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要不要叫醒她初中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2:30:09 小学作文
要不要叫醒她初中阅读小学作文

篇一:+记叙文概括主要内容-亲情-89年级-《要不要叫醒他》《看望》

记叙文概括主要内容——亲情篇

阅读 写作 姚作松

一、情境感知:

对于亲情,你感受最深的的细节是?

讲一讲你的感受与经历。

二、范文:

《散步》《背影》《秋天的怀念》《合欢树》

三、范文梳理、鉴赏与讲练:

【8、9年级】《要不要叫醒她》

张曼娟(台湾)

(1)要不要叫醒她?

(2)她睡得好熟呢。

(3)还是叫起来吧,免得下车吹了风会着凉。

(4)于是,我等待着,等候父亲或者母亲坚持的,又不想惊吓了孩子的,叫我醒过来。

(5)那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全家常在假期出游,为了贪看晚霞的光彩,为了多辨认几颗星星,回家总得天黑以后,我和弟弟差不多一上车就睡了。那时路上多是农田,并没有可看的街景,四周一片静寂的黑,偶尔有住家的灯光闪过,稀稀疏疏的,原本就很像一场梦了,更加催人入梦。因为车上的人多,很多时候就睡在父母亲的怀抱里。道路并不平坦,颠簸,是梦里始终不变的节奏。

(6)每一次快到家我自然就会醒来,却著不睁眼,仍流连在睡的边缘,全身的知觉在等待。可以听见父母商量着,要把我们叫醒,恐怕忽然醒来吹了风会生病,母亲叫了我的小名,我揉揉眼睛醒过未,是被母亲叫醒的哦,像是一种撒娇,还要皱皱眉头,好不甘愿的样子。父母叫唤弟弟不醒,决定将弟弟裹在父亲的大衣里,抱回家去,我们一起下车,走进寒冷的冬夜。

(7)看着走在前面的父亲抱着幼小的弟弟,我有些嫉妒,如果我再小一些,再轻一些,父亲就会抱着我回家了。

(8)开始准备联考以后,觉得睡眠永远不够,星期日不用上课的早晨,多希望时钟坏了,或者父母亲忽然忘了家里还有一个我的存在。可是,我总听见门外的交谈:

(9)“要不要叫醒她??她好像很晚才睡啊。?是呀,最近都是这样,可是,就快考试了,不拼一下不行的。?要不然,过十分钟再叫醒她吧。”

(10)安静下来的空气中,我已完全清醒,闭着眼睛等那得之不易的十分钟过去。那是父母的挣扎与不忍,我等着他们来叫醒,精神饱满地醒来,让父母以为这十分钟的功效显著。

(11)-个人到香港教书,初抵达时,住在大学宾馆里,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生活,我陷在难以言yu的焦虑里,并没有什么不如意,我只是无法入睡。连续好儿夜,我完全没有睡意,

天亮以后,却又精力充沛,在焦阳炙日下,奔波寻找一个适合的居所,安顿下来。

(12)日找到房子那夜,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天亮以后,我仿佛听见父母的声音:要不要叫她起来??在等待中,感觉到太阳光从百叶窗缝进地板,缓缓爬上枕被;听见鸟雀此起彼落的呜唱。我只是等不到父亲或母亲,走进房里,叫我醒来。那天早上,我一直没有等到,于是自己睁开眼睛来,在床上默默坐了许久,觉得非常孤单。

(13)1997年的香港,秋日刚来,天就凉了,不时下着雨。我在购物中心潦草解决了晚餐,提着大包小包上了社区小巴士,往回家的路上驶去。快要抵达时,我听见后座一对父母亲,用广东话低声商量着,我正好听懂了他们的话:

(14)要不要叫醒她?

(15)年轻的父母决定抱着小女儿下车,我走在他们身后,看着那父亲将女儿用外套裹在怀里,那母亲在一旁撑着伞,踩过积水的马路,回家。我忽然明白了,很多年以前,当我还很幼小的时候,也曾这样被抱在怀中,温暖地护持着小小的梦。

(16)我只是忘记了,并不是不曾拥有。

(17)因为两只手拿了太多东西,我无法撑伞,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和衣裳,但是不再有凄清孤独的感伤,很快地,我会把新家打理好,接来父母亲一起佳。然后,在醒和睡的边缘,等待那一声:要不要叫醒她?

(18)安心地睡去,愉悦地醒来,真是一种幸福。

(选自《张曼娟作品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陷在难以言yù 的焦虑里。

22.第12段划曲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形象地写出了 ,又暗示了我此刻 的心情。(4分)

23、品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二选一)(3分)

A、是被母亲叫醒的哦

B、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

24.文章13-15段描绘了一幅别人父母商量要不要叫醒孩子的画面,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25、下列选项中,对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4分)

A、这声叫唤的背后,包含着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B、用设问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这声叫唤是全文的线索,包含着父母与子女间浓浓的亲情。

D、语调轻松,却隐含了父母的不忍与挣扎。

26、读了本文,你一定很有感触,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下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8分)

四、知识点归纳:

1、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

五、练习巩固:卢湾区12年一模题 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看望

①十六岁夏天,家里收到一份电报,我接过一看,是乡下来的。电报上说,舅妈病重,住在芜湖医院。

我告诉了外婆,外婆说,这怎么办?我说,我去芜湖看她吧!

