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理想人格,理想境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1:38 体裁作文
理想人格,理想境界体裁作文

篇一: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当今心理学所说的人格一语,源出拉丁文persona,大略指由具有相当统合性与持久性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特质,亦即个人较为持久地表现出来的“社会自我”。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此“人心”应作人格解)。出生不久的婴儿,尚无所谓人格,个个都是天真颟顸,活泼可爱,长大后却千差万别,有的成为伟人英雄,有的沦为恶棍罪犯。人格如何形成?何以有种种不同?什么是合理的人格?人格是否可以自由塑造?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佛学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家独特的解答。

关于人格何以形成、何以有种种差别,西方心理学家有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人格特质论和完全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学习而成的人格学习论两种对立的主张。与两极对立的人格形成说相比较,佛学可谓持中道的人格形成论。在佛学看来,人格的形成,应说以“根”为因,以境为缘,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此所谓 “根”,指生来即具的秉性,是一种异熟果,有如植物的茎叶花果必从其根而生,人天赋的根性,是形成人性格的根本和起点。从唯识学看,天赋的根性,无非是阿赖耶识中所藏的心、心所种子,及部分异熟果。人格的形成或许与遗传因素有关,然遗传因素,或遗传因素的物质基础血型、染色体等,及成长环境,在唯识学看来也是宿世的业所感得的异熟果,属阿赖耶识相分,而所谓心、心所种子,也不过是宿世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习气,具有生起同类心理活动的潜在力量。种子须遇缘才能出芽生根抽叶开花结果,先天的根性须在后天的生活中才能得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家庭、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熏染而增长或减弱、改变,不断种生现,现生种。作为因缘所生法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自性,而是不断受熏、不断塑造的过程。一个人人生各阶段的性格可能会有所不同,幼时因环境压抑而性格内向者,以后因得志可能转为外倾;凶恶的罪犯经改造可变成良善守法的好人;有操守者的革命者在金钱美色的诱惑腐蚀下可变成贪官墨吏;淳朴的山民走进城市后可变成狡诈的奸商;??如此等等,是生活中习见不鲜的现象。

西方人从不同角度,将千差万别的人格归纳为种种类型。如果要从佛学中找出一个人格类型说的话,那么天台宗的“一心十法界”,可谓内涵有最能代表佛教人格类型说的思想。一心十法界,意谓每一众生的心识中都具足十重法界,十法界从主体方面讲,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类有情,这十类原是对宇宙中从低到高的一切有情的归纳,有生命类型、精神境界层次的意味。天台宗认为这十类有情都具足于人间,具足于当下一念,可以从人的心理状态、精神境界、言行去判别其归属于哪一法界。质言之,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语言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人格,可以分为从地狱到佛十大类型,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西方心理学家解释:偏执、侵略和焦虑为地狱性,永不能满足的口腔欲求为饿鬼性,无控制的情欲为动物性,讲求竞争和效率为修罗性,自恋主义为人性,“高峰经验”为天性。

在佛法看来,以侵犯为特点的地狱、以索取为特点的饿鬼、以愚痴为特点的畜生三类人格,是人性的堕落,乃不合理。合理的人格,起码是以有理性、能按人伦道德以理制情、自他两利为特点的人型人格。人型人格者才配称为人。《经集》中佛陀指出,完人应有智慧,具有有效率、诚实、正直、温和、顺从忠告、不骄傲自大、知足、不挑剔、安闲、生活简单、克制五欲、成熟、不妄语、不过分执着家人、不犯为智者所谴责的错误等特质,以到达最终的宁静(涅槃)为理想。大乘佛教所树的合理人格,是菩萨型,此类人具有“不为自身求快乐,但欲救护诸众生”的深切大悲心,全身心为“利乐众生、庄严国土”而奋斗,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清彻智慧、无缘慈悲,服务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关切众生、愿作众生良朋益友的侠骨热肠。中国佛教界所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及经中所述“执持正法,摄诸长幼”的大富豪维摩居士,“不断烦恼,不修禅定”而广事教化的弥勒比丘,善说佛法的王妃胜鬘夫人,到处参学的青年善财童子等,都是菩萨型人格的典型。菩萨人格的圆满,便是佛,为佛教的最高理想人格。

