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有关咏梅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20:52 字数作文
有关咏梅的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咏梅赞

咏梅赞

百花之中,妩媚者甚蕃。北宋周墩颐独爱莲。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只爱梅之香自苦寒来,傲霜斗雪,高雅端庄,可远观而不可随意采摘也。

予谓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梅,花之坚贞者也。嘻!莲之爱,周后少有闻,梅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141202 七年一: 刘丽

篇二:关于唐诗宋词的作文

关于唐诗宋词的作文

关于唐诗宋词的作文(一):生命因你而美丽

你,就像《花与少年》里那位明星说的那样:一个让我'熟悉着熟悉,陌生着陌生,熟悉着陌生,陌生着熟悉'的人。我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最了解你的人,但你却成为了我生命中那个不可替代的人;我并不是为你而活,可我的生命却因你而更加美丽。

开始啊,从大人耳中得知:与你相识,只是简单的机缘巧合罢了。第一次见面,是我抬头仰望这个世界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之后。但见面之后,小小的我就分外喜欢你,不知怎的就天天将你挂在嘴边,总喜欢很大声地当着许多人的面说你。可你似乎对我却没有一点点意思,认为我与你认识的其他小朋友一样懵懂、无知,只知道舔着棒棒糖和唱那些简单的儿歌。在我看来,那时的我——三四岁的孩童的确是幼稚浪漫的,哪里又懂些什么,只是你也许不曾知道:有些东西就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事情就是没有缘由的,有些感觉是不容你来问为什么的,我就仅仅是对你有些感觉哈?

后来啊,我一熟悉便天天缠着你,陪在你身边,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可你总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因为你时而欢乐,时而惆怅,时而>幸福,时而忧伤,所以,我觉得你时而陌生时而熟悉。你也曾无数次走进我的教室走进我的课堂,老师们总要将你介绍得那么美好,我也为你高兴着,我也曾向班上同学认真生动地介绍过你——不同的你:介绍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介绍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介绍你'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婉,介绍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景。我只希望同学们像我一样了解你、喜欢你。渐渐地,我便懂你几分了。你若欢乐我便欢乐,你若忧伤我便忧伤,你开心时我的笑声比你的高千倍万倍,你伤心时我的泪水比你的多千倍万倍。我就这样陪着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歌,一起闹地慢慢成长着。我偶然地发现,其实我的生命与你已经像两只丢了钥匙的锁一样紧紧锁在了一起,再也打不开了,但还好这两把锁也许是同心锁。这时的我是能感受到你的重要性了。

长大后,由于要完成学业,彼此遇见的机会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日思夜想着你,即使是面临中考的时候,我还是会抽出时间去找你,看你,向你问好。不知不觉中,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越来越了解彼此,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亲密,再后来就变成了形影不离。这时我才知道,对于我来说你竟然是如此重要。你若不在,我的生命将失去精彩;你若还在,我的生命才会更加美丽。但我知道,你不会不在,你永远都在,因为至少在我的世界里你永不会消失,我们将永远同在。

从我们相识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缘分就开始了,我的生命就注定因你而美丽。从开始的陌生到渐渐地熟悉,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理解到理解,你的人就如同你的名一样美丽,你有一个极为优美的名字:唐诗宋词。

关于唐诗宋词的作文(二):唐诗宋词的美

我从小就喜欢背唐诗宋词,也许是受背诗的影响,我的语文学得轻松,在诗词的世

界里,我融入字里行间,畅游在唐诗宋词中,感受着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只有你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感受才能觉察到。

唐诗里,我最喜欢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这首有六百多句的诗里,我体会到的是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的最大释放。诗中的琵琶女经历了'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的辉煌,却又落入了'弟走从军阿姨死'的悲惨境遇里,白居易闻知琵琶女的悲惨遭遇,联想到自己也怀才不遇,叹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那种'诉哀肠'的感情也融入到《琵琶行》里,所以才会流传千古。

