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29:50 体裁作文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体裁作文

篇一:季羡林人生智慧书_附录

大师妙语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做人与处世》

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

——《论压力》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

——《成功》

每个人都有一个“我”,两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是一个东西。

按理说,人对自己的“我”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

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都是自视过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竞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问题。否则古希腊哲人发出狮子吼:“要认识你自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吗?

——《我写我》

我的心,虽然像黄土一样黄,却不能像黄土一样安定。

——《母与子》

老年少年都要有自知之明,越多越好。老的不要“倚老卖老”,少的不要“倚少卖少”。

——《老少之间》

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是什么样子,中年是什么样子,老年是什么样子,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

——《做真实的自己》

我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石景宜博士》

我现在想对自己提出一个怪问题:你对我们的现在,也就是眼前这个现在,感觉到是寻常还是不寻常呢?这个“现在”,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当时”的。到了那时,我们会不会说“当时只道是寻常”呢?

——《当时只道是寻常》

要讲永久的悔,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的,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我的心。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家乡,离开母亲。

——《赋得永久的悔》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代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辈子无论如何也别再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现在到了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最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留德十年》

我还要在这一条自己选定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我觉得,学术研究是一场接力赛,一代传一代,代代有所增益;但是,这一场接力赛是永无止境的,谁也别想跑最后一棒,一个猛冲,就能抓到绝对真理。

——《季羡林文集》自序.世人都知道“鉴往知今”的重要意义。鉴往决不是什么“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知今”,而且两者都是为了预测未来,以便把将来的工作做得更好,人类总得随时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嘛。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停滞不前的。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概述》序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季羡林自传》

时间经过了十年,我听过三千多次晨鸡的呜声,把眼睛熬红过无数次,经过了多次心情的波

动,终于把这书译完了。我一方面满意,满意这件艰巨工作的完成;另一方面又不满意,不满意自己工作的成果。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苏东坡有句著名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的译文也如春水,我这一只春水中的鸭,是非常明白水的冷暖的,我觉得,我始终没有能够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翻译外国史诗的中国诗体。从我的能力来说,目前也就只能这样子了。知我罪我,自有解人。后来居上,古今通例。

——《罗摩衍那》全书译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二:季羡林人生智慧书_坐而论道:品佛说禅悟人生

于“悟"与“妙悟"之外体会禅意

季先生在研究佛教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悟”与“妙悟”的问题。这两个名词以及相关解释已经在季先生研究佛学之前有所表述,但他总觉得有一些欠缺。于是,他就通过自己的努力,翻阅大量资料,一步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对自己提出的什么叫“悟”,和“悟”到了什么的问题有新的解释后,又通过新料给答案更深和更具新意的内涵。他的这一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遍的认可。

纵观季先生面对这一问题时表现出的锲而不舍、永不满足的神,就不能不令我们佩服。在季先生眼中,一个看似已经有了答的问题,并非表示没有再继续探索下去的可能。不管这个答案是人给出的还是自己得来的,都不能满足现有的一切。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做的够好了,永远不要觉得现在取得的成绩已经是极致了,用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自己,才会取得更大的辉煌。

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职场。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了,他们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在职场之中,没有什么比拥有不满足“够好的了”态度更能帮助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了,老板往往并不会因为他“想要成为将军”而拒绝或冷淡他。只有那些不求上进的下属,才是令老板们最反感的。

张涛和王雷同时进入一家开发、销售电子产品的公司。张涛是一所电子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学历是本科;王雷学的是贸易专业,学历是专科。两年后,王雷升为销售部的主管经理,张涛却仍然是一名普通员工。在元旦的宴席上,一位老员工小声问身边的总经理:

“张涛是本科毕业,所学专业又与我们的产品吻合,你为什么提拔了王雷而不提拔他?”总经理微微一笑:“虽然王雷的学历没有张涛高,但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欲望。无论交给他什么任务,他总是尽力完成得完美。”

一个总是以为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觉得只要能保住现在的饭碗,即使工作和人生毫无意义也无所谓。这样的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敢挑战自我、不敢接受新任务,只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到头来却很可能迎来老板给自己发来的解聘书。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句值得每个人铭记一生的格言。

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糊弄的态度,终其一生都处于社会底层。要想改变这种困境,就要拼尽全力去做每一件事,只求更好,没有最好。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这个人才能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在同样的一个社会,一些人成就大业,一些人取得小利,一些人一蹶不振。不少人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能经受长年累月的奋斗考验,作长期的努力,也有不少人虽向往成功,却经受不起几次挫折便向困难投降。你的需要是什么?

内在动力是强还是弱?一台小马达,也许可以带动一辆小拖车,但绝对带动不了一列火车。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了解带动火车飞速前进的动力机车与一般小马达的区别。确切地说,你必须了解你内心世界能推动你前进的动力是什么,有多大。

一般情况下,人们必须先生存后发展,所以人的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比高层次的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更加强烈。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要在前面四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会产生。有些人由于长期没有得到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可能会永久地失去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然而,从成功的大小来说,高层次的需要推动大成功,低层次的需要推动小成功。

有一位名叫麦克法兰的世界级运动员,两岁半便双目失明,但他硬是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帮助下,以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记忆”感知世界。他不仅具有顽强的生存本领,而且在摔跤、滑水、游泳、掷铁饼、掷标枪等体育项目中获得了全国和国际比赛的103枚金牌,改变了盲人只能靠拐杖或导盲犬生活的命运,创造了许多健全者也难以做到的奇迹??强大目标的刺激力是惊人的,只要你用这种强大的刺激力去推动自己成功的车轮,你就可以攀上成功之岭,改变原来的生活。

像罗斯福那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把世界上类似的奇迹部倒退回它们刚刚开始出现的那种状态,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一切都是从似乎“不可能”开始的。穿过开始和结局之间那个充满了拼搏奋斗、挫折失败和一个个小成功的漫长过程,我们所发现的这句凡人格言总是会得到证明:欲望可以改变一切。

在你的头脑中也有自我实现的钥匙,在你的身边埋藏着无数愿望。把对高目标的向往化成为之拼搏的前进动力,不满足于小成功和小成绩,像季先生一样,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永不知足,人生就会更加辉煌。

