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复羽叶栾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4:57 体裁作文
复羽叶栾树体裁作文

篇一:几种复羽叶植物的区分

南酸枣:落叶乔木,高8—2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剥落。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30厘米,小叶对生,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4,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不等而偏斜,背面脉腋内有束毛;小叶柄长5—12毫米。

黄连木:雌雄异株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2m

,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雄花序淡绿色,雌花序紫红色。核果径约6mm,初为黄白色,后变红色至蓝紫色,若红而不紫多为空粒。花期3~4

无患子:落叶或常绿乔木,高达25米。枝开展,小枝无毛,密生多数皮孔;冬芽腋生,外有鳞片2对,稍有细毛。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小叶8~12枚,广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斜圆形,左右不等,革质,无毛,或下面主脉上有微毛;小叶柄极短。

复羽叶栾树: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冠为近似的圆球形,冠幅8—12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枚,叶缘有齿,春季嫩叶褐红色,秋季变为黄褐色,花小,花瓣黄色,基部有红色斑,在枝顶组成圆锥花序,花期6、7月,种子黑色,圆球形。

篇二:无患子与黄山栾树的区别

无患子与黄山栾树的区别

5

主要是形态特征上。

满意答案

依然徐木头 4级 2009-11-09

主要区分有四点:

一是叶不同:栾树常见有3种:栾树、复羽叶栾树、全缘叶栾树(黄山栾树),栾树是一回或不完全的二回羽状复叶,其余两种栾树均是二回羽状复叶,而无患子是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黄山栾树小叶常全缘,其余两种栾树小叶有锯齿,而无患子小叶无锯齿。

二是果不同:栾树是蒴果,无患子是核果。

三是维管束痕不同:落叶后,栾树的维管束痕呈散生状,无患子的维管束痕分成3组。

四是花不同:栾树果实成熟后红色,所以又名灯笼树;从远处看花 满树金黄色的花是栾树;无患子的花略带淡黄色和栾树相比差的多。

12

提问者 的感言: 谢谢。 2009-11-09

其他回答(2)

谱X-⒈e幸福 5级 2009-11-09

南栾 黄山栾树 又称大夫树、灯笼树,学名Koelrenteria Paniculata。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树种。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m,奇数羽状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枚,长3-10cm。树皮暗灰色有纵裂,小枝深褐色。树冠伞形或圆球形。花金黄色,大型圆锥花序,蕨果,三角状卵形,由膜状果皮结合而成灯笼状,秋季果皮呈红色。花期 6-7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该树种属阳性树种,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喜生于石灰质土壤,也能耐盐碱及短期水涝。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很强的抗烟尘能力。

园林用途: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园景树,也可用作防护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绿化树种。

栾树为落叶乔木,树形端正,冠多伞形。枝叶繁茂秀丽,春季嫩叶红色,夏花满树金黄色,入秋蒴果似盏盏灯笼,果皮红色,绚丽悦目,在微风吹动下似铜铃哗哗作响,故又名“摇钱树”。

种子可制成佛珠,故寺院中尤为常见。

栾树为温带,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亦稍耐半荫;喜生长于石灰岩土壤,也能耐盐渍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涝。深根性,生长中速,幼时较缓,以后渐快。对风、粉尘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枝叶有杀菌功能;花为优良的蜜源,并可提取黄色染料。 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是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树种,也是工业污染区配植的好树种。被台湾林学家推崇为应大力推广的亚洲宝树。

栾树属有五种,我国产四种,江苏栾树基地常见的分布较广的栾树为黄山栾树,在浙江和江苏地区最多,只要搜索栾树基地就可以找到便宜的绿化用栾树,其耐寒性稍不及栾树,但顶芽梢较栾树发达,故假二叉分枝习性没有栾树明显,;因此较易培养良好的树形。近年来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 北栾 北京栾树 科属:无患子科栾树属

