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赠范晔诗整首诗的读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7:15:04 体裁作文
赠范晔诗整首诗的读音体裁作文

篇一:赠范晔诗鉴赏

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释

驿使: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 陇头: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译文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

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指范哗)。 江南也没什么(可以相赠), 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 。

篇二:诗词中的读音

诗词中的读音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个别字的读音问题而困惑。遇到多音字该读哪个音呢?同一诗词中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版本中有不同的读音标注,我们该选哪个呢?明明是十分眼熟的字,自己读出来却被别人认为是误读,到底谁是谁非呢? 面对这类问题,面对这类容易误读的字音,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该如何正确而简便地辨析呢?笔者对有关专家的评注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认为,可以根据“‘老字号’从古、‘特殊字’从今、多音字从义”的三条原则来处理。

一、“老字号”从古 所谓“老字号”,是指古诗词中的通假字、词牌名专用字、单音节词中含有的旧读音(古读音)的字;所谓“从古”,指遇到这些有旧读音的字,若旧读音仍然被现代汉语规范音所保留,我们就应依从旧读音的读法,在今天的古诗词朗读中仍念旧读音。 1.通假字。古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少量的通假字现象,这些字应读通假字的旧读音。例如: 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下《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注:“四下”表示四年级下册,选自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下同。);“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上句中的“见”都是通假字,都通“现”,是“显现、显露”出来之意,因此读“xiàn”,不读“iiàn”。在《所见》(一下13课)和

《夜书所见》(三上9课)题目中的“见”,“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三下《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和张籍的《秋思》(五上5课)中的“洛阳城里见秋风”中的“见”,都是“看见”的意思,并无“显现”之意,不是通假字,所以不读“xiàn”,应读“jiàn”。 亡:《清平乐·村居》(五下5课)中“最喜小儿亡赖”的“亡”,通“无”,因而读“wǘ”,不读

“wáng'’。 柴:王维《鹿柴》中的“柴”是通假字。古代“柴”指有篱落的村寨,也指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划定的某些区落。本诗题目中“鹿柴”是一地名,其“柴”通“寨”,所以应读作“zhài”,不读

"chái”。而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柴”字,不是通假字,所以读“chái”。 2.词牌名。词牌名的读音是古代词赋的“专利”,因而我们只能尊重古人的读法。例如: 卜:《卜算子·咏梅》(五上《回顾拓展八》“日积月累”)中的“卜”读“bǔ”。因为,读“bǔ”的时候有多种意义,其中一项是指“估计、预测”,而读"bo”只用于“萝卜”一词。“卜算”是同义黏合词,意思是“估算、预测”,这里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唐代骆宾王写诗时喜欢用数字,大家都叫他“卜算子”,后来就以“卜算子”为词牌名了。 乐:《清

平乐·村居》(五下5课)题目中的“清平乐”,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因而

“乐”读“yuē”,不读“l宅”。 3.古代单音节词。古诗词中,有的两个单音节词语连在一起,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比较典型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妻子”和“衣裳”。在现代汉语中,这是两个双音节词,“妻子”“衣裳”的后一字“子”“裳”均要读作轻声。但是在古代,“妻子”表示“妻子”和“子女”;“衣裳”在古代也有“上衣下裳”的说法,“衣”是穿在上身的服饰,“裳”是穿在下半身的服饰,类似于今天的裙裤,男女都可以穿。所以,在本诗中的“子”“裳”作为单音节词,是不能读作轻声的,应分别读作“疽”“cháng'’。 上例中的“卜算子”的“子”也是单音节词,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因而不能像现代汉语词尾的后缀词那样读作轻声,也应该读作"Zǐ”。 另外,还要注意叠声词的读法。《春晓》(一下4课)中的“处处闻啼鸟”,《小池》(一下3课)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草》(二下2课)中的“离离原上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二下2课)中的“篱落疏疏一径深”,《夜书所见》(三上9课)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三下《语文园地五》“日积

