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金庸小说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26:18 高中作文
金庸小说读后感高中作文

篇一:金庸小说读后感

金庸小说读后感

金庸先生是当今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其武侠小说在思想上融入“儒、道、佛、纵横??”几家,并将自己对国家、民族、历史、政治、人性、爱情之深刻体会贯穿于作品之中,构思奇巧,雅俗共赏,深受读者喜爱。正因为如此,其《天龙八部》入选了高中语文读本。

金庸的每一部小说均透露出他深厚文化造诣与对中国历史的熟知.《天龙八部》取名源与佛家八部众,以宋辽战争后期为背景,反映出当时宋朝廷的腐败,以及完颜部落的逐渐强大,预示金国的形成及辽的灭亡.\\\"葡萄美酒夜光

杯...\\\"\\\"西湖歌舞几时休...\\\"“靖康耻,由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甚至人名都有\\\"黑白子\\\"武功有\\\"北冥神功\\\"等等无一不是说明了金庸先生是以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与文化作为小说的背景。虽然写的只是某一段历史,但给人感觉的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浓缩。在他的书中某一时期的江湖就是某一时期的政治的翻版,武林中人最为渴望的东西是天下无敌的剑法,密笈,因为这象征着权力,除了小说中的主人公,所有的人在练成了绝世武功后,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在射雕,天龙,神雕,倚天这几部小说中,江湖上的血腥仇杀和现实中残酷的战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一副内忧外患并存的历史画卷。

金庸小说中武打情节想像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荒郊野岭,深沟狭谷,幽洞墓窖,大漠风雪,海岛仙山,无不活跃着侠士豪杰的身影。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于是刀光剑影中闪耀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向善之心,即使是写邪派人物,也是为了反对疾仇嗜杀,迷信武力。因此,他往往在对人物的描写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他最喜欢写的人物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仍不屈不挠,忍辱负重,排除万难,继续奋斗的人物。他们大抵生性仁厚,或傲骨多情。而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在重重夹缝中做人,身处重重矛盾之中,但都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他们几乎都笼罩在一种无处不在的历史悲剧的阴影中,而且无法逃脱这种阴影下的宿命。从陈家洛,袁承志这样的单纯以反抗民族压迫和暴政为己任的单一英雄形象,到郭靖,萧峰这样的大侠,再到张无忌,令狐冲似的走在道德的悬崖边,徘徊于善恶之间的边缘人,到非武非侠的政治怪胎韦小宝,都说明了这一点。,

金庸善言情,尤以小儿女之情最为传神,如郭靖与黄蓉。金庸写情,受《红楼梦》影响颇深。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婚姻自生、恋爱自由”等现象,这是中国古人所难以完全做到的,而金庸在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显示了他的非凡的言情功夫。小说的主线便是陈家洛与霍青桐、喀丝丽之间的爱情悲剧,显示出爱情与个性、宿命、社(会、事业、心理等多方面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复杂的悲剧冲突。而一部《神雕侠女》更是杨过与小龙女抗争世俗礼教的的斗争史。

兴酣落笔动五岳。作为武侠小说,金庸所写的江湖是现实与历史中均不存在的幻

境,是历史深度下隐藏的某种状态,是我们无处不在的无意识心理,同时也是一种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模拟,尽管他是虚幻的,但人们或多或少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金庸虽然写的是武侠小说,却又远远超越了武侠,从中我们能品味出更多有意蕴的东西。

当然,金庸的小说也有不少缺点,如有的作品结构松散、内容芜杂、啰嗦重复、文笔随意。特别是那一幅幅奇峰异谷,美人加斗士打斗的画面,处处刀枪相见,处处血雨腥风。这在客观上张扬了暴力,在阅读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篇二:读金庸小说有感

读金庸小说有感

读金庸,是一种享受。

金庸的武侠,中国人的骑士精神,这是一种大仁、大义、大勇、大无畏的精神,这是大智慧汇集而成的河流,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金庸的小说,总有一种邪不能胜正的意念,他总是宏扬一种积极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刻画的人物中,无不体现着这方面的特点,他心目中的人物时常体现着儒家仁爱的思想。

在《鸳鸯刀》这部小说中,讲述了正邪两派争夺宝刀的故事,只因传说这把宝刀隐藏着一个能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到最后揭示这个秘密,刀上只刻了孟子的一句话:“仁者无敌。”看起来好挺滑稽的,争得死去活来,到最后竟然是这样一句话,但也给了我们信息,作者肯定和向往以仁待人的思想。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着大仁、小仁的差等,小仁是大仁的基础,大仁是小仁的升华。《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要去找慕容博报仇,慕容博提出一个条件,只要萧峰帮他们实现复国梦,他自己甘愿自尽让萧峰报仇。萧的父亲萧远山为之动心,但萧断然拒绝,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因为一己私仇而不顾天下百姓的性命。所以老和尚赞道:“萧居士宅心仁厚,以天下苍生为念,真实菩萨心肠。”萧为母报仇 ,是行孝,是小仁;以天下苍生为念,是价值最崇高的大仁。不仅在大英雄身上体现仁的特点,在反面人物身上也有,《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是杀人如麻的魔头,可她也能对小郭襄生出慈爱之心,我想这便是人在她内心深处的体现,创作时作者也应该是这样着想的吧!

