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5:53 优秀作文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优秀作文

篇一:东明黄河大桥TJ-2标3连续梁承台施工方案(1)

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TJ-2标 K58+543.16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承台实施性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山东大钿蒂东明黄河大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颁发的招标文件、标前答疑会议记录及补遗书等有关内容;

(2)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第二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东明黄河大桥TJ-2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本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对现场的踏勘考察,以及充分考虑影响工程质量、工期的各种因素,遵循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我公司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施工经验及投入本合同段的资源配置。

1.2编制范围

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TJ-2标连续梁桥33~36#墩承台(开挖、封底、钢筋制作安装、冷却管设置、模板、混凝土灌注等)工作内容。

1.3 编制原则

(1) 遵循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的原则。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要求。

(2)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质量”的原则安排各项施工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3)配备充足的机械设备和配置专业施工人员承担劳务施工,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确保符合项目部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工程概况

2.1线路设计标准

道路标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桥面宽度:2×12.25m(桥面净宽);设计车速:120Km/h;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

2.2线路情况

东明黄河大桥TJ-2标连续梁桥起点里程K51+933.66,止点里程为K52+187.66,共1联(67m+120m+67m),合计3跨,全桥长度254m,设计纵坡i=-0.5%,桥面横坡2%。

2.3承台结构

连续梁桥承台设计为:主墩34#、35#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台(23×16.5×4m)。33#、36#墩为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承台(5×4.5×2.5m)。

2.4地理位置

本桥跨越黄河东岸大堤,分别位于大堤两侧,经现场实测34#、35#主墩开挖深度为5m,33#、36#墩承台开挖深度为3.5m。

2.5工程地质

经实地开挖探测,承台区域为堆积的第四系地层沉积,在设计承台的深度段为细沙层,其中34#主墩无地下水,33#、35#(主墩)、36#墩有少量地下水。

2.6沿线交通条件

项目区域内道路网发达,分布的主要道路有G106、荷东高速、长济高速等高等级公路,其中G209与本项目相交叉,与两条高速相连接,总体走向均为南北向。

新乡-荷泽铁路位于项目南侧3km左右,与本项目未发生交叉。在菏泽、东明、新乡、长垣设有车站。

现场重型车辆及材料运输道路主要利用黄河东岸一道防护堤,该段为柏油公路。主要利用当地村镇道路,基本为水泥路面,但不能通行大型汽车和重型汽车。

本桥址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好,有公路达工点附近。从公路进入工点需修建临时施工便道进入施工现场。

2.7主要工程数量

连续梁承台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连续梁桥承台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1 连续梁桥承台主要工程数量表

3.施工技术准备

3.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项目将由TJ-2标项目部组建队级管理机构。随该桥桩基础以上结构成立“桥梁工程二队”承担本项目工程施工任务。队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队长1名、副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组成队级领导班子,另配备质检负责人1名、安全负责人1名、材料负责人1名、试验负责人1名、财务负责人1名。管理层设工程技术室2人、安全室1人、材料室2人、财务室2人、试验室1人,设备室1人,分别对接项目部各部室业务。操作层设钢筋工班、模板工班、

混凝土工班、起重工班、张拉工班等5各班组。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图3.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3.2技术准备

(1)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复核各部标高与结构尺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仔细研究承台施工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提前进行承台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进行原材料供应厂家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

(3)轴线控制桩及水准控制点已测设完成,满足基坑开挖放线及控制要求。

(4)认真研究施工进度计划,使其符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5)提前定制承台模板,并在施工现场提前进行预拼装调试,以满足施工生产的各种性能。

篇二:东明黄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 录

一、概述 ............................................................................................................................................................... - 3 -

1.1工程简介 ................................................................................................................................................ - 3 -

1.2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参数 ....................................................................................................................... - 3 -

1.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 - 3 -

二、 承台施工 ..................................................................................................................................................... - 4 -

2.1混凝土配比 ............................................................................................................................................ - 4 -

2.2 钢筋绑扎、冷却管安装 ....................................................................................................................... - 4 -

2.3 模板安装 ............................................................................................................................................... - 5 -

2.4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 - 6 -

2.5 混凝土浇筑 ........................................................................................................................................... - 7 -

2.5养护方案 ................................................................................................................................................ - 7 -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 - 8 -

3.1温控方案 ................................................................................................................................................ - 8 -

