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白银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31:40 体裁作文
白银市人民政府网体裁作文

篇一:白银市人民政府网:2012年白银市事业单位招聘

2012年白银市事业单位招聘176名

为了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才创造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良好环境,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第6号令)、《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白银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试行)》(市委办发〔2011〕61号)精神,组织实施白银市201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2012年全市事业单位计划公开招聘人员176名。其中,市直71名,会宁县15名,靖远县22名,景泰县26名,白银区30名,平川区12名。

二、报考条件

1.具有白银市户籍(落户时间为本公告发布之日前),2002年以来尚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具体户籍及学历、专业以岗位表的要求为准)。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

3.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4.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

5.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年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2年11月12日至1994年11月12日期间出生)。

6.具备与招聘岗位相匹配的学历(指现场报名开始已取得正式毕业学历)、专业条件。

7.报考教育类岗位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书》(含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

8.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与招聘单位有回避情形的岗位。

曾因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的人员,现役军人,在读未毕业的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

三、现场报名

本次公开招聘工作,采取现场报名方式。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单位中的一个岗位,不得同时报考幼教职教岗位,不得用一代身份证号或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现场填写诚信承诺书,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要求考生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真实、准确。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发现,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报考人员要提供准确、有效的联系方式。

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本公告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和拟任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及时对报考者进行审查。报名时须提供毕业证(学位证)、《择业

通知书》或《就业报到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近期正面免冠2寸彩照3张,填写《白银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

按照有关规定,本次考试收取报名费100元。

报名地点:报考事业单位的报名地点设在白银市体育中心(白银市白银区兰州路与诚信路十字南面)。

报名时间为2012年11月21日至23日,共三天。

四、考试

考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招聘办统一组织实施。

本次招聘工作,开考比例为招聘计划与报名人数之比1:3以上。报名达不到比例的岗位,将压缩招聘计划直至达到开考比例,压缩招聘计划后仍达不到比例的,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在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或电话告知报考者,并全额退还考生缴纳的报名费。

考试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分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试卷分值为百分制。

1.考试科目

(1)综合类岗位。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综合类专业基础知识》;

(2)教育类岗位。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类专业基础知识》;

(3)卫生类岗位。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卫生类专业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文史等内容;

《综合类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写作、申论等内容;

《教育类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

《卫生类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基础知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卫生法律法规等内容。

2.考试地点

设在白银区,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3.考试时间

2012年12月23日

上午: 9:00——11:00 《公共基础知识》

下午: 14:00—— 16:30 《专业基础知识》

4.携带证件

报考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根据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缺少上述证件者,不得参加考试。

5.成绩查询

考试成绩拟于2013年1月上旬公布,考生可通过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查询。

6.计分办法

报考人员的最终考试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成绩×40%+专业基础知识成绩×60%。

同一岗位成绩出现并列时,加试岗位专业知识测试。

五、体检、考察

1.体检。根据报考者的最终成绩,按职位拟录取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由市招聘办组织体检。体检工作在市级以上具备体检资质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按照《公务员录用通用体检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组织实施体检。

对于在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的体检者,不予聘用或取消其聘用资格。

体检不合格者,按照招聘权限,经市招聘办同意后,该岗位按最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

2.考察。体检结束后,由招聘单位负责对体检合格的拟招聘人员进行考察,并进行资格复审,同时写出考察评语。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根据拟招聘岗位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学习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考察应成立考察工作小组,每组应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组成。考察小组要查阅报考人员档案,听取有关方面意见,与本人进行面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准确把握被考察对象的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考察后,应写出书面考察意见。

考察不合格者,按照招聘权限,经市招聘办同意后,该岗位按最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

六、审批、聘用

1.市招聘办根据考试、体检、考察结果,按照考生报考的岗位,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拟聘用人员,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2.经审批的拟聘用人员,面向社会公示7天。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要进行查证,经核实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分别提请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取消其聘用资格,从本岗位报考人员中由高分到低分等额递补。

3.拟聘用人员确定后,按管理权限由组织、编制、人社部门分别办理相关手续。

4.受聘人员须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试用期一年,聘用管理按照《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执行。

