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美国黑色星期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1:45 体裁作文
美国黑色星期一体裁作文

篇一:87股灾与与黑色星期一

87股灾与“黑色星期一”

一.事件介绍

黑色星期一也称股票“十月风潮”。1987年10月中旬,世界股票市场受纽约股票市场股价暴跌的影响,发生剧烈的动荡。从10月14日开始,华尔街股票市场股票价格连续下跌。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曰跌幅最高纪录。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这次股市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再西方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不少股票投资者倾家荡产,人称“血染华尔街”。 因10月19日这天适逢星期一,故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曰子”。

二.事件回顾

(一)股灾与股票指数期货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证券市场进入了繁荣阶段。股票指数在20世纪50年代大幅度上升,1966年达到了一个高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接近1000点。此后一段时间,股价一直处于波动状态。1974年由于发生了石油危机,美国物价暴涨,通货膨胀严重。当时又发生了“水门事件”,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使美国股票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 1982年10月21日达到1036点,突破了近十年前的高点。从此股票指数持续五年上涨,到1986年12月达到1896点,比1982年上升了78%。

进入1987年,股票涨势更猛。8月份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2722点。在1987年头9个月中,仅曰本购买美国股票的新增投资就达约150亿美元,股票价格已近崩溃。这些都意味着美国股市将经历一场大的调整。

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也在惊人地增长。1985年,美国负债1075亿美元,成为世界头号债务国。1986年对外债务进一步增加。这一切对不断升温的股市带来了阴影。

1985年秋后不久,七国财长在华盛顿聚会。贝克财长再次敦促工业国的伙伴在削减美国贸易赤字上助一臂之力,但日本、当时的西德等国家未予支持。华尔街已经在这些因素下

开始大幅波动。10 月14日,美国政府公布了8月份商品贸易赤字为157亿美元,高出金融界估计15亿美元。外汇市场上美元被纷纷抛售。同一天,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5点, 10月16日再跌108点。10月18日早晨,贝克财长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各种坏消息的接踵而至,在人们心理上笼罩了一层阴影。10 月14日,美国政府公布了8月份商品贸易赤字为157亿美元,高出金融界估计15亿美元。外汇市场上美元被纷纷抛售。同一天,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5点, 10月16日再跌108点。10月18日早晨,贝克财长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各种坏消息的接踵而至,在人们心理上笼罩了一层阴影。

(二)“黑色星期一”

1.华尔街暴跌,期指交易吃不消

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早晨9点10分,开盘钟声响后,道琼斯指数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经下跌了67点,卖出指令像排浪一样涌来。开盘不到一小时,指数已下跌104点。由于指令数量太大,计算显示落后实际交易20分钟,从开盘到11点,道指直线下跌,下午两点,跌250点。两小时后收盘,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当天CME的S&P500指数期货市场上,抛压更为严重。12月份合约暴跌80.75点,以201.5 点收盘,跌幅达28.6%。

道琼斯指数一天22.6%的跌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股市上最大的一次下跌。在这一天内,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3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全年GNP值的1/8。

“黑色星期一”对股指期货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如此巨大的跌幅,使得以保证金交易为基础的期货结算体系经受了沉重压力。因为有了保证金制度和分级结算市场结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股指期货交易才躲过灭顶之危,并向世人证明了其高超的风险控制能力,成为这次股灾中的唯一亮点。

2.股指期货是否为罪魁祸首

惨痛的经历之后,美国政府成立了以财政部长布雷迪为首的总统工作小组,对这次股灾进行深入调查。当时,主要投资者纷纷将现货市场的“超跌”现象归罪于股指期货市场领跌,并认为是股指期货直接触发了此次股灾。然而在针对报告质询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包括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教授在内的专家均认为,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不可能单边触发股灾。

大量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与1987年股灾没有必然联系,尽管在来自套保组合和其他机构的期货合约中,卖盘压力确实有一部分通过指数套利传递给现货市场,但CME市场还是成功吸收了相当于8500万股股票的卖盘压力。或者说,与外行们的看法相反,股指期货恰恰成为了现货市场风险的分散场所。