在宋词中,我最爱背诵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水调歌头》苏轼的奔放、豪杰之气,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奔腾了,被激发了;而他那对家人的思念,又在《水调歌头》中流露了出来。作者在苏轼的词中,为他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深感岁月流逝的无情与无奈,又无不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随之悲泣。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姊妹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人们长眠其中畅饮智慧的琼浆。虽然有许多好作品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滔滔巨浪中,但这两个一个言志、一个抒情的两姐妹,用她们剩下的一点琼浆玉液,为中国文化的这条大龙,镶嵌上一双明亮而绚丽的眼睛。

关于唐诗宋词的作文(三):我的博士生导师——唐诗、宋词

江苏省无锡市 任漪柳

我的家族是一个书香门第,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从小就给我灌输了这样的理念:要我考上名牌大学当女博士,我现在已经从连元街小学毕业了,考上了江苏省某某中学,以后我还要再接再厉,争取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考上名牌大学的女硕士、女博士,在我学习生涯中,唐诗、宋词将成为了我的博士生导师。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我学习唐诗了,在学习的唐诗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所写的,这句诗中蕴涵的意思不仅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早已探出墙来。它还告诉我们: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是任何东西都阻止、压制不了的。

那年我上四年级,记得有一次,学校要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说每个人都可以参加,虽然我平时比较内向,但每当遇到有这种机会我还是不会放弃的,于是当天晚上我就准备了起来,可第二天老师对我们说,只让他规定的几个人去读,回到家,我闷闷不乐,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教育我说:'孩子,还记得那句古诗的意思吗?只要你真的有才能,那么总会显示出来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第二天,我找老师谈了,他给了我这次机会。演讲比赛我得了二等奖,以后只要有类似的事,我都会将这句诗化做前进的动力,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次我也很喜欢阅读宋词,在我阅读宋词的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了一些人生的道理。我最喜欢的一句是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即使凋零了,被碾为泥浆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这诗虽然是描写梅花的,但同时也写出了一些人高尚的情操。这次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我们学校也举行了捐款活动,一开始,我只捐了20元。再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诗,心想梅花都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何况我是人呢?看到自己的血肉同胞遇到了这样的灾难,我还不出手相助,枉费我是中华儿女,枉费我读了这么多的宋词,体会了那么多的人生哲理,想到这里,我立刻跑回学校,捐出了我的零用钱。以后,有了这句词的推导,我再也不会那么小气了。

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有它蕴涵的意思,有的是感叹大好河山,有的是表达胸怀大志,还有的便是倾吐人生哲理。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道理,更是一笔精神上的财富。我将在他们的指引下,一步步成就我的博士梦。唐诗、宋词——我的博士生导师,我感激你。

『评语』这是一篇主题鲜明,结构严谨的作文。(>范文先生网 >)它从两个角度分别写了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诗句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词句所给予'我'的学习生涯的重大影响:使我明白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道理,给了我绚丽多彩的人生。文章选材典型,语言流畅,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关于唐诗宋词的作文(四):唐诗宋词今初识

'唐朝三百年,诗传五万篇。'唐朝,是一个伟大开放的朝代,也是一个诗潮汹涌的朝代。那时,青楼女子都可以用纤纤玉手写下几行娟秀佳作。就是在这样一个朝代中,诞生了一位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有热情,有理想且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感情奔放,豪迈不羁,善于大胆的想象,从不拘泥于形式。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词名为《忆秦娥》。对于李白的这首词,王国维先生这样说:'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独有千古。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堪继武,然气象已逮不矣。'的确,李白心胸之广阔,诗作之飘逸超群,个性之狂傲不羁,实在是无以伦比的。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他把豪迈的诗,豁达的诗,多情的诗通通吟了个遍,把悲与现实都留给了杜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仕途却走得并不顺畅,所以,李白的一些诗也道出了他的苦闷,《登金陵凤凰台》便是其中的一首。对于李白的评价,我很欣赏余光中先生的诗作《寻李白》中的一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明月几何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可以说是'此词一吟,余词尽废'.苏东坡是一位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家,不论是诗词赋,还是散文与书画,他都有很高的造诣,并具有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是北宋词坛的一位领军人物,他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的窠臼,一扫绮丽柔靡之习,给北宋词坛带来豪迈奔放的词风。'他能狂妄怪癖,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