5.受聘人员的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执行事业单位现行标准。

七、监督检查

为确保公开招聘工作严肃、公正、透明,由市纪委(监察局)全程监督。要进一步增强公开招聘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确保报考者对公开招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保密规定。要严肃考试纪律。对违反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给公开招聘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违反聘用考试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工作人员资格、调离工作岗位或给予处分的处理。对违反聘用考试纪律的报考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考试资格、取消聘用资格的处理,并记入本人诚信档案。对违反考试纪律的相关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上述人员中,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从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人员凡与报考者有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要实行公务回避。

监督电话:

市纪委(市监察局)信访室 0943—12388

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 0943—8252115、12380

市人社局纪检组 0943—8260592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事业单位管理科: 0943—8244489

八、有关事项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凡社会上出现的假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命题组、专门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

本公告由白银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白银市招聘办

2012年11月12日

附件:2012年白银市事业单位招聘计划表.xls

篇二:白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白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15日在白银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白银市市长 汪海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市人民政府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十一五”规划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年均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年均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年均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15.15亿元,年均增长21.12%;一般预算支出由23亿元增加到8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年均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农业农村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总产量突破70万吨,净增19.5万吨;特色林果发展到40万亩,瓜菜、草畜两大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5%。20万吨高纯阴极铜、10万吨TDI、乌金峡水电站、景泰大唐火电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有色金属生产能力25万吨、发电能力230万千瓦,以TDI为龙头的新型化工产业链条基本形成;11户企业进入全省工业百强行列,11个产品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我市被纳入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服务业迅速发展,黄河石林和会师圣地品牌影响日益扩大,乡村旅游初具规模;组建了市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1家,发展小型贷款公司10家,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累计实施项目2600个,投资总额750亿元。落实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8.3亿元,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13个、资金29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融通国内外银行资金23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7个,完成投资175亿元,中材、华电、华能、统一、中集华骏等知名企业入驻白银。兰白核心经济区和白银工业集中区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平川经济开发区、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会宁西城产业开发区初具规模。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新增高速公路5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40公里、市区道路19条;建成安全饮水工程55处,解决了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造林71万亩,建成户用沼气7万多座。推进城乡电网改造,白银输变电等级升至750千伏。建成保障性住房36594套,改造农村危旧房41742户。城市给排水、供热、供气管网日趋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2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9%。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4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0%和60.5%,黄河白银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由235天增加到300天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5.49亿元,初中生均补助标准由215元提高到700元,小学生均补助标准由165元提高到500元;新建改建校舍110.7万平

方米,消除危房80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12个百分点,职业学校在校人数由不足7000人增加到2.78万人,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实施医疗卫生项目25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230元。建成留守流动儿童之家100家。成功申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广电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实现了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全覆盖。

--改革创新继续深化。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实现战略重组,成功收购南非第一黄金公司17.68%股权。中央、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大部分移交地方管理,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三县纳入“省直管县”财政试点范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结束,县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933项。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8个,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1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企业列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企业,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基地和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发放创业贷款12.7亿元,4.68万下岗失业人员、1.73万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输转劳动力121.37万人次,人均年劳务收入6600元。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提高,会宁、靖远纳入新农保试点。城乡低保先后4次扩面提标,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由85元提高到125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由23元提高到72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3.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易地搬迁等扶贫工程,贫困人口由36.34万减少到22.1万。社会事业及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累计145亿元。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认真开展“五五”普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有效解决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搭建政务服务平台,规范行政行为,废止规范性文件21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218件。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示范社区4个。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各位代表,2011年,市人民政府抓住影响发展的关键环节,突出带动全局的重点工作,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预计可全面或超额完成。

(一)立足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3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200万亩,建成万亩高产示范片7个,粮食总产量达到71.33万吨。新建改建日光温室1万亩、塑料大棚0.6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22万吨;新建养殖小区56个,肉蛋奶产量达到13万吨。兴修梯田17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02平方公里,新建通乡油路70公里、村道通畅工程180公里。

(二)围绕拉动增长,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平川经济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完成二期土地整理,刘川工业集中区一期、银东循环经济化工园、会宁西城产业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延长至2015年,安排资金2.53亿元。全市实施项目590个,同比增加98个,其中新开工330个,同比增加38个,完成投资196亿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工项目160个、竣工130个,完成投资60亿元。

