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五千年之汉末三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1:57 初中作文
篇一:汉末三国的几幅地图
三国州界图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 曹操,占据兖州。
孙策,占据江东。
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焉,占据益州。
张鲁,占据汉中。
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 马腾,韩遂,占据凉州。
张绣,占据宛。
? http://www.yutou.info/kele.htm
篇二: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 军职篇
一.总述东汉军制
东汉的军队大致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即位于京城洛阳的禁军,前文朝官部分已经大致介绍过了。卫尉下属的南北宫卫士令、左右都侯、各宫门司马统领一部分禁军,光禄勋下属的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统领一部分禁军,北军中候监管的五校尉统领一部分禁军,城门校尉下属的各城门校尉统领一部分禁军。此外还有像执金吾手下的二百缇骑、五百持戟,太子宫下属的太子卫率统领的太子宫卫士等,也算是零散的禁军。东汉禁军的规模小于西汉的禁军,这是源于光武帝在大致平定战乱后的大规模裁军。【《历代兵制》(南宋陈傅良所着,老实说,此书之中的错漏之处也不在少数):“光武久在兵间,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欲息肩,文书调度,一切务从简寡。由是内省营卫之士,外罢徼候之职。”】而且,东汉中央军的制度较西汉中央军的制度也多有不同,这在上文的各处已经分别叙述过了。 地方军则分布于全国各地,边境的郡国置都尉或属国都尉统领境内的军队,其余郡国境内的军队则由太守统领。其实,东汉刚建立的时候,全国所有郡国都置都尉统领境内的军队。建武六年(三十年)和建武七年,光武帝大致平定战乱后,开始大规模地裁撤地方和中央的军队,他让大部分内地郡国的军士回复平民的身份,以削减军事干支和恢复国内的资源生产力。只在位于国家边境的郡国仍保留都尉或属国都尉一职,用以统领边境的军队,关于属国或属国都尉会在后文详解。【《后汉书·百官志五》:“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是岁(建武六年),初罢郡国都尉官。始遣列侯就国。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建武七年)三月丁酉,诏曰:?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驾战车之兵士)、骑士(骑兵)、材官(善于山地作战的兵士)、楼船士(水军)及军假吏(军吏),令还复民伍。?”】此后的东汉也延续了光武帝时的制度,所以东汉内地的常备军的规模较西汉大有缩减。地方上有叛乱的时候,会暂时设置都尉一职,叛乱平息后则省。【《古今注》:“六年八月,省都尉官。”应劭曰:“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汉安帝时,因为内迁在凉州、三辅一带的羌人屡屡叛乱,所以又设置了右扶风都尉和京兆虎牙都尉。裁撤地方上的常备军应该说是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削减了军费开支,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并加强了地方上的生产力。其不利之处是降低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难以及时地处理地方上发生的叛乱,并给私兵制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弊端在汉末黄巾之乱后尤为明显。由于重点在介绍官制,所以本文不做太多此类方面的叙述。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既然地方军由都尉、太守统领,中央军由各朝官统领,那将军、校尉之类的是干什幺的?在汉末之前,将军、校尉之类只有战时才会领兵,平时也就一挂名的闲职,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武散官。当然,要除掉某几个有特定职权的将军、校尉(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之类)。汉末之时,由于战乱连连,各地军阀各自割据一方,所以产生了以将军、中郎将、校尉的身份领州牧、刺史、太守,或以州牧、刺史、太守的身份领将军、中郎将、校尉的特殊制度,这种制度被称为“州郡领兵制”,其在除王莽新朝外的整个汉朝都从未有过。汉朝的历代统治者大概是为了防止地方军阀地形成,而规定地方官和军职不得兼领。【《后汉书卷二十二·马成传》:“(马成)在事五六年,(光武)帝以成勤劳,征还京师。边人多上书求请者,复遣成还屯。及南单于保塞,北方无事,拜为中山太守,上将军印绶,领屯兵如故。(建武)二十四年,南击武溪蛮贼,无功,上太守印绶。”】从上面的引文可以得知,马成被任命为中山郡太守之时,必须上还其先前所拥有的“扬武将军”印绶。同时,虽然没有了军职,但马成仍率领其原来的
部属,这点证明了上一段所说的内地郡国由太守统领其境内的军队,而且各郡国境内军队的规模各有不同,有些郡国的境内屯有重兵,有些郡国的军队则羸弱不堪,军人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梁)冀遂令徙(李)固为太山太守。时太山盗贼屯聚历年,郡兵常千人,追讨不能制。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
