新发展动态。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时期朝鲜族节日传承的发展动态

1. 广为盛行的传统节日种类有所减少

节日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成为社会交往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调查显示,市区和农村的朝鲜族传统节日传承活动,基本按照农历所示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的,一般分为社会性节日和家庭性节日。社会性节日包括元日(即春节)、上元(即元宵节)、立春、干活(农历二月初一)、寒食(即清明节)、花煎(农历三月初三)、端午、梳头(农历六月十五日)、七夕、秋夕(即中秋节)、重阳、冬至、腊月等。而家庭性节日往往与社会风俗或礼仪并谈,主要有百日(即婴儿百日前通常穿素白衣服,百日后才穿其他颜色衣服的习惯,故百日那天进行简单仪式)、抓周(即周岁生日仪式)、寿礼(60岁的花甲宴和70岁的古稀宴)、回婚礼(结婚60周年举行的仪式)等。尽管仍有些学者并不认同把这些庆典仪式归入家庭性节日范畴之列,但调查佳木斯、牡丹江和哈尔滨市区的部分朝鲜族老年协会时了解到,部分老年人仍喜欢过冬至,也常常在家做独特的朝鲜族冬至粥;虽然较为隆重地庆祝花甲,但更喜欢庆祝象征着健康长寿的七十或八十大寿;也喜欢参加晚辈们的抓周等生日宴会。总体上看,目前无论是社会性节日,还是家庭性节日,广为普及而流行的传统节日种类日趋减少,从过去20多种传统节日逐渐减少到目前的10余种,其中按重视与庆祝程度排序的前三项分别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社会性节日和花甲、抓周、百日等家庭性节日(详见表1)。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交流与沟通日益加快,各种快节奏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朝鲜族传统节日传承方式也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调查显示,过去诸多丰富、复杂而有些繁琐的节日仪式逐渐趋于简便而快捷,更适合现代生活节奏。以抓周为例,过去一般在全家族范围内隆重举行庆典仪式,宴席上摆放着打糕、白蒸糕、松扁、五谷糕等各种民族特色糕点;冷面、米饭等主食;香蕉、苹果、葡萄等各种水果;还有钢笔、铅笔、书本等象征着所谓未来成长趋向的物件。随着刚满一周岁的婴儿抓住其中任何一个物件,其仪式也达到高峰,全家人穿着民族服装,听着民族音乐,跳着民族舞蹈,欢乐庆祝,其乐融融。而随着社会变迁,虽然抓周仪式仍在延续,但更加突出时代特色,其摆设的物品也与原来不尽相同,除了必有的白米长寿糕,打糕外,还摆放着饼干、薯片等各种快捷食品,甚至出现电脑、学习机等高科技产品替代传统文具的现象,参与人员一般局限在核心家庭或者祖父母,常在家或饭店庆祝。虽然庆典细节和展现方式日趋简化便捷,但婴儿抓物件的核心环节从未改变,呈现出“文化传承必然与文化更新、文化创造联系在一起”[1 ]的新发展特征。对50个朝鲜族家庭(样本情况为聚居区和散居区、市区和农村家庭各占一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家庭的社会性节日活动在认知程度、饮食、娱乐方式、服装、家庭成员参与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呈现出传统方式改变或有所弱化的趋势(详见表2)。

2. 节日传承主体不均衡或出现断裂

由于地缘与亲缘关系的优势,很多朝鲜族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使其节日文化传承遇到诸多现实困境,出现传承主体不均衡或严重断裂等局面。通过对32所朝鲜族中小学和社区部分朝鲜族成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朝鲜族成员喜欢积极参与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其中学生及青年群体较为喜欢庆祝“六一”儿童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中老年群体更为喜欢庆祝花甲、老人节,呈现出节日传承主体分布不均衡特征(详见表3)。