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型近圆球形,树皮灰褐色,枝有圆棱,皮孔明显突出,无顶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枚,卵型或椭圆状卵形。叶缘粗锯齿,近基部常有深裂层,叶表面深绿色光滑。花黄色,顶生圆锥,花序花期6-7月份开放,9-10月份果实成熟。果皮膜质膨大,三角状卵形似灯笼,成熟时为橘红色或红褐色,种子圆形黑色。 习性:喜光,稍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与碱性土

壤上都能生长。也能耐盐渍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涝,深根性。对风、粉尘、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病虫害少。

用途:枝叶繁茂秀丽,枝冠整齐,春季嫩叶多呈现红色,夏季黄花满枝,秋叶鲜黄,秋天果色艳丽,果形奇特,是理想的观赏庭阴树及行道树种。

追问:

我要的是无患子与黄山栾树的区别,不过还是谢谢你。

劉.德生 4级 2009-11-09

无患子,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小枝无毛,芽2个叠生。树冠广卵形或扁球形。

黄山栾树,小叶全缘,长椭圆形,枝叶茂盛,冠大,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小枝暗灰色,密生皮孔。

篇三:重庆石灰岩地区先锋树种复羽叶栾树幼苗喜钙耐旱特征及适应机理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重庆石灰岩地区先锋树种复羽叶栾树幼苗喜钙耐旱特征及适应机理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岩溶主要指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硬石膏等)和卤化物岩(岩盐)等的溶蚀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表及底下的各种景观与现象[1]。

在岩溶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作用,都是以可溶性岩被水溶解的作用为基础的,所以岩溶作用最本质的现象就是“岩石的溶解”,即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于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掩饰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因此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性、流动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1]。

1.1 岩溶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学上把“生态系统定义为“在无机和有机之间,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构成的系统”。美国地质学会编的“Glossary of Geology”则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包括对生物群落、生命形式、自然循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生物地理、种群变化的研究”,而将“生态系统”定义为“生态学的单元,包括环境与生命要素,以及在该单元之间并对该单元有制约作用的诸因子”[2, 3]。

岩溶生态系统有无机环境(富钙镁、偏碱性可溶岩、土壤贫瘠和双层的特殊水文系统)和有机方面(喜钙、旱生、石灰岩溶植被和地下生物群落)两部分组成,据此把“岩溶生态系统”定义为“受岩溶(地质)环境制约的生态系统”。其生命部分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4-6]。其内涵既包括岩溶环境如何影响生命,也包括生命如何影响岩溶环境。

1.2 岩溶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

1.2.1 成土速率极慢

岩溶地区土壤为碳酸盐岩风化而成。碳酸盐岩是指碳酸盐矿物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酸不溶物低于50%。我国大部分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含量较低,例如西南地区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一般不超过10%,甚至更低,并且主要是纯灰岩和纯白云岩。这些岩类主要由可溶性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腐蚀速率,但仅含有少量的酸不溶性物质,这些不溶物质经风化、溶蚀二残留下来,构成了岩溶地区土壤的主要成分。由于土壤来源物质少,再加上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岩性坚硬,抗物理风化能力强,风化破碎十分缓慢。造成碳酸盐岩的成土速率极慢[7-12]。袁道先[13]研究表明贵州灰岩风化,每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4000余年。柴宗新[9]的研究,形成1cm厚土层需1000~3200年。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复羽叶栾树)

1

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2.2 土壤对表层岩溶水调蓄能力差

土壤水文调蓄能力通常以土壤调蓄系数来表征,所谓土壤调蓄系数即一场降雨过程中最大土层水分增量与同时段降雨渗透补给量的比值,研究表明良好生态环境下的土壤调蓄系数大,对表层岩溶水调蓄能力强[14]。在西南岩溶区,岩溶石山分布广泛,虽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由于土层浅薄、地表地下岩溶发育,并且广泛发育着地表和地下的双重空间结构地下洞隙纵横交织,地下河发达,形成作为岩溶标志的地下溶洞。地表水漏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地表面附近浅部岩石破碎,导致水土资源空间配置严重失调,形成“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特殊水土资源格局,以致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资源匮乏[15-20]。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森林的破坏,石漠化加剧,环境调蓄表层水的功能减弱,水土流失速度加快,目前岩溶水循环及水资源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泉水衰减,水质恶化,大多数表层岩溶水只有在大暴雨期间才形成超渗产流,然后以表层岩溶泉水的形式流出地表。旱季,表层岩溶泉水普遍断流,使西南岩溶山区大量居民丧失了原有的饮用水供水条件,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21]。

