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肇庆的热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2:07 字数作文
篇一:肇庆裹蒸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饮食文化,或者是代表性的美食,或者是有关饮食的特殊节日,亦或是其他。它们都表现了当地饮食文化的特色,对于当地人来说,家乡的传统习俗总是记忆犹新的。那是亲情和乡情的表现,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心始终在那里。
裹蒸,对于肇庆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过年吃裹蒸,成为肇庆人从古到今留传不变的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习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它并不同于端午节用于纪念屈原的粽,而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散发着浓浓的、喜庆的新年味道;也是亲朋好友间新年送礼的佳品。
包裹蒸在肇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肇庆人制作裹蒸粽的传统始于秦朝,起源说法有二:一为秦军征战岭南时期,将士随身携带煮熟的叶裹米团;一为当时的农民在田间干活时,随身携带煮熟的叶裹米团以便随时食用。西江两岸城乡居民早在汉代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清代诗人王仕祯曾有诗歌描写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道出了古端州人至今不变的乡俗。每逢春节前,大约从年二十五开始,家家户户包裹蒸、门前煮裹蒸的情景依然让不少老肇庆记忆犹新,这个画面在我脑海中依然印象深刻。
对于肇庆人来说,每逢过年,除了打扫屋子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包裹蒸。肇庆裹蒸粽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是用竹叶包的,呈一个圆柱体的样子;而肇庆裹蒸粽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像一个金字塔形。以前几乎每家每户都在自家空地上种冬叶,收割后洗好煮软就可以用来包裹蒸了。据《广东新语》记载:“有冬叶者,状如芭蕉叶。”第二,主要原料有糯米、绿豆和五香粉配制好的肥猪肉,比例大概为10:6:4。先把两张冬叶放在一个专门用来包裹蒸的三角锥容器里,按照糯米、绿豆、猪肉、绿豆、糯米的顺序按大概比例放好,再在上面放上一两张冬叶包好,用肇庆特产凉席的编制材料蒲草,本地人成为“芏”的东西绑好,一个半成品的裹蒸就成了。为什么说半成品呢?下一个环节就是裹蒸的第三个特点:把裹蒸放进大锅中蒸煮8个小时左右,从早上煲到傍晚,边煲边加开水。煲裹蒸这件事对于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包好裹蒸后,大人通常都把看火的任务交给小孩子,他们只是偶尔来加加水,因为逢年过节大人要忙的事很多。不过在小孩子看来,那不是一件很闷的事,反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看火的过程中,烤烤番薯,香芋那是常有的事,而且很好吃。当然,我们
更期待的是锅里面的东西,待到裹蒸开盖上桌的时候,那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那是冬叶、糯米和绿豆掺杂在一起的香味,吃起来其甘香软滑,里面的豆很绵,很软。在冬日里,家人围坐在桌子边,解开裹蒸,热腾腾的,冒着热气,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其乐融融,显得很温暖。在我看来,家乡传统习俗促进了亲情和乡情,尤其是对于远在异乡的游子,这种体会更为深切。由于工作原因,这几年妈妈都没有时间亲自包裹蒸,都是在外面买回来。虽然过年还是能吃到裹蒸,但总怀念小时候看着妈妈包裹蒸和坐在火炉前看火的时光。新年的前几天早餐,每家每户几乎都是吃裹蒸,有一些人还特意包多点,送给没有包的亲朋好友,寓意丰衣足食和新年吉祥好运。据说,肇庆裹蒸不但是一种美食,而且具有补中益气,止夜尿和增加热能的作用。据《南齐?蝗帝史》记载:“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餐’。”意思是皇帝要留一角裹蒸作晚餐,说明受到皇帝的赞赏和喜爱,是为上佳美食。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裹蒸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出现。裹蒸的材料更多,例如咸蛋黄、冬菇、鸡鸭肉,还有瑶柱棕,菠箩棕,豆沙棕等等。