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云南冬天的树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8:07 体裁作文
云南冬天的树林体裁作文

篇一:云南冬天的树林教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1】

一、导入

说到“冬天的树林”,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呼啸的寒风、飞舞的雪花,想到

光秃的树枝和山岭,但是当我们在前面加上“云南”两个字的时候,我们的眼前

又会浮现出南方丛林的朦胧画面。没有去过云南的人,一定会在心里描绘出自己

的那幅场景,但是,当我们读完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你才会发现,自己

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贫乏。

于坚,诗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

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

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

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

于坚一直生活在云南。他说,云南是边远地区,但并不意味着写作也是边远

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个地方,而在于你是从哪个地方看见那种普遍的、超越时

间的东西。你在具体的时间里表达了没有时间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作家。

二、目标展示

1、理清文章层次。

2、把握描写落叶飘落的用意,认知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一)

快速浏览文章,标注字音,勾画重点词,并划分文章的层次。

明确:

1、字音

裸露( ) 脚踵( ) 榉( )树 牛蒡( )花 震慑( ) 咀嚼( )( ) 麂( )子

2、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3)什么是云南的冬天。

第二部分(4—7)细腻地描写了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并强调要回

到事物本身。

第三部分(8—14)写真正地走进自然,对大自然专注的凝视和倾听。

四、自学指导(二)

阅读4-7节,思考: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树叶的下落和北方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在作者的心里,树叶的飘落有着怎样的特殊价值?作者的表现方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明确:

(一)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苍绿”,“葱茏”,“暖和”,和“冬天”甚至“北方的抢手货”都无关。

(它的独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通过对树叶的描写来展现的。云南和北方一

样,树叶一样会死去,但是它的下落有着自己的特点。)

(二)树叶的下落(第4-7节)

1、不同

“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

“时间并不强迫树叶们在预定的时刻一齐死去”——非关季节

“你永远看不到它们全体死去”

“死,永远只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非集体

“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

——生长与死亡共存

2、特殊价值

“辉煌的事件”、“美丽”

(既然说是事件,那就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学生画出展现叶子落下过程

的句子。)

1)“辉煌的事件”

“它并不在乎这种处境的变化,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像一只金蝶”

——不在乎处境的变化

“它并没有向花朵炫耀自身,进而索取花粉的愿望” ——不炫耀,不索取

“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

——对落下有自身的把握

“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

一种事物” ——树叶的死亡是另一种新生

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白描,很少用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

法。它 去除了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

实状态。在写景上的表现力也是非常强的,与详细描绘相比毫不逊色。

2)“美丽”

落叶“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它们的丰富使落叶

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

(叶子落下的细节是如此地美丽,但是却被抹去,人们只用简单的“落叶”

二字概括,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五、合作释疑

叶子落下的细节是如此地美丽,但是却被抹去,人们只用简单的“落叶”二

字概括,这是为什么?

明确: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梧桐树,叶又黄。

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些文人在绘景时都掺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人们看见过落叶,却没有注意过落叶的美丽形态,想到它的时候“永远想不出用什么意象来区别、表现它们”,头脑“空白”,这表明了人们的文化审美往往有着以往知识积累的一种阻碍,因为它们,我们忽略了叶子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所以,我们要回到事物本身。

(所以请大家齐声朗读第7节,重新体验一下一片叶子的落下。)

六、当堂检测

高效P39 7、8、10题

七、板书设计

苍绿、葱茏、暖和

非关季节、非集体

云南冬天的树林 落叶——

辉煌、美丽

无视美丽——文化阻隔

【课时2】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目标展示

1、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

2、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三、自学指导

阅读8-13节,感受作者笔下云南树林的宁静与自在,再次体会白描手法呈现的风景的本身质感。

并思考:第8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几段是以怎样的视角来展现的?为什么这样展现?

明确:

1、9节

“有什么在落叶上‘沙沙沙’地走??只能倾听”

13节

“看光怎样渐次向事物的西部移去??布满树干和填空”

——作者笔下的景物是实实在在的景致,因为他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2、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再次说明云南冬天的树林死亡与生命是同在的,他们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应该去除绿叶向上、落叶凋零的俗套意义,去接近事物的本真;本节后半段提出“躺下”可以去接近事物本真,下面几节文字具体展开以“躺下”的姿态亲近自然的情形,具有启下作用。

3、视角——“躺在那儿”

看到了很多风景:树叶、天空、黑蜘蛛、鸟儿、蚂蚁、光

(为什么要躺着?站着、坐着不行吗?躺着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吗?)

原因——“躺下”,意味着去掉人的自高自大,放弃万物灵长的地位,真正地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而不要想当然地去表达什么意义。这样我们才能澄怀虑思,真正地沉入自然中去,感受它的本真的一面。

四、点拨拓展

1、既然作者崇尚“躺下”,那么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我们应该来如何确切表达呢?从文章中找出你的依据。

明确:

“宁静、自在、沉思或倾听”(8节)

“世界上有些地方,看是无能为力的,想象也不能抵达”(10节)

“你的听觉完全被恐惧和自卑所占据”“你听错了,你听见的是你自己的顾虑重重,疑神疑鬼和一颗疲弱不堪的心在跳动”(13节) ——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就好像我们提起“落叶”可能会伤感、寂寞、孤独、悲观。但是,这些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它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正是由于作者的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审美态度,作者才会对云南冬天的树林产生物我同一的审美体验,在描写时,才采用白描的方法极其本真地展现它们的美好。)

2、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 ――《便条385》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

“马”代表事物本身,“形容词”是人类加诸马身上的种种属性,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

人们总是在事物身上加上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遮蔽了”。

五、总结

所以作者在14节通过叶子的自然状态来表明:

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敞开,我们才看到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

作者想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物我同一的澄明之境,追求的是那种自然的自在状态,带我们走近自然,注意凝视和倾听她??

