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弟子规蔡老师讲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7:15:12 作文素材
弟子规蔡老师讲座作文素材

篇一:听蔡老师有关弟子规讲座有感

听蔡老师有关弟子规讲座有感

蔡老师说:“知道羞耻的人,才知道奋发图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羞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让我们规范自己,直观审视自己的行为,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警示灯。

每个人都是有羞耻心的,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只是被个人成长环境所改变,变得或强或弱。由此我联想到现在大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学生们喜欢穿拖鞋——上课穿拖鞋,出门穿拖鞋。这可能是一件无人问津的小事,也许作为践行者你也不会觉得羞耻,但这至少是一件不雅、有伤风化的事。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行为,同样是穿鞋,为什么就不能换上正式的谢呢?换个鞋的时间也做不了什么正事。 拖鞋是回到家时,放松你酸痛的脚部的东西,宿舍是我们在学校的家,所以你在宿舍穿拖鞋很正常,但难道天大地大,走哪儿都是你家吗?所以,大家完全是扩大了拖鞋的作用,这是一种误用。穿上拖鞋会给人一种散漫悠闲的形象,缺少精气神。大学是自由的,但绝不是散漫的。有一种文化叫做鞋文化——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鞋——你穿的鞋要符合场合和你的身份。我习惯看人先看鞋,不是看鞋的牌子或款式,鞋的干净整洁与否和与衣服的整体搭配能看出人的许多性格。如果看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脚丫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肯定很糟糕的。

我经常看见许多同学穿着拖鞋大摇大摆的进教室,还伴随着拖地发出的“咔咔咔”的声音,这种感觉就像是千万只蚂蚁在爬我的心,特

别难受。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给自己形象烙下疤痕——留下一种散漫、随便和缺乏素质的形象。 其实,你会毫不介意的穿拖鞋,并不是说明你的羞耻心已经泯灭了,是因为你周围的人都在穿拖鞋,穿的人多了,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大家都可以做,你也可以,这种效果就如同“三人成虎”一样——一个影响一个。但反过来想,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穿戴正常的上课、出门,你还会这么毫无顾忌的穿拖鞋出门,做一个“奇葩”吗?

所以,我呼吁大家:不穿拖鞋出门、上课,注意自己的形象,尊重他人,更尊重自己。从自己做起,影响周围的人。

篇二: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问答汇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问答汇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5/2/23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

(节录自细讲《弟子规》52-116-41) 档名:52-359-01

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看到大家都法喜充满,我们先来回答问题。

问:第一位朋友问到,请问老师,学习《弟子规》有没有其他相辅相成的学习教材可以帮我们更上层楼?其学习的顺序次第为何?

答:《弟子规》可以配合《德育课本》来学习。《德育课本》好像就是这些古圣先贤把理论跟方法示现表演出来,能够让我们对於这些理论方法如何活用,这些人情练达会提升,所以这《德育课本》是一个好教材。我们的《德育课本》有白话解释,每位要弘扬文化的朋友可以以这个为辅助,来学习、来跟家长、孩子上课。另外《弟子规》之后,我们可以学习《三字经》,可以学习在清朝陈弘谋先生编的《五种遗规》,尤其我们先扎根的是《养正遗规》,再继续可以研读四书。

我们在网路学院将会有一连串的课程会来上,会上《德育故事》,也会上《三字经》这些经典。我们也会从《四库荟要》,《四库荟要》

是《四库全书》的精华,《四库全书》有一千五百本,那《四库荟要》是把它浓缩变成五百本,所以我们会研读《四库荟要》,都把它用在课程当中,所以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整个四书我们能够好好深入、好好学习,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基会扎得非常牢固,之后我们再继续学习五经。其实这个顺序在《三字经》这部经典当中有明确的说明,我们也可以翻一下《三字经》。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再来《三字经》,还有一本也很重要的书《孝经》,这也要好好的学习。

问:下一位朋友提到「自古至今谁无死」。(不是,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愿同修自己做,全面推广《弟子规》,跟大家共勉之。

答:我们了解要从经典做起,要从孝做起,要从我做起。

问:这位同修提到,「勿轻訾」是念(ㄗ)还是念(ㄗˇ)?

答:这个(ㄗ)应该是古音读法。现在有很多是语音跟读音,一般读音是读古书的时候用,比方说,「出必告(ㄍㄨˋ),反必面」。那我们读经典尽量用读音,因为古代人这么念,我们尊重,不要去改。可以读「勿轻訾(ㄗ)」。

问:「称尊长,勿呼名」,在佛门如何落实?

答:我们就叫陈师兄,陈师姐,就没有呼名。

问:现在大家都省略的称「行师」而不称「悟行法师」,如何改?

答:这是法师的法号,当然是悟行法师,可以。那行师,因为这也是法师的法号,而不是他的名字,所以称行师可以,也不是呼名。

问:有时介绍长者出来必须连名带姓,应如何尊称?

答:介绍长者,应该不用我们直接连名带姓讲。一般是我们的长者「这一位是我父亲,这一位是我叔叔」,比较多这个情况,不可能我们去介绍长辈,然后还介绍他全部的名字。基本上,应该是长辈自己拿出名片来,或者自己讲,「你好,你好,我姓什么」。应该我们只是在当下先让他们互相熟悉一下,了解跟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介绍长辈说「这一位是我爸爸,爸爸叫某某某」,那没有这样介绍的。一般比方说,我说「这是我父亲」,那对方会怎么讲?「蔡叔叔你好」、「蔡伯伯你好」,因为他是我父亲,所以应该不会有错,跟我同姓。

问:在同一个团体里,有一位以上同姓的长者时,如何尊称才不至於会混乱?

答:比方说是陈先生或者陈师兄,应该两个人年纪会不一样,一个可以叫大陈师兄,另外一个可以叫小陈师兄。你看我们古代人,比方说我来自左营,可能就叫「左营蔡礼旭」,很多都在一个人姓前面都会加一个他的出生地,一来好辨认,二来也不忘他是这一片土地养大的,也要时时记住故乡。这样应该没问题。或者你就叫他左营蔡师兄,一个是台南蔡师兄。

问:四岁的幼儿在家自学,落实了《弟子规》,还可以从哪些经典入门?

答:我们刚刚也有讲到整个读经典的顺序,《三字经》上讲得很清楚。《弟子规》最重要要重复提醒,一定要让孩子扎扎实实扎下去,当他扎得愈深,这些经典就会跟他很相应。所以诸位朋友,读书不是读得多,最重要要用得出来,半部《论语》都可以治天下。我们为人父母看著孩子背很多经典,你更要注意到一点,他的行为有没有端正?有没有谦恭?我们之前的课有提到,林则徐先生有提到两个有关读书的重要教诲,「行止不端,读书无益」。面对这些圣哲人的教诲,诸位家长绝对不要抱著侥幸的态度,这些都是定则。你不要说孩子背很多,你已经发现他的言语行为已经有贡高我慢,这个时候你可不要再侥幸。所以确确实实一定要让他养成这一些正确的处事待人态度,这些经典才会利益他的人生。

问:国小四、五年级的学生在家自学,四书五经已背诵完,没有适合的国中衔接,要如何把孩子带好?除了生活上落实《弟子规》,尚可读哪些经典?或者只要一门深入即可?

答:对於孩子的影响,家庭还是占大的部分,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记住,自己要以身作则。我是从小到大没有读过经典,真没有。但是后来从事教育接触经典,为什么很相应?因为父母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打了这些做人的根基,所以确确实实愈深入经典、深入教育,愈觉得父母太伟大,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至深。所以我们还是要抓回教育的本质,「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教子使作善也」。只要你的家庭当中有很好的学习气氛,有很好的这些做人的榜样,这个孩子不可能有太大的偏颇。而因为我们现在整个教育的政策,还没有办法短时间之内就这么样的重视中国文化的薰习,所以只要您的孩子在小学以前都把《弟子规》的根扎好了,往后纵使到国中去,面临一些与同学相交往的状况,你也可以把这些机会抓住,当作机会教育点来给予辅导,那他也会从中有所成长、有所历练。

问:下一个题目是,想在社区推展《弟子规》的教学,请教老师应如何著手?可否请老师分享海口启蒙中心的创办经验?