对于道义、正义、公义、侠义基础上友谊的“忠诚”,贯穿在金庸小说英雄侠士思想行为的始终,也是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在金庸小说中,英雄侠士对朋友之间友谊的“忠诚”,是写的最动人的篇章之一。《连城决》中,狄云与狱中难友丁典,在患难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丁典临终前,嘱托狄云把他的尸骨与情人凌霜华合葬。狄云为了实现亡友的遗愿,历经千心万苦而毫不动摇,终于完成了丁典的心愿。对朋友一诺千金,正是侠士的品性,即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赞扬的“以诺必诚”。中国历史上忠于朋友的不乏人,如战国时的荆轲。

金庸小说中也不乏“孝”,其主人公多为孤儿,所以总表现为对师长的感恩和尊敬:郭靖并不因启蒙老师“江南七怪”武功低劣、地位卑下而失尊敬之心。令狐冲对岳不群的抚养之恩始终铭记不忘,并不因其后来的无义而失感恩之心。一旦师徒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徒弟的一方总是逆来顺受,师傅让徒弟去做一件事,无论是对是错,徒弟往往不敢违师逆意,无论如何艰难,也要勉强去完成,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金庸在这其中也写到了愚忠、愚孝的危害,如狄云对于其师戚长发令狐冲对其师岳不群的愚孝都险些招杀身之祸,陈家洛对其兄乾隆皇帝的愚忠则造成了红花会反清事业的失败,在《鹿鼎记》这部小说中,陈进南的愚忠,还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于非命的悲剧。对于那种不忠不孝者,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很强烈的进行了批判和鞭挞,如背叛祖国背叛父志的杨康,

背叛师门、杀害师兄的鲜于通(《倚天屠龙记》),谋害师父的戚长发、言达平、万震山(《连诚决》),都作为不仁不义的反面形象予以无情的否定。

金庸总以塑造人物为其小说的第一追求,他表达过他的这种追求:“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神雕侠侣后记》)“武侠小说并不纯粹是娱乐性的无聊作品,其中也可以抒发世间悲欢,能表达较深的人生境界。”(《天龙八部后记》)“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笑傲江湖后记》)“我认为人物比较重要,因为故事往往很长,又复杂,容易被人忘记,而人物则比较鲜明深刻,如果个性统一容易加深印象??我的重点放在人物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金庸与同时代的其他新武侠小说家不同,他努力不重复自己,力图塑造出性格不同、面貌各异的艺术形象。他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造出许许多多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金庸曾自称:“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仍不屈不挠、忍辱负重、排除万难、继续奋斗的人物。这不是我刻意去这样写,而是我认为不屈不挠、忍辱负重正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如果说,巴金、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小说家用力在对传统文化中僵死部分的批判与鞭挞,那么,金庸则是用力在对传统文化中生命部分的颂扬。 其刻画的人物的思想、行为体现了其推崇的人生价值和人格理想。上面已经提到,凡是英雄人物,无不例外的具有仁、义、智、信、忠、恕、孝、勇等儒家所大力倡导的品质,尽管他们有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经历。这些精神气质,都可以从儒家的理想人格中找到来源。金庸把“不屈不挠、忍辱负重”“作为中国人的形象”,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加以表现,正是看到了儒家的人生理想中那些积极的思想,以作为民族精神渗透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它支撑着中华民族以刚健昂扬的精神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准确地说,金庸小说的文化内容,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审视、选择和表现。武侠小说是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自然少不了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表现,若非如此,那就有些似是而非了。但若不加选择与审视,那又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及欣赏口味。我们在金庸的小说中看到了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又看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及历史审视的目光无处不在。作者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继承传统的方法和途径,寻找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策略和形式。

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想必凡是读过金庸作品的人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有一件事也许能说明不少问题。 1993年11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则报道,是写北大考古系副教授晁华山对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摩尼教遗址的考察结果的,这次考古发现,被认为是本世纪摩尼教文化考古的第三次大发现。“因为摩尼教自波斯传入中国,曾经兴盛一时,但到了15世纪就神秘地消失了,以后再也难找到头绪,今天无论是在它的发源地波斯(今伊朗)及传播地中国都很难找到踪迹。晁华山副教授的考古发现令人兴奋、更令人惊奇的是,该报道中还提及,晁华山写信给金庸,称赞他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对摩尼教——即书中的明教——的描写“惊人的准确”,并认为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奇迹,因为《倚天屠龙记》写于1961年至1962年,而晁华山副教授的考古发现的公布则在30年之后!——这个例子说明金庸对他笔下所写的内容,是相当严谨的。