类情感之弦的震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这是极欣赏喜爱苏东坡的林语堂先生发出的感慨。苏东坡的确是一位奇人,在豪放与朦胧之间,他总能自由的行走,无论何时,他总是表现得游刃有余,轻松豁达。不论是《江城子》里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还是《蝶恋花》里的'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却被无情恼。'都被东坡先生掌握得恰到好处,演绎得绚丽缤纷。他的每一首诗词,都像是一壶酒,有的,是珍藏多年香醇白酒,有的,则是令人心醉的悠红葡萄酒。

东坡先生最令我敬佩的是'乐观',即使在政治斗争中输得惨败,被贬至穷乡僻壤,他也毫不在乎,依然一边品尝着后人所称的'东坡肉',一边挥洒豪迈文字。对于这一点,林先生这样说:'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的确,他随时随地都在吟诗作赋,表达心之所想,在这一点上,他全然超越了柳宗元等人。苏东坡,一位大江东去浪淘不尽的豪情诗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提起这句妇孺皆知精妙绝伦的诗句,想必大家脑海中立刻会出现三个字:李商隐。李商隐一生做了多少诗我不清楚,但他仅凭屈指可数的流传诗篇便可傲然屹立在全唐诗坛的天才之列。他的胸襟之开阔虽远远比不上李太白与苏东坡,甚至有一些安然消沉之意,但我认为他的诗总是带有一种让人摸不透的空灵之美。这一点,不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可以说明。我想,'饱受争议'成就了李商隐。李先生还极喜用典故,且准确、到位。'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便是最佳证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是苏轼;'何日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

唐诗宋词,如今初识。

篇三:和咏梅一样的描写竹子和石头的词 自创词

和咏梅一样的描写竹子和石头的词 自创词《咏竹》、《咏石》

咏竹

宅成垃圾堆,

铲车轰鸣叫。

夷为平地建高楼,

它已叶不茂。

茂也难争春,

苟且把根保。

待到主人重进入,

它又迎风笑。

咏石

高温化为灰,

基础他筑浇。

大楼桥涵若无它,

不跨也会倒。

美玉自不说,

翡翠怀中抱。

待到人们认清它,

全身都是宝。

篇四:无悔的青春简咏梅事迹材料2012.12

无 悔 的 青 春

——教 师 事 迹 材 料

石麟小学 简咏梅

我叫简咏梅,中共党员,大专学业,1978年生,五通桥区人,1997年参加工作,199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乐山师范学校普通师范教育专业毕业,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16年前,

我回到了我家乡的一所乡村小学——石麟镇阳光小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

这个艰苦的环境下,我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编织自己无悔

的青春,谱写着自己的人生,编织学生的未来。

一、职业道德方面,敬业爱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16年来,我始终按照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

己的教育工作,工作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求名利,无怨无悔。在今天,我更

要抵御各种“金钱至上”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师风师德修养,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赢得社

会的敬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勤奋学习,先后自修各类教育教学理

论文章,并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撰写了大量的读书心得。同时积极参加教师培训课程,如:

党员教师“唱红歌”、“教学技能大比武”、“三新一德”、“低碳培训”、“知行中国”班主任培

训,“语文学科远程培训”等,也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规定课程的考核。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倾心教育,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

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教师、

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我的课,我所带班

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特别是英语成绩比全区平均分高出20分左右。

在教学中,我切实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学习教学改革的经验,洞察教改动态,新的教

学理念。“主题教学”“感悟教学”“立体教学”“诗意教学”等新型教学给了我智慧的启迪。

我不懈的学习,网上看特级教师的观摩课,自己订阅新课改的刊物杂志,倘佯其间汲取营养,

并把新理念融于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自己的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把“把握情感主线,

创造激情的语文课堂”作为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中我力求贯穿学法,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如从学习《爬山虎的脚》课前在绿荫藤下观看寻找爬山虎的细丝嫩茎,到学《故乡的杨梅》