1.2.3 土壤的富钙性

由于石灰岩地区土壤由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等风化形成。其土壤具有偏碱性和富钙性[6]。研究表明,从石灰岩地区泉水的水化学检测看,白云岩表层泉水的pH偏高。Ca2+浓度偏低,但与砂页岩中的裂隙水(全年平均pH6.66,Ca2+浓度19.1mg2 L-1)相比,石灰岩表层泉水(平均pH值7.13、Ca2+浓度64.78 mg2L-1)的pH值高出0.47,Ca2+浓度高出45.77 mg2L-1。白云岩表层泉水(平均pH7.55,Ca2+浓度62.35 mg2L-1)的pH高出0.89,Ca2+浓度高出43.35 mg2L-1[22]。对桂林岩溶试验场石灰土的分析表明,石灰土中的钙主要以交换态形式为主,钙在石灰土中有很高的活度[23]。

1.2.4 石灰岩地区植物特点

石灰岩特殊的生境特点对植物种类、成分有强烈的选择性:喜钙性、耐旱性及石生性的植物种群;这类植物通常具有发达而强壮的根系;植物体的钙含量较高,“树包石”现象普遍存在[24];限于严酷的环境条件,树木的生长具有速率慢、绝对生长量小,但生长稳定,波动较小,以及种间、个体间生长过程差异较大的特点[25]。

1.3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目前,水资源短缺是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面积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 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全国总面积的47%,占耕地总面积的51%[26]。干旱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使作物严重减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在我国北方草原和沙漠地区、南方的干热河谷和岩溶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化、沙漠化、石漠化加剧,已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

干旱胁迫是指由于干旱缺水所产生的植物内部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扰,通常又称之为水分胁迫。植物的抗旱性,即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繁殖或生存的能力,以及在水分胁迫解除后迅速恢复的能力。通常将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适应,另一种是适应性反应。适应是一种可遗传的饰变,其结果是增加植物在逆境环境中的存活和繁殖几率。而适应性反应是植物遭受胁迫后短期内、经诱导或刺激产生的特征,这种适应性特征通常不会被植物保留下来[27]。

1.3.1 植物旱害的主要原因

自然条件和植物本身的生理条件是引起植物旱害的主要原因。这种旱害包括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由植物本身所引起的生理干旱。由于岩溶地区通常降雨较多,但土壤调蓄能力较弱,保水能力差,造成大量表层岩溶水表层岩溶水流失。另外,在这些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土壤及植物水分蒸发较快。因此该区域植物旱害是由土壤干旱引起的,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1.3.2 植物对干旱的适应对策

水分胁迫下,植物为减缓由于缺水造成的压力,其生理代谢迅速作出调整以保证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逃避干旱(短生植物)、髙水势延迟脱水耐旱(御旱植物)及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耐旱植物)及复原抗性等复杂的适应机制[28]。逃避干旱是指植物在赶在严重干旱胁迫之前完成其生活史。高水势延迟脱水耐旱是指在受干旱胁迫时,植物仍可通过自身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效的水分吸收利用和减少水分散失,使植物保持高水势的能力。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是指植物在受旱时,能在较低的细胞水势下维持其一定程度的生长发育和忍耐脱水的能力。复原抗性是指植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干旱后的复原能力[29, 30]。通常在遭遇干旱胁迫时,植物最直观的的表现为叶面积明显减小,叶表面角质化、蜡质化程度增大,叶片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的丧失,有些树种会出现落叶现象(叶面积减小的极端形式)等形态变化的适应策略。

