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我的父亲和母亲张艺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31:01 初中作文
我的父亲和母亲张艺谋初中作文

篇一:张艺谋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课件

我的父亲母亲 影片简介:

导 演:张艺谋

主 演:章子怡---招娣,孙红雷---儿子,郑昊---骆老师 上映时间:1999年10月16日

主要奖项:1999年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1999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2000年2月第五十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 色彩:

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冰冷现实与美好回忆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回忆中的情境越是鲜艳,就越是反衬初现实的黯淡。 1. 黑白与彩色的对比。

回忆中纯美的爱情是青春、是五彩斑斓的代表,在母亲心里镌刻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画。而现实对于母亲来说,是悲伤心痛,父亲的去世带走了母亲的心,也带走了属于他们的美丽的回忆和那缤纷的色彩,只留下了单调的黑白色。

2. 红黄暖色调的运用。

回忆中大量的暖色调,秋天的镜头中大片的黄色,表达着一种欢

快,轻松,喜悦的情绪。

3.大雪纷飞的无情。

站在雪地里身着红色的母亲和白皑皑的大雪,做颜色上强烈的对比。冰冷中一颗赤诚、充满爱意的心,温暖着观众的心灵。

4.两次织布的对比。

第一次,布挂在新学校的悬梁,鲜艳的大红色充满喜悦、爱、热情。第二次给父亲织布,整个色调是黑白的,是离别的悲鸣。

-----------------------------------------------------------

音乐:

1.忧伤的琵琶、排萧、竹笛和纯美的钢琴声构成环绕正部影片的爱情旋律,三宝谱曲。在影片最高潮时,插入无歌词的女声哼唱。

3.影片中,导演通过“儿子”的旁白来完成了对父亲母亲故事的叙述,这个旁白在此时就有了转换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儿子是“黑白的现在”和“彩色的过去”之间的过渡,作为一个叙事者,推动了影片的情节发展。

-----------------------------------------------------------

镜头:

1. 大量的逆光,制造了一种朦胧感。

例如在母亲发现自己的发夹丢了的时候着急地在山上寻找,导演

逆光拍摄,人物虚化在光线里,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觉,是母亲内心的迷茫与焦急的外化。

例如,在父亲送学生回家的路上,也很巧妙地利用了光和色,在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树林的背景下身着黑色中山装的父亲带着孩子们在路上欢快的跑着走着,逆光照射在孩子们与父亲身上,勾勒出人的轮廓,显出孩子们的活泼,父亲的稳健朝气,人此时似乎变得透明,变得纯粹,任何杂质都不存在了。

2. 外景拍摄。

阳光充足有力,使得该片看起来显得酣畅淋漓,流畅自然,温暖人心。在母亲的世界里,影片几乎一直是在阳光的笼罩下,这也表现了父亲的存在,让母亲心里一直都是暖洋洋的,好像自己的世界因为父亲永远都是阳光明媚。

3.三次比较特别的背影拍摄。

首先,在影片的一开始,导演引入“我的母亲”,却并没有给观众来个直接见面,而是在一个全景中,展现了坐在一个破旧小屋前的老人的孤独的背影,然后运用推镜头,将母亲的形象逐渐拉近。这样的拍摄角度很好地引发了观众对于老母亲的想象,以及其与这座破旧房屋的关系,同时,在漫天的白雪中,老人的佝偻的背影更是有力的渲染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气氛。

第二次是在回忆中,父亲第一次来母亲家吃饭,吃饭中,姥姥问及父亲是否成家,有否提亲,画面立即剪切到厨房的母亲这边,然而,却也只是背面拍摄,但观众仅从母亲侧耳仔细听和双手的活停下来这两

个细节,便可想象出母亲内心的急切和在意,这远比正面的表情拍摄更能引发观众无限的想象。

第三次背影拍摄是在父亲离开三合屯,母亲为了追赶父亲,打翻青花瓷碗,尔后坐在山坡上哭泣的场景,与第一个背影拍摄相反,画面是从对母亲正面哭泣的特写,然后通过拉镜头,逐渐远去,展现了一幅母亲伸腿而坐,埋头哭泣背影的全景,这样,导演既很好地表现了母亲的伤心,而背影的展现又表现了其无助与失落,引发了观众对其的怜惜,可谓一举两得。

3. 叠画的运用。

丈夫的葬礼后年迈的招娣在悲恸中又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那是骆老师自编的“识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气、读书识字、多长见识??招娣沿着当年的小路向学校走去。教室里,她的儿子骆玉生像当年的骆老师一样,以淳朴、清朗、穿越时空的声音在教孩子们读书。顿时,儿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现年轻盈巧的招娣穿着碎花红袄雀跃在让她走不完初恋的那一条小路上。

5.在父亲离开母亲回去县城后,母亲回到家里,在烛光的照耀下,将发夹戴好,通过镜子的反射,镜头特写了母亲的面部表情,戴上发夹后,先是微笑,然后瞬间笑容僵在嘴边,慢慢的变为了失落沮丧,这很容易让观众想到,因为这是父亲送给自己的发夹,母亲戴着开心,然而想到自己心爱的他,此时却离开了三合屯,内心的难过与思念随即很好的展现出来,绝不需要任何话语便能让观众了然于

心。

6.导演还运用了各种边框的配合,构成了一种隐喻。在影片的开始,母亲想要亲手为父亲再织最后一块布,导演在这个镜头的构图中,巧妙地利用了门框包围了处于画框中心的老母亲的织布的背影,表达了老母亲内心的局促与悲伤。

7.长焦镜头和背景虚化,也叫空气透视法,即让离镜头较远的层面失焦,让前景的层面对焦,更有效地衬托了画面空间的层次感与深度感。例如,母亲和村里人来路口迎接父亲,母亲深情的凝视着父亲,当他们的目光相遇时,身后的人群逐渐失焦,空间经过长焦镜头人为地压缩,在母亲的主观视角里,只剩下了父亲一个人的形象,很好的表达出了母亲“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情意。