用米勒的话讲,“(1987年)10月19日的事件还表明,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简单准确地反映了由于股票推迟上市而被隐藏的股市的实质内容。指数套利交易并不对混乱的市场情况负责,市场表现崩溃的时候,恰恰是期、现市场套利中断的时候。”

87股灾之后,美国的股指期货、期权因受到冲击而交易量大大减少,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进入90年代,又呈恢复性增长。而这些改进措施,在两年后NYSE的又一次小幅崩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受住了考验。即使在1990年因海湾危机引发全球性股市剧烈动荡,股指期货也安然无恙,真正实现了存利避害的功能。

然而,股指期货只有在良性的市场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中,才能充分发挥对冲风险工具的作用,否则,有可能形同虚设。1987年股灾中的香港就证明了此。

(三).87股灾对香港的影响

1.应对失措,香港股市遭难

香港股票市场从1984年开始走出熊市,步入牛市。1983年底恒生指数为874.94点,之后连续上升,到1986年9月首次突破2000点。同年5月,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推出,引起投资者和期货经纪商的浓厚兴趣,成交量迅速增长。

1987年股市进一步升温,6月6日首次突破3000点。10月1日达到最(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美国黑色星期一)高点3950点。但没过几天,市况急转直下。10月19日星期一,香港股市、期货市场一开市就受前几日,特别是上周五美国纽约股市大幅下跌的剧烈冲击,当天恒生指数下跌420.81点,跌幅达11.1%,同时恒生指数期货10月合约下跌361点,其他合约也全部下跌。19日美国股市崩溃,20日早晨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局宣布停市4天(10月20--23日)。结果大批期货经纪公司不能履约。24日银行公会宣布减息,希望能够使投资者恢复信心。25日晚财政司宣布以期货市场的主要经纪商及香港期货公司股东提供的10亿港元,加上外汇基金中提取的10亿共计20亿港元,作为备用贷款,支持香港期货保证有限公司,拯救期货市场。

10月26日,一开市就出现了猛烈抛盘,当天恒生指数大跌1120.70点,以2395点收市,跌幅达33%。恒生指数期货10月合约大跌1554点,创历史跌幅最大记录。27日财政司宣布由外汇基金拨款10亿港元,连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再贷款10亿港元共20亿港元备用贷款,并发动香港大财团联手救市,才勉强保证市场生存。

2.痛定思痛,写成《戴维森报告》

在这次袭击全球的股灾中,惟独香港停市四天,严重损害了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声誉。很多投资者爆仓出场,更为严重的是极大打击了海外基金对香港市场投资的信心,使股市、期货市场长期低迷。此次大动荡暴露了香港不少问题,为了总结这次股灾中股市管理上的经验教训,当时的港英当局成立了“证券检讨委员会”,负责对香港股票和期货市场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进行监督,并写成了《戴维森报告》。《戴维森报告》指出香港证券期货市场存在四个方面的缺点:

(1)在由四家交易所合并而成的联交所内,有一些人将它视作私人会所,而非为其会员、投资者及证券发行者服务的公用事业机构,行政人员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去处理不断演变或扩展的证券业务,上市安排存在问题,对会员的监察也不够严。

(2)改组后的期货交易所建立于不稳固的根基上。特别是由期交所、结算公司和保证公司组成的鼎足结构,使三者责任界线含糊不清。期货市场应有一套处理风险的制度,但上述情况却妨碍了这套制度的发展。应采取行动以控制成交量增长及少数人持有大量合约所带

来的危险。

(3)负责监察整个行业的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和商品交易事务委员会,在工作上缺乏方向,不但不能成为有力而独立的监察机构,近年更变得被动和保守。

(4)设立于行政架构内负责两个监察委员会行政工作的证券及商品交易监理专员办事处曾多次要求增拨费用,以应付市场急速发展的需要,却遭政府拖延或否决,面对近年联交所强有力的领导层,监理专员办事处失去了其主动性。

