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3:30 小学作文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小学作文

篇一: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的指导意见

建城〔2012〕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城乡建设委、建委、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交通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促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变,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交通资源合理配置,倡导绿色出行,针对当前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出行比例持续下降的实际情况,就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重要性

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灵活、准时性高,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接驳换乘的理想交通方式,是城市综合交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节能、减少碳排放和细颗粒物(PM2.5)、改善环境的重要措

施。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群众出行作为首要原则,以群众实际出行需求和意愿为导向,加强道路等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二是坚持科学规划。认真组织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加强与有关规划的协调,做到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良好衔接和匹配。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合理选择建设方案。四是坚持节约集约。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用地安排、材料选择、景观环境建设等方面,兼顾舒适性和经济性。

(二)发展目标

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重点是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中小城市要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主要交通方式予以重点发展。

到2015年,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明显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逐步提高。市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45%以上;市区人口在5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在320平方公里以上或人口在2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市区人口在2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在12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55%以上;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65%以上;其余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达到70%以上。

三、强化规划的先导和调控作用

(一)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

按照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和路网密度等方面应充分考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在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明确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要求。

(二)通过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统筹设施布局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确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目标、原则、功能定位和设施布局。根据城市规模、自然条件、交通需求、公共交通设施等,确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比例目标,以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为前提,确定交通资源分配利用的原则,结合道路系统规划,确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网络布局和道路、绿道等设施规划指标。

(三)编制实施专项规划

2015年前,设市城市政府要组织编制完成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重点是落实和细化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发展政策和设施布局,结合城市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和城市交通发展实际等,合理规划步行、自行车道及停车设施,并提出近期建设方案。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建设

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城市道路建设要优先保证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依据专项规划,新建及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和居住区道路,要设置步行道。对不按规划建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自行车道原则上应尽可能避免与步行道共板设置。要结合旧城改造、环

境整治等,打通断头路,打开封闭街区,加密路网,完善步行和自行车微循环系统。

结合城市水体、山体、绿地,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休闲道路。在城市河道整治、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尽可能规划建设自行车路网,在城市河道两侧亲水空间设置步行专用道,在郊野公园、湖泊周边设置步行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道,方便居民休闲、健身和出行。

加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环境建设。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建设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道路铺装材料,确保路面平整。加强城市道路沿线照明和沿路绿化,建设林荫路,提高舒适性,改善出行环境。在城市次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支路,合理设置机非护栏、阻车桩、隔离墩等设施,防止机动车穿行自行车道或进入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

(二)合理设置行人过街设施

坚持平面为主、立体为辅的原则,科学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在城市道路路段和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并通过施划标线、设置安全岛、信号灯,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设置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的,应符合无障碍标准,尽可能安装电梯、电动扶梯,方便行人通行。

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建设立体步行系统和步行街。在人流密集的大型商业中心、办公区、公共交通枢纽等地区,结合地下空间利用、周边建筑、公交车站、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设连续、贯通的步行连廊等立体步行系统。结合商业、旅游网点开发,建设与土地利用、城市风貌相协调的步行街。

(三)加快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

居住区、公共设施要为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和方便的停车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永久性自行车停车场(库),并以地面停车为主。老旧小区、平房地区要通过建设自行车公共停车场,解决居

民自行车停车问题。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名胜古迹、公园、广场应当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对不按规划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

鼓励发展自行车驻车换乘。轨道交通车站、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必须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集散量较大的公交车站也应尽可能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并为自行车驻车换乘提供良好和方便的条件。

五、保障步行和自行车的基本路权

(一)加强占道管理保障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有效宽度。严禁通过挤占步行道、自行车道方式拓宽机动车道,已挤占的,要尽快恢复。步行道、自行车道上必要的设施设置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禁止以任何形式非法占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合理布设公交站点,设置公交港湾,减少公共汽(电)车进出站对自行车的影响。