实事求是中感悟佛家真意

20世纪30年代,年纪尚轻的季先生只身赴欧留学,从那时起利便开始接触佛教。谁也不曾想到,季先生和佛教的因缘就在此时下,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他对佛教研究这样不离不弃,有两方的原因。除去本身对它的热爱,还有一点就是,当时不少人对佛存在误解,由于自己认识的浅薄,对佛教发表了片面的不负责任言论。季先生就想为佛教“平反”,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基于这样原因,季先生才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到佛教研究中。

季先生研究佛教,不轻信他人观点,也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这个宗教。面对别人所说的佛教的消影响,他不谩骂,不动粗,而是客观理性地分析这些问题。他曾兑过这样的话:“佛教在中国产生的仅仅是消极影响吗?这就需要我门平心静气仔细分析。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传人中国以后,抛千消极的方面不讲,积极的方面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它几乎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成长。这是公认的事实,用不着再细加阐述。佛教的优点和缺点时纠缠在一起,很难立即作出定性分析。我们一定要摒弃一切先人之见,细致地、客观地、平心而论地分析佛教,作出公正的结论。

有这样的结论才真有说服力,才符合客观事实。”

从季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治学研究时实事求是、正客观的态度,正是他的这种态度,成就了他在佛教研究以及其也领域的辉煌。一个对待自己的事业和研究课题实事求是、一丝不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应该是坦诚、真实和富有责任感的。这羊的人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和楷模,他对待生活的那种真诚的态度应该植入我们内心。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舒心快乐,没有负担,可能有多办法可以做到。不管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良心背上负担,不要昧良心做事,不欠良心债。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为人坦诚,做事公正,任何时候都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人处世。

做好人,为善事,才能让良心安宁,生活安逸。

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良心的作用呢?良心,是人道德情感的“试金石”。人活着,无论多大的磨难和挫折,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良心受到谴责。做了错事、坏事,或许可以逃过别人的眼睛,甚至逃过法律的制裁,但是唯一逃不过的是自己心灵的谴责。所以,要善待你的良心,善待良心就是善待自己。

在一次海难中,除了他,其余船员集体遇难。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船主也按照有关规定及当地的惯例给每位遇难者的家一定的经济补偿。没想到他劫后生还,成了唯一的幸存者。他几磨难,死里逃生。回家的途中,当他听说因为这起事故,每位遇者的家属可以得到十几万的补偿费后,立刻打消了回家的想法。

一回去,这笔钱就得还给人家。而这些钱,如果让他去赚,至少20年。思考再三,他开始了流亡生涯。但是他的内心始终无法安他夜夜失眠,想妻子、儿子,承受着亲情和良知的煎熬。最后终无法承受心灵的纠缠,勇敢地说出实情,重新回到亲人的怀抱。

她是一位普通的车间统计员,有一次,她从财务科领回工资给工友后,发现手里多了594元。那时,这位女工每月的工资只71元。她的父亲患了癌症刚刚去世,留下治病欠下的3000多元的务,弟妹正读高中,女儿嗷嗷待哺,肚子里还有另一个生命即将临??钱,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她悄悄把钱收了起来不料,就是这一念之差,594元竞成了她沉重的心理负担,一直折了她十余年。它时时刻刻困扰着她的心灵,使她寝食难安。直至年以后,她终于鼓起勇气,找到当年的那位会计,还了那笔钱。

回家的路上,她泪流满面——她终于卸下了压在心上14年的重负从此以后不再受到良心的谴责,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平常之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背了良心,做出了违心事。面对应该说出的实情,他们说了假话做了错事,没有坦诚地面对该面对的事。他们虽然获得了暂时的车松,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长久的良心的谴责。直到他们说出该说一切,生活才回归平静。巴金先生说:“良心的责备比什么都痛苦。

背负着心债过日子,其中滋味可想而知。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地人生才是真正的洒脱与幸福。

所以,无论你想获得事业的成功还是生活的欢愉,首先要做的是真诚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不欺骗他人,不在虚伪掩盖事实,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怀疑历史,才能创造历史

在季先生头脑中,没有什么结论是永远正确的。即使那些结经过了无数遍的考证推敲,其正确性也是暂时和相对而言的。季生主张有思辨和怀疑的精神,尤其对那些所谓经典言论进行再创造他曾经对历史工作者说过这样的话:“历史工作者不能认为任何结都是真理,不可动摇。必须敞开思想,放远眼光,随时准备推陈新,改变以前的所谓结论。我们还必须随时注意新材料的发现,要有用,就要注意收集。”

季先生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告诫我们,面对任何事,不管是作还是生活,都不能墨守成规,不懂创造,不懂怀疑和思辨,只吃旧人的老本。有怀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进步。古代哲庄子就是个善于怀疑的人。庄周梦蝶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庄周有天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竟然不知是自己变成蝴蝶,还蝴蝶变成自己。这就是庄子,一个连自己的存在都不停追问的哲人庄子是一个很有怀疑精神的人,纵观《庄子》全书,随处都有他的精彩提问,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应该做一名人云亦云的追随者,而要时刻拥有一颗怀疑的心,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拥有明智的慧眼、清明的心灵;才能不断获得智慧的启迪,畅享通达顺意的人生。

作家周国平曾说:“我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儿、休谟,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

笛卡儿和休谟已然成为怀疑精神的代名词。笛卡儿的哲学名言“我思故我在”更是成为名扬世界的怀疑精神的经典。下面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怀疑精神。

笛卡儿生活的时代是新旧知识更迭的时代,他的哲学历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那时经院哲学体系正在衰落,新的哲学体系的大厦尚未奠基,很需要有一个天才来开创近代哲学,而这个人正是笛卡儿。

他把哲学重新建立在思维的问题上,他的哲学追求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赖那些哪怕仅仅欺骗过我们一次的东西。”但是仅仅这样是不足以建立哲学的基本原理的,寻找无司置疑的真理需要对一切知识和观念都采取普遍怀疑的态度,笛卡说:“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话,我就非得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周围的世界、我们的身体和数学观念在笛卡儿看来都属于可之列。在一种普遍怀疑之中,笛卡儿肯定了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怀疑自身。笛卡儿认为“我在怀疑”之所以不能怀疑,是因为“我”