【《三国志·魏书十五》:“(司马朗)迁元城令,入为丞相主簿。(司马)朗以为天下土崩之势,由秦灭五等之制,而郡国无搜狩习战之备故也。今虽五等未可复行,可令州郡并置兵,外备四夷,内威不轨,于策为长。”……议虽未施行,然州郡领兵,朗本意也。】上文中说州郡领兵制是出于司马朗的本意,其实并不准确。地方官加军职大概可以追溯到初平元年、一九零年的讨董联盟,袁绍自称车骑将军,而后领冀州牧。随后又有曹操行奋武将军,领兖州牧等。虽然这些官职都不是皇帝亲封,但各个军阀头上的职衔却大多名副其实。这些放在后文将军、中郎将、校尉篇再详细讲述。东汉的大致军职按在军队中的地位从高到低来排,依次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军司马、军侯、屯长、队率、什长、伍长,这些官职都可以称之为军吏,即现在的军官。【《周礼·夏官·大司马》:“诸侯载旗,军吏载旗。”郑玄注:“军吏,诸军帅也。”贾公彦疏:“亦谓从军将至下伍长皆是军吏也。”】
《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候。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知营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战时,除了统领全军的总大将以外,其余将军(或中郎将)各领一军,军是汉朝军队中最高的编制单位,人数从几万到几千不等。《后汉书·百官志一》中说将军“有比公者四”,即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接近于三公。《通典·职官十七》中说“后汉大将军、三公俸,月三百五十斛。”即大将军和三公的俸禄同为万石。又《通典·职官十七》:“后汉官秩差次:此制初因其旧,以后钱谷兼给,其旧数增减不同,事具禄秩篇。其太傅、三公、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并不在此目。”又蔡质的《汉官典仪》:“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又应劭的《汉官仪》:“度辽将军,孝武皇帝初用范明友。明帝八年以中郎将吴常行度辽将军事。安帝元初元年,置真。银印青绶,秩二千石。长史、司马六百石。”可见骠骑将军的官秩在万石和中两千石之间,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的官秩应和九卿一样,为中两千石。其余杂号将军、度辽将军之类的官秩为两千石。中郎将(包括左、右、五官中郎将之类的特殊朝官以及其余杂号中郎将)的官秩为比两千石。将军手下还有军司马,官秩比一千石。此军司马不同于将军府署的司马(《后汉书·百官志五》:“(大将军)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应为校尉或将军的副官。军之下有部,部由校尉所统领,校尉的官秩为比两千石(包括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北军五校尉、西园八校尉之类的特殊朝官),部的人数大多为数千人不等。部之下有曲,曲由军侯所统领,军侯官秩比六百石,曲的人数不详。曲之下有屯,屯由屯长所统领,屯长官秩比二百石。【《商君书·境内》(又称《商子》,据说为战国时的着名法家商鞅所着):“五(十)人一屯长,百人一将。”】上文五后面应该脱“十”字,同时代的《管子》中说到:“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可见五人制的单位为伍,而非屯,况且一“五人”屯长怎会和“百人一将”相提并论,所以应该是五十人为一屯。汉朝屯的规模我不确定
是否为五十人。按《中华军事职官大典》(现代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工具书),屯之下还有队,队的长官为队率,官秩比一百石。【《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按《尉缭子》,五人伍,十人什以上,还有五十人队“属”和百人队“间”。汉朝大多承秦制,或许队率带领的是五十人队,而屯长带领百人队?关于部、曲、屯、队的规模,暂时我还没有找到详细的史料加以考证。网上有人说:【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我认为这纯粹是属于自己脑补了,倘若汉朝有如此明确的编制,为何一干史书中都查证不到呢?当然也不排除我才疏学浅的可能,如果其他人有详细的史料补充,希望不吝赐教。
伍长和什长是前秦就已经存在的军职。【《周礼·夏官司马第四》:“五人伍,伍皆有长。”《墨子·备城门》:“城上十人一什长,属一吏士,一帛尉。”《尉缭子·伍制令第十四》:“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也就是说军中最底层的编制为伍,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伍之上还有什,十人为一什,长官为什长。汉朝也存在这两个军职。《汉官旧仪》:“五人为伍,伍长一人。十人为什,什长一人。百人为卒,卒史一人。五百人为旅,旅帅(旅的统帅,并非指特定的军职,下同)一人。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一人。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军将一人。以上卿为将军。”《通典·兵二》载曹操的《步战令》:“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督战部曲将,拔刃在后察,违令不进者,斩之。”
三国时期的军制不同于东汉。就以曹魏为例,上文所引的步战令中提到,伍长、什长之上有都伯。另外,都伯之上有百人将。【《裴注三国志·魏书九》:“魏书曰: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可见,曹魏的底层军队编制为五人伍长,十人什长,五十人都伯,百人百人将。详细的放在以后三国篇再叙述。二.将军
总述将军