-----------------------------------------------------------

意象:

1. 蜿蜒曲折的山路:母亲执着的爱情在美丽的树林和弯曲的山路上跌倒,在几乎是痛苦的绝望中等到了爱情。

2.寄托爱意的青花瓷大碗,从第一次母亲偷偷把大碗挪到了饭桌的第一份,导演采用仰拍的方式,对青花瓷碗进行了一个特写,是为了向观众表现这个碗的重要性,因为这时它承载了母亲的全部希望,即希望父亲能够拿到自己的这份饭。之后,姥姥让锔碗人把破碎的碗锔好,这个锔碗的过程也采用了特写,一步一步展现了其还原的过程,像初时一样滴水不漏,更令人感怀于心,这既是对母亲的安

篇二: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影片分析

这部影片属张艺谋早期作品,更是章子怡的成名作。全片以儿子的第一人称视角,从父亲逝世一事引入,回忆性地讲述了父亲母亲相识、相爱的过程。用村子门前的一条普通的路作线索,串起了整部影片(影片英文翻译名为《The road home》)。

影片用两种色调讲述现在的和过去的故事。

黑白影调,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深知如果没有社会(国家)的责任(将纳税收入投入农村教育)、而单靠个人、群众的责任是不可能去改变中国乡村教育的冷漠的、历史的、无助的目光表述着现实世界——一个曾经贫穷的、现在还贫穷的环境里,一个曾经传诵一时的爱情让物质世界耗得人老珠黄、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有祭牌,就象我到父亲的小学校找我母亲的一组镜头,背景是破败学校屋顶的黑瓦,就象一座祭祠,祭祀着我们曾经重视的、却又任其失去的脊梁,在这沉重的背景中飘荡着国旗——中国人的韧性——在最偏僻的地区也能看到的国旗。

在这样沉闷的环境里,织布机缓缓的奏起了咏叹调;透过门框、镜框、窗框,在祭台上看到了那翩翩起舞的爱情—— 彩色影调,讲述着过去的、传说中的、也是我心中的真实。父亲是城里来的先生,象征着文明、未来,更是爱情的化身;母亲是村里的靓姑娘,是爱情的忠贞追求者。

影片分四个乐章来讲述母亲接先生、送派饭、吃派饭、追先生。在优美而浪漫的暖调色彩中,展开了怀春少女情犊初开的乐章。母亲穿着一身新红妆,裹在村里的人群里,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先生从城里来,怀着传播理想的青春信念,坐着马车缓缓驶来,在不经意的巡视中,两双目光撞到了一起。于是,母亲的心开始跳动起来,在长长的旷野里,急促而愉悦的奔跑起来,两只小辫就象心中的小鹿砰砰乱撞,情动——十分传神,换下新妆、挑起水桶绕道前村的水井打水,这水、这井,亦成为爱情的源泉。那“红”更成为爱情的祭品——“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喻性极复杂。

第二章,讲述的是母亲如何向先生传递对爱情的信息,出现了在影片中占很大分量的“青花碗”——爱情的信物。母亲为了能让先生吃上自己亲手做的“爱情大餐”,煞费苦心、颇费周章,表现了情动少女对爱情辛苦的追寻——长镜头的追寻,在先生送学生回家的路上,母亲或前、或后的寻觅,那张清纯的面孔、跳动的小辫、弯曲的小道无一不表现出导演心中对男女情祭中对女性执着的渴望和崇拜,这与导演在自己的开山之作《红高粱》中所强调的“我的爷爷”的叛逆、阳刚、火爆的爱情宣言不同;同样的月亮,这已不是青山口,同样的麦浪,这已不是高粱地;在麦浪中站起的不是“我的爷爷”而是我的母亲,表现了导演对爱情观念的转变——对女性爱情忠贞观的崇拜。

第三乐章,是幸福的小高潮,终于、终于可以在小路上与先生相遇,幸福的母亲忘记了自己的“道具”——小筐,在旷野中扭动着幸福的背影,直到先生将小筐交到她的手中,音乐乍起,整个影片充满了活力,母亲开始准备先生到家来吃派饭,与现实阴暗的门框不同的是在阳光下的、有着生气的门框——似乎是秋菊——在变格的画面中洋溢着爱情的到来格外的幸福。“青花碗”再次提起,成为爱情的信物;与现实不同,镜框中的人也是生动而有意味的;终于,出现了“爱情化身”的先生递出的信物——“红发卡”。

第四章,情祭。在爱情的结局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在吃完“爱情”的上顿时,惦念着下顿的

到来,母亲又换上新红妆、带上了“红发卡”,将满腔的爱情包入蒸饺中,等候着先生的到来,先生突然回城;在面临失去爱情的时候,导演希望母亲象魏敏之《一个都不能少》一样奋力去追,在奔跑、冲突中,“青花碗”打碎了,另一个信物“红发卡”自然也失去了;必须经过不断的去寻觅、去弥补,终于在“自家的院子里”(自身)找回“红发卡”、补好“青花碗”(破镜能重圆——并且可永世不在分离),“读书声的呼唤”将母亲推上了情祭的圣殿,将满是创伤的窗纸撕下,重新贴上新窗花,将岁月的尘抹去,只留下爱的文字——最终在风雪中煎熬,用身体受难去历练感动上苍,唤回爱情的生命——一瞬间、以至永远??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呈现的是生子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而驱车回老家的情景,黑白的画面处理,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地表达了生子对父亲去世的伤心。而在后面的剧情则是表达了母亲对父亲去世的悲伤和怀念。影片的第一个人声运用了生子的旁白介绍了父亲的职业是一个小学教师,家乡的名字叫三合屯以及“我”回老家的原因。通过“我”的旁白,让观众在故事感情上更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们与影片故事的距离。

影视分析:

一影片内容及主题思想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导演改编作家鲍十的〈纪念〉而创作的一部影视作品,描写了我的父亲母亲从相识到相爱的故事。影片以父亲病逝“我”被村长叫回家开始借写商量为父亲办丧事母亲一再要求将父亲抬回来展开。以我的个人话叙述介绍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影片内容深刻感人将解放初期男女自由恋爱描写的十分精彩。

全片通过对我的父亲母亲爱情的描述表达了导演对美好真挚爱情的歌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教师特别是对执教在边远地区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的歌颂,他们为教育事业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令每一个观看这部影片的观众感动不已。

同时在故事中运用不少民风民俗,表现了我国早期或说不少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如父亲去世后母亲坚决要将他抬回的老传统,织布机的出现,盖房或打井要女子离的远一点否则对她们不好等等。这些情节的设置都体现了农民或是偏远地区人民生活的淳朴,真实再现了那一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情真且饱满,朴实而不做作。

二艺术特色

1个人化的叙述的运用

很多导演都很喜欢运用以个人化的叙述作为贯穿故事的一条线索,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如〈重庆森林〉〈孔雀〉等,个人化的叙述将观众带如了“我”的世界,同“我”一起感知事情的发生发展。在感情上更容易使观众随故事的发展产生共鸣。这种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手法的运用,减少了繁冗赘余故事情节的介绍通过个人化的叙述一带而过保证了故事的简洁和完整性,同时又使观众不少新鲜。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就是运用“我”的个人化叙述将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介绍完的。同时个人化的叙述使故事详略得当。在需要展现父亲母亲爱情的发展的时候利用回忆的方式进行描写,在其他地方则运用这种方式如在影片开始利用我的叙述介绍了我回家的原因,我家乡的名字,父亲的职业;父亲第一次见到母亲时她扶着门框站着;母亲告诉我她特别喜欢听父亲念课文一听就是四十年等等。

与〈重庆森林〉〈孔雀〉等影片不同的是:〈我的父亲母亲〉的叙述者并不是这故事的主要主人公,他站在了第三者的立场上将故事客观公正的叙述出来其中掺加了别人告诉我的部分。而无论是〈重庆森林〉还是〈孔雀〉他们的叙述者都是故事的主要主人公。从这一方面体现了它的新。

2张艺谋导演大张大合的表现力和构图在影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导演在影片的创作中十分注重视觉的美感着重用镜头语言表达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人生和事件。在片中母亲的大红棉袄和那些妇女们鲜艳的衣服,以及湛蓝的天空,金黄的稻谷,洁白的雪都带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同时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的运用使得影片在整体影片的色彩上形成了对比。黑白胶片的运用介绍父亲去世后的状况描写了母亲的伤心。一切景语皆情语,折中黑白胶片的运用熏染了一种悲伤沉重的氛围秤砣了父亲离去后我特别是母亲的悲痛心情。而在母亲的记忆中与父亲相识至相爱的那段时期是她最幸福的时期,这段时期运用彩色胶片表现了他们俩人相处时的美

好与短暂。

在构图上多次大全景的运用如带走父亲的马车渐渐走远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点,父亲送道远的孩子回家镜头的由远及近,多次对无外学校的拍摄 等等,这些镜头的拍摄都恰当的描绘出母亲或悲伤或欣喜的状态。

对画面的精雕细啄,对色彩的偏执追求正是张艺谋导演影片创作的一大特点。

3音乐的适宜运用使影片更添光辉

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没有过多的使用音乐但每一次音乐都使用到恰到好处的迎合当时的场景几主人公的心理。如在送道远的学生回家的途中母亲有意安排的俩人的“巧遇”,音乐声响起。恬然又夹杂些许欢快,正表现了母亲情窦初开时的害羞和与意中人相间时的兴奋。在母亲等载着父亲马车的到来是,音乐中夹杂着萧索和凄凉,这也正为后来马车从母亲身旁经过而未见父亲的失落做铺垫。

在影片中这几度欢快几度悲凉的音乐将父亲与母亲之间爱情的曲折渲染的淋漓尽致。同时在高潮段落中,演员在镜头内的表演,摄影师变换的视角一剪辑疾走与不断变换的音乐背景在导演控制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导演的创作才能。

用色彩叙事

影片采用低饱和度的黑白画面来叙述父亲去世后的故事时段,体现一种冰冷感和沧桑感,同时在回忆父亲母亲的故事时段,采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画面,体现一种浪漫感和幸福感,并通过这种高反差的色彩运用将影片的时空自然区分,并赋予感情色彩。

色彩在片中再次成为叙事和抒情的主要元素。影片现实部分拍成黑白.过去时空拍成彩色,这与我们的习惯思维正相反,却完全契合人物的心理。青春、爱情、美应该属于五彩缤纷,隽永的回忆即使已成过去,也永不褪色。而父亲的去逝,显然带走了一生挚爱的母亲心中的色彩,只留下了单色的冰冷的现实。

影片主体部分是过去时空,色彩饱满、明丽、澄澈,如诗如画。金黄色绿黄色的树叶树林漫山遍野,无穷无尽;枯黄的柔软的草地绵延向远方;还有明亮的太阳,白色的树干、栅栏、雪地,深色的亭子;加上母亲红扑扑的美丽的脸,红色的棉袄,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发卡??缤纷而清朗,丰盈而不染纤尘。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自然应该冰清玉洁,而观众又怎能不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

《红高粱》的色彩热烈绚丽,如生命如热血在澎湃、汹涌、飞扬。《我的父亲母亲》则清澈透明,纯净如水,如同春天的太阳,仿佛被滤过一般。

摄影出身的张艺谋,极其善用色彩,对红色情有独钟。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我的父亲母亲》,都看得出他的红色情结。母亲招娣身上的红棉袄、红围巾在画面中极其夺目。在送饺子、找发卡、等待先生等多组镜头中,以油画一般四季变化的自然环境作背景,招娣的奔跑就像是一抹跃动的红,将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与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叠化手法

影片剪辑极富韵律感和抒情性,大量使用叠化画面。彩色主体部分,是由母亲几组苦苦等待和奔跑的画面完成的,尤以奔跑的不断叠化精妙绝伦。

父亲初来三河屯,母亲一见倾心,禁不住春心萌动,一个人奔跑在路上,气喘吁吁地撞开家门。

父亲送路远的学生回家,母亲远远翘首观望,在树林间奔跑、追随、凝望。

父亲突然被叫回城去,母亲提着蒸饺一路追赶马车,奔跑在路上、山坡和树林,直到摔倒。

母亲思父心切,坐织布机前遐想,脑中出现幻象,耳中传来父亲与学生朗朗读书声,迫不急待地奔跑去学校。

影片结尾“我”像父亲当年一样教孩子念书,年迈的母亲再次产生幻象,以与年龄不相称的速度向学校奔跑,与年轻时母亲叠印在一起??

