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4:55 字数作文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字数作文

篇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明月不谙离恨苦,

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疑难点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⑤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点拨: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

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能引伸这个方面来,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那么,喝酒的喝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境界,那时的酒,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在是酒,而在一种“精神”了,长歌当哭,狂醉似醒,繁华销尽,浮躁渐去,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些精华,都出自这一境界。

原文: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其实是宋代一位词人将三首词的名句和在一起,这里只有两句,其实字面意思很容易懂,而其深刻的含义则表示人在一生中对自己所经历的坎坷的重新认识:当你功成名就时,再回过头看你走过的路程,你会发现一路的辛酸,都只为你坚定的目标!

篇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间词话》中讲到词作的三种境界,颇令人深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作者不仅写出了词作创作的历程领悟,更是对为学奋斗的综述与总括,同时也是对研修之路的一个概括。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风卷落叶,时世凋敝。但是他独上危楼,高瞻远望,却望到了天的尽头,预见了他人所不能的,说明人们应不为眼前的烟雾所迷惑,以自己的意志为光芒,清醒地认识到前路的方向。这主是面对生活的入口和学习的起点,首要的条件。因此另一境界应为立志与笃志。教学之路漫漫兮,研修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首先,要相信,在这次研修中,我是可以有所得,有所获。研修并是不是一次形式主义。只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一种积极地态度去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专家讲课实录,犹如洗涤了一遍心灵,心中似清泉涌动。双眸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细细品味,余 1

香袅袅。专家的细微之处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反思,促我奋发。我坚信,研修路上,我会收获良多。

2

篇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读彭程《急管繁弦》有感

袁利荣

九十年代中期,在浏览报刊的过程中,彭程的散文特别是他的一些读书随笔,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因为在读彭程文字的过程中我联想到了一个词:辞费。“辞费”在这里是中性词,是指文辞铺张使人有炫耀之感的意思。读人文字联想到“辞费”一词在我这生里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此前读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的时候。读钱钟书的散文包括读钱钟书的《围城》,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辞费!

彭程80年以河北衡水地区文科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入北大就读时彭程尚不足十七周岁。84年北大毕业后彭程进了《光明日报》社,从此开始了他“为人做嫁衣”的编辑生涯。在“编辑生涯”中彭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过来——他现为《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在编辑职业之外,彭程有两个也只有两个爱好:读书与写作。在《写作的理由》一文中,彭程是这样坦白自己的:“说来着实惭愧,不会跳舞,不会搓麻,不会打扑克,甚至没有耐心看电视,其他或需金钱或需胆量的奢华的、刺激的娱乐,就更不敢想——偶尔想想也并不觉得好,可见真的冥顽不化。既然如此,谋生的职业之外,又如何排遣生存的寂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我所做的选择是读书和写作,或者更进一步,读书为主,写作为辅。”彭程的“老实”或“大聪明”就在于他明白自己应该以“读书为主,写作为辅”。除了主要依赖自身内在激情的抒情诗人,从事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写作的人,如想有“大出息”,都必须以“读书为主,写作为辅”。真正的写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阅读的补充或升华。

07年11月的一天,我与年轻我六岁的彭程握手相识了——我与彭程的交往至今也不过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与彭程的交往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彭程“为人处世”给我的感受,与凸凹在《每逢大事有静气》一文中对彭程的评价是完全吻合的。07年12月我收到彭程寄来的他的散文集《红草莓》(95年出版)和读书随笔集《镜子与容貌》(98年出版)。之后又收到了彭程特地为我找到的一本他的散文集《漂泊的屋顶》(01年出版)。将这三本集子通读了一遍之后,证明了十多年前我零星读到彭程的作品所产生的直觉是准确的——这三本集子合起来,已足以奠定彭程在当代文坛应占一席的地位。读了《镜子与容貌》后,我敢确信一点:彭程读书的数量,尤其是读与文学有关的书的数量,与他的同龄人相较,在当代中国肯定是位居前列的。我读的书不算太少,但在彭程读书随笔中罗列并加以点评的繁多的书名中,有许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之训练的又没有其他“爱好”的彭程首先是一个腹笥充盈的“苦读者”,其次才是当代中国文坛一位正冉冉升起的似应予以特别关注的“散文作家”。

08年10月中旬,我收到彭程邮来的他的刚出版的厚厚一大本的散文集《急管繁弦》。将该书品读了两遍后我感到:彭程成熟了。相对于《急管繁弦》,前三本书是铺垫;相对于前三本书,《急管繁弦》是登高。彭程的散文独立不依,自出机杼,充满了王小波所推崇的“情趣和智慧”,十分耐读。下面我不揣浅陋,对《急管繁弦》中的部分作品做些浮光掠影式的文本解读。

《娩》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描述了写作的艰难以及超越艰难后巨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彭程是这样“夫子自道”的:“你不喜欢喧嚣,又羞于向外人吐露自己,这时这支笔成全了你。你写下自己的热情与悲哀,梦想与谵妄,开始不过是出于一种幽秘的好奇心,还有一点儿自我表现的愿欲。但有一天你却发现再也无法放下笔,尽管那引起你恶毒诅咒的写作的艰难,