将军即军将,军队的统帅(率)。【《说文解字》:“将,帅也。仪礼,周礼古文多作率。今文多作帅。”】将军这一称号应该是由晋国在春秋中前期所创。【《通典·职官十》:“晋献公初作二军,公将上军,则将军之名起于此也。魏献子、卫文子并居将军之号。】《通典》这个说法似乎不太靠谱,魏献子名舒,是春秋后期晋昭公、晋顷公时的六卿之一,和晋国先王晋献公的年代相隔有一百多年,怎么也不可能和卫文子(按《通典》注,卫文子为卫国将军文子,名弥牟)并为最早的两名将军。但将军这一称号确实是应该由晋国首创。【《墨子·非攻中》:“昔者晋有六将军。”孙诒让间诂:“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
【《左传·襄公十三年》:晋搜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于知氏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使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
战国中后期,各国领兵的将领几乎都已经被称为将军。像战国后期的四名将“起翦颇牧”,李牧、廉颇为赵国的“大将军”,白起为秦国的“上将军”,王翦为秦国的将军。(名号皆见于史记,大将军应该是确有的军职,而上将军可能指全军的总大将,而非专有的军职。)战国末年,还出现了前后左右将军。【《汉书·百官公卿表》:“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高祖刘邦建汉朝后,设置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
前后左右将军。汉武帝征讨闽越、东瓯(古王国,位于今浙江、福建一带)、朝鲜、大宛(中亚古国)之时,又设置了伏波、楼船、横海、度辽等杂号将军。汉武帝之后,前后汉还设置了其他名号的将军,但常规的将军号就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其余的将军史书中都统称为“杂号将军”。
“杂号将军”在汉朝和三国之时,只不过是史书中对常规将军号以外将军号的称谓,而非正式的官方称谓。而与“杂号将军”相对的“重号将军”则是南朝梁以后才出现的称谓。【《隋书·百官上》:“天监(五零二-五一九)初,(梁)武帝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品。……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厘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四征、四中,为二十三班。八镇为二十二班。八安为二十一班。四平、四翊,为二十班。凡三十五号,为一品。是为重号将军。”】《三国志》和其他有关三国的史书中,有些不知道名号的将军,就统一用杂号将军来称呼。如【《裴注三国志·魏书三》引《魏略》:“(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少入军为部曲督,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遂镇守河西十馀年,民夷畏服。”】又如【《三国志·吴书七》:“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张)休、(顾)承(顾雍子)并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偏裨(将军)而已。”】上文的史料也可以证明杂号将军高于偏、裨将军。又【永安元年(二五八年)冬十月壬午,(吴景皇帝孙休)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授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孙)干杂号将军、亭侯。……】上面引文中的这个杂号将军不是孙干的将军号,应该是陈寿所采用的史料中有脱字,故以杂号将军补之。
有人说重号、杂号的区别在于常置和不常置,其实不对,所有将军包括大将军在内都不常置。太平之时,天下间少有战事,自然将军也就无用武之地;而战乱之时,兵祸四起,以常规的将军号不够封有军功者,所以出现了诸多杂号将军。三国时,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应该都属于常规将军号,不属于杂号将军。【《晋书·职官十四》:“四征、镇、安、平加大将军不开府、持节都督者,品秩第二,置参佐吏卒,幕府兵骑如常都督制,唯朝会禄赐从二品将军之例。”】【《宋书·百官上》:鱼豢(《魏略》)曰:“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鱼豢曰:“镇北、四安,魏黄初、太和中置。”平东将军,一人。平南将军,一人。平西将军,一人。平北将军,一人。四平,魏世置。】大将军:
汉朝的大将军始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一二四年),因车骑将军卫青大败匈奴,汉武帝派使者进封其为大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高阙。……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汉武帝元狩四年(前一一九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再次大败匈奴单于,大将军卫青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故在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号上又加大司马,为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以示汉武帝对卫青和霍去病的尊崇。【《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集解如淳曰:“大将军、骠骑将军皆有大司马之号也。”○索隐案:如淳云“本无大司马,今新置耳”。案:前谓太尉,其官又省,今武帝始置此位,卫将军、霍骠骑皆加此官。】卫青之后,汉武帝死后,西汉名臣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独揽朝中的军政大权,此时的大将军地位已经大大超过丞相。其后,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八年),去掉了大司马的加官骠骑将军(大将军),大司马和骠骑将军分为两个官职,大司马为三公之一。汉哀