3.2温控技术参数 ........................................................................................................................................ - 9 -

3.3 混凝土的养护 ..................................................................................................................................... - 14 -

3.4 混凝土温控控制 ................................................................................................................................. - 14 -

3.4.1温度监控目标 .................................................................................................................................. - 14 -

3.4.2温度监控目标的参考值 .................................................................................................................. - 15 -

四、施工注意事项 ............................................................................................................................................. - 15 -

五、方案的组织及施工保证措施 ..................................................................................................................... - 17 -

5.1组织保证 .............................................................................................................................................. - 17 -

5.2温度控制的措施 .................................................................................................................................. - 18 -

5.2施工措施保证 ...................................................................................................................................... - 19 -

5.3 应急措施 ............................................................................................................................................. - 20 -

5.4 方案风险评估分析 ............................................................................................................................. - 21 -

六、安全和环保措施 ......................................................................................................................................... - 23 -

6.1 安全保证措施 ..................................................................................................................................... - 23 -

6.2 环境保护措施 ..................................................................................................................................... - 23 -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TJ-3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概述

1.1工程简介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东接山东日照至东明高速公路,西接河南济源至东明

高速公路,大桥全长15206m,大桥由主桥和引桥组成,其中TJ-3标跨越黄河主河道,里程范围: K55+337.66~K58+873.66,全长3.536Km,全部为现浇悬灌梁-连续梁组合体系,共四联,分别为(67+7*120+67)一联及

(67+6*120+67)三联。主桥下部采用双薄壁矩形空心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合同段内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范畴。

1.2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参数

1.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所以其内部温升较其表面的温升幅度要大得多,而混凝土升温峰值过后的降温过程中,内部降温速度又比其表面慢得多,在这些过程中,混凝土内产生的应力(温度应力)是相当复杂的。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

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都较为复杂,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利情况且要求慎重,对模板、混凝土和养护等要特殊规定,否则易出现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常采用预埋降温管通水降温,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二、 承台施工

2.1混凝土配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确

保强度等级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前提.合理降低水化热为目的,采取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我合同段工地试验室现场取样,经过反

复试验,优先选用配合比TPB- 20120624-01(配合比总胶凝材料为360kg/m3,水泥用量为180kg/m3,粉煤灰矿粉用量为胶凝材料的50%共计180kg/m3为了减少水化热,在满足工作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细集料的用量,砂率为48%。采用的是缓凝性高效减水剂,有助于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 ,在此基础上备有多种备选配合比,以满足不时之需。

2.2 钢筋绑扎、冷却管安装

钢筋半成品场内加工,经验收合格后采用平板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分层绑扎施工,同步进行冷却管的安装,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进行冷却管的通水试验,试验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期间确保冷却管贯通,必要时进行通水试验,冷却管安装见下图:

2.3 模板安装 1)承台模板采用定型特制大块钢模(条件有限时可采用竹胶板方木组合),模板表面须平整清洁。模板采用内拉方式进行加固,拉杆采用钢筋套丝螺帽紧固方式锚固在型钢背楞上。

经过施工放样后精确拼装,上下采用φ25螺栓连接,纵横采用φ25钢筋焊接在承台主筋及桩基钢筋上,并穿过螺栓孔进行内拉,防止承台模板的整体位移,底脚采用水泥砂浆封底并调节平整度至设计高程。模板安装前必须打磨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2)内拉杆技术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随着混凝土浇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浇筑高度达到一定临界时,当侧压力达到50kN/m2时侧压力并不再随着高度而增加只是一个固定值。侧压力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0.22rct0?1?2V

12

篇三: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试桩项目-单桩静载试验方案

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

试桩项目

单桩静载试验方案

河南省交院工程测试咨询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1

二 静载试验方案.......................................................................................................... 2

2.1 试验依据及采用的规范.......................................................................................... 2

2.2 试桩目的............................................................................................................... 2

2.3 试桩类型及数量 .................................................................................................... 3

2.4 静载试验方法........................................................................................................ 4

2.5 加载装置............................................................................................................... 4

2.6 量测系统............................................................................................................... 5

2.7 加、卸载分级、稳定标准及卸载条件..................................................................... 6

2.8 现场试验记录........................................................................................................ 8

2.9 试验报告内容及材料整理 ...................................................................................... 8

三 试桩及试验场地要求.............................................................................................. 9