(四)格林斯潘对股指期货的总结与评价

1988年5月19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美国众议院对1987年的股灾作证,面对电讯与金融委员会主席 Edward J.Markey,他谈到了对于股票指数期货等衍生市场的看法:

“许多股票衍生产品的批评者所没有认识到的是,衍生市场发展到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推销手段,而是因为给衍生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了经济价值。这些工具使得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并迅速低成本的调节头寸,因此在资产组合管理中衍生工具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还谈到为什么期货可以告诉人们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期货市场反映新信息的速度比现货市场要快。一些人由此认为??期货价格的变动必然导致了现货价格的变动。然而,在期货市场调节组合头寸的成本要显著地低(于现货市场),并且可以迅速地建立新的头寸。因此,资产组合经理可能自然倾向于在收到新信息的时候首先在期货市场交易,导致了期货市场的价格首先发生变动。套利活动则确保了现货市场的价格不会太落后于期货市场的价格。”

篇二: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消息,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美欧股市跟随亚洲市场大幅下跌,美股三大股指均重挫逾3.5%,道指暴跌588点创18个月新低,标普500指数跌近4%并跌破了1900点关口,欧股创雷曼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油大跌5.5%,布油重跌6.1%,投资者涌向美国国债避险。

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588.47点,跌幅3.58%至15871.28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跌77.68点,跌幅3.94%至1893.2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79.79点,跌幅3.82%报4526.25点。盘面上,所有板块全面大跌,能源和原材料板块领跌。

中国A股回吐了2015年全部涨幅,投资者在担心新兴经济国家增长放缓造成全球性影响。

周一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CBOE波动指数(VIX)暴涨48%,升至40.74点,创2011年10月份以来最高收盘位,盘中一度攀升至53.29点,创2009年1月21日以来新高。

美联储官员、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周一仍预计美联储今年开始加息令市场恐慌加剧,他表示美联储仍将于“今年某个时候”加息,但未表明是否会等到全球市场动荡结束后再采取行动。洛克哈特是在加州伯克利的2015公共养老基金论坛上发表上述讲话的。

洛克哈特表示,预计美联储利率正常化将循序渐进地推进,利率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处于低位。美元走强,中国人民币走软和原油价格下跌都使得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复杂化。仍然预计美国经济将温和增长,就业人口料继续增加,通胀率料逐步上升。

美股周一开盘之前,纳指100期货9月合约下跌5%,触发熔断机制。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业务主管尼克·贾西德认为,“市场正在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贾西德说道,“大宗商品价格和新兴市场均大幅下跌,投资者普遍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感到担心。”

瑞士宝盛银行的股票策略研究主管克里斯托弗·里尼克认为,尽管股市遭遇了卖盘,但还算不上是买入机会。“只要我们不知道中国政府将如何对本国经济增长作出反应,那么就宁可持观望态度。”他在一份客户报告中指出。他说道,市场“仍有可能变得更加负面”。

欧股创雷曼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欧洲股市周一急跌,市值蒸发数千亿欧元。周一收盘时,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5.4%,总市值蒸发约4500亿欧元,触及2008年11月以来最低收位。此外,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跌5.4%,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德国DAX指数收跌5.0%,较纪录高位下跌22%——进入技术性熊市。法国CAC 40指数收跌5.6%。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4.6%。希腊股市崩跌10.5%。

主要由矿业股组成的STOXX Europe 600基本资源类股指数大跌

9.3%,能源股大幅回落8.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和石油消费国之一。银行股和资产管理类股也走低。Euro STOXX波动性指数则攀升至2011年底以来最高。

美油重跌5.5% 布油暴跌6.1%

原油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同步重挫。受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担忧影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跌破每桶39美元。纽约商业交易所10月交割的WTI原油下跌2.21美元,跌幅为5.5%,收于每桶38.24美元,是2009年2月以来主力合约的最低收盘价,周一盘中WTI价格最低下跌至每桶37.75美元。

伦敦洲际交易所10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77美元或6.1%,收于每桶42.69美元,为2009年3月之后主力合约首次收在每桶43美元之下。