禁止占用步行道、减少占用自行车道停放机动车。为缓解机动车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在统筹考虑城市道路等级及功能、地上杆线及地下管线、车辆及行人交通流量组织疏导能力等情况下,可适当设置限时停车、夜间停车等分时段临时占用道路的机动车停车位。在路外机动车停车位比较充裕的区域,不得占用道路设置路内机动车停车位。 严格占道施工许可。尽量减少占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确需占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要通过交通组织、临时工程措施等解决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问题。

(二)加强设施养护和维修

结合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加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及附属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城市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组织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技术规范,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保障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具有良好的通行条件。

篇二:贵港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贵港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2015-2030)

(征求意见稿)简介

贵港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包括步行系统规划和自行车系统规划两部分。

一、步行系统规划

1、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9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年限为2015-2030年。

3、规划原则

(1)安全第一,人车分离

步行交通系统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人行道与道路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相互分隔,减少人车冲突,保障行人安全;步行设施符合照明和其它安全要求。

(2)以人为本,舒适便捷

步行交通系统应与周边自然景观、公共场所和建筑空间相融合,步行交通空间应具有足够宽度和易于识别的标识设施,提供适宜的街道设施及美化环境设施,同时尽量提供遮荫挡雨设施。步行交通系统应与周边用地功能共同形成富有特色、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的场所,容纳多样公共活动。

(3)连续畅通,系统性强

步行交通系统应提供无障碍的连续人行道、立体步行设施、过街设施等与居住区、就业点和公共活动场所等目的地直接连通,与公共交通设施便捷接驳,与城市建筑的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有机衔接,提供适当的步行辅助机动设施,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克服地势差异,并符合无障碍要求。

(4)因地制宜,协调统一

规划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着眼于城市多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注重与自然景观、公共空间和道路系统等各系统密切配合,结合步行出行强度、步行活动类型、沿线土地利用和公共交通设施等情况,通过构建立体步行交通网络体系将各系统有机连接起来,展现贵港独特的城市魅力。

4、规划区域分类

根据步行活动特征及其对设施需求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因地制宜的指导步行空间和步行设计的建设。规划将贵港市中心城区划分为中心商业区步行单元、交通枢纽步行单元、景观休闲步行单元、一般综合性步行单元和工业物流步行单元5大类。

中心商业步行单元用地功能以商业金融为主,人流量较大,持续性较强,需要较宽的步行道,并可设置行人休息的设施。

交通枢纽步行单元用地以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公交总站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为主,瞬间流量较大,全天总流量较为可观,以广场及疏散人流的设施为主,以交通换乘为优先考虑。

景观休闲步行单元以城市公园绿地为主,主要结合景观突出步行游憩的功能,重在人车分流和完善游憩设施。

一般综合性步行单元用地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及绿化办公等多种用地混杂,流量分布不均,以用地性质布置相应符合的步行设施。

工业物流步行单元以工业、物流等用地为主,步行需求较小,但在办公区、配套服务等人员集中区应设置快捷的步行系统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

步行区域分级

根据步行活动密集程度和步行强度,规划将各步行单元进一步划分为核心步行区、重要步行区和一般步行区。

根据步行活动密集程度和步行强度,规划将各步行单元进一步划分为核心步行区、重要步行区和一般步行区。

(1)核心步行片区

核心步行片区的空间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步行活动密集程度高和常规公交便捷可达的城市重要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具有特色景观资源的区域。

核心步行片区集聚了贵港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都市景观资源,具有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覆盖和高密度的步行出行,应塑造成为高水平的友好步行体验示范区。

通过对全市公交网络服务覆盖范围,市、区和街道等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分布,近期重点建设、更新地区和高出行强度地区等要素的综合分析,全市规划5个核心步行片区,片区范围总面积约11.6平方公里。

核心步行片区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步行交通理念,通过实施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合理地组织机动车交通和停车设施,设立行人专用区,创造行人优先的步行街区。结合道路改造、城市更新和新建开发,设置尺度适宜的步行交通空间、连续舒适的遮阳避雨设施和美观适用的街道家具设施,布置与地区城市景观协调、统一的绿化景观,营造舒适多样的步行交通环境。