共同品尝杨梅的味道,从学《太阳》观看动画后羿射日的古老的传说到学《观潮》聆听潮来

时如同闷雷滚动的潮水的声音??我还根据不同课文内容分别进行了唱、画、演、戏、赛、

导、仿等活动,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们走入生活,激发情感;飞

扬个性,放飞情感;开启智慧,释放情感。从而使学生愿学语文,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并

透过课文这扇小小的窗,把视野开拓到广阔的语文天地中。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注重方法,讲究技巧

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每一个学生,学会倾听学

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通过

采用民主化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争当主人翁,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

己。平时非常关注学生心理,对学生的教育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心。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

礼仪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密切联系科任教师,发挥科任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随时注意各类学生的表现,经常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例如,我班的一名女生杨欣语同学,她的母亲已故,父亲正在服刑,从小跟着舅舅、舅

妈一起生活。面对这样一名特殊的学生,经常与其监护人联系,共同讨论教育对策。我平时

除了关心她的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给予她心灵的温暖和关注,给予学习方面的指导,帮助她

处理心理问题,让他们能够摆脱父亲判刑母亲去世的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连平时

上课,讲到有关父爱母爱时,我都非常谨慎,怕无意中伤害到她。还现在杨欣语同学变得活

泼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在全镇同年级学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为人师表方面,平时坚决做到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也要严

格要求自己。由于我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我所任教的班级,从班风到学风都十分良好,

每年都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

另外,我还在网上加入了“《少先队活动》新家园”的QQ群,与全国的辅导员们交流、

讨论关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的开展、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管理等,从中学到了不少先

进的思想、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业务素质拔尖,教研教学成果丰硕

这些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方面也都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我所写的论文有十余

篇在国家、省、市、区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其中《教师能否有统一的工作服》在《中国教

育报》发表;《班级民主化管理的探索》在教育系统教学成果全国评选中获国家三等奖;《浅

谈自然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英语课堂教学中要

重视“有声”》等三篇论文在乐山市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披沙沥金 登堂入室——把阅读

引向更深的层次》、《教会学生省时省力背诵的体会》、《在教育实践中批评要讲究策略》、《作

文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如何搞好学生的德育教育》等六篇论文在五通桥区论文评选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

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曾多次获奖,学生作文也有十余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中,《因为有你们》获乐山市小学生作文比赛三等奖;《水竹》、《妈妈的生日》、《良心的伞》、《竹》、《母亲》、《秋雨》、《树叶儿》等七篇作文分别在《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先队活动》、《红领巾》等刊物上发表。

对于石麟小学及五通桥区进修校组织的赛课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并多次获奖;在石麟小学“教师现场备课”、“教师广播操比赛”、“语文教师现场习作比赛”等活动中获奖;2010年在五通桥区英语微格课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2年在五通桥区英语赛课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近年来,在各级评优、评先进活动中也屡次受到嘉奖: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石麟镇先进教师;2001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年度考核为优秀;2010年被评为五通桥区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被评为五通桥区师德标兵;2012年被评为五通桥区优秀青年教师、五通桥区骨干教师。

党的“十八大”会议以及习近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具体地说,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就是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对我们国家新一代领导人的最大支持!

看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神、一张张稚气的脸,听到一声声“简老师好”的问候,我的心暖暖的,于是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把青春献给农村教育,献给山区的孩子,我无怨无悔!