1.3.3 干旱胁迫对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首先体现在其生长受到抑制。水分的亏缺直接影响到细胞的分裂、延伸及分化,其影响结果直接体现在植株大小及产量的降低。并且植物所受伤害程度与干旱胁迫出现时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阶段比较脆弱,对逆境的抵抗力较成年阶段较弱,徐明慧[31]

3

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等对玉米抗旱性的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明显降低。

幼苗阶段,干旱胁迫会影响细胞的分裂,从而明显抑制幼苗叶片的扩张。许育彬[32]等对甘薯的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甘薯的叶片数减少,叶面积明显下降。史燕山[33]等对金叶过路黄、佛甲草、百里香等的研究发现,水分胁迫时,植物的生长量分别减少2~7cm。幼苗根系的生长情况是衡量植物抗旱能力的重要指标之

一。一些研究认为,根系大、深、密是抗旱植物的基本特征。Vijayalakshmi[34]等研究根系类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时发现,耐旱品种有更好的根系穿透力和分布密度。景蕊莲[35]对小麦的研究认为:根的数目较少,根的总干重中等,且根系较长的品种抗旱能力强。柴丽娜[36]对冬小麦的研究认为:持续干旱条件下,根冠比比值越大,抗旱性越强。

1.3.4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1.3.4.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生理基础。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植物叶面积减小,导致植物光合速率降低,对植物光合系统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水分首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此部分水仅占植物吸收水分的极小部分。水分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气孔的关闭及细胞中的代谢。所以在水分亏缺环境下,不仅仅会是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而且还会抑制光反应中原初光能转换、电子传递、光和磷酸化及暗反应过程[37]。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气孔因素,即由于叶片气孔关闭而阻碍CO2进入叶内;二是非气孔因素,即由于

得不到的CO2叶片继续照光造成光合器官的光破坏作用[38, 39]。许多研究已证明,在

严重干旱下,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许多重要过程的活性或成分的含量降低,执行光合作用重要功能的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含量,以及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叶绿素含量均减少,在光合碳同化过程起着极重要作用的 RuBP 梭化酶的含量及其活性都明显降低,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排列出现紊乱,膜系统受到破坏等等,光合器官中发生如此强烈变化,必然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研究显示,干旱胁迫开始时会引起气孔阻力的增加,如若胁迫程度进一步加重,必然会导致气孔关闭,阻断外界CO2进入叶绿体,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

长期处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在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调节运转机制、光和途径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水分亏缺环境。Wu等人对侧柏的研究表明,种源不同二年生侧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光呼吸和CO2补偿点都存在显著差

异。

1.3.4.2 活性氧调节

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细胞代谢紊乱,活性氧和自由自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活性氧、自由基的积累加速,是植物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众多代谢途径来抵御逆境带来的伤害,其中活性氧代谢系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会产生活性氧,同样会有活性氧自 4 [4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由基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作出反应。其中酶促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主要酶类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还原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等。SOD是最先发生反应的酶,处于保护系统的核心地位。时连辉等(2005)研究发现,在是以水分条件下SOD变化幅度较小,随胁迫程度的加剧,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末期,SOD活性下降。闫成仁[41]等研究发现POD的作用于植物所受胁迫的时间长短有关,初期,POD可清除H2O2,减小H2O2对植物的伤害,末期,POD会参与活性氧的生成,使叶绿素降解,引起脂膜

过氧化。CAT定位于线粒体、过氧化物体与乙醛酸循环体中,专一清除H2O2。常与

SOD协同作用。可见单一的抗氧化酶或抗氧化物不足以抵抗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只有整个活性氧调节系统协同起来共同抵抗氧化伤害。 1.3.4.3 渗透调节

渗透调节是植物忍耐和抵御干旱的一种重要生理机制,可作为选择作物耐旱品种的一种重要生理指标。植物通过渗透调节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维持一定的膨压从而维持气孔开放 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渗透调节可以在水分亏缺时维持气孔的开放。渗透调节一般发生在程度较低或中度干旱胁迫的情况下,当干旱胁迫很严重时,渗透调节能力可能减弱或消失。

