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人类的英雄贝多芬中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3:33 优秀作文
人类的英雄贝多芬中为优秀作文

篇一:贝多芬的英雄性

贝多芬创作中的英雄性是通过紧张的戏剧性手法来体现的

贝多芬所塑造的英雄具有顽强的意志、雄伟的气魄和思想家的头脑。英雄的内心是复杂的,有时沉思,有时幽默,有时欢乐,有时哀愁。各种各样形象的交织,都具有生动的戏剧性。贝多芬的创作,主题形象鲜明且多变化,如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中的“命运动机”,在各个乐章中反复出现,有时激昂,有时低沉,有时沮丧,有时神气。贝多芬着重运用两个对比性主题形象的交替与深刻变化,是戏剧性达到自然化程度。他利用曲调线条的清晰与紧凑,描写英雄粗旷、热情与庄重的性格;应用节奏频繁的变化、切分和休止的独到效果来描写英雄激烈战斗场面,音调从最强到最弱的起伏(ff—pp是贝多芬创立的)来表现英雄内心的抽搐,不协和和铉的大量应用、调性的反复转换等等,都体现了贝多芬创作英雄形象的戏剧性构思。

运用不协和音来表现个性化的"英雄性"情感特征、运用"抒情性"情感特征反衬"英雄性"情感特征、运用套曲结构形成"英雄性"情感特征的连贯发展,以及结构规模的创新突出"英雄性"情感特征

篇二:贝多芬—《英雄》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在1804年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是他的交响曲创作的一个大转折,在这部作品中,他第一次表现出无比惊人的创造力,第一次用全新的风格,全面而广泛地体现出他的英雄性构思——革命斗争和胜利的形象,这部交响曲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艺术的一次大变革,成为贝多芬交响曲创作和整个古典交响曲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798年,当法兰西共和国在维也纳设置使馆之后,贝多芬便结识了大使伯纳多特将军和伴他同来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克罗采。贝多芬毫无顾虑地同共和国的这些使节——他的这些新的法国朋友交往,帮助他了解到不少关于法国革命以及革命中在国内进行的种种社会改革、艺术的作用和音乐家的社会地位等问题,使他不但在思想上了解了法国的革命,而且还具体熟悉了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歌曲和进行曲的革命音调。由于对社会与政治革命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候的贝多芬不仅是民主的,而且是革命的了。据说,《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原是伯纳多特将军所促使,从1802年起他便开始写作,这时候,带领军队进行战斗的拿破仑是他理想中的民族领袖、体现革命公民道德准则的英雄和杰出的革命家,因此,当他完成这部交响曲的创作时,在他的总谱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波那巴”的字样。但是,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知道这个起初为保卫革命的自由而进行爱国自卫战争的人,正在摧毁革命即恢复许多原已由革命废除掉的封建贵族特权、同教会缔结协定,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进行一系列强盗式的掠夺战争时,他就把原来题献的字迹涂掉,由于盛怒,他甚至把手稿扉页擦破,至今还保留下贝多芬愤怒的痕迹。同年10月,这部交响曲出版时已经改成这样一个标题: “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像民间史诗一样,贝多芬在《英雄》交响曲中所体现的,也是在他那个时代优秀人物的观念中形成的英雄的理想形象,包括在伟大的革命时代许多有名和无名的英雄的优秀品质勇敢、乐观的斗争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真挚的感情。换句话说,在贝多芬作品中

对英雄的概念具有人民群众的性质,即在情节的发展中,不仅出现个别的英雄形象,同时还有人民群众的形象。因此,《英雄》交响曲也可以叫做“公民的戏剧”,它那传统的四个乐章,每一乐章有如戏剧中的一幕,按情节内容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构思统一的整体,同时,第一乐章战斗的英雄形象和巨大的紧张斗争场面,第三、四乐章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喜悦的欢呼,又与第二乐章悲剧性的葬礼构成对比。英雄的斗争以胜利的狂欢作为结束,说明了英雄为未来的幸福而献身,但他的牺牲并不是枉然的。第一乐章的规模确实宏伟壮观,这是由它内在的紧张冲突所决定的。斗争的热潮,火山爆发般的毅力,冲破一切障碍的胆略,同困惑、沉思和苦难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像这样紧张的情绪发展只是到最后才有所缓和。