对“我在怀疑”的怀疑恰恰证实了“我在怀疑”的真实性,否则“我在怀疑”无法进行,由此笛卡儿得出结论“我思故我在”。

正是因为这种永不罢休的怀疑精神,笛卡儿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他也成为一名通晓万象的哲人。

不仅哲学家需要有怀疑精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都需要有怀疑精神。一个拥有怀疑精神的人才能具有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才能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怀疑精神是人进步的前提,是人获得幸福的一条康庄大路。科学家有所怀疑,才能有新的发现;作家有所怀疑,才能创造出全新的文学作品;商人有所怀疑,才能找到生活中的财源。由此可见,怀疑精神是成就一切的基础。

怀疑不是毫无目的的随意猜疑,而是像季先生等所有智者那样,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相信生活可以在自己手中变得更美好,事业在自己的经营下能够更加成功。所以,开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大胆地怀疑和创新吧,生命会因为你的这种改变而与众不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作为资深文化学者,季先生看待问题,总是能从一个更长远和更具大局观的角度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对待东西方文化的问题,季先生就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予以概括。他曾在文章中说:“中国的汉唐时期,长安实际上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这是事实,谁也否认不掉。自明末西学东渐开始,情况逐渐有了变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一个转折点。日本认真学习西方文化,自1869年明治维新开始,时间早与中国,成绩大于中国,直到今天,科技仍居世界前列。”而随着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对东方文化了解的加深,季先生认为,东方文化定会成为世界的主流,而东方文明和科技也会逐渐主宰全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季先生解释学术问题时用到的一句话,但对我们的启示远远不仅是学术上的。人生在世,很多事都是这个道理。即使你现在身居高位,受众人拥戴,也可能因而丧失自我,“得志猖狂”,须知风水轮流转,得意之人也有失意之时,明白这一点,就要学会收敛、要谦虚。权力和富贵都是双刃剑,控制得宜便身享荣华,不适宜则大祸立至,先前拥有和享受的,也会调转头毁掉自己。

南宋的韩饨胄在南海县任县尉时,曾聘用了一个贤明的书生.韩饨胄对他十分信任。韩倪胄升迁后,两人就断了联系。一天.那位书生忽然来到韩府,求见韩饨胄。韩饨胄见到他时,十分高兴。

要他留下做幕僚,给他丰厚的待遇。这位书生无意仕途,无奈韩饨胄执意不放他走,他只好答应留下一段时日。韩饨胄视这位书生为心腹,与他几乎无话不谈。不久,书生就提出要走,韩饨胄见他去意甚坚,无法挽留,便答应了,并设宴为他饯行。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在南海共事的情景,相谈甚欢。到了半夜,韩饨胄屏退左右,把座位移到这位书生的面前,问他:“我现在掌握国政,谋求国家中兴,外面的舆论怎么说?”这位书生长叹一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叹息着说:“平章家族如今深患灭顶之灾,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韩饨胄问:“何以见得呢?”这位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了韩饨胄一下,摇了摇头,似乎为韩饨胄至今毫无察觉感到奇怪:“危险昭然若揭,平章为何视而不见?册立皇后,袖手旁观,皇后肯定对您怀恨在心;确立皇太子,您也并未出力,皇太子怎能不仇恨您:

篇三:季羡林人生智慧书_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惧不喜

喜不过望,哀不失形

当一个人从最初的少不更事到历经沧桑之后的宠辱不惊,从少年、中年到老年,变化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一个人历经世事之后的处事态度。是从最初的浮躁、火爆与不安,转变为后来的淡定、从容和平和,是心境的转变,也是人生态度的转变。季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他曾经在文章中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两句诗形容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对这个座右铭的解释是“随遇而安”,是面对任何事都平和地对待,不大喜不大悲。在他眼中,一切仿佛浮云,再激荡的情绪,也可以用随和平稳的态度表达。季先生经历过少小的困苦,学业的突飞猛进,也遭受过巨大的人生打击。曾经的痛苦无以言表,但这一切终究还是挺过来了。

这一切对季先生而言就是厚重的人生积淀,是他继续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的资本。而到了晚年,这积淀或许就是季先生的淡然一笑,是面对即使天大的事情也不让情绪奔涌的平常心。以平常的心境对待事物,生命才能达到祥和。

拥有平常心并不是始于今人,古代圣人也是如此。孟子一生思想不为当世君主所接受,还受到各种中伤。但他为人豁达,只一句“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意思是我的思想如果可行,那么自然会被推行。如果行不通,我自己也会见势而止。而行得通或行不通则不是人力可以安排的,这需要靠天意了。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人格魅力,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得机会,救天下,救国家,救社会;不得机会,则自己修身养性,一切处之泰然。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充满苦难,总是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游走,患得患失就会永无宁日,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此,面对人生的荣辱,何不以平常心处之?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印度,有一位国王酷爱打猎。有一次,国王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截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刻招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请国王往积极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幸灾乐祸,即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不料被丛林中的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祭奠仪式刚刚开始,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谴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起智慧大臣的话.觉得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释放,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说这一切都是好事。国王不服气地质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中受苦也是好事,我就不懂了。”

智慧大臣微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么,

今天陪陛下打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故事中的智慧大臣表现出的就是平常心。他让国王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的断指,又用平常心面对自己的牢狱之灾。平常心不是漠视,而是以尽可能平淡的心情面对已经发生的事,这会让痛苦尽快消退,让欢愉不冲昏头脑,生命也会在一种宁静、自然的状态中存在,这也就是季先生推崇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让我们用平常心面对一切,在宁静中感受至美,在平常中体会永恒。

望九之年,压力亦是动力

当一个人已至耄耋,看遍世事荣辱,历尽世间沧桑,压力对他或许已是可有可无之事。但这只是我们的臆想。已至耄耋之年的季先生就有一篇专门论述压(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季羡林人生智慧书)力的文章,他在文中讲,自己也有压力。

只是此时的压力不来自名利,而来自别人的监督与采访。他说:“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但在季先生看来,有压力是好的,压力即是动力。因为有了压力,“自己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