从先天的诸条件如心心所种子、遗传因素、生理机制、生活环境等为既定的异熟果之角度讲,人并非完全像人类学家舍勒等所说的那样,出生时每个人都是个空白的x,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其被动的一面,起码在其起点上是被动的、受天赋条件决定的。多数人受心识中有漏种子的制约,环境中声色名利的诱惑和恶友的影响,不自觉地形成六凡界的人格,若稍不注意道德修养,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力太大,很容易向下堕落,形成地狱、饿鬼、畜生型的下劣人格。但从心灵具自由意志和智慧抉择力的角度看,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角度看,人格形成又有其主动性的一面。在个人而言,每个人八识仓库中,皆不乏人天型人格的种子,具足十法界所含有的一切,具有佛性乃至本来是佛;现实社会的教育、文化和宗教教化,提供着引导人们向上的正面增上缘。每个人完全有选择人格成长方向、自我塑造人格的自由和自主性。在家长、学校、社会而言,有教育、率导人们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自塑良好人格的责任和主动性。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在佛学看来完全是自己塑造而成,是好是坏,责任完全在自己。当然,家庭、学校、社会也有一定责任。

自塑为何等人格,成地狱饿鬼还是成佛,关键在于知见。众生之所以自塑为众生,乃至自塑为下劣的地狱饿鬼畜生型恶人、庸人,在于不如实知见,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知业报因果,不明假我非实、色声香味触及财色名位本空,挚爱假我,贪求世间的声色货利等,其执着深者,被善恶无报、人死断灭等邪见所误导,遂不顾他人和公众的利益、不管法纪道德,恣意造作杀盗淫骗等恶业,自塑成地狱等人格。具正确人生观和合理的理想、相信善恶有报者,能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身心,自利利他,向善向上,提高精神境界,自塑成人、天型的人格。若能思考存在问题,亲近善友,获得佛法的正见正信,勤修戒定慧,积集福慧,依佛法如实观察诸法无我的真实,以无我无住的清净心服务社会、利乐民众,便会在佛法的指引下自塑为菩萨型的高尚人格。树立正见,因而被强调为做人的首务,学佛的基石。藕益大师《灵峰宗论》卷二有云:“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决定人格或品格高下的关键,是假我之执的深浅有无。从地狱型人格到佛陀型人格,是一个假我之执从极深到浅、由浅至无的进程。假我之执愈深,愈为自私,其人格愈是低下,其我与我所实际上也越小,乃至其自我被禁锢于狭窄黑暗的监狱囚室中,或成为连一个亲人和朋友都没有的“孤家寡人”。假我之执愈浅,其人格愈高上,其我与我所实际上愈大,大到佛陀之全宇宙无不是我、我所。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说得好:“我观的发达是内观和外延成正比,内观越深,其外面的活用则越广。”“离了感觉的、肉欲的因素,无论内外自我都会逐渐扩大。”

学佛修行,实质上即是自塑合理、理想、完美的人格。太虚大师以“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一偈来表达他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是对他所倡导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宗旨的集中概括。此偈意谓成佛之最高理想的实现,须从完善人格做起,学佛,即是完善人格,人格的极度圆满,便是成佛,便是自性潜能的圆满开发或圆满的自我实现。学佛修行,完善人格,按太虚大师之说,应从人型人格的自塑着手,按佛教的人乘正法做一个合格的人、好人,“佛学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个人。”“完安物质的生活,增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佛乘宗要论》),遵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用麻醉品五戒,敦伦尽分,尽职尽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天型、四圣型人格一层层晋升。若要作人中的贤圣,须按天乘正法,力修十善,净化自心,布施奉献,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若要自塑成四圣型尤其是菩萨型、佛型人格,须按大乘佛法,以诸法无我的正见为导,以“无所得”为诀要,在社会生活中力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六度”,伏断烦恼,利乐众生,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带动、摄化众生,改造、庄严国土。《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耧多罗三藐三菩提。”照见诸法无我的智慧和离一切我相的清净心,是自塑成菩萨型、佛型人格的根本。