有一句话说:入乡随俗。居住在肇庆的回民也有包裹蒸的习俗,以牛肉作馅,称作“清真裹蒸”;佛教新教徒则以花生、白果、冬菇作馅,称作“上素裹蒸”。裹蒸依然是肇庆传统美食,过年吃裹蒸依然是从肇庆人古至今的饮食传统习惯。可喜的是,裹蒸制作工艺,被列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裹蒸也成为肇庆传统饮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品牌,得以推广。以前裹蒸制作工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民间流传;现在,裹蒸与旅游业、经济产业相结合。出现了不少家庭作坊、企业品牌生产裹蒸,推到市场推销。进入专业生产阶段。近些年肇庆出现了几个较有名的裹蒸品牌,如“肥仔伟”、“裹香王”、“皇上皇”、“巧心裹蒸”等。使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了这一传统食品,闻名于粤、港澳和海外,深受市民及中外游客喜爱。很多人来肇庆旅游都要带一些裹蒸回去当作特产,甚至出现了“不吃裹蒸 白来肇庆”这样一句话。
在我看来,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是值得肯定的,把其发展为旅游品牌和经济效益也未尝不可。但我们绝对不能使其变质,过年吃裹蒸是肇庆人的传统习俗,代表着一种吉祥和美好,代表家人、朋友之间的浓浓的感情。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希望不要把这种悠久的习俗淡化以至淡忘,这不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初目的。
最好的效果是经济效益与传统习俗相互促进,既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更能让更多的肇庆年轻人记住并且爱上这种家乡饮食文化。
篇二:肇庆 东城潮汇星城现巨型裹蒸粽
肇庆 东城潮汇星城现重量级巨型裹蒸粽
6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端午节,各个地方都制作不同的家乡粽。
为庆祝这个传统节日,肇庆 东城潮汇星城制作了一只重量级的巨型裹蒸粽。巨型裹蒸粽重8公斤,长2米,宽1.3米,高1.1米。用料包括糯米、绿豆、猪肉、栗子、冬菇、瑶柱、白莲子、鲍鱼、海参、鱼翅、火腿等,整个制作过程需耗时6天,其中水泡鲍鱼需2天时间,包裹后,猛火蒸煮要32小时。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去东城潮汇星城旅游的游客,都纷纷和这只巨型裹蒸粽拍照留念。
肇庆人制裹蒸粽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 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篇三:肇庆风俗
肇庆风俗
肇庆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中西部,东临珠江三角洲,西靠桂东南,珠江主干流西江穿境而过,北回归线横贯其中。背枕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为粤西咽喉之地。肇庆的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现辖端州、鼎湖2区,广宁、怀集、封开、德庆4县,代管高要、四会2个县级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有“中国砚都”之称。
1、高要茶果节:被列入广东肇庆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茶果节”,又叫“行村节”,是广东高要西南地区多数乡村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或二月初五、初八、初十等日子,村里人制作茶果、亲友相聚,喜气洋洋。每家人都希望客人前来“白吃白喝”,因为来的客人越多,主人家就越有面子。
今年春节期间,在当地黎槎八卦村,进村的道路两旁停满了外地来的小车和摩托车。村内,家家户户门前洒满鞭炮燃放后的红色纸屑。从屋内到屋外摆设一张张桌子,有来客,也有村民围坐在桌子品尝糕点、花生,以及用鸡、鹅烹饪而成的美食,有的则在巷道玩耍嬉戏。
村民小何说,“茶果节”上,各家来的客人越多越好,越有面子越风光。
《高要文史》记载,高要“茶果节”源于唐末,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许多中原人逃避战乱,迁徙到高要西南片宋隆河流域生活。由于居住地每年都会发生水灾、旱灾、瘟疫等灾害,村民就在每年的农历正月或二月初五、初八、初十、十二、十三等日子,用稻米粉蒸熟制作成一种叫“茶果”的点心,供奉灵神,祈求神灵驱除妖魔,保佑村里人丁安康,六畜兴旺,久之,“茶果节”成习俗。