季先生还说,在当今世界,全球都在面临生态失衡、人口急剧增长、疾病蔓延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让人类受到损失,但压力也激发人们产生忧患意识,提前为未来着想,为将来谋福利。这就是压力的益处,它在给予我们力量以及亲近的动力。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生存压力。学生时代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工作以后为了在社会上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压力又扑面而来:就业失业、结婚离婚、荣誉耻辱,以及处处昭示的“忧患意识”和不绝于耳的“优胜劣汰”??社会位置的选取与被接受的程度;新观念的价值取向带来的不适应;改革中不断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的恐慌;财富与权利的分配不公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人们所信仰的神话的崩溃;人际关系的矛盾形成的紧张;还有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等,都使人面临挑战,遭遇压力。

面对压力,如果精神萎靡,畏缩不前便如同懦夫,如果笑脸相迎,化压力为动力则像勇士。

1597年,年轻的开普勒写成《神秘的宇宙》一书,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由许多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宇宙模型。

但是,在那个宗教神权盛行、科学卑微的年代,他遭到了天主教的辱骂、威吓和迫害,孤立无援的境地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此同时,宗教裁判所也极力攻击这个哥白尼的信徒,把他的著作视为“异端邪说”,列为禁书,予以销毁,甚至威胁要处死这个异教徒。

面对贫困、疾病、教会的迫害等重重压力,开普勒不仅没有倒下,相反地,他把压力当成了一种动力,在科学事业的天地里勇敢地拼搏,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为后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开普勒将那份巨大的压力转化成了他向科学顶峰进军的不竭动力,正是这种动力鼓舞着他不

断向上,直至摘得科学与真理的桂冠。

其实,任何一个人的生存活动中都有压力,压力面前,没有人可以“免疫”。既然压力不可避免,我们不妨时时让自己处于压力之中,去感受生存的残酷、竞争的激烈,挺身面对压力,用自己的努力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像积压的火山一样,爆发出耀眼的辉煌。

要想真正的将压力变为动力,还要求我们追求“更好”,但不崇拜“最好”,有些人总喜欢拿自己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比来比去就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即使拼了命地追赶,也仍是力不能及。久而久之,压力越来越大,以至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各方面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不能梦想自己在每一个方面都超越别人,凡事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从容而有效地化解生存压力。

生存压力是一柄双刃剑,你不能因为剑会伤人就拒绝使用它,那样的话在这个社会上就会比别人少了一样防身的武器。记住季先生的话,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凭借它继续拼搏。冲破压力,就会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而畏惧躲避它,则很可能没有成功的可能。

当惧而惧是常人,当惧不惧是英雄

在季先生看来,恐惧与否验证的是一个人的胆识,但他同样理解那些因为恐惧而恐惧的人,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季先生觉得这是正常的。然而在他心中,更加推崇的是当惧不惧者,敢于承担,敢于临危不惧,是真正的英雄。

他在一篇文章中列举《晋书》中的例子说,苻坚大兵压境的时候,对手谢安本应惶恐不安的,但他却面无惧色,仍旧与客人下棋,所以季先生称他为英雄。而反观苻坚,当敌兵将至之时,他本应鼓舞将士,共同迎敌,却率先害怕起来,甚至“流涕”,所以季先生觉得他是个“孱头”,对他极其不屑。

从季先生列举的例子中不难看出,他虽然对当惧而惧的人表示理解,但内心深处还是对无所畏惧的猛士充满无限钦佩之情。所以,基于这种原因,他才会在文章的最后说道:“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其实,勇敢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的展现,更是一种“义”的代名词。王夫之有言日:“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

意思是,人生因行义而可贵,也可为义舍去生命。王夫之的这句话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将义的重要性提到生死的高度。

孔子也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却袖手旁观,是懦弱的表现。但生活中的许多人却真的这样,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却推说没有办法而不敢做,“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1945年,德国牧师马丁·尼莫勒说:“刚开始时,纳粹镇压共产主义者,我没说话,因

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然后,他们开始迫害犹太人,我也没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接着纳粹把矛头指向商业工会,我还是没说话,因为我不属于商业工会。当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时,我仍然没说话,因为我是个新教教徒。后来他们开始镇压新教教徒??可那个时候,我周围的人已经被迫害得一个不剩,没有人能为新教说话了。”面对邪恶却明哲保身的人,最后也会成为受害者。

勇敢是义的代名词,如果面对危险与邪恶,所有人都因怯懦而袖手旁观,那么道义将不复存在。有首歌曲叫做《勇敢的故事》,唱出了勇敢者的英雄气魄:“凭傲气当武器,哪怕恶势力,硬汉子补青天,不管经历几多激战,看看我一身伤疤,一生勇敢的故事。凭热血再奋战,诉说人世正义,尽赤心伸出手,一一将伤者拯救,有勇气哪怕跳过地雷阵,天不怕,哪怕人生的劫难。一身胆,不管哪一位恐吓,腰骨也比铁枝更硬,拼一拼,哪怕长跑到极限。”这就是勇敢者的气概。

在《泰坦尼克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就在大船即将沉没时,大部分的男子汉自愿慨然赴死,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老、弱、妇、幼。救生艇上,忽然一个妇女大叫:“我的两个孩子还没上来!”一个小姐马上站起来说:“我还没结婚,没有孩子,我把他们换过来吧。”说着,从容走了下去,事后查明,这个可敬的小姐叫伊文斯,美国西雅图人。她用年轻的生命勇敢地拥抱了死亡,而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更加年轻的孩子,真正地做到了舍生取义,她也因此成为许多人心中不倒的丰碑。

这就是勇士,他们没有年龄、性别、国界的区分,只有勇敢的心和滚烫的热血。他们往往能以不可思议之行为完成不可思议之事,这就是季先生说的当惧不惧。我们在对这些人充满无限钦佩之情的时候,也要力所能及地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正直无畏的人,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

对待小人莫施善心

对待小人的方法,世间千种万种。就季先生来说,身为著名学者,他不可能对他们拳脚相加,恶语相击。他能做出的最狠的事,就是将当年迫害他的小人的恶事,写在书里,公之于众,让人民大众评判是非。但这并不代表季先生就对小人心慈手软,他会毫不留情的将小人的恶事写尽,原原本本地让他们接受今人的唾弃。只有这样才能惩罚小人,让他们为自己当年的丑事付出代价。