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

的示范作用等外缘,对人们人格的自塑,是极其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增上缘”。强缘可以遮伏弱因乃至强因,即便根性甚劣、恶习难改者,若教导有方,亦可化莠为良。根性良善、恶习较少者,受恶劣环境的熏染,也可能堕落沦坠。社会生存环境,特别是道德风气、文化水准、经济状况、民主程度等,对公民人格的自塑起着巨大作用。国家、政党、社团、学校、文化机构,及宗教等社会教化体系,肩负着引导民众自塑良好人格的重任。作为社会教化体系的佛教,自觉以引导众生向善向上乃至超出生死为己任,佛陀以开示、引导众生悟入他所知见的宇宙人生真实、一一自塑成佛,为出世说法的“一大事因缘”,教导佛弟子以四摄法摄引广大众生,一起修善积德。《长阿含·善生经》佛陀教诫在家佛教徒见人作恶须劝诫遮止,以诚意待之,以慈心慰念,示以人天正道。《杂阿含》第926经,佛陀教导在家弟子不仅自己信佛修善,而且要教化、引导别人修正信、持戒、布施等十六法。大乘更以摄化众生、庄严国土为菩萨必须修习的课目,《摩诃般若经》卷二六谓菩萨若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自己也不能成佛。《大宝积经 ·郁伽长者会》规诫居家佛教徒:必须随所住处,劝导教化周围的众生,不孝顺者劝令孝顺,无智者教以智慧,悭吝者劝其布施,多嗔怒者劝其安忍,懈怠懒惰者劝其精进,贫穷者给予周济,有病者给以医药,作众生的保护者、归依处,若不如此,是乃失职,“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呵责”。至于当政治民,本是大菩萨事业,若能以正法引导全体国民努力修善,以德治国,其功德甚为巨大。若不能教化国民自塑合理人格,使社会风气不正、人民品质低劣,便是严重失职了。

篇二:孔子理想人格

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

说起孔子设计的理想人格学说,到底定义是如何,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想法,没有标准的衡量范式。一般看来,将孔子的“理想人格”定义为以下几个版本:

第一种,最普遍的版本说法。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之所以感觉上最为普遍,是因为其言简意赅,简单一句话,就将其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令人很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

第二种,比较详尽版本。此版本为第一版本的扩展说,讲具体的“内仁外礼”扩展说明了一下,如下: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礼”统一的伦路到的为基础,以“圣人”和“君子”为主要模式,包含对“仁”“义”“礼”“智”“信”的综合要求,表现为“内圣外王”的人世型人格。

第三种,从较深入的精神层面上阐述的版本。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论述主要包括理想人格的精神价值内涵、理想人格的品质特征和理想人格的层次等方面的内容。孔子在理想人格的实践中,提出了立志、学习、克己和修己、内省等几种途径。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和实践是密切联系的,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理想人格模式和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对其概念上定义的版本,我自己就只写了这简单三个版本,而对其深刻的含义剖析,孔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详细含义的简单概述如下。

孔子对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人格,包含着对人的“仁义礼智信”的全面要求。我简单的概括这五方面的要点来说明:

⑴ 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以一个圣哲胸怀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仁”在他的理想人格里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第一,孔子认为天地万物人为贵。孔子认为仁之方是忠恕之道,推己及人,主张人与人相处要互相尊重和同情。第二,仁本身包含有义。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理想人格中要求中“仁”最为重要,它不是一个道德的重点,而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人的理想人格不是在生命的某一时刻能得到最终实现,而是在对“仁”的终生追求中完成的。