这几组镜头与每组镜头自己的反复叠化一起,如同阳关三叠,反复吟唱,形成一咏三叹的妙境,一遍遍演绎着母亲刻骨的相思之情,意味无穷。

叠化是影片的一大特色,被频繁使用,但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是为时空过渡,如通过从相框叠化到村口的路来完成叙事的时空转换(13’);有的是为表现时间流逝感,如修学校时

饭桌的多次叠化(23’)表现招娣日复一日地送饭,更突出她的急切关注,又如片尾抬棺回村的过程(74’),一方面体现路途的艰辛和人们的坚定,另一方面也配合画外音的叙事;有的是为表达情绪,如找发卡的一连几天早出晚归(50’),体现招娣的坚毅、顽强,又突出了她找不到“定情信物”发卡的沮丧与失落;还有的是为表达丰富的联想,并起到时空交错的作用,如片末那最为精彩的叠化,也是影片的高潮(85’),用一组时空交错式蒙太奇将时空、色彩、声音通通叠化到一起,浓缩了整部影片的精华,体现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之感,也是主人公内心百感交集的反映。

镜头运用

1. 短镜头的蒙太奇

片中频繁组接父亲母亲的面部特写,通过面部的生动表情来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两人言语之外的交流,描摹出父亲母亲相见、相识、相爱的全过程。而在两人第一次相见的场景中大量运用升格摄影和长焦镜头,拉长画面时间,为的是营造一种超然物外的气氛,以突出母亲眼里只有父亲的效果。

另外,短镜头的蒙太奇也用于体现紧张节奏。如送饺子奔跑的这组镜头(45’),连续使用了21个短镜头,没有音乐和对白,全都是固定机位,招娣从画面右侧入左侧出,最后镜头落在先生远去的全景,画外响起招娣的哭声。这组镜头干净利落地交待了空间较复杂的变化,并营造了一种无声的紧张感。类似的精彩运用还有很多,恕不赘述。

2. 固定场景的频繁使用

影片有许多频繁使用的固定场景,村口路的全景、门框中母亲织布的背影、校舍的远景等等,背后都有着深意。如村口的路,既是全片的线索,也与父亲母亲爱情的集中体现,它的全景在片中出现了不下十次,影片从这条路始,也由这条路终,片末招娣穿着红棉袄跑上这条路,镜头升起,画面伸向远方,那一抹亮丽的红被定格在画面中,影片就此结束,这既是呼应开头和片名,更是对主题的提炼,那就是父亲母亲的爱就如这条路,曲折、绵长而又深刻。

3、长镜头的运用

影片中多是招娣跑的镜头和笑的特写,那一组组跑的长镜头堪称完美,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对影片的摄影诠释与侯咏的摄影完美结合。影片中,招娣的三次长镜头跑表达了招娣对先生不同的爱情。第一次跑是招娣第一次见到先生时兴奋地跑回家,第一个长镜头跑表达的是招娣对先生的一见钟情、对初恋的期待。

第二个长镜头跑是放学后先生送路远的孩子回家在路上时,招娣追先生。她故意隔先生很远,跑一下,望一下先生,她只是想看看先生的背景,又想见到先生。这是一种对爱情的追求。前两个长镜头跑是大全景,背景都是金灿灿的秋天黄,中间夹着招娣笑的特写和面部的特写。气氛很融洽,就算招娣跑地再快,镜头的处理也很缓和。还有背景音乐的烘托,这在于对爱情的写意、抒情。

而第三个长镜头跑是先被当成右派,带走了招娣特意为他做的蘑菇蒸饺都没吃上,招娣用青花瓷碗盛着饺子去追赶先生的跑。这个跑镜头没有前两个那么融洽、和谐。招娣抱着青花瓷碗跑的很仓促、很迫急。能听到碗的砰砰的碰响声和招娣的急冲冲的呼吸声,景别从全景、远景抒情、写意切换到近景写实。这表达了招娣对爱情失去的恐惧。

四、 点睛的声乐运用

三宝为本片写作的配乐极大地提升影片的感染力。不仅如此,读书声也是本片的点睛之笔,多次叙事皆是由读书声来引起和推动,而片末父子读书声的叠化,则超越了时空所限,将整部影片读书声所引发的美好、期待、希望种种情感揉和在一起,营造了本片的高潮。 采用画外音的形式叙事,避免了画面的拖沓,加快了影片进程,更使本片充满纪实感。

该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了较多的远景。这意在展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在这样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山村里,主人公形成了一种淳朴美好的性格。这就为影片挖掘人性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环境氛围。同样令我想到了《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导演将傻根放在西藏待了五年,

这样,其单纯性格的形成才多少有了一种可信性。

该片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黑白与彩色相交替的艺术手法。影片一开始用黑白来表明现实,然后通过“我”看到父母年轻时的照片的回忆,画面突然变成了明快的彩色,同时时间也回到了过去,最后,影片又回到了现实,画面也再度变为黑白。这种色彩的对比隐喻了过去生活的美好和现实生活的灰暗。失去了爱了一辈子的人,可不就是这种感觉嘛。《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如此,而《辛德勒的名单》恰恰相反,用黑白画面隐喻了纳粹统治时期生活的黑暗,而彩色画面则隐喻了当今和平生活的美好。