篇五: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名家,她的作品虽存世不多,成就却可与苏轼、辛弃疾等大家比肩。人们对她的《漱玉集》有许多注释、评论和赏析,而对其中比重很大的咏梅词却不够重视。笔者据王仲闻先生的《李清照集校注》统计,在其收录的60首词中,专咏梅的有9首,提及梅的11首,约占存词总数的1/3。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前言中说:“《漱玉集》中比重最大的是咏梅词。假如把它们依次联章,简直可以构成一部堪与两宋之间的三、四代皇室的兴衰史相始终的作者心灵的史诗。”因此,李清照咏梅词应该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笔者查阅有关李清照咏梅词的文章,多是各种赏析集或其他题目的论著中对其某一首咏梅词的赏析、评论,如杨海明的《唐宋词与人生》在下编谈及赏花之乐与咏梅词时,对李清照的《清平乐·年年雪里》有简要分析。胡春玲、王妍的《李清照咏花词情感探微》把咏梅和其他咏花词放在一起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进行论述,虽有见地却非集中专论其咏梅词,此外也罕有对李清照咏梅词作整体性论述并深入探讨的。同时,宋代梅文化特别兴盛,但在相关的研究论著中,李清照也常被忽视。程杰的《宋代梅花审美认识的发展及其成就》是近年来探索梅花审美形象和文化象征的杰出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宋代梅花审美文化的发展。作者论述了林逋对梅花暗香疏影、闲静意趣的发现,苏轼对“梅品”“梅格”的确认以及南渡时期陆游等人对梅花品格象征意义的深化,气格意志、道德襟抱、江湖野逸清苦之心、遗民绝世忠国之志,等等,并提出“清气”、“骨气”、“生气”这三种精神意趣都“深契梅花神理,具有普遍的伦理意义和永恒的审美价值”,可谓卓有见识,但文中对李清照这位特殊的咏梅者并未提及。笔者认为至少在以梅花吟咏女性情怀方面李清照不应被忽视,也不应从宋代梅文化的整体认知中缺失。再者,人们对梅花的定位虽是高雅脱俗的,但任何一种文化的兴盛都离不开民俗的渗入与支持,只有雅俗共赏而非曲高和寡才能持久繁盛,民俗意义也是宋代梅文化研究中未受重视的部分。因为李清照的咏梅词对宋代梅文化的民俗情况也有反映,所以笔者想将李清照的咏梅词放在宋代梅文化的时代背景中作整体观照。

一、李清照咏梅词的产生背景:宋代梅文化兴盛及其家庭环境

梅在宋代雅俗共赏,广泛种植,文人更是爱梅成癖、咏梅成风。据统计,《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中专咏花卉之作居前三位的是:咏梅1157首,咏荷173首,咏桂172首。咏梅词高居榜首,余者难望其项背。宋代咏梅名家辈出,词作众多。北宋苏轼有梅词6首,周邦彦有梅词7首,李清照有梅词9首,南宋辛弃疾有梅词14首,姜夔有梅词16首,吴文英有梅词12首,周密有梅词11首,张炎有梅词6首,刘辰翁有梅词10首。宋代黄大舆辑《梅苑》10卷,收录咏梅词五百余篇。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在《梅苑》提要中写道:“屈宋遍陈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篇什亦屈指可数。自宋人始重此花,人人吟咏。方回撰《瀛奎律髓》,于著题之外,别出?梅花?一类,不使溷于群芳。大舆此集,亦是志也。”宋诗中也有许多咏梅之作,如《宋史·艺文志》录有《宋初梅花千咏》二卷,李缜《梅百咏诗》一卷,等等。由以上所举咏梅之作大量涌现的事实,可见梅文化在宋代确实极为兴盛,爱梅、咏梅已成为宋人的一种社会风尚。李清照的咏梅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应时而生的。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她之所以能成为宋代独树一帜的词坛名家,写出包括咏梅词在内的优秀文学作品,与其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查阅《李清照易安居士年谱》可知,在她18岁婚前,她主要随父亲李格非住在北宋都城东京“京衢之西”。李格非是位正直而有个性的学者,有《洛阳名园记》传世,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和苏门高足张耒、晁补之等人私交甚密,

常有文字来往。宋韩淲《涧泉日记分卷上称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为“苏门后四学士”。苏轼是宋代文坛当之无愧的领袖,他学际天人、自由通达,为人随性潇洒、率真坦诚,对门下弟子的思想和创作有许多积极影响。李格非也十分开明,他超越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规范,使女儿获得了宋代士大夫式的文化教育,并很快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关心国家命运与社会时政的杰出女性。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言其“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宋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也说易安“善属文,于诗尤工。晁补之多对士大夫称之”。可见苏门学士对李清照的才华是赞赏、扶持的态度,而非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压制。通过父亲,李清照有许多参看、学习众多前辈作品的机会,并可率真地独抒己见,大胆与之唱和,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即是她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由此推断,苏轼和张耒、晁补之等人的咏梅作品,易安自然也不难见到。18岁时,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吏部侍郎赵挺之(字正夫,后任尚书右丞)之季子,嗜好金石书画和文物典籍的收藏。据陈师道《后山居士集》卷十四《与鲁直书》云:“正夫幼子明诚,颇好文义,每遇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失好于父,几如小邢矣。”后赵明诚著《金石录》,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金石校勘事业,如易安《金石录后序》所言:“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所以,李清照与丈夫彼此欣赏、感情深厚,夫妻间的爱恋相思、生活状况是她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这样的两个家庭背景使李清照前期生活环境优越,一直处于北宋社会文化时尚圈的中心位置,所以她能够敏锐地把握住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坛发展动向,并写出卓有见地的《词论》,创立“易安体”,为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咏梅词作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底蕴来支撑的,