(三)提升工业经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大唐景泰兴泉二期风电场并网发电,中材集团新型干法水泥一期工程、中科院白银超导变电站建成投运,银光公司万吨PC软件包完成开发,大象能源200吨磷酸铁锂项目试生产。稀土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颐通管业4万吨PE实壁管、宏达和广泰两个10万吨铝型材深加工等项目进展良好。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统一集团9万吨饮料、平川捡财塘风电二期、景泰红山风电场及上沙沃1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了电解铝炭素系统、锌冶炼焙烧系统、铜冶炼渣改造等项目。有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四)依托旅游带动,扩大商贸流通。举办了景泰黄河风情文化节、会宁第四届红色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黄河石林?甘肃白银”旅游形象广告亮相中央电视台,寿鹿山森林公园通过3A级旅游景区评审;水川湿地公园开工建设,长征胜利景园扩建一期工程竣工,新增“农家乐”示范村7个,全市接待游客超过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新网工程”稳步推进,中石油白银成品油库改造完成,新改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30家、直营店和示范店50家。完成进出口总值9亿美元。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3亿元和233亿元。建立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加强市场供应和调节,价格总水平趋于稳定。

(五)突出中心城区,优化人居环境。开工保障性住房15893套,预计年底主体竣工率61.2%,棚户区改造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改造农村危旧房1.6万户。改建新建市区道路12条,靖远黄河大桥至吴家川二级公路、营双高速景泰段进展顺利。完成大环境绿化

1.8万亩、“千村万户”绿化5.3万亩,全市造林32万亩。完成白银公司含砷废水治理和电收尘改造,东大沟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加紧实施。

(六)强化民生保障,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59亿元,减免税收1.2亿元,发展私营企业777户。市儿童福利院建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等15个防灾减灾项目开工。2.3万“老工伤”纳入市级统筹管理,1.74万“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4.6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发放救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资金4.4亿元。撤并中小学90所,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消除危房2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幼儿园13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各30个。成功举办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和市第三届运动会。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覆盖率和药品零差销售率均达到100%。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省市确定的惠民实事全部落实。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通讯、地震人防、方志档案、工商质监、残疾人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初级产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还没有破题,缺乏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食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群众生活成本增加;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突出,社会管理亟待加强;一些政府部门及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干事创业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在改革发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体会是: 第一,必须把握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全国、全省发展大背景,制定了多元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资源扩张战略、技术提升战略和产业集群战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日益提升。

第二,必须抢抓历史机遇,赢得发展先机。我们突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主动争取,进入了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加强衔接,争取实施了一批扩大内需项目;面对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发挥优势,争取国家将我市确定为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银市人民政府网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我们以改革的眼光,用市场的办法,积极推进主体企业战略重组、产业链延伸、新兴产业培育、旱作农业发展和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一些长期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第四,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实现良性互动。我们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推进城

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资金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共享。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解决就学、就医、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各位代表,五年来,市人民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克服各种困难,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银部队、离退休老同志及各界人士出谋献策、积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白银建设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是建设兰白核心经济区的攻坚期,也是加快转型和富民强市的关键期。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格局深入调整;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增长动力充足。二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甘肃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产业转移趋势更加明显。三是我市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竞争优势,主体企业摆脱困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我们也看到,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内经济面临一系列两难问题和矛盾,周边地区发展竞争异常激烈。挑战中蕴含着机遇,我们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捕捉发展机遇,培育有利因素,把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有机结合,精心谋划,真抓实干,掌握发展主动权,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精心打造国家高新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努力把白银建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市、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甘肃中部生态屏障和繁荣文明幸福城市。 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带和重点产业聚集区,力求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发展效益高于全省、发展质量优于全省。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立足能源资源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土地等优势,瞄准有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的终端产业,谋划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坚持“一区多园”,用好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一金字招牌,以兰白、刘白高速公路和黄河为轴线,以白银区、平川区和刘川工业区为支点,构建300平方公里的白银工业集中区,打造产业聚集平台,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继续用足用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生产能力扩大到2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率达到40%以上;扩建TDI生产线,发展煤化工,开发双酚A、新型涂料、煤制气等系列产品,形成化工产业集群;立足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推进复合型能源基地建设,力争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0万千瓦,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拓展装备制造领域,壮大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构建有色、化工、陶瓷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循环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35户、清洁生产企业50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循环经济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坚持服务骨干企业,注重培育“小巨人”企业,发展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6户,发展100亿元以上企业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0户。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创新农村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高效节水农业、旱作集雨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以会宁为重点挖掘旱作农业潜力,全膜双垄沟播种植保持12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扶持发展玉米秸秆循环利用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达到500家以上,草食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50万亩枸杞、红枣、优质梨、文冠果等经济林基地。注重品牌培育,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以A级绿色认证产品为重点,打造国家级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要素市场,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完善仓储、配送、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白银现代物流园区、白银汽车商贸服务城,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继续推进银企政企合作,吸引全国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社区肉菜市场、县乡农贸市场,培育放心粮油店,农家店覆盖所有乡镇和95%以上行政村。以打造5A级景区为目标,提升黄河石林和会师圣地两大品牌,改善交通设施条件,全面开发人文、自然风光资源,促进旅游业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协调联动,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