这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贝多芬在沿用先辈所创造的这种曲式的同时,又把它彻底加以改造;他把这座本来不大的建筑物的拱门和圆顶拆掉,改建成一座宏伟的罗马大庙堂,否则,他的思想规模定会把这种形式破坏殆尽。首先,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简短的引子——这只是两个雄伟而果断的全奏和弦,但是由于这严峻有力的两击,河堤被冲决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荡荡冲进海洋。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人类的英雄贝多芬中为)

真是妙不可言,他只用一个像军号声一般的简单素材,却能构筑起何等巍峨的建筑物来;这么一个三拍子的主题,它的进行速度几乎相当于圆舞曲,这个精力充沛的主题,别看它一开始还只是藏在一群大提琴的深处,当它逐渐改变原来平静从容的音调并出现不协和音和切分节奏,当它逐渐扩及越来越广的音域并用乐队全奏组成高潮时,它已经汇合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个主题,它支配着这一乐章的庞大而繁复的发展;到处都呈现着紧张情绪的浪潮,而且一个接着一个,循环不息,翻滚向前。

呈示部的第二主题拥有两支旋律,其中一个是抒情式的申诉,由木管乐器和小提琴轮番交替奏出它的基本动机,这个旋律按传统惯例出现在属调上,同乐章的基本主题一

样,它的呈示本身就包含着不断发展。

另一支旋律由木管乐器奏出上行模进式的宁静和弦,情绪似乎有所缓和。

但是即使在这两个比较抒情的旋律呈现时,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原来奏鸣曲形式惯有的主题对比和连接段的过渡因素几乎全消失了;在这里只听到不安的进行,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崇高的筹思,以及胜利的呼喊。

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不同寻常。在所有古典交响曲中,包括贝多芬自己的作品在内,基本上都把发展部限制在呈示部的三分之一、最长是二分之一的比例范围之内,但是在《英雄》交响曲中,为了使英雄有个用武之地,贝多芬例外地打破了传统,使发展部同呈示部的比例变成五比三;其作曲手法之丰富和灵巧,包括对位的层次和复调的发展,也都令人赞叹不已。呈示部中的主题,在这里又以新的角度发展,繁复的调性转换又都是如此严格地合乎逻辑。关于这个发展部,罗曼·罗兰有过一段出色的描绘: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

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法国号)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再现部开始了,胜利将由它来完成。” 再现部并不是呈示部的简单重复,它也有一些变化:第一主题已经没有从前那样的激烈发展,其中甚至可以听到田园诗的音调。但是,号角声的动机依然战胜了与它相对抗的

一切因素,一切都是胜利凯旋的进行,一切都染上了喜悦的光彩。乐章最后的长尾声实际上是第二个发展部。在这里,斗争的结局终于来临了。只是在最后一刻,紧张不安的呼喊才第一次销声匿迹,先前那些尖锐冲突而激动的音调,转化为安宁、悦耳、素朴而欢乐的音响。困难已经克服,斗争以胜利告终。一切都被卷人轮舞中去,现在只是痛饮、欢呼、狂舞!

第二乐章,贝多芬把它称为“葬礼进行曲”,借此强调交响曲总的构思同革命英雄形象的联系。这是第一乐章情节的继续,英雄死了,全体人民抬着他的棺椁,怀着悼念的心情缓步前进。这里,进行曲的节奏作为不变的标题因素清晰可闻,它不但组成不变的背景,而且有机地织入乐章的第一主题。贝多芬第一次用到他的交响曲慢板乐章的三段体形式,也是进行曲的明显标志。在这里,公民的激情形象体现为抒情的沉思情绪,它的第一主题的复调式陈述及其在后来的发展,特别是再现部中的赋格段,带有一种深刻的表现力。