月累”),在这些句子中都有叠声词。在古诗词朗读中,不能像现代汉语把叠声词第二个字读成轻声,而应该读成本音。因为有的要单独表示意义,有的起重复强调的作用,而且在五律或七律古诗中,各句字数相等,读来颇有节奏感,如果把叠字弱化后读得过轻,就可能给人少一个字的感觉。因此,叠字二般不要弱化读轻声,而要读出该字的本音。

二、“特殊字”从今 在古诗词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经没有这个旧读音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节律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在现代汉语规范音中却找不到这个旧读音。这时,我们就应以今天的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我们知道,古诗词虽然讲究音韵节律,但当时并没有像现在的汉语拼音这样严密完善的记音系统,因而许多字的读音追究起来十分复杂,有的已不能准确查考其读法了。遇到此类特殊情况,我们应该统一到现在规范音的标准上来,这样更便于教学。如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斜”字的发音争议就是此类问题的典型表现。 斜:《山行》(二上4课)“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按照古代节律,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个字是“家”“花”,其韵腹都是“a”。因此首句的末字“斜”应该押此韵,其韵腹也应是

“a”。但在现代汉语中“斜”已没有“xiá”的音了,所以这个字只好依从今天的发音,读“xié”。《过故人庄》一句中“青山郭外斜”(四上《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中的“斜”也因为相同原因,念“xié”。还有,“斜风细雨不须归”(四下23课《渔歌子》)中,“斜”也得念“xié”,如果我们非要将句中的“斜”读成“xiá”那就显得太别扭。

三、多音字从义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误读音辨析中,除了会遇到旧读音的麻烦外,我们遇到读音困惑最多的当属多音字。遇到多音字,我们要根据这个字词的意义来判断它该读什么音。例如: 挑:《夜书所见》(三上9课)中“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挑”有“tiāo”和“tiǎo'’两个读音。“挑”在“挑动”“拨动”的义项时念“tiǎo”。这句诗的意思是儿童用竹棍等挑动泥土,翻找地里的蟋蟀。因此,在本句中,“挑”字读“tiǎo”才是合理的。 重: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重”是多音字。“花重”表现了春雨后花儿“红艳艳、沉甸甸”的红艳欲滴状态,因而这里“重”要读

“zhòng"不能读"chóng'’。而张籍《秋思》中的“欲作家书意万重”,是说家书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很多,“万重”就是“很多层”的意思;王安石的“水南水

篇三:古诗词中一些字的读音

古诗词中一些字的读音

本学期,我校在“经典诵读”时间安排了古诗诵读活动,广大师生在琅琅的古诗诵读声中传承着国学文化,同时也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能力。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古诗中个别字词的读音存在误读,这个现象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也较为常见。为了使师生能够正确地学习古诗,现将古诗文中常见的字音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希望对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停顿

1.单音节词停顿

古代汉语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不能把两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

例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衣裳”是两个单音节词,是指“衣和裳”,“衣”是指上衣,“裳”是指下衣,读“cháng”。

例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妻子”也是两个单音节词,是指“妻子和儿子”。“子”不能读轻声。

2.意义上的停顿

例如:“古朗月行”应读作“古/朗月行”,而不能读作“古朗/月行”。因“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诗人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了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再如“两三点雨山前”应读作“两三点雨/山前”,而不能读作“两三点/雨山前” ;“题西林壁”应读作“题/西林壁”不能读作“题西/林壁”。

二、汉字的古音

汉字的读音随着汉语的演变,会发生“音变”。在有的古诗中原本押韵的字发生了“音变”,今天读来就不押韵了。例如:

1.“远上寒山石径斜”“寒食东风御柳斜”“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

2.“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古音读“cuī”,今音“shuāi”;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古音“yǎ”,今音“yě”。