金庸小说中的关于诗、词、歌、赋的引用,有数百处之多,无不准确恰当,简直天衣无缝。而且将诗文以及琴。 棋、书、画等等还“化”成了武功的套路。妙的是金庸不但

能雅,而且能俗,书中的民间小曲、地方小调,乃至青楼瓦舍、市井坊间的绮词艳曲,无不运用得当。且对联、谜语、书法碑贴、古玩名画,也都让人看得信服。《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为洪七公烧的那些菜肴,令人垂涎三尺;而《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跟名医胡青牛学医所读的医书、所开的药方,无一不是让中医点头称道(笔者曾专门向中国中医大学的有关专家请教过)。至于儒典、道藏、佛经,在金庸的小说中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还是《金刚经》《法华经》及《达摩祖师人道四行品》,乃至佛家也感到头痛的《楞枷经》《楞严经》,在金庸的笔下,都被“活学活用”,有如《笑傲江湖》中的“独狐九剑”,简直神妙非常。

金庸对于传统文化,无疑怀着一份深情。

但是,金庸决不是传统的膜拜者。

一是不语神仙鬼怪,这与其说是继承了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不如说是具有现代人的理性。我们在金庸的书中看不到巫术迷信、神功法宝,看不到卜占星相——金庸对《易经》也非常的熟悉(在《天龙八部》中不仅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凌波微步”,而且还让段誉“背卦”自嘲自解),但却决不以此故弄玄虚,这与后来的武侠小说作家,以及80年代中期以后巫风大起的大陆上的某些知识分子、严肃作家大不一样。看起来这也许没什么了不得,但在武侠文学界,却是大不易。

二是金庸小说中写的虽都是古代之事,但在爱情婚姻方面却又遵从现代的习惯,搞一夫一妻制,乃至一对一的恋爱。这种“改造”,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写作的严肃性,不以什么“乱爱”与“艳福”之类的浅薄招术来诱引读者;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要以此“规定性”来研究和表现人的情感及其痛苦与欢欣。陈家泪对霍青桐与香香公主喀丝丽,若换一位作者,早让他二美全收了。《碧血剑》中的阿九何必出家、宛儿何必违背心愿嫁给自己不爱的人?胡斐就更惨,在《雪山飞狐》中,他与苗若兰一见钟情,苗人风却要找他比武拼死,无论他砍不欲苗人风一刀,情事总是黄啦!在《飞狐外传》中,爱他的人为他而死,他爱的人则又是尼姑,虽也有情,却不能还俗。《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似乎想四美全收,弄它一个皆大欢喜,但到最后,命运似乎只许他选择了一个,而他也终于知道了自己原来最爱的是赵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性”,是一种“现代人的理性”,而非“现代派”,更非‘粮漫新潮派”,若是那样,何用费那么大的功夫来痛苦选择,“潇洒走一回”吧。或许有人觉得金庸的这种写法,实在是太保守了,太古典。这才恰好说明金庸的特点:古人明明可以三妻四妾,他偏要让他们一夫一妻,这种“改革”无疑会让保守派及书呆子感到“不真实”或“太新潮”;而金庸写人的情感的痛苦及感伤,又被现代派及新潮者认为是“太陈旧”或“太保守”。相信读者可以从中认识到金庸小说的这方面的特征和价值。金庸一直在寻找一种折衷、妥协,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生长点”。

“金学”的产生,并非偶然。因为它的确有长期、深入研究的价值。至于金庸小说能一读再读,以及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喜欢,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读金庸,读人生。

篇三:金庸小说读后感

《碧血剑》

—读后感

我很喜欢金庸的小说,金庸一共写了十五部小说,但很可惜在上大学以前都没有时间去好好的欣赏他们,都只是从影视作品中有所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进一步的思考了。记得那时真正读过的原著好像只有《笑傲江湖》的一部分,不过现在也差不多都忘了。

对于金庸的一部分小说,通过影视作品我多少有所了解,虽然它们与原著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其中的主角人物不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对于《碧血剑》我却是一无所知,影视和原著都没看过,所以现在我选择了先将《碧血剑》好好的看一遍。

