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梦存康桥寓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8:41 体裁作文
梦存康桥寓意体裁作文

篇一:梦的寓意,信不信由你

梦的寓意,信不信由你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惊醒,然后惊魂未定地给他/她打电话,小心地问他/她现在是否还好。因为在梦里你看到她在地狱昏暗的角落哀怨地唱歌。还有的时候,明明准备好一大早出门,却因为前一晚梦到地铁失事而果断决定不出门了。

虽然从古至今对梦的解释五花八门,有人认为梦只是睡眠状态下脑区活动的一种简单的副产品,也有像弗洛伊德这样的人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大道。很多人愿意相信弗公的话,总觉得梦是有寓意的。因为梦里的人和事都是我们熟悉的,如果没有任何潜在涵义,为什么梦见跟他kiss而不是跟另一个他呢?

不管梦和现实是什么关系,不管梦是否能够预测未来、是否隐含着微妙的寓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对梦的理解确确实实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决策。

你认为梦是什么?

卡耐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副教授凯利?摩尔韦奇(Carey K. Morewedge)和哈佛商学院副教授迈克尔?诺顿(Michael I. Norton)在2009年所做的一个研究发现,梦在每个人心中的重

要程度是不同的。研究者给美国、韩国和印度的学生提供了4种已有的梦的理论进行选择,看他们对每种理论的接受程度。 ? 理论1:弗洛伊德理论:梦体现着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情感,而那些被回忆起来的梦的碎片则能帮助我们揭露这些深藏的情感。 ? 理论2:问题解决理论:梦主要是用来处理与生存法则有关的信息。因此,梦能给我们提供有关如何解决问题的深刻见地。 ? 理论3:学习理论:梦是大脑处理白天所接触到的信息的过程,它帮助我们清理掉没用的信息从而避免大脑信息混乱。

? 理论4:副产品理论:梦是一种没有涵义的幻象。是大脑在处理感觉输入的随机脉冲时所产生的一种幻象。

结果显示,不管在哪个国家,人们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同度都是最高的,认为梦具有深层涵义。(美国56%,韩国64.9%,印度73.8%。也许东方文化更加相信梦的潜意识涵义。)那么,对梦的不同理解会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在调查参与者对不同梦的理论的信念后,研究者要求这些参与者想象三种不同的情景:在他们打算坐飞机出门的前夜……

(1)他们想象着自己所搭乘的飞机失事了;

(2)他们梦到自己搭乘的飞机失事了;

(3)他们所选择的路线在他出门前夜发生了真实的飞机失事。 哪种情况更可能使你取消航班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梦到飞机失事比想象着失事更可能影响你的决定,无论你对梦有着怎样的理解。而认同弗洛伊德理论的人,会认为梦到的失事比真实发生的失事更加可能使自己取消航班;而不认为梦具有潜意识意义的人则觉得真实发生的比梦到的要可怕,会更容易导致自己取消航班。

所以,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强烈地因为梦到诡异的事情而惴惴不安。只有强烈认同弗洛伊德的人才会觉得梦到的危险事件比真正发生的事件还让人恐慌。

你喜欢什么样的梦?

另外,这个研究还发现,不仅不同的人对梦的看法不一样,对同一个人来说,不同的梦其重要程度也不一样。你可能也体会过,虽然做过很多梦,但是大多很快便忘记,有的梦却不断被想起,甚至拿它作为行为指导的重要依据。(这里所说的梦是指被意识到的梦。事实上,每个人每晚都会做大量的梦,只是有的人醒来

知道做了梦并能或多或少回忆起梦的内容,有的人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做梦了。这里所说的对于梦的解析,是指对那些醒来后记得的梦。那些根本没被意识到的梦,就另当别论了。)

什么样的梦更容易被记住呢?人们更喜欢那些与自己的固有想法相符合的梦。

研究中,研究者先通过调查把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是虔诚的教徒,一组是不可知论者。然后要这两组人同样想象,他们梦到上帝对他们发出两种暗示:

1. 他应该去进行环球旅行;

2. 他应该去麻风病人集居地待一年。

然后要他们评判这两个梦的暗示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意义。 结果表明,这两组人会因为先验固有想法不一样而对梦里的两种暗示有不同的诠释和赋值。对于虔诚的教徒,不管上帝要他去环球旅行还是去麻风病集居地待一年,他都觉得这是上帝的旨意,是同样的重要的。而不可知论者的答案是,第一个暗示比第二个暗示更有寓意。因为在他眼里,上帝并不重要,他的先验想法是他喜欢旅行而不喜欢去麻风病人集居地呆着。这样他认为让他环

