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心理健康教育作文5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32:07 初中作文
心理健康教育作文500初中作文

篇一: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宋文春

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话题,感谢领导给予的机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小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小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小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还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

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小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小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

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小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小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篇二: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又是新世纪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健康心理的培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才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调整好自己,适应人际关系,也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环境。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讲,无论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还是从教育过程到教育评价,都无不浸透着心理教育的印记。简言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双方心理交流的过程。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不容忽视。学校各科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品质教育,况且语文学科是“语言性”“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的包容体。换句话说,语文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反应,本身就是人性的张扬及个性心理品质的折射。根据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部分之一的作文教学,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更具优势。近年来从我在执教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和个人情感方面。下面就作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来探讨一下:

一、在作文指导中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健康心理品质的培育

在作文指导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审题、立意、选材等活动,

从整体上认识作文的中心和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注意把真情实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与教师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共鸣。

(一)同学之间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间的关系而困惑、苦恼。有些学生缺少“宽容”这一良好的心理品质,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常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别扭。于是,在一次对以“朋友”为话题的作文进行指导时,我有意这样引入:“同学们,在你和你的朋友或同学间,有没有过令你头痛的问题,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处理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我的话音刚落,有好些同学就在窃窃私语,也有的同学做沉思状。我没有中断这一场面,而是待课堂气氛稍微平静后,又接着说:“如果你有什么委屈,有什么新的感受可以和我们大家谈谈,是痛苦,我们会为你分担;是快乐,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请起来大胆地说说。”这时,班里已经有个别同学举手,其中一位学生讲述了五年级时被同桌误解过,当同桌知道事实后,赶忙道歉,但他没有原谅,因为他被伤的太深,但他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后悔,毕竟,同学、朋友间需要的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应该是“宽容”。这时大多数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我也及时对此加以肯定,引导学生认识“宽容”“诚实”“守信”等良好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在与同学朋友之间的重要作用。

主要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还有的是因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而造成的心灵伤害。针对这一点,我布置了《渴望_____》的半命题作文。为了让学生能写出这方面的真实感受,我积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人、事、物等。有位学生说出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整天拿自己跟邻居家的孩子比,一听这话他就想和父母大吵一架,埋怨他们为什么不拿自己与那些公司经理比。这立刻在其他同学心理产生了共鸣,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些同学说出了父母怎样逼着自己学习,不给自己玩的时间。对此他们感觉很痛苦,因为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自由。当然也有同学在认真思考,好像准备反驳那些同学的观点,只是一时还有些顾虑,但最终也还是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是否也该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一下,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将来着想的,不是吗?”这时很多同学陷入了沉思,我及时进行了疏导:“有些同学说得没错,同学们的压力确实比较大,属于同学们自己的时间太少,但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我们比他们强,希望我们比其他人更强,并且盼望着我们少走弯路,早日成为栋梁之才。”同时,我还建议同学们平时多和父母谈谈心里话,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这样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埋怨和痛苦了。然而此时,还有个别同学好像正沉浸在悲伤之中,我想他们一定有什么隐私被触动,于是就让他们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到作文中,并承诺保守秘密。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心理健康教育作文500)

主要表现在学生埋怨老师不理解他们,认为老师过多地干涉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好多同学因此而苦恼。为此,我充分利用作文《那一次,我_______》有意引导学生写一些关于师生之间发生的事。有些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都认为随着一天天长大,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并觉得以前的看法有些偏颇。 从实践情况来看,作文指导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从学生的作文和作文后的表现都可以看出来。

二、在作文批改过程中,也可以继续对那些不良的心理进行教育 有些学生在文中提到了父母想要离异,他非常痛苦,而且不知道该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作为孩子或者说是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能还读不懂父母(大人)之间的感情,老师建议你最好尊重他们的选择,也请你相信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会爱你的。”看到批语后,这位同学主动找了我,又向我讲了他的心里话,后来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他一有什么心事就会到我这儿来,而且不止一次,我的鼓励都使几乎要倒下的他重新站了起来。还有对上文提到的那位诅咒老师的同学,我在批语中指出他的做法,我能理解,但他确实需要端正态度,可以直接向老师提意见,把老师当作朋友,同时真心地鼓励他勇敢地为我提些建议,后来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它使我们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在批改作文过程中,更有利于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讲评作文时,我更重视及时指出学生心理品质存在的问题 对一些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应加大表扬力度,让其他同学也都以此为榜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把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指出来(只能泛泛而谈,不点名)让同学讨论帮助改正,当然也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对其加深理解。如:在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上设定甲方为“服从家长好”,乙方为“服从家长不好”。这样,在通过紧张激烈的辩论后,同学们对其认识会更加深刻。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中不论是指导,还是批改、讲评的各个环节对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对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更显示出其他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培养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跨过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道坎,也更有助于学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2004年4月.

