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北大未名湖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19:25 字数作文
北大未名湖图片字数作文

篇一:北大未名湖

北大未名湖

北大未名湖的有关历史

北大未名湖,原是乾隆皇帝赐给和珅的淑春园里的湖而已,贡和珅和妻妾闲来风花雪月的地方,湖边画舫也是在修建颐和园时和珅顺便为自己建造的越制建筑。

篇二:未名湖,我心中的湖

未名湖,我心中的湖

苏延清

北大,我国著名的最高学府,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走进北大,走进未名湖,是我多少年一直埋藏在心底的愿望。

2013年11月,我有幸参加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甘肃省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走进了燕园。我用眼睛搜寻着北大校园的一切,用我手中的笔记录着每一个闪耀现代文坛的教授、学者、诗人的名字,用相机拍摄着每一个令我激动的院落、树木、刻石、亭台??

穿过一条小径,“博雅塔”如同平地拔起般出现在眼前。透过树丛,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路的尽头是一方水域,她就是我仰慕已久的未名湖。未名湖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

未名湖呈不规则的形状,好像几个湖连在一起似的。零零散散的翠柳散布在湖边,错落有致,这更增添了未名湖的幽静与浪漫气息。深秋的未名湖,夏日里曾经墨绿的荷叶,浅绿的水草不经意间染上了一层淡黄,湖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弋,枝头的喜鹊发出欢快的笑声??

登上湖心小岛,最先跃入视野的是一石鱼、一石舫,造形独具匠心。岛上亭台楼阁,石凳石桌,奇木秀石,一应俱全,小岛因此被称为“未名湖上明珠”。

未名湖,在清朝乾隆年间是宠臣和珅的淑春园的一部分,淑春园又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之一,后来和珅被查抄之后,淑春园又几易其主。1919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就任燕京大学 (北大前身)校长后,于1921年从陕西督军陈树藩手中买下了这块地,并对未名湖一带景观进行了细致地修缮,增设了许多新景。当时为了给湖取名,众多的名人志士给这湖赐予了许多的美名,但都未如人意。后来,燕大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提议干脆就以“未名”称之,众人喝彩,故一直沿用至今。

未名湖,是名人荟萃的地方。这里有老校长蔡元培的塑像,有世界文豪塞万提斯的塑像,有向世界以《西行漫记》介绍中国革命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坟墓??这些名人为北大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增加了人文情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塑像也安详地屹立在未名湖畔,成为北大的文化象征。

漫步未名湖畔,最容易让人联想起燕园中的诸多大师们,仿佛让我们重回历史,与他们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中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有国学大师马寅初、陈寅恪、王国维,有左翼斗士鲁迅,有现代文学文学巨匠徐志摩、冰心,有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蔡元培,有革命烈士闻一多等等。他们或怀揣文化救国的梦想,或抱定舍生取义的理想;或埋头国学经典,或出入烈火硝烟。遥想当年,大师们湖畔散步,说他们的经历,谈他们的学问,论中西文化,议世事变迁,评过去,话未来??群星灿烂,气贯长虹!他们虽生世不同,时代各异,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到来才使得未名湖见证着历史,才让未名湖更加包容,更具魅力。

拾级而下,我虔诚地俯下身子,双手掬起一捧冰凉湖水,轻轻地洒在脸上,湖水顺着脸颊向下流淌,流进我的心扉?? 离别之际,我依依不舍地再次凝望未名湖,蓝天、喜鹊、霞光、彩云、金柳??还有微风中轻荡的涟漪,我已经融入了如诗如画的美景??

未名湖——北大的灵魂,中国的灵魂,时代的灵魂。

未名湖——我心中的湖!