全书主要讲述了袁崇焕的幼子袁承志为给父亲报仇,刻苦的练习武功,拜华山的“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在华山之巅学习武艺长达十年之久。他博采武林诸家之长,又因机缘偶得武林怪杰“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剑学秘籍,学成身法奇诡的蛇剑之术,武艺更加精湛超群。袁承志下山之后,以一身超高的武艺征服了众多武林豪杰,调解了数起武林中的恩怨纠纷,他武艺高超但心性忠厚,至诚待人,深得武林弟兄的崇敬,被拥戴为七省盟主。当时正值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威大振,势如破竹,袁承志为报父仇杀崇祯皇帝,带领群豪帮助闯王李自成拦劫官银、筹集军资,屡挫官军,并与入侵清兵浴血奋战的故事。

看完后,觉得故事很精彩,但却存在很多迷惑,有好多地方都看不懂。全书主要讲述袁承志,但他的个性却不突出。但是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在《碧血剑》中的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和夏雪宜,而袁承志只能说是第三位的主角,全书主要目的是要表现袁崇焕和夏雪宜这两个没有真正出场的人物,只不过这一切都由袁承志来体现了。所以听老师这样一讲,我再细细一想,就觉得明朗多了。

作为书中的第一主角—袁崇焕,对袁承志的生活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可以说他是为他的父亲而活的。在他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被杀害了,他是被他父亲手下的人拼命救下来的,这以后他就担起了为父报仇的责任。袁崇焕的手下应松等组织的山宗就是以他为中心的,以他为少主,为将来的报仇做准备。他们除了教他读书外,还负责教他习武,并将他父亲身前的事迹讲给他听,所以从小他的心里就种下了为父报仇的种子。

带这颗种子,袁承志来到了华山,随着师父穆人清学习精深武艺。十年以后,他从华山派艺成下山,他从小种下的种子也发芽长大了,他的性格在这十年也就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其后的故事情节中,他的性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下山后去为他的父亲报仇。但是他所经历的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江湖故事,而是一个有关江山社稷的历史演变的故事,以他为父报仇为主线发展故事,而其中很多时候却是为了体现袁崇焕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袁崇焕是一个为了江山社稷奋不顾身、数十年生命都献身于明王朝、汉民族和中原的苍生百姓,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的英雄,虽然全书中袁崇焕并没有出现过,但是他的身影一直都可以从袁承志身上找到,所以袁崇焕才是真正的主角。袁承志只不过是在袁崇焕的为江山社稷而奋不顾身的故事中充当一个表达的工具。

另外,在读完小说以后,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袁承志和阿九之间那么相爱,但是他却为了青青而放弃了阿九。但是经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就明白了,是夏雪宜对他的影响使他有了这样的决定。

在开始遇到青青时,青青是以男装出现在袁承志的面前的,而那时袁承志却是刚刚下山,未经世事,所以对聪明伶俐的青青很有好感,又加上青青长得很好看,即使男装也很吸引人,所以袁承志对他印象很深。后来袁承志和青青结成了兄弟。又因为后来的某些原因袁承志知道了青青的身世,也是在同一时间青青的母亲温仪死了,在这世上唯一疼爱青青的人死了,而又因为袁承志在偶然中得到了青青的父亲的遗物,也因为他的为人正直和青青对他的喜爱,所以在温仪临死前将青青托付给了袁承志。从这以后青青就和袁承志一起行走江湖,从这以后袁承志对青青担负起了责任。当时袁承志对青青的感情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直到后来他认识了阿九以后他才真正明白他真正爱的是阿九(作为读者,我们从袁承志在要刺杀崇祯时,因为阿九恳求他不要杀她的父亲,所以他放弃了那个刺杀杀父仇人的绝好机会的这一做法足以看出他对阿九的爱,因为他放弃的是他一直想要达到的目的)。而他对青青的感情就像哥哥对妹妹的感情,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爱,但是他对阿九的那种感情却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

但是在他的生命中出现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夏雪宜,除了在武功上面对他有很大的帮助外,在他的感情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夏雪宜是由温仪和何红药的回忆描述出来的,但是他鲜明的个性不得不说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他的感情生活更是其中的主题。夏雪宜真正爱的人是温仪,但他却辜负了爱他的何红药,毁了她的一辈子,不仅使她失去女人最珍贵的美貌,也使她一辈子活在痛苦中。当袁承志知道这一切以后,他在自己的感情方面做了很慎重的思考,袁承志知道青青爱他,同时他也明白他爱的是阿九,但是如果他选择阿九的话,他就会伤害到青青,像夏雪宜伤害何红药一样,那么青青就会像何红药一样痛苦。因为他曾经答应过青青的妈妈,会照顾青青一辈子,因为他的为人善良,所以他得对青青负责,他不能伤害青青。所以最后他放弃了阿九。