②我十三岁时已经独自去过很远的老家,所以妈妈和外婆都不担心我。

③那时的船票是要提前买的,我没有船票,可是我不想等到明天后天再去,就带了两件衣服和妈妈给我的钱,直接乘车去十六铺码头。我竟然很顺利地就买到了当天晚上的四等舱船票,上了船。

④我如果告诉你,电报上根本没有说舅妈住在芜湖的哪个医院,你也许会觉得有点好玩。 ⑤如果我接着告诉你,我问外婆和妈妈,舅妈叫什么名字,她们竟然互相问,咦,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只是叫她大嫂,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滑稽,而且有点荒唐。

⑥可是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好玩,滑稽,荒唐。

⑦我第二天夜里到芜湖。我熟悉芜湖的中山码头。外婆带我和妹妹乘过很多次船,外婆称作大轮,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到芜湖中山码头。我没有住旅馆,在码头上逛来逛去,也到侯船室坐坐,等到天亮。

⑧我不知道芜湖有多少个医院。也不知道从这个医院到那个医院可以坐几路公共汽车。我在盛夏蒙蒙亮的芜湖清晨开始寻找和探望了。

⑨我问路上的人,芜湖有几个医院?路上的人说,那多了!

⑩我去的第一个医院是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个医院是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个是什么医院我忘记了,好像不是第三人民医院。我一个一个医院地找,没有坐车。我在住院部一个一个房间的门口张望。一张床,一张床。可是没有那张永远忙碌幸劳的脸。

11我们每次到乡下玩都是住在舅舅家。每次回上海,她都应有尽有地把家里的土产塞进箩筐,她好像是把心掏出来往里放,让舅舅挑着走二十多里送到码头。没有人称过这满满的箩筐和心。我每次看着都不能理解,舅舅这么能把这满满的两大筐挑到码头,夏天的时候,舅舅满身的大汗淌得像下雨!困难时期①,舅妈也继续把心放进箩筐,舅舅的汗继续淌得像雨,让我们在上海吃得饱一点。舅舅不是外婆的儿子,外婆没有儿子,舅舅是她的外甥,舅妈是表的。

12我找不到舅妈。

13我走在路上。盛夏这么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非常饿!

14我走进了一个饮食店。那时候,很多饭店都叫饮食店,宾馆叫旅社。我看着黑板上的供应内容,买了一碗猪肝面。那是我长到十六岁,长到如今,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肝面!怎么会那么好吃呢?

15我吃完了走出饮食店,然后又走进饮食店,我问服务员,芜湖还有什么医院? 16服务员问我,戈矶山医院你去过没有?

17是啊,我怎么没有想起戈矶山医院,它就在江边的山上,大轮经过时看得见,外婆说,这是戈矶山医院。

18我又走啊走啊,来到了戈矶山医院。这是一个从山脚往山顶慢慢走上去的医院。 19我竟然在住院部的第一个房间就看见了舅妈。“舅妈!”我惊讶无比地喊。她正闭眼靠在床上,也惊讶无比地睁开眼。

20“你这小孩子怎么会来的?”她大喊。

21我告诉她收到了电报。她说,你舅舅打电报给你们干什么,这么老远的!她是胆囊炎开刀。她说这有什么大事的,过几天拆了线就会去,家里不晓得有多少事等着做!

22我下山去买了苹果和梨子放在她的床头柜上。她没有生过孩子,一个人住在医院,舅舅在乡下劳动,看家。我坐在床边陪她说了话,我拿出妈妈给我的钱,给了她二十元,她和我推来推去简直要打架,我只好朝她一扔就逃走了!

23我听见她在喊,“你这个小孩怎么不听话!”“你回去坐大轮要当心!”

24我回到码头,买到了夜里的船票,不是四等舱,而是五等舱,没有铺位,我就在甲板上坐着。看着远去的戈矶山医院的灯光,我心想,舅妈肯定已经睡了。我也想起她把心放进箩筐,想起舅舅像雨的汗。

25我刚才在病床上看见了舅妈的名字:孙翠英。

26我回去会告诉外婆和妈妈,以后就不会荒唐。

(作者梅子

涵,有改动)

【注释】①困难时期: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间发生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

21.第⑩段画线句的的错别字是“ ”应改为“ ” (2分)

22.第11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23.本文从第⑦段到第26段可分为三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6分)

(1)

(3) 。

24.第20段画线句表达了舅妈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2) ;

六、课后作业:

a) 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篇二:阅读答案

(一)任春魁

15.①不排斥中医,坚持练了“321经络锻炼法”。 ②包容

③作卫生员时反省自己,体贴别人。 ④博爱

16. ①作者见95岁的严教授背不驼,腰不弯,牙没掉,每周还上两个半天班,感到好奇。

②作者想了解严仁英教授怎样用生命诠释“仁者寿”。 17.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严教授丰富的情感,由一开始的好奇,发展到理解和感动,最后上升到佩服和赞美。如写严教授在“文革”中被贬当卫生员,但她并不怨恨别人,不但把打扫工作做好了,还交了很多朋友,以全票当选了院长这件事,赞美了严教授的包容和宽容,表达

了对严教授的爱戴。

(二)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21.坚 艰

22.丹增母女提供茶水却分文不取,肯定坚持不下去了。 她们已经等到了好心肠司机,不

需要再继续等待了。 23.(l)反问 强调了丹增母女生活的贫穷,因而在术后没有钱来买营养品补身体。 (2)①交待了丹增母女受助的经过,表现了陌生司机的善良。 ②交待了丹增母女摆免费茶

水点的原因,与文中丹增母女决定不再继续摆摊相照应。 24.C 用“逮”字体现了丹增母亲想要找到好心司机的急切心情,又与下文丹增母亲“突

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相照应。 25.D 26.略 (三)履痕 22.出生 出生特殊含义 23.夸张 突出我穿鞋之费 24.(1)手帕鞋 (2)幼儿时 (3)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穿一双“冲福尼”面的新