篇三:北大 未名湖一游

北大 未名湖一游

-------五一北大行

今天本来是要到北大来开会的,没有想到在六里桥北里错过了一趟班车,去晚了10多分钟,进了大门接待的人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又不知道什么联系他们。于是乎,不想错过此等难得出来的机会,就到神往以久的未名湖去游一回。 未名湖,其实是个环行的湖,中间有座岛,岛上有个亭,游客可以从一座小桥上岛去。在湖和岛的四周,围满了威名的小叶清莲,莲叶下是不是有一条条小鱼在嬉戏。如若你走累了,四周的那些大石头是你的静心石、安心玉,比那些石凳好多了,因为你可以更近地、仔细地感受未名湖的静与安详,而不必顾忌来来往往的游人。

来北大参观的游客大多都是匆匆地沿着一条条路向前冲,看了一棵棵树、一栋栋楼(或一个个帅哥美女也说不定),匆匆一瞥的心理让他们对未名湖也是如此,最多是停下步子照一两张相以表明:xxx到此一游。其实,外出游玩无非就是想找个机会找个地方把一身的压力一身的苦闷烦恼抛于身外,图个心理安宁。五一假期正是个时间充裕的日子,何必仍匆匆地赶呢?!记得在桂林的时候,听一旅游团的几位仁兄如此埋怨:什么旅游不是走路就是上车,然后下车再走路,这是旅游嘛!确实,何必在这么难得的时间难得的机会匆匆地抬起你的脚步呢?

到过未名湖的人,一定会有这个感觉吧:耳边是鸟儿的叫声,一陈陈微风迎着面轻轻地拂着你的脸,如一双无形的手抚摸着你的发丝,游人的脚步声、说话声并不使你感觉到喧嚣,反而更增添了一份静谧。让人感觉仿佛于凡尘外。

未名湖给人以静,进而让人自然而然地思。每个人的心境不一样,所思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想着什么更好地骗人、有的人想着什么更好地挣钱、有的人想着什么更好地做人、有的人想着------但有一样是一样的:你的心境得到释然、心灵得到净化。静坐在未名湖畔,独思着,给我的感触很多、很多。曾经所有的不愉快、所有的误解、所有的压力、所有的争吵、所有的苦恼、所有的所有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这里,我游的只有只是释然:一切都是昨日,为什么还斤斤计较呢? 我只要能好好地把握好今天、明天就够了。在这里,静的环境、静的心,让我的脑子放松下来,于是一切本来乱得团团糟的事,也都条理清晰起来,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也都明了了。

众多的文人仕士,曾在未名湖畔挥笔立就,这里就是文人们地圣地!众多的学子也许是因那份那些有建树的先驱们为北大挣来的荣誉才慕名而来,他们都如那匆匆的游客,对未名湖都不舍得一瞥,只为北大给予他们的那份虚名而至! 也许光有柔情的湖不能好好的显出未名湖的美,于是她的傍边耸立一座不知咋名的古塔,一柔一刚,尽显了古人的才智!一棵棵垂柳,翠青翠青,点缀着未名湖,陪伴着未名湖,见证着未名湖!

08年5月2日

篇四:中国进步最快的十所大学(组图)

中国进步最快的十所大学(组图)

中国进步最快的十所大学(组图)

北京大学未名湖(图片来源:资料图)

1、北京大学

以伟大祖国首都为名,当然能获得其它院校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本来,北大的总是被压在清华之下的,人们不是总称呼“清华北大”嘛。

但近年来,北大发展神速,因为政府意识到以地方命名的大学应该是最优秀的(比如:日本的东京大学:东京大学是日本及亚洲地区排名最高的学府,在英国《泰晤士报》公布的“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22位;韩国的首尔大学:首尔大学在韩国享有“韩民族最高学府之称”,在“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7位)。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北京大学在21世纪中叶就能和清华拉开差距。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上海交通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2、上海交通大学

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校,早就名声在外,而且上海也有意将交通大学提高一个阶层,盖过复旦大学。上海市政府也把上海交通大学定为3所研究型之一。在计算机、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建树,可以说:上交,有戏!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简称SJTU),其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母校。

上海交通大学还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九校联盟(C9)成员。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浙江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3、浙江大学

人多力量大,浙江大学学子遍及全球,加上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有利地势,为浙江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可惜的是,浙江全省只有浙江大学可上台面,有损浙江大省的形象。 浙江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经济发达、人文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享有读书求学胜地之美称。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浙江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浙大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雄踞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九校联盟(C9)成员。

上海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4、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科研水平大步跨越、大学排名也不断提高,相信10