答:教育,我们又回到一个根本就是以身作则,身教大於言教。

篇三: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解合集共7集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共一集) 2006/10/11 英国Friends House 档名:52-179-01

主持人:各位来宾晚安,现在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净空老法师,各地海外贵宾及弘法团到英国做一个学术和佛学的交流。我是伦敦大学联合会佛学社的社长。现在我代表英国佛教教育基金会、英国净宗学会、伦敦大学联合会佛学社、伦敦大学帝国学院佛学会,热烈欢迎你们的来临。

年过八十的净空老法师在世界各地讲经说法四十余年。近几年来,老法师极力倡导《弟子规》和《十善业道经》,所以藉著访问英国这个机缘,净空老法师特请蔡礼旭老师向英国各界人士介绍《弟子规》,希望能给具有西方文化的英国和每个阶层的人都得到助益。有请净空老法师为我们开示。

净空老法师:英国净宗学会会长,诸位理事,诸位同修,以及海外的大德先生、女士们,大家好!

英国的净宗学会成立的讯息传到香港,我听到之后,非常的欢喜、非常的安慰。净宗的法门,顾名思义,我们都晓得这个法门是从清净心入门。中国古老传统的教学,最著重是扎根的教育,所以中国教育它的特色就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所有各种不同的教育都是这个家庭教育的延续。所以它的生命性,性德生命非常非常的坚强,历五千年而不衰。《弟子规》这一篇就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集大成,无论是讲学问、讲道德,乃至於讲到技术面对社会的所有贡献,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我们看到今天社会的动乱,人民生活的痛苦,无论是贫富贵贱,无论痛苦或者是快乐,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基础根本的教育疏忽。所以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反省,才知道这个教学的重要,我们这才把这找回来认真用心去学习。这个教学不是教科书,不是教儿童读的,不是叫他念的,而是做父母的、做长辈的,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必须要做出来给儿女看,给婴儿看。所以这个教育,今天的话来说,它是成人教育,它不是儿童教育。我们成人能够把它做好,百分之百的做到,自自然然就影响到下一代。所以这个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身教,以身作则。

弟子规蔡老师讲座

这种教育是活的,生命力很强,像树有根,它慢慢的会开花结果。如果疏忽了这个教育,那就像花瓶里的花一样,很好看,没有生命,几天就枯死了。我们今天化解冲突,拯救这个社会,拯救这个世界,使它恢复到安定和平,恢复到正常;除这个教学之外,实在找不到第二个方法。我们的蔡老师很不容易,他用一年的时间把它完全落实到,百分之百的做到,然后才可以教人,所以才能感动众生,提起听众的热诚。我们在中国汤池做试验,这时间虽还不到一年,这是得力於杨老师跟蔡老师他们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感化地方的居民。我今天不多占时间,下面我们请蔡老师给我们讲《弟子规》。

蔡老师: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

刚刚听到主持人的介绍,个人觉得很惭愧,因为自己的修学不好。我是到祖国大地,还有我们世界各地华人的地区出来做抛砖引玉的工作。因为像我这样在语文程度上很不好的人,都能透过几年的学习才能够为弘扬中国文化尽一点心力,所以我能够做得到,在座所有

的朋友也一定能都做得比我还要好。因为我在初中的时候,在考高中,有五科成绩总共扣了八十八分,光「语文」一科就扣了一半四十四分,我相信大家可能没有我这么高的能力。中国话说「祸不单行」,我到高中的时候,还曾经考过语文全班「第二名」,倒数第二名。

但因为我们接触到圣贤的教诲,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相信圣哲人所说的话,我们开始依教奉行。所以这个信心是我们求学问一个相当重要的基础。我们对自己有信心,还有要对师长、对圣贤人每一句教诲都要有信心。所以当我们听闻师长的教诲,还有经典上的教诲,只有一个意念就是如何做到,绝对不想做不到。这样时间就不会耗在消极、自暴自弃里面。而且假如我们想说「我做不到」,这个念头就是怀疑佛菩萨的教诲。那怀疑佛菩萨、怀疑圣贤人的教诲,那这是大傲慢。

所以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首先第一个重要的态度,一定要随顺圣贤的教诲,要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所以宋朝布袋和尚,有居士向他请教如何修学佛法?这个时候布袋和尚马上双手一松,他那个布袋就掉在地上。这个放下去,就是把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当下马上放下,时时起心动念,想著跟《弟子规》相不相应,跟师长的教诲相不相应?这样人生就过得单纯多了。这布袋和尚一放下,大家都说先学著放下,接著又问说:那下一步怎么办?布袋和尚又把布袋拿起来,拍拍屁股就走了。这就是提起圣贤的教诲,提起跟我们本善相应的思想观念。所以正确的思想才能通往幸福的人生。

中国话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道就好像一棵树,什么道?我们造业,我们的为人父母之道,我们为人孩子之道,以至於为人夫妻,还有为人领导之道,这都含摄在本立而道生这个道当中。而这个本,把每个道都能够演得圆满,本就在这本《弟子规》。所以当我们找到了根本,这树根扎稳,它都懂得吸收水分、吸收营养,那所有的道就能够水到渠成的成就。这么宝贵的因缘,我们要非常的欢喜,甚至於半夜作梦都会偷笑。

因为人生最怕的就是努力有结果,但不是好结果。你看,我们现代的人对工作、对家庭下的功夫,那可不比古代的人少,但是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修学三十年、五十年功夫不得力,我们得到的结果是离婚率愈来愈高,是孩子逆反、叛逆愈来愈严重,是忧郁症愈来愈多,这些结果都是很努力去努力出这样的结果来,最主要就是没找到根本。所以没找到根本,就好像一朵花,它没有根,很好看,但是只能看三天、五天就凋谢掉,而且凋谢了以后,还会发臭。这就好像赚了满多的钱,自己身体搞垮了,然后夫妻处的不和,下一代又没教好,结果害得父母、害得亲人都要为他担心受怕。所以要让我们的人生幸福的价值能够长久,最重要的要先从根本下手。

修学佛法,「以戒为师」,《弟子规》就是戒。而任何一个角色,包含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要让他处得非常的圆满,都要以德行为基础。我们今天根本抓到,当下把这个根扎下去,慢慢它就会发芽、成长、茁壮,最后树荫参天,还可以庇荫到百年、千年以后的子孙,还有众生。而我们刚刚讲到,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要用德行,而德行当中有一点就是要先以身作则。中国讲「正己化人」,这个化,自然而然感化人,绝对不是去强迫,所以自己真正做好,自然影响家人,影响身旁的人。

我们在听师长的教诲,还有在听一切中国文化的课程,很多的朋友在听的过程都是心里在想,我的先生来了不知道多好?我那个小孩应该把他抓过来才对。所以从头听到尾都是想

到别人需要听,只有一个人不需要。诸位朋友,知不知道谁不需要听?所以颠倒颠倒,这不是讲别人,这是讲我们自己。在这个念头上先要求别人,那就是在求学问的过程里面先颠倒。

所以为什么我们修学的过程,看到别人学了之后,一家非常的和乐;但我们学了之后,全家人看到我们就怕?就是搞不清楚状况。所以我们要很老实依照圣贤的教诲,不可以存侥幸,因为侥幸,经典里说「小人行险以侥幸」,我们有侥幸的心理,不老老实实去做,那就变成什么?我们就变小人。那个侥幸是什么?你们如果先要求别人,我慢一点再作,这样还是有效果,但是绝对达不到效果,因为人家会说:你都叫我做,你为什么自己不做?所以态度决定我们成就,我们的心态才能够决定成就,而不是成就以后再来改变心态。我们有一个态度就是每一句经文都不是讲别人,都是先讲我自己,都是先修我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真的,我们才开始入门学习。

刚刚师长也有提到一个修学的态度,这也是我们契入圣贤学问的一个重要心态,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我们时时要求自己,就会感动对方生惭愧的心。就像人要幸福,就是人与人相处要和谐。而这个人与人关系当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首推是夫妻关系。夫妻里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能先反省自己,那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是假如只是指责对方,那无事会变有事,小事会变大事。