⑵ 义

而对于“义”,孔子在义利关系上,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应把义放在首位,将利益放在第二位。从这一原则出发,孔子又进而提出“君子义以为质”,认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行义。为了实现“仁”和“义”,甚至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⑶ 礼

孔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模式是“仁”“礼”统一的社会,他所设计的理想人格也必须具备“礼”的素养。他认为君子须知礼,用礼,好礼。在“仁”与“礼”的关系上认为要“克己复礼为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⑷ 智

孔子的理想人格也是“仁”“智”统一的人格,孔子非常重视“智”在人格中的地位。这里的“智”主要指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质是“知礼”以便于“行仁”。同时,智对于其他的道德因素也有很

大的作用。

⑸ 信

“信”是孔子对其理想人格的要求之一,认为一个人立身行事必须讲信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打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在《卫灵公》中也说:“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从“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简单了解了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的含义后,还应该分析其意义所在。其思想对于后世之人有何种影响呢?

众所周知,理想人格的核心就是“内圣外王”。而如何做到真正的内圣外王,成为孔子定义上的君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学习期理想人格的学说思想,我们明白了,要做到“君子”,就应该首先要修身养性、进行道德完善,然后要将自己的修养成果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去。 所以,也可以说理想人格就是“仁爱忠孝”!

“仁”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实到个人的具体修养上,“君子”则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所以,用“君子”来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推行影响大众,也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学术界公认,孔子的道德思想可以表述为“成圣之学”,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成圣之路”而展开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在儒家思想中,能够负载儒家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现实主体就是“君子”。在《论语》中,孔子虽然经常表达出对圣人的仰慕之情,但他更多地是把君子人格作为生活的楷模和实践的目标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他经常将君子与小人对举,以表明自己的价值倾向和道德追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固然是儒家道德实践的最高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应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的道德,逐渐地向着成圣之路趋近。

从此看来,通过对理想人格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全面修养,不管是精神层面的,还是学术素质方面,都有利于为祖国培养健康全面的人才!

另外,孔子的理想人格模式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封建社会的理想人格大都是以他的模式为范本进行演化的,并形成了厚重的传统人格文化积淀。这种人格文化的积淀,对于今天现实人格的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有深远意义。

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专业班级:古典文献一班

姓名:孙卉霜

学号:100150314

2012年4月1号

篇三:《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绪论

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 文化的含义

? “文”:各色交错的纹理

? “化”: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

? “文化”合用,见于《易贲卦》

? 对文化三个层次的理解:

1. 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 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 马克思认为:

1.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 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二、 分类与结构

(一) 物质生产文化

(二) 制度行为文化

(三) 精神心理文化

三、 功能

(一) 记录功能

(二) 认知功能

(三) 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各种传播手段

(四) 教化功能

(五) 凝聚功能: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

(六) 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

一、 三元会通的中国文化

? 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

?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

?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在

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

? 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

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 自然经济的基础和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占统治地位的是

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 发展: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农业的开端)-------夏末至商代

(由原始氏族公社变为奴隶主贵族庄园)------周代初期(土地分

封制)-------秦时期封建国家形成(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

? 封建经济的基础:分散的个体生产。耕织结合构成了以家庭为主的

经济单位的主要的经济活动内容。

?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1. 重农抑商政策

2. 由中国传统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剥削造成

3. 由孔孟儒学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所致

?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独立自由”的手工业者与商人

? 历代官府手工业也属于自然经济的性质范畴。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二:血缘宗法制度

一、 含义:

? 宗”:与祭祀之庙宇有关,有宗社之义,是中国文化祖先崇拜的代

? “族”:在血统上相联系的人

? 祖先崇拜与血缘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核心,形成血缘宗法

二、 形成

? 宗法制度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或家庭公社时期-----“家

天下”(形成于商,完善于周)

? 在国家最初形成过程中,血缘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形成宗法世袭制。 ? 商朝仍是“家天下”,国家形式仍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 ? 西周完善和实行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土封侯制度。土地分封制和血