缓慢的速度,小提琴在低音区发出的低微的音响,以及在进行曲基础上出现的朴素的抒情诗般的旋律,像浮雕一样构筑成一幅庄严肃穆的葬礼行列。而这个音调同语言十分接近的主题本身十分壮丽和完整,它简洁的笔法,表达出一种克制和严肃的情绪。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情绪的增涨,并不靠外表的戏剧性效果来完成,而纯粹出自乐思内在的紧张度的发展。音乐在第一段中力度自始至终保持在极轻和轻(pp和p范围之内;在这里,贝多芬还特别为低音提琴写了独立的声部,用它那浑暗低沉的音色以渲染悲剧性的旋律,这种做法在古典交响乐史上也是第一次。

乐章中段转入C大调,同悲剧性的前一主题构成鲜明的对比。这里,明朗的英雄性旋律取代了伤悼的情绪,可以听到军鼓和军号声,在我们面前仿佛又出现庄严的行列场面,又出现了刀光剑影和战士的呐喊声。这是对英雄业绩的缅怀,对英雄功绩的赞颂。英雄虽然死了,但他获得了永恒的荣誉,他所殉身的事业胜利了。

在乐章的三段体结构中,当音乐回到小调基本主题时,并不是音乐素材的机械反复,它的第三段组成了全乐章的高潮,它的容积极大,占全乐章总长度一半以上,这旋律的紧张进行,包括赋格式的发展,乐队遍及一切音区的增强音响,创造出强有力的戏剧性效果,从哀悼的挽歌变成一曲赞颂的史诗。只是在尾声中又重新发出从悲悼的深渊中升起的哺哺之声,宛如同英雄最后告别时的叹息。

《第三交响曲》中这首“葬礼进行曲”为十九世纪交响音乐创造了新例,贝多芬自己的《第七交响曲》中的小快板乐章,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瓦格纳的《众神的未日》中的“葬礼进行曲”,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中的“哀悼歌”都同它有直接联系。在英雄的葬礼画面后,贝多芬用一个明显属于诙谐曲的乐章,为终曲胜利狂欢场面的出现先做好准备。乐章开始时隐隐约约的弦乐器发出的一阵阵沙沙响声,起初虽然还很轻微,却充满精力和朝气,而且它还逐渐发展为一种愉快激昂和富于色彩的声响,在这一背景上出现的基本主题,旋律清晰、活泼,像一股激流那样在崎岖的道路上飞奔、前进。 诙谐曲乐章仍用三段体形式写成,它的中间一段是欢乐的军号合奏,仍然带有英勇雄壮的性质。

乐章的第一段再现时,重又带来了先前那种欢乐的情绪,它以勇武的锐气进入一个有力的高潮。终曲的规模和戏剧性内容,只有贝多芬在二十年后创作的《第九交响曲》的终曲能同它相比。《第三交响曲》最后乐章的基本主题,是贝多芬早在1795年间写成的一首乡村舞曲,这支旋律,他在世纪初已经两次用在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和《钢琴变奏曲》(op.35)中,看来贝多芬重又采用这一主题,显然是为了强调终曲的思想内容,即英雄的最后胜利和革命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狂欢。这首终曲具有深刻的人民性,不仅取决于主题的这一特点,同其主题发展的型式也有密切关连。终曲以古老的固定低音与变奏的形式写成,这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音乐中是专门用以表现西欧民间节日和各种仪式等场面的。乐章开始时弦乐器强有力地奏出一段声势浩大的快速乐句,还出现了一些