渗透调节的主要物质有无机离子(如 K+、Cl-、Na+、Ca2+、Mg2+等)和有机溶质(如可溶性糖、脯氨酸和甜菜碱等)。其中脯氨酸是分布最广的渗透剂,具有较强的水合能力,也是较稳定的氨基酸,作为一种贮氨形式可防止游离氨积累对植物造成伤害,并作为能源和呼吸底物,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

1.4 钙与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1.4.1 Ca在植物中的分布

钙主要以果胶酸钙、钙调素蛋白和肌醇六磷酸钙镁等形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柠檬酸钙、草酸钙等大量的有机酸钙则主要存在于植物液泡中[42, 43]。细胞质中的钙主要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一般游离Ca2+浓度很低,仅为100-200nM,以避免与细胞之内无机磷酸盐形成沉淀,影响细胞正常生理活动。除此外,细胞间隙、线粒体、微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也是细胞内Ca2+的主要储存部位[42-44]。其中,液泡是植物细胞内最大的Ca库,是细胞质基质Ca水平升高的重要来源之一[45]。

细胞外的Ca主要作为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或分布在细胞间隙,作为植物细胞外最主要的Ca库,其Ca2+浓度约为细胞质基质的100-1000倍。

1.4.2 Ca在植物中的功能

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不仅参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建成,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病理等过程。研究表明,Ca2+能够连接细胞膜上磷酸盐和磷脂及蛋白质羧基,以提高细胞膜的疏水性,使膜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对其他例子进出原生质膜和选择性吸收有

5

篇四:栾树和无患子的区别

栾树和无患子的区别

主要区分有四点:

一是叶不同:栾树常见有3种:栾树、复羽叶栾树、全缘叶栾树(黄山栾树),栾树是一回或不完全的二回羽状复叶,其余两种栾树均是二回羽状复叶,而无患子是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黄山栾树小叶常全缘,其余两种栾树小叶有锯齿,而无患子小叶无锯齿。

二是果不同:栾树是蒴果,无患子是核果。

三是维管束痕不同:落叶后,栾树的维管束痕呈散生状,无患子的维管束痕分成3组。

四是花不同:栾树果实成熟后红色,所以又名灯笼树;从远处看花 满树金黄色的花是栾树;无患子的花略带淡黄色和栾树相比差的多。

栾树果实 栾树花

栾树

无患子果实 无患子

篇五:栾树种植技术

栾树种植技术

栾树别名:灯笼树、摇钱树、金雨树、国庆花,是一种乔木,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

的钙基土壤中,不耐

寒,在中国只分布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下游,在海河流域以

北很少见,也不能生

长在硅基酸性的红土

地区。栾树春季发芽

较晚,秋季落叶早,因此每年的生长期较短,生长缓慢,树形扭曲美观,不太成材,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种子可以榨制工业用油。但是一种良好的绿化用树。

一、形态特征

栾树高达20m,胸径

最大可达1米;树冠近圆

球形,树皮灰褐色,细纵

裂,小枝稍有棱,无顶芽,

皮孔明显;奇数羽状复叶

互生,

有时部分小叶深裂

而成不完全的2回羽状复叶,长达40cm,小叶7-15cm,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尖或渐尖,叶缘具粗锯齿,近基部常有深裂片;叶片表面深绿色,叶背有时沿脉有毛。

顶生大型圆锥花序,6~9月开花,花小金黄色,大型圆锥花序,长可达30cm左右,着生在枝条的顶端。

蒴果三角状卵形,顶端尖,红褐色或桔红色,9~10月果熟,果实为蒴果,中空,外面

有像纸一样的三片果

皮包裹着,每片果皮三

角形,整个果实像小灯

笼一样,一串串的圆锥

形灯笼果挂满树冠,灯

笼果未成熟时淡黄绿

色,远远望去黄果满

树,成熟时褐色,冬季落叶后还在树上悬挂着。种子黑色,圆球形。

观赏价值:栾树树形端庄整齐,叶、花、果均可供观赏,用于林荫路、人行道的绿化尤为适宜。

二、生长习性

栾树是一种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干旱和瘠薄,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