缘宗法制构成周朝的社会制度和政权机构。

? 春秋末期,孔孟要恢复周礼。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 汉代独尊儒术,神化王权,把封建政权与族权、神权、夫权紧密结合起

来,代表了全部的宗法思想制度。

? 魏晋隋唐时期是宗族、宗法制度盛行的时期

? 隋唐五代之后,门阀大族逐渐解体

? 和恩荫制(清代以后演变成恩生制)

三、 中国传统社会是重视血缘宗法关系的社会,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

成的

四、 类型:

? 周代的“宗子法”,即嫡长子继承法

? 东汉后兴起的门阀氏族制度

? 宋代以后的家族或宗族制

五、 血缘宗法制度的三大特点:

? 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

? 夫权

? 军权

六、 血缘宗法制度始终延续不衰,孔儒学说起了重要作用

七、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以家庭为本位

八、 中国社会最重要、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制度:血缘宗法制度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一、 雅俗之分

(一) 雅文化(士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

? “雅”,是“正”的意思,从《诗经》的“雅诗”中套用过来 ?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雅诗分为大雅(31篇)与小雅

(74篇),大部分主要描写的是祭祀祖宗、社稷、土地,记叙历史、征战等内容。

(二) 俗文化(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

? 包括农民文化和市井文化,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风诗”

? “风”是“声调”的意思,大都是民歌,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及汉

水流域一带,共有十五国风(国风就是地方声调)。

代表作《七月》(豳风)、《硕鼠》(魏风)

? 中国传统俗文化以“富贵利达”为最高价值

? 唐代传奇的出现使小说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

代表作《昆仑奴》、《霍小玉传》、《李娃传》、《郭元振》(牛

僧儒)、《聂隐娘》(裴硎)

? 唐代变文是“俗讲”的底本,分为三种形式(1-3):

1. 用一段散文、一段韵文相间写成。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2. 全部用韵文写成,如《舜子至孝变文》

3. 全部用散文写成,如《刘家太子变文》

4. 另外,文图相配的变文有《看蜀女转昭君变文》(吉师老)、

王昭君故事卷子

(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雅文化。

唐代文化以唐诗为主,唐诗中又以律诗为宗

二、 显隐之分

(一)中国传统儒家显文化

? 五个方面

1. “义以为上”的价值观

2. 重视现世

3. 天人合一

4. 刚健自强的人生思想

5. 修身为本、以德为政

? 儒家显学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就是“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如

《孟子—--滕文公下》

(二)法家隐文化

? 在价值观上,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

? 法家是战国末期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学派

战国初,魏国李悝著《法经》

? 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汲取了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和李

悝的“法”

? 法家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 法家隐文化认为:“法、术、势”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

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为推动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 法家又称“刑名家”,注重“参验”的认识理论,宣扬进化的历史

观。

三、 山林庙宇之分

(一)山林文化

? 称为隐逸文化,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主张无为

? 道家舍弃“从政”,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释私论》有所

体现

? 山林文化代表人物-----陶渊明,作品现存120多首

代表作《归园田居》

(二)庙堂文化

?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倾心于庙堂之内

?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

? 儒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入世的

代表人物:王勃、宋代理学家张载、文天祥、范仲淹、苏轼、岳飞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同时又具有儒道互补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一节先秦:中国文化的萌芽与争鸣

? 中华民族三个大的文化区

1. 黄河中下游的河洛文化区(中华文化主要起源),代表:龙山文

化、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

2. 长江中下游的江汉文化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3. 黄河下游和黄淮之间的河岱文化区,始祖为伏羲氏,以大汶口文

化为代表

? 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生活群体,分为母系氏族

和父系氏族两个连续的阶段。

? 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商周时期,即青铜文化时期

本时期最重要文化事件:文字的产生(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六种形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世界上最早的三种文字符号:埃及的圣书体、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汉文字。