有两对夫妻刚好住对门,其中一对相处的非常和乐,另外一对夫妻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这一对常常吵架的夫妻,看到别人这么和乐,事实上他也很羡慕,所以其实人都希望过得幸福,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去达到?诸位朋友都很热诚,希望把圣教介绍给别人。首先,我们要学著有灿烂的微笑,人家自然就跟过来。假如我们学的都是一张苦瓜脸,人家看到我们就拔腿就跑,不敢学了。所以影响周围的人,最要紧的是提升我们自己的道德学问,这个最要紧的,其他都可以次要,不要那么著急。她走过去,还看到四下无人才敢走过去。所以我们修学道德学问,首先要先把面子放下,不然学不到东西。

当这位太太向人家和睦的这位太太请教,结果这位太太就跟她说道:因为我们家都是坏人,你们家都是好人。结果这位太太听完之后,蒙了,你们家都是坏人,这么和乐;我们家都是好人,常常吵架、打架。这位太太看对方听了皱著眉头,了解到她可能没听懂,接著又解释道:比方说,今天我给我先生倒一杯水,结果他走过来,不小心把它弄倒,这个当下我会马上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的杯子没有放好,害你把它撞倒,就赶快在那里收拾。结果我的先生马上不好意思说:都是我自己走路不小心,害你一片心意都被我搞砸了。两个人在那里互相道歉,互相在那里擦桌子,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接著这个太太说:我再去帮你泡一壼。你看那一壼香不香?你们都喝到了。她们家都会认错,都承认自己是坏人,所以家人和乐。

同样的情况在你们家,当先生把这杯水撞翻了,这太太马上说:你走路不长眼睛?我的一片心意都被你搞砸了,要喝自己倒。这先生听完了,绝对不甘示弱:你连放杯子都不会放,乱放,还敢骂我。所以时时只会指责别人,一件小事都能变大事。现在很多夫妻吵著要去离婚,结果离婚,那办事人员说:你们两个为什么要离婚?突然两个人看一看,对,我们当初为了什么事吵的?都忘记。人生的天平要拿出来秤,是我们的面子,我们意气用事重要,还是家庭的和乐、下一代的幸福重要?这个天平要时时拿起来秤,是我们多赚一些钱重要,还是好好把下一代教好,你的中晚年后顾无忧重要?是兄弟姐妹只赌一口气重要,还是让父母能够放心、能够欢喜我们兄友弟恭重要?

所以从刚刚这两对夫妻对话当中,我们就体会到一个真相,也是老祖宗一句可贵的教诲,叫「各自责」,各自懂得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彼此之间只会指责别人的错误,而不检讨自己,那小事都会搞得天翻地覆。所以地狱跟天堂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反省是天堂,一念指责是地狱;一念爱心是天堂,一念自私是地狱;一念贪心是地狱,一念知足是天堂;一念傲慢是地狱,一念懂得欣赏、成人之美就是天堂。

诸位同修,我们现在认知到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思想,才能走上天堂,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后代子孙也走正确的路。中国文化的核心,仁爱。因为思想决定行为、决定习惯也决定命运。所以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为人父母的思想决定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个领导就决定一个团体的命运,以至於我们现在的思想就影响著炎黄子孙这个民族的命运。你看我们跟身旁的人,以至於后代的子孙,那都是一体不可分,息息相关。以前因为没有学圣教,所以不知道仁爱。一念仁爱走向的就是互助互爱,就是大同世界。

所以错误的思想,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的享受、享乐。我那时候念书,看到别人考得比我好就嫉妒他,看到别人考得比我差,还要过去跟他说一句:我都没有怎么念,就考得比你还好。人的福分都在这一些错误的思想当中都折损掉,这叫刻薄。有一对姐妹,刚好这个姐姐回来跟她妹妹讲:妹妹,今天一个同学问我一题数学,我都不告诉他。结果她的妹妹就说:假如是我,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的告诉他。这样的人生走下去,竞争、斗争、战争,最后就是末日,人跟人之间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未来不堪设想。

我们要认知到这一点,现在很多不好的现象,都是从错误的自私自利念头衍生出来,刻薄。你看十三岁的孩子会因为几千块钱,要买一台手机,把父母都杀掉;会因为要上网咖上网,没有钱,却把自己的奶奶、爷爷都杀掉。这样的例子,现在都是愈来愈多。所以老祖宗警惕我们,「欲是深渊」,假如不启发孩子本善之心,让他的欲望愈来愈多,那他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所以我们误解了人生,我们本来以为就是不断的赚取金钱,然后去享受,这样叫幸福。其实那就像是吸毒一样,你今天去享受了这个欲望,好像感觉快乐了一点,但是一下子你又痛苦了。人生欲望愈少,身心轻安,会很自在。

比方一个太太去买一个名牌的衣服,她要买的时候,她跟她先生说:买了,买了。她的先生在旁边说:唛啦,唛啦。你看,我们现在建立的快乐幸福都是在别人的痛苦上。买一件漂亮的衣服,买了一刷,一半的薪水去了,然后到公司去,还要到每个同事的面前绕半天,绕完之后说:你觉得我今天有什么不一样吗?结果同事一看,好像没有什么不一样。你不只不会快乐,还会气死。结果,那个钱花下去了,一个月,听说现在有人叫做月光女神,每个月都花光光的叫月光女神。后面十天都还要吃泡面,吃到最后受不了了,回去给爸爸撒娇:爸,我没钱了。结果爸爸很生气,在那里骂:我都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我的话,来,要多少钱?所以孩子奢侈是结果,原因是我们把他宠坏了。

当父母的要高瞻远瞩,要能防微杜渐,要引领孩子是成就他的德行,而不是增长他的欲望。所以现在不是孩子不能宠,先生、太太也不能宠,甚至於爸爸、妈妈也不能宠。你假如宠太太,她就要跟你一哭二闹三上吊。你在公司上班,一听到电话响了,马上就在那里发抖,不知道今天要演哪出戏出来?所以不只是孩子要学习,夫妻之间也要互相成长,那才有一辈子圆满的婚姻。

刚刚也提到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合乎人情,合乎德行,我们要尽心尽力。假如父母都一直要我们人生追名逐利,这时候就要「亲有过,谏使更」。因为我们当初在读书,不管以后是要当医生、当律师、当老师,不管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很多的家长都是用什么考虑?都是用一个月赚多少钱?他栽培孩子当医生干什么?要赚钱!所以现在病人进来,医生一看都是打量一下,我在他全身可以赚多少钱?结果现在医院还有每年的营业额目标,连医生都要赶业绩,他要跟你商量:我把你的胃割掉好不好?

中国这些医圣,像孙思邈这是药王,他就提到,皆作至亲之想,面对每个病人都像面对自己父母、面对自己至亲一样的态度。我们老祖宗任何的才能都要传给真正会做的人,有爱心的人,他才传。王羲之是书圣,书法写得最好的,他说「非人不传」。他讲的拿著这个能力统统去追名逐利,那是害人,甚至於是害了一代的人。所以任何一个行业最重要的都要有爱人、服务他人的态度及使命感。

那时候我刚出来教书,很多长者遇到我,都是先问我,第一句话:你一个月赚多少钱?诸位朋友,假如你孩子的老师都是想著赚钱,你敢不敢把孩子交给他?一个老师他假如有爱心,他影响的是几百个,甚至是上千个家庭,因为他有爱心,父母就放心。而且每个学生人生态度正确,他影响是一个家庭,以至於是世世代代,甚至於这个学生以后又是别人的老师,那影响的面就更大。

诸位朋友,你身旁有将读大学的年轻人,你一定要引导他们:你这十多年来,家庭、社会对你有非常多的栽培,所以你要好好的利用这四年学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个心态要在他踏入大学的那一刻就建立起来,不然他四年的大学可能又完全挥霍掉。把我们下一代这些年轻人的观念引导正确,那也是我们的责任。你看,假如他们都没有教好,十年、二十年以后,他们是社会的中坚,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垂垂老矣,他们没有爱心就说:这些糟老头,我们就别管他。所以幸福在正确的思想,我们这一辈子绝对不要做欲望的奴隶,也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变成欲望的奴隶。幸福快乐就在我们正确的思想。

诸位朋友,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才会幸福快乐,我们现在想一想。诸位朋友,有想到的举手?假如都没有,我们现在每天带著子孙往哪里走?「欲助人者先自助」,我们要帮助家人,首先要先帮助自己明白什么叫幸福。而且「欲爱人者先自爱」,我们今天口口在那里,我要爱谁、我要爱谁,结果自己搞得一塌糊涂,你拿什么去爱人?

