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信用社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1:28 作文素材
信用社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信用社考试作文

2012年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

作 文

1、文章的审题、立意

2、结构:作文通用的写作套路

3、一些值得重视的技巧、问题

一、历年真题解析

2007-2009年 寓言类材料作文

2010-2011年 时政类小论文

二、命题特点

1、分值

2、命题思路

3、文体

三、作文题型简介

1、材料作文(寓言类)

2、命题作文

作文的评分标准

1、作文的评分

2、阅卷者的心理

3、应对方法

时政类小论文

2010年作文真题及评卷标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我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大比例关系失调,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其主要表现是:职工工资占增加值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偏低;整个社会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总体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请就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1)主题突出,在内容结构上包含对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相应的对策建议等。(10分)

(2) 能利用有关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论述深刻,观点正确,有说服力。(5分)

(3)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性强。(5分)

2011年作文真题及评卷标准

(1)主题突出,在内容结构上包含对信用卡发放和使用问题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相应的对策建议等。(10分)

(2) 能利用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论述深刻,观点正确,有说服力。(5分)

(3)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性强。(5分) 注意要点:

小论文的材料,对照所学的那个结构,往往缺一项或多项要素,比如2010、2011年真题材料当中包括: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但对为什么要重视这一问题?或解决这一问题的意义?缺乏细致讲述。所以答题时,请尽量补全这一结构。

一、开头 为什么要重视它?(重要性)+ 观点

材料内容是不全面的

问题内容问题原因 对应 解决措施(对策)

怎样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或经济学原理)

? 1、经济学理论、概念、名词等,讲义中列了一些;(这个最好)

? 2、理论化语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或对具体领域意义

重大??;

? 3、对当前“稳中求进”的论述 。稳中求进,是党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的总基调。

“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中国一定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 请把哪些“社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甚至“共产主义”、为??

奋斗!之类的换掉。

? 比较好的方式是谈“稳重求进”。

? 稳中求进既是工作总基调,也是工作总要求。所谓“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

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所谓“进”,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 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政

策稳”;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使“增长稳”;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物价走势反弹,使“物价稳”;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社会稳”。

? 怎样开头:

? 1、领导人讲话、文件精神(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等);

? 2、事例、数据引入;

? 3、套路开头(详见讲义);

? 4、如果实在动不了笔,先写上“当前,”。

什么是观点:

1、因此,应更加重视??问题。(推荐)

2、因此,应切实做好??工作。

3、因此,要解决好??问题。

4、因此,做好??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观点应该和标题、文章内容、结尾一致。

? 分析部分与对策部分中,关联句可以单独作为一段。

? “要做好??工作(要解决??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专题一、扩大内需

材料准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十七大报告》

材料准备: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今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又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并且指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着力消费能力。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温家宝在2010年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开幕上表示,我们要坚持内外均衡发展,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温家宝说,中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充分挖掘市场的潜力,有效释放国内需求,是促进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的重要途径。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

【概念解析】

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

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在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方面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第一,投资与消费没有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投资率,而同期消费率却明显偏低,高投资,低消费特征明显。这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

第二,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城乡居民增收,尤其是影响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带来越来越大的阻力,内需增长的转变在居民收入,尤其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形势下非常艰难。

第三,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不大。部分百姓没有完善的社保、医保等保障,生活困难,消费水平有限,不敢大胆消费。 怎样扩大内需?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2008年11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培育消费热点,既需要扩大消费需求,也需要改善供给。改善供给,当前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同时,有关财政和信贷政策也应予以积极的支持配合。

二是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所以,必须大力改革分配体制,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如何分配的问题,下决心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居民收入提高了,其消费水平才能相应提高。

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消费,而要增收首要的就是居民要充分就业。因此,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应更多地向扩大就业倾斜,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失业者的培训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负担,增加居民收入,特别要辅之以政策和制度,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使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适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消费税税率,减少应税品种,减轻消费负担。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

通过财政政策给予医疗服务、住房供给、教育普及、养老保障更多扶持,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引进市场力量包括民间资本来弥补优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设施的不足。只有各种社会保障的环境得到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并解除居民对生命周期的消极预期时,居民的消费意愿才会充分释放。

一些相关经济学原理:

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国内的需求。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任何国内的需求都必然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两个部分。

(《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

一些相关经济学原理:

从依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观点分析,扩大内需的路径有二:一是扩大个人生活消费,二是扩大公共生产消费。