布鞋。 25.(1)妈妈纳鞋技术的娴熟;(2)妈妈熬夜劳作的辛苦;

26. 鞋印(或足迹、或人生的轨迹)(1)是贯穿全文的主线(2)突出了母爱伴随儿女成长

的主旨。 27.我:妈妈的鞋让我很舒服,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同学们的笑很困惑。 (四)那些“怪教授”们 21.A 22.书生也明世事庄先生并非不学无术 23.不能,“竟然”表示出人意料,表达了作者对陶先生撰写专著中表现出来的执着的专业精

神的敬佩 24.语言 前者:生动地描写出不阿谀奉承直爽坦诚的形象;后者:生动地描写出包先生

真诚善良的品性 25.一心治学,心无旁骛 明了社会,洞察世事 不论贵贱,真诚待人 具有真才实学 26.批评了当今某些教授的浮躁,缺少“郁郁乎文哉”之风 (五)母亲与照片 21.拮据 22.少女时代的母亲正值人生的春天(母亲的形象正如春天一样美好)。 23.母亲少女时代的照片;患骨癌的母亲的X光片(照片);我想给病中的母亲拍一张照片。 24. C 25.作者通过美好的想象,用抒情的笔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留念。 26.对现实的回避,是希望把母亲美好的形象铭记心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痛。 (六)要不要叫醒她 21.喻 22.拟人 我期待父母叫醒的时间之长 孤独、凄清 23.A句:从“哦”这个语气词中,既表现出我被父母叫醒后的快乐、满足,又写出了小女孩

撒娇的情态。 B句:“拉”字形象写出了我离开父母、缺少亲人关心后的疲惫、孤独而难以入眠的状态。

24.①理解了父母的爱,也明白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同的

②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照应了上文抱弟弟回家的情节;也为下文接父母来住埋下伏笔。 25.C 26.略 (七)父亲的植物学 21.D 22.速 素 23.植物就是人,也有人的喜怒哀乐。 24.(2)没事时,像观众给演员捧场那样去看庄稼,(3)摘柿子时,像对待倔强的人那样顺势

而为,(4)隔段时间,像长辈拍晚辈肩膀那样拍树干, 25.它们都是反问句,也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善良厚道、循循善诱 26.并不矛盾。父亲的想法和行为在一般人看来很怪异,用贬义词能突出这一点,同时这是贬义词褒用,从全文来看,又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似乎在贬低父亲,其实是想赞美父亲,

肯定其做人之道,即“善待包括植物在内的每一条生命”。 (八)几次与历史失之交臂 21. B

22.神态

23.(2分)插叙 索动画并获得成就的经历

呼应了文章结尾,赞誉了万籁鸣那辈人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传统 24.日本动画风靡,万籁鸣的传统动画少人问津 万籁鸣在中国动画界获得了多个

第一

25.略 (十二)寻找失落的古都

21.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太阳的火辣

22.惊喜 坚定信心

23.在烈日下人迹罕至的荒原继续前行,他将陷入断粮断水的地步。

24.(1)他下决心寻找非洲失落的辉煌文明古都(2)-棵野生的油梨树和许多被风沙掩埋的腐烂

树桩给了他探险成功的希望。

25.B 26.作者写莫克探险还要写到他小时候以及27岁这年的事,文章叙述暂时中断,对莫克整个

探险活动作必要的铺垫和补充,使得莫克的形象更鲜明,故事主旨更明确。

说明文

(一)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10.B 11.不能去掉。“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 “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活动无关。⑧沙尘暴有害也有利。④沙尘暴的发生,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阻挡。 (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15、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16、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17、“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8、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19、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三)天空的表情 5.B 6.C 7.B (四)麈尾 13.麈尾与拂尘、扇子的相同之处是都能"拂秽清暑"。不同之处是拂尘与扇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麈尾只有清谈名士和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才能使用。 14.①那时的麈尾是极其华贵的。②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 15.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或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 16.通过本文的阅读,可以了解麈尾的来历,形状,用途,制作工艺以及它与拂尘、扇子的区别。 17.(2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13.(1)地质条件;(2)暴雨或强降雨;(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 14.列数字 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15.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过渡或承上启下 生动 17.略 (六)别惹乌鸦 16. 会制造工具,长期记忆能力强,具有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高智商。 17.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大部分相同的基因,海豚等哺乳动物的大脑与人类有相似之处,因此,传统的智力进化论认为:“智力进化的终极是人类的大脑皮层。”但是鸟类的大脑是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丛装结构,却进化出高级认知能力。由此推翻了传统智力进化论,进而推导出“生命之树上,智力的构建单位很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枝干上长出了不同的形状”这一新的论断。 18. 举例子,举出乌鸦偷藏食物、被捕捉做实验对实验人员的报复的事例,既具体生动,饶有趣味,又能有力地突出乌鸦社会性动物的特征。 19.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①需要长期细致地观察、大量反复地实验,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科学的比较、缜密的分析,③需要具有挣脱传统思想束缚的创新精神。 (七)神奇的人体“天网” 11.在人体内细菌周围,由一丝丝状物质互相缠绕而构成的“网”,叫人体“天网”,它擒拿细菌并将细菌毒杀或吞吃掉,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架护作用。 12 .人体内中性粒细胞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时,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的丝状物质——DNA缠绕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菌难逃的人体“天网”。 13.“比较”,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了解的程度。 “大约”,准确地说明了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血球大致的个数。 “勇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抵御病菌过程中,发挥的追踪病菌,吞噬,杜莎病菌的作用。 14.人体“天网”总在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出现在细菌周围;它能擒拿、毒杀、吞吃细菌;它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保护作用;它杀敌护体后神秘消失;它的丝状物质是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八)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16.⑴放射同位素⑵放射同位素的半衰期⑶放射线的应用 17.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放射性同位素品种比稳定同位素品种多的特点。 18.不可删去。“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目前”从时间上限制,说明只是现在的发现,去掉这两个词,说明就不够准确、严密了。 19.B. 20.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优点和缺点共存,只要我们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核能源。

篇三:2012上海中考一模记叙文汇总

2012上海中考一模记叙文汇总

崇明卷

要不要叫醒她

张曼娟(台湾)

⑴要不要叫醒她?