六、当堂检测

高效P37—39练习

七、板书设计

树叶

天空

“躺下” 观察 黑蜘蛛 尊重、接近、感受自然

鸟儿

蚂蚁

八、教学反思

篇二:云南冬天的树林教案

云 南 冬 天 的 树 林

于 坚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弄懂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2、理解作者别样的自然观,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3、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白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春 天 秋 天 夏 天 冬 天

二,介绍作者

于坚,青年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少年时遇学校停课流窜街头,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

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

三、检查预习

1、字词过关

暖和 ( ) 裸露( ) 脚踵( ) 榉( ) 树 牛蒡( )花 震慑( )咀嚼( )( ) 单薄( ) 麂( )子 Xiàn jǐng( )( ) 干 zào ( )急 zào ( )

2.重难句子理解(结合图片)

四、文 本 研 习

1、云南冬天的树林有何特点?

苍绿 葱茏 暖和

2、云南树叶的死亡与北方树叶的死亡有何不同?

(1)云南树叶的死永远是单个的,

北方树叶的死多是集体的。

(2)云南树叶不在固定的季节死,

北方树叶多在特定的季节(冬天)死去。

(3)云南树叶的死令人感动,

北方树叶的死令人惆怅或怜惜。

3、为什么说“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

光辉、灿烂、美丽

4、理解“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的含义。

(1)因为叶子离开了自身的属性,离开了自己的本质,离开了集体,选择了全新的深红或者褐黑;

(2)因为它在落下的过程中,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种动作,把握了自身;

(3)因为落下并不是死亡,而是成为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树叶的死亡是另一种新生)

5、那么一片叶子的落下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于坚是用怎样的一双眼睛来观察的?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六节课文并作出解答。

过程:腾飞、漂浮、绵延。

细致的观察与准确的描写。

冷静、客观而敏锐的眼睛。

6、“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忽视了这些细节?

7、探讨:为什么我们一提到冬天,就想到寒冷;一提到落叶,就想到死亡和凋残? “北方的心境”的束缚

传 统 意 义 的 束 缚

忽 略 事 物 本 身

8、文章第8节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再次说明云南冬天的树林死亡与生命是同在的,他们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应该去除绿叶向上、落叶凋零的俗套意义,去接近事物的本真;本节后半段提出“躺下”可以去接近事物本真,下面几节文字具体展开以“躺下”的姿态亲近自然的情形,具有启下作用。

9、作者除了通过观察一片叶子的落下,来捕捉到了大自然美丽的细节,还观察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辉煌事件?是以什么姿态观察的?为什么?

观察 黑蜘蛛织网

鸟儿自在生活

蚂蚁的生活场景

树叶和天空

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这就是要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10、第9节对声音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思考:9—13节的景物描写强调的是对景物本身的客观冷静的观察,这与传统的看待自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白描。

传统中我们看待自然总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比如叙述绿叶的攀登并仰视他,哀叹落叶的“寂寞”并为他伤感。本文的描写却是让我们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想走进自然,就必须卸去对自然的预设的想法,让自然呈现自己的状态。

11、对待传统,历来就有:“维护和突破两种主张,你有何看法?

五、拓 展 延 伸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便条385》

讨论:你认为怎样才是客观的描写“一匹马跑过草原”

撇开“骏马”这一传统意义,发挥想象,描述一匹马跑过草原时的生动画面。

六、把握主旨

于坚想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物我同一的澄明之境,追求的是那种自然的自在状态,带我们走近自然,注意凝视和倾听她??

七、写作特色

1、倡导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2、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3、叙述、描写与议论的完美融合。

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

1、于坚: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 ――《便条385》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马”代表事物本身,“形容词”是人类加诸马身上的种种属性,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

人么总是在事物身上加上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遮蔽了”。

2、避雨的鸟

——于坚

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

青鸟 小小地跳着

一朵温柔的火焰

我打开窗子

希望它会飞进我的房间

说不清是什么念头

我洒些饭粒 还模仿着一种叫声

青鸟 看看我 又看看暴雨

雨越下越大 闪电湿淋淋地垂下

青鸟 突然飞去 朝着暴风雨消失

一阵寒颤 似乎熄灭的不是那朵火焰

而是我的心灵

篇三:高二语文云南冬天的树林导学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

于 坚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弄懂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云南冬天的树林)

2、理解作者别样的自然观,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3、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白描)。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于坚,生于昆明,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含深意,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哲学认知。有诗作《诗六十首》,散文集《丽江后面》、《云南这边》、《老昆明》等。于坚是以诗名世的,他说:“我是一个用眼睛来观察事物的诗人,我不喜欢在想象中虚构世界。读者以为诗歌总是想当然的,忽然出现了我这种诗人,不做梦了,而是睁着眼睛四下看了,他们受不了。”其实,于坚的散文,也是“睁着眼睛四下看”的产物。当然他不仅仅“看”,“看”的同时也在“想”,正是认真的“看”和平实而又深邃的“想”构成了于坚散文独特的审美魅力。