正是袁崇焕和夏雪宜这两个在个人品格、精神境界和价值指向上是完全不同的人对袁承志有这样深远的影响,所以袁承志才会有这样的生活,有这样的人生。

篇四:武侠小说读后感

《笑傲江湖》读后感

《笑傲江湖》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武林中最出众而又最平凡、最诚实而又最聪明的大英雄,他的名字便叫令狐冲。

令狐冲武功不是最高,外貌不是最俊,气度不是最高

金庸小说读后感

贵,智谋不是最出众,但他却超越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又不为佛教的清规戒律所束缚,于是,他在自由自在中体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

要懂得武侠小说如何开导一个人走向自由王国,《笑傲江湖》不可不读。

要认识武林中的世态万象,去除名利之念与贪欲,《笑傲江湖》不可不读。 要体味风趣调侃的语言艺术,《笑傲江湖》不可不读。

要 明白伪君子的骗术与领悟什么是真善美,《笑傲江湖》不可不读。 要去除世俗门阀之念,要知道友情高于生命,《笑傲江湖》不可不读。 读《笑傲江湖》可读得热血沸腾,大汗淋漓,振聋发聩,目不暇给。 读《笑傲江湖》可读得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拍案叫绝,心旷神怡。 读《笑傲江湖》可读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愁眉苦脸,不忍卒读。 读《笑傲江湖》可读得心平气和,浮想联翩,大彻大悟,荣辱不惊。

《笑傲江湖》有惊心动魄的格斗,有令人莫测的阴谋,有情趣盎然的恋情,有丰富无比的哲理。

但这一些,还不足以道出他的可爱之处。令狐冲最令我倾心的,是他把功名利禄看得极为淡薄,又不为世俗之念所动。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后来,他退出武林,醉心于绿竹巷中,过起神仙般的日子。这种境界,超出武林中人的一般追求。

金庸写令狐冲,还把他放到九死一生的境地,让他受苦受难,多病多伤,令读者不由不为他提心吊胆。他的不幸与幸运都是大起大落。令狐冲在金庸笔下实在磨难太重,经历太惨,但反过来却更显出令狐冲百折不挠的精神与乐观豁达的天性。

令狐冲放任性情,口没遮拦,正好体现出他的胸无杂念;令狐冲的处事随意,游戏人生,正显出他的藐视礼教。由此可见,有功利之心的人,难以领略令狐冲处世的妙处;有世俗之念的人,也决不会像他那样活得如此洒脱。

另外,

读《射雕英雄传》有感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阅读了金庸的经典著作《射雕

英雄传》。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主人翁郭靖初出娘胎到青年时期的经历,甚是引人入胜。 看完了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触。下面为大家一一道来。 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主人翁郭靖正是一个以勤来补拙的人。相比起冰雪聪明的女主人翁黄蓉,郭靖的天资愚钝更是表露无遗了。例如郭靖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样,但是他要掌握的时间却是别人的数倍。然而,郭靖从不气馁,靠一股蛮劲,狠劲学习,最终练成了超于旁人的一身武功。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狠劲、蛮劲,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一味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埋头巧干。 正因为郭靖的善良、从不自视过高,成就了他。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对比起郭靖的童年、少年时期,“义弟”杨康就要风流快活的多。身为“小王爷”,有权有势,甚至对自己的母亲也玩弄权力、认贼作父;眼中只有富贵荣华和无上的权力。最

终作恶多端的杨康在杀人灭口时,无意打中了黄蓉的软猬甲,而软猬甲上恰好喂有欧阳锋的剧毒。结果惨死在铁枪庙,被乌鸦吃光了尸身。而讽刺的是,杨康却正是杀死欧阳锋的私生子——欧阳克的人。所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生活中有多少多少坏人恶人逃离法网,但是他们时时要违背着良心活着,苟且的活着,

也算得上是活受罪了。

功名利禄乃是身外之物,人总是难免一死的。在《射雕英雄传》中,有两个人的死令我有了这样的感觉。一个是杨康,而另一个则是成吉思汗。杨康把权力玩弄在股掌之中,他应该在死的那一刻都没想过自己身为“小王爷”竟然落到尸骨不全的田地。而成吉思汗则是一世英明,骁勇善战,却没敌得过岁月,可谓“岁月不饶人”啊!在这茫茫的草原上,人的一生就只像是弹指一挥间。但是人生岂能用长短来衡量呢?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活要活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既然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刻会离开这个世界,就让每一刻都活得有意义!