⑵她睡得好熟呢。

⑶还是叫起来吧,免得下车吹了风会着凉。

⑷于是,我等待着,等候父亲或者母亲坚持的,又不想惊吓了孩子的,叫我醒过来。 ⑸那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全家常在假期出游,为了贪看晚霞的光彩,为了多辨认几颗星星,回家总得天黑以后,我和弟弟差不多一上车就睡了。那时路上多是农田,并没有可看的街景,四周一片静寂的黑,偶尔有住家的灯光闪过,稀稀疏疏的,原本就很像一场梦了,更加催人入梦。因为车上的人多,很多时候就睡在父母亲的怀抱里。道路并不平坦,颠簸,是梦里始终不变的节奏。

⑹每一次快到家我自然就会醒来,却并不睁眼,仍流连在睡的边缘,全身的知觉在等待。可以听见父母商量着,要把我们叫醒,恐怕忽然醒来吹了风会生病,母亲叫了我的小名,我揉揉眼睛醒过来,是被母亲叫醒的哦,像是一种撒娇,还要皱皱眉头,好不甘愿的样子。父母叫唤弟弟不醒,决定将弟弟裹在父亲的大衣里,抱回家去,我们一起下车,走进寒冷的冬夜。

⑺看着走在前面的父亲抱着幼小的弟弟,我有些嫉妒,如果我再小一些,再轻一些,父亲就会抱着我回家了。

⑻开始准备联考以后,觉得睡眠永远不够,星期日不用上课的早晨,多希望时钟坏了,或者父母亲忽然忘了家里还有一个我的存在。可是,我总听见门外的交谈:

⑼?要不要叫醒她???她好像很晚才睡啊。??是呀,最近都是这样,可是,就快考试了,不拼一下不行的。??要不然,过十分钟再叫醒她吧。?

⑽安静下来的空气中,我已完全清醒,闭着眼睛等那得之不易的十分钟过去。那是父母的挣扎与不忍,我等着他们来叫醒,精神饱满地醒来,让父母以为这十分钟的功效显著。 ⑾一个人到香港教书,初抵达时,住在大学宾馆里,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生活,我陷在难以言yù的焦虑里,并没有什么不如意,我只是无法入睡。连续好几夜,我完全没有睡意,天亮以后,却又精力充沛,在焦阳炙日下,奔波寻找一个适合的居所,安顿下来。

⑿找到房子那夜,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天亮以后,我仿佛听见父母的声音:要不要叫她起来……在等待中,感觉到太阳光从百叶窗筛进地板,缓缓爬上枕被;听见鸟雀此起彼落的鸣唱。我只是等不到父亲或母亲,走进房里,叫我醒来。那天早上,我一直没有等到,于是自己睁开眼睛来,在床上默默坐了许久,觉得非常孤单。

⒀1997年的香港,秋日刚来,天就凉了,不时下着雨。我在购物中心潦草解决了晚餐,提着大包小包上了社区小巴士,往回家的路上驶去。快要抵达时,我听见后座一对父母亲,用广东话低声商量着,我正好听懂了他们的话:

⒁要不要叫醒她?

⒂年轻的父母决定抱着小女儿下车,我走在他们身后,看着那父亲将女儿用外套裹在怀里,那母亲在一旁撑着伞,踩过积水的马路,回家。我忽然明白了,很多年以前,当我还很幼小的时候,也曾这样被抱在怀中,温暖地护持着小小的梦。

⒃我只是忘记了,并不是不曾拥有。

⒄因为两只手拿了太多东西,我无法撑伞,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和衣裳,但是不再有凄清孤独的感伤,很快地,我会把新家打理好,接来父母亲一起住。然后,在醒和睡的边缘,等待那一声:要不要叫醒她?

⒅安心地睡去,愉悦地醒来,真是一种幸福。

(选自《张曼娟作品集》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陷在难以言yù 的焦虑里。

22、第12段划曲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形象地写出了 的心情。(4分)

23、品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二选一)(3分)

A、是被母亲叫醒的哦 .

B、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 .

24、文章13——15段描绘了一幅别人父母商量要不要叫醒孩子的画面,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① , ② 。

25、下列选项中,对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这声叫唤的背后,包含着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B、用设问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这声叫唤是全文的线索,包含着父母与子女间浓浓的亲情。

D、语调轻松,却隐含了父母的不忍与挣扎。

26、读了本文,你一定很有感触,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80字左右)(8分)

21、喻(2分)

22、拟人(2分) 我期待父母叫醒的时间之长(1分) 孤独、凄清(1分)

23、A句:从“哦”这个语气词中,既表现出我被父母叫醒后的快乐、满足,又写出了小女孩撒娇的情态。(3分)

B句:“拉”字形象写出了奔波后的疲惫和找到房子后的安定、放松使我快速入眠。(3

分)