年内可进入中国高校前20名。背靠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与上海同名的上海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上上海市政府决定把上海大学建成有较高影响的研究型大学,值得期待。

上海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移中心、还有各种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个。学校近五年科研经费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20位,2008年科研经费为6.5亿,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近4000万,文科科研经费也突破千万(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列上海第二位,在全国位列第十一位)。 学术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论文千余篇,近五年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30位,专利申请与授予数位于全国高校前20位,在多个领域创造出一大批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文社科成果和重大科技成果,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委科技进步奖百余项。

中山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5、中山大学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中山大学是国民政府时期的5所中山大学之一(第一中山大学),在六七十年代风光无限,进入八十年代后一度陷于停顿。如今中山大学又迎来了新生,处在珠三角的有利地点,以及广州、香港、深圳的融合都为中山提供了机遇。

同时,中山大学有着广阔的对外交流领域,迄今为止,中山大学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给予中山大学大力支持,捐建教学科研生活用楼、添置实验仪器设备、捐赠各类图书资料、设立奖教奖学金,累计各类捐助达4.5亿多元。 苏州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6、苏州大学

早先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很内敛,精于学问。和台湾的特殊血缘关系(台湾东吴大学),使苏州大学获得了机遇。加上近邻上海,可以说苏大是很有希望的。

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0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600余人前来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苏州大学注重与国家有关行业,有关地市等开展广泛合作。先后促成江苏省教委与苏州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正式签署协议共建苏州大学,与江苏省财政厅共建财经学院,与江苏省司法厅共建法学院,与锡山、通州、昆山、太仓等县市合作办学。 西安交通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7、西安交通大学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而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学,肯定是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院校中的重点。这么算来,西安交大能迅速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句话,托西部大开发的福。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卫生部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安医科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校园一角(图片来源:资料图)

8、南京大学

作为原来中央大学的主体,南京大学与台湾有割不断的联系,加上南大学子遍及五洲,为南大的发展提供了后劲。原来处在上海的阴影下(就象南开、天大处在北京的阴影下),但是如果南京能成功的成为直辖市,相信情况会大大改观。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

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潍坊商业学校(图片来源:资料图)

9、潍坊商业学校

处在世界著名风筝都的缘故,中央政府总要拉一两所潍坊的大学,于是,这个重担落到了潍坊商校的肩上。其在会计、物流方面都有雄厚的实力。

山东省潍坊商校位于潍坊市的西郊,西邻大学城。学校始建于1974年,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现占地200多亩(规划用地500亩),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藏书16万余册;学校拥有财经、理工、艺术三大类15种专业(其中大专专业6种),由于专业设置合理,实用性强,教育质量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自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20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学生遍布全国11个省市,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学校经教育厅批准自2001年招收五年制高职生;1999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学校是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重庆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北大未名湖图片

10、重庆大学

也是托西部大开发的福,给了重庆大学一个极好的机遇,加上重庆直辖市优势的逐渐凸现,重庆大学必将成为“西南第一高校”。

重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李鹏、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等曾到学校视察,指导和关心学校发展。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学校长期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20万余名优秀高级人才。

重庆大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英、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知名高校,以及德国Siemens、美国Rockwell自动化、IBM、Microsoft、纽约人寿国际公司、日本OMRON、FUNUC、电装株式会社、香港美视电力集团等近20家境外公司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来自网友资料

篇五:北京大学未名湖这片海洋

中北京大学 未名湖这片海洋

在北在有一首非正式的校歌,说是“非正式”,其知名度比正式校歌高许多。每到校园音乐节,校园里到处都飘着这支曲子的香味:“这真是一块圣地,我来到这里。阳光月光星光灯光在照耀,她的面孔在欢笑在哭泣??”这首歌的名字叫《未名湖是个海洋》。