四 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10

4.1 安全保证措施...................................................................................................... 10

4.2 质量保证措施...................................................................................................... 10

五 现场试验应急措施................................................................................................ 11

附录.............................................................................................................................. 12

一 工程概况

拟建的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项目东接山东省日照至东明高速公路(简称:日东高速),西接河南省在建的济源至东明高速公路。本项目正线方案路线长度23.86km,其中黄河大桥全长15.2km,全桥共67联,跨越黄河的主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连续梁体系,主桥跨径布置为(67+7×120+67)+(67+6×120+67) +(67+6×120+67) +(67+6×120+67)。引桥上部结构为30m和50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下部采用柱式墩及薄壁墩,钻孔灌注桩基础,0号桥台采用柱式台,285号桥台采用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引桥为双柱式墩,大堤外的30m引桥桩基础直径为2000mm,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6500kN;大堤内的50m引桥桩基础直径为2200mm,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11500kN;主桥采用群桩基础,每个主墩布置12根直径18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105m,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12500kN。

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面净宽:2×净13.25m。

二 静载试验方案

受建设单位山东大钿蒂黄河大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将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对主桥范围内指定位置的钻孔灌注桩基桩进行单桩静载试验。

2.1 试验依据及采用的规范

2.1.1 试验依据

(1)、《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工程试桩要求》,中国公路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11.6;

(2)、《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工程设计施工图;

(4)、其他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

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工程设计施工资料。

2.1.2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其他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

2.2 试桩目的

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及建设单位对单桩静载试验的要求,本次单桩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有:

1) 通过试桩施工,研究钻孔灌注桩成孔及桩施工工艺,并研究灌注桩的施工设备、施工组织,施工泥浆和施工参数(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初凝时间等),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及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2) 通过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获取各土层及桩端持力层有关参数、测定桩基沉降和变形,进一步核定钻孔灌注桩各项设计参数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基桩合宜的持力层,验证单桩极限承载力,为桩型、桩长的优化设计提出建议,并为主体工程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3) 通过对桩底后注浆加固后的单桩静载试验,获取桩底注浆加固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检验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加固的效果,为钻孔灌注桩优化设计中注浆加固方案提供设计依据。

4) 通过对优化设计后的单桩静载试验,核定优化设计后单桩极限承载力,为主体工程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3 试桩类型及数量

本次单桩静载试验共选取4根钻孔灌注桩,均布置在主桥范围内,里程桩号范围为K58.000~K59.000。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建设单位的委托要求以及保证桩基和基础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目标,试验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

依据地质报告,根据地质、地层变化情况,不同的跨径布置情况,以及桩基的设计施工图纸,选择在代表性地质的位置,按桩基设计施工图纸浇筑1#试桩和2#试桩及相关锚桩,1#试桩和2#试桩设计桩长105.0m,设计桩径1.8m,单桩设计承载力12500kN,2#试桩布置桩底注浆管道。

在试桩混凝土达到能承受设计要求荷载后,对1#试桩进行单桩静载破坏性试验(加载至破坏或45000KN)。对2#试桩进行静载试验时,首先逐级加载到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25000kN后进行卸载,卸载完毕后,对2#试桩桩底进行后注浆加固处理,然后再次逐级加载,做静载破坏性试验(加载至破坏或45000KN)。

(2)、第二阶段

依据上述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在设计单位对桩基进行优化设计后,对优化后的桩基进行单桩静载鉴定性试验。

依据地质报告,根据地质、地层变化情况,不同的跨径布置情况,以及桩基的优化设计后的桩基施工图纸,选择在代表性地质的位置,按桩基优化设计后施工图纸,浇筑3#试桩和4#试桩及相关锚桩,在3#、4#试桩混凝土达到能承受设计要求荷载后,对3#、4#试桩进行单桩静载鉴定性试验。

篇四:东明黄河大桥跨东大堤连续梁施工方案

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TJ-2标

跨东大堤连续梁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K58+543.16)

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山东大钿蒂东明黄河大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颁发的招标文件、标前答疑会议记录及补遗书等有关内容;

(2)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第二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等。

(4)东明黄河大桥TJ-2标总体工期要求及施工进度计划。

(5)本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现场的踏勘的具体情况。

1.2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范围为: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TJ-2标连续梁桥墩顶以上部分,里程范围: K51+933.66~K52+187.66,含永久与临时支座、0#块、对称梁段、现浇直线段、合龙段、体系转