《射雕英雄传》像是一本人物传记,我喜欢看书,是因为在书里可以看到许多人的一生——尽管那只是虚构的。但是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又岂能看到人的一生呢?即——生、老、病、死。但书可以。直到现在,我在这个花花世界中生活了十六年零八个月。时间愈久,愈发现生活不容易,愈发觉自己的无知。这个社会不是真的单靠知识就能活下去的,我只是井底之蛙而已。在这社会激流面前,只在纸上谈兵学伐舟,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若遇上这激流,只能剩下一只支离破碎的小舟,只能是这激流下的又一牺牲品而已。

书中刻画了郭靖?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儒?形象,主人公郭靖从一个朴质忠厚的少年,通过艰辛的奋斗,坚韧不屈,不断成长,终成为侠之大者。从射雕到复仇,从少年将军到功成名就,再到积极奔赴国难,完成了人生使命与价值之升华,使后来者望尘莫及。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1.两书中刻画的其他人物各具特色,个个呼之欲出:黄蓉的玲珑百变,黄药师的率性孤傲,欧阳锋的心狠手辣,一灯大师的慈悲为怀,洪七公的正义宽厚,周伯通的天真烂漫……就连段天德、张阿生、拖累这样的出场不多的人物也刻画得惟妙惟肖。娇美慧颉、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寄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2. 主人公的爱情,正如三毛所说:“至拙配至巧,竟也天成!”

令狐冲看来旷达洒脱,但又多愁善感,当他见到小师妹岳灵珊与林平之稍稍亲热,心中便涌出一股说不出的烦恼。可见他也是武侠世界中的“情种”。

黄蓉说:“生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不是在说誓同生死的承诺,她是想说郭靖就是她的全部,包括他的理想,他把他的理想视为自己的理想。抗金救国,是与她毫不相干的,可是黄蓉知道那是郭靖的责任,从此小燕再也不是无忧无虑的在柳檐下低飞了,她开始尝试向云霄中冲

入,因为她背上了雄鹰的保负和理想。所以她周旋于江湖之中,而军国大事他都由他最主,武林大事都是有他决策。她听他的话,甚至以大局为重,险些丧了郭襄的性命,那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最为悲哀,最为心痛的决定。被骂作妖女她无所顾忌,可不能有人说他有半点瑕疵。他注重他的名,他的节,让他去蒙古成亲不是让他留下的软语而是发自肺腑的忠告,当他说留下时她还是第一想到了华筝,当他说[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让我杀你,我都不会杀你]时她没有欣喜。可郭靖就是黄蓉的全部,她千辛寻他,追随他。她甘愿在郭靖帷幄对面的蒙古包中,远远望着他,她此生便知足。我想她是金庸笔下最受眷恋的女子,她貌胜施嫱,韵若仙子,她事无不精,事无不通,她不如郭襄在于她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因为爱已是她的全部。

或许金庸先生也觉得他们的故事太多,总写不完整,誓要给他们一个有始有终。他们的故事从射雕到神雕再到倚天,他们在不段的成长,也不断地向他们的誓言靠近——————生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3.人生哲理:此时他对武侠小说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力求有所超越。他通过对中国社会历史的透视和洞察,反思历史,拷问人生,力求更深刻地反映社会、历史和人生,增加作品的哲学意蕴、历史意蕴、政治意蕴、道德意蕴、审美意蕴,增加作品的深度,增加

其理性负载,使小说富有人生哲理。

生存哲理也是权利哲理

人生所求必须通过正当手段获取。

金庸在全书中安排了一群野心家、复仇狂,搜寻、抢夺、练习《辟邪剑谱》。权力欲望使人性发生癌变。这些人两面三刀、欺世盗名,像岳不群、为练功,为称霸武林不惜放弃人性道德,处处设谋他人,甚至自宫。作品告诉人们,在

任何时候,人都要很好地把握自己,不为外力所屈,不为贪念所动,就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命运。 武功哲理

内功与招式相统一。无招胜有招。前辈风清扬“活学活使,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算是真正踏入高手的境界。

成长哲理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主人翁郭靖正是一个以勤来补拙的人。相比起冰雪聪明的女主人翁黄蓉,郭靖的天资愚钝更是表露无遗了。例如郭靖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样,但是他要掌握的时间却是别人的数倍。然而,郭靖从不气馁,靠一股蛮劲,狠劲学习,最终练成了超于旁人的一身武功。

任盈盈与令狐冲

任盈盈对令狐冲一片真情,

起始于洛阳城外绿竹轩。

令狐冲当时

体内异种真气来回冲撞,生命危在旦夕;又受到师父猜忌,师弟们都 对他避而远之,心向往之,何时忘之的小师妹又移情别恋,人生至惨 莫过于此。因《笑傲江湖》琴谱箫谱被人误作《辟邪剑谱》而得识任 盈盈,

只不过在令狐冲的心中,

一直把任盈盈认作是一位年高德勋的

老婆婆而异常恭敬。于人生低谷中得绿竹翁与这位“老婆婆”亲切照 料,授以“清心普善咒”