核心步行片区须进行专项步行交通系统规划,以区内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和绿色休闲等多样化城市功能为内涵,以轨道/公交网络为支撑,规划建设高密度的步行网络、安全便捷的过街设施和系统多样的立体步行设施,将区内步行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相互融合,衔接和串连轨道/公交站点出入口、自然景观资源(如公园绿地、山林、海滨、河岸等)、公共开放空间节点(如广场、街头绿地、小游园等)和周边建筑公共活动功能空间,建立高效连通和多功能化的全天候立体步行系统(详细规划建设设计要点详见《导则》)。

(2)重要步行片区

TOD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公共交通来引导城市发展,回归到城市布局紧凑,以步行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达到控制城市蔓延,并削减小汽车使用的目的。引导形成“步行+轨道”的交通出行模式,是贵港步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重要步行片区的空间区域范围主要包括除核心步行片区以外的城市片区中心和步行活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区域。规划共划定4个重要步行区,总面积6.79平方公里,分别是城北中心公园步行区、新民公园步行区、马草江步行区、城南步行区,具体详见下图和下表。

重要步行片区的用地性质和功能以商业服务业用地、公共服务和管理设施用地为主,并有一定比例的居住用地开发,土地使用的混合程度和开发强度较高。重要步行片区的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应根据轨道站点竖向设置形式(地上或地下)、出入口位置和交通出行特征,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结合站点周边商业服务业、公共服务与管理设施和建筑、以及常规公交站点等因素,进行综合体开发。规划形成连续的地面步行网络、地下步行廊道和空中步行连廊,将城市花园、文娱广场、小型公园、街头绿地和建筑前广场等开放空间场所串联起来,建立高效连通和多功能化的全天候立体步行系统。

(3)一般步行片区

一般步行片区的空间区域范围包括除核心步行片区和重要步行片区以外的都市生活步行区域。

一般步行片区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域,具有普遍的步行出行活动。这些片区可结合适宜步行半径范围、不同功能分区和主导用地功能,通过划分不同的步行单元来组织片区内步行交通。根据一般步行片区内各地区步行活动的不同特征,步行单元可分为商业服务业、居住、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业、混合功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绿地和其它等不同类型。

一般步行片区须结合不同类型步行单元内步行活动的特点,重点保障步行网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步行交通空间尺度和步行设施符合基本要求。视具体情况,根据片区资源条件和发展需求,完善步行交通系统的舒适度和多样化。

5、步行网络规划方案

根据城市道路用地内服务对象的不同,城市道路网络主要包括车行道网络、非机动车道网络和步行交通网络。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骨架,步行交通网络主要依托城市道路网络进行规划建设,在传统城市道路网络分级体系中,更强调机动车通行对于道路等级的要求,道路的通行功能和设施配置以满足车辆的顺畅为首要目标,忽视步行交通的地位和需求。因此,本规划根据步行交通的活动特征和需求特点,综合行人对用地功能、空间场所、交通设施和景观环境的需求,对城市道路网络中的步行交通网络进行了重新划分,构建以步行需求为导向的分类体系。

规划以公园绿地、水系岸线、商业中心区、片区中心为依托,重点布设商业娱乐路径和景观休闲路径,再结合片区之间的主要交通方向,利用区间联络路径进行串联,形成重点突出、覆盖整个城区的步行网络系统。其中区间联络路径63公里,景观休闲路径61.7公里,商业娱乐路径7.1公里

6、步行空间设施规划

(1)步行交通空间设置

由道路用地内的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和其它用地地块内或相邻地块之间的建筑退线空间及公共通道空间,共同组成步行交通空间。不同类型的步行路径,根据路径周边用地和建筑功能、用地开发强度和行人流量等因素,采用不同形式的步行交通空间设计。