(二)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跨越。坚持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有机结合,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努力增添发展动力。

坚持发展抓项目。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为导向,以扩大投资为目标,争取实施一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项目。重点抓好调结构、促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项目;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抓好投入量大、普惠性强的城镇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00亿元以上。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城投公司管理运行机制,注入经营性资产,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支持民间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扶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信息、会计、评估、法律、融资等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本土人才创业,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激励企业家大胆创业、放手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眼建设创新型城市,培育创新型企业,研发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快我市兆瓦级风电叶片、超导变电等10项行业代表技术产业化步伐,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建设市科技馆,健全科技中介机构,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力争70%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社会研究试验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0%。

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并重,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在通信异城同网、城际公交互通、产业衔接互补、旅游联合开发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接兰州新区开发,规划建设景泰正路工业区。推进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改

篇三:白银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简介1

白银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简介

白银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是白银市人民政府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民心工程。

白银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于2006年8月31日启动运行, 2010年12月将白银市和白银区两级政府政务大厅整合扩建。 目前,大厅面积5824平方米,入驻单位71家,人员123人,事项653项。建设了集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新闻发布和政府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组建了基本建设、商务办证、综合服务三个办事链条和公共资源交易一个集中服务中心。 政务大厅建立了内部办公局域网、互联网和部门业务专网三套网络办公系统,以及电子监察系统。通过行政审批办公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行政审批流程电子监察系统,做到了对办理事项的全程监督,自动、实时、全面采集信息,并依据事先设定的多个规范化要素,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启动“黄灯”提醒、“红灯”警示的电子监察信息平台。 政务大厅建立的服务系统。通过几年的发展创新建立了“绿色通道”在商务办证链条实施招商引资快速审批服务;在基本建设链条开创“两会制”并联审批,通过协调会,多个部门同时勘踏现场、一次性告知;通过“联审会”,联合

办公,同时审批;“全程代理”建立了重点项目联系制度,为企业无偿提供了全程代理和落地跟踪服务;建立了财政非税收入集中收缴电子平台,安装了LED电子屏、触摸式电子查询系统和指纹考勤系统,设置了办事群众休息区、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商务服务中心,为各界群众办理各类事项提供方便。

政务大厅启动运行以来,截至2011年3月底累计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45934件,办结145046件,办结率99.4%;其中2010年受理31669件,办结31137件;今年以来,共受理18335件,办结18149件,办结率99%。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自创建5个月以来,共进行矿产、土地等拍卖10次,交易项目18个,交易额达柒仟贰佰多万元。中心收到群众送来的表扬信和锦旗1300余件(面)。

篇四:中国白银政府门户网站信息保障制度

中国白银政府门户网站信息保障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中国白银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的采集、发布和管理,更好地体现权威性与时效性,规范网站各栏目信息属性、信息特点、更新率、维护流程等相关信息,以确保网站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统一性,特制定此信息保障制度。

一、栏目内容分类及维护办法 栏目内容维护分配

白银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文版共设12个一级栏目,66个二级栏目, 67个三级栏目,48个四级栏目。白银市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共设7个一级栏目、28二级栏目,英文版网站栏目由市政府外事办负责信息维护;中文版由数字办全面负责新闻维护,各县区及部门配合;中英文版网站由数字办全面负责技术维护。

1.《今日白银》下辖:新闻动态、领导视察白银、思想政治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发展、城建交通、劳动保障、公安司法、财政金融、科教文卫、人民团体、农业发展、视频新闻、领导讲话ppt共15个子栏目,上、下午两次采集并发布新闻;由《白银日报》、《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等报刊及网站的文章可直接采用并发布,各县区及部门报送的重要信息需传至此栏目下的相应子栏目,如有重大事件需报请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发布。其中视频新闻有市广电局全面负责更新维护,领导讲话ppt栏目由秘书科提供经领导审核后发布之网站。