4.“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回”,古音读“huái”,今音“huí”。 对于以上古诗词中汉字的古音,教材一般不注音,如果是生字,一般注现代的读音。我们学校主张,如果该字是韵脚,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古代的读音,并且按古音读,押韵,读出古诗味儿来,但要牢固掌握现代读音。如果该字不是

韵脚,读普通话读音即可。如“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斜”和“野火烧不尽”中的“野”等都读今音。还有,如果对韵脚的古读音实在拿不准,那么按普通话读是一定不会错的。

三、通假字读音

“通假字”是中国古代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写错、读错、避讳等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

在古诗词中,凡是通假字,通什么字,就读什么音。例如:

1.“鹿柴”中,“柴”是“砦”的通假字,而“砦”又是“寨”的古字,因此读“zhài”;

2.“月黑见渔灯”“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故读“xiàn”。

3.“焜黄华叶衰”中的“华”通“花”,故读“huā”,一声。

4.“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教”通“叫”,故读“jiào”,四声。

四、多音字以义定音

古诗词中的多音字也较为常见,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意义来区别读音。例如:

1.“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在这里是动词,是间隔的意思,故读“jiàn” ;

2.“谢落三秋叶”中的“解”在这里是“剖开”之意,引申为“分开”,“解落”是“分开、落下”之意,故读“jiě”。

3.“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在这里是“即兴”的意思,因此读“xìng”,意思是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4.“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长”在这里是形容词,指两点之间距离大(跟“短”相对),读“cháng”。“日长”写太阳距地面很高的时候。这一时间本是人们工作、生活繁忙的时候,本应人声喧闹、川流不息,但却是“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突出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

5.“曲项向天歌”中的“曲”是“弯曲”的意思,故读“qū”。

以上观点是我们的一家之言,难免挂一漏万,恳亲大家不吝赐教。

篇四:【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含答案)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唯有多情成佳作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锦瑟(sè) .

华年(huá) .

琴弦(xuán) .

惘然(wǎnɡ) .徒闻(tú) .虎旅(lǚ) .

B.杜鹃(juān) 沧海(cānɡ) ..C.宵柝(tuò) 占卜(bǔ) ..

马嵬(wěi) .四纪(jì) .

D.晓筹(chóu) 驻马(zhù) ..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卢家(lú) .

蘧蘧然(jù) .

A.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B.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筹。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只是当时已惘然 ..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惘然:迷惘,茫然 徒闻:徒然去打听

D.海外徒闻更九州 ..

(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B.庄生晓梦迷蝴蝶 .C.沧海月明珠有泪 .D.当时七夕笑牵牛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五十弦?①锦瑟无端.?A.

?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卢家有莫愁?①不及.B.?

汪伦送我情?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待成追忆?①他生未卜此生休?①此情可..

C.?D.?

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休?..

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根

(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________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7.下列对《马嵬》(其二)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传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8.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6)秋阴不散霜飞晚,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二、一法一练——用典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①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 ①此词一题“郴州旅舍”,是宋哲宗绍圣四年秦观在郴州贬所时所作。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④为谁:为什么。

善于用典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两个典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元]张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 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后退隐。

(1)这首散曲的结尾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描绘出一个怎样的游子形象?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请选取其中两种手法结合作品进行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走近高考

11.(2012·湖南)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赠范晔诗整首诗的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篇五:古诗中某些字的读音

古诗中某写字的读音

《幸运52》的节目中有一道题,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 李商隐 《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 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 李商隐 《筹笔驿》)

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南朝陈 徐陵 《侍宴》) 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 杨炎 《赠元载歌妓》)

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 赵嘏 《听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 苏轼 《梨》)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shang”的读音。

4、凭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 杜牧 《初冬夜饮》) 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 唐彦谦 《春早落英》)

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 独孤及 《海上寄萧立》)

这里的“契”字念“qia”,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并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唐 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

元夕闻歌百感并,凄清不似旧时声。天涯谁共伤羁泊,出得京城了此身。(国学大师 陈寅恪)

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7、跳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唐 杜牧 《寄浙东韩八评事》)