该片主要以红黄色调为主,其中女主人公的红棉袄最为惹人注目,配上与之反差较大的野草的黄色调,更加凸现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火一样的爱情。

在结构情节方面,该片以“我”的回忆为线索连缀全片,具有一种散文化的风格,同时在适当的地方用了旁白来使结构更为完整、紧凑,用了适当的音乐来增强表现力。

摄影很美,多用固定镜头,追求绘画性,讲究构图的完美和光效,第五代导演对影像造型的兴趣在这儿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写和逆光最突出。特写一方面展示了人物细微的神态和心态变化,如母亲听说父亲马上要回城的消息时,言语急切,脸上显现出失望、怨恨;当父亲说一定回来,并送给母亲红发卡时,母亲则既羞涩又甜蜜地笑起来。另一方面,特写镜头把母亲娇美的面容很好地留给了观众。

逆光在片中用得很多,令人物很纯净。比如父亲送学生回家一段,从色彩到用光都极精致。绿黄色前景树叶的掩映下,穿黑色中山眼的父亲与孩子们走在路上,背景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树林,逆光照射在父亲与孩子们身上,勾勒出人物的轮廓,晶莹剔透,画意盎然。小孩们一蹦一蹦,父亲迈着大而从容的步伐,稳健而富有弹性,一起一伏,朝气蓬勃。画面与母亲奔跑注视互相切换,使得父亲形象成为母亲的心理形象,似真似幻,有母亲的倾慕和美化。

片中母亲父亲真正对话只有两处:一处是父亲到母亲家吃饭,另一处是父亲回城前与母亲的告别。母亲与父亲第一次在路上面对面相遇时,只有父亲的一声:“嗨”,只有母亲因慌张与兴奋产生的无语含笑,只有父亲递篮子给母亲和母亲微羞接篮子的无声的动作,而且动作是写意的。至于父亲的读书声,本是母亲心中爱的回响,早已失去具体意义而成为一种象征和抽象。

细节的运用,因为故事情节的简化,导演在细节上很下功夫,细节成为整个片子的支撑点。个细节描写,一个主题。第一个细节是盖新学校招娣给先生送最好吃的派饭,希望先生能吃到她那碗。二是学校盖好后,招娣给学校也是给先生织的“房梁红”三是招娣到离家远的前井担水,因为这样可以路过学校,可以听见先生的教书声。四是孩子们放学后先生送路远的孩子回家,招娣去追先生。五是先生被带走后招娣捧着盛着饺子的青花瓷碗去追赶先生,望他能吃到他说他喜欢吃的蘑菇饺子,可是招娣摔了,青花瓷碗碎了,饺子洒落一地,先生送给她的红发卡也丢了。最后一个细节是先生临走前答应招娣腊月初八前回来,可是他一直没有回来,招娣站在风雪中等待,然后又拖着生病的身体去城里找先生在半路上晕厥在风雪里??

每一个细节描写都很感人,破碎的青花瓷碗需要锯好,丢了的发卡需要找到,丢失的爱情才能回来。生子旁白,自风雪后重逢父亲与母亲四十年在野没有分开过。若没有“房梁红”先生教书的声音、风雪中找先生这样感动的细节,现实中年迈的母亲对父亲的爱和母亲要求把父亲从县医院抬回来、为父亲织白布将变得以为不值,影片的艺术会大打折扣,或许会失败。当年织了“房梁红”这次也要织块白布送先生,当年是一罐马车把先生拉到三合屯的,这次也要陪先生再走走这条不经意的路。影片的高明之处就在这些,难怪有人说张艺谋是个煽情高手。像织布、红发卡、半路上等候、改后井为前井打水等细节,都很好地塑造了

篇三:《我的父亲母亲》镜头分析

《我的父亲母亲》镜头分析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导演改编作家鲍十的《纪念》而创作的一部影视作品,描写了我的父亲母亲从相识到相爱的故事。影片以父亲病逝“我”被村长叫回家开始借写商量为父亲办丧事母亲一再要求将父亲抬回来展开的。以我的个人话叙述介绍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影片内容深刻感人将解放初期男女自由恋爱描写的十分精彩。

本片的导演张艺谋以一个真正电影艺术家的学识、慧眼、和气魄打破了传统的电影框框,更新传统的电影观念,真正电影镜头的表意功能。把人们的情感融入镜头之中以形象而鲜明的镜头把人物的内在情感表现出来,使影片达到一种“含不尽之意于影像之中”的艺术境界。

开头是一段长达十秒的固定镜头,表

现的是儿子从外地回来为父亲办理后

事。这段镜头从一辆小车开进村里到

在一户农家小院前停下然后儿子下

车,在村口有几个村民在驻足观望,

画面构图以大远景、远景为主,地面

白雪皑皑,色调以冷色调为主,很好

的传达出了父亲去世时那种凄凉悲伤

的感情。这段镜头构图巧妙自然,平

铺直叙,不用过多的精雕细作便很好

的变现出导演的意图,也为后面故事

的展开做了铺垫。

这是一个全景镜头,描述的是一辆马

车载着父亲来到了母亲所在的村庄教

书。构图以大远景和远景为主,马车

从远处的一个小黑点慢慢变近渐渐的

露出真貌。这段画面是父亲和母亲爱

情开始的开端,画面构图简单明了只

有一辆马车在行驶,色彩以秋天的金

黄色偏暖色调为主,体现了张艺谋导

演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让观众从刚才

的悲痛中走出来。

这个特写镜头是母亲远远的观望着父

亲,构图主要是对母亲的特写,形象

而生动的表现出母亲的那种既娇羞又

渴望关注父亲的内心世界,画面简洁,

色彩明亮。这一镜头在本片中出现好

几次,母亲绕道前井挑水观看父亲。

送饭时远远观看父亲,不需要言语及把对父亲的感情深深的流露出来,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巧妙效果。