金属价格下挫 黄金下跌0.5%铜铝创2009年以来新低

黄金期货价格周一下跌,因股市大幅下跌迫使一些投资者出售赚钱的黄金头寸,以弥补股市损失。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十二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下跌6美元,至1,153.6美元/盎司,跌幅0.5%。

许多投资者借款买入股票,并放置被称为保证金的存款。而一旦股票价值缩水,这种存款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当股价下跌时,这些交易员会收到所谓的追加保证金通知,即来自经纪人的要求增加现金存款的通知。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和铝期货周一收于逾六年低点,因中国股市大幅下跌引发大宗商品市场普遍走低,市场担忧这一全球最大的贱金属消费国正在步入比预期更快的经济放缓阶段。

下午混盘交易结束时,LME三个月期铜期货下跌2%,至4,953美元/吨,盘中一度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的4,855美元/吨。这是该期货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跌破关键的5,000美元/吨价位。与此同时,铝价

下跌1.7%,至1,521.5美元/吨,盘中一度触及六年低点的1,506美元/吨。

大宗商品整体下跌,衡量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标普高盛增强商品指数(S&P GSCI)触及1999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债成为避风港

全球股灾意外发生之际,被视为安全资产的美国国债受到热捧,美债在全球恐慌性资产抛售大潮中凸显出避险功能,美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0%关口,让一些看空者措手不及。

就在最近几周,交易员们称很多曾低配美债的基金经理们已经回来排着队买美债了。由于购买压力增加,一些做空美债的投资者已经削减他们的仓位了。

“如果在年初的时候有人说十年美债收益率将触及2%,他会被人看成疯子。”法国兴业银行债券交易员Antonin Cronin表示。

七年魔咒:全球金融危机每七年发生一次?

1973、1987、2001年的股市崩盘、1980年的美国衰退、1994年的债市危机、2008年的次级债危机??如果将这一些时间点联系在一起的

篇三:美国1987年股市崩盘的10条教训

1987年股市崩盘的10条教训

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暴跌近23%,这是该指数有史以来最高的单日跌幅。尽管这次暴跌没有引发另一场大萧条,但它的确使投资者进入了股市波动的新时代。

尽管有市场控制措施,例如2010年5月6日的“闪电崩盘”后推出的旨在避免如黑色星期一那样的另一次崩盘的“断路器”机制,但市场仍然容易产生严重而漫长的衰退。

如今美国股价接近于五年前达到的最高纪录,那是在房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拖垮美国股价之前。道琼斯指数接近于历史最高水平14,164.53点。同样,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Standard & Poor’s 500-stock Index)也接近于其历史最高水平1,565.15点。不过,随着即将到来的11月大选和1月份美国削减政府支出和增税造成的“财政悬崖”,股价在攀向新高峰时预期将可能面临一轮波动。

鉴于此,MarketWatch对几位曾亲历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投资经理就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这对于现在的投资者来说很重要──进行了调查。

1. 在别人冲动时保持客观

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旗下Mutual Series基金的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彼得?朗格曼(Peter Langerman)说,为了在其他人乱做一团时保持冷静,投资者需要对其投资组合选择保持信心,因为成功取决于能否在市场最坏的时期生存下来。

1986年创建了Heine Securities Corp.(Franklin Mutual Advisers的前身)的朗格曼说,现在的高频交易算法与1987年10月19日导致投资者惊慌失措的从众心理没有太大不同。

朗格曼说,“基本经验之一是,你不会永远正确,事情可能变糟,因此你必须相信你的投资组合能完好无损,让你坚持挺过混乱时期。”

2. 像巴菲特(Buffett)一样:在恐慌时买入,在贪婪时卖出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简称AAII)副主席查尔斯?罗特布拉特(Charles Rotblut)说,尽管黑色星期一创造了纪录,但历史上股市崩盘很常见。

罗特布拉特说,“你能认识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如果你坚持持有长期投资组合,你就会安全无恙。”他指出,1987年以后,大盘股股价在1988年上涨约12%,在1989年上涨约27%。