一些相关经济学原理:

凯恩斯主义倾向于认为,消费多少取决于家庭当期收入的高低,也就是说,如果政府能一次性提高家庭收入,那么消费也就会出现跳跃性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刺激消费看上去也并不是那么难。然而,消费其实相对稳定,难以刺激。经济学家发现,与当期收入相比,持久性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更重要因素。也就说,理性的家庭都有平滑其长期甚至一生中消费水平的倾向。这意味着,成功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应该能够提升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如果仅仅是一次性的收入增加,老百姓会想着分在各个时期消费,因而对当期的消费启动帮助不大。

(《扩大内需的经济学分析》,载于《第一财经日报》)

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之间,2008年该比重仅为48.5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投资所占比重。近五年的数据显示,仅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占GDP的比重就接近50%。

在全球132个国家中,我国消费率是最低的7个国家之一,而我国投资率则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数据进行国际比较来看:2008年,全世界家庭最终消费率为61%,投资率为22%。中国的家庭最终消费率为37%,投资率为43%。高收入国家家庭最终消费率为62%,投资率为21%。中等收入国家家庭最终消费率为56%,投资率为30%。低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75%,投资率为27%。

家电下乡于2007年开始试点,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推广,在此期间经历了爆发——受阻——优化的过程。

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当月实现销售额253.6亿元,同比增长123%,环比增长10.55%;产品销量达到1048.9万台,同比增长80%,首次跨上千万台台阶。

专题二、稳定物价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这“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物价上涨实例(可作为开头):

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棉花掌”,从2009年底至今,由中国网民创造用以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折射出百姓遭遇的物价上涨压力。

自“蒜你狠”“豆你玩”诞生后,中国网友调侃物价上涨的兴趣似乎与商品价格走势一样,持续高涨。随着生姜、食用油、白糖、苹果、棉花、中药、煤炭等商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相应的三字新词随即出现,“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侃市场”词汇无不彰显网民的智慧。

一、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我国外汇储备从2006年的1万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底的2.8473万亿美元,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除投入4万亿财政资金外,还增加了9.6万亿信贷资金,2010年又继续新增贷款7.95万亿元,如此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不仅

篇二:农村信用社作文经典

信用社考试作文议论文宝典

一、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忙,不亦乐乎》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应为议论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二、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如《当生活遭遇挫折》:“当你遇上挫折,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这样巧妙的设问,简洁、明快,下文顺理成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

三、名言警句法。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的作者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如《包容》:“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古之人尚能如此豁达超然,那么,身处现代聒噪环境中的我们,还能否守住那片心灵的净土,留有一份过人的度量?” 开篇不俗,隽永的诗句,是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体现,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足以展示作者的文化底蕴。这种开头法,同学们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想想看,哪个同学没有积累许多古诗词,格言警句呢?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

四、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甩掉沉闷、干瘪的味道,换之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如《听取心灵的召唤》:“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排偶句式的运用,使开篇气势不凡,情感充沛;“心灵之灯”的设喻,形象别致醒目,让主题凸现。

五、情景渐入法。这是议论文开头常用写法。就是先记叙一件事,或讲述一种社会、自然现象,或描述一个场景,然后对此作一番阐述,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开篇紧扣话题,以诗意的情境描写引出自己的观点,会像一个特写镜头一样吸引读者,让人回味。

六、形象诠释法。如《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

哀词。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 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这样的开头曲折有致,借自然之现象,形象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语言沟通”,从而进 入到人际沟通的精神领域中来。这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色彩和趣味,让人眼前一亮。

总之,好的开头应该简明夺目,既能鲜明地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要有姿有彩,引人入胜。

信用社考试作文——根据材料写作文

写作要求是: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有位同学课后看《一颗少女的心》(手抄本),班干部劝他说:“这是黄书,不能看。”这位同学回答说:“大惊小怪什么?你忘啦,?开卷有益?嘛!”