家庭性节日传承也是如此。随着核心家庭格局的普及,过去大规模的庆典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其活动日益局限在家族参与式。对50个家庭的调查显示,目前诸多家庭节日活动中,花甲节尤为普遍且隆重,占调查总数的100%,而大规模的古稀礼和回婚礼并不常见,不举办或家庭内部简单举办的比例分别为调查总数的78%和94%。很多与家庭性节日密切相关的饮食、游戏、娱乐活动、服装和礼仪等文化风俗也正在发生变化。例如过去在农村老年人过花甲时,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积极参与,热闹非凡,而如今因子女在外打工等原因,即使遇到老人过花甲,参与人员也很稀少或以老年人为主,其仪式环节和内容也趋于简单化。虽然有打糕、辣白菜、米肠、米酒、冷面等朝鲜族传统食品,但大多为在市场或在朝鲜商店购买的;虽有穿本民族服装的老人、父母和孩子,但以家庭成员为主,其庆典仪式也大多在饭店进行。总体上看,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市区,朝鲜族文化传承主体以老年人为主,其年龄结构不均衡或断裂现象较为突出。

3. 节日传承趋向多元化

朝鲜族节日传承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现了新的民族节日;二是个别传统节日逐渐复苏;三是开始接受西方的洋节日。朝鲜族历来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

延边自治州,还是在东北散居区的朝鲜族村屯和市区,都设有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老年协会。以农村为例,几乎每一个朝鲜族村屯都有当地村政府支持下而建成的老年协会。在这里老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参与花图、象棋、民族舞蹈、门球、麻将、跳棋、书法等各种娱乐活动,快乐地享受着晚年生活。调查得知,延边自治州朝鲜族老人节的起源与老年协会密不可分。据说1984年,龙井市东盛涌乡老年协会的老人们经过商量认为,每年的8月15日是成熟的季节,又是抗战胜利的纪念日,决定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节日。于是这里的老年人有了专属于自己的节日——老人节。每年的8月15日,每个家庭为老人们准备节日盛装和丰盛的传统食品,村里也开展一些娱乐活动为老人们庆祝。1986年,延边自治州委向全州推广,从此老人节广泛兴盛起来。而歌曲《妈妈,祝您长寿》是朝鲜族在花甲节、古稀礼和各种节日活动中必唱的歌曲,也逐渐成为老人节的代表性歌曲,在延边自治州乃至全国广泛流行,成为朝鲜族的一大文化特色。有趣的是,在朝鲜族老人节活动中,汉族等其他民族也积极参与,同朝鲜族一起唱歌跳舞,共同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目前无论是在聚居区,还是在散居区,虽然庆祝老人节的方式和规模有所不同,但随着社会发展,朝鲜族老人节已成为具有积极社会影响的新型的标志性民族节日。另外,延边自治州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放假,为儿童庆祝节日的习俗,符合爱幼的民族传统;各地还出现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定期开展朝鲜族文化庆典活动;部分朝鲜族传统节日逐渐复苏,成为地方标志性的节日文化,如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江西村的梳头节;还有个别朝鲜族家庭盛行的成年礼等。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而中老年群体对洋节日表现出有所排斥或无法接纳的态度,甚至有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年轻一代传承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心理趋向。

总体上看,在社会性节日传承方面聚居区优于散居区,农村优于市区;而家庭性节日传承方面聚居区和散居区、农村和市区之间的区别并不大。这是因为聚居区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条件以及农村相对集中的居住环境,更有利于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二、朝鲜族节日传承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1. 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仪式的教育功能

节日习俗体现着民族情感。因为民族节日是“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情感、观念,产生民族文化认同与同化的最好机会和场所”[2 ]。期间需要大量的信息沟通来增强各成员之间的亲和情感、思想的相互理解以及认知行为的一致性,从而解除对文化的误解和偏见。因此,节日显示着民族的和谐与团结、希望与理想,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精华和民族情绪情感。可见,传统节日的开展要浓缩和提炼文化精华,注重细节的渗透和突出,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例如,朝鲜族的老人节备受各民族的关注。因为这一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即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的朝鲜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获得解放。从此在我国各民族心中,8月15日具有特殊的文化地位和教育价值。朝鲜族长辈们常常在家庭教育中、茶余饭后,对晚辈说起当年光复的故事。每年的8月15日,朝鲜族村屯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纪念光复日,这不仅影响着朝鲜族成员的社会化过程,还起到促进各民族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动力作用,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意义。再如,在家庭性节日活动中各成员之间的礼仪细节、对祖先的崇拜,长辈的尊重,晚辈的爱护、关心和期待等诸多愿望融在