罗特布拉特说,将股市崩盘看作买入机会的投资者充分利用了这些反弹。

3. 列出在股市崩盘时要买入的股票

为了在股市低迷时拣到便宜,不要等到市场暴跌时才决定你要买什么股票。

Barrack Yard Advisors的负责人马蒂?勒克莱尔(Marty Leclerc)说,“列出你希望持有的公司,如果它们不太贵的话。”25年前他曾是经纪公司Dean Witter一位年轻的部门经理。

勒克莱尔说,“利用这种极高的波动性获益。”他以耐克公司(Nike Inc.)作为主要的例子。在1987年10月19日和10月20日的两个交易日中,耐克的股价从1.27美元跌至94美分,总跌幅为26%。该股票在1988年1月底反弹回股市崩盘前的水平,25年后该股票的交易价接近每股100美元。

现在,勒克莱尔的股票购买名单包括金融交易所运营商和包括肥料生产商和生物种子公司的全球农业公司。

4. 涨得快的股票跌得更快

A. Gary Shilling & Co.总裁、经济学家加里?希林(Gary Shilling)说,“任何一种旨在通过股票赚大钱的模型都注定会失败。”

希林说,1987年的股票崩盘在一天之内对前半年涨势迅猛的股市进行了强力修正。

正如许多接受采访的经理所指出的,股票崩盘的最大原因之一是一种叫“投资组合保险”的策略,它的目的是通过在股市上涨时买入股票指数期货,然后在股市下跌时卖出它们以限制损失。

希林解释说,这种策略的问题在于,当它被广泛应用时,就不再能反映最初建立模型时的基本面。当变为程序化交易时,这种折中式策略就不堪重负,趋于崩溃。

5. 没有不可能的事

一位统计学家告诉特德?阿隆索(Ted Aronso,他在1984年创建了机构投资公司AJO),1987年的股市崩盘是一次

25西格玛事件,即距离均值25个标准差。换言之,它是一次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这种思考方式的问题在于,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事随时都在发生。

阿隆索说,“我们以人类的方式思考,我们找出市场陷入疯狂、更接近于“模糊地带”时的模式和趋势。”

阿隆索给投资者的最好建议是,不要迷失在投资热潮中,要降低成本,分散资产。

6. 不要理会股市噪音

Banyan Partners的首席市场策略师鲍勃?帕夫利克(Bob Pavlik)说,10%的修正率是很常见的,而且通常每年发生大约三次。

1987年,帕夫利克刚工作,那时他是Laidlaw, Adams and Peck的助理投资组合经理,他说他不认为股东们从25年前的崩盘中学到了多少教训。投资者在股市修正期间仍然会恐慌,忘记这是股市持续存在的紧缩和扩张周期的一部分。 帕夫利克说,“如果你只关注细节,就会输掉大局。”然后他补充道,“你输掉了那些本能对你有帮助的周期。”

篇四:美国股市波动分析(全)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变化

道琼斯指数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数,因此用它的发展历程来从侧面反映美国股市的走势情况。以1960年为分析起点。我认为美国股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60-1965年:承接50年代的繁荣,上升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其他许多国家都处于动荡期,经济都还没有复苏,而此时美国作为观战国进入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间段,低通胀率和高的GDP增长率是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确定了美元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核心角色,促进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帮助提升了美国在国际投资中的控制权。同时从产业发展看,汽车、住宅、电视和新型家电产业发展迅猛,汽车、消费信贷和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口的流动性和美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这段时间美国股市逐渐上升,接近1000点。

(2)1966-1982年:波动调整期

第一轮波动:1966-1970年

60年代中期,伴随着“联合企业”投资的狂热的来临,美国股市进入历史上第二次购并浪潮。部分公司尝试通过利用现金和换股等不同方式,收购市盈率低的其他企业,提高自己公司的EPS(每股收益),来“制造”成长神话。上市公司通过建立“联合企业”所产生的所谓“协同效应”,人为制造利润成长,以此提高股票的价格。这一热潮使得股市从1966年-1968年有一轮短暂的上涨,但是随着1968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对联合企业的合并调查和收购会计制度的改变而崩溃。

