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15:39 作文素材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作文素材

篇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位名人曾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低年级的孩子如同白纸,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他便很有可能成为什么样子。可我们老师往往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至小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倾听习惯。那么,课堂上我们要注意哪些倾听习惯的培养呢?

注视讲话者的习惯

在课堂上,倾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因为这样便于集中注意力,听明白讲话内容,同时也是对讲话者的尊重。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非常专注于倾听,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讲话者,因此,倾听时注视讲话者是首先要养成的习惯。

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注视听者是为听明白讲话者说的话,以便听明白。这就要求倾听者一边听,一边思考。思考对方的话是否正确,说理是否有据,叙事是否合理,说理是否恰当、准确,思考自己是否从中学到了东西。

文明反馈的习惯

倾听既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那么倾听完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文明的反馈自己的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相符时,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以便大家共同探讨。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首先,要营造一个适合倾听的环境,我们知道,没有一个安静的客观环境和一个平和无压力的心理环境,倾听便不能顺利地进行。而这种倾听环境的营造主要靠老师,老师是倾听环境的营造着。课堂上老师一方面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一方面还要对没按要求倾听的学生的行为予以纠正。同时,还可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提醒,时刻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其次,教给学生良好的倾听方法。倾听方法的要点是:坐、观、点。“坐”即坐姿,是倾听的基础。课堂上老师要告诉学生臀部坐正,两腿自然放在桌下,两臂自然放在桌上。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要按此要求做到位。“观”是倾听的保证。即当别人讲话时听者要注意地看着对方,这样做对于锻炼倾听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很有帮助。“点”是关键,即学生在倾听时,在思考的基础上善于把对方的内容归纳成要点,整理成有条有理的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倾听的效果,训练倾听的能力。

再者,要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倾听。

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倾听。要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比如,“你听的最认真了!”“你听的真仔细呀!”一句赞扬,一个微笑,却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篇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个人是否会听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提出疑义,是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上课学习包括听、说、读、写、思、合作等,学会倾听是最重要的。倾听,即专心致志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话,既要听清,又要听懂,还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听“讲”的要求,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一、养成倾听的礼貌

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它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又可以使我们在其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方面的影响,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倾听的平台。

倾听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从老师做起。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基本角色必须有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授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这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他的角色行为应为体现在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便利,为学生服务;教师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新的角色需要以新的行为方式体现。教师要真正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展示自我,适宜探究的空间,从行为上他就应为学生的出场作好批铺垫,为学生提供舞台,要从“说话的强者”变为积极的“倾听者”,进而从中发现学生的需要,领悟学生生命的存在。

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我们都要专心去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课后与学生谈心时,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从不打断他们。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地倾听氛围。既让同学们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又让倾听别人成为一种习惯。

三、创设倾听的气氛。

倾听是锤炼课堂语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倾听。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

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故事或多媒体引入课堂等,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趣味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听讲情况及时恰当的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尽量采用评比、鼓励性的语言。例如:“比比谁是最文明的听众”“比比谁的耳朵最灵”“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位同学善于动脑,“谁能像他一样。”“这位同学的发言真是精彩极了,比老师的想法还要多、还要好!”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针对合作学习的学生,老师随机评价“你们小组可真棒,想的办法最多。”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指导倾听的姿势。

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倾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做到神情专一。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对低年级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可训练一些口令:“小耳朵,认真听!”“手放平,身坐直!”“小眼睛,看过来。”等等,进行师生对答。

五、多训练,发展学生倾听的能力

当然了一个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的培养。

1、听后就问。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注意对学生的听问进行指导。比如在做题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看清题目;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

2、听后复述。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比如数学概念的复述 ,课文的主要内容,解题的思路等。

3、听后再写。我们可以选用适当的词语让学生听写,着重训练学生对于词语的反映能力。

4、听后记录。歌德说过,“你得随时当心分散精力。要设法集中精力,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把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都抛

开”。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倾听活动中倾听人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在倾听活动中要集中注意,积极认真的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各种分散注意的干扰。引导学生听记重点内容,文章纲要等。

5、听答训练

这种训练是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的最常用方式之一。科学同步探究中,在每一课的最后都有一个自我评价部分,一般是大多数为选择、判断和填空题。我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学生先做,做完后我口述题目,学生一起给出答案。不过我会在判断题中做一些“手脚”。比如有一课中有这样一题: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是我在口述时,故意说成: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样就变成对的了。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辨别、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正确的判断。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6、听记训练