中国古圣先贤对这人生体会得很深,所以有提到「知足常乐」。我们在吃一顿饭,感谢农夫辛勤的耕种;在吃饭的时候,感谢服务人员的服务。你看,知足当下就快乐;假如不知足,嫌东嫌西的,那个饭吃下去都消化不良。而且又对这服务人员很不满,结果他也不高兴,菜还没有端出来以前,甚至於还给你多加了一些调味料。所以老祖宗讲「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知足的人时时感恩别人,不知足的人时时挑剔别人。今天,我们的孩子知足了,他走到哪里,一定很多人对他都很称赞,因为他时时都知足,感恩别人。他愈感恩别人,他人就愈称赞他。

还有孟子说的「人生有三乐,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叫天伦之乐。有一个老太太,她在她的遗嘱里面写道,我死了以后,把我的骨灰倒在我们家对面的超级市场的屋顶上,在哪一家我就不讲,不然它就没生意。为什么?因为她有四个孩子,常常到这个超级市场买东西,就是不愿意到对面去看看他的老母亲,老奶奶。没有天伦之乐,每天住很大的

篇四:蔡礼旭《弟子规》讲座第十七集

蔡礼旭《弟子规》讲座第十七集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谈到“朋友有信”,这个信不只是要有信用,还要有信义,有朋友的道义,所以朋友之间我们要去尽一些本分。昨天讲到的就是劝朋友的本分,当朋友有所过失,或者朋友一些思想观念有所偏颇,我们应该去劝谏他,去引导他。当然不是只有朋友要劝、要引导,事实上我们人与人当中,不管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伦事实上都需要在对方有过失的时候,有错误的时候,我们尽心尽力去劝谏。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感受到,常常我们在劝了之后,不只没有达到效果,很有可能还造成一些言语的冲突都说不定。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讲,“宁愿成功找方法,不愿失败找借口”,我们劝别人没有成功一定是在态度、方法上有所不妥,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再自我反省去调整,而不是劝了没有用就自己生气,或者觉得对方不受教,很没善根,这样子我们的用心就不是很正确。

我们来思考一下,当我们劝别人以前,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劝才有用?所以昨天提到了,一定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信任的基础上,当我们的朋友信任我们,重视我们,我们讲的话他就会比较认真去听。一个人如何得到别人的信任?曾经我有一些好朋友,大家一起相处,因为我常常比较没空,所以跟朋友可能半年、一年才联络个一次,但是每次这些朋友跟我们相遇的时候,就好像几十年的老友一样那么样的亲切。另外有些朋友跟他们一个月谈个三、五次都不止,但是每次跟他们想交往就没有像我这么亲,所以他们就会懊恼,他说我们花那么多时间跟这个朋友相交往,都没有像你这么亲切,问题在哪?问题在当我们面对朋友的时候是不是非常真诚,而不是客套,是不是常常能够看到别人的需要在哪里,进而懂得去付出。当你对他的付出愈多,他能够去感受到你的关怀,自然对你的信任就深,一有信任,朋友的基础就扎得很坚固。

但是很多人很会照顾别人,很会付出,但是对方觉得压力很大,觉得说“拜托你,你以后不要再来照顾我了”,有没有这种情况?因为付出都没有针对别人的需要,只想到我想做什么就去做,别人都会觉得说你付出这么多,我好像欠你很多人情,“不要了,你不要再对我这么好了,拜托了一下”,这个就是付出的时候没有针对对方的需要去做。比方说刚好你的朋友、你的同事来了一些好朋友找他,刚好他人出去,这个时候你马上帮他接待客人,倒茶水给他的朋友,让这些朋友不会觉得很尴尬,不会觉得很陌生,等你的同事一回来,看他的朋友被你招待得服服贴贴,他的内心很舒服,这个就是他当下最需要的。而他的朋友也会感受到我的朋友在公司混得不错,然后他也会觉得你们这个工作气氛很好,所以这时刚好针对需要的时候去帮助他,去关怀他,这个时候人家就感觉很舒服。我们要能够看到别人的需要,还要透过处处留心去观察。

我曾经带一个班级,在带这个班的时候是六年级,刚好他五年级的老师跟他们处得不是很好,所以师生关系很紧绷,因为前一位老师派作业都让他们写到半夜十一点、十二点,处罚学生也很凶,所以学生跟他距离特别大。结果我去带班的时候,第一天站在讲台上,学生看我的眼神很奇怪,好像对老师不信任,东看西看,前面还有一个学生第一句话就问我,“老师,你会不会打人?”我们要“听思聪”,听孩子的言语就知道他们的心声如何,就是已经对老师有没有信任?没有信任,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去要求,“你要相信我,我会对你好”,他一下子也不可能接受这个感受。所以我们一察觉这一点就要开始懂得看他们的需要去付出,进而关系就会慢慢建立。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愈高,我们讲的话他才听得进去,他才欢喜去接受,去实践。

所以我一观察六年级的孩子在发育期间,所以肚子特别容易饿,所以我就去买完全不含防腐剂的饼干,胚芽饼干,放在我的桌子抽屉里面,所以学生到十点多、十一点就会过来找我,走到面前来,“老师”,我们就知道,而且拿出来的时候只能吃两片,最多两片,为什

么?吃多了他中午又吃不下饭了,所以最多吃两片。然后我特别去买了一个电锅,每个礼拜五下午煮东西给他们吃,我记得我第一次煮的时候是煮红豆芝麻汤圆,那个味道怎么样?现在快要吃中午饭了,大家听了肚子都饿了。煮了一锅芝麻汤圆,我们一开始,其实带一个班就好像带一个军队一样,带一个小国家一样,老师是国王,要能够赢得民心,所以要先收买民心。这一锅东西煮完之后,打开来香味都扑鼻,结果很有趣的现象发生了,我说诸位小朋友,诸位同学来吃,结果一半的人不吃,一半的人要吃,这一半的人很有气节,不被收买,而很多孩子撑不住了,马上就冲过来吃了一碗,还说老师可不可以再吃第二碗。

所以这第一批被窝收买的这些学生,我马上把他找过来了解整个班上的情况,了解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我们了解情况的重点在能够因材施教。你对他的个性、对他的家庭状况愈了解,你就愈知道怎么去使力,所以我们收买人心的目的是要成全学生,绝对不是为了权谋,所以任何事情要看存心,看这分存心。

所以第二个礼拜煮,全班就过来吃了,到最后学生跟你感情特别好。结果这么一煮下去,我心里想,假如煮一个学期我不就累死了!所以已经达到信任的目的,我突然灵机一动,我就跟学生讲,老师这三个礼拜示范了一个态度给你们看,叫做为人服务,接下来我希望热心的同学能够把你最拿手的好菜、最拿手的食物,能够做出来带给同学,给同学服务。这句话一出来你不要担心,因为一个班级各种学生都有,所以一定有那个特别热心的会带头,他一定会举手来做。所以我马上说这位同学你登记一下,这个同学下个礼拜,另外那个同学下下个礼拜,然后就这样排了一个学期,把他排上去。

虽然是说我们这是做一个付出的动作给学生学习,我也没有想得很复杂,结果无心插柳柳成阴,我这个活动一办下去,学生学到非常多做事的方法,这是我教科书以外想不到的东西。学到什么?因为第一个礼拜这位同学来,我就告诉他,我说这件事情能够让你全权负责,你这个礼拜要做珍珠奶茶,所以所有该找谁帮忙,该花的钱,该安排的这些东西,购买的东西,统统你要负责好,所以就训练他负责一件事情的方法。当然我们叫学生做事,你也要把方法告诉他,所以我就跟他讲,你计划一件事情一定要记住五个“W”,两个“H”,这个在西方叫“管理的方法”,西方还是很有值得学的。我们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人最重的是德行,一定要有这个为体、为本,西方科学技术来运用,这个很重要。