这样的“开卷”是有害的

某校有位学生干部劝一位同学不要看黄 色书《一颗少女的心》,这位同学不但不听劝告,反而以“开卷有益”为自己辩护。我不知道这位干部是怕伤了同学“情面”,还是别的什么,竟没有坚持到底。如果是我,对不起,我一定会据理力争,正告这位同学:这样的“开卷”是有害的。/据了解,《一颗少女的心》是**之作,它描写的全是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格调低下,不堪入目。这样的坏书,怎谈得上给人以知识,更谈不上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恰恰相反,它只会腐蚀人的灵魂。据报载,看了《一颗少女的心》这类黄 色书刊后,有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其刺激与诱 惑之下,从对异性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发展到参与流氓活动,终于走上犯罪道路,锒铛入狱。请问,象这样的“卷”,我们有什么理由“开”呢?又有何“益”可言呢?沉痛的教训,我们难道不应记取吗?/近些年来,或铅印,或手抄,有不少格调低下的武打、凶杀、**的东西悄悄出笼,流向社会,辗转于青少年之手,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黄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扫“黄”战斗刻不容缓。不把这些“黄”彻底扫掉,空气就无从净化,青少年就难以健康成长。《一颗少女的心》属“黄 色”之列,当为“扫黄”对象。这位同 学不听劝告,并以“开卷有益”为借口,这不只是对“开卷有益”的歪曲 ,而且我以为这位同学很可能已经中毒,危险哉!作为学生,多阅读些课外读物,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是,它应当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就是说,课外读物的阅读,应当有助于各科知识的学习,或加深,或拓宽。试问,《一颗少女的心》对 哪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益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开卷”,污染 灵魂,极其有害,实为愚不可及。/“开卷有益”是古训。它告诉人们,读书是重要的。人们的知识和才 能很大部分来自书籍,所以“卷”永远是要“开”的。但是,我们要解决 好“开”什么“卷”和怎么“开”卷的问题。我以为,所开之“卷”要有益于人们长思想、长知识、长身体、长才干,要根据自己思想、学习、工作所需去“开”。要学会区别香花毒草,提高鉴别力,增强抵抗力,学习 好的,摒弃坏的。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

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信用社考试作文——议论文开头范例

1、直入法

例:现在有些年轻人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能让自己的才华在兵荒马乱之时大显身手。然而我却要说:“我是时代幸运儿,因为我有幸生逢改革时。 -----《有幸生逢改革时》

2、反入法

例:古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讲的是有德之士的有理智的言行,然而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这种教化仍然能成为现代人的行动标准。 ---《有感于“君子动口不动手”》

3、引出法

例: 马谡刚愎自用痛失街亭,关羽大意轻敌卒命荆州。历史用三个字简洁而严正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骄必败! ————《骄必败》

4、设疑法

例:也许你很聪明,也很勤奋,但你却没有成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你没有机遇,或者你有机遇,但是你没有及时抓住它。 ——《机遇》

5、引用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原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告诫其子刘禅时说的。这就是说,不要因为恶小就去做它,不要因为善小就不屑去做它。 ----《勿以恶小而为之》

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他的话很有道理,对我们很有启发性。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应该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6、比喻法

一滴水是小的,一块石是硬的。但一滴滴的水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地方,天长日久,水滴竟可穿石,同样一个人一次努力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日后就会成功。 ------《贵在坚持》

7、抒情法

为了爱的荒野吹拂一缕和煦的春风,为了给心的坟墓开垦一片清新的绿洲,为了让世界更加美好,为了让人间充满温情,让我们来关心别人。 ------《学会关心别人》

篇三:农村信用社作文

怎样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或经济学原理)

1、经济学理论、概念、名词等,讲义中列了一些;(这个最好)

2、理论化语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或对具体领域意义重大??;

3、对当前“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是党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的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中国一定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稳中求进既是工作总基调,也是工作总要求。所谓“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所谓“进”,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政策稳”;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使“增长稳”;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物价走势反弹,使“物价稳”;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社会稳”。

怎样开头:

1、领导人讲话、文件精神(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等);

2、事例、数据引入;

3、套路开头(详见讲义);

4、如果实在动不了笔,先写上“当前,”。

分析部分与对策部分中,关联句可以单独作为一段。

“要做好??工作(要解决??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专题一、扩大内需

材料准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十七大报告》

材料准备: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今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又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并且指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着力消费能力。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温家宝在2010年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开幕上表示,我们要坚持内外均衡发展,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温家宝说,中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充分挖掘市场的潜力,有效释放国内需求,是促进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的重要途径。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

【概念解析】

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

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在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方面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第一,投资与消费没有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投资率,而同期消费率却明显偏低,高投资,低消费特征明显。这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

第二,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城乡居民增收,尤其是影响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带来越来越大的阻力,内需增长的转变在居民收入,尤其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形势下非常艰难。