这段长达十秒的固定镜头主要讲述

的是父亲到母亲家吃公饭,在饭后

母亲问他有没有吃过这个碗里盛的

饭菜,父亲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对母

亲撒谎说吃过。这段镜头构图以中

近景为主,父亲和母亲以姥姥为中

心分列两边,拍摄时灯光也打得比

较暗,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同时

简单的对话也传达出父亲对于母亲

也动了感情,为后面父亲的离开母

亲依依不舍做了铺垫。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父亲被当

成右派需要回到城里交代一些问

题,当马车远远离去,母亲去追父

亲可是却没能追上,还不小心把那

个大青花碗给打破了,母亲伤心的

流泪了,把父亲离去时母亲想要挽

留再见一面却无能为力时的那种悲

伤完全的展现出来了,构图用大远

景和近景为主。

母亲每天都思念着父亲,希望他快

点回来,在父亲说过的规定日期,

母亲在村头等着父亲,漫天的白雪

母亲却依然等候父亲的回来,这段

固定镜头虽然只有十几秒长,但却

好像几个世纪那么漫长。这段构图

以远景为主,从侧面拍摄,色调也

配合了天气和当时人物的内心感受

以冷色调为主,将母亲内心的凄凉

展现出来,同时还有母亲对父亲那

份深深的爱。

篇四: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初恋的回忆,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觉。当父亲过世,年迈的母亲讲述她梦系魂牵的初恋时,生子不但体味到那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分明读出对美妙人生的执着追求?? 母亲乳名招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生子的父亲——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教师,她以自家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

终于,招娣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卡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降临了:骆老师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为他做的晚饭蒸饺子没吃上,就被带走了。她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县城寻找心上人,瞎妈妈的泪水阻止不了招娣的决心。她蹒跚上路了,却昏死半途,被村里人接回。这个时候,得知情况的骆老师偷偷逃回村里来看望她,却在天黑前又被人带走。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得以团聚的日子又推迟了好几年。后来他们终于相聚,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一步,两个人相守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守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1

豆瓣上好多人说说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简单的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而在情节的背后则隐藏着张艺谋复杂的导演手法。他用繁复的叙事策略和视听手法一起构成了这部看似“大象无形”的电影。

影片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去时间,五六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相识再到被打为右派的父亲重回三合屯,另外一个是现在时间,远在他乡的儿子回家为父亲奔丧并将父亲下葬。两个阶段都各有一个主干故事作为支撑。

整部电影由儿子充当叙事人,起到讲述故事的作用。在故事里加入叙事人,以方便故事的讲述这种手法早在《红高粱》里,张艺谋就已经采用过,但与《红》不同的是,本片里的“我”参与到了故事中来,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构成了故事本身的一个部分。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张艺谋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纪录片的拍摄风格,镜头非常冷静和克制。常常是固定机位,构图,画面都不求工整。而且大量选取了非职业演员,但与深受意大利现实主义影响的第六代不同,张的非职业演员选用更多的处于影片风格的考虑。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里,讲得是现实,而现实是冰冷的,所以张采用了低饱和度摄影,画面黑白,与过去时间画面鲜艳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乡村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为了筹钱翻盖校舍四处筹钱,遭了风寒,死在县城的医院里。母亲固执的要求要将父亲的尸体从县医院抬回三合屯,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困难,“我”试图说服母亲,看到了桌子上父亲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因此引出影片最主要的故事——年轻时候的父亲与母亲的故事。

在过去的时间段里,画面非常漂亮,高饱和度使得影片像一幅浓郁的油画。好的导演总是用画面来说话而不是自己跳出来说话,因此,童话一般画面表现了张艺谋对待这一部分影片的态度,这属于过去,而过去是美好的。

第五代是以前所未有的造型艺术震惊影坛的,而张艺谋对造型的偏爱尤甚。他非常喜欢红色,从《菊豆》里高高悬挂的红布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小金宝的红唇及登台演出时的一袭红装,红色也或多或少的代表了张艺谋电影里的女性性格。执拗,热烈,一根筋到底。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红色就是母亲鲜艳的头巾,父亲最喜欢的那件棉袄,也是不顾几天的连续高烧顶着大雪想要去县城看一眼父亲,看一眼,一定要看一眼,最后昏倒在半路。其实张艺谋电影里的女性,多少投射了他自己的性格。阿伦雷乃曾经说,每个导演一生只拍

一部电影,只讲一个故事,到了张艺谋这,则变成了,他只拍一个女人。不管是民国初年,还是文化大革命,还是九十年代,是在大上海还是在偏僻的小山沟,讲来讲去,都只是这个女的故事。

在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的场景里,张选用了大量的升格摄影,拉长了画面时间,他反应的是母亲的心理时间。他的镜头语言使人很轻易的认同了母亲,放弃质问爱情到来的仓促性。而在母亲在山路上等着与父亲相遇的段落里,除了升格摄影,还使用了长焦镜头,造成我的心里只有你的画面效果。

在过去时间段落里的拍摄手法很容易使人进入到父亲母亲的故事中去,而在母亲穿着红棉袄终于在路口等到被打成右派而几年不能回来的父亲后,影片重新进入到现在的时间段落。过去的温暖鲜艳与现在的黑暗,冰冷对比,格外触目惊心。

在张的电影里,他常常刻意的忽略时间,他的故事总是几乎可以挪移到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如《菊豆》里杨天青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民国初年,也可以发生在封建社会任何一个阶级严明的年代。但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片子里,他明确的在电影里表明了故事的时间,一次是母亲揭下一九五八年的日历,另外一次则是现在时间段里墙上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海报。但这仍然是一个和时间无关的故事,五十年代的故事只是给父亲被打成右派赋予了一个适合的时代背景。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右派身份给父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右派”唯一的作用就是给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带来阻碍。而墙上的海报仅仅是交代了时间的流逝,起到一个表明时间的作用。没有明确时间的故事,就是通用的故事,张艺谋从历史的坐标中凌空为我们虚构了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无论是哪个时间段的观众,都可以轻易的被其打动。

