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人的夫妻生活视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9:11:28 体裁作文
篇一:野蛮人的性生活
《野蛮人的性生活》讲稿
马林诺夫斯基是20世纪最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在其所著的《野蛮人的性生活》一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在文明世界中隐藏的异样文化与生活,通过对原始部落人群的性生活的关注来揭示在风俗与文化世界里,他们有着怎样的风俗,有着怎样的文化,性怎样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与行为,性作为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马林诺夫斯基从一个鲜为人所谈论的视角来揭示文化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说是野蛮人的性生活,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野蛮人,只能说是没有完全开化的,没有完全被所谓的文化所同化的,保持淳朴民风和风俗习惯的一些人,他们以社区或村庄为单位,过着和我们异样的生活,说他们不是原始人是因为他们能制作和使用工具,他们不仅靠打猎和捕鱼为生,他们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要,狩猎和捕鱼只是副业而已,他们并没有形成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格的明确的法律,但是他们却有着和法律一样有效力的长老制度和约定俗成的民俗,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约束力,用这种方式维系着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那么他们的性生活同样也是受到自身文化与风俗的影响,这种文化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才会有马林诺夫斯基为我们展现的野蛮人的性生活。
1、游戏与性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的对象应该是特罗布里恩德岛的土著居民,在他们的内心里,性并不是像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那样受严格的禁忌以及被压抑,在他们看来小孩子是可以看到父母的性生活的,而且父母并不以为意,孩子在小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性交的,大人对孩子的这种性行为和性观念基本是不管的,孩子的游戏中几乎都包含了性的内容,性的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更具有吸引力,他们总是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性游戏,喜欢在灌木丛中进行性交,体验愉悦,而条件最多是送一些果子、贝克之类食物或是饰品,表面上我们看他们的性生活是如此的随便,其实不然,只是在小的时候大人不压抑孩子而已,但是到了大一些,他们则会首要严格的性的禁忌。他们的习俗中,有专门为单身男女准备的单身性交的房间叫做“布库马图拉”,这是被风俗所默许的,这也是他们文化中对性的“解放”,与西方文明世界比起来真的是可以算的上是性解放。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也受到更多的禁忌的约束,其中就包括性的约束,他们虽可以随意的性交,但是此时已不是懵懂的少年,此时心理与生理的成熟,更多的荷尔蒙被激活,他们更加关注感情,他们的性生活并不是太随便,而是往往被赋予很多浪漫的色彩。他们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交流,往往把性交与浪漫的事物结合起来。他们往往并不喜欢在单身公寓里进行性交,而往往喜欢那种偷偷摸摸的去做爱,而不被人知道,因为他们被公开的话,他们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2、婚姻与性