于坚一直生活在云南。他说,云南是边远地区,但并不意味着写作也是边远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个地方,而在于你是从哪个地方看见那种普遍的、超越时间的东西。你在具体的时间里表达了没有时间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作家。

二、检查预习,找关键句,理清结构,知其大意(可置于“文本研习”过程中具体解决)

(一)简析文题

文题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对象,中心词“树林”前面的“云南”是对地域的限制,“冬天”是对时间的限制。而且,“云南”和“冬天”互为限定,这就告诉我们作者要写的是特定时空中的“树林”。文题很有吸引力,生活在北方的人,没有去过云南的人,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云南冬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也许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心里描绘出一幅图景。

(二)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段):什么是云南的冬天。(云南的冬天有别于北方的冬天——独特性) 1段:写树色。

2段:写心境、意象。

3段:过渡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4-7段):细腻地描写了一片树叶的“死去”的全过程,并强调要回到事物的本身。

4段:写树叶非集体性死亡,生死连绵共存。

5段:写叶的落下是辉煌的,叶生叶落只是一种方式的转换。

6段:感叹叶落的美丽细节被抽象为空洞的“落叶”。

7段:庄重地记录树叶落下的时间、地点。

第三部分(8-14段):写真正地走近自然,对大自然专注地凝视倾听。

8段:在云南冬天的树林里,惟一的愿望就是躺下。

9段:概括地写躺在树林里的视、嗅、听、感。(林中丰富的形、色、光、音) 10段:观察树林中的蜘蛛。

11段:观察树林中的鸟。

12段:观察树林中的蚂蚁。

13段:观察树林中的光,体验黑暗中的神秘。

14段:自然客观地、自由地“在”着,无需言说。

三、文本研习

(一)第一部分

1.第1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云南的冬天”和“冬天的云南”并体现其特点的?

作者没有泛泛而谈“云南的冬天”或“冬天的云南”的特点,而是紧紧扣住树的颜色(也注意其范围)来写:“云南的树一片苍绿”,“绿色有深有浅,有轻有重”;群山“一片葱茏”,“偶尔的有些红叶、黄叶从这里那里冒出来”;“这无边无际的绿色”直到三月“也不落去”。

2.第2段仍是写云南冬天的特点,角度与第一段相同吗?为什么?

不同。第1段主要是从“树色”“叶色”写,第2段主要从“心境”“意象”写,由此突出云南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的不同。云南冬天的树是“一片苍绿”、“一片葱茏”的,即便“偶尔的有些红叶、黄叶”,也是暖和的,是无需“棉袄、围巾这些北方的抢手货”的。

3.第3段“然而,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是对前文的转折,说出了温暖和葱郁背后的另一种事实(云南的冬天并非就是一片生命繁盛的景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永恒),这句冷静的表达,让人为之震悚,它超出了通常的阅读期待;结构上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第二部分

1.第4段中,作者写云南树叶的死亡,强调的是什么?它和北方树叶的死亡有什么不同?

强调的是它不是集体性的,也不是在某一个季节(冬天)同时被迫一齐死去,而是可以在任何季节、任何年代、任何钟点内进行着的个体自觉自愿的选择。(“因此,死亡本身是一次选择”)

在北方,落叶以“集体”的状态出现,与季节相关;在云南,落叶则是每时每刻,但又是“个体”的,非季节的。(对比)

2.为什么“在云南冬天的山中,忽然看到一簇色彩斑斓的红叶,人会感到触目惊心、热泪盈眶”?

这是对第1段“偶尔的有些红叶、黄叶从这里那里冒出来,使山林的调子显得更为暖和”的呼应和深化。作者认为“落叶”的黄色、红色是温暖的象征;叶的死亡“本身是一次选择”,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体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个性化选择,叶拥有了生命自主权;还因为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它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还因为云南树叶的死亡、生存是共存的,落叶的死去非但不令人感到凄凉,反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灿烂的美,死亡是灿烂的、辉煌的,所以看到红叶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可联系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3.阅读5-7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一片叶子的落下”称作是“辉煌的事件”?又是怎样叙述展示这一“事件”的?

(1)背景与起因:云南冬天,“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一匹兽的动静”(5)。

(2)时间:“在秋天或者夏天??在它自己的时间内”(5)“在12月31日下午4点10分51秒落下”(7)

(3)地点:云南冬天树林中,“不论那里是水还是泥土,是石头还是空地”(5)“一片在山冈的斜坡上??踩着风梢过了红色沼泽”(7)

(4)过程:离开——落下——腾飞——漂浮——绵延——进入大地。(5)

(5)结果:转换形态,永恒存在。生命与死亡皆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进入了另一种时间”,成了“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5)

(6)评价:“辉煌事件”。

参考问题①:第5段,作者说一片落叶“像一只金蝶”,“但它并不是金蝶”,为什么? 作者说一片落叶“像一只金蝶”,是因为它腾飞的姿态;说“它并不是金蝶”,是因为在作者看来它的行为是一种自在的行为,它是在完成自己生命的一个过程,和别的事物并无关系,不像蝴蝶的飞舞是为了向花朵炫耀,进而索取花粉。

参考问题②:为什么说“一片叶子的死亡令人感动,如果这感动引起了惆怅或怜惜,那么此人就不懂得云南的树叶”?怎样才算“懂得云南的树叶”?

