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中国珍奇动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2:30:42 作文素材
中国珍奇动物作文素材

篇一:中国珍奇动物

中国珍奇动物

中华大地动物区系包括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域。地跨两界的国家世界上只有中国、墨西哥和印度。我国共有脊椎动物4000多种,占全世界同类动物的1/10。在2100多种陆栖动物中,包括兽类450种,鸟类1186种,两栖类196种,爬行类320种,此外,还有鱼类2000多种及其他各种水栖动物。其中有许多是中国特产而又闻名世界的珍禽异兽。据1988年12月10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96种。例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野马、野骆驼、 麋鹿、朱鹮、丹顶鹤等均为我国一级保护珍稀动物。

中国为抢救濒危的生物资源,1994年已开辟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其中90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为保护大熊猫而设立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等自然保护区,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湖北神农架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以及贵州梵净山、吉林长白山、广东鼎湖山、福建武夷山、浙江天目山等著名自然保护区。在这些保护区内,专门对珍稀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进行了系列调查,并对十分珍贵的动物群习性和繁育做了常规监测。其中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等自然保护区已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外科学家合作共同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对我国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1)人类宠儿——大熊猫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us)是中国动物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世界上男女老少都喜爱的珍稀动物。有人叫它大猫熊,认为是熊科,也有人把它列为猫科,其实它属于哺乳纲,猫熊科,熊猫是俗称。熊猫性情温驯,头圆尾短,体态肥胖,有漂亮的黑白两色皮毛。白脸膛、黑耳朵,面孔涂上两个“八”字形黑眼圈。全身大部分乳白,四肢黑色,前肢黑色与肩部中央相连接,形成一条黑色的环带,好似一个身穿黑白套服的摇摇摆摆的“模特儿”,有人叫它熊猫小姐,别忘了,还有熊猫先生也常出场表演。

大熊猫和人类几乎同时出现在地球上,大约在第四纪更新世中期(60万年前),在中国南方大熊猫与剑齿象、巨猿经常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当时当地典型的动物群。天有不测风云,第四纪冰川来临,气候骤冷,生存环境恶化,大熊猫生活地区逐步缩小,只限于中国横断山区、四川西北部、甘肃、陕西狭小地带。虽然大熊猫在地球上出现很早,但它始终默默无闻。1869年法国神甫大卫曾在四川宝兴获得第一个大熊猫标本,送到了巴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直到1936年捉到第一只活的大熊猫后,它才闻名于世,至今不过才半个世纪的历史。 1955年北京动物园开始人工饲养大熊猫,1963年9月首次喜得幼仔,进入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新时期。不久,人工授精又获得成功。人们不禁要问:大熊猫为何如此稀少娇贵呢?

这是因为大熊猫不仅分布地区狭隘偏僻,并受食物来源的限制。熊猫栖息在海拔2600—3500米山区,要求气候温润、冬不冷夏不热。熊猫的食物主要是竹类,而且它的食量很大,所以竹类的分布和多寡盛衰影响着熊猫的分布与存活。一般竹林分布是孤立分散的,倘若竹林的生长突然发生较大的变故,如前几年我国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就会断绝熊猫的食物来源,造成熊猫的大批死亡或迁移。再者是熊猫繁衍子孙能力差。熊猫性格孤僻,孤芳自赏,独来独往,求偶机会少,偶有发情才寻寻觅觅,又不知情郎、阿妹在何方?何况它们性

成熟晚,一般长到六七岁才春情勃发,发情期又很短,很容易错过“美好姻缘”,所以繁殖率低。熊猫妈妈若产仔,也一次只一二个,在自然界只能养活一个,成活率也很低。虽然熊猫种群在自然界竞争中,为适应环境变迁,已由食肉兽逐渐转化为素食动物,在中国西南争得一席之地保存下来,但是仍未能挽回日渐衰微的命运。这种无价之宝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绝迹,幸存的野生熊猫被当作活化石,正在受到人们的大力抢救和保护,同时人工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1年四川人工繁殖的一对双胞胎(一雄一雌)同时成活,发育良好。中国谢绝任何国家购买或用其他动物交换熊猫,只作为礼品动物赠送给一些友好国家展出,使当地人民有机会一睹大熊猫的风采。

(2)金丝猴三兄弟——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

中国国产有18种猿猴,其中六种是中国的特产,其中有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白头叶猴、台湾猕猴、毛面短尾猴。前三种人们称作金丝猴三兄弟,其名声仅次于大熊猫。由于迄今尚未在国外展出,所以世人要想见到这种高贵的灵长类动物,只有亲自到中国来觅觅寻寻,碰巧,或许能见到。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金丝猴是一种群栖性动物。由群中最壮实的大公猴担任猴王,发号施令,统率并保卫猴群,每当有外敌侵扰,猴王率先发出警告,一声呼啸,猴群急速逃走。金丝猴体型粗壮,鼻孔朝天,脸相呈天蓝色,肩背部披着金黄色长毛,有一条长长的尾巴。金丝猴四肢灵活,在树上攀援嬉戏,喧哗呼叫,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呼啸而过,瞬间即逝,被称为跳高能手,快跑健将,很难捉到。平时白天在树上摘野果、松籽、嫩树叶,以素食为主,夜间相依相偎在树叉上蹲坐着睡觉。金丝猴一般栖息在海拔2000—3500米左右崇山峻岭中,主要分布在四川岷山和邛崃山、陕西秦岭、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摩天岭及湖北的大小神农架原始密林中。金丝猴的毛皮极为珍贵,制成的皮褥能防潮湿,有治疗风湿病的作用。