2.《网上办事》下辖:个人服务(交通公安、婚姻人口、医疗卫生、

物价信息、消费者权益、法律咨询、出入境事务、邮政通讯、金融保险、房产信息、公用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证照申领、文化教育、公积金查询)、企业服务(破产注销、项目审批、科技创新、救灾防灾、公安司法、劳动保障、人才培训、文化出版、年检审核、经贸合作、质量监督、国土资源、企业纳税、绿化环保)、旅游者(交通、景点、购物、文化、医疗、外事、热线)、百件实事网上办(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收费、特殊教育、外来工子女教育、资助计划及奖学金)、医疗卫生(医疗机构信息、网上服务信息、专家信息、药品药店信息、医疗保险信息、医疗费用信息、疾病防控信息、职业健康信息、计划生育信息)、劳动与社会保障(工资福利、就业、劳动仲裁、劳动关系、劳动能力鉴定、社会保障、退休管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待抚恤、退伍安置、社会保险)、交通出行(地图查询服务、路况信息查询、服务机动车服务、非机动车服务、驾驶员服务、费用查询服务、长途出行信息)、公共事业(供水服务、供电服务、燃气服务、供暖服务、邮政服务、环保信息、通讯服务、公积金查询服务、住房、户籍、其他))4个子栏目,该栏目由各县区及市政府各部门分别负责信息维护更新。

3.《公众参与》下辖:领导邮箱、网友给领导留言、网上民生、人大政协题案办理、调查投票、阳光通道6个子栏目,领导邮箱及网上民生受理及发布参照《中国白银门户网站及市长信箱及信息反馈栏目处理暂行办法》。

4.《政府信息》下辖:政府文件、统计公报、政府会议、规划报告、人事任免、政府采购、突发事件、实施项目、领导介绍、领导讲话、政策法规、政府信息公开(市政府信息公开 县区政府信息公开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等12个子栏目,需每一周至两周时间发布一次;由信息中心从两办拷贝经领导审核后,可将提供的电子文档直接发布,其中统计公报子栏目由市统计局全面负责维护更新,政府信息公开中县区政府信息公开、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由各县区及各部门自行负责

更新维护。

5.《县区动态》、《部门快讯》:随时报送来经审核通过后即可发布;各县区及部门报送的一般性信息经后台管理员审核后直接发布。

6.《省内新闻》上、下午两次采集并发布新闻;《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等报刊及网站的文章直接采用并发布。

7.《投资白银》下辖: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投资项目(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矿产品、能源、机械、非金属、特色农业、黄河文化、交流项目)、基础设施、投资新闻、县区投资、园区介绍(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刘川工业集中区、平川中区开发区、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 、甘肃省骨干乡企及中小企业目录、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共7个子栏目,从白银招商网zs.baiyin.cn、《白银日报》、《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等报刊及网站涉及招商引资的文章可直接采用并发布,各县区及部门报送的招商引资信息经审核后发布,主要由招商局及法改委负责此栏目更新,经贸委、农牧局、高科技产业园、西区管委会、驻京办、驻深办、驻沪办、驻兰办等与招商引资密切相关部门及县区进行信息更新。

8.《公告公示》各部门电子文档报送,报领导审核后发布。

9.《友情链接》下辖:区县政府网站、市直属单位网站、市内其他网站、省内政府网站、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网站、门户网站共7个子栏目,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添加和修改。

10.《白银概况》下辖: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就业、综合实力、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现代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投资环境、对外开放、白银开发、科学技术、前景目标、图说白银(魅力白银、人文景观、本土特色、文化生活、文化遗产、城市风貌、领导

视察)15个子栏目,除图说白银字栏目外其余均由市统计局提供相关资料,经领导审核后发布至网站。图说白银信息由市委、市政府秘书科处拷贝领导图片,或直接从现场拍照整理加工后传至网站。

11.《网站专题》根据全市工作重点设置专题网站进行相关内容的发布。

篇五:白银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白银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摘要】区数字办网站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网站 情况 调研报告

政府门户网站对于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公众知情权,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渠道,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为总结近年来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更加有效的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近期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就区数字办网站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思路和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目前白银区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 基本情况