2

在中国电影的讨论范畴里,张艺谋是个绕不开的人物。很大一部分人听到他的名字,总是略带惋惜地叹道:我很喜欢早期的张艺谋。这是事实,相比后来张艺谋从《英雄》开启的大片时代,影迷们恐怕更欣赏张艺谋早期电影中透露出来的对乡土以及对小人物的描写。

《我的父亲母亲》就是这样一部兼具乡土和爱情的怀思电影。影片开始于一段黑白影像,作为故事叙述人的‘我’,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急匆匆赶回老家。电影作为一门有着戏剧特点的艺术,其关键在于冲突,不管是内心冲突还是外部冲突。而按照悉德菲尔德在《电影编剧创作指南》一书中的观点,一般来说,电影的开头部分有以下作用:交代主要人物关系及其环境时代背景,设置贯穿全片的线索。当然,厉害的导演还能在开头部分就刻画出人物的一部分性格特征。

而在本片中,张艺谋利用一段独白点出了贯穿全片的线索:父亲去世。于是整个故事就围绕着父亲去世这个点开始叙述的。而本片的故事背景则依赖于几个关键点的提示,一个是2分50秒左右(最早出现的一处,后面‘我’和母亲谈织布机的事时又出现过,在8分20左右),村长同‘我’进屋时墙上贴的一张《泰坦尼克号》海报。我想,一般观众如果没有刻意去留意电影的美术而仅仅只是在关注故事本身的话,这大概是最容易忽略的。《泰坦尼克号》拍摄于1997年,1998年在国内上映,而本片上映于1999年,时间是刚好对上号的。 因此,我推定黑白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98年。而这也点明了时代背景,在中国经济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地处北方边远小山村上演了一桩感人故事。

彩色倒叙部分从13分20左右开始,通过一张老照片中蜿蜒曲折的小路实现了转场,流畅自然,这也体现了剪辑师构思的巧妙。彩色部分讲述的是母亲与父亲年轻时相遇相知相爱的全过程。这也从精神内核上解释了开头部分为何母亲执拗地要把父亲从县城抬回来以及连夜赶织挡棺布,这是爱情最真实的流露。彩色部分的时代背景可以倒推,母亲一直念叨说父亲的讲课声听了四十多年,所以父亲母亲相遇应该在50年代,也可以从父亲被划成右派得到印证。

彩色部分拍摄十分动人,张艺谋始终能把那些被人遗忘的古老技艺挖掘出来展示给世人,无论是《红高粱》里的酿酒、闹新娘,还是《活着》里的皮影戏。有人批评他抓住了观众尤其是国外观众对东方神秘的猎奇。而在我看来,其背后的积极意义可能要盖过这些苛评。试想,如果不把这些将要逝去的东西重新用电影语言展示出来,那么这些记忆恐怕真的要湮灭在时间之河。更别说这些并不是投机式的卖弄,而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一笔。

而这部影片则同时交代了几件很东方特色的事物:织布机,锔碗,上梁。

织布机联系的是母亲父亲和学校,锔碗连通了母亲通过做饭暗暗表达爱意的情节,上梁联系的是父亲与学校以及母亲与上梁的红布。这些脱离于现代社会的古旧事物成全并丰富了影片的结构。

母亲与父亲相识在这片小山村,而且最让人动情的当属女主角面对心上人所表现出的或欣赏或害羞或失落的情绪,章子怡确确实实把这些情绪给传达出来了,印象最深的当属她穿着臃肿的红色棉袄在雪地或者金黄色山坡树林间奔跑的身影,我把这归结为张艺谋式的小清新,而这种小清新不同于台湾电影里小清新代表事物:吉他,单车,背包,咖啡等等。张艺谋式的小清新是建立在乡土的基调上的,无论是这部还是后来那部《山楂树之恋》。当然,这也可以解释,电影作者表达的东西总是在投射自己的经历和生活过的时代环境背景。

而作为讲述人的‘我’则通过回顾父亲母亲的爱恋经历终于理解了母亲的执拗,而与导演把1998的场景划分为黑色对比的是,送丧的队伍来了许许多多他的学生,这是人性中释放出的温情。在此,我不敢妄加揣测说,张艺谋通过黑色与彩色的划分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过去美好的怀念憧憬。但不得不承认,黑色代表的冷基调和彩色代表的暖基调形成了某种形式的映照。

最后要提及的是,电影的摄影、配乐和美术都是非常出色的,摄影不用说,保持了张艺谋的一贯风格,对色彩的运用。而配乐出自三宝之手,兼具情绪的共鸣与地域特色,收放自如,美术的功力则体现在场景很真实的还原了那个淳朴的年代,无论是门口的老倭瓜还是上着素色釉彩的大瓷碗。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我的父亲和母亲张艺谋)

这部影片用了一种温和的方式讲出了农村边远地区无论是交通、教育的失衡,影片取名《我的父亲母亲》,电影作者颂扬了父辈们的坚守,而对现实社会中农村地区缺乏足够多的关切尤其是教育的失衡表示了担忧。虽然结尾处‘我’登上讲台为学生们讲了父亲当年自己编写的那篇课文,达到某种情感上的和解(为了父亲的遗志,为了母亲的期盼),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问题并没有解决,‘我’还是要离开母亲去县城工作,那么年迈的母亲该如何面对失去父亲的孤独,当然,电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结尾处又说,县上会派新老师来,学校也会重新修建,但是,对于这片长期缺乏各种公共服务的土地来说依旧杯水车薪,但有总比没有强。

影片开场于那条路,结束于那条路。那么,坐在影院或者画面前的我们,又该走向精神归宿的何方?