本时期形成两个重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族权和政权合一的家国同构的特点。

? 《周易》,成书于殷周之际,我国早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元典,

周文王作

由卦象、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

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阐释

卦象顺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运用阳爻和阴爻排列组合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 春秋战国以诸子百家为文化标志,尤其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西汉司马谈将诸子划分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西汉刘歆总结出十大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和小说家

诸子之中,儒墨两家是显学,其次是道家、法家和阴阳家

? 春秋战国杰出人物:

1. 史学家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2. 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

3. 诗人屈原《离骚》、《九歌》、《九章》

4. 政治家管仲、商鞅、晏婴

5. 外交家苏秦、张仪

6. 医学家扁鹊

7. 水利家李冰

?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中国文化两个重要思想:

1.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和命题)

2. 民本思想(有重大实践意义)

? 春秋战国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吴

越文化、巴蜀文化

第二节汉魏六朝: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

? 文化统一的基本政治条件: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

篇四: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现在社会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快,人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人际关系比过去疏远了,彼此之间很少坦诚交流。虽然有些人一味向群体认同,追逐时髦,找寻定位,却迷失自我。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好多人对他人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家庭不和谐。这些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格造成的,人格的形成又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如何重塑人格。中国古代经典中,有很多内容是有助于完善我们人格的。《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在人格塑造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中,静静地品读《论语》,对我们人格的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很大作用。儒学作为人本哲学,它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对我们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把《论语》的理想人格作为我们当今人格塑造的标准,在做人处事、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方面学习《论语》中理想的“君子”人格,对《论语》吸纳和认同,使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有崇高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有一种责任感,对命运有一种担当。《论语》中对人格塑造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塑造。

1.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1)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多义词,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得人格。所以,人格也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其中也有道德品质的意思在里面,在本文我着重要写的就是道德品质所表现出的人格。

(2) 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理想人格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是一种具有强烈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品质。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思考自己的利益,更我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考虑;不仅思考眼前利益,更为长远利益做打算。如果塑造了理想的人格,就减少人们再去为私利而做伤天害理,违背良心的事了。

2.《论语》中关于理想人格的讨论

在《论语》中有很多都是提到理想人格,如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与人和乐的待人态度,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等,这些理想人格主要在《论语》中“仁”、“君子”、“修身”等讨论中有所体现。分开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论语》中“仁”所体现的人格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一共出现了109次。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和范畴,也是他和弟子谈论最多的一个范畴。孟子对“仁”的阐释是:“仁也者,人也。”;《说文解字》解释为:“仁,亲也。”在《论语》中,“仁”更可谓是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多种场合,孔子和弟子们也从多方面阐释了“仁”的含义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仁”的范畴充分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人道理念和人性光辉,是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论语》中,“仁”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是对己的,强调如何通过自身修养到达仁的境界;另一个面是对人的,强调如何推己及人。然而对己是根本的,是推己及人的基础。就好像孔子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把自身的人格品质修养好,才能做到推己及人,最终成为“内圣

外王”。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循礼仪有什么用?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礼乐又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中缺少了仁,礼与乐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也就没有用了。相反,如果一个有仁的人,礼和乐的达成也是顺其自然的事了。所以,“仁”才是实现礼、乐的内在支撑。从此可以看得出,孔子对自身修养,对自身“仁”的重视程度。在他眼里,“仁”是一个人人格修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达到了“仁”,不仅是自身人格的提升,也是推己及人的重要途径。“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就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会经常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会长久处于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智慧的人从仁中获利。然而只有一个人的人格里面蕴含了“仁”,才有可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不然安乐也只是短暂的。孔子也主张一个人能坚守住仁,而不是为了从仁中有所获得才仁,“仁”应该是我们品质内部所具有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表面上一副好人脸色的人,很少会有仁德。孔子认为,“仁”是在一个人内心的,恒定的品质,而不是在表面上伪装出来的,对人格塑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指导。也道出了理想人格的塑造不是虚伪的仁,而是内心实在的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假如立志于修行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这里更进一步说明了“仁”对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表明了“仁”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2)《论语》中“君子”所体现的人格