曾经有人问我:北京大学是北京哪一所大学啊?然而更多的人问我:北京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每一天,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站在北大西门前,带着不同的表情和:“北京大学”四个字合影留念。我也曾手拿一本北大的宣传册,对着照片想象属于我的北大。但直到毕业那天,我才发现,原来我并不知道完整的答案——北大是什么样的?是百年沧桑的博雅塔和未名湖,还是崭新的百年讲堂和图书馆?是穿梭在宿舍区熙熙攘攘的学生,还是站在讲台上风骨各异的先生?是夏夜的花神庙畔的低语,不还是诗歌节上年轻灵魂的高唱??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北大的面目是如此多样,又是如此多变,你还来不及领略她的一个回眸,她却已经转身。如果让我再一次描述我的母校的话,我会觉得那首歌的名字恰如其分——北大其实是一片海洋。

没错,海洋或许是一个最恰当的比方。想象一下吧:一条条幼鱼从各自湖泊和小溪启程,历尽艰辛,辗转来到入海口,当跃入海洋的那一瞬间,狭窄的河道在它们身后悠然隐去,一个蔚蓝色的庞大世界顷刻展现在眼前??燕园就是这样一个阔大的、充满自由和可能性的海洋。

在我看来,北大最本质的精神和文化内核,其实就是“自由”两个字。因为自由,所以包容,所以独立;因为自由,所以富于创造力。

北大的空气很奇妙,带着大学校园筀特有的懵懂和躁动,却又奇怪地与旧大楼的泥土味、未名湖的湖水味、图书馆的墨香、食堂的饭菜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潜伏在骨子里的浪漫气息。就像北大曾经的地标,不是博雅塔、不是未名湖,甚至不是红楼,而是到处贴满通知、传单、标语,到处是社团活动小板櫈和地摊的“三角地”。北大 就这样带着一种自由到慵懒的态度,让一切貌似杂种无序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奏出了一曲奇妙却又和谐的交响曲。在这交响曲里,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聆听其中的任何一个片段。

我始终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教室里有没有空调和电脑,不是你的专业在全世界排第几,甚至不是你的导师写过多少本书、获得过多少 奖。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遇见怎样的人。我的师兄打过一个比方,说北大就像是个自然保护区,很多你以为早忆消失的“物种——到北大一看——竟然还有!北大人特立独行,出奇才、出怪才是出了名的。你从来都不知道下一秒钟你会交到怎样的朋友。而老师更是风采各不相同,每一们都充满了个人魅力和学术魅力。有时为了听一节课,系里系外赶来听课的人都快把教室的门挤破了——当然,这也许跟北大允许非本专业甚至外校人员自由旁听课程的传统有关。 在北大,一切信念和思想都在最大限度上被尊重、被包容。有一次,一位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一位北大的教授从某栋教学楼上跳了下去。这时,教室里传来了些许轻蔑的笑声。这位先生面色凝重地说:“你们不要笑!人家敢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你们敢吗?”声音不大,却把所有人镇住了。这个场景,我至今还记得。这是只有北大这片海洋才能提供给你的精彩邂逅。

离开北大一晃4年了。在这4年里,每当工作艰难或身心疲倦的时候,我总会回想那段校园时光。那时光有一种魔力,能让一个人再一次充满了初出茅庐时那种无畏的力量。如果每一个人心里都将永怀一个少年时才能做的梦,那么,我很庆幸自己将这个年少的梦埋在了北大的泥土里,那里面有最单纯的理想,有最纯粹的渴望,有最稚嫩的未来,或许还有最干净的爱。

清华之约 阮菁

北京的4号线圆明圆站,出口B向前不远处,矗立着一个牌坊,牌坊前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游客,而且大多数是大人带着年幼的孩子,或是结伴而行的青年学子。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牌坊,是一扇门;门后边是另一个世界。

清华,百年的沉淀,造就了这所美丽学府深厚学术底蕴和文化氛围。坐落在北京城西四环的清华园,像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走向社会,走向国际,走向成功的顶点。

清华大学四个字,代表了中国学子骨子里散发出的书生气。在清华,学术永远排在第一位,即使在情人节或圣诞节,很多清华情侣选择约会的地点,往往也是清华的各个图书馆。在清华,连爱情也常常用自习不表达。

清华校园里最为热闹地方当属各大操场。东操场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几个字就是最好的诠释——这是我们一进入学校,辅导员和许多老师都会强调的。据说,在建校初马翰教授那个时代,每天傍晚都会定时响起《运动进行曲》,清华学子们伴着熟悉的音乐,在跑道上挥汗,为未来储蓄力量。现如今,每年的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恐怕也是属于清华的特色之一了吧。傍晚在西操场的跑道上,跑着跑着,说不定就会遇上熟悉的施一公校长,不说他的人格魅力和辉煌的学术成果,他还是我们生命学院的长跑高手呢!