篇三: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

心理辅导教育案例

个案现状

李铁平,男,本班三年级学生,父亲去了佛山打工,妈妈在阳山制衣厂打工,家里有哥哥和姐姐,都在读初中,妈妈除了要上班,还要洗衣、煮饭。另外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所以妈妈别说关心孩子的学习,有时为生活繁琐对他也没什么耐心,因此发现了他的身上存在以下问题:

1、自由散漫,上课不认真听讲,懒惰,从不写作业。

2、个人卫生较差,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近他,还经常捡同学们掉在地上的零食。

3、思维极端反常,自卑而又自尊,有什么事总是闷在心里,心理负担沉重,导致行为扭曲,有自暴自弃的念头。

问题分析

我通过观察,和他交流,电话联系他的父母,我发现他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2、父母的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也没耐心,爱的时候什么都满足,有情绪时就是拳脚相加,不和孩子做感情的交流。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他自己做事也就没有耐心,学习上就“破罐子破摔。”

3、内心的孤单与自卑,由于他的成绩一直较差,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自己的想法、需求都无处诉说,长期以来就形成可他孤僻的性格。别的孩子即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还有其他长辈或亲人的关怀,而他没有,孩子的内心深处非常的自卑。加上平时在学校没有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关心、帮助,他从不参加班里的任何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他身上的问题只要源于父母的疏忽,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于是,我决定从家长和他本人入手。

具体措施

1、通过电话与他的父母交流,希望他们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平时多打电话回家关心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真正的感受父母的爱。有时间要经常回家与孩子交流,给他买上生活和学习的必用品。

2、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多问同学、老师,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3、作为班主任,我会在他小小的进步后给与表扬,让他找回自信。发现他的问题,有策略地提出,并帮他改正。让他尽快融入班集体,找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4、针对实际情况,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让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每天按时上学、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这是一个合格学生的起码标准。

辅导效果

经过我和孩子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①虽然在生活上仍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努力去做。

②他已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有待提高,但能按时完成作业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③经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案例反思:

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行为习惯不良,不是天生的冷漠无情,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对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作为老师,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只要他在学习上获得点滴进步,就对他表扬和奖励。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看到他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的确,留守孩儿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爱好,为他们的兴趣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平时多注意他们的行为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他们作宣传,那么,这些多愁、怯懦的留守孩儿慢慢地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像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2年12月

篇四:作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作文教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定西市交通路中学 蔡雎 743000

[内容提要]:新课标作文教学注重情感教学,体验教学,强调人文关怀,本质上和心理辅导是一脉相承的。心理辅导可以使中学作文教学摆脱以技巧指导为主的误区,使学生从假、大、空式的写作转变到真情流露,达到心手合一,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作文教学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 作文课结合健康教育 实施策略

[正文]: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重新定位,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的特点。在学生人格建构方面,它强调“语文课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于写作方面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还对写作的相关技巧,写作的过程以及作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语文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化过程,而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必然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心理辅导。下面,就是我在十余年的作文课结合心理辅导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一、巧妙设计作文话题和训练目标,为学生搭建反映心理状态的平台。中学生有了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时机不到绝不会向别人敞开心扉,老师一旦意识到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就要灵活地搭建一个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向老师释放心曲,倾吐心声的平台。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有一定的亲和力,在学生心目中是可以信任接近的。在这个前提之下,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吻合学生心理需求的作文话题,并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借助写作把心里话写出来,为老师成功地实施心理辅导创造条件。例如:初一刚开学,很多学生会不太适应初中生活,怎样引导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积极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文话题——《初识新家》,让学生尽情抒写自己初到初一的心情和生活。为了让他们袒露真实的心迹,老师可以先讲一讲自己到某个新环境之后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让学生觉得老师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