帝建平二年(前五年),又废除了汉成帝时的制度,大司马后仍冠以将军号。汉哀帝元寿二年(前一年),又再一次去掉大司马的将军号;从此,大司马和大将军、骠骑将军再无瓜葛,分别为独立的官职。
大将军是东汉的最高军职。前文太尉部分说过,东汉的太尉偏文官,不领兵,且东汉的大将军大多数都位于三公之上。而大司马只在东汉初和东汉末的时候才设置,东汉初的大司马在建武二十七年被改名为太尉,东汉末的大司马加设于初平元年,位在三公之上(见上文大司马篇),和大将军地位大致相仿,可能略低于大将军,参见建安元年曹操的大将军和张杨的大司马。三国(魏蜀吴)的大司马普遍位于大将军之上,而大将军位于太尉之上。证明大司马位于大将军上的史料。【《三国志·蜀书十四》:“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三国志·吴书三》:“(建兴元年,二五二年)闰月,以(诸葛)恪为帝太傅,(滕)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诸文武在位皆进爵班赏,冗官加等。”《三国志·魏书三》:“(二三零年)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证明大将军位于三公(包括太尉)上的史料。【《三国志·魏书一》:“於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大将军曹操)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晋书·职官》:“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又【宋书·百官上》:“汉东京大将军自为官,位在三司上。魏明帝青龙三年,晋宣帝(司马懿)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其后又在三司上。晋景帝(司马昭)为大将军,而景帝叔父(司马)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后还复旧。”】宋书中说,大将军司马懿迁为太尉之时,大将军位在三公下。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妥,司马懿之所以被迁为太尉,是因为青龙三年(二三五年)的前一年青龙二年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蜀国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再组织北伐,故魏明帝空置大将军一职,调司马懿回京为太尉。司马懿之后无人继任大将军,也佐证了我的想法,直到曹睿病重托孤之时(二三九年),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一八四年到一八九年,何进为大将军。一八九年,何进被宦官所杀。《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列传》:“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起,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
一九六年,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三国志·魏书一》:“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一九六年,曹操将大将军让给袁绍,自己则居司空兼车骑将军之位。《三国志·魏书一》:“(一九六年)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於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这一点《后汉书·献帝纪》中的记载上面的引文有出入。《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建安)二年(一九七年)春,袁术自称天子。三月,袁绍自为大将军。”时间不同,《三国志》中为一九六年十月,《后汉书·献帝纪》中为一九七年三月。《三国志》中是曹操让大将军给袁绍,《后汉书》中袁绍为自称。而《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列传》:“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和《三国志》的记载相符,可见《献帝纪》中的记载为误。又《后汉书》注引《献帝春秋》:“(曹操)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之邺,拜太尉绍为大将军,改封邺侯。”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记载:“(一九六年,曹操进入洛阳之前)乃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暹与董承并留宿卫。”韩暹
篇三:汉末三国时期三公宰辅年表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一般为虚职,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太和五年
大司马:曹真(三月卒) 太尉:华歆(十一月卒)
吴设丞相、大司马、上大将军,其中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大司马之下。
魏志宰相
黄初元年
太傅: 大司马:
大将军:孙权(八月复叛)、夏侯惇(二月,以前将军迁) 太尉:贾诩 司徒:华歆 司空:王朗
黄初二年
大司马:曹仁(十月,以大将军迁) 大将军: 夏侯惇(四月卒)、曹仁(四月,以车骑将军迁)
黄初四年
大司马:曹仁(三月卒)
太尉:贾诩(六月卒)钟繇(八月,以廷尉迁)
黄初七年
太傅:钟繇(十二月,以太尉迁) 大司马:曹休(十二月,以征东大将军迁) 大将军:曹真(十二月,以中军大将军迁) 太尉:华歆(十二月,以司徒迁) 司徒:王朗(十二月,以司空迁) 司空:陈群(十二月,以镇军大将军迁)
太和二年
大司马:曹休(九月卒) 司徒:王朗(十一月卒)
太和四年
太傅:钟繇(四月卒)
大司马:曹真(二月,以大将军迁) 大将军:司马懿(二月,以骠骑将军迁)
六年 司徒:董昭(七月,以卫尉迁)
青龙三年
太尉:司马懿(正月,以大将军降)
青龙四年
司徒:董昭(五月卒) 司空:陈群(十二月卒)
景初元年 司徒:陈矫(六月,以尚书令迁,七月卒) 司空:卫臻(六月,以尚书左仆射迁)
景初二年
太傅:司马懿(十二月,以太尉迁) 大将军:燕王曹宇(十二月,旋免)、曹爽(十二月,以武卫将军迁)
太尉:满宠(十二月,以征东将军迁) 司徒:韩暨(二月,以太中大夫迁。四月卒。)、卫臻(十一月,以司空迁)
司空:崔林(十一月,以司隶校尉迁。)
正始三年
太尉:满宠(三月卒)蒋济(七月,以领军将军迁)
正始五年
司空:崔林(十二月卒)
正始六年
司空:赵俨(二月,以骠骑迁。六月卒)、高柔(八月,以太常迁)
正始九年
司徒:卫臻(三月,逊位)、高柔(四月,以司空迁)
司空:徐邈(四月,辞不受)、王凌(七月,以车骑将军迁)
嘉平元年
大将军:曹爽(正月免)
太尉:蒋济(四月卒)、王凌(十二月,以司空迁)
司空:孙礼(十二月,以司隶校尉迁)
嘉平二年
司空:孙礼(十一月卒)
嘉平三年
太傅:司马懿(七月卒)
太尉:王凌(五月卒)、司马孚(七月,以司空迁)
司空:司马孚(三月,以尚书令迁)、郑冲(十二月,以光禄勋迁)
嘉平四年 大将军:司马师(正月,以抚军大将军嗣)
甘露元年
太傅:司马孚(八月,以太尉迁) 太尉:高柔(九月,以司徒迁) 司徒:郑冲(十月,以司空迁) 司空:卢毓(十年,以左仆射迁)
甘露二年
大将军:司马师(正月卒)、司马昭(二月,以镇东大将军嗣)
司空:卢毓(三月卒)、诸葛诞(三月,征东大将军迁)
甘露三年 大将军:司马昭(五月,为相国,晋公) 司空:王昶(八月,以骠骑大将军迁)
甘露四年
司空:王昶(六月卒)
景元元年
司空:王观(六月,以右仆射迁。十月卒)、王祥(十二月,以司隶校尉迁)
景元四年
太保:郑冲(十二月,司徒迁)
太尉:高柔(九月卒)邓艾(十二月,以征西将军迁,旋诛)
司徒:钟会(十二月,以镇西将军迁,旋诛)
咸熙元年
大将军:司马昭(三月,为晋王。) 太尉:王祥(三月,以司空迁) 司徒:何曾(三月,以征北将军迁) 司空:荀顗(三月,以左仆射迁)
咸熙二年
大将军:司马昭(八月薨)、司马炎(八月,嗣为晋王。十一月,受禅)
司徒:何曾(九月,改为晋丞相)、司马望(九月,以骠骑大将军迁)
蜀志宰相
章武元年 丞相:诸葛亮 太傅:许靖 大司马: 大将军: 尚书令: 侍中:马良
章武二年
太傅:许靖(八月卒)
章武三年 尚书令:李严
建兴十二年
丞相:诸葛亮(八月卒)
尚书令:蒋琬(八月,以丞相府长史迁,总揽国事)
建兴十三年
大将军:蒋琬(四月进)
尚书令:费祎(四月,以后军师迁)
延熙二年
大司马:蒋琬(三月进)
延熙四年
尚书令:费祎(十月,至汉中,后病死)
延熙六年
大将军:费祎(十一月进)
尚书令:董允(十一月,以侍中守) 侍中:董允 九年 大司马:蒋琬(十一月卒)
尚书令:董允(十二月卒) 侍中:陈祗
延熙十年
卫将军:姜维(以卫将军录尚书事) 尚书令:吕乂
延熙十四年
尚书令:吕乂(卒)陈祗
延熙十六年
大将军:费祎(正月,遇刺)
延熙十九年
大将军:姜维(正月,以卫将军进)
景耀元年
尚书令:陈祗(卒)董厥
侍中:樊建 二年
大将军:董厥(注:据《三国志》姜维传、诸葛亮传查证,此时董厥实为“辅国大将军”,“大将军”应为姜维。) 尚书令:樊建
景耀四年
尚书令:诸葛瞻(平尚书事)
吴志宰相
黄武元年 丞相:孙邵 太傅: 御史大夫: 大司马: 上大将军: 大将军:
黄武四年
丞相:孙邵(五月卒)、顾雍(六月,以太常迁)
黄武七年
大司马:吕范(八月卒,以前将军迁,追赠大司马印绶)
黄龙元年 上大将军:陆逊(以辅国将军兼大都督迁)
大将军:诸葛谨(以左将军迁)
赤乌四年
大将军:诸葛谨(闰月卒)
赤乌六年
丞相:顾雍(十一月卒)
赤乌七年
丞相:陆逊(正月,以上大将军迁)
赤乌八年
丞相:陆逊(二月卒)
赤乌九年
丞相:步骘(九月,以骠骑迁) 上大将军:吕岱(九月,以镇南迁) 左大司马:朱然(九月,以车骑迁) 右大司马:全琮(九月,以卫将军迁) 大将军:诸葛恪(九月,以威北迁)
赤乌十年
丞相:步骘(五月卒) 右大司马:全琮(正月卒)
赤乌十二年
左大司马:朱然(三月卒)
太元元年 太傅:诸葛恪(太子太傅)
建兴元年
太傅:诸葛恪(四月,帝太傅)
大司马:吕岱(四月,以上大将军迁)
建兴二年
太傅:诸葛恪(十月,遇害)
丞相:孙峻(十月,以武卫将军迁)
太平元年
丞相:孙峻(九月卒)
大司马:吕岱(九月卒)、滕胤(九月,以卫将军迁)
大将军:孙綝(十一月,以武卫将军迁)
永安元年
丞相:孙綝(十月,以大将军迁。十二月,伏诛)
御史大夫:孙恩(十月,以武卫将军迁) 司空:孟仁(正月卒) 大司马:丁奉(正月卒)
凤皇二年
丞相:万彧(以忧死) 太尉:范慎(卒) 司徒:丁固(三月卒)
大司马:陆抗(三月,以镇军大将军迁)
上大将军:施绩(以骠骑将军迁) 大将军:丁奉(以左将军迁)
永安五年
丞相:濮阳兴(十月,以卫将军迁) 左御史大夫:丁密(十月,以廷尉迁) 右御史大夫:孟宗(十月,以光禄勋迁)
元兴元年
丞相:濮阳兴(十一月诛)
左大司马:施绩(八月,以上大将军迁) 右大司马:丁奉(八月,以大将军迁)
宝鼎元年
左丞相:陆凯(八月,以镇西大将军迁) 右丞相:万彧(八月)
宝鼎三年 丞相: 太尉:
司徒:丁固(二月,以左御史大夫迁,即丁密)
司空:孟仁(二月,以右御史大夫迁。即孟宗) 大司马: 大将军:
建衡元年
丞相:陆凯(十一月卒)
建衡二年
大司马:施绩(四月卒)
建衡三年
太尉:范慎(正月,以武昌督迁)
凤皇三年
大司马:陆抗(七月卒)
天记三年
丞相:张悌(八月,以军师迁) 司徒:何植(八月,以牛渚督迁) 司空:滕循(八月,以执金吾迁)
天记四年
丞相:张悌(战死)