因为这是用北方的心境来感受云南了。对云南的树叶来讲,叶子的存在并没有消失,只是转换了形式,化为永恒。作者力图回到事物本身,去除意义的遮蔽;对落叶的情感不是惆

怅或怜惜,而是赞赏和感动。(可联系庄子“一死生”的思想以及龚自珍的诗“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庄子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认为“无”是首,“生”是脊梁的头,“死”是脊尾,生死是同属于一个整体的。也正因为他认为死生同一,才会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

参考问题③:第6段作者提醒人们应当注意叶子的“落下”,“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啊”,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忽视了这些细节?为什么我们一提到冬天,就想到寒冷;一提到落叶,就想到死亡和凋残?

A.“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这两首诗中的物象实际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B.于坚: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便条385》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马”代表事物本身,“形容词”是人类加诸马身上的种种属性,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当诗人给马加上了一些出于主观的描绘,就将它的形象固定化了,这就会影响和限定我们对于马的理解和感知。诗人的主观认识让客观事物失去了其源始的本真状态,当我们借着诗人的描绘来认知这一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感知就被诗人的主观言说给遮蔽了。希腊人称存在者的无蔽之境为“去蔽”,意思是,去除遮蔽,与在的本真状态相遇,到达其澄明之所。我们在这里看到有奇妙关系的三者:在、思、语言。“在”经由“思”而成为语言,然而语言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思”,造成对“在”的遮蔽,使我们看不到“在”的真相。所以海德格尔说:在思中,在成为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如果人通过他的语言居于在的宣告和召唤中,那么,我们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是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因而,两家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

打个简单的比方:当我们需要传递“春天来了”这个讯息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春天”这个语词做这个时令的载体,于是,语言成了存在的家。然而我们在接受“春天”这个语词的同时也接受了它的历史(我们不是原创,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的语言);而且,也没有谁能保证我们是在我们的“本意”上使用语言,更不可能保证我们使用的语言不被别人误读。因此于坚说过一句话:我们离不开语言。这个离不开有正负两方面的含义,从正的方面说,离开了语言,我们无法认识、组织、表达世界,包括表达我们自身。从负的方面说,语言也会对我们形成一种“遮蔽”,成为我们的眼睛与世界的本真之间的一种障隔,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真正意义的沟通。人总是在事物身上附加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遮蔽”了。因此,作者于坚在这篇散文中努力去除他者的语言带给我们的“遮蔽”,甚至尽力去除他自己的语言带给我们的“遮蔽”,力求从“有我之境”走向“无我之境”。第一部分中,于坚已经为我们除去了那些形态和意绪的笼罩,去除了诗人的语言(“冬天”一词)对我们所形成的遮蔽,带领我们走出了定势思维和固形认知,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冬天)。作者一点一点去除别人的言说在我们心中形成的遮蔽,让我们看到云南冬天的树叶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它充满了绿色的生机。然而紧接着,作者又开始去除他自己的语言对我们形成的遮蔽:虽然云南冬天的树叶一片葱茏,却并不表示它们就不会死去。在此部分,作者更是极力去除“语言”和“意义”的遮蔽。

参考问题④:如何理解第6段“在那些文字里,一片叶子只是一个名词和些许形容词的集合体,没有动词”这句话?

作者认为,那些关于树和森林的书的作者,并不关注“这些树是何时掉下来的”,没有关注其过程,只是将落叶看成静态的被观赏物,没有把它们看成有着自身运动的独立生命。

参考问题⑤:第6段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落叶”“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

这是因为作者不满意传统文化对“落叶”的机械象征,在作者看来,落叶未必是衰败、死亡,未必是孤独、飘零,落叶和树上的绿叶只是存在方式的不同罢了。即使从人的审美需求看,落叶也许比树上的绿叶更绚丽夺目。

参考问题⑥:怎样理解第6段“它们的丰富使‘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这句话的含义?

落叶飘于不同的时间,有各种各样的花纹、色彩与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美,但是在“落叶”这个概括性的词语与笼统的称谓中,每片树叶落下时的一切美丽细节都被抹杀了,不同个性特征都被抽象了,一切差异都被消去了。所以作者认为相对于落叶本身的“丰富”,“‘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于坚想要告诉我们的可能是,因为“文化”的“笼统抽

象”的缘故,我们提起“落叶”总是会想到很多,比如会伤感,会寂寞,会孤独,会悲观,但这是人类自以为是地强加于落叶的。作为落叶本身,其实我们知道的实在很少,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得,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的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它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没有对每片落叶的具体观察和思考,想当然地、固定化地去理解“落叶”,当然显得空洞了,真实的审美理解当然也就等于是一片空白了。

参考问题⑦: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对几片叶子落下的时间和落点“记录”得如此精确?

时间和落点的精确记录,正是对以往笼统的落叶观感的颠覆,表明作者尊重每一片叶子的行动过程,反感对落叶的僵化的意象框束,提倡认真地、投入地去体认一片树叶的落下,这正是尊重自然的体现。

参考问题⑧:作者为什么把“一片叶子的落下”称作是“辉煌的事件”?