同时期的概念股票投资热潮也是此轮短暂上涨的动因。发展壮大起来的投资基金纷纷集中持有预期发展势头良好的“概念股票”,投资者往往只关注收益成绩而忽略风险承担,大众行销概念的“学生营销公司”和老年护理概念的“美国四季护理中心”公司成为这一时期概念股的代表,这些概念公司后来多数被证明几乎不值一文,很多公司事后被发现犯有欺诈行为。随着这些欺诈行为的暴露,

概念投资在股市应声下跌中终结。

第二轮波动:1970-1975年

70年代初流行着“漂亮50”浪潮。机构投资者不再追求概念股票,而是争相购买并长期持有那些能够长期稳健成长的知名公司的股票,通用电气、宝丽来、可口可乐、麦当劳等行业巨头构成的“最有吸引力的50种股票”(nifty fifty)在这一时期剧烈上涨,最高平均市盈率超过60倍,这一投机热潮在1973年的股市下跌中最终崩溃。

造成这一小轮下滑的另为一个原因就是在1973年与1974年之间,世界石油出口组织把原本被他们所控制的石油的价格提高了4倍,使原本完全依赖有限廉价原油的某些美国工厂、汽车产业、家庭陷入了经济困境,美国陷入“滞胀”的困境,经济也开始受挫,股市自然下跌。

第三轮波动:1976-1978年

由于1973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所带来的严重通胀所引起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增加投资,将联邦基金利率由两位数回调至6%,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开始股市利好,因此股市在此期间由出现了一小段时间的上涨,随后又开始下降(原因未查到)

第四轮波动:1979-1982年

70年代末80年代初,里根政府大幅降低资本利得税,使得消费迅速扩张,由此引起小规模上涨,但是随后由于1979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的爆发致使1980年美国经济再一次衰退,整个美国又陷入通货膨胀中,因此股市也随即开始应声下跌。

(3)1982-1987年:5年的牛市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从1982年开始,由第三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由里根政府的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等一系列政策而得到缓解,经济也在1983年开始回暖,实际GDP增长率由1982年的负值重新增加到4%以上。

1982年,债券融资的“415”规则开始推行,证券公司在证券承销方面更加进取,公司债券发行更加简便易行,这一方面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大量外国投资银行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垃圾债券市场的发展。垃圾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股市的繁荣。到80年代中期,垃圾

债券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券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

同时,第四次并购浪潮在1985年达到了顶峰。此次并购以杠杆收购为主,规模巨大,数量繁多。1980-1988年间企业并购总数达到20000起。套利者的大量并购活动也是这段时间股市迅速回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垃圾债券市场的过度繁荣与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为下一个下跌埋下伏笔。1987年10月19日,道指当日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

垃圾债券在美国繁荣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其在80年代后期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储蓄贷款协会由于大量投资于垃圾债而破产,债券市场由于人为的操纵而出现了严重的混乱,而大批的金融罪犯也被揭发。垃圾债券市场发展的恶化是导致此次崩盘的原因之一。

同时,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美元开始逐渐贬值,导致国际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国债,国内资本也开始流出。这也是此次股市暴跌的一个原因。

(4)1987-2000年:超长牛市

1987年的股市暴跌不同于1929年的大衰退,仅仅是投资者的心理崩溃。股市崩盘之后,美联储迅速宣布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提供紧急准备金给任何需要帮助的银行,公众信心得以维护,美国股票市场随即在1989年创出新高。而在随后的十多年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美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超长上涨期。

1991年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0多点起涨,1997年达到8000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警告投资者不要“非理性地狂热”。然而股市稍做调整,就又开始上涨。

原因一:强劲的经济。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从1992年-1999年是一个波动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92年的3.5%升至1999年的4.6%,同时美国此时国内的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3%的最适合经济发展的水平,失业率从1992年的7.8%降至1999年的4%,将近自然失业率水平。强劲的经济为美国股市发展做了强有力的后盾。