在偷偷摸摸的性生活进行时,他们往往去也为他们的婚姻做好了准备,从众多的性交对象中选择一个成为自己的丈夫,他们的婚姻往往也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他们选择丈夫则不仅仅是因为性生活,更多的是关注其人品,所以结婚地他们来说是将性生活淡化的一个过程,婚姻的到来,是他们受到严格的性约束,他们的习俗里,蜜月是在母亲家度过的,而这段时间他们认为在母亲家进行性生活是认为不好的,因此这种文化下,他们这段时间也就自然的成为他们的禁欲期。此时与少年时候的性生活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在夫妻向生活上和社会交往中也往往受到严格的禁忌,与我们的文化不同,他们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样牵手做一些亲昵的动作,往往保持距离,在盛大活动时往往也不在一起,他们在群体生活中是绝对不允许谈论性话题的,这被试为禁忌。因为他们是母系社会,因此在夫妻关系上女性是主导,婚后他们一切的支出与消费几乎都来自女方家里所提供,因此,男性往往就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在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嫉妒与通奸是影响他们婚后生活的主要因素,这两个因素是被他们的文化所禁忌的,发现将会受到严惩,这与我们的文化要求是相似的。如果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则是行不通的,进化心理学认为女性嫉妒自己丈夫和别人通奸主要死害怕自己的资源被别人所占据而失去生活保障和安全感,但是在这里是女性掌握生活资料,男性只是穷光蛋,因此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在这里是不适用的。我们说越是未开化越是野蛮的民族都会想充分的留下以宣传后代为其留根,而有一夫多妻的制度,他们也不例外,地位高层的酋长也可以有多个妻子,并且这种制度与封建社会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妻子,自己死后还要从社区中选女性来进行填补,还有就是上一任酋长死后遗留下来的妻室直接称为现任酋长的妻子,这样他的妻子就分为三个等级,这种一夫多妻制度是类似于封建社会的,但是又有其文化民俗的特殊性。
野蛮人也有离婚的问题,他们的离婚原因往往还是与性有关系的,因为通奸、因为背叛,他们往往采取离婚的策略,在这里女方往往掌握着主动,男方私通被发现而被女方遗弃,往往不采取离婚的策略,因为女方是他们的财神爷。女方通奸男方则有权惩罚女方,当然有权处死,但是他们还是舍不得处死他们的财神爷的。野蛮人对于死亡的风俗是文明社会所不能理解的,往往在人死后他们要对其进行不得安宁的打搅,男性死后要对其进行两次掘墓,第二次还要将骨肉分离,把骨头分离出来做成各种饰品和工具佩戴和使用,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而对与丧事的处理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死者的男性亲属是禁止靠近的,因为这样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对于丈夫死后的女性就要受到严格的禁忌,要为丈夫守灵,并且至少2年的时间守在小屋子里不能用手吃或者喝,只能用别人来喂,并且她的一举一动将受到严格的监视,只有这样才会被是为尊重死者,是对传统的膜拜,他们不干忤逆传统,这就是传统,这就是习俗。
3、生育与性
野蛮人对于生育是无知的,在他们的观念里面生育不是两性性交的结果,生孩子与精子与性交都没有关系,男性的睾丸被试为美观的装饰物,他们可以为我们列举出很多这种特例,他们认为没有生育是因为阴道窄小,他们的孩子不是性交的结果,因此他们给生育赋予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孩子是灵魂的投胎,人死是因为他厌倦了生活而去了死亡岛,他们在那里过着幸福的生活,通过返老还童术一次次恢复年轻,当他们在此感到厌倦时就会变成婴儿,就漂浮在河上通往生育
之路,他们这些灵魂是从孕妇的头顶直接塞进孕妇的子宫,因此孕妇会感到头晕、头痛、恶心,他们的这种心理为他们所遗传下来的各种美丽传说找到了借口。在分娩时他们认为那是灵魂的到来,那是神圣的,不允许用手接胎儿,而是全凭自然力,这是他们的信仰。那么在首次怀孕之后他们还有这种各样的仪式,这种仪式就是他们民俗,是不可忤逆的,忤逆了会得到惩罚!为了逃避伤害和惩罚,他们又赋予生育各种仪式。仪式的背后是对不安的恐惧,是对不安和恐惧的自我慰藉,这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全部,只有用各种仪式他们才能感到精神上得到缓解,他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这与每个民族的封建迷信是一样的,都是精神恐惧的借口罢了。
4、节日与性