从季先生对待小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对小人恶行要下狠手。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小人一旦得志将会祸患无穷。为了根除后患,最好能在他尚未得势时,便给予及时制止和惩戒。

小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干,就不足以危害国家。关键在于这些人心术不正,而且巧言善辩、蛊惑人心,如不及早除掉,正人君子与之共事迟早会受其害。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时代人,都在办学育人。少正卯的教学之地人丁兴旺,孔子那里却三盈三虚。后来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同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商议铲除家臣的势力。孔子说:

“家臣的势力一大,大夫反倒受他们的压制。必须把他们的城墙改矮。家臣才不敢随便背叛大夫。”

三家大夫都表示赞成,于是便通知三位家臣,让他们将城墙矮下三尺。三位家臣闷闷不乐之时,想起了鲁国名人少正卯,就请他出出主意。少正卯极力反对孔子的主张,说道:“为了保卫国家才把城墙砌得又高又结实,不应当改矮。孔子先生的这种办法不太合适吧。”由于少正卯在背后教唆,三个家臣就壮大胆子,不再理会主人的命令。

三家大夫见状,便发兵围城迫使家臣就范。由于三家大夫联合行动,讨伐叛臣,季孙氏和叔孙氏的家臣被打败,狼狈逃走。孟孙氏的家臣公敛阳见势不妙,急忙找少正卯出主意。少正卯趁机煽风点火。说道:“你把守的成城是鲁国北面的要塞,千万不要把城墙改矮,要是城墙不结实,万一齐国打过来那就守不住了。”公敛阳受了少正卯指使,态度立即强硬起来,扬言:“我为鲁国的安全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听别人的话拆去城墙一块砖。”孔子听了这话,便让孟孙氏把这件事告诉鲁定公,鲁定公召集群君商量此事。

会上,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拆,有的反对拆,各有各的理由。

一向反对孔子的少正卯这时不仅故意顺着孔子的心意,声言赞成孔子的主张,认为应该把城墙矮下三尺去,还乘机挑拨说三家大夫是培植私人势力。孔子及时识破了少正卯的奸计,立即反驳说:“这太不像话了,三家大夫都是鲁国的左右手,难道他们是培养私人势力的人吗?少正卯明明是在挑拨是非,让君臣上下互相猜疑怨恨。这种挑拨是非、扰乱国家大事的人应判死罪。”闻及此言,大臣们都纷纷为少正卯说情。

孔子说:“你们怎么不知道少正卯的奸诈?他的话听起来好像很有理,其实都是些坏主意。他的一举一动,看着令人佩服,其实都是假装的。像他这种心术不正的虚伪小人,最能够颠倒是非诱惑人,非把他杀了不可。”孔子最终杀了少正卯。孔子的弟子子贡事后曾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先生诛杀了他,恐怕得不偿失吧?”孔子说:“人有五种恶行,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即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恩泽。这五种恶行沾染了一种,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诛杀,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都兼而有之,他是小人中的雄杰,岂有不杀之理!”

孔子对小人恶行下狠手,诛杀奸佞小人在当时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倘若姑息迁就,让少正卯等奸诈小人得势,恐怕孔子也难保不为其所害。所以,生活中,当我们真正的遇到小人或者坏人,就要在第一时间严惩他,除掉隐患,才能减少麻烦,生活也会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顺意地进行下去。

是毁是誉:置之度内辨明晰

无论怎样的人,不管他是一代伟人还是平常之人,都不能以一时的功过得失评价整个人,这是许多有识之士的观点,也是季先生的观点。季先生觉得,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每个年龄都是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犯了错误,不等于下个阶段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此时错非彼时错,此时对也不能代表彼时对。看待一个人要全面、细致,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到全局,不能以一时的荣辱评判一个人。

篇四:季羡林人生智慧书_择善而从:知己难求,良友可期

人生难得是朋友

在季先生看来,朋友对当今社会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对每个人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代反映友谊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桃园三结义”和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季先生还引用法国作家蒙田的话说,友谊是被人向往的,“它在获得以后才会升华、增长和发展。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会随之净化。”由此可见,季先生是多么看重朋友。

季先生一生也交友无数,各行各业的都有。季先生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交友,那么看重友谊?这是因为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焕发光彩,他们关键时刻的行为甚至能震撼我们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越南的故事:几发追击炮弹突然落在一个小村庄的一所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里。传教士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伤,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大约八岁。村里人立刻向附近的小镇请求紧急医护救援,这个小镇和美军有通讯联系。终于,美国海军的一名医生和护士带着救护用品赶到。经过查看,这个小姑娘的伤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但得有一个与她血型相同的献血者。经过迅速验血表明,两名美国人都不具有她的血型,但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她输血。医生用掺和着英语的越南语,加上临时编出来的大量手势,竭力想让他们幼小而惊恐的听众知道,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他们询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回答是一片沉默。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迷惑地望着他们。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缓慢而颤抖地举了起来,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举起来。“噢,谢谢你。”医生说:

“你叫什么名字?”“恒。”小男孩很快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被酒精擦拭以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输血过程中,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抽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了脸。

“疼吗?恒?”医生问道。恒摇摇头,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编苦。

医生问他是不是针刺痛了他,他又摇了摇头。医疗队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在此刻,一名越南护士赶来援助。她看见小男孩痛苦的样子,极快地用越南语向他询问,听完他的回答,护士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顷刻之后,他停止了哭泣,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那位越南护士。护士向他点点头,一种消除了顾虑与痛苦的释然表情立刻浮现在他的脸上。

越南护士轻声对两位美国人说:“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误会了你们的意思。他认为你们让他把所有的鲜血都给那个小姑娘,以便让她活下来。”“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海军护士问。这个越南护士转身问这个小男孩:“你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回答:“她是我的朋友。”

“朋友”两个字,有时显得这样简单,有时却又显得那么伟大。

故事里的小男孩让我们知道了“朋友”两字非凡的意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着的。”很庆幸,故事中的小女孩拥有了人世间最可宝贵的友谊。当然,那名小男孩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情操和气概,更加令人敬佩。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遇到故事中的事,但仍要尝试着结交更多的朋友。朋友越多,出路越多,生活也会更加精彩。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吧,即使你不能像季先生那样认识各种领域的人,也要尽量去认识不同的人。人生最难得的是朋友,记住这句话,朋友越多,幸福和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敢与强者为伍