篇三:贝多芬阅读题答案

贝多芬阅读题答案

提起音乐家的名字,没有比贝多芬更响亮更庄严的了。他是音乐的英雄──不,是人类的英雄。

所谓英雄,并不是个人事业的野心家,他是从人类生活的提高出发,必要时交付出个人的生命。因此贝多芬没有一般的感伤的气息,虽然痛苦始终纠缠着他的生命。他说:“大多数人为了一点好事便回肠荡气,这可不是艺术家的天性。艺术家是火一样的,他们不会哭泣──人得凭音乐从他的精神打出火来。”他从小就遭受到父亲酒疯的折磨;他贫困、失恋、疾病;但是他从不屈服,从不灰心。用罗曼·罗兰的话说:“在不肯委身于灵魂的庸俗的人们,是日日夜夜的战斗;而且大多是没有威严,没有幸福,转战于孤独和沉默之中的战斗。”他心胸广大,他承认他的工作是困苦的解放,其他都不算一回事。而且只是为了这些,他才演唱他惨淡的生命。他没有一根媚骨,即使在贵族圈内,一发觉到别人在他的弹琴声中继续谈话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拍上钢琴盖,愤然离席,说:“我才不高兴对猪弹琴!”贝多芬博览群书,从希腊拉丁文到英法的文学、哲学,他全是内行;精神上他是卢梭的弟子。他爱好自然。他也崇拜莎士比亚和歌德。瓦格纳说:贝多芬和莎士比亚是一对普罗米修斯。贝多芬忠实于自己的艺术,他的作品经过不知多少次的修改之后才肯付印。付印之后甚至在刻板之后,他还是一面校对,一面修改,即使毁板也不将就一点。有人看见他写作的时候,头发蓬松,满额大汗,正如在打一场大仗。垂死之前他说好像才开始作曲。

贝多芬生于1770年。祖父是男低音歌唱家,歌剧作曲家,奥古斯特候选的乐队指挥。父亲是男高音歌唱家。贝多芬具有音乐的血统。14岁,他在公立学校念书,音乐教育则从4岁开始,8岁已拉得一手好提琴。11岁他认识了巴赫的平均率钢琴谱。艾登预言他是莫扎特第二。1787年,他转入莫扎特门下。1788年曾游维也纳,因为即席演奏莫扎特而受到关注。莫扎特说:他有一天会在世界上发出一种声音来。那时,他的慈母逝世,父亲是一个酒鬼,丧失了他的歌声。他不得不去做家庭教师。他开始潜心研究英国文学,并且认识了瓦尔德斯丹伯爵,成为他终身的知己。1792年瓦尔德斯丹送他去维也纳,从此定居在这18世纪的音乐名城。

因为生活的不安,恋爱的失败,听觉也开始烦搅他,在别人的眼中,贝多芬变成一个怪人。幸亏他的创作力是旺盛的。因为他对于大自然的极大的喜好,他随身总是带着笔记本。1822年,他的耳朵完全聋了,对客人谈话是用笔谈,从千百本的谈话记录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十八九世纪之交,欧洲的主宰人物是拿破仑。贝多芬为他写了一部交响乐,前后经过3年时间(1802~1804)。可是他的交响乐才脱稿,拿破仑已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撕掉乐谱上面的献辞,把乐谱扔到地下,猛力践踏,愤恨地说:“他竟做起专制魔王了!”

1822月,贝多芬患肺炎,后转水肿病。三个月的治疗落了空,经过两天半清醒的挣扎之后,1827年3月26日,在雷轰电闪当中,他向空中挥舞着紧握的拳头,就此向人世告辞了。下葬之日,送殡的有两万人,有一位老太太对人说:“这里埋葬的是一个音乐的主帅。”

⑴ 作者为什么说贝多芬不仅是“音乐的英雄”,更是“人类的英雄”? ⑵ 贝多芬承认他的工作是“困苦的解放”,怎样来理解?