(2)公共空间步行化设计

作为步行交通系统中重要吸引点,建筑临街立面和公共活动场所应增强空间可达性,塑造活力的步行空间,提供多样化步行体验,两者的步行化设计原则:

保持开放和可进入性考虑正式或非正式的功能需求,以及其与周边土地使用的关系,应有不低于周长70%的界面向公众开放,保证空间边界与周围建筑物和街道之间的视觉渗透。 提供舒适环境和设施与周边步行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网络便捷连接,提供行人服务设施(如座椅或休息台等),具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创造活力的空间场所建筑临街立面通过采用步行路径沿线建筑正立面宜结合城市景观和交通组织尽可能地沿街布置,建筑临街立面底层宜作为商业用途或设立建筑人行主入口,连续的街墙宜交替设置不同的绿化景观、建筑的檐篷和柱廊等遮阳避雨设施等措施,满足行人通行与进入建筑的舒适性和多样性需求。公共活动场所的设计考虑其内外环境之间的视觉渗透和可见度,内外步行路径应满足行人的“期望线”直接连接到周边居住区和商业区。同时,公共活动场所内的遮荫避雨、休憩、卫生和可达性设施应满足行人的使用需求。

7、近期步行建设

步行系统以现状人流活动较为密集的商业集中区、旧城中心区、新区中心区、城市中心区的公园休闲区、代表性的学校集中区等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以期通过五年左右的建设,使市民的步行环境感观具有较大的改善。贵港市步行系统近期重点实施的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区域:城北广场步行区、旧城步行区、马草江公园步行区。

二、自行车系统规划

1、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9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年限为2015-2030年。

3、规划原则

结合自行车系统承担短距离出行,引导长距离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功能定位,贵港市自行车系统规划原则如下:

(1) 服务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

自行车系统规划需基于城市总规及相关上位规划,与贵港市“两片、三轴”的城市空间结构相符合。规划方案的制定应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一致,满足现状及规划年市民出行需求。

(2) 自行车系统成网成体系

城市自行车系统应形成网络化、保障通道的连续性,形成以串联重点地区的主干道为骨架,以滨水空间、生态绿化廊道为特色的全市自行车系统通行走廊。

(3) 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衔接

自行车系统应与城市各主要功能节点和重要公共交通节点有机相接,实现对长距离公交出行的换乘接驳功能,引导居民公交出行。

(4) 交通与景观相协调

自行车系统布局规划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供市民优美、舒适、便捷、安全的骑行环境,凸显出贵港作为南国特色园林港口城市的风貌特征。

4、自行车廊道规划

(1)自行车廊道,是指设置于区域性自行区之间的、高标准建设的自行车专用道,或自行区与大型交通换乘枢纽的连接通道。自行车廊道作为城市自行车系统的主骨架,应采用高标准建设,保障通行空间,完善过街设施,突出廊道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自行车道网络通常按功能划可分为通勤廊道、疏散廊道、特色自行车廊道等三类。其中,通勤廊道和集散廊道主要依托城市主次干道形成廊道骨架;特色自行车廊道则依托城市主要绿廊、河道水系及滨水空间展开,是城市开展休闲自行车活动的主要载体空间。

通勤廊道是指主城区各重点区域之间、依附于全市性城市主次干道、高标准建设的具有自行车专用道的连接通道,其是市民生活自行车出行的主要通道。

集散廊道为主城区内部组团以及相邻重点区域之间短距离出行通道,同时也承担与公交站点、交通枢纽换乘接驳功能。

特色廊道是指主城区内的依托主要湖泊、河流、水系、公园景区建设的以休闲功能为主的自行车廊道。其通常结合沿河绿带和城市河道布置,结合旅游度假区道路和自行车租赁点布置。