因为叶子的死与生,一样的美,一样的令人震撼、感动和难忘;因为它并不在乎处境的变化,随时起飞而不炫耀、不索取,无欲无求,无情无念;落下的方式独特,与众不同,有个性;还因为它离开集体落下来,就意味着选择了它的内在,开始把握自己的命运,拥有了生命自主权,有了“对自身的把握”;更因为落叶并不象征死亡,绿叶并不象征生命,叶子落下实际上都算不上死亡,只是形态和存在方式的转换而已,或者说是一种新生。

“事件”这个词用来形容“落叶”,看似大词小用,实际也是在为我们去蔽。走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也常会看见一片片的落叶,但有谁会把它当作一个事件呢?然而,作者现在对我们说:除去他人的言说对你的遮蔽!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辉煌的事件!

参考问题⑨:请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处描写,体会一下落叶的“辉煌”!(例析如下)

A.“它们所往不同,一片在山冈斜坡上,一片在豹子洞穴的边缘,有两片在树的根部,还有几片,踩着风梢过了红色沼泽。”让人感觉落叶非常浪漫,它们最后的归宿地都富有美感和神秘感。落叶不是奔赴一个死亡的坟墓,而是一场浪漫的、富有童话色彩的旅行!

B.“这些被叫做‘落叶’的东西,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没有生命支撑的花纹,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有鱼的美,又有绘画的美;由于这些美来自不同时间内的单个的死亡,因而色彩驳杂,深浅不一,缺乏某种统一的调子,它们的丰富使‘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作者把我们概念当中的萎败的落叶描绘得很美很丰富,有色彩,有图案,赋予了没有生命支撑的落叶以崭新的生命。作者复活了“落叶”的概念,还原了种种细节,把它由一个干枯的名词变得有形有色。

参考问题⑩:作者对“叶子的落下”抱有什么情感态度?请具体说说理由。

作者没有见叶落而生悲,没有惆怅或怜惜,因为落叶并不象征死亡,绿叶并不象征生命。作者以冷静而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树叶的落下,抱着平静的甚至略带欣赏的情感态度,是由衷的赞赏和感动,是喜爱和敬畏。(具体理由结合云南冬天树叶的死亡的特点)

4.朗读第5自然段,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

(1)写一片树叶落下的全过程,化动为静,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十分逼真。“离开”“落下”“腾飞”——描写准确细腻。“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那不是来自某种心情、某种伤心或依恋,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力求写出景物的客观状态,所以多用白描来呈现直观状态。

(2)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段文字比较。“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准确生动。并且还用了比喻、类比、和大量的形容词描绘了月色的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通过比较可体会到白描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很少用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篇四:云南冬天的树林

云南冬天的树林

教学目标:

1、 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 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于坚《便条385》

请生说一说这首诗的主旨。

明确:能扣住物与词、世界本真和文学的关系来说即可。

引入于坚的散文《云南冬天的树林》。

一、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全文。并在读完以后说一说你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教后记中补充学生答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 采用对比的手法。

二、全文中,更多的笔触是在写云南冬天树林中的景致,阅读这些段落,思考品味这些写景与我们以往所读过的景有什么差别?

学生选择文中的片断,朗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明确:林中丰富的形、色、光、音

黑蜘蛛

蚂蚁

光及暗中的形、色、光、音

(于坚)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

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致。 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三、这是以怎样的视角来写的?

“躺在那儿”——一种动作、一种视角、一种姿态

为何要采用这种视角?

朗读P80“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一节、P79中关于“落叶”的文字。

思考:1、本质上加双引号有何意味?

我们平时抹去了所有的细节,只用空洞的“落叶”这个词代替。因为“文化”的缘故,“传统”的缘故,“人之常情”的缘故,我们提起落叶时总是会想到很多,我们可能会伤感,会寂寞,会孤独,会悲观,但是作为落叶本身,其实我们知道得实在很少,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惯,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的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他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和言说以外的风景。

2、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试在书旁作简要点评,并交流。 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我们不应流于所谓率也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

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四、朗读文中最后一节,说说在和在着的区别。并总结全文。

这一小节写了树叶的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是指党人放低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

教后记:

篇五:云南冬天的树林定稿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弄懂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2、理解作者别样的自然观,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3、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追求(白描)。

一、导入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

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

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如果人通过他的语言居于在的宣告和召唤中,那么,我们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是居于完

全不同的家中??因而,两家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海德格尔《通向语言之路》)

海德格尔所说的“在”,就是“存在”,因为我们活在不同的“存在”里,所以我们各自

的言说背后有着不同的蕴涵,我们的“可以沟通”,往往是流于表层的。而且,那些言说往

往会对我们形成一种“遮蔽”,成为我们的眼睛与世界的本真之间的一种障隔。由于语言的

遮蔽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的沟通的不可能性,大约从巴别塔开始,直到现在仍没有

结束。

二、作者介绍(见创新方案)