篇四: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四)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四)
大司农下属:
1.大司农丞:一人,官秩比一千石,大司农官属,为大司农的副官。《后汉书·百官志三》:“丞一人,比千石。”
2.大司农部丞:一人,官秩六百石,大司农官属,掌管帑藏(帑为收藏财物的府库,帑藏即国库)。西汉汉平帝时,十三州每州都有一大司农部丞,负责劝课(劝导、鼓励)农桑;东汉光武复国后全部被撤除,只留下了京城中的大司农部丞负责国库。《后汉书·百官志三》:“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
3.太仓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管太仓。太仓是设在京城之中的大粮仓;郡国通过运河输送到京城的粮食,全部都储藏在太仓之中。太仓令手下有丞一人,官秩三百石,其余属吏九十九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太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受郡国传漕谷。丞一人。”
证明太仓为京城之中粮仓的史料;《汉官仪》:“逮至文景,国家无事,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腐败而不可食。《资治通鉴第”
六十一卷》:“自四月不雨至于是月,谷一斛直钱五十万,长安中人相食。(汉献)帝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贫人作糜,饿死者如故。”
一八八年左右,赵韪担任太仓令。同年,赵韪弃官更随刘焉入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董扶及太仓令赵韪皆弃官,随焉入蜀。”
4.平淮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要负责官府织造地纺织品的买卖,以及对官府的纺织品进行染色。平淮令手下有丞一人,其余属吏一百九十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平准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知(通织)物贾(贾为买卖的意思),主练染,作采色。丞一人。”
5.导官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要负责舂御米(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御米;供宫廷和朝廷使用的粮食),以及制作干粮(干糒,可能为军队使用)。导官令手下有丞一人,其余属吏一百一十二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导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舂御米,及作干糒。导,择也。丞一人。”6.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三职皆无定员,典农中郎将官秩两千石,典农校尉官秩比两千石,典农都尉官秩六百石。凡是有军屯或者民屯的郡县,都设置典农官(中郎将、校尉、都尉);典农官职能类同于太守、县令。《后汉书·百官志三》:“注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别而少,为校尉丞。?”如今的三国志抄本中并没有上面引文中的话,可能为在传抄的过程中有所佚失。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属下皆有司马一职。
证明典农官从属于大司农的史料。《三国志·魏书十二·司马芝传》:(司马芝)“后为大司农。先是诸典农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今商旅所求,虽有加倍之显利,然於一统之计,已有不赀之损,不如垦田益一亩之收也。……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不有所废,则当素有馀力。?臣愚以为不宜复以商事杂乱,专以农桑为务,於国计为便。”明帝从之。又《裴注三国志·魏书九·曹爽传》注《魏略·桓范传》:“桓范为大司农,谓爽弟羲曰:?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证明典农官不从属于郡国的史料。《裴注三国志·魏书十五》:(贾)逵疑“屯田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不顺,逵怒收之,数以罪,挝折脚,坐免。……魏略曰:逵前在弘农(贾逵当时领弘农郡太守),与典农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
置典农官的起因和始末。汉末,由于连年的战乱和饥荒,各诸侯的粮草都十分短缺。《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袁绍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萧条。”连向来富庶的冀州和淮南都是如此,其余各地可见一斑,曹操的势力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建安元年(一九六年),羽林监枣祗建议曹操在各州郡设置屯田;曹操采纳了枣祗的意见,他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任命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让这两人在许县周边一带设置屯田。《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屯田的效果十分显著。《三国志·魏书十六》:“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击败袁绍,和屯田制的成功大有关系。屯田官于魏元帝咸熙元年(二六四年)十月被司马昭废除,各典农中郎将、校尉皆被改为当地的太守,各典农都尉被改为当地的县令、长。《三国志·魏书四》:“丙午,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世子。是岁,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另,从上面的引文也可以看出,置屯田官的郡国应该不置太守,而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之分,也只在于郡县的大小。