数以万计的清华人,抛弃名利浮华,待在这个寂寞的小园子里,或者做着研究,或者教书育人。清华学术氛围,就象脱离了浮躁的大环境的干扰,每一个学生、老师,每天吃同样的饭菜,每天睡同样的宿舍,每天骑同样的破旧自行车。穿行在清华的各个主干道上。清华的学术魅力,远远不在于那些学术大师带给清华荣誉上的骄傲,更在于那每日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努力,各甘于寂寞、甘于孤独的默默奋斗。

清华的实验室有着国内最好的科研设备,有着国内最优秀的学术领袖,但更重要的是,有着国内最前沿的国际视野和最踏实的科研态度。不贪功,不畏进,不谎报,不夸大,清华的科技工作者永远秉持着百年流传积淀的厚重和踏实,默默地、脚踏实地地完成每天的科研工作。汇万川以成大海,积跬步而至千里。清华的科研,在行胜于言的一日一日锤炼下,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而清华也向着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坚实地踏着每一步。

清华的老师有着最优秀的科研经历,也有着最踏实的教学能力,不一定每位老师都能功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一定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偶尔的沉默或者幽默中流露出对生活和科学的无限热爱。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不一定有大道,却当有大师传道授业,清华一代一代老师们,用简单朴实的人生收获作为老师的最高成就——教出一批好学生。

清华的历史如此厚重,清华的过去如此辉煌,清华的未来又如此光明,所有的“如此”,都只能在清华学子谈及自己母校时的小小骄傲中,窥见端倪。清华的光辉是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用寂寞苦楚的人生和扎实肯干的付出换来的;而清华的未来,也将属于那些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多的强者。今天的清华是科教研一体的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明天的清华是否会成为世界学术的中心,是否成为世界科学的引领者,清华园里那些埋头看书或者做实验的莘莘学子,也许能给你一个答案。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的精神,自庚子赔款屈辱开始,总有一天会融进国家富强的自豪之中。

自由无用在复旦 凌馨

昨天用微信聊天,小杳给我们看群背景,说:“你们没发现我用的是复旦BBS的图吗?”看见了,丑死了。我说,“本来想笑你的,没忍心。”损学校的时候我们总是口齿伶俐。 但是老实说,复旦的那个校门,真的很一般,就连传说中的老校门都是后来造的。幸好我们还有燕园、曦园。还有据说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数学系“小白楼”,和经历炮火后重建的相辉堂??

校训也是老的,如果我没记错,写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据说这是全国高校确认的最早的校训。1913年,当时的校长李登辉从《论语》中选出这两句话,用作校训。 同样古老的还有我们的校歌,词曲作者分别是刘大白和丰子恺。这首歌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被换掉,换成了“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的集体创作。大概就在我入学后不久,大家纷纷要求恢复老校歌,从校内学生到毕业校友吵得热火朝天。然后就真得恢复了。

我们总是这样和学校“吵架”。为了校歌这样虚实兼具的事,食堂菜价贵那样具体而微的事,学校里小偷太多那样重要的事,周边修路工程很吵那样似乎不归学校管的事??

毕业6年了,现在的学弟学妹们,似乎比起我们有过之无不及。因为给学生宿舍装空调的工程 进展缓慢,有人在毕业典礼的大屏幕上给校长留言,校长看见后立刻中断讲话,致歉并作出解释。虽然问题不能立刻解决,但钉喜欢这样的态度式——平等和尊重。

在复旦的4年里,我总能感受到这样的气氛。出国热、考研热、公务员热的时候。自修室里的人头是黑压压的一片;体育馆里是游泳的,草坪上是弹吉它的,背起行囊去登山的。甚至窝在网吧打游戏的??也照样只增不减。无论专注什么,只要干得漂亮,都是大家心中的牛人,虽然很多都是无用的。