如今,拜神习俗已废除,只保留传承下了制作茶果、亲友相聚的风俗。小何称,过去“茶果节”上都是濑粉、薄撑、裹蒸、汤圆、入口角、白水仔、水菱角、汤粉、芋团、甜糕、番薯拌粉、煎堆、水榄等,而今又添上了鸡、鹅、鱼等食物。
据小何介绍,“茶果节”的时间各村并不相同,但大都集中在每年春节期间,也有的村在中秋前后过“茶果节”,寓意春节拜年庆团圆,中秋庆贺秋收送月饼的习俗有关,视为走亲访友联络感情的节庆。
“茶果节”从早上开始,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有的家庭一直忙到晚上。2006年底,当地特色时令习俗的“茶果节”,被列入肇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四会柑桔节
四会柑桔节, 时间: 每年的金秋时节
四会市是有名的桔子之乡, 有着悠久的柑桔种植历史。据史料记载, 在4 0 0多年前的明代, 四会就开始较大面积栽培柑桔, 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称四会为"冻柑"。由于四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土产和柑农丰富的栽培经验, 四会柑桔以其皮薄、清甜爽口、味鲜无渣特点而闻名海内外。从明朝开始,四会每年都要选送最好的桔进贡朝廷,故称"贡柑"。明末清初,绥江河畔的乡村大面积种植柑桔。时至今日, 柑桔种植业更是成为四会的一大产业,柑桔品种达三十多个, 四会真正成为了柑桔王国, 在广海北线、四连线公路两旁也形成了大规模的柑桔集贸市场。每年的金秋时节, 四会市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柑桔节, 以柑桔为媒, 举行大型的商贸洽谈和文化艺术表演活动, 吸引四方宾客, 前来品尝柑桔, 洽谈生意。
3、六月六歌墟
从前, 怀集桥头镇有赶庙会的习俗。一到农历六月六, 村村寨寨的人都来
到岩西立琴, 有的在河滩上搭棚唱大戏, 有的在河畔摆卖, 有的在石崖上捕燕窝,有的在石笋旁对歌. . . . . .如今的燕岩六月六歌圩,大概源于此。燕岩岩洞奇景迭出, 有明有暗, 石笋石幔遍布, 洞中有洞, 回旋曲折, 加之洞外有流水, 有树林, 确是个很好的幽会对歌之所。歌圩, 实际是对歌寻爱, 所以农历六月六前后3 天来游岩?对歌的青年男女, 少者也有好几百人, 再加上围观者?助兴者,大概足有两千人, 参加歌圩的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十分讲究。小伙子, 穿崭新的唐装衣裳, 头扎素色头巾; 姑娘穿宽大的花衫裤, 头扎印花头巾, 腰扎花围兜。他们来到岩洞前, 一曲引歌轻轻飘起, 这就算是歌圩的开始。然后, 青年男女就成双成对地按一定的曲词以问答唱和开了。他们常常从日出唱到日落, 烈日当空也不罢休, 下雨了, 打着雨伞也要来唱和。在对歌中, 双方如情投意合,就会借故走到树林中或岩洞里, 女方先给男方送上一双布鞋或花围兜, 男方要回礼, 概论是送花布?手镯之类。
4、悦城龙母诞
悦城龙母诞, 时间: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旧称孝通庙)是为纪念龙母而建的,传说在周秦时,在悦
城河边住着一位聪明贤惠的姑娘, 她能耕善织, 能渔能牧, 能预知祸福、医治百病。她养育了五位龙子。行云播雨、保境安民。被当地百姓尊称为龙母。每
年农历五月初八为龙母诞的正诞, 诞期从农历五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九日止, 气
氛热烈。诞期一开始, 来自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的进香东
船便纷纷驶至, 争相泊岸。一连数日, 龙母庙香烟缭绕、炮竹声声, 进香祈祷者多达数十万人之众。
龙母庙的传说
相传战国的时候, 渔夫梁三, 在程溪水口打渔时从水中捞起一名女缨, 在
缨儿身上还发现一张红纸#温天瑞宰未, 五月初八日零时生。原来小女孩是广西
藤县人, 由于家境贫困, 父母迫于无奈, 只好把她放在盆里须江漂流, 希望有好心人家收留。小好女孩一天天长大, 成了小姑娘, 小姑娘不但聪明秀丽, 而且德性善良, 人见人爱。一天, 她在座河边洗衣服的时候, 捡到了一个五色蛋,她觉得很好玩,就把它带回家中,每天晚上都抱在怀睡觉,这样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于七月二十七日蛋里面走出了五条小龙。小姑娘就把它们养起来, 后来人们就叫她"龙母"。
多年以后, 龙母升仙了, 她的墓地就在她原来所住的, 悦城珠山这个"五龙
吐珠"的福地上, 人们就在那建起了"龙母庙" 。
5、浴佛节
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鼎湖山庆云寺,其浴佛节定于农历四月八日,和我国汉地佛教浴佛节的时间相同。是日清晨, 佛教徒在各殿堂焚香张彩, 然后聚集在大雄宝殿内举行诵经法会( 又叫灌佛会)。诵经法会开始, 先由佛教徒诵经, 接着由大师捧出释迦牟的化身- -一尊小玉佛,再由住持按照释迦牟降生时有双龙分别吐温水和凉水为之沐浴的故事, 仿龙吐水为小玉佛沐浴, 并用预先以各种名香浸得之香水为小玉佛灌顶。礼毕, 佛教徒便用剩余的香水浇灌各种花卉。浴佛节前一两日, 各地的善男信女便纷纷前来, 他们等待着四月这一吉日参谒浴佛, 以祈求佛的庇佑和结善果。 疍家婚俗