这里的“跳”字念“tiáo” ,不能念成“tiào”。

9、潦

蝉声不断草堂静,潦水已归村路通。 (南宋 陆游 《龟堂》)

这里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后积水”的意思。不能念成“liáo”。

10、从

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 (唐 和凝 《宫词百首》)

这里的“从”字念“zh?ng”,不能念成“c?ng”。

11、泥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唐 韩偓 《有忆》) 失却少年无觅处,泥他湖水欲何为。 (唐 白居易 《湖中自照》)

这里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2、思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 (唐 殷尧藩《过友人幽居》)

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唐 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这里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唐 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唐 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这里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14、醒

表示醒了酒、清醒的意思念平声。如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俱浊我独清”,醒清同为平声,故可叶韵。张羽诗:晓风残月酒醒迟。这个地方的醒字只能念平声,否则就出律了。

15、播

播念去声,而不像今天念平声。如陈政诗:“清风久播驰”,播字位是仄声才合律。

16、数

表示动词的数,音“首”,上声,如清方坦庵《思归》“老妻书至劝归家,为数乡园乐事赊”。

表示屡次之意,音硕,入声。如《唐书·韩愈传》:“既高才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

17、那

一音挪,阳平声,如刹那:梅兰芳《霸王别姬》唱词:“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那”音挪,故与“我”字同辙,古人均念刹挪,因是梵语音译,今天注音刹那,是错误的。又如那堪: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音耐,通奈,如纳兰词:“无那尘缘容易绝”。

18、治

动词治作平声,音持,如治国平天下。又如李商隐《韩碑》:“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19、浪

连绵叠字浪浪,读阳平声。如苏轼《咏史诗》: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本人诗:宜携好枕涕浪浪。又在淋浪一词中也读阳平。沧浪亦读平声。故《沧浪诗话》不能读成沧làng诗话。

20、漫

连绵叠字漫漫,读阳平声。如“故园东望路漫漫”。

21、吹

名词作去声。如玉吹、凉吹、歌吹。如“歌吹是扬州”。如念平声,便不合律。

当作、只当,读去声。如萧公权先生咏杨花词:人间不当花看。

23、看

一般读作平声。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看音刊,如果是去声,就不押韵了。

24、它

音拖。第三人称代词。如王国维诗:“高岸为谷谷为阿,将由人事匪有它。”阿音ē,是山阿之意,与它叶韵。

25、教

只读平声。

26、反

平反,读平声,翻案纠正。如陆游《书戒》诗:“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冤、反同是平声,故可叶韵。

27、迟

等待之意,去声。如严维《九日登高》诗:迟客高斋瞰浙江。我在高斋中等待客人,闲得无聊,所以下瞰浙江。

28、烧

名词读去声。如野烧、春烧、烧痕。严维《荆溪馆》诗“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烧字位只能是仄声才合律。

29、尚

尚书之尚,阳平声。音裳。

30、疏

名词,奏疏,读去声,如老杜:匡衡抗疏功名薄。

31、拚

动词,舍弃,音潘。如“愿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如按今音,就不押韵了。

31、准

名字音拙,入声。如老杜诗:高帝子孙尽龙准。

32、使

名词,使者,念去声。

33、比

皋比之比,应读平声。岑安卿诗“晓日皋比暖,薰风绛帐凉”。比字位只能是平声。

谜,诗中念去声。张籍诗:“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黄滔诗:“古器岩耕得,神方客谜留”,这两联诗中,谜字位按格律都得是仄声。

35、思

思在古诗文中,只要是名字或状词,都念去声,如情思、意思、弦弦掩抑声声思、春女思。

读诗词,一定要懂诗词的格律,否则,很多字念错了都不知道。而对于熟悉诗词格律的人来说,读到古人的诗,发现某一个字的位置本来该用平声的,结果作者用了一个你以为是仄声的字,这就会促进你去思考,去翻检,从而获得更多知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