依然缠绕着你。”彭程的明智就明智在他洞悉了“写作的艰难”,并清醒自觉地“迎难而上”的。而写作尤其散文的写作,在当今绝大多数作者那里是没有难度的,甚至是一点难度也没有的。彭程将“写作”定位于“创造”,并宣称:“创造是消灭死”。可见,彭程是想借助自己手中的笔,走向永恒的。而只有在追求“永恒”的作家那里,“写作”才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急管繁弦》也是集子中一篇的篇名。以篇名作书名也可看出作者自己对这篇作品的特别看重。这篇作品写透了中年人生对时光匆促的彻骨感受,浓墨重彩,繁复铺排,仿佛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中年人生的无奈、不甘以及“拼最后一把”的决绝,宛如丹青高手的工笔素描,纤毫毕现——《急管繁弦》本身就是一篇纵横捭阖、不同凡响的杰作。同时,“急管繁弦”这四个字也准确地写照了作者自己当前的人生状态——一些同龄人读来也一定会有同感。《破碎》阐述了这样一个哲理:具备“完整的内心”和内心的定力的人必是非凡的,而没有“完整的内心”和内心的定力的人定是平庸的。《父母老去》将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带来的生命变化写得如镌如刻,触目惊心!

《燕园的半日》两万余字,是收入集子中的篇幅最长的一篇散文。作者于仲夏一个绿意深浓、阳光灿烂的下午,重返北大校园——燕园,自己曾在此生活了四年的故地,沿着熟悉的未名湖边的小路在美丽的燕园里独自盘桓了整整半日。此时作者大学毕业已近十七年。该文详尽记述了自己在这半日内的所思所想,对人生的感悟,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因所思所想已进入人生哲学的高度与层次,所以读来并不觉得冗长,相反,随着阅读的推进,作者的所思所想深深感染了读者,以致最后作者沉重的人生感受使读者的心情也变得沉重了起来。写作此文时作者三十七岁——此文浓缩了作者近半生对人生的思考,是一篇“大散文”。

《解读节气》是彭程散文中特别才华横溢的一篇,六千余字的篇幅几乎全是诗性的充满弹力与张力的语言。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诗性解读,春风的温暖,秋雨的缠绵,阳光的恩赐,雨露的无私,炎热的夏夜,雪覆的原野――此文全部诗性的解读全部指向:揭示大地上的秘密连同大地上的故事。而大地上的秘密与故事,不正是以大地为舞台的一代又一代人生的秘密与故事吗?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块积木,彭程用它们拼出了一篇十分机智且耐读的“才子散文”。该文无论措辞或谋篇,都是充满“才子气质”的。彭程充满“才子气质”的散文还有《地图上的中国》和《大事不着急》等篇。彭程的这些“才子散文”都是我特别喜欢的。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将中华民族一年四季中的“民俗节日”比喻为“岁月河流上的码头”――作者像导游一样,带领读者游览了几个“码头”,并就码头上的“风景”向游客们做了传神的解说。标题《滚烫的石头》是用来比喻民歌的――该文动情且不厌其详地抒写了民歌的深挚与纯粹,同时该文还告诉我们:民歌之所以深挚与纯粹,是因为民歌的词曲里蕴含着两个字――“神性”!满世界飘荡的流行歌曲,夜总会点歌本上的浅斟低唱或歇斯底里,与已渐行渐远的民歌,与在物欲横流的后工业化的今天只沉睡在纯精神世界里的民歌,是完全不相干的。《王子与玫瑰》对“爱”做了透彻乃至极致的论述。

《阅读的季节》阐述了阅读的内容、范围与年龄、爱好之间的有趣关系,同一本书“此一时彼一时”迥然相异的阅读感受与领悟,读来很受启迪。《西西里故事》是对三部意大利电影的解说与剖析——解说的精妙与剖析的高深确立了这篇近万字散文的文本价值。当今有文本价值的散文是十分少见的。《在母语中生存》对母语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母语与人生的关系,做了非常精湛的论断。该文告诉读者:失去了母语及其所支撑的环境,人生也就没有了依托。厚厚一大本的《急管繁弦》中几乎篇篇文章都值得评点,但为了节省笔墨我只好带着“割爱”的心情强做取舍。

《抵达事物核心最近的路途》指的是诗歌。彭程在该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认识,包括敬畏乃至膜拜的心情。彭程认为“诗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但彭程又开诚布公地告诉读者自己作为“一名诗的热心读者”其诗歌的“阅读范围基本上框定于过去的许多杰作,