个人,很亲切,这样他们就愿意在作文中说出真话。毫无疑问,老师读了这样的作文后会对学生的心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成功实施心理辅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内外注重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性,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无法进行直接观察,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却可以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所以,只要老师有心,就可以通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有学生上课精神萎靡心不在焉,他肯定有什么心事;有学生上课不喜欢发言,老师叫起来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说不上几句话就满脸通红,他自信不足胆怯有余;有学生回答问题言词偏激,他看待问题不够客观。凡此种种,都能反馈学生的心理,都给了老师一个信号:有些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需要老师引导。这就为发挥作文教学的心理辅导功能以良好的契机。

三、合理有效的点拨指导,发挥作文的心理辅导功能。语文老师的作文批语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途径。一个学生一本作文,一本作文一面影射学生心理的明镜。当学生袒露了心迹,老师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语。让学生通过作文批语及时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帮助,及时修正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事实证明,学生最喜欢的批语就是能让他们心中豁然开朗的语言,哪怕只有一两句,而那些关乎写作方法技巧的批语并不是学生最想看到的。有一个学生父母不和,她常常很是担心。她在作文中说了自己的苦恼,我在批语中不厌其烦地给她举例子讲道理,让她多和父母沟通,给父亲以适当的建议,并且让她明白: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儿女的可以建议,但或许不会奏效。最要紧的是不受影响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从那以后,很少看到这个女孩子的愁眉,她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了。

四、通过有针对性的作文讲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不是几句批语就可以奏效的,有策略的作文讲评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不同学生有不同内容的烦恼和困惑。很多时候一个学生的心理往往是一类学生的心理,所以可以借助作文讲评来有目标的实施心理辅导,让一堂作文讲评课解决一类型的心理问题。老师可以从某位同学的一篇文章反映出来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依据一些相关事例加以配合阐发,举一反三让学生明白事理;也可以设计一个话题让全班同学来讨论,让大家广开思路,在甄别中端正心态;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诱导。例如,对一些

身边和媒体报道的人和事写评论,要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顺便开展心理辅导

作文讲评中要对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进行心理和情感的疏导疗治。针对学生潦草写作,敷衍作文,病字病句连篇的现象,我不采用重作、罚作等强制手段,而是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入手,满腔热情的理解、引导、鼓励他们通过艰苦的修改磨练,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耐心的品质,尽力帮助他们获得写作的成功,让成功的喜悦和艰辛去疗治他们心理上的毛病。批改中,根据学生作文中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感疏导。有位同学在作文中流露出怨恨父母的情绪,我就写了一整页的评语进行开导,告诉他理解是双向的,要换位思考,终使这位学生弥合了与父母的感情裂缝,并时常涌动着一股感激、感恩的情思。

五、保护学生隐私,维护学生自尊心。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通过个别谈话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有的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写批语、作文讲评都很难展开也很难奏效,这时,老师可以找来学生个别谈话,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给我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为情所困的尴尬,她特意叮嘱别让别的同学知道这事,我前思后想决定和她面谈。一天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真诚的交谈,她的心结终于解开,成功地走出了情感的困扰。

新课标作文教学注重情感教学,体验教学,强调人文关怀,本质上和心理辅导是一脉相承的。心理辅导可以使中学作文教学摆脱以技巧指导为主的误区,使学生从假、大、空式的写作转变到真情流露,达到心手合一,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作文教学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系列论文,课题编号GS(2010)Z036,鉴定证书编号GSGB(2013)J180。

篇五: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不少学校主要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进行心理咨询,实施健康教育,这无疑是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种途径。但是,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应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科教育的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功能。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作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言为心声”,文章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心灵的一面镜子。把作文训练作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又能为学生营造一片激发写作欲望的“蓝天”。近年来,笔者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心理疏导,指导学生写好心理笔记