肇庆沿西江之水上人家,称疍家,其嫁家伙娶颇奇趣:男子未聘,则置盘草于艇梢:女子未受聘,则置盘花于艇梢,以致媒妁。结婚前3天,男女互不见面。至吉日良辰,特设酒艇,张灯结彩,旗灯照耀,好不热闹。吉时,鞭炮齐鸣,于是一好命公便伴着新郎哥,驾起一叶花舟,驾向新娘子的红船。新娘子被接回后,旋即登船见过家公家婆,与新郎哥一同拜祭祖先。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方舟赴宴。宴席上,无论菜多小,"香芋扣肉"一菜绝不可少,且特别大碗,同时要由主家女尊长亲手泡制。饮宴沸沸扬
扬,一直闹至深夜才散去。小家疍户还有养童养媳之风习,长大后而结婚者谓之转髻。现今绝大部份水上人家已迁居岸上,虽然其生活习惯已与岸上人家同化了,但其婚俗仍留有一些古痕迹。此外,肇庆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如在喜庆节日舞龙舞狮,“星湖金秋”欢乐节、怀集的燕子节
特产:端砚、裹蒸粽、肇庆莲藕和糖莲藕、怀集燕窝和金丝燕窝酒
篇四: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____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
肇庆裹蒸粽文化
二级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26日
目录
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3
(一) 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其特点?…………………………………..………3
(二) 肇庆裹蒸粽对当地文化的影响?…………………………………….…4
(三) 肇庆裹蒸粽文化产业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4
(四) 裹蒸粽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
(五) 总结……………………………………………………………………………6
参考文献????????????????????????????7
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作者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学号:2010944115
【摘要】肇庆裹蒸粽是肇庆的著名特产,它是肇庆地区文化浓缩的结晶物。裹蒸粽文化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它渗透到肇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是通过了解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对当地的文化影响,从而引出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产业
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肇庆裹蒸粽 著名特产 饮食文化 影响
【前言】
粽文化是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国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粽子,而肇庆的裹蒸粽是众多粽子中最具特色的粽子。具有“万粽之王”之称。裹蒸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馅料也有的不同,由糯米、绿豆等素料制成,内藏的肥肉更肥美适中,调和味道,深受大众喜爱,它更体现了肇庆裹蒸的传统风味和裹蒸文化。
(一) 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其特点
1. 产生: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秦始皇当政时,苛捐特重,劳役繁多,
农民悲苦难言。 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了。至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在春节、端午节包裹蒸和粽子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肇庆裹蒸已经成为讲白话地方家喻户晓的传统产品,作为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由此可见,裹蒸与粽子不同,它并不是用来记念屈原的,而是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吉祥食物