球旅行才是有重要寓意的梦。他可能马上以此为理由放下一切去环球旅行,而至于上帝要他去照顾麻风病人的事,当然是提都不会提,甚至想都不会想的了。

每个人对梦的诠释都是有选择性的。因为我们渴望梦能验证与支持我们的先验想法,所以我们便选择性地去关注那些 “心有灵犀”的梦。这和其他心理学家们曾经提出的“证实偏见”

(conformation bias)不谋而合了。证实偏见是说人的大脑有强大的选择机制,会自动过滤那些你不赞同的观点,只留下你认为正确的。(了解更多“证实偏见”,请见《 过滤器就在你脑中 》 ) 尽管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对梦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对于梦的真实涵义我们依然知之甚少,所收获的也不过是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有趣但难以解释的现象而已。就让我们暂且看着科学家们继续小敲小打,为将来的某个惊天大发现做铺垫吧! 犹太人流传的古籍《塔木德》里说,“一个没有得到释义的梦,就像一封未曾被启读过的信”(A dream which is not interpreted is like a letter which is not read)。这么一想,我觉得我像一个存封了无数未开启过的信封的超级大信箱了。你也是吗?但愿我们赶紧找到那把开信箱的锁吧。

篇二:徐志摩在康桥的梦究竟是什么

徐志摩在康桥的梦究竟是什么?

什么“梦”让徐志摩对康桥如此钟情

(延津 粱炜录)

徐志摩的许多诗文都表现了对母校康桥大学的怀念,其中《再别康桥》最负盛名。在这首诗里,他深情的提到在康桥“彩虹似的梦”。究竟是什么“梦”令他对康桥如此钟情呢?

据梁锡华《徐志摩新传》和张清平《林徽因》记载,徐志摩从小接受古典教育,上高中听父母之命与张幼仪结婚。1918年遵父命到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可他喜欢的是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学,于是离开美国到英国康桥寻找自己的精神 偶像罗素。康桥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学风,让他感到如鱼得水。他喜欢英国浪漫诗派的作品,推崇英国现代民主政治,在康桥他放飞了自己的文学和政治梦想。1920年11月,他拜访了正在伦敦的林长民先生,并彼此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很快,徐志摩便和林长民在圣玛利学院学习的女儿林徽因熟识了。他发现她的可爱不仅在于外貌的秀美典雅,更在于她活泼跳跃的思维,明澈清新的见解以及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悟性都超出了她的同龄人。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有家室,跟他交往也便没有什么顾忌。他们常到康桥游玩,或在碧波荡漾的河中划船,或在桥上看人荡舟,或到河边林间散步,或在拜伦潭读书,他们谈文学艺术,谈政治,生活得十分惬意。就在这段时间里,徐志摩逐渐萌生了追求林徽因的爱情梦想。他向她求爱,并提出与张幼仪离婚。林徽因比较清醒,以为自己不能破坏别人的家庭,拒绝了他的求爱,并于1921年回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没有成功,但他仍坚持自由恋爱的爱情梦想,以为这是“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不顾家人的反对,终于与张幼仪离婚,后来爱上陆小曼,并与之结合。

康桥虽然给了徐志摩失恋的痛苦,但也给了他一段愉快的学习生活,更孕育了他丰富而美好的人生梦想。在那里,文学、政治、爱情的梦想在他心中编织着,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他在《吸烟与文化》、《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样回忆康桥生活:“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 再别康桥》中“彩虹似的梦 ”,有人理解为“昔日的愿望和理想”,有人理解为“追求自由民主的政治梦想”,这些未免笼统单调。若是理解为文学、政治、爱情交织在一起的绚丽多彩的梦想,则比较符合实际。当然,这种说法还需结合文本进一步探究证实。