,自不免感激涕零。琴为心声,一曲《有所

思》

不自觉吐露出内心里因暗恋小师妹而引起的种种烦恼。

在令狐冲

只不过终于可以有地方可以释放压在心中的负担,

不知却感动了这样

一个一向不把天下间任何男子看在眼里的日月教圣女任盈盈。 这也就

是为什么岳不群一行在前往洛阳的途中不断收到各帮派帮主各门派 掌门送来的大礼的原因了。蓝凤凰、祖千秋、平一指等等,更为令狐 冲之伤煞费思量,

五霸冈上群雄聚会,

也是为了治令狐冲之伤的缘故。

后来任盈盈出现,

惊走了一众旁门左道。

也正是这次令狐冲与任盈盈

的一路同行,

才使令狐冲在偶然的情况下得知这位自己一路护送,

目中相当然认为的“老婆婆”

,竟然是如此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令

狐冲对于任盈盈,

起初只是感激加敬畏,

眼见她随便便将十几位江湖

高手发配人迹不至的荒岛,

杀人不眨眼的狠辣,

不自觉自然有排斥之

心。只是一路上任盈盈千依百顺,无微不至的照料于他,最后竟然愿 意舍生,送他上少林寺求取《易筋经》疗伤,又不由得他不感激任盈 寺之时,在令狐冲,只不过是为了报答任盈盈的情意,如果说是因为 相互的爱恋,

那还谈不到。

如果当时岳灵珊认清了林平之而愿意和令

狐冲再续前缘,

我想任盈盈的一番相思不免也要落空。

令狐冲对任盈

盈由感激而生爱恋,进而死心塌地,始于嵩山脚下的玉米林外,一番 谈心,终于使得两情相偕,白首不渝。而这过程,也是充满了艰辛。 令狐冲在华山之巅,又一次拒绝任我行的邀请,坚决不入日月教,使 得任我行大怒,

扬言一个月之后要率领日月教攻打恒山派。

若任我行

不死,日月教若大举攻山,

按冲虚道长的计划,任我行自不免要葬生

于恒山,

那样任盈盈与令狐冲就算是有了杀父之仇,

其势自然不能再

与任盈盈在一起;任我行不死,势必会引起江湖上的腥风血雨,令狐 冲定会站在和他对立的立场,

任盈盈亦不免要伤心一世。

任我行曾说,

经过十二年的湖底囚居,

终于将吸星大法的弊端一一改正,

事实证明

并非如此。但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令狐冲和任盈盈鸳盟得谐, 《笑傲

江湖之曲》

得以重现人间,

刘正风曲洋一生追求而不可得的泯教派之

分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世上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分割他们, “千秋万载,永为夫妇!

篇五:金庸影视剧与小说读后感论文

学年第学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金庸小说与金庸影视剧改编 学生姓名学 号

班 级

学生所属学部、学院

任课教师教师所属学部、学院 成 绩

题 目

在金庸众多的武侠名作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笑傲江湖》。

笑傲在金庸的书中的排名至少是前三(天笑鹿),在我心中是第一。大多数人都认为金庸后期的作品要优于前面的,无论是结构还是主题。

而通过上课时老师的一些讲解,笑傲江湖确实是金老后期文笔顶峰之作,也显现出金庸在后期的一些思想的转变。

我认为“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几乎贯穿了这本书的主线,故事的一开始,刘正风和曲洋两人琴箫合鸣的故事就让人为之动容。他们一人来自正派一人来自所谓的魔教,两人的交往收到许多江湖规矩约束,甚至最后招来杀生灭门之祸。

所谓的名门正派和邪教,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吗?魔教就一定是邪恶吗?金庸就在作品中作出了解答。在金庸笔下,一些魔教人士,例如田伯光、桃谷六仙等等,虽不是名门正派,行事和为人却非常可爱、重情重义,而反观所谓的正派中人,如左冷禅、岳不群等却是一个个阴谋家、伪君子。

在《笑傲江湖》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金庸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性,嫉妒、斗争、陷害,各种人性的丑恶,活灵活现地表现在这个最不自由的江湖中。每个人都被卷在漩涡里谋划和挣扎,而在这个漩涡的中心里,有这么一个浪子,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一直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和自由不羁的灵魂。那就是主人公——令狐冲。

我非常赞同老师上课所说的,令狐冲是金庸笔下,非常具有灵性的男主角,他不像老实憨厚的郭靖,恪守所谓的正道道义。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书中 风清扬在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时所问到令狐冲,当遇到小人歹毒之人时介不介意用上一些邪门外道的小招术,而令狐冲说道,对付要杀你的人,当然不能吃亏,这小聪明嘛,当然是也可以用上一星半点的。风清扬反倒因为令狐冲的率真和灵气对其非常喜爱,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少证明令狐冲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风清扬说道:『世上最厉害的招数,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阴谋诡计,机关陷阱。倘若落入了别人巧妙安排的陷阱,凭你多高明的武功招数,那也全然用不着了。』这个主题也在全书中反复渲染过,这也突出了这部作品反武侠的一些元素。因此独孤九剑在我看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教你要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引入了无招胜有招的思想。