可是复旦学生逃不开的,是那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直到工作了很久以后,我似乎还是无法放弃——实话实说的自由,少为现实所累的自由。追逐理想的自由,以及改变的自由。 但复旦学生以“现实”而闻名,这也是事实,外资银行的工作,当然要打破头去抢;公务员考试前,一定会抱着书“啃”;想留沪有个上海户口,顺理成章要拼命考各种资格证求加分;想要报名托福、雅思、GRE求出国的,每个学生宿舍至少有一个。有一个数据或许可以佐证复旦人在‘现实’领域的成功: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复旦本科生的均分,排名全球第九。英国剑桥大学排名第十,排在前面的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同样是世界名校。

如今,我时常回学校走走,和师兄师姐们说说话、聊聊天。我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坚持自己的书生气。或许这才是复旦人的“现实”吧: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求是”的浙大

“看,那栋大楼就是医学院。也就是合并以前的浙江医科大学??坐着校园观光车,师傅带着我,要偌大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浏览了一圈。我很惊讶,眼前这位年近60的大伯虽然只是校园观光车的司机,却对浙江大学的现在和过去了如指掌。“那是竺可桢,浙江大学的老校长??”大伯指着启真湖畔的一尊铜像说。手拄拐杖,长款风衣的一角随风扬起,眼镜下方是消瘦的脸庞和两道深深的法令纹。这一尊竺可桢像让我想起了有关浙大的往事。 浙江大学的前生是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创办于杭州普慈禅寺的“求是”书院,是浙江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书院取名“求是”,即“务求实学,存是去非”之意,“求是”也成为了浙大延续至今的校训。然而“求是”精神却是经竺可桢校长之手得以发扬。并确立为校训。(1988年5月5日,浙大校务会决定以“求是创新”作为新时期校训。)竺可桢于1936年担任浙大的校长,尽管他不是浙大的首任校长,但他担任校长一职的13年却是浙大最为艰难的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频遭空袭,民不聊生,何谈科研和学习?为此,竺可桢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西迁,将学校搬到城镇、乡村。一场被称作“文军长征”的西迁之行便开始了。自1937年11月初徙江建德,再徙江西吉安、泰和,三徙广西宜山,最后到达贵州遵义、湄潭,行程长达五千多公里。西迁途中,浙大师生们面临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当时还是浙大学生,如今已是中国金属材料专家的王启东教授曾提到:当时老师在祠堂里,一块木板打几个桩,钉在地上就是櫈子;吃饭是“蜻蜓点水”(蘸着盐汤下饭)。“逢六进一”(吃六口饭蘸一点霉豆腐);灯是桐油灯,三根灯芯,一般只点一根,看书点三根,教授和学生的鼻子都被熏得黑黑的。

物质条件虽极其艰苦,但学校为师生们营造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研究环境,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无比轻松愉悦,“求是”精神也是在西迁途中慢慢确立起来的。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宜山时,竺可桢决定在校务提出将“求是”作为浙大校训,他认为朴实严谨是浙大自求是书院创立以来一脉相承的传统学风。

1939年2月4日,竺可桢对一级新生作《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讲话时说:“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而要有“杀身成仁”“待会舍生取义”的精神,“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 以使“真理卒以大明”。他讲话后的第二天,日军18架飞机在浙大的临时校舍上空投下118枚炸弹。就在这颠沛流离的环境中,“求是”精神一直鼓舞着浙大师生刻苦钻研,在“破庙”中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当时,苏步青、贝时璋等一批老教授和竺可桢一起,在浙大兢兢业业,营造了思想上民主、学术上自由的良好氛围;而在“求是”精神的感召下,张绍忠、蔡邦华、束星北等一大批追求真理、有真才实的著名教授也汇聚到浙大。正因为如此,浙大从西迁之前只有文理、农、工三个学院、16个系、600多名学生的地方性大学,在1946年返杭是一跃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7个学院、27个系、2171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正如浙大校歌唱的那样,拥有116年历史的浙江大学,无论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一脉相承的“求是”精神从不改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追求在理的浙大学子。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