本诗第2节写了“金柳”,看到妩媚婀娜的“金柳”,人们一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姑娘,作者联想到的却是“新娘”,这似乎有点突兀。是什么让徐志摩这样联想呢?大家都熟悉陆游的诗《沈园》。陆游原来与唐婉相亲相爱,他们时常到沈园游玩,后因陆母干涉被迫分离,唐婉抑郁而死。晚年的陆游重游沈园,触景生情,看着荡漾的河水,眼前幻化出了唐婉美丽的身影:“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悠悠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当年徐志摩和林徽因曾在桥上相伴而行,今天他故地重游,看到夕阳中那妩媚婀娜的金柳,看到河中荡漾的流水以及水中金柳的倒影,他想到了林徽因,也会想到陆游的《沈园》。这金柳多么像他当年梦想中的新娘啊,而金柳的倒影也很自然地幻化成了她的艳影。“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本诗第3节把水草称为“青荇”,而徐志摩的另外一些诗文中却都直接称其为水草,并且在此诗中不是出于押韵的考虑,这是为什么呢?《诗经.关雎》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其中的“荇菜”与痴情男子思慕美丽女子有关,是一种见证河边爱情之草。如今徐志摩看到河中的水草,不禁会想起与林徽因的那段甜蜜的爱情生活,想到《关雎》,这些水草也是见证爱情之草,于是他把它们称为“青荇”。“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本诗第4节叙写“那榆阴下的一潭”。当年徐志摩曾与林徽因在这里读书谈天,十分快意的在心中编织自己的文学、政治、爱情梦想,如今他看到映照着彩虹的潭水,再次想起自己的梦想,它们多么像彩虹一样的绚丽!

本诗第5节作者设想去“青草更青处”“寻梦”。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过:“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想与春光!”可知那里是情侣们常去的地方。当年他怀着多彩的梦想,与林徽因在那里畅游,而如今他多么想尽情的重温旧梦啊。

本诗第6节,诗人转念一想,昔日的快乐和梦想早已成为过去,自己也很快要离开康桥,顿时生出许多愁绪。

尽管康桥给了徐志摩失恋的痛苦,但也给了他一段快乐的学习生活,更给了他绚丽多彩的梦想,一提到康桥他总是感激和怀念。他在康桥的“彩虹似的梦”,就是文学、政治、爱情各方面交织在一起的人生梦想,其中爱情占很大的成分。如今爱情早已不是一个羞羞答答的话题,中学课本应该还《再别康桥》中爱情成分的本来分量了!

篇三:啥梦境寓意好运降临

啥梦境寓意好运降临

啥梦境寓意好运降临

每个人都会做梦,无论频繁与否,人们都希望所做之梦更多的是拥有吉祥的寓意。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做的那些千奇百怪的睡梦究竟有何寓意呢?以下,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祥瑞之梦,它们分别透露出了什么征兆?

梦见了祥瑞之兽,好运来临。若是梦中没有任何凶险之事,梦中瞧见了瑞兽,一方面说明自己处于一种开心的状态,能很好驾驭生活,好运如期而至。瑞兽一般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凰、麒麟、龙等。

梦见逝去的长辈教育自己。这是一种大逆转之后的梦境,若是此前生活中存在着种种错误与不幸,今后冥冥之中会得到相应的帮扶,自此转好运。 梦见了彩虹。对于成人而言,预示着其情感迎来了好运;对于孩子而言,象征着今后其学习的效果愈加见好。

梦见名人与自己交流。若是在自己的梦境里,出现了有名的伟人或是正当权的国家领导人与自己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言谈间亲切异常,说明最近的事业运有好转之象。

梦见领导赏识自己。如果自己梦见了同性领导与自己坦诚相待,或是领导教授自己工作方面的技巧,亦表明了事业运的好转,随之财运也会好转。

正处于恋爱中的自己梦见生孩子。如果你彼时正在谈恋爱,且感情稳定,梦见了自己在生孩子,这便是一个喜庆之梦,梦里亦向你提出了结婚最好的时机。

梦见字很特别,字上多一横一撇一捺。于梅花易数中,多了这些笔画均是象征着会发大横财,要么功成名就,要么遇见贵人。

平静地梦见他人尸体出现在自己家中。若是出现了这种梦境,且梦里的自己情绪平稳,不觉恐慌,说明自己家庭得众人尊敬信任,值得托付,积善多多,势必也就好运亨通。

篇四:《再别康桥》梦之解析

《再别康桥》“梦”之解析

凡是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的人,无不被诗人的潇洒、飘逸所折服,但当我们仔细品味该诗的时候便会发现,这首诗的深层意蕴与诗中一个特殊意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意象就是“梦”。诗人到康桥(即今日之剑桥)来是“寻梦”的。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诗人说那“梦”是被“揉碎”了的“彩虹似的梦”?诗人来寻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