关于屯田。按《辞海》:“利用戍卒(驻军)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三国的时候应该还没有商屯,仅有军屯和民屯。民屯很好理解,就是组织百姓种田;而三国时的军屯要牵扯到“世兵制”的概念。“世兵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世代为兵的制度。汉末的时候,由于人口锐减,兵员严重不足,而且军中的逃兵也屡禁不止。(《资治通鉴第六十七卷》:“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而亡者犹不息。(曹)操欲更重其刑,并及父母、兄弟。)所以曹操为了保持兵力的稳定和加强对”
士兵的控制,便把士兵和他的家属固定为“军户”(又称“士家”),用另外的名册登录在案,以和其余的“民户”加以区分。凡是军户中的男丁,必须终身为兵。而军屯就是由军户负责得屯田。关于详细地“世兵制”在后文武官和兵制部分再叙述。
一八九年左右,陶谦表陈登为典农校尉,让陈登在徐州屯田。《裴注三国志·魏书七》:《先贤“行状》(作者不知何人)曰:登忠亮高爽,沈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是时,世荒
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这条史料可能证明了建安之前就有屯田官,屯田官并不是曹操、枣祗的发明。
一九六年,曹操以任峻为典农中郎将,以枣祗为典农都尉(见上文),让这两人在许县周边一带屯田。
二一一年左右,曹操以谢奇为蕲春县的典农都尉,让谢奇在皖田乡一带屯田。《三国志·吴书九》:“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引文的前面为鲁肃代周瑜(二一零年),引文的后面是吕蒙劝孙权修筑濡须坞(二一二年),所以我推断时间在二一一年左右。另,当时的蕲春县应该属于东吴。赤壁之战后,蕲春县被东吴夺走,孙权以蕲春县为郡治,设置了蕲春郡(属扬州)。所以谢奇屯田的场所-皖田乡不在蕲春县之中,应该在蕲春县东北的魏国扬州庐江郡皖县之中。
二一八年左右,严匡为典农中郎将,在豫州颍川郡一带屯田。《三国志·魏书一》:“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另外,西汉时,盐官、铁官从属于大司农;东汉则从属于各自的郡县。廪牺令、洛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以上三个官职河南尹部分详解)也是同样,西汉从属于太司农,东汉则都从属于河南尹。曹操设置的司盐都尉、司竹都尉、司金中郎将等职(这些官职后文详解),皆不从属于大司农。按上文曹操以谒者仆射兼管盐官,司盐都尉很可能从属于谒者仆射。司金中郎将直接听命于曹操,司竹都尉不知具体从属何人。少府:
《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少府官秩中两千石,管理宫中的服饰、器物、珍宝、膳食等,有点类似皇室的总管家。太后所居住的寝宫永乐宫(又称长乐宫,永乐宫坐落在北宫之中),也有少府一职,负责永乐宫中的事务,其职能类似于九卿之中的少府,官秩应和大长秋一样,为两千石。《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一八八年)五月,“(灵帝)以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罢。”
东汉的少府较之西汉,其所掌控的职权被大幅削减。虽然看起来东汉少府的下属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文属(名义上从属于)少府,只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上林苑令是职属(实际上从属于)少府,像侍中、尚书、御史、宦官、兰台这些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权臣)的。西汉时,少府还负责征收来自山川湖泊的赋税(打猎、捕鱼、伐木之类也必须上交赋税),这部分赋税被称为“禁钱”,用来支付宫廷的开支;东汉时,“禁钱”和其他赋税一起,由大司农统一征收。西汉时从属于少府的考工令(见前文),东汉时转属于太仆;西汉时从属于少府的都水使者(负责灌溉和漕运,后文详解),东汉时转属于各自的郡国。西汉时,少府属下有六丞,东汉只有一丞。此外,西汉少府下属的很多工作,东汉时都转交给了宦官;如前面所说,宦官只是名义上从属于少府。
少府是秦官,两汉都有少府,职能却有不同,上文已经交代过。魏晋时,原先文属于少府的侍中、尚书、御史脱离了和少府名义上的从属关系。东晋哀帝末年,少府被并入丹阳尹(东晋京都建康在丹阳郡之中);晋孝武帝时复置。南朝有少府一职,北朝则更名少府为太府。隋朝有少府卿,唐宋皆无。元朝时曾短暂地设置过少府监,之后不久便废除;此后明清皆无少府。《宋书·百官上》:“少府,一人。丞一人。掌中服御之物。秦官也,汉因之。掌禁钱以给私养,故曰少府。晋哀帝末,省并丹阳尹。孝武世复置。” 一八九年左右,许相为少府。同年,中常侍张让等人诛杀何进后,矫诏以许相为河南尹,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企图控制洛阳的局势。但是,不久后,樊陵和许相就被袁绍所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让、珪等为诏,以故太尉樊陆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一九零年左右,阴修(《后汉书·袁绍传》中为阴循,《资治通鉴》中为阴修,以阴修为准。《后汉书·卷七十四》校勘:少府阴循至将作大匠吴循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献帝纪“循”皆作“修”,魏志亦作“吴修”,当以“修”为正。)为少府。同年,董卓以阴修为使者,让阴修出使关东。不久后,阴修被袁术所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董卓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緕安集关东,解譬袁绍等。……袁术亦杀阴修。”