原因二:美元的升值。90年代开始的加息举措使得美国本土投资的吸引力

急剧升高,全球资本不断流入美国。同时美元在1995年由弱转强,导致大量国际资金回流至美国本土市场,参与股市、房市与其他资产投机。

原因三:新金融力量的兴起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90年代,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美国对冲基金成为新的金融力量,由索罗斯发起的货币狙击造成了1992年英镑的大幅贬值以及退出欧元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俄罗斯货币危机,由此对冲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断扩大,由其引起的频繁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不断强化了美元和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1998年美国共同基金账户数目超过1.19亿,平均每个家庭拥有2个股东账户。

原因四:第五次并购浪潮。从1993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第五?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彩抢飞献畲蟮牟⒐豪顺保淙淮舜尾⒐豪顺奔纫苑比俚墓墒形С牛币布笸贫斯墒械姆比偕险恰?000年的美国并购成交金额创了历史纪录,是93年的9倍多,比99年增加了16.5%,成交个数为10754宗,比上一年减少了3.5%。而在2000年,全球的并购金额也创了历史新高,达3.48万亿美元,如上一年增加5.1%,成交个数达37000宗,比上一年增加了7.4%。1996年到2000年美国完成的400多起收购中,四分之一是国外企业的收购事件,美国资本市场成为世界资本投资的对象,推动了股市的繁荣。

原因五:信息及通讯技术革命的推动。90年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对美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新经济”的概念风生水起。受益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企业组织更加灵活,供应链管理的改善使企业库存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因为各种新兴通讯方式的涌现,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娱乐、社交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进入90年代,网上交易服务引人注目的发展,推动了美国股票市场交易的活跃,也成为90年代非理性繁荣的因素。

1997年美国资本利得税从28%降至20%,刺激了美国股市的进一步上涨。

(5)2000-2007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引起的熊市与整治后的新一轮牛市

2000年1月以来,美国已经有100多家网络公司宣告倒闭,造成近万余人失业。11月底,纳斯达克跌破2600点大关,从九个月前5132点的历史高位上下跌了近50%。不只是互联网,整个高科技资本市场都共同面临着调整和困境: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在上市的当天就跌破

了发行价,一度只有53美分。而在国际上,思科的市场价值从5792亿美元下跌到1642亿美元,雅虎从937亿美元下跌到97亿美元,亚马逊从228亿美元下降到42亿美元。统计显示,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com公司倒闭。互联网泡沫终于破灭。2001年美国911事件使得美国股市进一步下跌,随之很多被牛市掩盖的金融丑闻也被揭露出来。2002年3月的下跌,一系列大企业假账丑闻被接连曝光,导致人们对上市公司产生信任危机,继“安然事件”被揭露后,又有相当一批大企业串通会计、审计机构做假账、虚报赢利的事件被曝光,并在6月至7月间达到高潮,终于引发了人们对股市的信任危机,股市持续下跌。

随后布什政府和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金融欺诈,恢复投资者信心。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和公司治理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同时从互联网泡沫破裂之时起,美联储就开始逐渐降息来刺激低迷的经济,实际GDP增长率从2001年的低点中节节攀升,于2004年达到了阶段性峰值,道指在2003年初达到最低之后,随即开始反弹。2006年与2007年两年,随着新兴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次级贷款抵押债券、信用违约互换等),使得金融市场更加繁荣发展,道指一度升至14000点。

(6)2007-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跌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同时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消息一出,令当日香港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777点,跌幅4%。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濒临破产,道指跌2%。4月4日裁减半数员工后,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7月10日,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第二天道指下跌300多点。8月11日,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8月14日,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道指跌至12800多点。8月16日,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8月22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23日注资70亿美元,28日注资95亿美元,29日注资52.5亿美元,30日注资100亿美元。9月18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

篇五:指数熔断机制的前世今生:美国上世纪80年代诞生

指数熔断机制的前世今生:美国上世纪80年代诞生

2015年09月08日 08:57:2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

? 评论0

?

?