三、整体感知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3)什么是云南的冬天。

第二部分(4—7)细腻地描写了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并强调要回到事物本身。

第三部分(8—14)写真正地走进自然,对大自然专注的凝视和倾听。

四、文本研习

1、云南的冬天和我们想象中的冬天是一样的吗?我们心中的冬天在于坚笔下是哪里的冬

天?云南的冬天有什么特征?阅读1-2节,划出关键的语句

明确:于坚笔下的云南的冬天是和北方的冬天相对的,云南冬天的树是“一片苍绿”、“都

是绿的”、“一片葱茏”的,是暖和的,是无需“棉袄、围巾这些北方的抢手货”的。(比较、联

想的手法)

2、第二段仍是写云南冬天的特点,角度与第1段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不同。第1段主要从“树色”、“叶色”写,第2段主要从“心境”“意象”写,

由此突出云南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的不同。

补充:蓝胡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有很多漂亮的房子,他还有各种各样的金银餐具、雕刻家具和镀金马

车。但不幸的是、这个人长着一撮蓝胡子;这胡子使他显得那么丑陋,那么可怕,所有的女

人和姑娘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他的隔壁住着一位高贵的夫人,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和

三个儿子,他送了很多礼物给隔壁夫人家,并娶了她的女儿。

一个月以后,蓝胡子对他的妻子说,由于要做一笔重要的生意,他必须到外地去一趟,

至少需要六个星期;他出门期间、请她尽情地玩乐。她可以把她要好的女友请到家里来玩,

如果高兴的话,还可以同她们一起到乡下去;无论在哪里,她都可以好好地款待她们。

“这是开两个大贮藏室的钥匙;”他对妻子说,所有的房间你都可以打开,什么地方你都

可以去,但是我禁止你进入那间小屋子。如果你把它打开、你得到的只能是我的愤怒。”妻

子答应一切都严格按照他吩咐的去做。蓝胡子出发后,妻子打开房间,在那里看到了无数精

美的地毯、床、沙发、桌子、以及从头到脚都能照见的大镜子,这是她所见到的最漂亮最华

丽的家具。但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妻子还是打开了小屋的门。在小屋里,她又惊慌又害怕

地发现地板上布满了血迹,血迹上映出了好几具挂在墙上的女人尸体:她们都是蓝胡子的前

妻,是被蓝胡子一个个杀死的。她怕得要命,手里那把刚从锁里拔出来的小钥匙掉在了地上

沾上了血迹。她惊慌地想把它擦掉,它怎么也擦不干净。

当天晚上蓝胡子就回来了,并向她要钥匙,她把钥匙递给他时,发现了钥匙上的血迹。

蓝胡子很生所,气势汹汹地吼叫起来,连整座房子都震动了。可怜的妻子来到楼下,痛哭流

涕、披头散发地跪倒在他的脚前。“什么也救不了你,”蓝胡子说,“你心须去死!”然后,他

一只手揪住她的头发,另一只手挥舞着大刀,准备把她的头砍下来。

这时,大门被砸开了,三个手握长剑的人冲进来,向蓝胡子扑过去。蓝胡子认出他们就

是他妻子的哥哥,三个哥哥紧迫不放,他还没跑下门前的台阶就被抓住了。他们用剑刺穿了

蓝胡子的脚膛,他倒在地上死,可怜的妻子得救了。

3、第3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是对前文内容的转折,说出了温暖和葱郁背后的另一种事实,这句冷静的

表达,让人为之震悚,它超出了通常的阅读期待,结构上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 通过关键句的查找,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关注的是个体树叶的死亡。那么云南树叶的死亡

和北方树叶的死亡有什么不同呢?阅读第四节,划出相应的语句回答

明确:云南:“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

“死,永远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

北方:“作为集体,作为树叶这个词的死亡”

“自己的离去同时也是一个季节的结束”

在北方:落叶以“集体”的状态出现,与季节相关;

在云南:落叶则是每时每刻,但又是“个体”的,非季节的。

5、第5段,为什么说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

明确:“事件”,看起来是大词小用,实际也是作者在为我们去蔽。走在校园里,我们也

常会看见一片片的落叶,但有谁会把它当作一个事件呢?“事件”这个词,在历史书当中出

现最多,若非大事,谈不上事件。然而,作者现在对我们说:除去他人的言说对你的遮蔽!

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辉煌的事件!他不仅细致地描绘了它落下时的全过程,

想象了许多美丽的细节,甚至还郑重地记录下这“辉煌的事件”发生的时间——

“它并不在乎这种处境的变化,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像一只金蝶” ——不在乎处境的变化

“它并没有向花朵炫耀自身,进而索取花粉的愿望” ——不炫耀,不索取

“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 ——对落下有自身的把握

“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 ——树叶的死亡是另一种新生

不要以北方的心境来感受云南。于坚有庄子“一死生”的思想。正因为庄子认为死生同

一,才会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庄子认为“无”是首,“生”是脊梁的头,“死”是脊尾,生

死是同属于一个整体的。于坚在这里也有类似的认知:树叶的存在不仅仅属于树和天空的时

间,它还属于另一个时间和另一种空间。一片叶子落下,叶子的存在并没有消失,只是转换

了形式。

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白描,很少用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它 去除

了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在写景上的表现

力也是非常强的,与详细描绘相比毫不逊色。

6、 一片叶子的落下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起因、经过、结果)包含了那些美丽的细节?