多数都是已经过世的诗人的作品”——彭程对当代诗歌及其创作做了一个无需评论的评论。该文最终要表达的意思是彭程自己 “作为一名散文写作者,散文中的诗意一直是我心仪的一个维度,一种尺度。”“我认为,倘若一名散文家的作品被认为具有某种诗的特质,是一种很高的褒奖。我期待着将来的某一天会得到这样的奖赏。”作为彭程散文的一个“认真的读者”,同时又是一个对诗歌十分熟悉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彭程的散文是富有“诗意”乃至“诗性”的。这里“诗意”指的是文章外在呈现出的“诗的气韵”,而“诗性”指的则是文章内在蕴含着的“诗的血脉”。“诗意”能为文章镀上一层光芒,而“诗性”则赋予文章能流传下去所必需的一种“灵光”。在彭程那些充满“才子气质”的篇章中,“诗性”是直观的;而在彭程数量上要占绝大部分的那些解读人生和生活以及读书随感之类的篇章中,“诗性”则是潜隐的。“诗性”在彭程大部分散文中之所以是“潜隐”的,是因为恣肆深透的“阐释性”遮蔽了“诗性”。彭程早年如果写诗的话,我想十有八九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阐释性”的诗人。彭程的“自我期许”是以坚实的面向当代与未来的“文本存在”为依据的。在彭程散文的字里行间,散发着强大的“理性”。彭程散文的风格与法国十六世纪后半叶的大散文家蒙田十分类似――而蒙田恰恰是彭程十分仰慕的“域外大师”。

彭程刚届四十五岁,春秋鼎盛,“可能性”尚多。愿声誉日隆的彭程在现实人生中能继续拒绝各种“诱惑”,坚守“清静平淡”的书斋生活,直到善终如始――至死不移人生初始时对“永恒”之目标的追求。我拟借用宋朝大诗人晏殊极著名的诗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此文的标题,期冀“早慧”的彭程再经过若干年的含辛茹苦与有效积累,能胜利穿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生长途,成功进入大器晚成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人生境界。

09年3月于汉口育才一村

载于《文学报》09年4月30日、《博览群书》10年第7期

篇四:独上高楼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历史的长河波澜兴起,大潮涌动。我拾起那些积淀的瑰宝,倾听在时间中渐行渐远的跫音。当生命变成一场逆流,是谁,选择了独上高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那个酒入愁肠,对月浩叹的饮者吗?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鳌客吗?是放鹿青崖、访遍名山、且歌且行的游者吗?青莲,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待只是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却独上高楼,毅然离开了尔虞我诈的官场。

于是,你注定了要孤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是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剑气,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楠木苍苍,雨摧枝叶,敲打的可是你隐痛的心扉?风卷竹林,长篁摇曳,映衬的可是你踯躅的身影?垒青叠翠,琴声潺潺,萦绕的可是你幽然的长叹?少陵,在那个崇尚享乐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玩弄笔墨,独寄余生,而你却独上高楼,在帝国的阴影里心忧着苍生黎民。

你怅然,“独使至尊忧社稷,众臣何以报生平”;你痛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忧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你从不低下那高昂的头,达到了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是那只在迷醉里飘渺的孤鸿吗?你的沙洲,为何如此寂寞冰冷?你的风韵,渲染的是一幅怎样的画卷?东坡,在那个苟且安生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仅是韬光养晦,深藏才华,而立却独上高楼,甘愿烟雨寄余生。

滚滚红尘在棋盘上变幻局势。对于太多的对峙,你总以眉间结起的谜,及那落子声的锋利,洞穿了沧桑的人世。

你畅怀恣肆,才情旷世,“休将白发唱黄鸡”,我看见你释然的笑,笑得如此爽朗大气。

东坡厮守着那轮明月,那方明净的天空。

在生命的逆流中,他们选择了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坚守了永恒的纯洁。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你们选择了独上高楼,守护了自己,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篇五:长沙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惩罚(chéng) 凛冽 义愤填膺(yīng) 毛骨悚然

B.伎俩(liǎng) 干涸 戛然而止(gá) 赅人听闻

C.憎恶(zèng) 斑斓 顶礼膜拜(mó) 广茂无垠

D.追溯(sù) 招睐 猝然长逝(cuì) 根深蒂固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

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

C.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另观众回味无穷。 ....

D.近日南方连续暴雨,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

3、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湖南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D.长沙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星城”的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响应。

4、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5、综合运用(共6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2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年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2个习俗。

(2)讲述节日故事(2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

①中秋节

②七夕节(乞巧节)

(3)策划节日活动(2分)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项目:

②目的:

6、名著阅读(共5分)

(1)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绰号或自号常常能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自称“齐天大圣”,表现了他性格中 的特点,有如《水浒》中宋江绰号“呼保义”,又号 。体现了他为人仗义,好结交朋友的性格特点。(2分)

(2)《水浒》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骚时迁, 的是小李广花容,山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1分)

(3)英国18世纪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名著 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主人公的有趣经历展现了小说的童话

色彩,不过,这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才是小说的灵魂所在。(2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论语>十则》中的“ , ”一句。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二、阅读(共46分)(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 的品质。(3分)

9、“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

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

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奉继母益至( ) (2)一出其力( ) ..

(3)鲜能过也( ) (4)遂与之异( )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12、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4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肌肉运动的奥秘

【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