其中,具有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功能。因此应避免只关注外在热闹和华丽,而忽略隐藏其中的独特的育人价值。通常在学校教育中无法淋漓尽致地再现和不断重复各种节日庆典仪式,因此开展民间游戏、体育、艺术等活动时,抓住关键期和启发的适度性,需要与家庭或社会性节日仪式相结合,挖掘和利用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才能实现“认真审视自己的文化及社区知识,了解如何与制度化知识体系相关联,并建构关于人类多样性的新范式和观念”[3 ],才能真正实现节日寓教于乐的目的。

节日仪式作为民族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而庄严的行礼情境与气场,都将成为特殊的教育资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花甲节仪式,主要通过对老人60年生命历程的回顾,叙述其酸甜苦辣的阅历、幸福与收获,激励着子女、晚辈和周围人着眼于现在,畅想未来,同时也代表着老人从此步入享受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而成长礼仪式,是对刚刚步入成年人的未来祝福和期望。再如很多朝鲜族家庭在除夕夜或清明节和中秋节的早晨,为祖先摆席祭祀,这一习俗中一系列仪式细节充满了教育意蕴。如今很多年轻人不会或不懂如何摆祭祀食品的规则而逐渐以其他方式替代,但尊敬长辈,感恩祖先等文化传统从未改变。因此应积极挖掘传统节日仪式的教育功能,使民族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震撼、感动与洗礼,使之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2. 合理协调和均衡节日传承主体

通常开展节日活动,需要不同年龄阶段成员的积极参与,即各层级年龄结构均衡合理,才能更加顺利推动节日文化传承,实现预期目的。由于朝鲜族人口的不断迁徙和流动,其人口结构不甚合理,甚至部分农村出现人口空洞化现象,因此基层节日活动的开展并不十分顺畅,老年群体年龄结构高龄化本身对很多社会性节日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而家庭性节日的开展也同样遇到相同的问题。子女离开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很多70多岁的留守老人常年孤身一人在家度过。因此,即使是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也很难实现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节日的幸福与快乐。虽然电话畅通,金钱常汇入,但相互远隔一方的距离,使在外的游子和留守的孤独老人相互牵挂,不利于传承文化风俗习惯。因此现阶段可采取如下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一是与学校教育积极配合,培养年轻民族成员的文化传承意识与能力,保证拥有充足的后续文化传承力量;二是与社会文化传承机构积极合作,通过广纳分布在社会上的文化传承力量来积极补充现有缺口和不足;三是结合当地优势,积极开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努力缩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尽快解决农村人口结构不合理和传承主体断裂等现象,从而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3. 节日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节日文化习俗,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认知、行为和文化趋向的一致性,满足各民族成员之间相属、相爱、自尊等情感需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世界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部分传统节日逐渐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是一件令人痛心之事。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创设条件积极渗透和传承,这有利于民族成员从小了解本民族文化,逐渐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实地调查显示,每一所学校都开展了朝鲜族礼仪校本课程,其中很多内容与朝鲜族传统节日习俗密切相关。更加有趣的是,部分朝鲜族幼儿园有很多汉族、蒙古族幼儿;在个别朝鲜族学校

也有学习朝鲜语的汉族、蒙古族学生;而朝鲜族老年协会也常常有汉族老人参加,开展秧歌舞、朝鲜族舞蹈等富有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娱乐活动,定期与学校、幼儿园进行节日文化合作与比赛。这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共同发展的我国总体发展目标。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学生通过文化展示和礼仪课堂掌握了生活礼仪和节日礼节,和如何尊重父母长辈等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显然,通过节日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帮助民族成员遵守礼节颇为有效。可采取如下措施深入推行:一是结合家庭性节日,突出父母对子女的积极渗透和循循善诱;二是结合社会性节日活动,积极培养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和行为趋向,进而构建安康吉祥、幸福快乐的社会氛围;三是结合学校的民俗节、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活动,积极渗透有关节日风俗、礼仪、游戏、饮食、服装等内容,使学生从小懂得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及应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文明的社会行为和素养。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尽管目前其传播范围和发展水平不同……,但不应简单地采取优胜劣汰的评判标准”[1 ],必须与所处国家和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共同促进和繁荣全民族的文化传承。朝鲜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成员之一,其节日文化传承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跨出本民族生存圈和文化圈,去积极渗透、接纳、发展和推动,才能在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更为和谐健康地延绵流长。

参考文献:

[1]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孙玉兰,徐玉良.民族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3]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