我国古代对金丝猴早有记载,在《山海经》和《尔雅》中称之为“狨”[róng容]。金丝猴爱护老幼病残,如果有一个猴子受伤,群起救护。母猴慈爱异常,对幼仔关心备至,若受惊逃跑,一定携带小猴仔,遇到猎人追捕,母猴眼看走投无路时,便急速推下幼仔去逃生,自己等待束手就擒。在《太平广记》有关“狨”的一则记载十分感人:当母金丝猴中箭,它马上放下怀中幼仔。小猴依恋其母,走不远又返回投向母猴怀中,母猴忍痛推下幼仔让它赶快逃命,小猴哀痛啼哭不舍,结果母子双双遭难。面对这种凄凄动人的景象,人类又怎忍心猎杀它们呢!金丝猴生育率低,春季母猴发情交配,一般要怀孕五—六个月,只产一仔,无怪乎母猴舔犊情深。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brelichi)黔金丝猴因产于中国贵州省而得名,又名灰金丝猴,是当今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种之一。仅分布在贵州省梵净山原始森林之中,地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属于武陵山区地带。据初步考察大约有300—500只,可以说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一种灵长动物。它除了在北京动物园、贵阳黔灵公园公开展出过外,迄今国内外其他动物园从未有这种珍稀动物。当今,国外只有英国自然博物馆藏有一张猴皮标本。

黔金丝猴毛皮呈灰褐色,没有美丽的金丝,两肩之间颈背上有一片白斑,也有人叫它白肩仰鼻猴。它在金丝猴三兄弟中尾巴最长,尾巴比身躯要长许多。如1903年定名的那个黔金丝猴标本,身长有730毫米,而尾长970毫米,一般体重比金丝猴要轻些,约16公斤左

右。

黔金丝猴形体虽不如金丝猴大哥魁伟漂亮,生活习性却十分相似。它们群居在梵净山常绿和落叶林区。平时,黔金丝猴主要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层,喜食树上植物叶、芽、树皮和果实,觅食睡觉嬉戏在树上,偶尔下地饮水或觅些辅助食品,很快又回到树上栖息。由于这种猴子身手快捷,群起奔跑,极难捕捉。1967年9月在贵州梵净山西部——金盏坪捉到一只雌猴,1970年4月在梵净山南部盘溪又捉到一只雄猴,二者皆因下山偷吃被俘获。先后送到北京动物园,雌猴在1969年与陕西来的普通金丝猴交配,第二年产下一只雌性幼仔。同年雄猴来京,二者恋爱同居,情投意合,并与幼女组织了五天家庭,拍下一张珍贵混合家庭照片,刊登于1982年第一期《大自然》杂志上,轰动国内外。不料,好景不长,三个猴子因饮食不合、健康状况不佳而又分开居住,雄猴只在1971年在北京动物园展出一个月,人工饲养四年之后亡故,雌猴也只活三年,“混血”幼女还未续上香火便也死去。虽然人工饲养黔金丝猴刚刚迈出第一步,却已取得一些宝贵经验。目前野生黔金丝猴所处梵净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存较好。国内外不少生物学家常到梵净山去寻觅这种珍稀猴子的踪影。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ieti)滇金丝猴因产在我国云南省而得名,又名黑金丝猴,因为毛皮黑色为主体,头顶和背部有黑色长毛,胸部、腹部、臂部和四肢内侧是白颜色。由于生活在高山雪地上,当地人叫它雪猴或白猴。在金丝猴三兄弟中,属它爬得最高,最耐寒冷。一般在海拔3350—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主要栖息在云南省北部云岭山脉的高山峡谷,西到澜沧江,东止金沙江,北延伸到西藏宁静山芒康附近,南达剑兰、兰坪的高寒阴冷的针叶林带。这种猴子采食松萝、松针、杉树嫩尖,每年5—7月下地吃新笋、嫩竹叶。至今中国尚未能饲养展出过,只是获得几个滇金丝猴的标本。

(3)珍稀鹿类——“四不象”、白唇鹿、海南坡鹿

中国是世界上鹿的种类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有17属,38种,其中10属、18种在中国能找到,约占世界一半左右。如身世不凡的四不象(麋鹿),青藏高原的白唇鹿,海南坡鹿、梅花鹿、小黄麂等。

“四不象”学名麋鹿(E.lapharus davidian-nus),古书上早有记载,是中国特产鹿类。由于它的尾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颈似骆驼非骆驼,所以借名叫“四不象”。此种鹿体长约二米,肩高一米多。雄鹿较大,体重可达200公斤。毛皮灰棕。雄鹿有角,雌鹿无角,四肢粗壮有力,主蹄宽大而且能分开,跑起来有声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里讲到过“四不象”,武王伐纣时周朝大军主帅姜子牙乘骑叫“四不象”,把它描写成“麟头豸[Zhì制]展体如龙”,可见古人对麋鹿的赏识。据出土的化石表明,长江南北均有它的足迹,到秦汉时期逐渐减少。历代王朝把麋鹿作为狩猎对象,或者圈起来养在鹿苑,供皇家、贵族游猎之用。《孟子》一书里有“(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的描述。西晋张华著《博物志》曾记载:“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多麋,千万为群。”进一步说明我国古代从华北一直到华东海滨广为分布着野生麋鹿。随着斗转星移,苍海桑田,延至清朝,野生麋鹿已经绝迹,只有一块人工饲养地,即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入侵,这仅存的中国麋鹿也在劫难逃,流离失所。1866年法国神甫从南海子弄走了两张麋鹿皮和两个麋鹿头送到巴黎,到1876年的10年间,英、法、德、比驻清使节和教会人士又设法从南海子弄出几十只麋鹿运回国去展览,“四不象”流落国外。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