24、①理解了父母的爱,也明白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同的

②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照应了上文抱弟弟回家等情节;也为下文接父母来住埋下伏笔。

25、C(4分) A(2分)

26、观点2分 依据4分 语言2分

奉贤卷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①青藏公路,格尔木段。

②随着路况变得凶险起来,我们的货车和其他车辆一样,缓下速度直至停下,等待着前面的车如蜗牛般缓缓通过。

③那个叫做丹增的小女孩,依然坐在简易帐篷下,和她的母亲一起,为过往的司机提供茶水,且分文不收。和以前一样,丹增看到我们的车,立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飞快地跑到我们的车前,透过车窗打量着我们的面孔。

④我们常在这条路上来往,每当经过这里都会停下车,顺便喝杯热茶。次数多了,才渐渐地了解到丹增和她的母亲有个很奇怪的举动:每当看到斯太尔品牌的货车经过,都要一一拦下,然后打量开车人的面孔,好似在寻找某个人一样。

⑤前方堵塞了,看来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通车。我们下了车,索性坐在丹增的帐篷下喝茶聊天。丹增的母亲很热情,给我们每人上了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还告诉我们,今天是她们最后一天在这里提供茶水,以后便再也不来了。

⑥我笑说,你们提供茶水却分文不取,肯定坚持不下去。

⑦丹增的母亲摇了摇头,低声说,不是钱的事,我们是在等一个司机,等了五个月,终于在今天早晨等到他了。

⑧原来,一年前,她得了场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后,终于从死神手中挣脱。医生嘱托,手术后在家静养期间,要特别注重补充营养。而几年前就丧夫的她,家里已一贫如洗,哪有钱补身体?

⑨丹增心疼母亲,利用放学的时间,偷偷地去公路上捡报纸、饮料瓶、烟盒等,卖了钱给母亲补身体。一日下午,丹增在车流间来回穿梭,看得司机都有点胆战心惊,有的都骂出了口。只有一个货车司机下了车,立马将丹增拉到了路旁,并告诉她这样做的危险。丹增红着脸,流着泪将母亲的事告诉给了司机。司机好心肠,听了丹增的言语,顷刻间就落下了泪水,塞了五百元钱到了丹增的手里。五百元,在丹增的眼中,这是很大的一个数目。

⑩丹增母亲得知此事,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后,就和丹增一起,将免费茶水点开在了格尔木段:这里路况难行,交通极易堵塞,过往的车辆到这里都会慢下来。而且,很多司机都会顺道喝杯茶,她们也好顺便留意好心人。

11?我们等了整整五个月,○今天早上终于让我们给______(A.找 B.见 C.逮)着了。?丹增母亲说到这里,突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我们就知道,跑货车的司机,一定还会经过这条线的。?

12?你们是怎么找到他的??我问。 ○

13?她呀,她认得车的牌子是斯太尔,认得好心人的模样。?丹增母亲指向丹增,○?只要看到斯太尔,我们就拦下来看看,一辆一辆找,肯定能找到的。?

14?五个月?你们用五个月的时间在这里摆摊点,就是为了找他??我们都很奇怪。 ○

15丹增母亲低下头去,有点不好意思:○?是呀,丹增这孩子不懂事,接着人家的钱呆住了,连个谢字都没说。等缓过神来,人家已经走了。?

16?那你们找他是?? ○

【注】17?我们穷,没什么回报的。只是想当着面,给他献个哈达○,说声‘谢谢’。?丹

增母亲将丹增搂进怀里,?得了人家的帮助,总得表个谢意吧。?

18五个月的风餐露宿,○五个月在路边的满面洗尘,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司机,就是为了说

声?谢谢?,任是我们再怎么想也想不到。

19确实,她们的生活贫瘠坚苦,不能对帮助她们的人以回报。她们能做到的,就是用五○....

个月的等待,来对那个好心肠的司机说声?谢谢?。我们分明看到了,在她们平凡外表的里面有着不平凡的心。

【注】哈达: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献?哈达?是藏族人的一种礼节。

19段加点词“贫瘠坚苦”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2分) 21.第○

22.第⑤段中丹增的母亲说“今天是她们最后一天在这里提供茶水,以后便再也不来了”, “我”认为她们“再也不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真正的原因是__________。(4分)

23.细读第⑧-⑩段,完成下列问题:

(1)第⑧段画线句“而几年前就丧夫的她,家里已一贫如洗,哪有钱补身体?”运用了

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2)第⑧-⑩段是插叙,作用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4分)

11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动词是______(A.找 B.见 C.逮),理由是________。24.第○(3分) 19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3分) 25.对第○

A.丹增母女俩人穷志不穷,决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

B.丹增母女很贫穷,但她们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C.丹增母女虽然贫穷,但她们无私奉献,有着博大的助人之心。

D.丹增母女是普通人,但她们心地纯朴、善良,有感恩之心。

26.有人认为,丹增母女用五个月的时间在青藏公路上等待好心的司机是不值得的,对此你是否同意?请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看法。(8分)

21.坚(1分) 艰(1分)

22.丹增母女提供茶水却分文不取,肯定坚持不下去了。(2分)

她们已经等到了好心肠司机,不需要再继续等待了。(4分)

23.(1)反问(2分)

强调了丹增母女生活的贫穷,因而在术后没有钱来买营养品补身体。(2分)

(2)①交待了丹增母女受助的经过,表现了陌生司机的善良。(2分)

②交待了丹增母女摆免费茶水点的原因,与文中丹增母女决定不再继续摆摊相照应。(2分)

24.C(1分) 用“逮”字体现了丹增母亲想要找到好心司机的急切心情,又与下文丹增母亲“突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相照应。(2分)

25.D(3分)

26.略(8分)

虹口卷

被窝赞美诗

①诗人们不写诗赞美一下被窝,是奇怪的事。有一阵儿,报上说诗人们由于缺少题材在苦恼。一窝蜂地写过麦子,又写土地与河流。

②我不知写诗是怎样一回事,也不知诗人那边有什么说道。要是有人请我写诗,我会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一首赞美被窝的诗。为什么不呢?