⑶ 在贵族圈内,一发觉到别人在他的弹琴声中继续谈话的时候,他便会愤然离席,这表现出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⑷ “精神上他是卢梭的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贝多芬和莎士比亚是一对普罗米修斯”,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找出文中表现出贝多芬创作时十分投入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贝多芬在得知拿破仑登上皇帝宝座的消息后,毅然毁掉了为其创作的乐谱,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⑺ “下葬之日,送殡的有两万人,有一位老太太对人说:‘这里埋葬的是一个音乐的主帅。’”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处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贝多芬所拥有的不只是不朽的音乐成就,在他的身上,更是凝聚了人性精神的光华。

⑵音乐是贝多芬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归宿,他陶醉于音乐,享受音乐,用音乐来摆脱痛苦,获得快乐。

⑶尊重音乐、崇敬音乐

⑷贝多芬在知识的熏陶下,和卢梭拥有着相同的世界观贝多芬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是为了理想甘愿付出,不懈奋斗的人

⑸头发蓬松,满额大汗,正如在打一场大仗。

⑹反对专制,渴望民主

⑺侧面民众对他音乐的理解和推崇

篇四:简述贝多芬交响曲中的“英雄”情结

简述贝多芬交响曲中的“英雄”情结

【摘要】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几乎就是一部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叙事史诗,揭示了英雄的活动和思想的各个侧面。作曲家总是让英雄处在最重要的问题之间——英雄和自我、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人民的斗争。

【关键词】交响曲 贝多芬 “英雄”

贝多芬的交响曲大部分以表现革命斗争的英雄为中心,他把英雄的主题放在交响曲中的首位。他的九部交响曲几乎就是一篇大型的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叙事史诗,每个篇页都是对英雄生活的描绘,揭示出英雄的活动和思想的各个侧面,其实就是贝多芬本人生活和思想的自传,“英雄”情结成为贯穿他整个交响曲的一条主线。

一、“英雄”思想的萌芽

贝多芬出世的时候家乡波恩当时正是进步文化思潮“启蒙运动”的中心。他在启蒙思想的哺育下,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第一交响曲》好像是英雄幼年时代的景象,是新生力量和光辉理想的表现,是真正的英雄气息的孕育期,都还没有成熟的体现。 贝多芬在1802年写成了《第二交响曲》,它要用音乐去阐明重大的生活问题,去表现为人类最美好的将来而斗争的英雄形象。就在经历着个人苦难和绝望的当头,他开始理解一个人的真正使命,意识到对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神圣义务。所以在他精神最忧郁的时期,却写出了充满欢乐情绪的《第二交响曲》。表明此时的贝多芬抗争

的意识已经觉醒。

《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是写贝多芬青少年时代的蓝色梦幻,光辉的理想在统一中屹立,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里既有英雄的意志,也有英雄发誓要去做一番大事业的愿望。这时英雄的脑壳在被扒开,一个广大的世界宛如升起的太阳出现在英雄的面前。

二、“英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这部作品里,贝多芬全面而广泛地体现出他的英雄性构思——革命斗争和胜利的形象。贝多芬真正的英雄生涯应是从《英雄》开始的,通过创作《英雄》,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形成了自己超越凡人的英雄气概,《英雄交响曲》正是贝多芬身上所特有的英雄气概、也是贝多芬之魂的另一种表述,因为英雄原指贝多芬自己。

他从1802年便开始写作这部作品,这时候带领军队进行战斗的拿破仑是他理想中的民族领袖、体现革命公民道德准则的英雄和杰出的革命家,此时拿破仑就是贝多芬心中英雄形象的代表。因此,当他完成这部交响曲的创作时,在总谱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波那巴”的字样。然而当拿破仑暴露出“暴君”的真相——称帝时就已经伤害了贝多芬的理想,由于盛怒,他就把原来的题献字迹涂掉,甚至把手稿扉页擦破。这部交响曲出版时已经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这时贝多芬在作品中对英雄的概念,还具有人民群众的性质,在

情结的发展中,不仅出现个别的英雄形象,同时还有人民群众的形象。《英雄》体现了贝多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英雄的生活和斗争,以及英雄为崇高的目的而死的理想。但不可否认此时贝多芬的英雄思想仍然带有盲目的英雄崇拜的色彩。

而分别在1806和1808年写成的《第四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则转向英雄对青春活力和生活欢乐的礼赞,是觉醒的英雄同命运的抗争。英雄扯断束缚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前进。