(2)布局方案

根据非机动车需求分析结果,结合廊道穿越区域现状及规划年用地功能和开发规模,本次规划将对通勤、集散、健身休闲(特色类)三类廊道布局。

通勤廊道

通勤廊道的布设需基于贵港市“两片、三轴、十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依据公共设施空间布局,形成由串联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学校、医院等主要交通吸发点的自行车廊道构成线网骨架。本次规划形成“两横两纵“井字形的通勤廊道网络,其中:

一横:金港大道,主干路等级,联系城北与港北组团,其串联市级中心与港北组团中心,沿线周边分布行政办公、商业、学校、汽车东站、医院等大型基础设施,为新城区东西向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交通走廊。

二横:建设路,主干路等级,串联老城、城西组团及西江产业园,作为城市老城核心区域,其商业、学校分布较多,沿线有凤凰城、石羊塘路商业街以及王府井、地王大厦等商业广场。该通勤廊道主要服务商业购物、上班通勤、中小学生上放学。

一纵:中山路-南山路,主干路等级,江南江北主要联系通道,串联城北、老城、江南三组团中心,沿线商业、行政办公、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分布较集中,服务跨组团及组团内部交通出行。

二纵:迎宾大道,主干路等级,城西南北向联系通道,主要串联港北、城西组团,服务两组团间通勤需求。

集散廊道

本次规划选取各组团内部沿线布有大量商业、居住的主干路、次干路作为集散廊道,并与中远距离的通勤廊道连通,便于自行车交通进行集散。本次研究总计规划形成11条非机动车集散廊道。

特色廊道

结合贵港市“生态绿色家园,特色园林城市”的定位,特色自行车廊道需串联江、湖、绿地公园,与“青山为屏、众丘成园、郁江串城,楔脉展网”的绿地系统相匹配,立足成为城市休闲娱乐及健身好去处,打造城市特色名片。本次规划设置特色廊道10条,形成串联江、湖、公园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网络。

(3)自行车空间规划

依据《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将自行车道路分为四级:自行车专用路、一级自行车道、二级自行车道、三级自行车道四个级别。结合贵港市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规划,本次规划研究中的自行车廊道基本属于一级、二级自行车道,公园景区内的特色廊道属于自行车专用路,城市其他自行车通道属于三级自行车道。

城区道路网断面布局需依据《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对自行车通道宽度进行控制,尤其是优先保障通勤、集散等交通功能廊道的通行空间,其他道路需满足自行车通行基本需求。

结合贵港市现有道路及规划建设道路,城区主要自行车廊道断面需严格采用物理隔离,保障自行车通行安全、快捷舒适。交通性通勤廊道建议保障5-6m通行空间,集散性廊道保障3m以上通行空间,东湖公园、南山风景区、园博园、马草江公园等大型公园景区建议设置独立的自行车专用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其他城市道路建议在机非混行道保障2.5m以上自行车通行空间,满足区域自行车出入需求。

5、自行车系统配套与衔接

篇三:常德步行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修改稿

目 录

第一章 概 论 ............................................................................... 1

1.1 规划背景 .................................................................................................................................................................................................................................................. 1

1.2 规划目标 .................................................................................................................................................................................................................................................. 1

1.3 规划范围 .................................................................................................................................................................................................................................................. 1

1.4 规划年限 .................................................................................................................................................................................................................................................. 1

1.5 规划主要内容 .......................................................................................................................................................................................................................................... 2

1.6 技术路线 .................................................................................................................................................................................................................................................. 2

1.7 规划依据 .................................................................................................................................................................................................................................................. 2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 ................................................................... 3

2.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理论 .................................................................................................................................................................................................................. 3

2.2 常德构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7

2.3 国内外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 8

第三章 现状分析与评价 ...................................................................... 14

3.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现状 ................................................................................................................................................................................................................ 14

3.2 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需求 .................................................................................................................................................................................................................... 16

3.3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运行状况 ................................................................................................................................................................................................................. 24

第四章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需求预测 ............................................................ 27

4.1 预测目标与方法 .................................................................................................................................................................................................................................... 27

4.2 预测过程 ................................................................................................................................................................................................................................................ 27