“梦”是该诗的诗眼,是诗中众多意象中的核心意象,是解开诗人的情感密码的钥匙。

徐志摩1920年去英国康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1925年、1928年两次到欧洲游历,又故地重游,但1928年徐志摩去康桥时,社会生活和诗人的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迁,诗人这时再会康桥,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真正人生的起点,是其理想(社会理想、艺术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孕育之所,永远是其情感中的一块圣地,是其生命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贵族的市民出身的诗人徐志摩在康桥同当时的贵族文化的英国市民社会融合在一起。”〔1〕他深受英国世纪末文学的影响,接受了英国贵族层的浪漫诗人气质的熏陶。“从那种贵族化的市民社会,诗人徐志摩发现了他的理想和糕粮。发现了他的理想的政治与理想的革命”。〔2〕在康桥学习期间与林徽音邂逅,引发了他一生的个人生活的转折,开始了追求艺术化、理想化感情生活的历程。在徐志摩短短的35年的生命活动中,康桥是令诗人终生魂牵梦绕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它慰藉了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诗人曾三渡英伦,先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河晚照即景》和《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这就难怪诗人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这“梦”首先是指诗人对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学,他后来言道:“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想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猛虎集》序)徐志摩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梦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为此,于1920年又转到英国康桥学习,并在此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要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归国后,他沉醉在“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婴儿》)的期待和热望中,为自己坚定的信仰,“为要寻一颗星”,他执著着,焦急地“冲入茫茫的荒野”,希望能看到“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为要寻一个明星》)。但他看到的是“母亲”在“生产的床上受罪”,“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婴儿》),他执著地追寻一颗“星”,却“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为要寻一个明星》),“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当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华民族正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外

国列强蚕食鲸吞,国内封建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几年的国内生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击了诗人那颗高傲的心,使他渐渐地失望,他终于没能看到那个“美丽的婴儿”的出世,那颗期望的“明星”的升起,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对于信仰坚定并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成为一代政治家的徐志摩来说,无疑是极其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心灵和精神的伤痛,实出自然。这也使诗人的“寻梦”增加了更为充实厚重的内容。

《再别康桥》中所寻之“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对个人生活理想,尤其是情感理想的追求和渴慕。1915年,徐志摩奉父命与张幼仪结婚。一方面他无法违背父命;另一方面,由于从小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环境中生活,而后在外地求学,更多呼吸的是民主自由的空气,接触到的是一些新思想和新思潮,使他养成了喜欢浪漫幻想的天性。而“我要嫁给家人为我相中的男人”的张幼仪是个比较典型的旧式女子,旧的思想观念对她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与徐志摩想像中的“新式女性”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这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对于徐志摩来说是痛苦的,使徐志摩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十字架,但又无法摆脱。赴欧美留学,他进一步受到西方个性解放、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和浸染,在伦敦与林徽音相遇,坠入爱河,从此他的感情像脱缰的野马,似冲决堤坝的激流。他的激情,他的执著,他的率真,他的全身心的投入,令人感佩。应该说,对林徽音的爱,是徐志摩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是他人生中迟到的初恋。生命中第一次体验爱的欢乐与痛苦,自然是铭心刻骨的记忆。在具有浓烈的浪漫情怀的徐志摩看来,爱情与“上帝之爱”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正是他的爱的圣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徐志摩对康桥的赞美,包含着他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是对他的爱情的歌颂。也就是说,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音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3〕这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徐志摩为这次真正的爱情,进行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冒险”,一次人生抉择。他决定与张幼仪离婚,彻底结束令人痛苦、无奈无爱的悲剧婚姻,以使两人得到解脱。他承受了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义无返顾,毅然决然,一方面说明了他对旧式婚姻的痛恶和坚决反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真正的心灵相通的、享受到生命激情与快乐的爱情的珍视和渴盼。但他与林徽音的爱情却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次爱情经历始终让徐志摩魂牵梦绕,难忘于怀。始于康桥的无果的爱之“梦”,就这样被“揉碎”了,但她也变成了徐志摩情感生活的内在动力。每当他失意,遇到挫折或难以承受的打击而陷入困境时,到康桥“寻梦”,便成了抚慰其精神和心灵创伤的良方和妙药。

徐志摩追求林徽音失败,林很快随父回国,又迅速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结婚,旋即远走美国。徐志摩被淹没在失恋的痛苦中,一度变得很消沉。正是在这种情景下,徐结识了经常出入交际场所,跳舞看戏、欢宴郊游,已成为北京有名的交际花的有夫之妇陆小曼,久已压抑的情感犹如两股相向奔流的江水掀起了滔天巨澜。陆小曼这样说:“……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在骗人骗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了。”〔4〕“在别人眼中,陆小曼或许只是一个社交场合常见的交际花,行为放纵,有失检点。但在徐志摩眼中,她却是淤泥中圣洁的莲花,