我爱《笑傲江湖》,爱在它对人的描写。也绝在写人。

很多人都说《笑傲江湖》是一本政治小说,而金庸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不顾一切地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六十年代时就写在书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权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现象??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后记。

再说回令狐冲,我对令狐冲这个放荡不羁的浪子相当喜欢,他贪杯,嗜酒如命,时不时就把自己搞得满身重伤,好几次都接近送命,贫嘴贫舌快没命了还惦记着喝酒。但他重情重义,面对曲洋的托付,怎么也把琴送到刘正风处,二话不说就和田伯光杠上只为相救一个素未谋面的衡山派师妹,即便最后知道了岳不群的狼子野心,也不愿和自己的恩师刀剑相向。

他爱自由,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被生存的压力所逼迫,被逼迫着做一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伤害一些原本不想伤害的人。

而令狐冲,他对遇到的武功的态度是能学就学,没有缘就不学,从不强求,他本有机会学习紫霞神功和被传授少林的易筋经,但是他都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属于他的。人人皆道华山弃徒令狐冲贪杯任性,是个无行浪子。他们哪知道,浪子令狐冲内心的原则坚持到怎样一种让别人觉得可笑的程度。他算哪门子浪子,他有时候根本就负责任、讲义气到一种拖泥带水、不可理喻的地步。

令狐冲在小说中,绝不是武功第一的高手,在一开始,经常自己被砍的半死,不掂量自己实力就去找田伯光拼命,后来受了内伤、二十年功力全费,完全不要命,只求自己适宜心安。而在后期令狐冲江湖地位突然提高,在江湖上人尽皆知,甚至超过了他的师傅岳不群,蓝凤凰等曾说:“看来这华山派的英雄好汉只有我家令狐哥哥一个人。”令狐冲尤为可贵的一点是交友只看是否投契,不看成分出身,所以他与田伯光、桃谷六仙、蓝凤凰等所谓的江湖上的三教九流都性情相投。武功的提高和江湖地位的显著提升,也引来了岳不群对令狐冲的嫉恨。尤其在紫霞秘籍被盗后,岳不群对令狐冲完全开始敌意相向。这些细节描写都非常符合人性的特征。

令狐冲没少遭人冤枉、受委屈,甚至在情场也失意,面对自己曾经心爱的小师妹,他自己特别难割舍这份感情,在令狐冲失恋的同时发生的事情是:武功尽失,师傅不信任他,活着的师兄弟疏远他,待他最好、最信任他的六猴死了,而江湖上所有人都欺凌他。这个时候再并发一下小师妹爱上林平之,使得令狐冲的失意达到了最高点。

有人说,金庸笔下这么多男女主角,只有任盈盈和令狐冲不断被追问是不是真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庸写书男女感情从来不是重头,笑傲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全书中令狐冲对岳灵珊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苦恋却着墨极多,多处细节、心理描写,刻画细腻。而任盈盈的大度也让人赞叹。

以前初看笑傲江湖时,对岳灵珊喜欢林平之,不喜欢令狐冲非常不解。而后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才逐渐了解。岳灵珊从小在君子剑的呵护下长大,她喜欢的,是像自己父亲那样,称得上是正人君子,做事稳妥合理,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林平之显然更加符合她的择偶标准。而令狐冲天性率性洒脱,本就与主流价值不符,任盈盈能欣赏喜欢令狐冲,是因为她也是因为她也是主流价值观之外的人。而岳灵珊不同,在她和岳不群看来,令狐冲的这些率性、自由,是放荡、不稳重、正邪不分。

而任盈盈,多次舍命救令狐冲,对于令狐冲对岳灵珊的痴情,她看在眼里,反而是宽容没有争风吃醋。对令狐冲,一直是她更主动。是她背着令狐冲去少林寺,然后宁可牺牲自己十年光阴囚禁在少林。是她带着手下,去为令狐冲恒山掌门之礼助威的。在岳灵珊死后,她帮令狐冲安葬了岳灵珊。她能看透令狐冲想的一切,也知道令狐冲需要的是什么。她不想束缚令狐冲的自由。因此她是能够与令狐冲站在一起的任盈盈,而不是其他人。

由此回味,笑傲江湖,确是一部诚意之作,这本武侠小说足以影响我的行事和为人。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以后也不会改变。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