? 打印 字大 字小

9月6日晚,证监会深夜发文表示,将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这一机制在全球金融市场其实普遍存在。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股票交易保护机制,

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以最近一次事件为例,8月24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开盘后,道指迅速扩大跌幅至6%,跌逾1000点,创雷曼兄弟倒闭以来最大。而在美股盘前,标普、纳斯达克和道琼斯股指期货均跌逾5%,触发“熔断机制”,从而导致美国三大交易所股指期货暂停交易。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

证监会发文中提到的“熔断机制”是指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的机制。“熔断机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证交会”)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交易风险。熔断制度,是1987年世界股灾发生以后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交易制度,其后,熔断制度又被引入股指期货市场,它的设立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

根据美国证交会的最新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即所谓“熔断机制”,但对于美股交易时段以外的股指期货交易,标准略有不同。

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当天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就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自1987年股灾以来,在以后的18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截至1997年10月27日全球股市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时启动过一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5月6日道指曾一度出现近1000点的暴跌,但并未触发“熔断机制”,引发了市场对于是否该更新“熔断机制”的讨论。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20多分钟内暴跌约1000点,降幅达9%,被称为“闪电暴跌”。

为避免发生类似“闪电崩盘”的市场异常波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12年6月1日曾发表声明表示,已根据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所和金融监管局的提议,将修改针对已上市的单个有价证券和大盘的交易“熔断机制”。

修改过的“熔断机制”方案,其中就包括上述提到的针对标普大盘指数下跌的触发机制。而除针对股市大盘的“熔断机制”,美国证交会对个股还设有“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的机制,即如果某只证券的交易价格在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该证券交易价格在15秒钟内仍未回到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对于标普500指数和罗素1000指数成分股以及430只交易所交易产品中价格超过3美元的个股,SEC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为涨跌幅5%,其他交易价格在3美元以下的流动性较弱的个股“价格波动区间”放宽至10%。

除了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也都采用了“熔断机制”。2013年5月23日,日经225指数大跌,日经225指数期货就曾触发“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

中国目前现状:沪深300指数期货曾考虑引入“熔断机制”

目前,除涨跌停板制度外,国内股票交易及商品期货交易中都没有引入“熔断机制”。在金融期货创新发展之初,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曾率先考虑推出“熔断制度”作为其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熔断机制”的设立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在涨跌停板制度启用前设置的一道过渡性闸门,给市场以一定时间的冷静期,提前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在国外交易所,“熔断”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沪深300指数期货是国内唯一曾考虑采用“熔断机制”的金融品种,然而最终并未实施。据了解,当初拟设立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熔断价格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当市场价格触及6%,并持续五分钟,”熔断机制”启动。在随后的五分钟内,卖买申报价格只能在6%之内,并继续成交。超过6%的申报会被拒绝。十分钟后,价格限制放大到10%。

然而,据最新修订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出现交易异常等情况,交易所可采取调整开市收市时间、暂停交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提高交易保证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限制出金等紧急措施。2015年2月11日,上证50ETF期权合约价格就曾出现大幅异常,就触发了”熔断机制”。

据悉,2月11日13点3分12秒,“50ETF购4月2400”和“50ETF购4月2450”股票期权合约价格出现大幅异常波动,其中50ETF购4月2400合约价格从0.1006元跌至0.001元,50ETF购4月2450合约从0.0808元跌至0.001元,此类交易异常便导致触发熔断机制。上交所曾针对上述熔断事件发表声明称,熔断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熔断机制可以在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给市场稳定和冷静的时间,快速平抑不合理的市场波动;二是可以有效降低大幅偏离理论价值的保单导致的损失。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姜兴春曾对媒体表示,市场一旦触及“熔断机制”,意味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与风险,通过“熔断机制”让市场参与者重视风险并理性对待当前行情,短时间暂停交易让市场多空保持理性以及正确评估市场未来走势,以做出风险管理决策,同时也对程序化交易稍有所干预。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也曾表示,“熔断机制”相当于“减震器”,它对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

的严重性,同时有利于消除陈旧价格导致期货市场流动性下降,并为逐步化解交易风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田阿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