我们可以假设野蛮人的心理生活要比现代文明人要健康,在性压抑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个神经症,但是他们不是,他们对性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这也是传统给他们的,是文化给予他们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可以随时通过各种方式来缓解人类的性饥渴,我们知道“人,食色性也”性的压抑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性变态与行为异常,但是野蛮人不会,习俗规定他们有各种庆丰收的活动和仪式,庆丰收与性,狂欢节与性,这是文明社会中不会联想到的,但是他们看来各种活动是则为他们创造了各种性活动的机会,他们被习俗所认可,在活动中他们可以采取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表达性欲望,在这里女性是不甘落后的。
习俗与文化的异质、传统与传统的差别,不同社会的文化对其心里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我们不能评价那种习俗是好或是不好,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之处,他们的习俗则是在其生产生活中,受到环境的外源作用和文化的内源性作用形成的,我们的同样一样,他们的精神世界遵循着同我们一样的发展轨迹,只不过曲线的弧度不同罢了,同样为了逃避内心
的恐惧,建立安全的心理环境,他们自己为自己编制了美丽的传说,为自己的习俗赋予了异样的但却实用的信仰,这就是野蛮人的性生活为我们所揭示的文明社会的异质文明。篇二:野蛮人的婚姻和家庭(读《野蛮人的性生活》有感)
野蛮人的婚姻和家庭
——读《野蛮人的性生活》札记
《野蛮人的性生活》一书是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林洛夫斯基的代表之作,该书是一部严肃的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论著,通过土著居民的性文化的细节的描述来引导我们从中探究当地居民的族群、文化、宗教、婚姻和家庭等。本文将着重从书中所描述的性文化来分析土著居民的婚姻和家庭文化。
婚姻
正如大多数人类学家所认可的婚姻的几大条件(即,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性的结合;婚姻是男女两性间经济的结合;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可,包括社会习俗和法律的认可;还包括性生活、财产、儿童抚养等方面因含有互惠的权利和义务。)一样,土著居民的婚姻也正是在这些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和大多数族群文化不一样的是,在结婚前甚至上溯至儿童期的土著居民就有了性生活,但在儿童期的土著居民的性生活是伴随着游戏性的无真正性生活意义的行为,类似于其他族群的儿童“过家家”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性行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在婚姻面前,正在意义上的性行为就变得神圣而庄严;同时土著人的婚姻是及其庄重和严肃的,且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蜜月期”的新婚夫妇的性生活史及其约束的,直到“蜜月期”结束,开始新居制的生活,夫妻间的性生活才变得正常;在土著人当地的社会制度中是允许一夫多妻的,特别是对于酋长这样地位的人物,但通奸和性嫉妒却是要收到严厉的指责和惩罚的。土著居民对于离婚时允许的,但是妇女丧偶却是要面临残酷的祭祀制度;对于权力和义务,土著居民“由于是母系社会,小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女方家庭定期的食物和财物供给。对于男人来说,结了婚就等于找到了生存的饭碗。”
土著居民的这种婚姻制度,有着如下的作用:
一、 可以保持整个族群的稳定。女性一直在性的活动中扮演着生物上的接受者,在这种极可能造成男性与女性当中出现毁灭性竞争的情况下,在对繁殖和经济可能造成威胁的状况下。这种婚姻形式作为一种规范能够减少由于性方面的原因二招致的群体冲突,有助于族群的稳定;
二、 为后代的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由于人类的特殊性,人类的婴儿期比其他动物长,对于父母的依赖也比较强。所以,在这种婚姻的制度下,来自于女方家
庭定期的实物和财物的供给对这个新家庭和新生儿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 除此之外,这种婚姻形式对于族群劳动分工的维持及不同族群的联合有着积极作用。
家庭
如上对土著居民婚姻的描述,在其新居制得婚姻形式的基础上,决定了他们的家庭主要是核心家庭类型。
在一个家庭的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便是这个家庭部分解体的时期,为了服从严格的性禁忌,回避目睹家中父母的性生活,他们兄弟姐妹间便分开居住。男孩子必须离开房舍,搬到单身汉房舍或是年老而寡居的男性亲戚、朋友的房舍去居住。女孩子则有时搬到年老寡居的姨家或是其他亲戚家居住。男孩子直到结婚前至“蜜月期”结束开始新居制的生活前在回归到父母家居住。