季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专门追忆自己师友的书,书里的人不仅有他的朋友,还有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季先生看来他们既是自己的朋友也是自己的老师。他们大多在季先生取得成绩前就已经获得普遍认可,跟这些人交往,季先生受益匪浅。沈从文先生就是季先生极其推崇的一位。

季先生说自己与沈先生相识已逾半个世纪,最开始认识的时候季先生还是个穷学生,那时的沈先生已是著名作家,两人的社会地位有极大的差距,但沈先生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轻视季先生,反而一视同仁,甚至在自己结婚的大喜之日也给季先生发来请帖,这让季先生受宠若惊。有一段时间,沈先生“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将精力投入到其他领域。他研究古纸、古代刺绣、古代衣饰,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和钻研能力,很快就在新的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沈先生这种于困境中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也感染了季先生。

那时候,在季先生心中,沈先生是伟岸的、德高望重的,是权威与地位的象征,季先生并没有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与沈先生划清界限,也没在与之交友过程中感到压抑。他不断地从沈先生身上吸取给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他总觉得,结交一个比自己优秀的朋友是荣幸的,这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可能。我们每个人也应从中得到启示。

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他劝诫人们应多与优秀者交朋友。同这些人交往,往往能够增长知识,加强能力,扩大见识,明白事理,获取进步。

一位成功人士在谈到他已经去世的朋友时说:“他的智慧和才华敲击着我的心灵。他不是用言语或思想,而是用生命的行动,使他自己也使别人变得更优秀、更伟大。”。

对于那些伟大而善良的人,有时仅仅因为不经意的一瞥,也会感化人心。

法国文豪夏多布里昂和华盛顿仅仅见过一面,却鼓舞了他一辈子。后来,在描述这次见面时他说:“华盛顿进入房间时,我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人。我作为一个陌生人,从他面前走过。当时他是个声名显赫的人,而我却前途未卜。或许我的名字在他的记忆中不会持续一天。然而,我却非常高兴,因为他的目光打量着我。我的一生都感到温暖。一个伟人的目光里也有奇特的力量。”

一个优秀朋友的建议、及时的暗示或友善的劝告,可能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所以,请多与优秀的人交往,他们会让你受益终生。但是生活中,改变自己的并不只有朋友,

一个强大的对手也可使自己受益匪浅。

1996年世界爱乌日这一天,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四年的秃鹰。事过三日,当那些爱乌者们还在对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它在笼子里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

无独有偶。一位动物学家在观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的速度也比后者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别如此之大?为了解开其中之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两岸分别提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发展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了三只,另外七只被狼吃掉了。

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竞争氛围”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上述现象对我们不无启迪,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一份研究资料说,一年中不患一次感冒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者的六倍。至于俗语“蚌病生珠”,更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蚌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

什么样的对手将造就什么样的自己。敢于接纳对手尤其是强于自己的对手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胆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手越强,对我们的发展越有利。他可以刺激我们不断改善自己,超越他也就超越了过去的自己。

其实,对手也是朋友的化身,接受他们,然后像朋友一样与之相处,自己也会受益匪浅的。

风雨同舟,患难之中磨砺真情

季先生觉得总有一些事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患难之中的友谊就是其中之一。季先生是遭过大难的人,在那段日子,因为平白无故被扣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便成了不受欢迎的人。那段时光也是季先生生命中最艰难的,之前与他亲近的朋友大多不再与他交往,唯恐因为他而将祸患引到自己身上,那时季先生心中的愤懑无人能够知晓。

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刻,还是有极少的忠义良友对深陷灾祸的季先生给予关怀。有一次,季先生因为身患疾病,想看医生,行动又多有不便,一个同样蒙受灾祸的朋友想帮帮他,但因为当时身份敏感,季先生“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接受这样的帮助”,怕害了老友。但老友的这番心意还是让他感动不已,铭记终生。这样的事情,季先生在以后的日子曾多次提及,他之所以不能忘怀,是因为患难之时的友谊真的像明灯一样,给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带来希望和光明,这也是季先生极为推崇它的原因。

但是,要想真正地获得这种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

培养。

两位朋友正走在路上,突然闯出一头熊。当熊还未发现这两个人时,其中一位就奔向路边的一棵树,爬上去,藏在枝叶间。另一位不如同伴敏捷,已无法逃脱,只好躺在地上装死。熊走上前,嗅遍他的全身,而他一动不动,屏住了呼吸,因为据说熊从不吃死人。

果然,这只熊以为他是一具死尸,就走开了。危险过去之后,躲在树上的那位下来,问他的同伴,熊把大嘴凑到他耳边,跟他说了些什么。这位同伴答道:“它告诉我,以后再也不要和一遇到危险就抛弃你的朋友同行。”

能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人生的知己,也才是真正的朋友。英文谚语中有一句叫:

“A friend indeed is a friend in need。”也是说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足见古今中外关于朋友的定义是一致的。

真正牢不可破的友谊还是经得住考验的友谊,只有经得住考验,才能患难与共。

有一天,两位形同兄弟的朋友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这时,一位老人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吃下小的那个,只能令你苟延残喘,最终还会极痛苦地死去。”

两个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了树上的两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不去碰那个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命之光的果子。夜深了,两个好朋友深情地凝望着对方,他们都相信,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晚。

当太阳从沙漠的一端再次升起的时候,其中一个朋友醒了过来,他发现,另一位不在了,而树上只剩下了一个干巴巴的小苹果。他失望了,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朋友的背叛。他悲愤地吃下了这个苹果,继续向前方走去。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他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朋友,朋友已经停止了呼吸,可是他的手上紧紧握着一个更小的苹果。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一个人为了朋友能够舍弃自己的性命,只为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是多么诚挚而稀有的真情,这就是患难时见真情。一位伟大的哲人曾说过:“想要我为一个朋友去死,这并不困难。难的是找不到值得我一死的友人。”如果有幸在尘世间寻觅到一份真挚的友谊,真要感慨一句“夫复何求”。最伟大的情感是怎样的?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所以,在生活中,如果你也拥有这样的朋友,请加倍珍惜,你的生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更有力量和希望。