定河水又泛滥,使中国最后的一群豢养的麋鹿无影无踪了。而那些曾流落海外的麋鹿却在英国伦敦附近乌邦寺别墅园林中传宗接代。当前世界上有上千头麋鹿,它们都是北京猎苑麋鹿的子孙后代。1956年春,英国伦敦动物学会赠予中国两对麋鹿,1985年从英国乌邦寺又有20头归来,如今在北京南海子重建麋鹿苑,欢迎它们回故乡落户。1986年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推动下,伦敦动物园无偿提供39头麋鹿,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放养,使回返迁移的“四不象”的子孙们在中国大地上重建家园。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白唇鹿是我国高原罕见鹿类。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米高山地带,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区,甘肃中部及东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白唇鹿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吻端两侧也是白色,耳朵长又尖。体长有二米,肩高1.3米,体重可达75公斤。毛皮呈棕黄色,带有淡色小花斑点,冬天毛皮呈暗褐色。雄鹿有扁平的角,分四或五叉,有个小尾巴才三厘米。白唇鹿平日由一头大公鹿带领,出没于高山草甸、高山灌木丛中。它们不畏严寒风雪,以山草和灌木嫩枝叶为食物。20世纪70年代,我国曾赠送斯里兰卡一对小白唇鹿,这是它们第一次走向世界。其他国家尚无此种珍稀名贵动物。近年来,在青海、甘肃、四川养鹿场开始驯养白唇鹿。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坡鹿因产于海南岛而定名为海南坡鹿,学名叫艾氏鹿或眉杈鹿。最突出特点是角上有一个大而弯的眉杈,与后面弯曲主枝接连,形成一个弧形。海南坡鹿分布在海南北部及山区,由于长期乱捕滥杀,目前只有东方县的大田,白沙县的帮溪两地残留着几十只。此种鹿身上有白斑,肋和腿部土黄色,腹、胸却一片白,背部有一条黑色中线,身高一米左右。公鹿有100多公斤。所产鹿茸质地好,是优质上乘药材。现已在东方县大田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抢救、保护这种濒危珍稀动物。

(4)长江神女与美人鱼——白鳍豚、儒艮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白鳍豚又叫白鱀豚,是一种小型齿鲸类,属淡水豚类。中国古书《尔雅》的注中有一段描写:“体似鱏[x*n寻],尾如■[j&居]鱼。腹大,喙[hu@绘]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可见古人对这种江中豚观察多么细微。鉴于它那种来去匆匆的神姿,可望而不可及的灰蓝色倩影,被称颂为“长江神女白骥”。清代文人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白秋练》,正是从“白骥”引出来的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不妨借机读一读。

据科学考察,白鳍豚是长江中一种珍贵水兽,简称白鱀或白旗,与白鳍谐音。它体形似鱼,却无鳃,靠肺呼吸,尖尖的嘴巴像鸭子。嘴里有130多个圆椎形锋利的牙齿,却不能咀嚼食物,而是囫囵吞食。它的眼睛小得像两颗绿豆镶在额头两侧,背鳍呈三角形,两片胸鳍掌形,鼻子是一个小小的圆形气孔长在头顶上,每10—13秒钟伸出水面换换气。一般三五成群游弋在江中觅食,有时也成双成对。交配期为冬末春初,孕期约一年,每胎只产一仔,幼仔靠吸食乳汁长大,繁殖率低。

白鳍豚虽耳与眼退化,体内却有雷达般的声纳系统,可以识别物体,探测食物,联系伙伴,趋利避害。这种江豚大脑比大猩猩、黑猩猩发达,是一种聪明伶俐的水兽。白鳍豚原来分布很广,从长江口到三峡一带常常或隐或现,进入洞庭湖、鄱阳湖,甚至在钱塘江、富春江也发现过。近年来只在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见到它的身影。每当夏季水位高时游到湖中觅

食,冬季游回长江深水区过冬。迄今国外只存有两只标本。1980年湖南岳阳渔民捕捉到一只活白鳍豚,取名“淇淇”,当时淇淇颈背两处受伤,并患有致命的水霉斑病,生命垂危。经过四年的精心养护,治愈了伤病,体长由1.43米长到1.9米,体重由26.5公斤长到92.5公斤。白鳍豚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很大价值,因为它属于淡水豚类,是现代存活的鲸类中最古老的一种。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形态、构造及潜水功能,对于军事科学及仿生学、造船学和改进人工声纳系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儒艮(Dugong dugon)世界上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很多,在欧洲许多城市与花园都能见到美人头形、鱼身和鱼尾的雕塑。此传说多源于远航的水手,他们在浩瀚的大海中长年漂泊,思念着故乡亲人。当他们瞭望远处海湾时,似乎发现有袒胸露肤的“美人”鱼,怀抱幼仔,在海浪中浮沉。中国古代也有类似传说,最著名的是宋代《徂[Cú促阳平]异记》中的记载:“查道使高丽,见妇人红裳双袒,髻鬟[jì huán计环]纷乱,腮后微见露红鬣[liè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恋而没——乃人鱼也。”此外《稽神录》也记载过有人见到海面上有头似妇人尾似鱼的“人鱼”。东西方关于美人鱼的传说,虽有“亦真亦幻”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在印度洋沿岸、红海、南中国海,以及澳大利亚海域,确实有一种奇特的水兽,怀抱幼仔浮沉于海水之中。经科学考证,这种被误认为美人鱼的动物是一种类似海牛的哺乳动物,由拉丁学名Dugon音译过来的叫儒艮[g8n根去],虽不为任何国家所特有,但在我国台湾省南部及广东沿海均有儒艮出没。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