白银区网站创建于1999年,为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发挥政府网站作用、扩大对外信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通过实施上网工程,全面、系统地对外介绍白银区的发展状况、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旅游景点和名优特产,向海内外朋友展示白银区

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宣传白银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促进了招商引资活动的有效开展。区政府网站经过多年的建设,从无到有,从静态的网站到动态网站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年网站只有铜城概况、政务公开、地方工业、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等几个简单的栏目,现如今已发展为包括新闻、政务信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教育、亮点工程、精彩图集、信息公开、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15个频道,100多个子栏目的综合、大型县区政府网站。鉴于白银区网站日渐增强的影响力,2002年区上研究决定成立白银区信息中心(现更名为数字办),由原白银区科技中心承办的政府信息网正式移交到区数字办,自此白银区政府信息网走上了一条更规范、良性的发展道路。成为外界认识和了解白银区的重要窗口。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工作的关键

政府门户网站是扩大对外信息交流,宣传白银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平台,网站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做好政府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提高政府网站的服务公众功能是区政府网站和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职责。领导重视是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工作的重要前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政府有关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的指示精神,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安排全区的网站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门户网站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2.健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政府门户网站的安全运行

为进一步做好“白银区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04号),区政府制定了<<白银区人民政门户网站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一是建立了严格的安全制度,健全和完善了网络信息安全组织领导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白银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管理暂行规定》,加强了网站内容的监管,同时对区直各部门、乡镇、街道的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了信息安全。二是对是否该上网发布的信息、是否涉密的信息、网上信息是否有不适宜对外公开的内容、信息的发布审核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三是建立严格的政务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从网站建立之日起,就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发布审核制度。遵循“谁发布,谁负责;谁承诺,谁办理”的原则,实行分工负责制。同时对各部门的信息发布严格把关,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发布的政务信息负全责。

3.挖掘政务信息资源,提高网站服务功能

(一)加强了区政府网站平台的升级改版。为了更加全面的发布政务信息和为民办事、为民服务,先后多次对原有政府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增加了政务公开、党建、两会专题、科学发展观等多个频道。新网版面更广,涉及服务事项更全,确实成为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的重要平台。

(二)搞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结合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重点对区直各部门、乡镇、街道、条管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网上公开,从严信息的审核发布,做到谁发布谁负责。在网站后台专门设立了全区政务公开相关单位的账号和密码。截止目前,全区2乡3镇5个街道办事处,33个区直部门和单位,以

及驻白银区的5个条管单位都制作了政务公开指南和目录,政务公开内容已全部上网,政务公开面达到了100%。各部门、各单位都制作了比较规范的、形式多样的公开栏,尤其对应公开的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收费标准作到了依法公开。

(三)结合重大活动开辟专题专栏,提升网站的功能。结合国内、区内重大事件,区政府网站能及时开辟专栏进行宣传报道。如两会、少儿艺术大赛等。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能充分利用政府网络平台及时开通专栏宣传报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学习活动动态及实践活动中为民所办的实事,切实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站内容保障、网站安全、考核激励机制、奖惩措施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

(二)政府信息公开:少数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认识不够深,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信息上报不及时,信息上报质量不高,信息反映的工作面过窄;个别单位没有编制相应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三)网站未开设在线办事、在线查询、网上咨询及监督投诉等功能,缺乏与社会公众的网上交流和互动。

(四)网站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区政府网站对各单位、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还不够。

三、关于今后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突出作用决定了它必将成为社会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在今后工作中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政府门户网站相关薄弱环节的建设。

(一)结合实际,办出有特色、有亮点的栏目。今后加大对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领导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的宣传力度。

(二)加强对区直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区政府网站在改版后栏目多,需要保障的信息量大,质量要求高,而区直各部门、乡镇、街道信息员存在对后台管理系统和OA系统软件不熟练,对新闻稿件要求把握不准等问题。要加大业务工作指导加强工作管理,组织一些有益于工作的业务学习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加强学习和交流。区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区政府网站建设、无纸化办公等工作在内的电子政务工作,是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和重点,这些工作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区直部门,主要存在经验不足、专业人员缺乏、信息来源少、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要多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加强业务交流。

(四)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区政府门户网站带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网站建设,推广子网站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减少各自建网站,减少政府资源的浪费。

总之,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我单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注入了活力;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衔接和业务指导,使工作中的漏点和盲点得到及时处理;总结和吸取了相关区县、部门好的做法和建议,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