西方在管理、在计划一件事,会用五个W跟两个H来计划。五个W是哪五个?第一个,“为什么要做?”做任何事为什么做要搞清楚,这个特别重要,“为什么”搞清楚你就做得很充实,也知道目标在哪。我们今天要做珍珠奶茶的目的在哪?希望同学吃了很欢喜。像我们在推展中国文化都是深入经典在学习,那到底深入经典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经典?这个动机很重要。很多推展经典的人,他推展的过程当中陷在哪里,陷在要让孩子背很多,请问让孩子背很多是不是当初的目的?当初的目的是什么?学经典的目的在哪?在什么?对,要扎孩子德行的根本,但是走到一半忘记当初的目的了,陷在哪?陷在追求背很多,要为名,要为利了,所以带着孩子到处表演,“你看我们这些孩子能够背这么多”,把当初的目的忘了。

我曾经到一个学校,他们邀请我们去参观他们学校召开的一个亲师会,结果有一个年级的孩子上台去念《弟子规》,我刚好坐在底下,结果在念《弟子规》的过程,两个孩子站在麦克风旁边,正在念“兄道友,弟道恭”,结果因为其中有一个孩子他就要抢这个麦克风过来,他就觉得不要让旁边这个人讲,就把他推一把,我在底下看,看不下去,到底是背出来重要?还是做出来重要?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时时要记住,你才不会在这个过程迷失掉了,忘记了你的初心。所以我们在人生经营过程,在这个忙碌过程,到底有没有去思考到我忙的真正目的在哪。很多人这么一忙下去,当初他是为了妻儿在忙,为了把家庭经营好在忙,忙到最后,统统搞到名闻利养里面去了,搞到一些应酬里面去了,到最后妻儿也没照

顾好,身体也搞坏了。所以确实做任何一件事,第一个,“为什么做?”你要时时很明白,不可以忘记。

第二个,“做这件事的过程需要哪些东西?”“what”,所以其实这个就是什么?第一个,“为什么做?”再来是人,需要什么人;事,需要哪些东西;什么时间完成,你要规划时间表;在哪些地点,人、事、时、地、物。这个“what”也可以包含需要哪些东西,所以你常常能够这样思考就不容易漏东漏西。

所以我们一看,他需要哪些,他就开始列出来,列出来之后去买,要在哪里买他都能想到。比方说他需要第一样东西、第二样东西,他就会列出来,列出来之后他只要买上了,我们说你要怎么样?这个勾叫做完成。假如这个东西没买到,我们说再追踪一下,谁去追踪可以写在后面,所以他小小的一张纸就可以计划整个工作。所以孩子的细心、孩子规划事情的能力从什么时候学?是不是让他大学再学?所以孩子不是不好学,是我们大人不懂教,每个孩子负责这件事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他需要哪些人帮忙他要清楚,比方说他们一定会找我干事情,我都闲不下来。他会说蔡老师要帮我拿一个瓦斯炉过来,我那天就得背一个瓦斯炉来,因为我说所有的人都听你的号令,你要负责,结果他就打电话到我家,刚好我父亲接的,我那时候刚好不在,他又跟我父亲说,麻烦您转告我们的老师,明天一定要带一个瓦斯炉,那他有确定了就打勾,还需要哪些人帮忙他就列出来。所以你看一个孩子在规划这件事,他开始能够运筹帷幄,在哪些地方买得到,他要去考察。再来,整个做这个食物的过程他要了解,然后方法他还可以去请教一些更有经验的妈妈,这个是“如何做”,“How to do”要精益求精。再来,“How much”,这个叫财务规划,需要花多少钱,他要写出来,然后来跟我要,跟我预算说要一百块还是多少钱,我再拿给他。

所以他就这样计划,然后一确定的事就把它誊到笔记本上,所以他就开始一个礼拜就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就看到孩子在办事的能力就一直进步。后来我们班负责一些全校性的事务,其中有一件是全校的纸类回收,把一些可以用的纸回收,那个工程量很大,但是我们班就做得很好,连那个管理的老师都跑到我班上来跟我说,“哇,怎么清得一干二净,很好”。其实就是点滴慢慢做事磨炼出来,所以孩子要磨,要训练。

结果除了做事能力训练出来之外,连做人的态度都有很大改变。第一次做好之后,他就拿东西来给我吃,幸好还懂得想到我,不然我就要哭了。拿过来的时候你不要马上就吃,你说饿死我了,赶快吃,那教育的机会就丧失掉了。学生拿过来,我们马上讲了一句话,我常跟学生讲话都没有讲透,为什么不讲透?让他思考,你讲一他做一,讲二做二,他没有思考。我们就问他,除了想到老师之外,还要想到谁?我有没有讲答案?没讲。这个孩子若有所思,咻,就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跑去哪,结果后来好几个学生都跑出去了,过了差不多三分钟,隔壁班的老师跑过来,她说,这个东西谁做的?怎么做得这么好吃?这个蛋饼是谁做的?来来来,把那个小朋友叫过来,我问问看他怎么做的。结果我就把一个小男生叫过来,他走过来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很有自信,你看女老师要请教我怎么做,他就开始告诉她原料在哪里买的,怎么做。所以这个孩子纵使考试考得不是很好,但是他做事方面,他的细心提升起来,这是对孩子内心有一个很好的帮助,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再来,所有的孩子出去之后,去送给他以前一、二、三、四年级的老师,还有连隔壁班的老师他们也都送去,所以全校都知道我们班在干啥。这个孩子五年级被老师压,所以本来是已经对人怎么样?对老师已经有距离了,比较冷漠了,结果这个活动一办下去,他们常常都是拿着东西去送人,所有的老师看到他们都是什么?都是笑脸迎接他们,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常常离老师还三公尺远、五公尺远,远远的就手举起来,老师好。所以他们对人的礼貌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进步特别快,当他对人有礼的时候,他的恭敬心就出来,他对人细心关怀的心也就提升起来。所以当我们懂得付出,而是针对孩子的需要,就很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那也从付出当中自己有进步,然后学生也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他们懂付出,所以在对待人的态度上,还有做事的能力上,都同时得到提升。所以其实教育孩子在哪?不在书本,书本是方法,事实上要落实在哪?在生活当中,在与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当中,那个是学问,那个才是真实的东西。

所以我们教孩子也要善用很多生活的情境去教导他,而这个能不能利用生活情境,也要取决于老师跟家长有没有这样教育的敏感度,而这个教育的敏感度也取决于我们为人长者正确的观念,到底教孩子什么是一辈子重要的。当你重视到孝重要,当你正视到恭敬、礼貌重要,当你正视到一个孩子做事勤快的态度重要的时候,你就会抓住他整个成长过程的机会点教。当我们都搞不清楚孝心重要,恭敬心重要,可能孩子都已经二十几岁了,这些东西一片空白,所以到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我们要清楚明白。

当信任都建立好之后,事情还没结束,所以“人情练达皆文章”,要能把一件事做圆满要有高度智慧,所以信任够了之后,当我们在劝的时候我们还要观察时机,而劝别人,你一定要先反观回来你的存心。我们常常,小朋友很喜欢告状,过来说某某同学怎么样,某某同学又怎么样。我们没有急着要去处理另外一个同学,我们会先问这位同学说,你告这个同学的状,你的存心是要帮他,还是幸灾乐祸?这个孩子想了一下,没说话。我们接着说,假如你是真心要帮助这个朋友,那你不需要来跟老师告状,你直接好言好语去劝这个同学。一些比较善良的学生他真的就听懂,他一过去之后,两个同学就手拉手走过来,因为你在平常的课堂都有给他一些引导,那一过来,这个被劝的朋友就说刚刚某某同学劝我,他很替我着想,那就一团和气。假如你不去引导孩子看自己的存心,那到时候这个来告密,那个来告密,蔚为风气,你会忙得焦头烂额,到最后你还会拍桌子,好了,不要说了,怎么只看别人的缺点!所以劝别人,我们要先问自己的存心如何,是真实的希望对方好,那你这件事会做得圆满,因为人有真诚心,一定会想到好的方法,进而去做。

那劝谏的时机在哪?《弟子规》有没有教?劝谏的时机说“谏不如,悦复谏”,心情好的时候再劝,还有“归过于私室”,劝别人的时候要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这样他面挂不住。他每天想到这些人都知道我哪里错了,他哪还有心思去改过,所以要归过于私室,私底下劝比较好,所以我们要洞察时机,比方说“交浅不言深”,这个也要看时机。