如果暂时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寻觅真诚情谊的心在,真情迟早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择友:听其言而观其行

生活中,很可能在不经意间遇到油嘴滑舌的人,或者只说不做的人,这样的人,说得再好,

也不会将承诺兑现,他们是我们交友时要极力回避的人。季先生觉得,这样的人即使通过花言巧语获得了一时的私利,他的秉性也终究会被大家看穿。只说不做的人不得人心,受害的终究是自己。所以,我们交友的时候,不光要听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了解一个人,才能在交友中不吃亏,不上当。

孔子也曾经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是考察一个人的正确方法,与朋友相交更是如此。如果仅凭他的舌绽莲花,你就把他当作至交好友,这样是很容易判断失误的。比如,有的朋友平日里对你满嘴的甜言蜜语,可实际上他是口蜜腹剑,与你相交完全是为了某种龌龊的目的,大事一了,马上一拍两散。他是“满载而归”,而你——吃了个大大的“黄连”。相反,有的人虽不会说漂亮话,却能为你两肋插刀。.从前有一个仗义的人,广交天下朋友。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如果有难解决的事情时,可以去找你洛河的李叔帮忙。”儿子想了想问父亲为何要找那个不太说话、平时又不苟言笑的李先生,为什么不去找平时与父亲交往颇多的那些人呢?

父亲听完后笑笑说:“别看我自小在社会闯荡,结交的人多如牛毛,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两个真正的朋友。一个是你徐州的刘伯伯,可惜他住得太远怕是不能及时帮忙;一个就是你李叔。其他的不足所托啊。”

儿子纳闷不已,因为他始终不明白为何平时那么多经常来往的“和善”的叔叔伯伯们不是父亲真正的朋友。父亲看出儿子的疑虑后就贴在他的耳朵边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些朋友,朋友的含义你自然就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李叔那里,对他说:

“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别人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那位李叔一听,容不得思索,赶紧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了眼前这个朋友的“逃犯”儿子身上,而自己儿子却穿上了“逃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个能为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称为你的一个朋友,虽然他平时看起来不见得比别人“和善”。这就是“一个朋友”的选择。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一位不是真朋友那里,把同样的话叙说了一遍。这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逃犯”说:“孩子,我不是不救你,只是事情太大了,你看我也没有什么门路,要不你再到别处看看??”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急于脱身,怕惹祸上身的人是不足以把他作为真的朋友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选择朋友时更要格外注意考察他的行为,而不能仅仅依靠他所说的话就断定他是否能成为自己的朋友。

记住季先生的话:不要只听他的花言巧语,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篇五:季羡林人生智慧书_智者心语:书香满溢大智慧

虽至耄耋,学亦不止

对每个人来说,学习有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呢?学多久才算圆满呢?多久又是不圆满呢?这个问题可能很难说清。真正的智者会学习当作一生的事业,他不会将自己在学校的学业完结当作学习结束,这可能是他新学习生涯的开始和延续,在季先生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季先生来说,学习没有时间、地点和年龄的限制。他从年之时进入学堂,到耄耋之岁仍然笔耕不辍。学习是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又不可缺少。季先生一直推崇终身学习制,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他想做的是一个“永恒大学生”。他不会因为不在学校,没有老师在身边,或者因为自己已是一位八九十岁的老者,就觉得自己已经才高八斗、学识渊博,用再继续学习了。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不惑越多,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加紧迫和热烈。季先生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也在生命的延展中不断焕发希望和蓬勃之气。这就是季先生虽已年老,却依然精神百倍的原因之一。虽至耄耋,学亦不止。这不仅是种行为,更是种斗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体会,虔心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不仅是现代人的想法,古代哲人早已领悟其中真意。孔子就认为学习是一件终身要做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他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孔子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腹中饥饿都感觉不到的人,有时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他又会快乐得不能自已,甚至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觉察不到。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所以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

正如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中国古代有“江郎才尽”的故事,就是警示人们要不停地学习。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人,名叫江淹,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享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果真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也真有其事,但他的文采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有成就的前辈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江淹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需及时行乐了。于是他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说自己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诗文褪色,“绝无关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由江淹一事可见,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系统时常更新,从而永远站在

时代的浪尖上,不被淘汰。

学无止境知无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因此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同时,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知识能给人以不同的启发,老年之时继续学习,也会有新的开悟,催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所以,不论你处于哪个年龄段,都要牢记,学习是永远要做的事。

于浩大心界,感瑰丽人生

一个人经历怎样的事,做出怎样的成绩才算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和非凡的生命价值?金钱可以获得物质上的丰盈,荣誉带来是精神上的充实与饱满,但这些却仍然无法与一样东西相提并论,那便是时间。在时间面前,渺小可以变得伟大,脆弱能够变得坚强。让这些发生的唯一原因是:你在经历时间,时间也在经历你。你会在绵延不尽的岁月里经历不同的人,经受不同的事,遇到挫折和坎坷,原本狭隘自私的心境也会在时光的磨砺中,渐渐豁达、从容、开阔,生命也就会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福祉,体现价值。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心胸逐渐开阔,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厚重。很多时候,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季先生就是如此。

季先生在一篇名为《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的文章中说,他的生命经历了两个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他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那年,那时的季先生,家境极其贫穷,与当时山东农村里的任何一个贫苦孩子没有差别。如果他一直待在农村,以后的日子或许也是种地、结婚、生娃,心境和世界永远会束缚在贫瘠的农村里。但季先生的婶母在之后的不久将他带到济南,让他接受教育,滋养身心,他的眼界随之开阔,见识逐渐增长,人生之路也慢慢拓展。年纪尚幼的季先生,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他远赴北大、清华求学,完成国内的学业后,季先生继续到国外延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在那里,他与最具才华和高尚道德的大师接触,谈人生,谈理想。他学到的不仅仅是书面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人生关于未来的构建。

回顾季先生的过往,从最初的贫穷、狭隘到后来的豁达、仁义,表面的改变反映的是内心和世界观的延展。一个人只有走出狭小、闭塞的空间,走人大境界,人生才能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创造更高的价值,生命也才会更加精彩。