2. 特点:肇庆裹蒸粽的外形和制法都是与其他的粽子与众不同的。裹蒸粽用的
是肇庆特产席草(水草),比别处产的水草要韧一些,裹蒸粽的叶不是竹叶
或芒叶,而是正宗的粽叶,肇庆人称之为冬叶。长在南方阴森潮湿的地方。冬叶性寒,有清热解毒、治虚火的作用,含丰富的叶绿素,是叶科类阴生植物,当地人将其品种分为正冬与野冬,也有人将正冬叶分为“公”,而野冬叶称为“母”,正冬是底面都是青绿色的,含绿叶素较多,而野冬则是面青底白,含叶绿素少,经蒸煮后,正冬保持原色油绿,非常清香;而野冬则变成黄色较粗糙,所以正宗的肇庆裹蒸粽可归纳有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或大芒叶(水竹叶)包制,多数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肇庆至悟州西江两岸产的正冬叶包制成四角高顶小山包形;第二,传统的肇庆裹蒸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一般的重量在一斤以上;第三,将裹好的粽置大缸(甑)加满清泉水,用猛火蒸煮8小时以上(燃料是木柴头或煤),边烧边加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溶化为止,煮粽也需要有一定技巧,不能将叶煮死,糯米面带有叶绿素为之上佳品。
(二)肇庆裹蒸粽对当地的文化影响
肇庆的裹蒸粽饮食文化是肇庆人民风土人情的产物,代表着肇庆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肇庆的许多文化节目和活动都是以粽文化为主题来开展的。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直是肇庆文化的重点,因此肇庆文化办实施了许多与裹蒸粽文化推广有关的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文化成果。
1. 肇庆人民对裹蒸粽文化发展的有关措施:a).前年在“肇庆金秋”时启动了
“裹蒸粽文化村二期项目”; b).随着粽文化基地的研发功能开始启动,建立了粽子为主体的粽文化数据库,收集、整理大师宝贵的手稿、相片、剪报等资料,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砚文化数字化管理和资源共享,现已建立制粽大师刘演良的个人数据库;.c)以中国裹蒸粽文化村为载体的基地交流作用进一步加强,举办了化气息浓郁的伍丁先师宝诞拜师活动,向中外游客展示伍丁文化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裹蒸粽展览。d).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家园。”要让祖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 ,体现时代 ”。 肇庆市政协委员、鼎湖区政协常委、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总经理卫光荣在两会期间提交
议案关于大力扶持肇庆传统名优特产“裹蒸粽”生产的建议,想把裹蒸粽这一特产放站起来,借此,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肇庆的文化
2. 取得的文化成果:a). 我区去年组织了72家裹蒸粽企业参加第27届全国
艺术博览会,销售额达570多万元,比上届增加50%; b).人才培养力度也不断加大,粽文化基地旅游价值大大提升。去年春节“2011请到肇庆过大年系列活动”在裹蒸粽文化村启动,配合“春游文化村”、“中国裹蒸粽展览馆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客流量日益猛增,成为我市重点旅游节庆品牌。而筹备半年、详细介绍城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指南《玩转端州》近期横空出世,备受赞誉,真正让游客一册在手,“玩转”整个端州;
C).质的旅游资源与较强的旅游竞争力,我区一举夺得“2011年度(首届)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区”称号;黄岗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城西街道城中路社区荣获“广东省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三)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
肇庆裹蒸粽作为传统名优特产、旅游特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又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大力发展肇庆裹蒸粽,对发展肇庆地方农业及旅游业,增强肇庆作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1. 裹蒸粽产业的发展现状:裹蒸粽是肇庆市传统产品,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