再来,你跟一个人劝的时候,你要看他的水准,进而调整你的言语,他的水平在中以下,你言语不能太深奥,不然他听了一头雾水。所以《论语》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程度以下,你不要用上等人的言语、态度跟他讲,他听不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所以除了时机点,你还要看这个人的水平到哪里,当你都能观察到这些点点滴滴的差别,你劝人效果就会很好。

我们再来看态度、方法,劝别人要用什么态度?在《弟子规》里面说“怡吾色,柔吾声”,是不是对每个人都“怡吾色,柔吾声”?对大部分的人“怡吾色,柔吾声”很好,人家欢喜接受,尤其在对待父母,所以在“入则孝”说要“怡吾色,柔吾声”,纵使你再有理,对父母的时候能不能像在训斥晚辈一样?那你的父亲绝对不能接受,所以对长者一定是“怡吾色,柔吾声”。请问对晚辈的时候要不要“怡吾色,柔吾声”?看情况。有时候这个孩子很没信心,你跟他讲话很凶,他怕死了,这个时候可以比较轻声细语跟他交代。有些孩子很傲慢,你还跟他轻声细语,他都不把你当一回事,这个时候你就要有威严。所以面对晚辈我们要看情况,面对长辈态度一定要好。面对平辈“怡吾色,柔吾声”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些关键点的时候,当你的朋友刚好在颠倒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怡吾色,柔吾声”,他会不会醒?他醒不过来,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假如信任很够的时候,你该现怒目金刚你还得现怒目金刚。

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刚好他人生面临一个很大的一个冲突点,所以整个情绪非常不好,到我家本来是要念书,结果一坐下来苦水吐了半个小时,讲得很气愤,我静静的让他把

苦水吐完。吐完之后,我又针对他吐的这些苦水重新告诉他,你就是哪里做不好才会造成这个结果,结果我又还了他半个小时,很凶。因为他已经,我们说歇斯底里了,已经是失控了,这个时候你要用正气震慑他,所以我足足回敬了他半个小时,他这半个小时一句话也没有插进来,因为我太凶了,讲完之后,他回去了。

隔天一大早打电话给我,他说他活了三十几年,昨天接到了一个最好的生日礼物。我一听觉得很愧疚,人家昨天生日,我还给人家骂了一顿,但是我打从心里佩服他,为什么?朋友这么样直言不讳,他马上能转变他的心态,所以这个人有大福。所以人生的福在什么?福在受谏,可以接受别人对你的规劝,那你后福无穷。我这个朋友本来人生走到几乎是已经是悬崖勒马了,现在反转过来,日子过得挺好。所以他的福在哪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他有雅量接受别人的奉劝。那个时候也是因为我观察时机,因为确实他对我信任很够,我们才敢用这种态度去面对他,而这种态度绝对不是发脾气,绝对不是,我们清楚明白,还是为他着想。所以是发脾气还是为人着想,还要问问你自己。

假如你的存心对了,你的时机也没错,态度、方法也对,那还是没有效果,这个时候怎么办?其实不是没有效果,我们来看一个图。人的生活行为都有一个惯性,一个习惯,不只人,万物都有一个惯性,所以在物理学当中叫做“惯性定律”。你要推动一个东西的惯性,比方说我们一杯水放在这里,你要推动它的时候,一开始力量太小会不会动?你力量要慢慢加大,大到突破了它的静的惯性,叫“静摩擦力”,一突破了就动起来,结果一动,你就不用那么累了,所以推动的时候一定要到哪?到突破静摩擦力,它马上变到“动摩擦力”,就比较顺了。所以你要劝别人改变他的行为也有一段过程,那你推到这里都说“你看我推都没用”,有没有用?有,是还没有到那个力度,继续努力怎么样?这个过程要耐性,等有一天突然动起来了,他就慢慢能自我要求,你就不用再推了,可是这一段过程,你不能推倒这里说“没用,不推了”,那前功尽弃了。所以万事万物的理都兼容的,物理的原理跟化学的原理拿到人生来还是用得上。所以我们要观察,当时机还没到,要用耐性去推动,而耐性里面要包含着你的真诚、你的关怀。

我们有一位老师,带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从小宠坏了,所以连吃饭的规矩都没有,所以这位老师下定决心要好好磨他,要让他自己吃,因为这个孩子从不自己吃饭,都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诸位朋友,你在跟孩子讲这句话的时候要解释一下,因为我们有一个小朋友就说,“老师,茶来当然要伸手,饭来当然要张口,不然怎么吃”,他不懂这个比喻的意思,所以跟这一代小孩讲话你还要讲仔细,有时候他已经连这个领会力都没有。所以样样都是人家来侍奉他,这位老师下定决心就训练他自己吃。每天在那边喊,“我不行了,这个老师要害死我了”,用任何很尖锐的言语在考验这位老师的定性,用很刻薄的话在刺激老师。结果撑了一个礼拜之后,这位老师觉得很累,心里面很想放弃,算了。突然礼拜一来上课,中午的时候,他还没叫这个孩子吃饭,这个孩子自己跳上去说,“老师,我要吃饭了”。这位老师在那里突然觉得百感交集,逼他逼得要死,突然自己主动要做了,所以这个力量还是真不能中断。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劝别人还有很多的功夫我们自己要去提升,当我们面面俱到之后,朋友可能会常常能够接受我们的劝告,进而对他的人生、对他的家庭有所帮助、有所帮忙。

刚刚讲的是第一点,对朋友有劝谏的一个本分。第二个本分是关怀,关怀朋友,我们刚刚也有提到了付出这个部分,其实也就是关怀。古代的人很重朋友的情谊,而每次要关怀到朋友家里,可能一走就是多久?可能一走就是三个月、六个月,而我们现在的人,朋友可能二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自己回到家了沙发一坐,懒洋洋的,很可能很近的朋友,半年、一年都交往不到一次中国话说的“见面三分情”,当人不常见面之后,有时候一碰面还觉得怪尴尬的,也不知道最近发生啥事,你根本没机会关怀。所以古代的人常常是为了一个朋友

篇五: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文档弟子规7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7/2/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200-01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来到图文巴,末学心中都是一分感恩的心情。我记得在我念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位朋友,他从小都是读我们老祖宗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他在跟我谈话当中说到,他曾经走过很多的国家地区,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他都会拾起这片土地上的一把泥土,然后把它带回来,装在一个瓶子里面。每当他拿起这罐土壤,他就会想到在这个国家地区,曾经有多少的人给他帮忙、给他鼓励、给他照顾。当我听完这一段话的时候非常的感动,而这个态度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形成。所以当到达图文巴净宗学院,就想起五年前,末学在净宗学院学习的那半年,许多法师的教诲,许多同修们的爱护、照顾,历历在目,就好像昨天一样。

而这分感恩之情,我们要化成一个精进的动力,因为所有爱护我们的法师、同修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有好的成就。所以「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我们生命当中从小到大,多少长辈的爱护,多少老师的提携,多少同学、同仁给我们生命当中的启示,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就是我们这一生能有所成就。我们能时时抱著这分感恩的心,抱著这分「上报四重恩」的心,那我们就有源源不绝的动力,来对治我们自己的习气。所以《弟子规》上告诉我们,「恩欲报,怨欲忘」,而这分恩德不只是要感念在心,还要把他们的风范记在我们心上,接著我们要把它效法、学习。

我记得那时候到净宗学院,我自己以前很少做家事、做家务,后来在学院我们也轮流到厨房去帮忙。佛菩萨慈悲,我们人生缺什么,佛菩萨就会安排我们去学习、去历炼。当初到厨房去洗煮汤的锅子,那个锅子身长都快一公尺长,洗著洗著才了解到,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知道有多少义工菩萨在护持、在帮助著我们。由於到厨房去帮忙,才感受得到众生恩难报,因为每个义工菩萨他们都是用至诚的心在为我们付出。他们的心中都是想著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成就,这分祝福、信任的心,我们不忍心让他们失望。