儒艮属海牛目,儒艮科。其形象并不美,头小身大,体重有300—500公斤,身长2.7—3.5米,皮肤发灰有黄色稀疏短毛,耳朵退化只有两个耳孔在眼后,两只呆呆的小圆眼还不停地流泪水,以保护眼球不致因干燥而受损伤。面孔皱纹多,一嘴胡子拉碴。鼻子长得更奇特,有个向内打开的肉质盖子,当需要呼吸时盖子向内开启,潜水时关闭,防止呛水,是优秀潜水员。儒艮是群栖水兽,少则10只,多则几十只游弋在阳光充足的浅海或河口水藻丰盛之处。在黎明或黄昏浮到水面,无怪乎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水手,神思恍惚,把用胸鳍托着幼仔进行哺乳的雌儒艮当成美人鱼了。

(5)恐龙的亲属——扬子鳄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产于长江下游,这段长江又叫扬子江,故名扬子鳄。它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所产的鳄归为同一属,同是温带鳄类,两栖类动物。

扬子鳄在中国古代叫鼍[tu$驮],这个字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著名的《诗经》、《礼记》均有记载,把它看作龙的一种,叫猪婆龙,又叫土龙。据有的科学家考证,龙实际是鳄的化身。它血盆大嘴,巨齿排列,麟甲分明,四足长尾,水陆两栖,均与龙的形象吻合。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称它为鼍龙。总之,它是一种古老的动物,与龟一样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后代,可以说是恐龙的亲属。从皮肤到牙齿、骨骼结构仍保留着恐龙时代的特征,是古老动物的活化石。目前扬子鳄野生的数量极少,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组织把它列为一级濒危动物,属禁止贸易的濒危种。扬子鳄在科学上不仅因其古老而十分珍贵,而且它还是20多种鳄当中唯一冬眠的温带鳄类,它半年活动,半年休眠。当每年十月下旬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入洞休眠,到第二年四月中下旬出洞。洞内温度平均有10℃左右,开始休眠及快要苏醒时有知觉,受刺激有反映,中间很长时间休眠期呈僵死状态。扬子鳄经过长眠之后,方伸伸懒腰,爬出洞外,迎着江南明媚的春光,集中精力去觅食,寻找鱼、蛙、虾、蟹和水生昆虫,尤其喜食田螺。扬子鳄体长不超过二米,最重达50公斤。不同于

篇二:中国珍奇动物

金丝猴三兄弟——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

中国国产有18种猿猴,其中六种是中国的特产,其中有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白头叶猴、台湾猕猴、毛面短尾猴。前三种人们称作金丝猴三兄弟,其名声仅次于大熊猫。由于迄今尚未在国外展出,所以世人要想见到这种高贵的灵长[zh3ng掌]类动物,只有亲自到中国来觅觅寻寻,碰巧,或许能见到。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金丝猴是一种群栖性动物。由群中最壮实的大公猴担任猴王,发号施令,统率并保卫猴群,每当有外敌侵扰,猴王率先发出警告,一声呼啸,猴群急速逃走。金丝猴体型粗壮,鼻孔朝天,脸相呈天蓝色,肩背部披着金黄色长毛,有一条长长的尾巴。金丝猴四肢灵活,在树上攀援嬉戏,喧哗呼叫,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呼啸而过,瞬间即逝,被称为跳高能手,快跑健将,很难捉到。平时白天在树上摘野果、松籽、嫩树叶,以素食为主,夜间相依相偎在树叉上蹲坐着睡觉。金丝猴一般栖息在海拔2000—3500米左右崇山峻岭中,主要分布在四川岷山和邛崃山、陕西秦岭、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摩天岭及湖北的大小神农架原始密林中。金丝猴的毛皮极为珍贵,制成的皮褥能防潮湿,有治疗风湿病的作用。

我国古代对金丝猴早有记载,在《山海经》和《尔雅》中称之为“狨”[róng容]。金丝猴爱护老幼病残,如果有一个猴子受伤,群起救护。母猴慈爱异常,对幼仔关心备至,若受惊逃跑,一定携带小猴仔,遇到猎人追捕,母猴眼看走投无路时,便急速推下幼仔去逃生,自己等待束手就擒。在《太平广记》有关“狨”的一则记载十分感人:当母金丝猴中箭,它马上放下怀中幼仔。小猴依恋其母,走不远又返回投向母猴怀中,母猴忍痛推下幼仔让它赶快逃命,小猴哀痛啼哭不舍,结果母子双双遭难。面对这种凄凄动人的景象,人类又怎忍心猎杀它们呢!金丝猴生育率低,春季母猴发情交配,一般要怀孕五—六个月,只产一仔,无怪乎母猴舔犊情深。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brelichi)黔金丝猴因产于中国贵州省而得名,又名灰金丝猴,是当今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种之一。仅分布在贵州省梵净山原始森林之中,地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属于武陵山区地带。据初步考察大约有300—500只,可以说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一种灵长动物。它除了在北京动物园、贵阳黔灵公园公开展出过外,迄今国内外其他动物园从未有这种珍稀动物。当今,国外只有英国自然博物馆藏有一张猴皮标本。