同时他们的家庭以一夫一妻至为主,但是位高权重的人物,如酋长则为一夫多妻的家庭形式,如若酋长的妻子去世,则由女方家庭另选一名女子嫁至酋长,且酋长的妻子会作为遗产继承给下一任酋长。
对于土著居民的这种家庭类型,有着如下作用:
一、 限制并满足两性生活。虽然在结婚前的土著居民的性生活是相对比较自由的,但是一旦结婚,妻子(或丈夫)则必须忠实于自己的配偶,如有私通或是性嫉妒都将受到严厉的职责和惩罚。这样对族群的稳定和繁荣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 生产和消费的功能。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和消费的单位,具备组织生产和消费的功能。家庭担负着供自己家庭成员消费的产品的职能,同时家庭又是一个共居、共食、共用的组织,家庭内部的消费行为由家庭统一安排。
三、 同时此种形式的家庭,还担负着对后代的抚育的功能,及从出生至青春期,孩子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四、 教育子女的功能。虽然土著居民,对于性是自由的,但是他们仍然有着一套关于性的规范的制度,这些都是需要以家庭为单位教育子女习得的。
虽然在现代社会的眼光看来,土著人的生活制度,是落后的。但是,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是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在看来落后的社会制度,但是对于当时当地的发展确实有着重要作用的。所以,要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来看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现象。
篇三:土著人
在澳大利亚呆得时间长了,我渐渐对土著人有了一些了解。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在澳大利亚境内靠狩猎、采集来维持生活,最盛时期达到25至30万人。后来大批白人来到澳大利亚,他们开始大规模强占土地、滥杀无辜,土著人因敌不过白人的武器和技术优势,被迫退让,逃进丛林、沙漠。20世纪后半叶,30%左右的澳大利亚土著人走出山林,来到城市或近郊谋生。澳洲土著人曾经终年与风沙野树为伴,与袋鼠、野兔、鸭嘴兽等野生动物为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正是在这种与大自然顽强拼搏的漫长岁月中,土著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遁迹追踪是土著人的绝技
澳洲土著人除了皮肤黝黑、扁鼻曲发,其明显特征是喜爱到处画画,喜爱唱歌,喜爱土著传统乐器——迪吉里杜管的低沉悠远的呜呜声??当然,“遁迹追踪”的绝技更是澳洲土著人的骄傲。
我曾经问一位土著朋友:“遁迹追踪这个绝活儿是怎样代代相传下来的?”这位土著朋友笑着回答说:“这个绝活儿就像我们民族文化一样,是我们同大自然搏斗时为了自己能够生存繁衍下去而在实践中日积月累得到的功夫。”
这位土著朋友告诉我,土著人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处流浪,他4岁的时候就从父母那里学会了用手指、手掌、指关节在沙土上勾画出各种常见动物的脚迹,比如袋鼠、鸸鹋、树熊、鸭嘴兽等,这些都是父
母教给他的最基本的功夫。这位土著朋友6岁的时候就跟着部落的妇女外出跟踪像蜥蜴和蛇之类蠕动爬行的小动物的痕迹;12岁就被允许参加大人们的狩猎追捕,跟踪较大的凶猛动物。这时候他的父辈们开始现场教“法”,比如袋鼠是如何在前进的路上留下轮廓分明的足印,而紧靠足印旁的粗宽的痕迹表明袋鼠在进食或利用尾巴保持全身平衡。16岁之后,这位土著朋友便开始学习如何跟踪人类,如何辨认足迹。他的父辈们要他牢牢记住:人类没有一双脚是相同的,脚趾、脚跟、脚背以及脚印的深浅因人而异——这是土著人遁迹追踪人时的 在澳大利亚北部土著人聚居区,从1870年建立警察局开始,便一直录用当地的土著人进行遁迹追踪。由于土著人在辨认足迹方面技高一筹,因此,许多人因他们“找人有术”而获救,还有许多罪犯则因土著人的“洞察秋毫”而被缉拿归案。以脚印为根据鉴别罪犯,即便对于刑侦人员及法医来说,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往往劳心费神,到头来难免还会弄错;可是对具有遁迹追踪特异功能的土著人来说,则是手到擒来,不在话下。
喜欢唱歌,没有金钱概念
由于澳洲面积广阔,原始食物极为丰富,所以土著人从不考虑长期定居于一处,因而他们没有建造房屋、修桥筑路、耕耘种植、蓄牧储粮和拥有金钱财产的概念。他们四处流浪,随遇而安,凭借练就的遁迹追踪功夫,从不畏惧自然。他们长期流荡,与世隔绝,在文明文化的演进发展方面,不曾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刺激,停留在自成一