③我在童年最迷恋的就是被窝,它既是寒夜中温暖所在,又是酝酿童话自娱之所在。北国太冷了,从雪地里回来的孩子,连汤带饭吞咽一通,然后把浸透了汗水的毡鞋垫拽出来在火炉上烤。那时没有电视、吃过饭在十五瓦的电灯泡底下看几页书,便是小孩子的夜生活。母亲早早把被子焐好了。像口袋状的被子吸吮着火炕的热气,这样钻进去时就不冰人肌肤。 ......

④在北方,掌灯时分,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进了谁家的门,炕上早焐好一排排被子,五色纷呈。炕头一般是爹的,然后是娘,第三必是最小的孩子,其余不论,而炕梢归长男或长女。炕头不光热,又是尊位。老乡恭请客人?上炕上炕?,上的也是炕头。

⑤满炕的被子,可一观贫富。数量多少是一回事,有的人家六七个孩子,不过三四床被,小崽子伙一条盖。粗精又是一回事,我小时住的盟公署家属院,户主都是干部,但盖缎子被的人家寥寥无几。而我母亲有一床色调温馨的浅粉色的缎子被。用手一摸,光滑沁凉无比,....

在冬夏都是一样的。多数人家的被面为一袭花布,图案色彩千篇一律为红绿相间、龙凤盘绕、牡丹芍药。几年前,我又在辽东乡间农舍仔细看过这种被面,感到这情调很美。巴黎有些现代派画家如芒〃罗西亦喜用红绿对比来渲染情感。对被子的第三项观察是脏净。被子焐好了,被头就显在枕头上面。也看出这家的境况。

⑥当我钻进温暖的被窝后,对一天甚至有生以来的情形都感到了一种满足,这是在童年。风雪在屋外的树梢上辗转啸号,我为什么不满足呢?玻璃窗上的霜已遮住了窗花,像一层簇密的白毛。用指甲一划,雪粉簌簌而落。若屋子里烧得够热,玻璃中央会晕染般现出一个黑圆。一次,我忽然想起静夜里的麻雀,这长长的夜,麻雀一定在冻脚。当屋檐之冰可垂一尺的冬天,麻雀故意蓬松毛羽,缩得尽量圆,如一个土豆。而眼睛仍乌溜溜的。太可怜了,它们冷。我不知麻雀的妈妈们知道不知道它们的孩子要冻死了。想着,我哭起来,在炉旁缝袜子的妈妈问:?原儿,你怎么了??

⑦我无法回答,闭着眼睛任泪水顺眼角往下流。

⑧在屋舍、火炉、父母和被窝构成的安谧温暖中,我独钟爱被窝。它时时是我的朋友。我使劲嗅着被头的气息,这是老朋友的味道。后来在我下乡插队之时,劳累一天钻进了被窝,被里和棉花的气息扑鼻而来时,也流着泪忆念母亲和家。如今童年远去,但读书与写作疲惫之极时,净去衣物而入被窝,棉布会轻抚你的脖颈,心里也涌起一份感谢。在所有的老朋友中,被窝是最忠实的老朋友。虽然它足不出户,也没见过世面,勤恳可也,如老仆然。

21.第⑤段中加点词“寥寥无几”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22.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4分)

2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诗人不写诗赞美被窝是因为诗人喜欢“麦子”、“土地和河流”。

B.文中说被窝“是酝酿童话自娱之所在”这是因为在北方孩子几乎没有夜生活。

C.作者认为辽东地区的被窝图案色彩很美,因为和西方现代画家风格相近。

D.本文采用散文的形式,托物言志,赞美了被窝在“我”生活中的重要性。

24.文章是赞美被窝的,说说你对第⑤段的理解。(4分)

答:

25.品读语言(7分)

(1)第③段中加点词非常有特点,选择一处作分析。(4分)

答:

(2)比较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A.当我钻进温暖的被窝后,对一天甚至有生以来的情形都感到了一种满足,这是在童年。

B.在童年,当我钻进温暖的被窝后,对一天甚至有生以来的情形都感到了一种满足。

篇四: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l、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2、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

3、 ,一览众山小。 (《望岳》)

4、半匹红绡一丈绫, 。(《卖炭翁》)

5、 ,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

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拼。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9、上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作家____(2分)

1O、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3分)

A、作者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哀伤。

B、作者为父亲“不使学”而哀伤。

C、作者为乡人“宾客其父”这种推波助澜的行为而哀伤。

D、作者为方仲永不好好学习还在乡邻面前炫耀自己而哀伤。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赵威后问齐使

要不要叫醒她初中阅读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使____

②使者不说 说____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苟无民,何以有君?