第三,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不大。部分百姓没有完善的社保、医保等保障,生活困难,消费水平有限,不敢大胆消费。 怎样扩大内需?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2008年11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培育消费热点,既需要扩大消费需求,也需要改善供给。改善供给,当前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同时,有关财政和信贷政策也应予以积极的支持配合。

二是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所以,必须大力改革分配体制,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如何分配的问题,下决心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居民收入提高了,其消费水平才能相应提高。

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消费,而要增收首要的就是居民要充分就业。因此,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应更多地向扩大就业倾斜,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失业者的培训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负担,增加居民收入,特别要辅之以政策和制度,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使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适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消费税税率,减少应税品种,减轻消费负担。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

通过财政政策给予医疗服务、住房供给、教育普及、养老保障更多扶持,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引进市场力量包括民间资本来弥补优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设施的不足。只有各种社会保障的环境得到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并解除居民对生命周期的消极预期时,居民的消费意愿才会充分释放。 一些相关经济学原理:

1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国内的需求。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任何国内的需求都必然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两个部分。

2从依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观点分析,扩大内需的路径有二:一是扩大个人生活消费,二是扩大公共生产消费。

3凯恩斯主义倾向于认为,消费多少取决于家庭当期收入的高低,也就是说,如果政府能一次性提高家庭收入,那么消费也就会出现跳跃性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刺激消费看上去也并不是那么难。然而,消费其实相对稳定,难以刺激。经济学家发现,与当期收入相比,持久性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更重要因素。也就说,理性的家庭都有平滑其长期甚至一生中消费水平的倾向。这意味着,成功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应该能够提升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如果仅仅是一次性的收入增加,老百姓会想着分在各个时期消费,因而对当期的消费启动帮助不大

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之间,2008年该比重仅为48.5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投资所占比重。近五年的数据显示,仅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占GDP的比重就接近50%。

在全球132个国家中,我国消费率是最低的7个国家之一,而我国投资率则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数据进行国际比较来看:2008年,全世界家庭最终消费率为61%,投资率为22%。中国的家庭最终消费率为37%,投资率为43%。高收入国家家庭最终消费率为62%,投资率为21%。中等收入国家家庭最终消费率为56%,投资率为30%。低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75%,投资率为27%。

家电下乡于2007年开始试点,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推广,在此期间经历了爆发——受阻——优化的过程。

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当月实现销售额253.6亿元,同比增长123%,环比增长10.55%;产品销量达到1048.9万台,同比增长80%,首次跨上千万台台阶。

专题二、稳定物价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这“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物价上涨实例(可作为开头):

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棉花掌”,从2009年底至今,由中国网民创造用以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折射出百姓遭遇的物价上涨压力。

自“蒜你狠”“豆你玩”诞生后,中国网友调侃物价上涨的兴趣似乎与商品价格走势一样,持续高涨。随着生姜、食用油、白糖、苹果、棉花、中药、煤炭等商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相应的三字新词随即出现,

“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侃市场”词汇无不彰显网民的智慧。

一、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我国外汇储备从2006年的1万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底的2.8473万亿美元,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除投入4万亿财政资金外,还增加了9.6万亿信贷资金,2010年又继续新增贷款7.95万亿元,如此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不仅如此,西方各国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纷纷增发货币,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二、造成当前物价上涨的非货币因素

1.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是一切生产企业都必需的燃料和重要成本构成因素。我国目前消费的石油约一半需要进口。

2. 国际矿产价格上涨。矿产品是钢铁、金属产品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本因素。我国现已成为世界钢产量最大的国家,

3. 国际粮价上涨。

4. 工资成本上升。

怎样稳定物价: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夺取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

第二,加强市场调控,搞好粮、油、肉、糖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吞吐调节;

第三,加强流通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

第四,加强市场监管,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坚决依法进行打击;

第五,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还要完善对困难群众的补贴制度。

为稳定物价,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1月20日通过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十六条”)开出涉及16个方面的“药方”。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明确要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中央高层对稳定物价控制的力度和决心可见一斑。

专题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 “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意义:

第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第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

第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第四,特别是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待和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社会保障覆盖面小。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

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

4、对策

第一,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第二,适应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证政策。

第四,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第五,适应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要求,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我国经济领域的成就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信用社作文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4、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专题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专题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

篇四:信用社考试作文

最佳答案

湖南信用社考试有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作文

选择题主要是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有四个,但是每个简答题里面又有三个小题,这三个题目分别是金融,计算机,法律方面的,不过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你善长的题来做,作文今年考的是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以此为论点,与一篇600字的小议论文