这种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因此,在倾听活动中,要集中注意力,积极认真地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比如我在单元复习的时候,有时会让学生看着题目,然后听我读一段话,请学生在我读的一段话中找出答案写下来。通过找答案的活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六、进行评价活动

注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表扬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予以适当奖励。结合每周的评价表,对孩子这一阶段“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评价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内容为老师提出的听的要求。通过评价,发扬优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孩子们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同时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七、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采用两人合作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也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正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只要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懂得尊重,学会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才能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良好的修养,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精彩的人生。

篇三: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单位:

作者:

日期: 城关三小 张运平 2013年5月

日 1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好习惯,一辈子就会享受不尽。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陶冶性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其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则极为重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应对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良好素质。近两年,笔者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生动情境中逐步了解倾听习惯

1.在故事中启发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正好满足儿童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低年级学生尤其对故事感兴趣教师应当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从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记得刚教这届学生时,由于班上男生占多数,且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我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记忆最深的是讲述《父亲》故事时,每个孩子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没有人做小动作,没有人讲空话,都被故事深深吸引。

故事讲述的是: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乘坐轮船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刀子扎在他胸口。六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安慰女儿:“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此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长摇篮曲,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纽约港了,当女儿看到母亲时,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 尸解的结果是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父亲的心脏,但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听着听着,教室里有的孩子竟然擦起了眼泪,有的说:“原来父爱也如此伟大啊!”

有的说:“我知道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爱。”还有的说:“有本书上写着,父爱如山,能够随时随地地呵护我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我们。很多时候,父爱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够感受到父爱的博大。父爱无言,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最最亲爱的父亲。”

原来我们的孩子是能够专心听讲的。基于此,笔者就经常给孩子们讲专心听讲的故事。当孩子做一件事有专心的表现时,就及时赞扬与鼓励。在恰当的时候,笔者就告诉学生,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而“听”处于这四种能力的初始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阶段。只有“听”好,才能“读”好,才能“说”好和“写”好。

2.在游戏中感悟

语文游戏是游戏活动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主动、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学游戏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使教学变得生动、丰富,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游戏“顺风耳”。适用范围: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和生字。

游戏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由老师或学生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如“找到了,找到了ao ao 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又如“词语接龙”,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听力,还可以积累词语,可谓一举双得。这也是教师常做的一个游戏,要求学生把词语首尾相连接下去。当然学生必须专心听前一名学生的词语,才能接下去,否则就会出洋相。

“说悄悄话”游戏也是孩子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到老师地方来听悄悄话,然后一个一个用“咬”耳朵的说话方式往下传,看看哪一组传得又快又准,声音又轻。最后一名孩子要说给大家听。

经常做这样的游戏,不仅养成了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还助于提升记忆能力。

这样的游戏,孩子不仅不会厌烦,相反,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谓寓教于乐也。

3.在实践中懂得

(1)专心倾听

有很多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不专心,或没有看对方,或心不在焉。针对情况,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定要专心听,因为这既有利于把握对方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能听懂别人的话,)又是对讲话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礼貌。在语文课时,笔者有时会故意、去叫那些听讲不专心的孩子回答问题,他们多数回答不上来,教师不能生气,让他们坐下,耐心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几次以后,那些孩子慢慢改变了听课习惯。笔者觉得多关注这些同学,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多偏爱一点儿,还有与家长取得恰当的联系,孩子是一定会改变听的习惯的。

(2)学会尊重

有些学生在听别人的讲话时没有一个专注的神情,有时手中拿着笔,有时头歪斜着,有时趴在座位上等等。于是要求学生听别人说话时要注视老师,同时自身身体各部分不要乱动的习惯,强调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对班级中几个有摇头晃脑的习惯的学生给予特别指导,让他们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性。

二、教学过程中促进养成倾听习惯

1.在学文朗读中感悟

语文课上,笔者常常让学生朗读课文。当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时,要求其余学生仔细听他的优点和缺点。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能读正确,读通顺。其余孩子,要按照这要求去听。然后,要求学生从语气、感情等方面去训练。听好后,把优、缺点一一说给朗读的同学听。这样不仅训练了认真听的习惯,而且通过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也提升了自己的朗读评价能力。

在这样朗读、评价、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专心听讲,更明白了只有“听”好,才能“读”好,才能“说”好和“写”好。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

“口语交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中,笔者创造学生喜爱的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自