在这三年多,我们到祖国大陆推展中国文化,这一路走下来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感受到广大的同胞们这颗善良的心。记得有一次,有一对老夫妻他们拿著当季收成的粮食,到了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到了以后,就对著我们的老师讲到,「老师们太辛苦了,要吃最新鲜的粮食」。他们把最新鲜的拿给我们,接著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些钱,而这包钱当中还有一块的,甚至还有五毛的。我们接待的老师看到这一幕非常感动,可以感受得到,这一对老夫妻他是尽全力在护持正法的复兴。而我们净宗学院,以至於全世界所有的净宗学会,都有无数的同胞们、无数的同修们,都是用这分至诚的心,全心全力的心在护持著我们,这分恩德我们要时时不敢忘怀。这一对老夫妻把粮食放下以后,接著就匆忙要赶回去,他们已经坐了差不多十个小时左右的火车。我们的老师就说到,你们老人家留下来吃顿饭!两位老人家说到,我们不能再增加你们一点点的负担,我们还是回去吧!说著说著就走了。这样的老人家,在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

我们管财务的老师,他们常常都是收到很多老人家省吃俭用,把他的退休金省下来。因为他们听师长讲,说人民币一百块也可以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他们听了之后真的去做。到菜市场去买剩下来的青菜,买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老板看了都很感动,之后菜都送给他们。他们一个月只花一百块钱人民币,其他省下来的钱来护持正法。所以,我们整个修学的过程,确实有无数的人在协助我们、在成就我们,他们这分至诚的心,不疲不厌的榜样,要留在我

们的心中。

我记得那时候很多同修在厨房里一起做馒头,每一次做要做八百个到一千个馒头。我也没做过馒头,跟著就一起帮忙,假如没有经验,确实有时候想帮忙还会帮倒忙。我们就要先多看、多听、多学,后来慢慢的就可以上线了,跟著一起做馒头,做著做著腰就很酸,感觉都快撑不下去了。但是看著所有在做馒头的菩萨们,没有一个人喊累,而且还是露出灿烂的笑容在做馒头,这么一比较,这个功夫就差很多。人家都不休息,我们就不好意思休息,到最后实在是不行了,只好慢慢的走到角落,看著大家都没看到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一下。但是在这个当下,我们感受到的是菩萨们他们不疲不厌的精神。所以,不疲不厌不单是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呈现出来,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多少菩萨在为我们表演,我们都要记在心上。

而「上报四重恩」第一个就是父母恩,父母的恩德我们是随著年龄的增长愈加的深刻。因为我们处世待人当中,重要的态度、心境都是父母的教导形成的。我非常感谢佛菩萨加持、祖宗的庇荫,我能走上教育的路,由於走上教育的路,更去思考到父母、老师、长辈对我们人生重要的影响。刚刚说到我们要时时怀著一个感恩的心,我就想起我的母亲,她在小孩成长的过程当中,常常都是提到每个长辈对我们的爱护。母亲提到爷爷,都会说到你们小的时候太吵了,晚上不睡觉。我的母亲她是小学老师,隔天又要教学,我的爷爷就会叫我的母亲先去休息。然后我的爷爷就摇著摇篮让我们睡觉,而且我爷爷功夫很不错,他能用脚摇摇篮,摇到自己睡著了还在摇,所以爱护孙子的心也能够提升到这个境界。我们的记忆当中都是这些感动,都是长辈对我们的恩德。

我的爷爷也会对著我们说到,母亲在我们三个孩子小时候非常的辛劳,在学校五、六十个学生要照顾。我之前还没有从事小学老师以前,有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小学老师真好,有寒假又有暑假。但是我真正去教学之后,深刻感觉到当小学老师,他时时要关注著几十个学生的安全,要留心著几十个学生人格的成长,那是要全神贯注的。所以寒假、暑假对一个小学老师来讲,只是喘息一下而已。没有真正去体会过、去付出过的,很难了解到个中的辛劳。我自己当了几年的小学老师之后,再回想起爷爷跟我们讲的这些话,感触更不一样。母亲在学校照顾这么多学生,回来还要侍奉公婆,而且我母亲嫁过来的时候,我的叔叔、姑姑都还在读书,一家的重担压在我母亲的身上。但是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从来没有感觉到母亲有说一个苦。

所以,父母他们的身教已经给我们演出来,所有人生应该尽的责任,他们都是无怨无悔去做,从来不喊苦。我的爷爷说到,我母亲在学校教书,又要照顾三个孩子,很辛苦。有时候在学校下课,刚好课堂跟课堂之间那十分钟、十五分钟,累得一趴下去就好像昏过去一样,往往都是学生把她摇醒,她才接著上下一堂课。记忆当中,都是母亲提到爷爷对我们的照顾,都是提到叔叔,我们在生病的时候,他在病房外在那里为我们祈祷、为我们流泪。以至於外公外婆,还有阿姨们对我们小时候的爱护,我们可能记忆都不深刻了,但是母亲都会时时提醒我们。所以这分感恩的心,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之下渐渐的形成。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难对人提起恭敬心、提起感恩心,我很想恭敬、想感恩别人,但是提不起来。我们细细去了解,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没有把长辈的恩德告诉他们,反而抱怨一些长辈,或者抱怨上司、抱怨同仁。孩子听到了这些话语之后,他的心中无形当中对人会有一种怨气,对人不容易信任。确实为人父母、老师的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孩子的人格,甚至影响他这一辈子的修学。感受到这个真相之后,我们为人长辈者要谨言慎行。

我们去年底到马来西亚,跟差不多六百个老师们一起交流中国文化,而总共是三天的课程,诸位同修可能很难想像,上三天上了多少小时的课?总共上三十个小时的课,每天十个小时。马来西亚的同修那种学习的精进态度,深深留在我们心中,确实是他们给我们上了一课。从早上七点半开始上上到十二点,又从下午一点上到五点半,然后晚上七点半又上到九点半,而且三天上下来,没有一个人打瞌睡。那分认真的态度,我们深刻感觉到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这么有福报,这个福报最根源的就是有一颗知恩报恩的心。为什么马来西亚同修们,他们对自己传统祖宗的文化这么样认真的学习?因为他们感念因为有祖宗这些宝贵的教诲,他们虽然身在海外,也能够让自己的家业、事业有很好的发展,很好的承传。而福田靠心耕,有这分知恩报恩的心境,有这分承传文化的使命感,福报就愈来愈大。

其中我们看到有一位是孔老夫子的后代,当他跟我们见面之后就提到,说他没有读过《弟子规》,但是当他打开《弟子规》在读的时候,每一句经文都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从孔老夫子后代的这段话,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弟子规》不是读经典当中就能读得出来。最重要的是父母、是长辈他们在家庭当中就把它演出来,让小孩从小耳濡目染之下,这些做人处世的重要态度,就深植在他心田当中。所以中国文化当中,文字就把人生的哲理含摄在其中。

我记得五年前在净宗学院的时候,有一位陈伯伯,他留在我心中的印象,就是不断的去付出。哪里有最辛苦的工作,他都是首先去做,而他自己对中国的文字非常用心的研究。他就跟我提到哺乳的乳,「乳」字左手边是一只手,下面一个子,是抱著一个孩子。右边这个是个象形,是一个形像,就是像一个母亲的手抱著孩子来哺乳,就是这个乳字。而这个字就是时时提醒我们,不可以忘记母亲三年的养育、哺乳之恩,因为母乳都是母亲的血当中的营养变成的。所以,中国的文字都把人生的道理含摄在其中,让我们在文字当中都能开显智慧。而全世界能把智慧含摄在文字当中的,就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就只有炎黄子孙有这样的福分。

《易经》当中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天全世界这么多的民族,只剩下一个古文明还承传下来,还承传五千年不衰,就是我们华夏民族。我们再对照这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没有断掉?最主要的原因在哪里?在於我们的祖宗有很好的德行、智慧,庇荫我们的民族能延续到现在不断,而且是唯一一个不断的民族。我们体会到这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我们的祖宗都是怀著一颗感念、感恩的心。相同的,我们的祖宗庇荫了我们,我们承先也要启后,我们现在的德行、智慧能不能继续的庇荫我们的子孙,让他们也能够绵延不衰?这是我们这一生人生应该有的责任、使命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刚刚我们提到中国的文字,就想起教育的「教」字。在古字当中,这个教字是左边两个叉叉,画两个叉,两个叉下面有一个小孩,右边是一支树枝,一只手拿著一支树枝,这是个教字。这个教字就告诉我们,父母、老师画第一个叉,小孩跟著自然耳濡目染就画第二个叉,这两个叉就点出了教育的精髓所在,叫「上行下效」。小孩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他很自然就学会了,右边一只手拿著树枝,这个代表不断的提醒小孩、勉励小孩。所以一个字当中把教育的精髓都点出来,一来是上行下效,二来是耐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要形成他