路的原始状态。除了独特的树皮画艺术,土著人比较显著的文化是简单音调的歌唱。他们所唱的歌往往歌词冗长,内容常是说明地理标志,或者何处有水源和有何种食物等内容,土著人有遇到新事物或到了陌生地方就编新歌的习惯。
绘画技艺高超
我曾有幸观看了维省利宾维的土著人的岩石画。岩石上画着许多神话传说、动物植物,还有集体围猎、迁徙路线、河流山峦位置以及男欢女爱等等。据介绍,这些岩石画是几千年前的土著人画的,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岩石画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然鲜艳夺目。即便在今天高度文明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颜料,也未必能与之相媲美。土著人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
在澳洲中部艾尔斯利岩周围的沙漠上,土著人以沙石、树枝、木炭、羽毛等物在一块块平坦、洁净的地面上构成图案,尔后用颜料、动物血在上面涂抹,表现主题也多为神话传说,多用于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仪式结束后一般不再保留,所以没有太古老的沙石画保存下来。
近一个世纪以来,澳洲土著人以其特殊的思维方式把部落中的各种传说和故事画在树皮上,他们以点、线、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构成固定图案来代表一定的事物,组成画面,传情达意,既具象形性又具抽象性。树皮画的材料在澳洲俯拾即是,笔直粗壮的桉树,其光滑细密
的浅褐色外皮为绘画提供了天然优质的原材料。土著人将树皮割下,经烘干碾平,用袋鼠毛、人发和植物纤维做成画笔,以木炭、土块、锰石、褚石和蛋清、血、兰花汁为颜料作画。目前树皮画已成为土著人绘画成就的最高艺术标志。它们翔实地记载着土著人对大自然的钟爱和对先祖神灵的崇敬。
土著人用自然方式再现自然风貌的视觉艺术形式,正是澳洲土著人独特文化传统精髓之所在。这些作品宛如一个个历史画面,向世人生动地展示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发展、壮大以及浓郁的原始文化气息。
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行为世界会议 南非德班
2001年8月31日至9月7日
种族主义的幽灵
种族主义与土著人
“种族主义在历史上一直是为扩张、征服、殖民化和占有辩解的一面旗子,一直与不容忍、不公正和暴力携手并进。”
- 危地马拉土著人领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里戈贝塔·门丘·图姆“二十一世纪来临时的种族主义问题”
“剥夺理论”- 歧视土著人的种族主义
历史学家和学者都认为,在新世界进行的殖民扩张是种族主义的最极端体现-大屠杀、强迫迁徙、“印地安人战争”、饿死和病死。这类做法如果放在现在就会被称作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让现代人看来更感到骇人听闻的是,征服新世界的土著人居然还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联合国土著居民问题工作组主席/报告员埃里卡-艾琳·泽斯在一份有关土著人及其与土地的关系的报告中认为,“发现法则”、“征服法则”和“未被占领的土地法则”构成了“剥夺论”。
具体而言,在十五世纪,两份教皇诏书为欧洲人占领新世界和非洲奠定了基础。1452年教皇尼古拉五世向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颁布的教皇圣谕,对全世界所有非基督教国家宣战,并具体支持和推动征服非基督教国家及其领土,并对其实行殖民统治和剥削。1493年,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行到他称为伊斯帕尼奥拉的岛屿之后,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发布INTER CAETERA诏书,正式确定基督教对新世界的统治权。它要求征服土著居民及其领土,并将所有新发现或尚待发现的土地一分为二-授予西班牙对地球一方的征服和统治权,授予葡萄牙对地球另一方的征服和统治权。后来签订的托德西利亚条约(1494年)对全球进行了重新划分,其结果今天大多数巴西人讲葡萄牙语,而不是像拉丁美洲其他地区那样讲西
篇四:利程旅游-小岛惊魂 一个与世隔绝6万年的原始部落
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过后,印度政府曾派遣了一架直升机去视察这些原始部落的受灾情况。在经过北森提奈岛(North Sentinel Island)时,一名部落男子一边在海滩上奔跑,一边朝直升机射箭。