明确: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或者雨中,或者随着一只鸟的沉浮,一匹兽的动静……忽然就从那绿色的大陆上腾飞而起(起因)

它从他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它并不向下,而是漂浮着(经过)

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没有生命支撑的花纹,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因而色彩驳杂、深浅不一,缺乏某种同意的调子(细节)

它们所往不同,一片在山冈的斜坡上,一片在……踩着风梢过了红色的沼泽。(归宿)

7、请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处描写,体会一下落叶的“辉煌”!

A.“它们所往不同,一片在山冈斜坡上,一片在豹子洞穴的边缘,有两片在树的根部,还有几片,踩着风梢过了红色沼泽。”让人感觉落叶非常浪漫,它们最后的归宿地都富有美感和神秘感。落叶不是奔赴一个死亡的坟墓,而是一场浪漫的、富有童话色彩的旅行!

B.“这些被叫做‘落叶’的东西,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没有生命支撑的花纹,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有鱼的美,又有绘画的美;由于这些美来自不同时间内的单个的死亡,因而色彩驳杂,深浅不一,缺乏某种统一的调子,它们的丰富使‘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作者把我们概念当中的萎败的落叶描绘得很美很丰富,有色彩,有图案,赋予了没有生命支撑的落叶以崭新的生命。作者复活了“落叶”的概念,还原了种种细节,把它由一个干枯的名词变得有形有色。

8、叶子落下的细节是如此地美丽,但是却被抹去,人们只用简单的“落叶”二字概括,这是为什么?

A.“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这两首诗中的物象实际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B.于坚: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便条385》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马”代表事物本身,“形容词”是人类加诸马身上的种种属性,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当诗人给马加上了一些出于主观的描绘,就将它的形象固定化了,这就会影响和限定我们对于马的理解和感知。诗人的主观认识让客观事物失去了其源始的本真状态,当我们借着诗人的描绘来认知这一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感知就被诗人的主观言说给遮蔽了。希腊人称存在者的无蔽之境为“去蔽”,意思是,去除遮蔽,与在的本真状态相遇,到达其澄明之所。我们在这里看到有奇妙关系的三者:在、思、语言。“在”经由“思”而成为语言,然而语言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思”,造成对“在”的遮蔽,使我们看不到“在”的真相。所以海德格尔说:在思中,在成为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如果人通过他的语言居于在的宣告和召唤中,那么,我们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是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因而,两家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

打个简单的比方:当我们需要传递“春天来了”这个讯息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春天”这个语词做这个时令的载体,于是,语言成了存在的家。然而我们在接受“春天”这个语词的同时也接受了它的历史(我们不是原创,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的语言);而且,也没有谁能保证我们是在我们的“本意”上使用语言,更不可能保证我们使用的语言不被别人误读。因此于坚说过一句话:我们离不开语言。这个离不开有正负两方面的含义,从正的方面说,离开了语言,我们无法认识、组织、表达世界,包括表达我们自身。从负的方面说,语言也会对我们形成一种“遮蔽”,成为我们的眼睛与世界的本真之间的一种障隔,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真正意义的沟通。人总是在事物身上附加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遮蔽”了。因此,作者于坚在这篇散文中努力去除他者的语言带给我们的“遮蔽”,甚至尽力去除他自己的语言带给我们的“遮蔽”,力求从“有我之境”走向“无我之境”。第一部分中,于坚已经为我们除去了那些形态和意绪的笼罩,去除了诗人的语言(“冬天”一词)对我们所形成的遮蔽,带领我们走出了定势思维和固形认知,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冬天)。作者一点一点去除别人的言说在我们心中形成的遮蔽,让我们看到云南冬天的树叶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它充满了绿色的生机。然而紧接着,作者又开始去除他自己的语言对我们形成的遮蔽:虽然

云南冬天的树叶一片葱茏,却并不表示它们就不会死去。在此部分,作者更是极力去除“语言”和“意义”的遮蔽。

9、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对几片叶子落下的时间和落点记录得如此精确?

明确:时间和落点的精确记录,正是对以往笼统的落叶观感的颠覆,表明作者尊重每一叶子的行动过程,反感对落叶的僵化的意象框束,提倡认真地、投入地体认一片树叶的落下,这正是尊重自然地表现。

10、第8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有何作用?

明确:第8段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层意思是针对上文而言,作者再一次说明,在云南冬天的树林,生命与死亡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树上树下都是一种平常的自在的存在,所以“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作者实际上是,想告诉读者,不应落入所谓绿叶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该去除它们的“遮蔽”,(以审美的姿态)以尊重自然物的态度去接近事物本身。这一段的后半节,是第二层意思,讲如何去接近事物本身,那就是“躺下”。综合起来,作者提倡带着“一种归家的心情”平和地看待生死,看待叶生叶落,以“躺下”的姿势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在,并学会沉思或倾听,不要总是以习惯性的“文化好恶”想象冬天树林的孤独,反抗自然的节律,矫情地期待“另一个季节”。

11、文章第8节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再次说明云南冬天的树林死亡与生命是同在的,他们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应该去除绿叶向上、落叶凋零的俗套意义,去接近事物的本真;本节后半段提出“躺下”可以去接近事物本真,下面几节文字具体展开以“躺下”的姿态亲近自然的情形,具有启下作用。

12、怎么理解第8段的“躺下”?