传统裹蒸粽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由原来各家各户自产自食发展到如今大小裹蒸粽生产厂家林立,由开始时的家庭网络版作坊式经营发展至如今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并且拥有了数个知名品牌,产品外销至港澳地区,甚至欧洲。同时,传统的裹蒸粽也几经变化,如今已是品种多样,除去传统的糯米、绿豆、猪肉馅裹蒸外,如今还发展出更具营养的黑糯米等新品种。但是与同品牌的湖粽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生产湖粽的代表企业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近20 00名,主要生产八大类百余种五芳斋粽子及月饼、红心咸蛋、汤圆等系列产品,素有中国“粽子大王”之美誉。
篇五:肇庆裹蒸
肇庆裹蒸
田家炳中学 七年级4班 陈敏华 辅导老师 陈小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膜,内蒙古的小肥羊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等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我最钟爱的还是家乡肇庆的裹蒸。
新年来临之前,我随妈妈去外婆家。刚进门口,就已经看到外婆与舅母阿姨们在包裹蒸了,旁边的竹筐堆满了一个个胖嘟嘟大裹蒸,可爱极了。
当我看到外婆包裹蒸时并不是用包粽子的芒叶包制时,不禁感到很奇怪:“外婆,包裹蒸不是用包粽子的芒叶包的吗?”外婆笑了一下:“傻丫头,裹蒸虽然是粽子的一种,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包裹,呈三角形或长方形,但肇庆的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制,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金字塔形。它还有着‘茶点之王’的美称呢!”哦,原来是这样。
看着外婆她们包制出那一个个可爱的裹蒸,我不禁也手痒痒了。说做就做,在外婆的一番指导下,我便开始大显身手了!拿起几片冬叶,用手环成圆锥形,再将它放入用竹子编的竹篓里,然后用勺子勺些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注意比例啊!”妈妈在旁叮嘱着。“知道了,知道了!10:6:4嘛!”我可是记得很清楚的,不过,还真想不到包裹蒸还有这些学问。在加裹蒸材料时,还听到外婆说,要是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材料,这种裹蒸就是肇庆特产裹蒸王了!最后,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当然,还有外婆的一番教导,一个看起来又笨又臃肿的肇庆裹蒸就完成了。待一切包制好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半成品置于大缸中蒸煮了。蒸煮裹蒸一定要用猛火蒸煮8个小时以上,并且边蒸煮边往锅内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溶为一体为止,这时候的半成品就会升级为“大肉裹蒸”了!后来听外婆说,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每只重0.5公斤,但经蒸煮后就会比未蒸煮的裹蒸约“胖”了0.5公斤。
过了许久,裹蒸终于出炉了,“好香啊!”一阵阵清香宜人的味道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馋嘴的我吵着要吃,但最后还是被妈妈强行制止了,她说,裹蒸一定要到新年吃才有意义,呜,呜,呜!新年,新年你快快来啊!
盼望已久的新年终于缓慢走来了!饭桌上,热腾腾的裹蒸终于上来了。剥开那一层冬叶,香气顿时充溢了整间屋子,让人不禁咽了一下口水,看着那晶莹剔透的裹蒸,特别是那一层让人怎么也看不厌的翡翠色外衣,我已经垂涎欲滴了!我用筷子夹起一小块,只见那纯白的糯米包夹着呈金黄色的绿豆,放进嘴里,入口润滑清香,肥而不腻,甘甜可口,风味独特。“简直是人间美味啊!”我不禁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
在大快朵颐之后,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哦!裹蒸除了可以蒸着来吃,还可以煎着来吃,这种吃法入口很松脆的。还可以焗着来吃,味道非常香浓,让人回味无穷??
怎样,朋友?是不是也想尝一尝肇庆的裹蒸呢?快到肇庆来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