换、桥面铺装、防撞护栏、伸缩缝等工程内容。

1.3 编制原则

(1) 遵循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的原则。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要求。

(2)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质量”的原则安排各项施工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3)充分考虑本公司的实际技术能力、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与既有资源等,充分考虑影响工程质量、工期的各种因素,遵循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配备充足的机械设备和配置专业施工人员承担劳务施工,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确保符合项目部总体工期要求及施工进度计划。

2.工程概况

2.1线路设计标准

道路标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为28.0m,桥梁与路基同宽;设计车速:120Km/h;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涵及路基1/100。

2.2线路情况

东明黄河大桥TJ-2标连续梁桥起点里程K51+933.66,止点里程为K52+187.66,共1联(67m+120m+67m),合计3跨,全桥长度254m,设计纵坡i=-0.5%,桥面横坡2%。

2.3桥梁结构

连续梁桥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φ180cm),34#、35#

墩为主墩,承台设计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23×16.5×4m)。,33#、36#墩为边墩,承台分离式钢筋混凝土(8×7.5×2.5m), 33#、35#及36#墩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34#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实心墩。

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为67+120+67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法。桥面总宽27.5m,分为左右两幅桥面,主梁采用三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每幅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顶板宽度13.25m,底板宽度7m。悬臂长度3.125m,箱梁顶板横坡与桥面横坡一致,底板水平,通过腹板不等高来调整顶板横坡,腹板铅直。

主墩顶梁高7.2m(箱梁中心点高度),跨中和边支点梁高2.7m,箱梁0#块端部底板厚度为71.8cm,跨中底板厚度为30cm,梁底线形从距墩中心3m到距墩中心56m按1.8次抛物线变化。0#块底板厚度由距中心点3m处100cm线性渐变至71.8cm。

主梁顶板厚度为28cm。

主梁1-8#梁段腹板厚0.65m,9-10#梁段腹板渐变至0.45m,11-14#梁段腹板厚0.45m,其余梁段按照节点位置处的腹板厚线性变化。墩顶0#块设1个厚度4m的横隔板,横隔板上均设置进人洞。箱梁根部底板设泄水孔兼通风孔,同时腹板上部对称设置通气孔。

连续梁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每个“T”型除0#块外分为13对梁段,0#块长13m,其余各段长度为4×3.5m +4×4.0m +5×

4.5m,中跨合龙段长度为2.0m;边跨合龙段长度为2.0m,支架上现浇段长度为5.4m。悬臂现浇梁段最大重量为156T。中跨13#段各设

1到横隔板,中设进人洞。

2.4地理位置

本项目线路跨越黄河河段属于平原型地上悬河,河床总宽为8~10km左右,主河槽宽约1000m,洪水主要靠两岸堤防约束,两侧大堤高10m左右,堤内滩区比堤外高3~4m两岸河滩宽阔。该河段河道整治工程较多,主河槽两侧修筑了多处导流堤,使原来游荡的主河道趋于稳定,本桥主跨跨越黄河东岸大堤。

2.5工程地质

大桥两岸为冲积平原,桥基土为堆积的第四系地层沉积,厚度在150米以上,根据地质钻探资料,自上而下依次是粉土、黏土、砂土层,其中50米以上为亚砂土、亚粘土相间,50米以下夹有坚硬的粘土层。本工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6气象水文

工程区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多风,雨雪稀少。1月份最冷,最低气温-15℃;7月份最热,最高气温为38.8℃;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日照2587小时,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无霜期平均为215天。

2.7沿线交通条件

项目区域内道路网发达,分布的主要道路有G106、日(照)东(明)、长(垣)济(源)高速公路,G209与两条高速相连接,黄河东大堤为地方通行道路。

新乡-菏泽铁路位于项目南侧3km左右,与本项目未发生交叉。在菏泽、东明、新乡、长垣设有车站。

现场重型车辆及材料运输道路主要利用黄河东大堤进入,东大堤道路为沥青路面,从主跨下穿通过。其它当地村镇道路,基本为水泥路面,但不能通行大型设备和重型汽车。

本桥址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好,施工现场纵向贯通便道已畅通。

2.8主要工程数量

连续梁桥承台以上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连续梁桥基础以上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1 连续梁桥基础以上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表