生活在这里的森提奈人以狩猎为生,好像没有发展任何形式的农业。他们的食物包括水果、坚果、薯类、鱼、野猪、蜂蜜和海鸥蛋或海龟蛋。他们的语言与群岛中其他语言都十分不同。岛上没有天然港口,周围被珊瑚礁环绕,把访客拒之门外,也把自己锁在里面。他们简陋的船只只能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图为NASA的卫星图像显示北森提奈岛和曼哈顿大小差不多。
关于这个部落的视频和照片特别少,唯一现有的图像或视频往往质量较差。
1880年,英属印度的一位行政官莫里斯·波特曼(Maurice Portman)率领着一行人对这座岛屿进行了第一?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阎奶降褐谩>柑斓奶较眨ㄌ芈退耐哦幼プ×?个土著人(两个成年人和4个孩子),并把他们带到安达曼群岛的首府布莱尔港。然而,这次行动却因两名土著人死于疾病而以悲剧告终。他们把剩下的4名孤儿送回岛上,还送给这些孩子不少礼物,算是对他们失去家人的补偿。
20世纪60年代后,所有与森提奈人进行接触的努力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1974年一个纪录片摄制组被袭击、其导演的大腿被箭射中。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经过多年尝试并为土著人送去了大量的礼物后,1991年外界才得以与当地人进行了初次友好接触。
篇五:世界上最短命的族群:澳洲土著人
世界上最短命的族群:澳洲土著人
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威尔坎尼亚城(Wilcannia)的Barkindji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摄影师David Maurice Smith最近一期摄影集的主角,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早在1835年,探险者Major Thomas Mitchell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现了位于达令河河岸的威尔坎尼亚城。威尔坎尼亚城得名于当地土著人部落Barkindji已经消失的语言,大意是“河岸间的夹缝:洪水退去的地方”。无论如何,威尔坎尼亚城是Barkindji土著人的家,它也是Barkindji土著人身份的认同,这远远早于探险者Major Thomas Mitchell的到来。
Barkindji土著人生活在富饶的澳大利亚,但是他们仅拥有与第三世界人民相当的生活条件。Barkindji土著人中的男子平均寿命才35岁,家庭暴力发生频率是澳大利亚其他社区的13倍,婴儿死亡率是非土著人的3倍。他们中的许多人依靠政府的补贴,族群里依然充斥着暴力、酒精、滥用药物、人口拥挤等周期性问题。
尽管如此,Barkindji土著人依然力求重新撰写当地的传统文化,纠正历史的错误。面对种种的挑战以及外在的影响,同时还要面对由种族主义制度化引起的居住阴影,Barkindji土著人支离破碎的文化已经在逐渐恢复。
摄影师David Maurice Smith凭借该摄影集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纪实摄影师” (Australian Emerging Documentar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荣誉称号,其摄影作品也受到多个国际摄影奖项组委会的认可。不仅如此,他的多张纪实摄影作品被刊登在《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卫报》等著名新闻媒体上。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移民国家。然而,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之前,澳大利亚土著人就已经在这里居住生活很久了。不幸的是,随着1788年开始的欧洲移民和殖民化,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开始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土著人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澳大利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土著人自己也还处于彷徨之中。失去了土地的土著人流散到全国各地,流向城镇,但又与城市生活、与白人不相融合。他们反对同化,也反对隔离。他们要土地,他们要找回自己的灵魂。土地不可得,灵魂无所依。今天,澳大利亚约有250,000土著居民,多数居住在城市,尽管种族歧视仍存在,但土著居民已开始受益于政府救助,并已经开始设法维护他们的民权、土地权。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