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每天都为了生计而奔忙,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物欲迷住了眼睛。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来往的车流、上司和周围人群的嘴脸、各式各样的楼层,有点时间休息时,也只是对着电视或者电脑。他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周围的绿色植物、天空中不断游走的流云、夜晚灿烂的星光和月色,他们的心仅仅局限于都市中的那一个小小的片断。在这种狭窄的心灵空间生活久了,怎能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感受呢?怎能不心生疾病呢?所以,要想使自己达到一个大境界,必须把自己的心域拉到无限远,无限浩大。

《庄子》中《秋水》一章曾有这样的描述:“井里的青蛙,不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

“天下的水,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秉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

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

“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中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这是何等高远绝伦的境界,这是何等的气概。这就是庄子,一个人若达到这样高远的生命境界,人生自会通达豁然。所以,人生天地之间,若想不被凡尘琐事干扰,达到幸福圆满的人生境界,就要不断扩充自己的人生。如果眼里只有柴米油盐、只有蝇头小利,你又怎能够获得内心的幸福呢?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谓冠绝天下,后世尊他为“书圣”。

王羲之的字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日“飘若游云,矫若惊蛇”,他的行书字帖《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他的字为什么写得那么好?除却他平日的勤学苦练,他的字与他的人生境界是一脉相承的。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这样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意思是说,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大家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这是何等舒畅的情怀,又是何等开阔的生命境界!王羲之秉持这样的生命观,把周围的草木

和天、气、惠风、宇宙及品类全部都融合到自己的那四百个字中去,沾染了神性的书法,怎能不成就神品呢?

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心界,让饱满、充实、拥有无限愿景的内心指引自己前进。这样的人生之路,即使遭遇波折,也会一往无前。内心的强大,才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书香中体会博大人生

对于季先生而言,书在其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身为学者,读书、写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季先生把读书当作自己的责任,把著书立说当作自己的义务。书就是另一个自己,什么时候也不能舍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与书结伴一生。但是,带来快乐的同时,书也给季先生带来了灾难。在《我和书》一文中,季先生这样写道: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就以收藏封资修大洋古书籍的罪名挨过批斗。1976年地震的时候,也有人警告我,我坐拥书城,夜里万一有什么情况,书城将会封锁我的出路。批斗对我已成过眼云烟,那种万一的情况也没有发生,我‘死不悔改’,爱书如故。”

季先生对书的感情风雨无阻,书也回报给他渊博的知识和源源不断的荣誉。但是志于研究、勤于研究的季先生对书的渴求从没停止过,即使他已经坐拥书城。“也许我搞的这一行有点怪。我还没有发现全国任何图书馆能满足,哪怕是最低限度地满足我的需要。”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季先生才会在书的海洋里不断地汲取营养,探索人生;不断地走向生命价值的高峰。季先生也是通过自己和书的关系,教导我们年轻人要爱书,勤于读书,只有常常开卷,才能受益匪浅。

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仓库。宋代皇帝赵恒有一段著名的言论:“富贵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今天看来,虽有偏颇,但也说明读书的功用和乐趣。

英国学者培根也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他又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读书,可以让我们体悟人生,读懂历史,明了世界。

古今中外,爱读书的人都深知书中的乐趣。

宋苏舜钦将读书当作下酒的菜肴,边读边饮,一夜一斗。明陈继儒(眉公)曾言:“古人称书画为丛笺软卷,故读书开卷以闲适为尚。”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斜月小窗勤读书是一种乐趣,红袖添香夜读书是一种乐趣,欧阳修的“马上、枕上、厕上”是一种乐趣,而清代的金圣叹认为雪夜闭户读禁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总爱跑到相国寺去买书籍、碑又,回来相对展玩,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勘各种不同的版本。后来她在《金石录后序》里写道: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外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英国小说家乔治·艾略特说她第一次读到卢梭的作品时,好像受了电流的震击一样。许多生活实例告诉我们,丰富的知识文明能够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野蛮的人有了文化素养,可以变得文明。缺乏教养的人有了丰富的知识,可以逐步变得有教养。骄傲的人,多学一些知识就能感到知识的无穷,从而变得谦虚起来。

自卑感强的人,有了丰富的知识,也会看到自身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丰富的知识不仅能使人变得更加文明,还能使人成熟老练,多谋善断。智勇双全的将领,都与他们博才广学有关;而鲁莽家的蛮干,无不与孤陋寡闻相连。

许多有益的好书,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能增强我们的抗菌免疫力。沿着健康的书籍所搭成的“人类进步的阶梯”往上走,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真谛,掌握自我塑造和自我修养的钥匙,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温家宝总理也在一次谈话中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做一个爱书的人吧,即使你不能像季先生那样学识渊博,拥有像图书馆一样多的书,也要尽力去做这件事,多读书,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积淀。

水不服输:考四分也有不屉的“数学梦”

在季先生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细细揣摩,例如他那股犟劲。

犟是一种秉性,是面对困难时的不畏惧、不退缩,是勇往直前的韧性。在季先生看来,困难越大,问题越多,他就越“不信邪”,越要攻克它。其中最著名也最能引起他人兴趣的,就是季先生考入清华后选专业的故事。季先生虽然在文学方面造诣很深,但对于数学却并不精通。如果换做其他人,考大学选专业之时,可能会选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季先生却不。他偏偏找自己的软肋下手:数学不好,就偏选数学专业。他决心攻克这个难点,即使曾经有过考四分的“羞辱”,但他不服输,也不认输,四分不是屈辱而是动力。凭这种精神,季先生大胆地报选了数学系。虽然最后学校经过权衡将季先生调入西洋文学德语专业,但他这种精神一直被众人传佳话。

从季先生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遇困难就畏惧和退缩,就轻易放弃。困难时时会有,即使有时真的遭遇较大失败和挫折,也要永不言败,只要精神不倒,就有重拾自信和成功的一天。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场盛大的马拉松比赛结束后,三位优胜者都已产生,颁奖也已经完毕,会场的观众即将离席。突然,在运动场的一角又响起阵阵掌声,原来,还有一名参赛者没有跑完全程,他正用尽全力跑进会场。由于中途摔倒多次,他已伤痕累累,但他仍没有放弃,仍然坚定地咬牙跑完全程。当这位步履蹒跚的选手忍痛往前冲刺时,全场几乎为之疯狂,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