14、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2分)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共21分)

“无纸化办公”

——言不由衷的“伪低碳”

(1)再也没有了打印机“吱吱”吞吐纸张的声音,办公桌下方的废纸篓里也看不见揉成一团的废纸。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一场将纸张、笔、订书机等传统办公用品“赶”出办公室的“无纸化办公”潮流,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写字楼中蔓 延。

(2)“无纸化办公”的提倡者们相信,这场办公室里的“革命”既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公司耗材与办公成本。同时,这一浪潮还得到了众多环保人士的支持,他们坚信,办公室里少用甚至不用纸张,能够以减少消耗的方式实现环保的目的,对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3)然而,他们也许忽略了,作为传统纸、笔的代替物,电子传媒工具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却是个环保“隐形杀手”,“无纸化办公”也许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绿”——企业为了确保内部沟通与对外联系不受影响,少用纸就等于要多用电脑、电话、数据中心等电子传媒工具。虽然不需要砍伐树木来维持这些设备的运转,但是,电不会凭空而来。

(4)这就造成了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局面:“无纸化办公”保护植被、净化空气,但为了供电要多烧煤,火电厂的排放物又让空气质量恶化。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每年用来支撑电子设备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约等于25000个家庭的用电总和。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二氮等大量有害气体,而排放这些有害气体则可能导致下酸雨,包括美国东北部和阿巴拉契亚山的红山林,都是酸雨的受害者。

(5)不久前,美国中部大西洋印刷制图协会开展了.场叫做“PrintGrows Trees”的活动,试图证明合理利用打印机其实可以保护更多植被。为了抨击“无纸化办公”,他们提出了一项质疑,“开发犷山会不会毁绿?”实际上,在挖煤的过程中,不管是露天开采还是矿山开采,都会导致矿场附近植被遭破坏。据统计,每年为了满足美国国内的电脑、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的用电,大约要牺牲965平方公里的森林。

(6)除了能源消耗方面的“糊涂账”,在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无纸化办公”也面临着比传统办公用品更大的挑战。受“无纸化办公”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刺激,电子传媒工具始终不断被更新和淘汰,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目前全球电子垃圾的年均增幅约为4000万吨。

(7)数千万吨电子垃圾的堆积,背后是大量电能的浪费。据了解,每生产一公斤塑料或金属零部件的耗电量,可供一台平板电视运行10个小时,而生产半导体部件所需的用电量,比传统零件还要高出许多。电子垃圾带来的更大的危险,还是其中所含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铅、铜、锡,有些还含有汞、铬等有害物质,会污染垃圾堆场附近的空气、水源、土壤,还会诱发附近居民出现各种炎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类癌症。

(8)对此,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绝对排除纸张、笔墨和打印机,著不能真正解决由此引起的环保问题,转变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9)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陈旧的术浆造纸的方法,应研发如何在生产纸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可再生原料和可再生能源,同时使用安全无毒并易分解的化学添加剂。其次需要改进的,是那种身材庞大、浪费油墨的打印机,提倡在办公室使用更环保,更小巧的便携式打印机。

(选自《文汇报》2011年12月10日)

16、第1段加点词“几乎”能否省略?简要说明理由。(4分)

17、第3段中划线句中“绿”的含义是 。(2分)

18、第4段主要运用了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5分)

19、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无纸化办公”是言不由衷的“伪低炭”的原因。(6分) ①

20、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伪低炭还有不少。请举一例并简要阐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共27分)

要不要叫醒她

张曼娟(台湾)

(1)要不要叫醒她?

(2)她睡得好熟呢。

(3)还是叫起来吧,免得下车吹了风会着凉。

(4)于是,我等待着,等候父亲或者母亲坚持的,又不想惊吓了孩子的,叫我醒过来。

(5)那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全家常在假期出游,为了贪看晚霞的光彩,为了多辨认几颗星星,回家总得天黑以后,我和弟弟差不多一上车就睡了。那时路上多是农田,并没有可看的街景,四周一片静寂的黑,偶尔有住家的灯光闪过,稀稀疏疏的,原本就很像一场梦了,更加催人入梦。因为车上的人多,很多时候就睡在父母亲的怀抱里。道路并不平坦,颠簸,是梦里始终不变的节奏。

(6)每一次快到家我自然就会醒来,却著不睁眼,仍流连在睡的边缘,全身的知觉在等待。可以听见父母商量着,要把我们叫醒,恐怕忽然醒来吹了风会生病,母亲叫了我的小名,我揉揉眼睛醒过未,是被母亲叫醒的哦,像是一种撒娇,还要皱皱眉头,好不甘愿的样子。父母叫唤弟弟不醒,决定将弟弟裹在父亲的大衣里,抱回家去,我们一起下车,走进寒冷的冬夜。

(7)看着走在前面的父亲抱着幼小的弟弟,我有些嫉妒,如果我再小一些,再轻一些,父亲就会抱着我回家了。

(8)开始准备联考以后,觉得睡眠永远不够,星期日不用上课的早晨,多希望时钟坏了,或者父母亲忽然忘了家里还有一个我的存在。可是,我总听见门外的交谈:

(9)“要不要叫醒她??她好像很晚才睡啊。?是呀,最近都是这样,可是,就快考试了,不拼一下不行的。?要不然,过十分钟再叫醒她吧。”

(10)安静下来的空气中,我已完全清醒,闭着眼睛等那得之不易的十分钟过去。那是父母的挣扎与不忍,我等着他们来叫醒,精神饱满地醒来,让父母以为这十分钟的功效显著。

(11)-个人到香港教书,初抵达时,住在大学宾馆里,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生活,我陷在难以言yu的焦虑里,并没有什么不如意,我只是无法入睡。连续好儿夜,我完全没有睡意,天亮以后,却又精力充沛,在焦阳炙日下,奔波寻找一个适合的居所,安顿下来。

(12)日找到房子那夜,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天亮以后,我仿佛听见父母的声音:要不要叫她起来??在等待中,感觉到太阳光从百叶窗缝进地板,缓缓爬上枕被;听见鸟雀此起彼落的呜唱。我只是等不到父亲或母亲,走进房里,叫我醒来。那天早上,我一直没有等到,于是自己睁开眼睛来,在床上默默坐了许久,觉得非常孤单。

(13)1997年的香港,秋日刚来,天就凉了,不时下着雨。我在购物中心潦草解决了晚餐,提着大包小包上了社区小巴士,往回家的路上驶去。快要抵达时,我听见后座一对父母亲,用广东话低声商量着,我正好听懂了他们的话:

(14)要不要叫醒她?