4.3 预测结论 ................................................................................................................................................................................................................................................ 31

第五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 ...................................................................... 39

5.1 发展要求 ................................................................................................................................................................................................................................................ 39

5.2 发展目标 ................................................................................................................................................................................................................................................ 39

5.3 发展战略 ................................................................................................................................................................................................................................................ 40

5.4 战略措施 ................................................................................................................................................................................................................................................ 41

5.5 规划侧重点 ............................................................................................................................................................................................................................................ 42

第六章 步行系统规划 ......................................................................... 43

i

6.1规划目标和原则 ..................................................................................................................................................................................................................................... 43

6.2 步行走廊规划 ........................................................................................................................................................................................................................................ 44

6.3 步行过街设施规划 ................................................................................................................................................................................................................................ 52

6.4步行单元规划 ......................................................................................................................................................................................................................................... 54

6.5 评价 ........................................................................................................................................................................................................................................................ 59

6.6 步行设计指引 ........................................................................................................................................................................................................................................ 59

6.7 安全教育 ................................................................................................................................................................................................................................................ 66

第七章 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 67

7.1规划目标与原则 ..................................................................................................................................................................................................................................... 67

7.2 自行车通道规划 .................................................................................................................................................................................................................................... 68

7.3 自行车停车场规划 ................................................................................................................................................................................................................................ 80

7.4 评价 ........................................................................................................................................................................................................................................................ 87

7.5 自行车设施设计指引 ............................................................................................................................................................................................................................ 89

第八章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规划 ............................................................... 95

8.1 规划目标与原则 .................................................................................................................................................................................................................................... 95

8.2 租赁系统需求规模预测 ........................................................................................................................................................................................................................ 95

8.3 租赁点布局规划 .................................................................................................................................................................................................................................... 96

8.4 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规划 .................................................................................................................................................................................................................... 99

8.5 设计指引 .............................................................................................................................................................................................................................................. 102

第九章 近期行动计划 ........................................................................ 104

9.1目标与原则 ........................................................................................................................................................................................................................................... 104

9.2 步行系统近期建设计划 ...................................................................................................................................................................................................................... 105

9.3 自行车系统近期建设计划 .................................................................................................................................................................................................................. 110

9.4 公共自行车系统近期建设计划 .......................................................................................................................................................................................................... 113

第十章 示范区计划 .......................................................................... 117 10.1通道 ..................................................................................................................................................................................................................................................... 117 10.2交叉口 ................................................................................................................................................................................................................................................. 118 10.3路段步行过街设施 ............................................................................................................................................................................................................................. 119 10.4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 119 10.5其它设施 ............................................................................................................................................................................................................................................. 121

ii

第十一章 北部新城区规划 .................................................................... 122 11.1 步行交通系统 .................................................................................................................................................................................................................................... 122 11.2 自行车交通系统 ................................................................................................................................................................................................................................ 123 11.3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 125 图册

附表

iii

1-1 主城区在常德的区位 第一章 概 论 1.1 规划背景 常德主城区为武陵山脉与洞庭湖平原交接处,沅江穿城而过。由武陵区、鼎城区的武陵镇、德山区、柳叶湖度假区组成,总面积623平方公里,其中(2010年)建成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道路的不断延伸与拓宽,建成了三座跨沅江大桥。城市规模和市政建设跃上了几个台阶。 国内外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过去几十年中,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汽车的普及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包括尾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等。为了缓解或避免这些问题,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以“公交优先,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许多城市的经验证明这是一条解决城市交通病的可行之路。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虽然常德目前还不是“无车日”城市,但政府已经开始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常德市主城区地形平缓、气候宜人,也非常适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2011年,常德市政府向国家住建部申报第二批国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建设示范城市。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进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也必须先要进行规划。现在常德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已经具备了条件。 1.2 规划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理论与案例的梳理,结合常德现状及特色,对现状进行检讨与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目标、策略、规划控制对策,推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安全、公平、便捷、连续、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使常德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逐步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有助于常德建设成为“独特竞争力的经济强市和生态宜居的区域中心城市”。1.3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所规划的主城区,面积为160平方公里。