壤中,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栾树具有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

四川兴事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较强抗烟尘能力。

三、品种分类 内部培训教材

常见的栾树品种有五种,在我国拥有的品种有四种。分布在全国多个地方,华北、华东、华南、中部地区都有分布。

(一)北方栾树

北方常见的一种栾树称北方栾树,华北分布居多。北方栾树已得到很大的开发应用,栾树在北京行道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天安门两侧(南池子至新华门),栾树与松柏交相辉映。

(二)黄山栾树

另一常见的分布较广的栾树为黄山栾树,又名山膀胱、全缘叶栾

树,主产江南,中南西

部地区。落叶乔木,小

枝棕红色,密生皮孔。

小叶7~9片,全缘或

有稀疏锯齿。花黄色。

蒴果膨大,入秋变为红

色。黄山栾树主产安

徽、江苏、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多生于丘陵、山麓及谷地。喜光幼年期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肥沃土壤。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盐碱土均能生长,喜生于石灰质土壤。具

深根性,萌蘖强,寿命较长,不耐修剪。耐寒性一般,适合在长江流

域或偏南地区种植。病虫害较少,生长速度中上,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其耐寒性不及栾树,但顶芽梢较栾树发达,故假二叉分枝习性没有栾树明显,因此较易培养良好的树形。黄山栾树因其生长速生性(当年播种苗可长至80~100cm,3年至5年开花结果)、抗烟尘及三季观景的特点,正迅速发展成为长江流域的风景林树种。

(三)复羽叶栾树

复羽叶栾树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部,落叶乔木,高达20m,花黄色,果紫红色,二回羽状复叶。8月开花,蒴果大,秋果呈红色,观赏效果佳。

(四)秋花栾树

秋花栾树,又称九月栾,是栾树的一个栽培变种,落叶大乔木,高达15m左右,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乡土树种。主产我国北部,是华北平原及低山常见树种,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叶片多呈一回复叶,每个小叶片较大,8月至9月开花,易于与栾树区分。枝叶繁茂,晚秋叶黄,是北京理想的观赏庭荫树及行道树,也可作为水土保持及荒山造林树种。

四、播种繁殖

1、种子采集:栾树果实于9月至10月成熟。选生长良好,干形通直,树冠开阔,果实饱满,处于壮龄期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在果实显红褐色或橘黄色而蒴果尚未开裂时及时采集,不然将自行脱落。但也不宜采得过早,否则种子发芽率低。

由于不同种源的种子抗寒性差异较大,要尽量选用当地的种子育苗。

2、果实处理:果实采集后去掉果皮、果梗,应及时晾晒或摊开阴干,待蒴果开裂后,敲打脱粒,用筛选法净种。种子黑色,圆球形,径约0.6cm,出种率约20%,千粒重150g左右,发芽率60%~80%。

3、种子贮藏与播前处理:栾树种子的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如不经过催芽理,第二年春播常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因此,最好当年秋季播种,让种子在土壤

中完成催芽阶段,可省

去种子贮藏、催芽等工

序。经过一冬后第2年

春天幼苗出土早而整

齐,生长健壮。但秋季

播种,种子放置田间时

间过长,播种地管理工作较麻烦。因此,生产上也采用层积催芽法。

在晚秋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挖坑。坑宽l~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冻层之下,大约lm,坑长视种子数量而定。坑底可铺1层石砾或粗沙,约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气。将消毒后的种子与湿沙混合,放入坑内,种子和沙体积比为1∶3或1∶5,或1层种子1层沙交错层积。每层厚度约为5cm左右。沙子湿度以用手能握成团、不出水、松手触之即散开为宜。装到离地面20cm左右为止,上覆5cm10~20cm

厚的秸秆等,四周挖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