下文仅就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的关系做共性和个性的探讨。共性是指李词作为时代产物,必然反映宋代梅文化的某些共同含义;个性是指李清照作为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的杰出女词人,其咏梅词立意独特,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并且丰富、拓展了宋代梅文化的内涵。

二、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的共性内涵

李清照的咏梅词主要在两方面表现出宋代梅文化的共性内涵:一是梅在民俗中广泛应用,有不少美好寓意;二是梅象征着高人雅士的内在品质与外在风韵,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嗜雅风尚。这两方面在重文的宋世彼此影响、互相推动,成为宋代咏梅作品众多,梅文化特别兴盛的重要原因。

首先请看李清照咏梅词反映的民俗状况。

(一)庭院植梅,可报春贺喜

植梅兴于唐代,至宋代形成高潮。《全唐诗》中有咏梅诗102首,多作于中唐以后。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何处田中非种玉,谁家院里不生梅。”“说明植梅在唐代已兴起。至宋,此风更盛,植梅技艺提高,花色品种也显著增多。南宋范成大《梅谱》记录了江浙一带植梅的盛况,并录梅品12种,其序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其实,梅之所以遍布民间庭院,与它报春、贺喜的民俗意义也有关系。民俗中有喜鹊登梅(喜上眉梢)的吉祥图,亲友团聚或寿辰、功名等各种喜讯都常以梅相贺,如李清照的咏梅词《歹带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

和《浣溪沙》:“晚风庭院落梅初”说明她家庭院里植有梅花。又如《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这是写她因获春信,与亲人在庭院中赏梅相贺的幸福、喜悦情景。《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则是她知道丈夫即将归来团聚时,以红梅抒发喜悦之情的。再如甄龙友《南乡子,寿木状元,十月廿二》“十月小阳春,放榜梅花作状元”

是贺寿辰、功名的。庭院植梅,报春、贺喜的民俗,使得咏梅词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内涵。

(二)瓶插鬓戴,画梅蕊宫妆

在广泛植梅、遍布庭院的基础上,宋代又有将梅花插于瓶中、戴在鬓边欣赏和画梅蕊宫妆的风俗。李清照《歹带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下阕云:“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这是亲友聚会,共同饮酒听歌并剪插梅花,置于瓶中观赏。宋词中有许多瓶插梅花的描写,如杨无咎《点绛唇》“胆瓶高插梅千朵”,邵伯雍《虞美人》“玉壶满插梅梢瘦”,这说明宋人喜欢以梅增加室内的清雅,以至成为风俗。在头发上插戴梅花宋时也极普遍,男女老幼皆可。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且插梅花醉洛阳”,葛立芳《满庭芳·簪梅》“吾年,今老矣,佳人薄相,笑插林巾”,这是男子插戴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菩萨蛮》:“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则是女子插戴梅花。宋世还流行画梅蕊宫妆,李清照的《生查子》:“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可作证明。无名氏《捣练子·八梅》其六讲得更具体:“捣练子,赋梅妆。镜里佳人傅粉忙。额子画成终未是,更须插向鬓云傍。”这说明梅妆要打上粉,在额上画出梅形,与前代不同的是还必须在鬓边插戴梅花,才算是梅妆。