1.4 规划年限

规划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1

图1-1 技术路线图 1.5 规划主要内容 (1)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 (2)现状分析评价; (3)交通预测; (4)发展目标与战略; (5)步行系统规划; (6)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7)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 (8)近期行动计划; (9)示范区计划。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规划依据 (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常德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2-2030年) (3)《常德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4)《常德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规划》 (5)《常德城市旅游区概念性规划(2006—2025)》

(6)《常德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25)》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范》(DGJ 08-1996-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0)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法规

2

篇四: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凭借其环保、健康、经济的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本文介绍了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关系,探讨了促进我国发展步行、自行车交通的策略,以期为步行、自行车交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步行、自行车、建筑环境、城市规划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alking and bicycle transport with it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by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to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nd city walk, bike traffic relationship, discusses the promoting china’s development, bicycle transport strategy on foot, in order to walk, bike traff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walk, bike, building environ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资助: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城市交通问题”专项招标重点项目(2011sczx02)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y201120806)

作者简介:

温煦: (1982-),男,江西人,博士,浙江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快速发展。机动车的过快增长和过度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并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和市民的生活质量[1]。发展低碳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绿色交通体系中,交通工具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共乘车、单人驾驶的私人车。因此,积极鼓励市民采用步行或自行车作为交通方式,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节能减排,构建低碳、环保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概述

城市建筑环境的规划影响着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该领域的研究对城市的规划和交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城市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1.1社区人口密度与倡导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社区人口密度是最基本的建筑环境指标之一。目前的研究发现,社区人口密度可能与居民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总量呈正相关。比如,有研究记录了3161名青少年两天的出行记录,结果发现人口密度最高地区的青少年步行的比率是人口密度最低地区青少年的

3.7倍。另一项美国加州的研究则发现,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的比例与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高达0.732,该研究认为,造成人口

密度与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高度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是,高密度的社区使得人们距离学校或者办公地点更近。我国城市人口密度与人们出行方式选择的关系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也将为我国城市规划、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公共设施的区位与倡导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公共设施的区位以及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公共设施的配套是影响人们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以学生上学为例,学校距离的远近是影响学生上学交通方式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来自加拿大的调查则发现,有一半的孩子从来不步行上学,四分之三的孩子从来不骑自行车上学,家长们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学校太远。有研究发现,家距学校的路程每增加一英里,学生每周参加中等或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就减少13分钟。在我国,步行和自行车仍是学生主要的交通方式,2010年来自上海杨浦区的一项调查发现,在4129名学生中,步行上学的占37.6%,骑自行车上学的占23.63%。对于城市规划部门而言,做好城市公共设施区位的选择,尽量将公共设施设置在居住区合理的距离内,是鼓励人们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作为交通方式的重要环节之一。

1.3街道网络设计与倡导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与乘公共(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交通或者自驾车相比,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对于交通路线的选择更为敏感。城市的街道网络的对行人和骑车人的便捷程度可能直接影响人们是否采用步行或自行车作为交通方式。城市的街

道网络也是影响人们交通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早期的针对街道网络和人们步行、自行车交通的研究主要是比较不同街道网络布局下,人们步行和骑自行车行为的异同。

目前的大部分研究认为,街道连通性越好,街道越密,则越有利于减少人们出行的距离,增加人们路径的选择,从而能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方式。如有研究发现,街道的连通性与人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成正相关。

1.4 周边环境和设施与倡导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周边和设施的环境也是影响人们是否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有研究发现,人行道的设立和良好的道路照明有助于鼓励人们增加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有良好人行道系统的地区步行人数是没有完整人行道系统地区步行人数的三倍。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人行道的舒适性是影响人们步行的交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周边环境的美观程度也是吸引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风和日丽的时候结伴到风景秀丽的地方散步或骑骑自行车无疑让人心旷神怡、放松心情。