三、“英雄”思想的成熟

如果说贝多芬的《英雄》和《命运》体现了生活斗争中的悲剧性和英雄精神,以“田园”为标题的《第六交响曲》则反映了另一个新的主题——英雄与大自然,体现出英雄以哲学的观点理解大自然和大自然对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影响。

《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是姐妹篇,主体都是爱国主义思想。贝多芬用他《第七交响曲》对德意志人民大声疾呼:要祖国不要王侯;不为掠夺和侵略,而为祖国和自由进行的战争。《第八交响曲》好像英雄回顾自己的经历,嘲笑他童年时代的幻想似的。 《第九交响曲》则是贝多芬英雄主义的巅峰之作,是通向胜利道路的号角,是号召人类自身谋求解放,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的沉思、冲突和斗争;是走向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第九交响曲》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那一段

反动时期写成的。英雄以他敏锐的眼光觉察到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英雄仍忠于革命的信念,他坚信黑暗不会长久,光明即将到来。此时英雄的思想已经完全成熟。它最集中地体现了贝多芬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这是贝多芬达到“精神的王国”“上帝的王国”和“绝对精神”最后的哲学反思。同时宣告贝多芬的理想目的——全人类的友爱团结。这是一首“博爱交响曲”。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揭示出英雄的活动和思想的各个侧面。贝多芬总是让英雄处在最重要的问题之间——英雄和自我、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人民的斗争。在各个不同的交响曲中,英雄的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音乐之中。

参考文献:

[1]格奥尔格.克内普勒[德].19世纪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04).

[2]许钟荣.维也纳古典的乐圣[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01) .

[3]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上)[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

篇五:浅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浅谈《英雄》交响曲

摘要: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的解读,感受和领悟到复活的英雄式胜利。《英雄》表现了贝多芬深层的情感和丰富的戏剧化对比。这曲展示了从黑暗走向光明和走向胜利之路的整个历程,自第一乐章剧烈的战斗开始,便强有力的把听众引至凯旋的最后乐章。这是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曲,像是向不可抗拒的命运宣战。

关键词:贝多芬;《英雄》;分析;精神;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祖籍是荷兰。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英雄交响曲》是标志贝多芬创作上完全成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不朽名曲。这部交响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大大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局限,它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完全是出于贝多芬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的意愿。当时,他真挚地崇拜拿破仑,把拿破仑看作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英雄,并拟定将这部交响曲题献给他。但是,就在这部交响曲刚刚脱稿之后贝多芬得知拿破仑于1804年5月18日接受了皇帝的称号。此时,贝多芬的心灵遭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愤怒地撕掉了总谱题赠的那一页。并亲自在乐谱的开端上写到“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后来在出版时题为《英雄交响曲》。曲中并没有什么曲解标题的人们所自然而然地期待着的战争场面或凯旋进行曲,而是充满了沉重的哀思,悲痛的回忆,一句话,这是英雄的葬仪。

从第一乐章开始,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战斗图景。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紧迫且恢弘,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河堤被冲决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荡荡冲击海洋,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崇高的筹思,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

有人曾这样描绘这一乐章:“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

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复活的英雄战胜了敌人,胜利凯旋。一切都染上了喜悦的光彩,紧张不安的呼喊第一次销声匿迹,尖锐而激动的音调,转化为安宁、悦耳、素朴而欢乐的音响。困难已经克服,斗争以胜利告终,现在只是欢呼与狂舞!面对这样一幅不可控制的暴怒的图画,我们的恐惧感觉是无法抑止的。这是失望的几乎近于狂怒的呼号,但我们仍可提问——为什么这样的失望?为什么这样的狂怒?其动机并没立即显露而在下一小节。乐队便安静下来,好像刚才受了过度消耗,气力突然有所不济了。再往后的旋律当中出现了温和的语气,里面蕴藏着的,是回忆收起的内心的悔恨悲痛的情绪。