主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学会倾听,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从中,学生明白了“四心”要求:一是听别人说话要专心。二是听别人说话要耐心。不要听而不闻或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哪怕自己不爱听的话题也要等同学把话说完,不可中途打断。三是听别人说话要用心。边听边想,主动做出反应或适当呼应,不要表现出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让人感觉是“对牛弹琴”。四是听别人说话要虚心。不要过于显示自己,要学会赞赏和鼓励别人。由此,学生真正明白了倾听是文明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倾听也是一种尊重、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门艺术。

3.在听写交互中强化

听写词语、句子、片段,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有效的方法。笔者让学生练听力的步骤是:先是普通的听写,但每个词语从听两遍到听一遍,让学生听写,接着一次读两个词语听写,到二年级时用一次报三个词语让学生听写。除此以外,听写句子来提高听的能力。现在,笔者常在听写时采用新的形式。如“请写出寒冷的反义词”,“请写出安静的近义词”,“请给作业的作再扩三个词语”,“请写出《??》的主人公是谁?”这样一来,学生不得不竖起耳朵来听写了。这样的听写,不光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灵活理解词意,丰富词汇,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三、言传身教中引领巩固倾听习惯

老师应放下师者的架子,尊重、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和他们多聊天,接近、了解他们,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通过沟通使他们喜欢自己,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会听老师的话,爱上课了。

在课堂上,笔者还经常这样做:发现会倾听的学生,就笑着说:“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我上课更起劲了。” 看到学生端正坐着专心听我讲课时,就竖起大拇指说:“从你们的姿态上,我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教师还鼓励学生:“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也表扬全班同学:“从大家听课的情况可以知道,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样的激励性鼓励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于是,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教的课了。

篇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作者(来源):语文组 发布时间:2008-03-07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

耳“聪”目“明”,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重“明”而忽“聪”。 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听的能力在学习能力中也是排在首位,因此从“听”开始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动听课,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左耳听右耳冒,老师说啥不知道”的现象。倾听则不然。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我们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 听的习惯培养和能力积累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学生终身发展定下至关重要的基调。作老师的,当然要重视“听的培养”。

二.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目标:

《课标》在针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面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会听了,听懂了,听出了问题,才能纠正,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才能更顺利地完成交际行为,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我认为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不忘对学生进行“听”的培养。

在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中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低年级目标 优: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流畅的表达能力,并能够听出问题。 良:养成较好的倾听习惯,具有清楚的表达能力,能掌握听的技巧。 及格:养成一定的倾听习惯,具有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听懂。

高年级目标 优: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自如流畅的应对表达能力,能够顺利地进行口语交际。

良:养成较好的倾听习惯,能够清楚完整地表达和应对,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素养。

及格:养成一定的倾听习惯,能够应对一般的口语交际,具有基本的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的素养。

2.内容:

对于学生“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

第一、听优点。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从听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有利于他们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说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听缺点。从听者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从说者的角度看,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 第三、听异同。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样大

大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以语文教材为基本训练内容,由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低年级可加入说话练习,高年级还可以利用阅读分析引发的发表感想、议论类的题型来进行训练。另外健康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也是很好的训练材料。

三.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其中,在对低年级的训练上老师采取听作业和听故事两种方法作了研究:

1.听作业。让学生听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强化学生“听”的意识,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每天由老师口头布置作业,让孩子回家后把听到的作业告诉家长,请家长把作业写在小本子上。第二天把本子交给老师,以此检查学生听的情况,及时反馈,加强指导,反复训练。

2.听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在二年级两个基础相当的平行班里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同样是40个学生听同一个故事,第一个班级被告知必须认真听,听完后发下表格,让学生写出“他(她)一共错了 处。” 而另一个班级事先未有任何强调和告知,听完后也发下表格,请学生进行反馈。

针对高年级老师则采用了“朗读录音,增强语感”和“课堂录音,矫正语病”的方法:

1.朗读录音,增强语感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准确、有感情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学生会置身于文中特定的情境中,掀起内心情感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朗读时学生由于注意力全部投入朗读之中,很难注意到自己朗读的过程和效果。为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发现不足,必须经常鼓励同学们或吟咏诗歌,或颂读散文,并录制下来反复播放,与自己确认的标准进行比较,亦可请其他同学参与品评。他们会在品评中发现差距,在品评中逐步提高。

《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老师设计了一张听力调查表格,并选择在四年级学生中研究朗读录音对增强语感的效果。