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如同逆水行舟。于是,在人生旅途当中,在困难面前,我们常常有着很多机会去说出这个简单的“不”字。那么,我们应不应该说 “不”呢?或许,我们需要辨证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逆水行舟时,水流速度的快慢决定着我们的“逆流而上”是否在人力所能为之的限度内。当汹涌的水流不至于吞噬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不应该说“不”。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我们知道,在波涛背后有着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那就是成功。

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但成功的过程常常是漫长而曲折的。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有过一句名言:“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是的,在困难面前,我们会有无数的机会和诱惑去说不,一旦我们轻易说出了“不”字,“半途而废”将使我们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不见凌晨的曙光。

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不可克服的困难面前,我们是否应该“激流勇退”而说出“不”字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认识到,不仅仅“坚持”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放弃”或许需要更多的勇气。

因为很多时候,人生也像是在爬山。或许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希望自己能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当有一天,当你有机会作为一支登山队伍的队员,去寻找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很可能在最接近顶峰的时候,遇到不可克服的天气障碍,甚至有可能会危及自己与身边队友的生命安全。为了自己的生命,更为了队员的生命,或许你会不得已地放弃心中“理想”,即使你明确地感受到“机不可失”且“时不再来”。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勇气,因为“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需要更多的勇气。 不要轻易说?不?

人是脆弱的,经历太多的风浪,总有一天会慢慢枯萎,但千万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因为我们内心里潜在着的,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在荒野中踽踽前行。

不要轻易说?不?,是一种力量。缉毒警察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然而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终于在爱的呼唤中“沉睡”丈夫奇迹般生还,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这种坚持和爱就是对死神的否定,罗映珍告诉了我们对生命不要轻易说“不”。人,这是任何其他生物都无法比拟的,这就需要呼唤,需要鼓励,需要触动,往往最不需要的是代替,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我们需要的是力量,这种力量不会轻易让你的朋友,你的亲人,甚至与你相遇的每一个人放弃。

不要轻易说?不?,是一种信念。当在四川大地震中那些生命的奇迹被一个个创造出来时,相信我们每一见证人,都在为之呐喊,在天安门广场上,在奥运圣火传递中,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加油”响彻云霄,对生命我们没有轻易说?不?,也许每个人都还清楚的记得温总理那温和而又充满坚定信念的话语,“我们决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钢筋混凝土面前,在坍塌滑坡的路上,我们没有轻易说“不”,因为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它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决不退缩,真诚原来是沟通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人们封闭的心扉,只要你坚持到底。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从来不缺少有力量和信念的人,他们从不轻易说“不”,记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故土而奔波操劳,临死前也不忘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那种“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情怀感动了无数的热血男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他一生理想追求的真实写照。

我的朋友,如果你的生命和事业的盆栽也出现了枯萎凋零的景象,请你不要轻易说“不”!请你仔细找到出现枯萎的原因,发现凋零中的一线生机,也许需要养份,更需要时间,你的爱心和呵护不能缺,小心地呵护这一线生机吧。正如一首歌里所唱到的:请不要轻易说不/因为这个字太残酷/它能把美好变成虚无。请不要轻易说不/因为这个字太冷酷/它能把快乐变成痛苦。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挺住/为了一起吃过的辛苦/为了一起拥有的幸福/我们还有什么不能付出……

我国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现状、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市场流通法制建设看,目前仅有少量的法律法规及一定数量的规章,与其他领域法制建设相比,明显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流通的主体、流通行为、交易方式曰趋多样化,现有市场流通立法已不能适应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一项重要任务。 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我国改革开放大体上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阶段,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虽然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取得重要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要

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市场主体与行政管理部门的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和信息共享制度等方面下工夫。(论述题答得要全面,这个还不算很多字)

1 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到2009年,中国的GDP从13万亿增长到33万亿,增幅接近150﹪。同期,城镇职工工资从1.6万增加到3万,增长了不到90﹪。但这增加的90﹪,大部分又落在了企业管理层、垄断行业正式职工身上。农民工平均工资仅仅从1.1万增加到1.6万,增加了50﹪。而竞争性行业的基层工作者的工资增加幅度甚至不如农民工。因此,大部分一线员工对薪酬的感受和统计数字完全背离。如果你不是管理层、不在垄断部门工作台、没有本地户口,那么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5年,你的薪酬和福利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