而他这股热情所赢得的报酬,只是盛怒的贝多芬的一阵尖锐的教训而已。接着音乐的进行便是本曲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这个乐章,好像是贝多芬导演的一幕戏剧性悲剧,据罗曼——罗兰富有形象的说法:《英雄交响曲》的葬礼进行曲是描写英雄的死,“全人类抬着英雄的棺椁”。音乐自始至终具有进行的特点。英雄的葬礼是在进行中举行,哀悼的音乐并非绝望,悲观,而是表现发自人们内心的崇敬、哀悼和沉痛的思念。这一部分宛如死亡临近的压迫,沉郁却又激亢的情感几乎让人屏息以聆听。英雄死了,音乐速度变得缓慢,并由激跃转化为沉思与悲哀。悲痛之中,人们又开始回忆英雄生前的战斗业绩,明朗的英雄性旋律取代了伤悼的情绪,我们似乎又听到了军号和战士的呐喊声,似乎又看到了战场上拼杀和刀光剑影。这是对英雄业绩的缅怀,对英雄功绩的赞颂。英雄虽死,但他获得了永恒的荣誉,他所殉身的事业胜利了。缅怀英雄业绩,人们更为悲哀,音调时断时续,送葬的人们已泣不成声了。

第三乐章按惯例应称为《谐谑曲》。 这个意大利字的古义是“游戏”或“幽默地作乐”。这里也有游戏,但这是葬仪中的游戏,时时刻刻都笼罩着哀思的游戏,事实上是叫我们回想起伊利亚特史诗中,战士围绕者他们的首领的坟墓而举行的游戏。就是在最狂放不羁的管弦乐手法的开展中,贝多芬还是懂得如何保持那严重而阴沉的情调,以及那种沉重的忧伤,这自然是这里的主导情感。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使短暂的音符如火花般激越、崩进。整个乐章声势浩大、热闹、隆重,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英雄使人落了不少伤心泪,但在末一次的悼念之后,作者把哀歌放在了一旁。却意外地作了处理,像诗一般地兴奋地唱起了光荣的赞歌来。这样的结束也许稍显简略,但效果很好,隆重地把这座纪念碑完成了。

从我对贝多芬《英雄》的解读,感受和领悟到复活的英雄式胜利。如果贝多芬对无以抗拒的命运给予英雄式的超越,那基督从死亡中的复活,则是对人类终极命运“死亡”的克服,并发出胜利的英雄般的呼声。

贝多芬的音乐激发起畏惧、敬畏、恐怖和痛苦,唤起了一种无限的渴望。这种渴望正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因此,他是一位彻底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这一部奇妙的作品是如何不断地向高潮推进,急迫地把听众引向无限的精神世界。无疑地,整个交响曲像一首巧妙的狂想曲掠过许多人,但是每个有思想的听众的心灵,则一定会被一种非言语所能表达的奇特的渴望深深地、亲切地震动。

《英雄》交响曲通篇贯穿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歌颂了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音乐中流淌着英雄的生命特质:果敢、勇武,没有犹豫不决,没有解脱不了的苦难,没有可以沉溺不拔的悲伤,以及虽死犹生的大气,沉雄坚毅的生命力量,坚不可摧的意志大度乐观的姿态??这一切至今仍能给人以巨大鼓舞。这部作品不仅是贝多芬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自己最喜爱的交响乐。

结语:我觉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能简单地听它的音乐旋律,而是要尽可能地去体验和感悟其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旋律中流淌着的不是简单的音符,而是他崇高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只要贝多芬的理想没有完全实现,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不平等、阴霾、欺骗和虚伪,贝多芬作为正义的化身必定为我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念。谁的心中有了这个信念,现实的污泥就很难溅到他的身上。愿我们的内心有一座坚固的、永远不会陷落的要塞,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价值观念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内心有这样一座要塞的人肯定是安宁的、康泰的、坦荡的和幸福的。

参考文献:

[1]马达 音乐圣殿探密—— 交响音乐漫话[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陈鸥 贝多芬与《英雄》[A]湖南:邵阳学院音乐系,2007

[3]朱敬修 中外音乐欣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4]殷瑰姣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形象浅议[A]湖北:咸宁艺术学院,2006

于 帅 运输0907 09253051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