2.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步行是城市居民基本的、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我国也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仍是许多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以杭州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为例,杭州市2008年5月1日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截止2011年7月,系统共投放6.06万辆自行车,2416个服务点,日均租用突破20万人次,每辆自行车日均租用超

过5次,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已经悄然改变了杭州市民出行的习惯。从步行来看,杭州市民出行中选择步行出行的比例有近30%。杭州市近年来也相继构建了环西湖步行交通系统,修筑了从拱宸桥到艮山门的沿河步行道,规划了运河新城步行系统,并将步行交通与公交枢纽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交通体系。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成绩虽多,问题也还是不少,具体表现在:第一,环境美观有余、实用不足、特色缺乏。城市规划大多是以建筑和艺术为出发点进行规划,常常忽略了城市规划的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3]。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告诉发展,许多城市造广场、阔马路、铺绿地,城市看起来美观了,但是往往失去了城市的特色,也存在实用性不高,忽视百姓基本交通需求等问题。第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和安全防护还不够,交通事故率偏高。虽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占城市交通的比重很高,但是政府对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投入远低于机动车交通。交通量持续增加,交通管理和设施不配套,许多城市的道路存在比较严重的机动车、自行车、行人“混行”现象,不但容易引起交通拥堵问题,这些路段还是市民出现交通事故伤亡的高发区。原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应该是相对安全的交通方式,但是步行和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到了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0%以上。

3.小结与建议

增加人们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既有利于构建低碳的城市交通系统,有利于缓解拥堵的交通,也有利于市民增加锻炼量,提高健

篇五:济南市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城市

济南市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城市

更新时间:2011-4-12 9:35:46 点击次数:578

近日,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座谈会在济南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省济南市已成为全国首批六个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市民出行成为热点问题。为此,山东省济南市积极探索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不断探索绿色出行方式。

据介绍,山东省济南市已将文化东路、文化西路、趵突泉南路、泉城广场、趵突泉、环城公园、大明湖等步行、自行车和城市开放空间相连接的网络作为第一期示范区域,并将玉兴路,文化东路、文化西路和黑虎泉西路4条道路作为自行车与步行系统示范段建设。

在示范道路上体现慢行,就是要适当将更多的路权分配给行人和自行车,即利用细节设计,保障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优先权。

示范道路改造工程,使用彩色沥青敷设自行车道,清晰界定边界,更加方便了自行车和行人的出行。交叉路口转弯半径进一步减小,降低机动车速,保证自行车和步行的通行安全。交叉路口及沿线单位出口处,人行道连贯设置,自行车避让行人,有效保证了步行系统的完整性。

上述示范路还均采用高级花岗岩铺设人行道,提升了道路品质。公交车站处合理设计,有效保证自行车道的连续性。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设置绿篱隔离,有效保证行人安全。自行车道与快车道设置硬性隔离,方便自行车通行。道路两侧科学设置文化街景及街道家具和游园小品,提升道路景观品质。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济南市还将在西客站重点推行慢行交通系统。

济南成慢行交通系统示范城市设彩色自行车道

更新时间:2011-4-12 9:35:20 点击次数:667

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座谈会昨日在济南召开。作为全国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城市,济南将通过设置彩色自行车道等方式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济南将泉城公园、文化东路、文化西路、趵突泉南路、泉城广场、趵突泉、环城公园、大明湖等步行、自行车和城市开放空间相连接的网络作为第一期示范区域,并将玉兴路、文化东路、文化西路和黑虎泉西路4条道路作为自行车与步行系统示范段建设。

为鼓励市民以自行车等方式慢行,文化东路、文化西路和玉兴路道路改造工程,均使用彩色沥青敷设自行车道,清晰界定边界,更加方便了自行车和行人的出行。交叉路口转弯半径进一步减小,降低机动车速,保证自行车和步行的通行安全。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