(15)年轻的父母决定抱着小女儿下车,我走在他们身后,看着那父亲将女儿用外套裹在怀里,那母亲在一旁撑着伞,踩过积水的马路,回家。我忽然明白了,很多年以前,当我还很幼小的时候,也曾这样被抱在怀中,温暖地护持着小小的梦。

(16)我只是忘记了,并不是不曾拥有。

(17)因为两只手拿了太多东西,我无法撑伞,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和衣裳,但是不再有凄清孤独的感伤,很快地,我会把新家打理好,接来父母亲一起佳。然后,在醒和睡的边缘,等待那一声:要不要叫醒她?

(18)安心地睡去,愉悦地醒来,真是一种幸福。

(选自《张曼娟作品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陷在难以言yù 的焦虑里。

22.第12段划曲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形象地写出了 ,又暗示了我此刻 的心情。(4分)

23、品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二选一)(3分)

A、是被母亲叫醒的哦 .

B、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 .

24.文章13-15段描绘了一幅别人父母商量要不要叫醒孩子的画面,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25、下列选项中,对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4分)

A、这声叫唤的背后,包含着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B、用设问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这声叫唤是全文的线索,包含着父母与子女间浓浓的亲情。

D、语调轻松,却隐含了父母的不忍与挣扎。

26、读了本文,你一定很有感触,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下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8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7、题目:翻过这一页

要求:l、文中不要泄露自己的信息

2、字数:600字左右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人约黄昏后 3.会当凌绝顶 4.系向牛头充炭直 5.非独书为然 6.宠辱偕忘 (二)诗词(4分)

7.梦醒(2分)8.B(2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9.宋王安石(2分,每格1分)

10.同乡人对他的才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奇、之、稍稍)(3分) 11. D(3分)

(四)课外文言文(12分)

12.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13.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 (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14.民君(2分,每格1分) 15.C(3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48分) 无纸化办公

16.不能。“几乎”是大多的意思,表明不是在所有的大城市中都流行“无纸化办公”。去掉后,体现不出用语的准确性。(4分)

17.环保、低炭、无公害(3分)

18.举例子(2分)用事实证明用来支撑“无纸化办公”所用的电子化设备耗电多,污染大,从而说明“无纸化办公”是一种“伪低炭行为”。(3分)

19.①电子传媒工具需要的能源消耗大,

②电子垃圾带来大量的电能浪费,还对环境污染大。(6分,每格3分)

20.如电瓶车,表面上看,不用燃烧煤、柴等引起污染,不造成环境污染,但用电量的增加,或者废弃蓄电池也会有很多有害物质。(4分) 要不要叫醒她

21.喻(2分)

22.拟人(2分)我期待父母叫醒的时间之长(1分)孤独、凄清(1分)

23.A句:从“哦”这个语气词中,既表现出我被父母叫醒后的快乐、满足,又写出了小女孩撒娇的情态。(3分)

B句:“拉”字形象写出了我离开父母、缺少亲人关心后的疲惫、孤独而难以入眠的状态。(3分)

24.①理解了父母的爱,也明白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同的

②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照应了上文抱弟弟回家的情节;也为下文接父母来住埋下伏笔。 25.C(4丹)A(2分)

26.观点2分 依据4分 语言2分

篇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试卷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阅读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 美 国 海伦·凯勒 的作品。

2.沙利文 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3.海伦接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是 学习阅读。

4.教海伦说话的老师是 萨勒。

5.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霜王》,被误认为是抄袭之作。

6.1896年的10月,海伦进入 剑桥女子中学 学校上学,为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 7.1900年,海伦的大学梦得以实现。

8.海伦给我们一个忠告:善用 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9.海伦第一次自己组的句子是 天气很温暖 。

10.香邦先生 帮助安妮上的柏金斯盲人学校。

11、莎莉文老师的义母是霍布金太太

12、莎莉文老师小时候住的救济院是德士堡救济院

13、海伦小时候的的玩伴是玛莎和一只狗,那只狗叫做贝利

二、选择题

1.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 )。

A 《方德诺小伯爵》 B 《红字》

2.( B )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 《伊索德》 B 《伊利亚特》 C 《圣经》

3.( A )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 《圣经》 B 《麦克佩斯》 C 《李尔王》

4.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 B ).

A 《欧洲史》 B 《世界史》 C 《中世纪》

5.如果没有( A )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 卡内基 B 赫顿 C 马克·吐温

三、判断题

1.海伦21岁时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 )

2.海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 )

3.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创始人是萝拉。 ( × )

4.安妮·莎莉文小时候因无人照顾被送进了贫民救济院。( √ )

5.在毕业典礼上,安妮穿的是霍布金太太缝制的礼服。 ( √ )

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曾参演过电影(√ )

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一出生就是聋哑儿童。(× )

8、本书的作者对不幸生活始终抱有的不屈不挠精神是本书的主旨。( √ )

9、因为作者的母亲比父亲去世的早,所以作者很伤心(× )

10、作者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她却学会了多国的语言: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 √ )

11、作者最终学会了说话。( √ )

四、简答题

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她将会做些什么?请简单写一写。 第一天看人,第二天看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

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