一九一年左右,杨彪为少府。同年,杨彪被迁为太常。
一九五年左右,田芬为少府。同年,田芬被李傕等人所杀。《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傕等复来战,奉等大败死者甚于东涧。……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皆死。”
一九七年以后,孔融为少府。二零八年,孔融于少府任上被曹操所杀,孔融死得时候还兼太中大夫。《后汉书·卷七十》:“及献帝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绵隶名而已……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孔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练恕的《后汉公卿表》:“建安二年丁丑,以将作大匠孔融为少府。”
二一八年以前,耿纪为少府。同年,耿纪起兵反叛,事败后被杀。《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诛曹操,不克,夷三族。”少府下属:
1.少府丞:一人,官秩比一千石,少府官属,为少府的副官。《后汉书·百官志三》:“丞一人,比千石。”
2.太医令:一人,官秩六百石,掌管宫中的御医(专门给皇室看病的医生)。太医令手下有药丞、方丞各一人,属吏(非医生)十九人,御医二百九十三人。药丞掌管宫中的药物,方
丞掌管医生开出的药方,这两人有点类似现在医院门诊部负责抓药的医生。《后汉书·百官志三》:“太医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诸医。药丞、方丞各一人。本注曰: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
一八六年(中平中年)左右,脂习为太医令。《三国志·魏书十一》:“脂习字元升,京兆人也。中平中仕郡,公府辟,举高第,除太医令。”
二一七年左右,吉本任太医令。二一八年,吉本和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等人起兵反叛,企图杀掉曹操的丞相府长史王必,从而控制许县。吉本等人事败后被杀。《三国志·魏书一》:“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
3.守宫令:一人,官秩六百石,掌管宫中的笔墨纸砚以及尚书台的用具(包括封泥,古代装文书的袋子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印章,以防泄密、失窃。)守宫令手下有丞一人,官秩二百石(官府中的丞如未说明石数,则大多为二百石,《汉官仪》:“外官丞二百石,公府吏府也。)”,其余属吏六十九人。曹魏时,守宫令属光禄勋。《后汉书·百官志三》:“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丞一人。”
4.太官令:一人,官秩六百石,掌管宫中的饮食。太官令手下有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属吏六十九人,卫士(用来看守饮食、瓜果之类)三十八人。左丞主要辅助太官令掌管饮食,甘丞主要掌管餐具,汤官丞主要掌管酒类,果丞主要掌管瓜果。《后汉书·百官志三》:“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御饮食。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本注曰: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汤官丞主酒。果丞主果。”
关于太官令,应劭的《汉官仪》记载和《后汉书》中的不同,《汉官仪》:“太官令,两梁冠,秩千石。丞四人,郡孝廉,年五十清修聪明者,光禄上名乃召拜,皆秩四百石,三岁为令,以供养劳苦,迁左丞。有汤官丞,掌诸甘肥;有果丞,掌果瓜菜茹薪炭。”这里的太官令官秩一千石,手下四丞(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的官秩为四百石。而汤官丞负责为食物调味(甘肥即美味的意思,《后汉书·百官志三》中荀绰云为误);果丞掌瓜果、蔬菜和烧菜的木炭。5.上林苑令、鸿德苑令:各一人,官秩六百石,分别掌上林苑和鸿德苑。上林苑和鸿德苑的“苑”字为园林的意思,而前文太仆手下的长乐厩丞掌管苜蓿菀,这个“菀”字是牧马场的意思,这两字很容易混淆。上林苑令手下有丞、尉各一人,属吏五十八人。鸿德苑令的具体下属不知,可能也类似于上林苑令。另,东汉还有广成苑,不过史书中没有提到广成苑中有令。《后汉书·百官志三》:“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苑中禽兽。颇有民居,皆主之。捕得其兽送太官。丞、尉各一人。注汉官曰:?员吏五十八人。?案桓帝又置鸿德苑令。”
上林苑是秦始皇修建的宫苑(畜养禽兽并种植花木,供帝王及皇室贵族游玩和打猎的园林),位于长安城附近、渭水(渭河,如今的西安市北面就以渭河为界)以南,著名的阿房宫就位
篇五:汉末三国时期地图
雍州:
幽州:
兖豫州: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