正确的人格,要不断的提醒、不断的教导。这一个教字也让我们感受的到,《弟子规》不是拿来叫孩子背的,而是要自己做到,上行下效,让孩子去学。而且这个学还不能学表面的动作,都要从真实的心中流露出来才行,这个假假不了。

有位父亲他听了《弟子规》之后,他想上行下效,我现在要好好的做,我的孩子以后才会孝顺我。他本来上班之前没有做到「出必告,返必面」,他从听完隔天,他就去找他的父亲商量,这个父亲也就是小孩的爷爷。他跟爷爷说到,「爸爸,待一会儿我要去上班,我会跟你行礼,说爸爸我要上班去了,然后你要跟我配合一下,因为这样子才能把孙子教好。」这个爷爷听了还满安慰的,你活了三十多年,终於有点开悟了。你看,三十多年我们都不懂孝道,让父母替我们担了多少的心,父母的恩我们报都来不及,怎么还忍心让他们担忧?接著这个父亲带著他的孩子要出门上学去,爸爸跟爷爷恭恭敬敬鞠了一个躬,然后就出去了。走了没有几步路,这个孩子对著自己的父亲说到:「爸爸,你刚刚跟爷爷鞠躬是做给我看的。」所以,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强,做表面的那不行,一定要从真实心中做出来。

有位母亲她学了以后,也很认真做孩子的榜样,但是就感觉孩子对她讲话还是不恭敬。明明我对我父母都这么恭敬,怎么都没有感应?诸位同修,我们面对经典、面对佛法,我们要有一个态度:那是真理,不能检讨真理,一定要检讨自己。绝对不能有一个念头说:经典讲得不对,师父讲得不对。这个不行,一定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做了没有感应,没有好的结果,一定要反省我们自己,问题在我们身上。所以孔老夫子给我们做了一个比喻,比方一个君子之道,君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好像射箭一样。今天把箭射出去,没有射中靶心,下一个念头是什么?这支弓箭是不是台湾生产的?品质太差了,害我没有射到。这支弓是哪里生产的?你看我们第一个念头就是找藉口,我们没有修好,都是我先生不配合,都是我儿子不配合,我才没修好,这个念就是迷惑!

佛法是内学,心外求法这就是外道,这就不是觉悟。所以我们一件事情发生了,不先检讨自己,那就像《弟子规》说的「倘揜饰」。我教小学有个坏习惯,会考试,「倘揜饰,增一辜」,这样子错上又加错。而且我们佛弟子假如再掩饰,那个罪过不好说!为什么说佛弟子掩饰罪过不好说?因为我们已经戴上了佛弟子的名称,人家看了会说,你看那个学佛的人,比我们还会找藉口,我看这个佛法也别学了,好像也没什么利益。所以学佛的人不依教奉行,就好像警察又犯法,判罪会比较重一点。我们真的是时时要对照经典才好,不能检讨别人,这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我们立身处世、以至於成就学问,是个很重要的关键。不能看到表面我们对父母很恭敬,孩子怎么没有转?

这一位女老师,她就静静的往自己更深处去观照,她发现了一点。就是虽然她对父母讲话看起来都很有礼貌,但是当母亲讲的话比较长一点的时候,她内心的不耐烦起来了。所以,她没有真正内心的恭敬,她只有外在的形式而已。这么检讨之后,她不断就善观己心,要求自己的起心动念。后来真正对父母的言语,都从她的恭敬心中流露出来,也很快的,她的女儿对她讲话的态度就转变了。所以佛陀给我们一句很重要的教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就是我们这颗心,我们的心真正时时观照有没有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我们时时能这样观照,我们的依报,所处的环境转的速度就会快。我们看到很多同修们,他们的家庭变化比较快,那个根源绝对在他依教奉行的程度。

我们提到教育确实上行下效,我们希望孩子做到什么,我们首先自己要做到;我们希望同修们能够形成什么样的道风,我们自己首先带头来做。很多父母都会说到,我的孩子为什

么都讲不听?其实这句话点出了重点,因为教育不可能是用嘴巴讲,我们只讲不做,孩子看在眼里不服气。我们教孩子要孝顺,结果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父母不恭敬,孩子内心不服,那个不服的心态就在那里酝酿。现在很多说法我们都要很冷静去思考,因为有很多的理论都说,孩子到十三、四岁这个年龄左右都会有逆反、会有叛逆期。诸位同修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很多学校,尤其中学,开家长会,很多家长来到学校,学校的领导会对著这些家长说,你们的孩子现在的年龄正进入龙卷风时期,他们把这个逆反时期叫龙卷风时期。所以诸位父母,你们回去好好的注意,因为这是正常的。

这些父母回去之后每天盯著孩子看,看什么?看龙卷风来了没有。突然有一天孩子讲话比较不客气,他马上说你看龙卷风来了,这叫心想事成。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经验,从来没有教出逆反的孩子,为什么我们在短短二、三十年当中,却教出了这样的下一代来?这个我们不得不深深的来思考,为什么在二、三十年当中,能从孝顺父母,到现在杀父害母的事都那么多?我们想起一句俗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没有把孝道传下去,才会教出不听话的下一代。有一位华人学者说到,中国炎黄子孙是拥有全世界最高度的文明智慧的民族,但是却生出、教育出最短视的下一代。短视到什么程度?短视到会为了几百块、几千块,把父母、把至亲都给杀害。当我们炎黄子孙听到这段话,我们去感受一下,我们的祖宗在天之灵一定在那里掉眼泪。他们已经把最宝贵的智慧和盘托出,承传给我们,但我们没有领受,却造成民族莫大的危机。

我们遇到这样的情景,复兴文化、复兴正法对我们来讲,就是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如何去承传这个责任?就在我们的当下敦伦尽分,就在我们的当下把《弟子规》句句把它演出来,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身教,让整个家庭的气氛成为孩子的境教,环境的教育,耳濡目染。我们对长辈的孝心、恭敬心从哪里来?就从家庭的点点滴滴的情景当中形成。我们回想到小的时候,一到吃饭的时间,当母亲说吃饭了,我们下一个念头不是自己跳上饭桌去。首先想到的是谁?是爷爷奶奶。马上走出家门,因为跟爷爷也比较有默契,知道爷爷可能礼拜一在哪儿,礼拜三在哪儿。到爷爷会去的地方,看到了爷爷马上一声「阿公吃饭」,爷爷吃饭了。这一声传过去的时候,整条街上的邻居们,邻里乡党,很奇妙,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笑了。我看到诸位同修也笑了,都可以感受到这一分天伦之乐。当然,谁笑得最开心?爷爷笑得最开心,我们的祖宗也笑得很开心。

我们祖宗的文化从哪里传下去?从穿衣吃饭就在传;不是叫孩子来,给我念《弟子规》的时候传。《弟子规》每句都是生活的情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在传孝敬之心。所以爷爷欢喜,所有听到的人也欢喜,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叫真的欢喜。一个人因为力行了道义而欢喜,这样的欢喜长长久久,一辈子想到了都高兴,这叫「法喜」,这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得乎道而欢喜。这个不只自己会欢喜,还会传到下一代,让这分喜悦一代接著一代传承下去,这样的欢喜是不会中断的。

我又想起,记得小时候出去校外教学旅游,看到奶奶喜欢吃的豆腐乳,一看了很高兴,赶快买起来抱在自己怀里。我从买下来就开始高兴,因为脑海里想到什么?想到奶奶接过这一瓶豆腐乳,不知道会高兴多久,诸位奶奶们会高兴多久?高兴一辈子!而且那一个礼拜见人就说,我孙子给我买我最喜欢吃的豆腐乳。诸位同修,你看我现在想到还笑得合不拢嘴。所以真的,我一想到我的奶奶,脑海里就是浮现奶奶在那里关灯的景象,那分勤俭的态度留在我们心田。我们的生命是所有爱护我们人的精神的延续,奶奶那分勤俭持家留在我们心田。我的母亲常说,你们三个孩子怎么比我们父母还节俭,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因为我们的祖师是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