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字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贫富之间的差距在逐年拉大,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城乡之间,农民收入总体上仍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其余80%的中等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低,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41.4%。(2)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2007年的57.5%。(3)是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比重低。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长30.5%,劳动力报酬年均仅增长9.9%。(4)是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有3.3倍左右;目前我国收入最低行业与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差距高达15倍;以人均GDP衡量,上海最高,贵州最低,1978年相差14倍,2008年仍然相差8倍;群体收入差距则更为巨大,少数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上百倍。(5)是分配秩序不规范,一些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现象十分严重。

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大是必要的,在某些条件下也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但是长期维持下去,而且这个水平太大,将会不利于我们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和防止差距过分扩大。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劳动力价格偏低,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不仅不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和谐社会。

正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10年要实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就得让居民有消费能力,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目前因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而导致国内绝大多数居民不是没有意愿消费,而是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能力消费。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2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

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数据显示,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指标的基尼系数目前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激增至2007年的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收入分配,既是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又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问题。它本身有双重含义: 一是民生问题,收入分配解决好,可以稳定社会,使这个社会更和谐,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是经济增长转变的关键所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收入分配体系着手,从而让更多的资金进入投资领域,改变目前政府投资改变一切的问题。所以,收入分配既是民生问题,又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问题,会引起社会

22

回答者:

篇五: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作文解析

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今年2月,西南地区大部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其中云南中部、贵州东南部偏少8成以上。同期,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气温偏高2℃~4℃,致使云南、贵州等西南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持续发展,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大部、四川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西南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西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读了这段文字,能引起你怎样的反思?请以“西南干旱的反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审题指导:

这段材料, 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我们可以择其一而论,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反思一:居安思危。

反思二: 反思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再执迷于高碳经济、GDP数字,要综合考量环境承载能力,转向低碳经济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走科学循环发展的道路。

反思三: 建立长效健全的应对机制,早做准备,有序应对,寻找并引入新水源,灾情是否会应对得从容些?农业水利工程长期欠账,原有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灌溉条件落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大部分农田靠天吃饭,导致农业在干旱面前不堪一击。

反思四: 作为每一个普通公民,也应“从我做起,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旱情如火,在旱情的“烤问”下,作为每一个被纳税人供养的人民公仆,应多多忧民之忧、解民之虑。当然,作为每一个普通国民,也应“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为国家减灾防灾尽微薄之力。

参考材料一:

决堤溃坝的滔滔洪水,拔树摧屋的狂风暴雨,年年在神州大地肆虐,制造着家毁人亡的灾难。大自然时时在提醒你,必须对他心存敬畏。近几年冰雪严寒又加入了灾难的行列,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可老天偏偏不如你愿。阿勒泰的积雪正在融化,融雪性洪灾正在威胁着伊黎河谷的生命财产安全,时不时的暴雪还在接连不断的下,那里的水实在太多了。而云贵川

桂的许多地区却有半年多没有下雨了,从飞机上往下看,河塘干涸,田园龟裂,真个是禾苗焦枯,赤地千里。这里的水又太少了,少到了人畜饮用都无法保障。

老天不可能将雨露阳光滋润到每一个地方,洪涝干旱年年都有,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旱情大都出现在北方瀚海沙碛水源缺乏的地方。云南贵州水资源丰富,那里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山麓有滔滔江河,沟壑有股股清泉。山明水秀,森林葱郁,不是缺水的省份。也许人们意识不到会有这么一天,连水也喝不上。90多岁的老奶奶,背着水桶去20多公里的山谷取水。十多岁的小学生,把别人捐赠的矿泉水留着,他们要把这些水带回家里,给同样干渴的爸爸妈妈。这场景看了让人唏嘘。

灾难既然降临,就不能怨天尤人,应该坐下来好好反思。今年的旱区是属于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即使干旱也不至于连人畜饮水也会成问题。也可能正是因为水资源丰富,人们才没有了忧患意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有49%属于病险工程,有些还是晚清时期的建筑,发挥不了灌排作用。而云贵地区的大部分农田依然是靠天吃饭,抵挡不了灾害。那么为什么不早一点加强水利建设呢,是不是没有干旱预警,才忽略了抗旱的准备。但据云南气象资料,从元代至今的近700年间,总共出现大旱75次,小旱126次。特别是从1950年到1979年的30年中,大旱就有11年,不到3年就有一年大旱。这本足以引起当地政府对抗旱的重视,但是为了发展经济,人们总存在着一丝侥幸。