篇五:我的父亲母亲

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的作用

【摘要】 色彩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成了重要的造型元素,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运用色彩的变化,交叉和几个简单的小道具,赋予色彩和细节易象征意义,演绎出一段荡人心肠,唯美的爱情故事.。①《我的父亲母亲》整部影片的基调是缓慢而流动的,导演不但在色彩上采用一贯的鲜明以外,还运用了灰白的现实与彩色的回忆这样的叙述方式。正是这种有悖正常表现方式的颠覆,更加凸显了现实的悲伤与回忆的种种美好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效果。另外,电影的节奏把握的也非常到位,从画面、音乐到整体的感情主线,不光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艺术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决定了作品的整体节奏和影片的感情基调更多还原。

【关键词】:电影艺术;红色;黑色;白色;黑色;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农村的女孩爱上城里教书先生,经过长久的等待,终于走到一起的故事。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一第三的角度来讲述他的父亲母亲的恋爱经历。影片把现在父亲去世的悲伤氛围放在黑白视觉中,让甜蜜的多彩流淌在过去的河流中,整部影片都被梦一般色彩斑斓的过去给占据。

一、 红--暖人心窝,炽烈如火

曾有人断言,“没有了红色,张艺谋会饿死。”可见红色在他指导的影片里有多高的出境率。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红色尽是父亲眼里关于母亲的画面,是那殷切始终,一生倾心的迷恋。从红棉袄痴痴寻踪到红发卡深情紧握,爱已被展露无疑,但这种直白却还是需要臆想再造的。在这里,红色发散思维的作用得以体现,母亲的红头绳如一根引线,引燃了情绪的烟花,在回忆的夜幕里缤纷绽放。冰天雪地里的母亲身着红袄在路上等着父亲,乍眼的火红与冰雪的苍白形成对比,营造出无助而又渺茫的氛围,红衣不时被大学遮掩,可以挖掘出哥特式的窒息与挤压,效果雷同于开篇和结尾的黑白事实。红是影片的灵魂,可以表现 ②

所有,亦可以装饰所有,传达了深爱,忠贞与信仰曾在那个不会被刻意想起的年代沸腾过。

二.黄--沧海心醉 温柔如水

黄叶红衣。母亲的这一组镜头不免让人想起了《英雄》里的如月,而章子怡有幸两次上演“黄红配”,前者温润,后者肃杀。在《我的父亲母亲》里可以看见大量的黄作为衬景,突出了母亲在追寻真爱的道路上发自心底的满足感,充盈着对爱情的痴迷与执著。片中的黄作为大面积渲染的区域色,为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情节提供了一种基调,烘托的同时又达成了升华的目的。黄叶泛泛的树林,被间隙透过的阳光照得灿若仙境,母亲穿梭其中,追赶着全待把握的幸福。由是浑黄的道路上,情愫破土萌生,载着母亲雀跃着离开,陪伴父亲深情地目送。该片定焦在农村,使得这类深情的黄透着漫漫的泥土芬芳,娓娓道来一段地久天长。不同于当今的某些“色彩心理学”所讲述的那样,黄仅被剖析为“陌生与疏理”。在这里,黄象征一种持久,传达了父亲和母亲之间坚韧、绵长和韬深似海的爱恋。而比之红黄的主流,其他色彩真正成为了装饰。就如表现在远近景交融和穿插的空镜头当中的黑发和白雪。张艺谋的匠心在黑白及其它颜色的运用上显得不够淋漓,只专注在渗透上,却粗枝大叶的应付了对比的表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不如张彻。张彻“白衣红血”的画面尽是令人心惊的对比,用色风格上也更具杀伤力。

三.黑色—心灰意冷 肃穆沉痛

比之红黄的主流,其他色彩真正成了装饰。就如表现在远近景交融和穿插的空镜头当中。影片结尾时黑白色调的画面里大雪纷飞,有一排长长的送行队伍。这让人感动得落泪。而在处理抬回来的情景,导演又采用多个模糊画面交替的情景中进行,所以,面对厚厚积雪和茫茫原野,面对长长送行队伍,如此在黑白色调中在影片即将结尾时,让我们每一个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四.现实的灰色 ③

与回忆相比,现实却是灰色的。“我”从外地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这本就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在这个被大雪覆盖的小山村中,昔日的那个色彩斑斓的童话般的世界已不复存在,整个村庄都被压抑的喘不过起来,全部是死寂的苍白,四十年前的学校还在,只是已破旧;四十年前的红还在,只是一泛白;四十年前的父亲已逝去,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受尊重的地位。先生是去了原本受敬重的地位农村的教育怎能得以改善?父亲的死已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事物,在诉说着农村教育的尴尬局面:不得重视。④令人涕笑不得的是,在父亲去世葬礼那天,他生前的百十号学生从很远的地方开着车前来送别自己的老师,却没有人在父亲生前资助一些钱来翻新村里的学校。这似乎也暗示着当今社会人情的冷漠和形式主义的丑陋。

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便是影片的最后,由黑白渐渐转为彩色,“我”站在父亲站了四十年的讲台上,带孩子们读父亲读了四十年的课文。《春天来了》的朗诵已不仅仅是一种期待,而已成为了一种守候:守候四十年前的朴质,和那已逝去不再来的美丽年华。

色彩使影像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情节发展中能够突出人物性格,处境,和情绪,也可以表现某种象征理念,亦或是感染观众的情绪。张艺谋色彩的纯熟运用,便影片中纯朴,真挚的爱情,极具鲜活的生命力。他向观者展示了属于纯真爱情的色彩。

参考文献 ① 向悦 《我的父亲母亲》中的色彩与声音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11-09-15

② 袁方 《我的父亲母亲》电影片段解读 【期刊】电影评介 2012-02-08

③侯均奕 张艺谋电影艺术中的色彩应用情感分析 【期刊】 电影评介 2011-05-23 刘福全 寓象征色彩和细节中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美学意蕴 【期刊】美与时代 ④

2004-10-30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