金丝猴三兄弟——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

黔金丝猴毛皮呈灰褐色,没有美丽的金丝,两肩之间颈背上有一片白斑,也有人叫它白肩仰鼻猴。它在金丝猴三兄弟中尾巴最长,尾巴比身躯要长许多。如1903年定名的那个黔金丝猴标本,身长有730毫米,而尾长970毫米,一般体重比金丝猴要轻些,约16公斤左右。 黔金丝猴形体虽不如金丝猴大哥魁伟漂亮,生活习性却十分相似。它们群居在梵净山常绿和落叶林区。平时,黔金丝猴主要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层,喜食树上植物叶、芽、树皮和果实,觅食睡觉嬉戏在树上,偶尔下地饮水或觅些辅助食品,很快又回到树上栖息。由于这种猴子身手快捷,群起奔跑,极难捕捉。1967年9月在贵州梵净山西部——金盏坪捉到一只雌猴,1970年4月在梵净山南部盘溪又捉到一只雄猴,二者皆因下山偷吃被俘获。先后送到北京动物园,雌猴在1969年与陕西来的普通金丝猴交配,第二年产下一只雌性幼仔。同年雄猴来京,二者恋爱同居,情投意合,并与幼女组织了五天家庭,拍下一张珍贵混合家庭照片,刊登于1982年第一期《大自然》杂志上,轰动国内外。不料,好景不长,三个猴子因饮食不合、健康状况不佳而又分开居住,雄猴只在1971年在北京动物园展出一个月,人工饲养四年之后亡故,雌猴也只活三年,“混血”幼女还未续上香火便也死去。虽然人工饲养黔金丝猴刚刚迈出第一步,却已取得一些宝贵经验。目前野生黔金丝猴所处梵净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存较好。国内外不少生物学家常到梵净山去寻觅这种珍稀猴子的踪影。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ieti)滇金丝猴因产在我国云南省而得名,又名黑金丝猴,因为毛皮黑色为主体,头顶和背部有黑色长毛,胸部、腹部、臂部和四肢内侧是白颜色。由于生活在高山雪地上,当地人叫它雪猴或白猴。在金丝猴三兄弟中,属它爬得最高,最耐寒冷。一般在海拔3350—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主要栖息在云南省北部云岭山脉的高山峡谷,西到澜沧江,东止金沙江,北延伸到西藏宁静山芒康附近,南达剑兰、兰坪的高寒阴冷的针叶林带。这种猴子采食松萝、松针、杉树嫩尖,每年5—7月下地吃新笋、嫩竹叶。至今中国尚未能饲养展出过,只是获得几个滇金丝猴的标本。

珍稀鹿类——“四不象”、白唇鹿、海南坡鹿

中国是世界上鹿的种类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有17属,38种,其中10属、18种在中国能找到,约占世界一半左右。如身世不凡的四不象(麋[m0迷]鹿),青藏高原的白唇鹿,海南坡鹿、梅花鹿、小黄麂等。

“四不象”学名麋鹿(E.lapharus davidian-nus),古书上早有记载,是中国特产鹿类。由于它的尾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颈似骆驼非骆驼,所以借名叫“四不象”。此种鹿体长约二米,肩高一米多。雄鹿较大,体重可达200公斤。毛皮灰棕。雄鹿有角,雌鹿无角,四肢粗壮有力,主蹄宽大而且能分开,跑起来有声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里讲到过“四不象”,武王伐纣时周朝大军主帅姜子牙乘骑叫“四不象”,把它描写成“麟头豸[Zhì制]展体如龙”,可见古人对麋鹿的赏识。据出土的化石表明,长江南北均有它的足迹,到秦汉时期逐渐减少。历代王朝把麋鹿作为狩猎对象,或者圈起来养在鹿苑,供皇家、贵族游猎之用。《孟子》一书里有“(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的描述。西晋张华著《博物志》曾记载:“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多麋,千万为群。”进一步说明我国古代从华北一直到华东海滨广为分布着野生麋鹿。随着斗转星移,苍海桑田,延至清朝,野生麋鹿已经绝迹,只有一块人工饲养地,即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入侵,这仅存的中国麋鹿也在劫难逃,流离失所。1866年法国神甫从南海子弄走了两张麋鹿皮和两个麋鹿头送到巴黎,到1876年的10年间,英、法、德、比驻清使节和教会人士又设法从南海子弄出几十只麋鹿运回国去展览,“四不象”流落国外。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定河水又泛滥,使中国最后的一群豢养的麋鹿无影无踪了。而那些曾流落海外的麋鹿却在英国伦敦附近乌邦寺别墅园林中传宗接代。当前世界上有上千头麋鹿,它们都是北京猎苑麋鹿的子孙后代。1956年春,英国伦敦动物学会赠予中国两对麋鹿,1985年从英国乌邦寺又有20头归来,如今在北京南海子重建麋鹿苑,欢迎它们回故乡落户。1986年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推动下,伦敦动物园无偿提供39头麋鹿,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放养,使回返迁移的“四不象”的子孙们在中国大地上重建家园。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白唇鹿是我国高原罕见鹿类。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米高山地带,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区,甘肃中部及东南部,四川西部和

北部。白唇鹿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吻端两侧也是白色,耳朵长又尖。体长有二米,肩高

1.3米,体重可达75公斤。毛皮呈棕黄色,带有淡色小花斑点,冬天毛皮呈暗褐色。雄鹿有扁平的角,分四或五叉,有个小尾巴才三厘米。白唇鹿平日由一头大公鹿带领,出没于高山草甸、高山灌木丛中。它们不畏严寒风雪,以山草和灌木嫩枝叶为食物。20世纪70年代,我国曾赠送斯里兰卡一对小白唇鹿,这是它们第一次走向世界。其他国家尚无此种珍稀名贵动物。近年来,在青海、甘肃、四川养鹿场开始驯养白唇鹿。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坡鹿因产于海南岛而定名为海南坡鹿,学名叫艾氏鹿或眉杈鹿。最突出特点是角上有一个大而弯的眉杈,与后面弯曲主枝接连,形成一个弧形。海南坡鹿分布在海南北部及山区,由于长期乱捕滥杀,目前只有东方县的大田,白沙县的帮溪两地残留着几十只。此种鹿身上有白斑,肋和腿部土黄色,腹、胸却一片白,背部有一条黑色中线,身高一米左右。公鹿有100多公斤。所产鹿茸质地好,是优质上乘药材。现已在东方县大田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抢救、保护这种濒危珍稀动物。