有人质疑,今年西南五省的干旱与这些省区近年来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造纸业,大规模生态林被砍伐,然后又大面积种上速生桉树有关!据说这种速生桉树,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很差,土地表面板结,还出会现土地沙化。事实是否真是这样,我们只能等待官方和专家的答复。都说时间可以解决一切,但时间会等我们吗?大旱过后是否会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那是政府的事,作为民众只希望旱情能早点结束。

问题是我们能从这次大旱中吸取教训吗?灾难来了才知道防震减灾,灾难过了又心存侥幸。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比如矿难,很少看到西方国家有这样的报道,而我们国家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一旦发生,就来个停产整顿,安全大检查。到下一次矿难再出现时,依然是老问题,于是再来一次安全大检查。已经记不起山西这样的本素材来自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反复检查有过多少次了,但这几天王家岭的透水事故,又造成一百多名矿工被困矿下,已经三天过去了,但被困矿工依然生死不明,为什么我们总不能吸取教训呢!

窗外淅淅沥沥,又在下雨了。据说这次雨区会光临西南旱区,但愿它能为缓解那里的旱情作一点贡献。旱情过去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今天从新闻读报中听到云南水利部门的领导说,灾后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户水窖工程,保障人畜饮水安全。这也许是亡羊补牢把,虽然它不如未雨绸缪好,但补总比不补要好。

参考材料二:

如果不是媒体图文并茂地呈现,谁会轻易把西南地区与百年不遇的大旱联系在一起呢?比如重灾区之一的云南,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五彩”的,森林郁郁葱葱,江河奔腾汹涌。然而现在的情形是,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的一些河水断流,水塘干涸,小村绝收,大村歉收。为了缓解旱情影响,云南省加强移民就水,希望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缓解饮水困难。日前,浙江上虞市迎来了云南灾区第一批赴浙务工人员共48人。为缓解旱灾影响,云南决定今年增加劳动力输出50万到80万人。

不仅仅是云南“告急”。最新消息称,截至3月17日15时统计,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05.5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4348.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0.2亿元。

如果这些枯燥的数字不足以呈现西南地区这场干旱的严重性的话,那我们不妨再呈现一些细节性的画面:在云南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洒披武村的学校,因缺水,学生们很久不洗手了;因缺水,学生们只能喝脏水解渴。干旱威胁着灾区人民的菜篮子,在云南晋宁县的一些乡村,村民们开始上山挖野菜吃。在贵州遵义市务川县新田镇双龙村,本该柔软如皮肤的泥土却干得发白,踏上去如石头般硌人,村民只得到两公里外的河沟挑水吃,除了煮饭,他们连脸、脚和?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蓟静桓蚁础?/p>

在这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国家力量”开始行动起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云南旱情启动二级响应,针对广西旱情启动三级响应,针对贵州、甘肃、四川旱情相继启动四级响应。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追问,这场大旱为何又是“突然”暴发了呢?和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不同,干旱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不可能在一两天之内突然显现出来,它总是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目前媒体曝光出来的这个局面,显然已是干旱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那么干旱起初,相关政府部门有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呢?当柔软如皮肤的泥土一天天变白,当小河流水一天天干涸,当村民取水的地方一天天远起来直至地缝里觅水的时候,在这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当地的水利农业抗旱部门有没有及早采取抗灾措施呢?西南地区的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局面,有没有“温水煮青蛙”式的教训在里面呢?

必须认识到,干旱灾害这是一场“慢性病”,它不可能像暴雨台风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那样一下子完全地将它的危害性呈现出来,如果起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它就会慢慢侵蚀并不强壮的身体。当它“病倒”的时候我们再开始重视,那么付出的代价也罢,抗灾的成本也罢,无疑要增加许多。

这一场大旱给西南地区带来的灾害让人触目惊心。有专家指出,在一向降雨丰沛,气候湿润的南方地区,群众靠天吃饭的意识根深蒂固,防水害意识远远高于抗旱节水意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视也不够。同时还暴露出农田水利投入滞后的弊端。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害严重,造成严重工程性缺水。大凡在灾害之中和灾害之后,我们总会归结或反思灾害的各种原因,只是不知我们到底有没有从上一次灾害中真正汲取教训和经验?

无论如何,现在,请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在西南这片干涸的土地上,并尽自己所能有所行动吧!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