听力调查表格

《鸟的天堂》

A:清晰、响亮、准确、有感情

B:清晰、基本准确、比较有感情

C:比较清晰、基本准确

研究目的是为了调查学生在倾听了自己和同学的录音后是否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语感。第一次,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然后录音。播放录音,进行自评。并随机挑选一位学生,进行互评。在第一次听录音的基础上,针对第一次的不足,再次反复阅读文章后录音。第二次自评,仍旧挑选那位同学进行互评。

2.课堂录音,矫正语病

在听了规范的录音后来训练自身语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以外,我们还针对孩子在课堂上听问题、听回答(包括别人的回答与自己的回答)的效率也作了调查研究。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课堂上,学生对他人的语言现象评价能力较强,而对自己评价的能力则相对较弱。这是由学生语言反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以及课堂活动的情境性和声音符号的瞬时性所决定的。如果要提高学生对自我语言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水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语言的优劣,可将课堂教学过程的声音符号全程实录(录像更好,但受条件限制,往往只能偶而为之;录音更经济,执教者可自行操作),然后让全班学生反复

辨听,寻找他人或自己发言中的语病,包括语言的内在逻辑、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口吃、口头禅等。因为是有组织的“辨听”,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找到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

。事实上,学生寻找语病的过程也是他们矫正语病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语言不仅生成及时,而且用词准确,表现力强,能从根本上克服语病的重复出现。

我们仍然以四年级为例,在调查过程中,将一节区公开课《微笑着承受一切》进行了课堂实录,课后从中选取了5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五位同学和全班学生中作了一次调查,就课堂听的效果与答题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表如下:

课堂回答效果评价表

四. 研究的效果与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很快的发现,由于学生自身资质的参差不齐,他们的倾听能力和倾听状态也会有很大差异。据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来决定的。听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倾听能力的不同,倾听状态的不同,对同一堂课同一问题,学生掌握的程度自然有别。

在一年级听作业实验训练中,第一次有七个人没有把作业听完整,第二次老师再次强调听得仔细、认真记,有四人没有把作业听完整,第三次只有一人未把作业听完整。通过实践,我们觉得在训练初期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量要少,要求要清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听得清楚,随着学生听的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加大听的量。对于前次不能听清、听全的学生,可在后一次请他多听几遍,然后通过口述反馈,教师及时纠正指导。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重视听的练习,强化了“听”的意识。

二年级听故事的研究实验中,第一个班40人中有35人完全正确,正确率达到90%;而另一个事先未有任何强调和告知的班级40人中有19人完全正确,正确率约50%。能做到完全正确的学生,在听故事前明确了听的要求,形成了听的目标, 因此在听故事时就会结合故事内容加以思考和辨别。而正确率底的原因就在于在听的目标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听时就不懂得抓关键、抓重点来听,因而对问题所指的内容产生了混淆。在进行此类训练时,教师应细化要求,加强训练;及时反馈和总结;热情帮助“听”能力不足的学生提高。 老师必须摒弃陈旧古板的教学模式,克服千篇一律的填鸭式课堂说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用不同的味道满足不同的胃口,让吃少的吃饱,吃饱的吃好。 作为教师应树立两种倾听观念:

1. 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

从表格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公开课紧张气氛,学生注意力发生偏移,影响了听问题与听回答质量,当课后看录像时,此时的听要轻松得多,有针对性得多,自然也就提高了听的质量,随之提升了答题质量。在与5位答题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到,后面一次回答的效果好是因为时间更充裕,听得更有针对性。而认为前后差别不大的原因是他认为两次听的效果相同。说明该生的倾听习惯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又在其他学生中了解到,课堂上较紧张,同学回答的声音较轻,没听清也就过去了,没想要弄个明白,所以觉得同学的回答一般或不怎么样。当课后再听时,觉得同学的声音响亮了,自身引起了重视,于是觉得同学的答题质量确实提高了。但其中仍然有个别学生还是认为前后两次并无区别,听不出区别来,这样的学生听的习惯与能力有待提高。

2.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通过朗读录音,增强学生语感。听力调查表格显示了以下的数据: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通过倾听录音后,自评结果保持10人,有进步17人。互评结果保持

15人,有进步22人。由此得出结论,通过朗读,学生会置身于文中特定的情境中,掀起内心情感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经常鼓励同学们或吟咏诗歌,或颂读散文,并录制下来反复播放,与自己确认的标准进行比较,并请其他同学参与品评。他们会在品评中发现差距,在品评中逐步提高。