长江神女与美人鱼——白鳍豚、儒艮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白鳍豚又叫白鱀豚,是一种小型齿鲸类,属淡水豚类。中国古书《尔雅》的注中有一段描写:“体似鱏[x*n寻],尾如■[j&居]鱼。腹大,喙

[hu@绘]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可见古人对这种江中豚观察多么细微。鉴于它那种来去匆匆的神姿,可望而不可及的灰蓝色倩影,被称颂为“长江神女白骥”。清代文人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白秋练》,正是从“白骥”引出来的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不妨借机读一读。

据科学考察,白鳍豚是长江中一种珍贵水兽,简称白鱀或白旗,与白鳍谐音。它体形似鱼,却无鳃,靠肺呼吸,尖尖的嘴巴像鸭子。嘴里有130多个圆椎形锋利的牙齿,却不能咀嚼食物,而是囫囵吞食。它的眼睛小得像两颗绿豆镶在额头两侧,背鳍呈三角形,两片胸鳍掌形,鼻子是一个小小的圆形气孔长在头顶上,每10—13秒钟伸出水面换换气。一般三五

成群游弋在江中觅食,有时也成双成对。交配期为冬末春初,孕期约一年,每胎只产一仔,幼仔靠吸食乳汁长大,繁殖率低。

白鳍豚虽耳与眼退化,体内却有雷达般的声纳系统,可以识别物体

中国珍奇动物

,探测食物,联系伙伴,趋利避害。这种江豚大脑比大猩猩、黑猩猩发达,是一种聪明伶俐的水兽。白鳍豚原来分布很广,从长江口到三峡一带常常或隐或现,进入洞庭湖、鄱阳湖,甚至在钱塘江、富春江也发现过。近年来只在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见到它的身影。每当夏季水位高时游到湖中觅食,冬季游回长江深水区过冬。迄今国外只存有两只标本。1980年湖南岳阳渔民捕捉到一只活白鳍豚,取名“淇淇”,当时淇淇颈背两处受伤,并患有致命的水霉斑病,生命垂危。经过四年的精心养护,治愈了伤病,体长由1.43米长到1.9米,体重由26.5公斤长到92.5公斤。白鳍豚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很大价值,因为它属于淡水豚类,是现代存活的鲸类中最古老的一种。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形态、构造及潜水功能,对于军事科学及仿生学、造船学和改进人工声纳系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儒艮(Dugong dugon)世界上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很多,在欧洲许多城市与花园都能见到美人头形、鱼身和鱼尾的雕塑。此传说多源于远航的水手,他们在浩瀚的大海中长年漂泊,思念着故乡亲人。当他们瞭望远处海湾时,似乎发现有袒胸露肤的“美人”鱼,怀抱幼仔,在海浪中浮沉。中国古代也有类似传说,最著名的是宋代《徂[Cú促阳平]异记》中的记载:“查道使高丽,见妇人红裳双袒,髻鬟[jì huán计环]纷乱,腮后微见露红鬣[liè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恋而没——乃人鱼也。”此外《稽神录》也记载过有人见到海面上有头似妇人尾似鱼的“人鱼”。东西方关于美人鱼的传说,虽有“亦真亦幻”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在印度洋沿岸、红海、南中国海,以及澳大利亚海域,确实有一种奇特的水兽,怀抱幼仔浮沉于海水之中。经科学考证,这种被误认为美人鱼的动物是一种类似海牛的哺乳动物,由拉丁学名Dugon音译过来的叫儒艮[g8n根去],虽不为任何国家所特有,但在我国台湾省南部及广东沿海均有儒艮出没。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

儒艮属海牛目,儒艮科。其形象并不美,头小身大,体重有300—500公斤,身长2.7—3.5米,皮肤发灰有黄色稀疏短毛,耳朵退化只有两个耳孔在眼后,两只呆呆的小圆眼还不停地流泪水,以保护眼球不致因干燥而受损伤。面孔皱纹多,一嘴胡子拉碴。鼻子长得更奇特,有个向内打开的肉质盖子,当需要呼吸时盖子向内开启,潜水时关闭,防止呛水,是优秀潜水员。儒艮是群栖水兽,少则10只,多则几十只游弋在阳光充足的浅海或河口水藻丰盛之

篇三:珍奇的稀有动物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

2.过程与方法: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重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 一 ) 导入 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刺猬图片,让学生猜,然后比

较刺猬和针鼹,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为生字注音

针鼹( )蜥蜴( )蜷( )洞穴( )黏液( ) 喙( )蛰伏( )孵化( )吮吸( )

(三)请思考:

1.从题目看,本文的说明对象——针鼹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珍奇,稀有

2.齐读第一段,想想“珍稀”体现在哪里?

明确: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

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

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

3.快速浏览课文2——10自然段,想想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

了针鼹的特点?在说明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哪些什么方法?

(1)明确:从形态特点和特长、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三

方面具体说明。

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2)明确: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

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

点上加以比较,以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

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5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

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

“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

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

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

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

物的特点更加精确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

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

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

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

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

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

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

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

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

中的比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

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

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

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

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

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

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四)想一想:本文的说明顺序属于哪一种?明确:逻辑顺

序(从概括到具体)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

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

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图

片。

(六)拓展延伸一 野生动物生存现状令人担忧 拓展延伸二 针鼹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你还知道

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

(七)课外练笔:如果为校运会选择吉祥物,你会选择什

么动物?请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

文,为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动物 特点 特征具体表现 说明方法

形态特点(2——5) 作比较

针鼹 珍奇 生活习性(6——9) 列数字

稀有 繁殖特点(10) 打比方

篇四:《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练习题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练习题

自主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针鼹( )蛰伏( ) 喙尖( ) 吮吸( ) 黏液( )