篇五:东明黄河大桥机制砂工程要求总结

山东省东明黄河大桥工程 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讨论)

1 总则

1.1 为配合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正确使用机制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东明黄河大桥公路工程机制砂的预拌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1.3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及按本规程配制混凝土和生产混凝土制品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2 术语

2.1 人工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在4.75mm以下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2 泥块含量

机制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00um的颗粒的含量。 2.3石粉含量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 2.4 亚甲蓝MB值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u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 2.5 轻物质

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 2.6 压碎指标

用于检验机制砂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及控制其颗粒形状的技术指标。 2.7 碱集料反应

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3 基本规定

3.1 机制砂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砂场应做好矿山资源的勘察工作,经现场取样,岩石的抗压强度、岩性和SO3含量分析测试后,确定石料场和制砂场。对覆盖土层较厚、夹层含泥较多、母岩强度低以及岩石分层成片状等质量差的矿山应避免就地建场。岩石抗压强度和SO3含量应符合规定。宜使用洁净、质地硬质、无软弱颗粒及风化石的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等岩石生产机制砂,不宜使用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生产机制砂。

2)石料场确定后,应人工或机械清除表面覆盖土层或软弱风化层,使岩层裸露。 3)岩石开采破碎度要好,以符合制砂机的喂料要求。

4)制砂机安装应离采石场爆破区150m~200m以外,确保开采与制砂作业安全。 5)适用于制砂的破碎设备有:棒磨式、反击式、立式冲击破等,不能采用单纯的颚式破碎机。

6)制砂中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宜通过水洗除粉、旋风收集装置或静电收尘系统进行调整。

7)加工好的机制砂在连续10次(每小时抽样1次)抽样检测中,应至少有9次的细度模数与10次抽样的细度模数平均值相差不大于0.2。

3.2 机制砂必须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型式检验,并向有关管理部门备案。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颗料级配、泥块含量、石粉含量(含亚量甲蓝试验)、有害物质、压碎值指标、母岩单轴抗压强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碱集料活性。

1)砂的级别、规格和生产厂名; 2)供货数量及供货时间;

3)出厂检验报告、批量编号及执行标准编号。 上述证件不齐全不得出厂。

3.4 使用机制砂生产混凝土或制品时,应按机制砂出厂检验同等批量进行进场复检。复检的项目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泥块含量、石粉含量(含亚量甲蓝试验)、压碎值指标。

复检项目不合格的机制砂不得使用。

3.5 机制砂在堆放、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颗粒离析、混入杂物、粉尘飞扬,并应按岩性、级别、规格分别堆放和运输,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m。

4 分级与规格

4.1 分级

机制砂按技术要求分为I类砂、II类砂、III类砂。

I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等于大于C60各类的混凝土;II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它要求的混凝土;III类砂宜于强度等级为C30以下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4.2 规格

机制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3.7~3.1 中:3.0~2.3 细:2.2~1.6

5 技术要求

5.1 颗料级配

机制砂的颗粒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区

注:1)对于砂浆用机制砂,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0;机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600u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不大于5%;

2)配制混凝土上时宜优先选用II区砂。当采用I 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3)对于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300 u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5.2 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机制砂中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限值

5.3 有害物质

机制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沥青等杂物。机制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限值

5.4 压碎指标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机制砂压碎指标

5.5 岩石抗压强度

机制砂母岩强度为:火成岩不宜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宜不于80Mpa,水成岩不宜小于60Mpa。对配制C60及以上混凝土的机制砂,其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宜小于1.5。 机制砂母岩强度由生产单位检验后报中心试验室核验。 5.6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 5.7 碱集料反应

对重要结构部位及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机制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小于0.1%,判定为无潜在碱活性危害。反之,判定为有潜在碱活性危害。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碱活性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在3.0kg/m3以内。对重大工程,还需进行专门的试验论证,确认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时,方能使用。

6 试验方法

机制砂的取样、试样数量、度样处理应符合JTG E42-2005《公路工程试验规程》有关规定。机制砂的试验方法应符合JTG E42-2005《公路工程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制砂母岩搞压强度试验应符合JTG E42-2005《公路工程试验规程》有关规定,详见附录。

7 施工质量控制

7.1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1)加大原材料自检和抽检力度。每批进场的不同原材料都必须进行检测,未检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

2)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机制砂按有关文件规定要求选用,其各项技术指标除了满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