朗读录音,增强语感,或者是课堂实录,矫正语病,都是利用了录音媒体对于声音反复播放,反复辨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这一方法可运用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方面面。比如听一句话,甄别有否语病;听一段话,说说层次关系;听一篇短文,将文章的大意默记下来;听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然后模仿,看谁惟妙惟肖;听一则寓言或童话,然后笔答几个问题;录制两三分钟的即兴演讲,与同学一起辨听、品评等。

当然,学生倾听习惯和语言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和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日积月累,慢慢提高。

再此要提醒注意的是: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避免进入三大误区:一,把“能听”与“会听”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或避而不谈。二,一般来说,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进入学校时,许多教师便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会听课。其三,教师本身不懂如何倾听,更没有具体可行的经验。正是这些失误,从根本上阻碍了教师授课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最后要说的是,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篇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很多,在我们现在这种大课堂教学环境下,每个学生一节课通常最多只有一次与教师直接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不会倾听的学生学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我认为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特别重要。

【情景再现】

现象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时常有这样的孩子:上课思维非常活跃,表达的欲望也特别强。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孩子就会高高地举起手,站起身,嘴里不停地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甚至有时还直接说出答案。

现象二:要开始操作活动了,老师还在说着活动要求,只见有些学生已经在开始操作了。 现象三:课堂上小组讨论时,看似热热闹闹,讨论结束,你的意见还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意见不统一。

【问题解析】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自我感觉特别好,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在家里大人都是听“我”的,往往都是“我”说了算。他们都有一个通病—— 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听”是取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如何让学生“会倾听”?下面结合我平时的训练,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倾听”,形成“倾听”氛围。

当今的孩子,每一位都是家庭的中心,家庭中常常是大人围着孩子转。因此,很多学生从出生到学龄期,没有人对他提出“倾听”这一要求。或者说父母会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在生活中很少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一)让倾听成为一种道德修养。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表现欲太强,只注重自己的表现,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我们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认真的倾听,首先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

首先,我从道德修养角度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常常对学生说:“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会认真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

行为。”我还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的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才能关心欣赏别人,人际关系就会更融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老师想和善于倾听的同学交朋友。”很多孩子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由于长久形成的习惯难以一下子改掉,他们往往还会不由自主地打断别人的话,对此,我习惯采用眼神与这样的孩子沟通,制止插话的孩子,这样既不损伤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发言。

(二)把倾听看作一种学习能力。

倾听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常常对学生说:会倾听的人才会学习,只有听清了别人的观点,才能集众所长成为最棒的人。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认真倾听。所以,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1、倾听时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

2、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话,把对方的话听完;

3、集中注意力聆听,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并能与自己的观点比较,等对方说完后再提出问题,或纠正错误。

伴随着明确的要求,孩子们会在课堂上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他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因为老师讲课时,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

老师。”“老师真高兴,我们大家都认真倾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 “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因为你刚才边听边进行了思考!”??不断地意识强化,使学生慢慢地在心中将“倾听”与“学习能力”画上了等号,一种关注“倾听”的群体氛围悄然在班级中形成。

二、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与表达和交流能力不同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于文字,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于声音,而倾听能力却没有独立的物质外壳,似乎难以捕捉,这就为其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倾听”虽无形,却往往交融于口头表达和各种交流活动之中,借助“倾听“的这一特点,我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活动中,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有时,我给学生设计互动练习,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比如:学完了表内乘法,我在班上组织“乘法口诀连连看”游戏,我先出题,任意挑选学生回答。然后这个同学再当小老师出题,他再挑选同学回答,如此连续提问下去,5分钟后,没有被卡住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

有时候,课堂上有噪音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提高音量,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结果噪音反而更大。针对此情况,

我与孩子们交流:“噪音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老师大声喊叫着讲课,那其实就是噪音。老师对为大家带来噪音这件事深感愧疚,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倾听,为老师提供安静的环境,让老师用优美的声音讲课。”孩子们是纯真善良的,我

真心与其交谈,他们也真情回报,接下来的课堂就安静了很多。 我把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当成我的一项长期的教学目标来完成。倾听的前提是守纪,有时候,我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引导学生做守纪的孩子。比如,听着走廊里别的班嘈杂的站队声,我抓住时机开展5分钟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在议论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吵吵闹闹很不文明,不是优秀的学生。认识到这个道理,一些不太守纪的孩子对自己的言行就有了些收敛。

(二)评价——促进倾听能力形成

任何一种情况下,评价做得好,都会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秘密武器!在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中同样如此。

1、即时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行为倾向。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又“哄”就是不奏效,学生还是各顾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就如前面提到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课堂上的“倾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