二、判断下面结合语境释词是否正确。正确打∨ ,错误打×

⑴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被选为吉祥物(某些大型运动会上用来象征吉祥的标

记,多选用动物图案或模型),在全世界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

人注意,破坏公共秩序)。( )

⑵它冬季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甚至长

达28周。( )

⑶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用果实填饱肚子)。( )

⑷在这段时间里,它的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笨拙迟缓,不灵敏)。( )

⑸毛孔中渗出浮汁供幼儿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

三、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永远的丰碑”记录着革命先烈凭着 的信念,坚持斗争不动摇的光辉事

迹。

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全 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⑶今年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健儿 ,一举囊括五项冠

军。

A.顽强 迎合 所向无敌 B.坚定 符合 所向无敌

C.顽强 符合 不可一世 D.坚定 迎合 不可一世

四、填空。

作者紧紧抓住针鼹 的特点,从 地进行了介

绍,并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 的语言向读者介绍

了这位远方的来客。

能力训练

五、说说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⑴针鼹和刺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的爪子很长,

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己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

答:

⑵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

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

答:

六、说说下列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⑴针鼹的母乳比牛奶还稠,脂肪也多,并随幼儿长大而越来越稠。

答:

②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

可挖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

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答:

⑶它不仅背上,而且身体的边缘部分也都长满刺。这当然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

者说“盾牌”了。

答: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

山地中的蚁类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

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

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

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1.第一段中加点词“这”,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

2.为什么说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

答:

3.第十二段中的加点的词“据估计”,是否用词不准确,为什么?

答:

开放拓展

八、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一次名人访问中,被问及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时,有人说是电脑,

有人说是汽车,等等。但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却说是冷气机。他解释,如果没有冷

气,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国家,就不可能有高的生产力,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活

水准。他的回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看了有关报道,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没有

记者问:“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什么?”2002年10月中旬,英国《卫报》就评

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殊荣”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发明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包装

纸、塑料餐用杯盘、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等。

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注],给治理工作带

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发泡胶快餐盒,

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发泡胶快餐盒

会造成土地板结,不能栽种庄稼和树木;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

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一种称为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

料袋、发泡胶快餐盒的过程中使用的氟里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

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

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

确属“名至实归”。

[注]降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可降解物质的垃圾便

于处理,不致造成无法清除的污染。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受访名人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有电脑、汽车或冷气机等。

B文中认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塑料袋,但不止是塑料袋,还有“其家族”。

C废弃塑料袋焚烧时会释放出一种称为二恶英的毒性极大的化合物。

D塑料袋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

2.根据文意填空:本文认为塑料袋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它所形成的垃圾

既不能埋又不能烧。不宜填埋的原因

是 ,不宜焚烧的原因是 。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在高温下还

会 。

3.文中“殊荣”和“名至实归”都用了引号,两个引号分别表示: ( )

A.引用 强调 B.否定 强调 C.否定 引用 D.引用 否定

4.发明的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类,但许多发明应用的结果都有利有弊,请再举一

例并作简要说明。(4分)

九、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

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

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

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

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

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

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

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

在 、

、 三个方面。

2.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

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 和 。

3.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3分)

答: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yǎn zhé huì shǔn nián 二、⑴× ⑵∨ ⑶× ⑷∨ ⑸

∨ 三、B 四、“珍奇和稀有” 不同角度、全方位 生动、准确、简洁 能力训

练:五、⑴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针鼹爪子的锐利。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准确说明针鼹掘洞迅速的“绝活”。六、⑴从繁殖上说明针鼹生存能力强,

母乳有利幼儿的生长。⑵从行为上说明针鼹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爪子挖土惊人

的迅速。⑶从外形上说明针鼹顽强的生存力,依靠身上的刺来自我保护。七、1.答:

是指针鼹要吃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这事。2.答:因为它的主要职责是寻

求食物,供自己生存、生长。挖洞只是逃生的一种方法。3.答:是用词准确,

因为针鼹一天到底能吃多少蚂蚁、白蚁,没有经过具体的考证。开放拓展:八、1.D

2.不降解 会释放有毒气体 溶出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第三空答“溶出有毒物质”或“危害人体健康”均可。) 3. B 4.举例符合客观事实、言之成理即可。九、1. 容易训练(训练)吃苦耐劳 (工作)准确性高(准确性)2. 嗅觉 敏锐 3. 示例①利用猪的灵敏嗅觉来缉毒示例 ②运用蝙蝠超声波定位的原理,研制出雷达,应用于军事、气象等领域。

篇五:《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1

2. 海燕

一、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品味语言,并尝试通过朗读来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 二、

课文字词

积伶积俐:形容十分灵活。

劲俊:坚强有力且清秀好看 轻颸:sī轻柔的凉风 隽妙:juàn美妙 隽逸:jùn俊秀飘逸

粼粼:lín:形容水波明净的样子。

縠纹:hú:绉纱上的线条状的花纹。縠:有皱纹的纱。 圆晕(yùn) :1.环状波纹。2.指波纹呈环状。 荡漾:dàng yàng 起伏摇动: 憩息:qì休息 匾额 :匾

融融泄泄:yì和睦快乐

光顾:旧时指商家用来欢迎顾客的敬辞,这里是到来的意思。 忧戚:(qī)忧伤 嘉宾 :佳宾,贵客。 蹇(jiǎn)劣 :境遇不好。

浮宅:即浮家泛宅,本指以船为家,到处漂泊,本文指轮船。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皎(jiǎo)洁:明亮洁白, 三、 四、 五、

课文朗读: 课文导语: 常识(分发)

燕子——鸟纲,燕科各类鸟的总称。体型小,翼尖长,尾呈叉状,喙扁而短,口裂很深,飞行时捕食昆虫,为益鸟。

海燕——鸟纲,海燕科。小型海鸟。鼻孔呈管状,位于上嘴背面,左右相接。中国所见海燕体长在30厘米以下。较普通的为黑叉尾海燕,全身青灰近煤黑色。尾羽呈叉状,捕食水生动物。

写作背景——1927 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前往法国,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斜飞的海燕,勾起了作者的乡思.