是让人同情与怜悯的。她不仅赢得了徐志摩的情爱,也唤起了他的性爱,唤起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简直就是一个理想中完美的爱人。与陆小曼恋爱的成功,便是他人生价值的实现。”〔5〕可以说,两个人都被对方的真情打动了。他们从对方身上获得了力量,共同扛起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和责难,赢得了胜利。郁达夫说:“忠厚柔艳的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6〕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恋一时传为佳话,但喜生于斯,悲亦生于斯。经历了几多感情的坎坷与挫折的徐志摩,命运注定了他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诗人。他对陆小曼倾情相爱,希望她能改变过去的生活,为此他南北奔波,努力支撑这个家庭的沉重经济开支,可是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呢?陆小曼依然故我,而且事情越来越糟,到了1928年,陆小曼又染上了鸦片瘾,更可悲的是某君搅进了这个已经混乱不堪的家庭。徐志摩满腔的热望和真挚的爱却无力拯救陆小曼。成功的恋爱、失败的婚姻的事实,使我们能够感受到,1928年重登英伦去寻旧梦时,一向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徐志摩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悲哀和无奈。除了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内心的伤痛,他还能怎样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在康桥用心编织的“彩虹似的”梦———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被无情的现实“揉碎”了,只能永远地“沉淀”在康河的浮藻间。由于梦的破碎,这就使诗人在飘逸、潇洒的姿态下面,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以及无可言状的悲哀。

〔1〕〔2〕穆木天《徐志摩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25、26页。

〔3〕〔5〕高恒文、桑农《徐志摩与他生命中的女性》,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259页。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梦存康桥寓意)

〔4〕陆小曼《爱眉小札》,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6〕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见韩石山选编《难忘徐志摩》,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篇五:康桥梦我的梦诗歌朗诵稿

追梦康桥 我的梦

女:我的梦不在那个遥远的天国;

男:我的梦就屹立在中国雄鸡的利爪之巅

女:我的梦启航于沿海的美丽城市;

男:我的梦孕育于如花似画的康外校园

合:我的梦 在康外的沃土里 开始萌芽

男:昨天 是您将我那稚嫩的梦 悄悄珍藏

女:今天 你用最轻柔的话语呼唤着我

男:这一声,让我的整个身躯血液沸腾

女:于是,我追逐着你幸福的梦,幸福前行

男:教育改革,让我们又走到了新的长征路上。

合:优质资源,幸福教育,自然精品让康桥外国语变了样, 女: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程,新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 合:“三声校园文化”滋润着康外学堂。

女:我们的校园,景美芬芳

男:和谐课堂,孕育了新希望

女:我们康桥师生啊在幸福中成长!

男:骨干、能手、带头人,个个意气风发

合:文明、先进、特色班组,年年涌现。

男:春天,经典诵读,我们与圣贤为友

女:夏日,读书交流,我们与名家同行

男:秋天,综合实践,我们收获了探索的梦想

女:冬日,英语节校运会,我们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感受团结拼搏的力量

男:我们优化了管理,我们提高了质量

合:教研水平不断提升,各科成绩连创辉煌

男:我感受着长城磅礴地拥抱大好河山

女:我领略着关山长月守望着黄沙大漠

男:那一年秦始皇雄浑地走过,那一年刘邦唱起四面楚歌 女:唐代如花的丝路啊,托起古中国的神圣

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轻唱着岁月如水,生命如歌

合:身体里澎湃的黄河之血在奔涌 ,喜马拉雅是坚硬的脊梁

生命的气势 是涌入我们灵魂的五千年的光芒

男:我曾无奈的阅读着

甲午的战火/ 列强瓜分的铁蹄/ 践踏我们神圣的土地 女:破碎的卢沟晓月

山河失色 / 煎熬着淅沥的八年风雨

合:英雄的中华儿女,英勇的抗争,从未低头

国人的鲜血 ,依然蓬勃炽热

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

不屈的信念在磨炼中孕育

多灾多难的母亲啊!我用泣血的心祈盼你苏生的一刻! (三)

合:如今,我无比自豪的告诉世界

东方巨龙 / 正在悄然崛起

男:那充满希望的田野里,麦浪滚滚把天地染得金黄 女:那曲曲折折的海岸边,一尾尾鲜鱼塞满了渔网

男:那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到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合:我们一道迎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们一起跨入了一个崭新灿烂的时代。

女: 啊,中国,中国,不朽的中国!

男: 啊,中国,中国,英雄的中国!

女合: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

男合:我自豪,我是龙的传人

男:当雄鸡在那遥远的东方高唱的时候

中华民族腾飞的捷报一定会频频传扬

女:中国人民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写满今天的成绩,铸就明天的辉煌

男合:这是我的梦

女合:这也是我的梦

大合:这是我们的中国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