(三)梅花纸帐,喻同心鸳鸯

爱情是梅的一个古老含义。“梅”与“媒”同音,而且梅的品类中有一种鸳鸯梅,结实时必定成双成对,就像鸳鸯鸟形影不离,所以民俗中把梅花与月组合成花好月圆的吉祥图案,象征夫妻和美,团圆幸福。宋人在围床纸帐上也画梅花表示此意。宋词中有不少提到“梅花纸帐”,如孙居敬的《风人松》:“谩道梅花纸帐,鸳鸯终待双飞。”朱敦儒的《鹧鸪天》:“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李清照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此中纸帐即是“梅花纸帐”。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也曾如同心鸳鸯共醉于“梅花纸帐”的爱情春梦中,不幸的是,明诚早逝,只剩下肠断无依的清照在萧萧疏雨中泪下千行,空对梅花。

其次,李清照咏梅词还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嗜雅风尚,梅成为高人雅士的精神寄托,象征他们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韵。

宋代文坛崇尚高人雅士。宋初林逋高洁白持,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尤以酷爱梅花著称于世。他写了不少咏梅诗词,以《瑞鹧鸪》(即七律《山园小梅>>,宋人唱作《瑞鹧鸪》,黄大舆编人《梅苑》卷八)最为著名,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称为咏梅千古绝唱。因此佳作,林逋遂成高人雅士的代表,知名度大大提高,以前并不被人看重的梅花也作为高人雅士的精神寄托成了宋代诗词的热门题材。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在《梅花字字香》的提要中写道:“《离骚》遍撷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

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江湖诗人,无论爱梅与否,无不借梅以自重。凡别号及斋馆之名,多带?梅?字,以求附于雅人。”杨海明先生说:“宋人之普遍爱梅和咏梅,除开那些附庸风雅者不论,都与他们深怀着嗜?雅?的心理倾向有关;而即使是那些附庸风雅者,在其?借梅以自重?的举动中,也仍反映了这一代人以?雅?作自我标榜的风气。所以说到底,梅花之所以在宋代受到宠爱,一方面固然与它本身的特殊美感(无论色、香、味,梅花都有其独特的品性)得到这一代文人的特别青睐有关,另一方面则更与宋人的善于?雅玩?和嗜求?清雅?或?风雅?的人生趣味有关。”我认为梅之所以成为嗜雅者的精神寄托,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梅花品性耐寒,能挑战严冬,于霜雪中傲然绽放,其花质如琼玉,吐露幽香,正如高人雅士之内涵品质。因此,咏梅者常赞其玉质与幽香。如苏轼《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晁补之《盐角儿·毫社观梅》:“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李清照咏梅也多用“玉”、“香”等词显示其内涵品质。如《歹带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满庭芳·小阁藏春》:“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等等。

二是梅姿常映衬于雪中月下,愈显其品性高洁、风韵幽雅,正如高人雅士之风韵气质。故咏梅者亦常赞风姿、雅韵,且多以冰雪明月配比。除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外,苏轼《定风波·咏红梅》赞其“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手雪霜姿。”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则曰:“从来知韵胜……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可见,欣赏梅的风姿和韵调是词人们共同的高雅情趣。

以上咏梅词将梅与人、梅与品、梅与情融合为一,梅成了高人雅士们情志心魂的寄托。李清照与林逋、苏轼等人咏梅用词之所以一致,是因为对梅的精神品格与高人雅士的脱俗情志有共同认定。他们都是借梅自喻、自赏、自重,并自信“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这也是宋代梅文化的共性内涵之一。

三、李清照咏梅词的个性特征及其对宋代梅文化的丰富与拓展

李清照咏梅不仅体现出宋代梅文化的共性,作为一个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的杰出女词人,她又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风采,其咏梅词立意独特,异于众多男作家就梅论梅或孤芳自赏的作品,显得别具一格。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借咏梅表现恋爱婚姻中的女性情怀;二是以咏梅表现南渡流亡时的今昔之感与乡关家国之思。宋代梅文化的内涵也因此得以丰富和拓展。