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王统照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后主编《小说月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郑振铎远游欧洲,在旅欧途中写的这篇拖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去世。著有《取火者的逮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六、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思考与练习一”的表格,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

全文共14段,前后两部分结构大体匀称,都是写景状物在先,然后归结到抒发“轻烟似的乡愁”。由此可见,是“乡愁”这种感情把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联系在一起,“乡愁”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课文分别描写了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据此,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7段):主要是回想故乡的小燕子在春天里活动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8~14段):主要写现实中的小燕子在大海上活动的情景。 2、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一部分这幅“隽妙春景图”包含了哪些内容。

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故乡的春天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 3.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的背景上飞翔或憩息的小燕子,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爱,飞行的姿态俊秀飘逸,憩息于电线上时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为春光平添许多生趣。小燕子和故乡的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融融泄泄的亲密关系,小燕子的来去会引发故乡人们或忧戚、或舒怀的感情。人们喜爱小燕子,愿意让小燕子在自己家中安巢,人们甚至把自己的命运与小燕子是否光顾联系起来。小燕子已经成为故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天的使者,欢乐的使者 动态美、静态美

4.作者把小燕子写得如此活泼可爱,除了因为对小燕子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外,还有其他感情上的因素吗?

作者此时离开故乡、离开祖国有几千里之遥,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所见到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仍然称之为“我们的小燕子”。可见,作者心中割舍不断的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他怀想故乡

的小燕子,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5.文中如何描写海燕活动的背景?——“绝美海天图”

作者用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笔触勾勒出海上的小燕子活动的背景:海天一色,都是皎洁无比的蔚蓝;海波平稳,令人联想到春晨的西湖;微风吹起绝细绝细的波纹,在阳光照晒下显得温秀可喜;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如穿着蓝色夏衣的女郎颈间围着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画面色彩明丽,作者两次发出赞叹:“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在这皎洁无比的海天之间,人也被净化了,“一点杂念也没有”,深深地沉醉于美景之中了。这段景物描写层次感极强,先写海,再写天,然后用“绝美”二字表达出对海天的整体感受。 6.海上的小燕子是怎样的形象?

.小燕子在浩莽的大海上隽逸地从容地斜掠,或展开双翼,落在海面上,随着海波浮憩,作者担心小小的燕子会觉得倦,会遇到暴风疾雨,小燕子却是又安闲,又舒适。作者因此感叹这小小的海燕是海上英雄。

动态美、静态美

7.作者明明在写海燕,为什么还要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因为思乡心切,便把对故乡小燕子的热爱之情全部倾注在海燕身上,一再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其实是作者希望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而“小燕子”就是作者“乡愁”的象征。 8.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这两部分都是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都是先展示小燕子的活动背景,都有“绝美”的活动背景,一个是在作者故乡的田园湖面,一个是在辽阔无垠的海天之间,分别描写其外形、飞翔、憩息等特点,都有静态、动态描写而最终都落到“轻烟似的”“乡愁”上。

不同点:写故乡的小燕子是写记忆和想象中的景象,还通过燕子安巢来表现故乡人对燕子的喜爱,作者笔下故乡的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欢乐的使者。写海上的小燕子则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象,作者怀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关注眼前的海燕,担心它是不是会飞倦,是不是会遇着暴风雨,甚至关心绝小绝小的海鱼是不是海燕的粮食。作者着力描写海燕在浩莽的大海上的从容、安闲和舒适,刻画了一个海上英雄的形象。 从记叙顺序来看,前一部分是倒叙,后一部分是顺叙。

9.《海燕》是一篇抒情散文,请谈谈你对本文所采用的抒情方式的理解。

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作者笔下的“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物,其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全部的爱。这种寓情于物的抒情方式,可以将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含蓄。

10.讨论本课学习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

海燕是作者咏物抒情的缘起。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想到祖国,情不能已,就让自己深沉而浓厚的感情化为这个在海天之间翻飞的

“精灵”。虽然它在离家几千里、离国几千里的海上飞翔,但在作者眼里心里,它就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文章以“海燕”作为题目。

11、课文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优美。仔细品味加点的词,想象这些语句所描绘的画面。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七、

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因只身远赴海外而引发的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八、

课文引申:——名言等

“燕”语知多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庸的人不能了解杰出人物的远大抱负 莺歌燕舞: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大好形势 燕语莺声:比喻女子美妙动听的声音 燕雀处堂:比喻安居而失去警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九、 十、 1、

扩展资料(分发)——课外阅读 习题讲解:

抄写解释字词及摘句(造句)

十一、 作业设计: 2、背诵第1段和第8段。

十二、 文章总结:(有考内容总结)(知识点) 动态,静态描写、寓情于物、感情线索 十三、 一个优美段(语言) 十四、 激趣内容(上课调整)

十五、 教学效果检查:(早读或自修课进行)

字词检查、常识检查、朗读检查、课后问题检查、知识点检查、中心思想检查、 十六、 。

背诵第1段和第8段。 十七、 字音、字词订正。

隽妙:juàn美妙;隽逸:jùn俊秀飘逸 十八、 教学建议:(教学灵感)

十九、 板书设计。

海 燕 郑振铎

一、(1~7段)忆故乡的家燕

线索

小燕子 憩息(静)

忆燕思乡 二、(8~14段)看眼前的海燕绝美的海天(背景)海燕飞翔(动)

憩息(静) 海上小英雄形象

二十、 下轮备课使用的材料——语文教参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