处于青年时期的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再加上沉重的学业压力,考试的紧张焦虑,师生、同学及父子、母女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对社会的不适应,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他们“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困惑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指导学生写“心理笔记”,就是疏导学生心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唤醒自我,勇于展现自我。有心理专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让学生了解自己,懂得自我反思,懂得自我调节,懂得热爱生活,他们才会真正成人。心理笔记就像学生“照镜子”,对照自我,分析自我,讲真话,抒真情,写性灵,扬个性,通过“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形式,达到自我疏导、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让学生敞开心扉“讲真话”的同时,笔者还通过短信式交流、个别谈话、书信往来、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引导学生。首先,帮助学生认清模糊问题。由于年龄、知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有时对人和事的看法过于肤浅、片面,甚至偏激。教师除了欣赏学生勇于讲真话的勇气,还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在学生“宣泄”之后,注意疏导,使学生朝着健康方面发展。其次,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今天的技校生,崇洋媚外,唯利是图者有之;有学生甚至还有极端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因此,心理笔记绝不应该仅仅注意“讲真话”,更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注意自身的修养,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调心育人,指导学生写“心在旅途”的系列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布置若干专题,如“心灵大碰撞”系列作文,让学生专写人际关系的某一方面所引发的内心矛盾冲突;又如,布置“心谷回音壁”系列作文,让学生专写自己在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等感受,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

折、苦闷等。再如,“我心飞扬”系列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强化其成功体验和自信心。

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引入调心育人的具体作法,主要有两种:

1.利用作文题目引导

利用作文题目本身的导向性,进行心理教育,可以起到一种正面的作用。技工学校的学生,中考成绩一般不太如意,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主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等多方面都比大中专学生逊色,彼此之间差异也比较大。经过半学期左右的学习,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就更明显地反映出来。优秀学生的自负和舍我其谁的气势,以及差生的自卑、自怨自艾的情绪,都非常明显。于是,笔者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高射炮弹可以把飞机打下来,但打蚊子就远不如蝇拍;拳头可以致人死命,而打跳蚤则只能自己吃亏;人干渴于沙漠之中,一口水能够救命,而所携带的一千两黄金则只能成为累赘。骆驼和小羊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比对方强,并且各有依据,高高的树枝上长着肥嫩的树叶,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小羊却怎么也吃不到。小羊发现墙头那边长满了肥嫩的水草,就从墙洞钻过去美美地吃了起来,而骆驼却只好“望草兴叹”。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请以“长与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这篇有关“自我”的论题作文,就是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没有必要自卑,也没有必要自大。同时,还要注意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只有处理好了“长与短”的关系,班集体才能更和谐地发展。

2.利用点评讲解,积极引导

喜欢听好话,不愿听恶语,是人之常情。在一篇差的文章中发现其闪光点,无疑可以维持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欲望。作文稍好的学生,每一次看到一点成功,无疑会更有成就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还可以养成一种正常的竞争心理。

三、分析心灵,指导学生写好“心理诊断说明书”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即把学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或纪律问题来处理,导致许多新问题的出现。正所谓“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借鉴和采用了魏书生的教育方法,学生出了问题后先“号脉”,启发其写“心理问题诊断说明书”,收到了较好的实效。例如,笔者班级有一位男生,成绩中上水平,表现不错,但一到考试就焦虑紧张。一次学期中段考试,他有偷看他人试卷的行为,被发现后情绪波动很大,整日忧心忡忡,成绩直线下滑。对此,笔者没有严厉训斥他,而是循循善诱,让他静下心来写出考试前后心灵深处的矛盾冲突以及压力和焦虑,写出事发后的内疚和不安。这位学生流着泪写完这份“心理病历”后,很快就卸下了心灵上的“包袱”。从此,轻装上阵,最终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通过调查对比,笔者发现,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长期练笔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交往心理、个性心理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

2.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学生自从写心理笔记以后,逐渐养成了用笔和教师进行交流的习惯。由于和教师的及时沟通,很多师生之间的矛盾和误会,都渐渐消除。特别是许多学生学会了换角度想问题,试着去理解教师,教师也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使教师、学生能够互相理解、互相认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3.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叶圣陶说:“作文材料来源于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自从开展活动以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提高了、增强了,写作兴趣被大大激发,文章内容真实感人,写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增强

俗话说“言为心声”,心理作文训练反映的是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学生在写心理笔记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了关心,学会了宽容,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感和小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使他们在作文中学会了做人。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