首先,请看李清照咏梅词展现的女性情怀。

综观宋代咏梅词,多是男性作家就梅论梅或借咏梅孤芳自赏之作,有少数与女性相联系的则是将梅比作男性视野中的美人仙子,与世间真实的女性情态相差甚远

有关咏梅的作文

。如周邦彦《丑奴儿·梅花》:“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唯一写出些女儿情态的是南宋晚于李清照的张钩所作的《菩萨蛮·鸳鸯梅》下阕:“绿窗娇插鬓,依约犹交颈。

微笑语还羞,愿郎同白头。”词句虽形象生动,但内容较为浅窄,写女儿情态也终觉隔了一层。李清照咏梅则不然,她的词句是女性内心情感的真切告白,包含其一生的爱恋相思,显示着随命运起伏而不断变化的心路历程。下面以三首有代表性的李清照咏梅词来解析她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和情怀。

李清照人生的第一阶段是燕尔新婚,夫妻感情和谐、幸福美满。这时的咏梅词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因南朝刘宋的陆凯作《赠范晔诗》:“折花(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枝春”遂成梅花的代称,李清照词中“一枝春”亦指梅花。她上阕写花之美艳,下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自己貌美胜花却又怕丈夫不能正确评价,于是“云鬓斜簪”,人花相映,希望得到他对自己的欣赏与赞美。这些词句清新活泼,将女主人的青春浪漫情怀和盘托出,梅花自然巧妙地成了传达热恋中年轻女性情感的恰当工具。前引《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也同样借对梅花的赞赏表达了李清照美丽自信、婚姻幸福的心境,是她年轻时花好月圆、爱情美满的情怀写照。

在人生的第二阶段,李清照开始遭遇感情的风雨。由于牵涉两家的党争风波,以及长期无子和赵明诚的出仕远离,夫妻间关系开始出现了不稳定因素,李清照的内心感受也变得极为复杂。请看其咏梅词《玉楼春分:“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此词上阕由外而内,由形到神,层层深入地刻画了梅花之美,探花、赏花,意趣盎然。下阕则由花及人,她曾如红梅绽放、青春娇艳,但如今经历人生风雨,已显憔悴。韶光易逝,红颜易改,花如是,人亦如是。情怀愁闷的李清照与花互赏互惜,而内心深处渴望的却是爱人能及时到来与她相对小酌,共赏梅花。这是她昔日曾经拥有的幸福,而今却变得难以把握。一旦明朝风起,花难再赏,人也将更加憔悴失意,如梅含香的她虽情意无限,却不知丈夫还能否再来欣赏、怜惜。在这里,李清照匠心独运,不仅写出了梅花的色香和精神,更将其幽深的女性情怀融入其中,整首梅词自然浑成,曲尽人意。前引《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则意境开朗,描写红梅开绽的早春景象和丈夫快要归来时她的喜悦与迫切心情。其词意率真与《玉楼春》迥异,是少见的另类女性情怀。

李清照人生的第三阶段则更为不幸,这时的咏梅词也是她凄苦境遇和悲愁情怀的写照。请看《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此词《梅苑》、《三李词》录有小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那么,李清照如何化俗为雅呢?品读其内容可知这是一首借梅寄情、悼念亡夫的词作,因而与一般咏梅之色香味形,赞梅之品格气韵的词作迥异。如前所述,梅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曾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的情感寄托与见证。而写这首词时,明诚已逝,清照也大病一场,并不得不追着避金兵南逃的宋室朝廷四处漂泊。国破家亡、孤独无依、颠沛流离再加丧夫之痛,其人生境遇已降至悲惨的最低点,如重伤难愈的孤雁不知何去何从。词往往调即是题,调名与内容一致。可见易安选此调写梅词并非偶然。她把梅作为全词的线索,着力描写了国破家亡后自己清冷孤寂的生活和愁苦悲绝的心境。被《梅花三弄》的笛声惊破“多少春情意”的是“梅心”,也是词人之心。昔日与夫共赏梅花,两情相悦,如传说中吹箫吟咏,双双相伴的萧史和弄玉,而今爱人已逝,只剩清照孤零一人,在萧萧风雨中与梅同泣,肠断无依。那人间天上再无人堪寄的一枝梅花已与清照的生命情怀融合为一,再难分解。这是不幸的女词人在封建乱世的生命哀吟,是她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