明确:“躺下”可以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动作,一种观察的角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就是去除我们种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抛弃意义的干扰),亲近自然,去感受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态。 综合起来,作者提倡带着一种归家地心情平和地看待生死,看待叶生叶落 ,以躺下地姿势享受自然地宁静和自在,并学会沉思或倾听不要总是以习惯性地文化好恶想象冬天树林地孤独,反抗自然地节奏,矫情地期待“另一个季节”。

13、9——13段都以“躺在那儿”领起,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①第9段:看树、树叶等。从视觉(“仰望散漫在树干和叶子之间的光束和雾片”到“同样辉煌”)、嗅觉(“松开四肢”到“松鼠和蛇的气味灌进去”)、听觉(“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到“只能倾听”)和知觉(“你最后连倾听也放弃了”到“山中的某处”)四个角度写人躺在那儿享受着林中的形、色、光、味、音,渐渐到最后连倾听也放弃了,物我同一了。这是一种宁静祥和的人生,真正进入到一种“自在”的状态了:“你们并不意识到?在?,只是在着,在那儿,冬天,山中的某处。”(注意“在”与“在着”的区别)

②第10段:看黑蜘蛛。作者形容这黑蜘蛛说:“自足自在的昆虫,守着它那一份很小的天堂,一动不动。”这种自足自在,是人类所没有的。

③第11段:看鸟。作者说鸟的生活是一种最无作为的自在,鸟的世界里没有功利的价值标准,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与自然融为一体。作者甚至嫉妒一只小鸟聆听到的世界,那一定是人类以芜杂的心灵无法聆听到的美妙与澄净。开头用了一段冗语,“看一只并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在偷看它的鸟”到“但你不知道它是那些名字中的哪一只”。说明大自然的东西是无法言传的,每个生命本身也不是一个名字所能概括的。所以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个生命本身,就要认真的看,哪怕是看鸟那些看似无聊的举动。

④第12段:看蚂蚁:蚂蚁的紧张、勤奋、团结、严密。让作者惊异的是,蚂蚁虽然没有思想(也不需要思想),但却一样可以成为世界的主宰。而作者所见一切源于心思的单纯。

⑤第13段:看光及暗中的错觉与真相。在光中,人对眼前的事物产生了丰富而美妙的错觉,心中充满了命名的兴奋和喜悦。与此同时,万物之灵长的感觉渐渐回来,人类的自大同样是人在自然面前对自我的错觉。而到了黑夜,人的真相就暴露出来了:在比自己更强大的生命面前,被恐惧和自卑所占据。(不能躺了,站了起来——人对树林产生错觉,人对自己产生错觉——人的真相露出,树林的真相隐没)

“你的离去使树林的真相永远被隐没。回头望望,那一片耸起在星夜中的黑暗的东西,是你无以言说的东西。”——语言的尴尬,语言有先天的弱点,无法描述本真的自然。于坚笔下的树林依然是于坚的感受,不是你的。文字的背后造成了新的遮蔽。自然在本质上是无以言说的,他只是存在着。

第5小节关于落叶的那段描写,比如第9小节对林中声音的描述,第13小节对光的描写等。其实,通篇都是实实在在的景致,但惟独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真诚的心发现了它们并呈现了它们。如第11段写一只鸟,对它的动作与神态叙述得也非常细致;又如第12段写蚂蚁忙碌、紧张、勤奋。所有这些由于作者的耐心,放慢了观察的节奏,使得人们能静下心来体察自然的神奇,发现了匆匆忙忙和自以为是时所无法看到的许多细节,这种客观化的描写反而更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礼赞。

14、第14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这一段紧承第13段“树林的真相”而言,云南冬天的树林,无论真相是否被隐没,它总是“在”着,不需言说,呈现出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这里,作者没有搞什么意义深刻的象征或比喻,而是承认事物原原本本的、实实在在的“存在”。 这仍然是一种去蔽:即便人逃离树林,语言逃离了存在,但存在仍然“在着,不需要言说”,并且“在世界的念头之外”,既在“明朗的高处”,又在“阴暗的低处”,在云南冬天“那山冈上的树林上”。它是神秘的自在者,不以人类的言说为转移。

五、重点句子分析

1、第1段,一方面说在冬天,云南的树一片苍绿,一方面又说“绿色有深有浅,有轻有重”,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表面上矛盾,其实不矛盾。“一片苍绿”是笼统的、整体的印象,是远观或统观时得出的结论;而“绿色有深有浅,有轻有重”是具体的,局部的印象,是近观或细察时得出的结论。远远望去,粗略一看,是一片苍绿;贴近观察,细心审辨,“绿色有深有浅,有轻有重”,这又是气温不同造成的。

2、第4段,为什么“在云南冬天的山中,忽然看到一簇色彩斑斓的红叶,人会感到触目惊心、热泪盈眶”?

明确:这是对第1段“偶尔的有些红叶、黄叶从这里那里冒出来,使山林的调子显得更为暖和”的呼应和深化。作者认为“落叶”的黄色、红色是温暖的象征;叶的死亡“本身是一次选择”,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体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个性化选择,叶拥有了生命自主权;还因为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它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还因为云南树叶的死亡、生存是共存的,落叶的死去非但不令人感到凄凉,反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灿烂的美,死亡是灿烂的、辉煌的,所以看到红叶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可联系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3、如何理解第6段“在那些文字里,一片叶子只是一个名词和些许形容词的集合体,没有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