君子,是《论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大概有一百多处。因为君子对于孔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哲学范畴和伦理范畴,寄托了孔子太多的人生理想。在孔子看来,人生无非包括对内的追求和对外的追求两个方面,对内的追求是自我修身、完善人格;对外的追求是积极入世、建立功业,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内圣外王”的理念。君子是人生自我完善和外在事功的有机统一体。孔子关于人生的思考是有价值诉求的。在孔子看来,人生的价值诉求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其中就有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人格。《论语》中的君子人格也从多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人格塑造。在子贡问君子处,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君子应是行在言先,言随行后,即做事在说话前。君子应该是谨慎说话,小心做事的,而非像当今的很多人一样立下很多宏愿,遇到挫折就知难而退了。从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的小事修养人格渐渐就能完善我们的人格了。“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应该遵循三条原则,即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人面对事情的时候过分的忧虑、迷惑和畏惧,导致我们和机会失之交臂,贻误了成功的时机。所以,《论语》中君子的这些品质给我们人格的塑造以启示,指导我们培养坚韧不屈的人格。使我们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还有“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君子不能像容器一样只有一种功能。在孔子眼里,君子就应该是博学多才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技能,这样的观点也启发着我们不断学习进取,使自己的充实,向着君子这一人格标准进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君子在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警戒自己:少年时,血气未定,自控能力较差,应该在娱乐贪玩方面警戒自己;壮年时,血气正旺,应该在争强好胜方面警戒自己;年老了,血气已衰,应在应该在贪图名利方面警戒自己。孔子这段话告诉我们,追求君子人格,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兴之所至,也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所以《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塑造,不仅是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而且要持之以恒。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矛盾,找寻最佳办法让我们人格得以完善。

(3)《论语》中“修身”所体现的人格

孔子认为,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之上,通过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著名论断,认为人的本性没有多大区别,由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他不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差异,而且探讨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或条件,完善人格的方法与途径。所以,我们人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后天“修身”得来,通过学习修养身心对人格进行塑造。孔子也特别注重修身来对人格形成造成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人生的伟大抱负,首先就得修身,只有通过修身,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了以后方可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论语》中关于“修身”方法很多。其中就有“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会反思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为人做事是不是做到忠心不二?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学到的东西是否复习了?孔子在这里就是传授了这样一种修身之道,对我们人格进行影响,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像孔子所做的那样,问问自己每天都过得是否问心无愧,那很长时间以后,我们的人格也一定后有所提升。“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自省。”意思是,看到闲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的缺点,看看自己若有和他同样的缺点就提醒自己加以改正。通过这样的修身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在交往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别人优秀的品质,改正自己不好的性格,那人格的塑造也就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就选择那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来改正。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我们也要知道修身所为的是什么,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修养自己严肃的对待工作,尊敬别人,修养自己使别人的到安宁快乐,使百姓得到安宁快乐。修身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人格也就得以完善了,不仅这样的人不会对社会有危害,更会造福他人,造福百姓。 《论语》中关于修身的论述非常丰富,经常阅读,时时温习,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格的自我完善。

3.《论语》中传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脱节的原因

虽然《论语》中给了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理想人格修成的理论,但现实中的人格却是与理想人格存在着很大差距,或者可以说现实人格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那这些差距是怎样的,是怎么造成的这种差距,我们又应该怎么努力来弥合这样的差距呢?

(1)《论语》中传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现状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一种“家天下”式的“朝代”国家,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公我与私我的界限,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多将一个人的公我与私我真正分开,造成事实上的公我与私我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论语》中太过高尚的君子人格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形成一种信仰,约束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安慰,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情社会冷漠,人们形成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人格心理。虽然人们心中都有这样一种理想的人格,但是《论语》中的传统理想人格和我们现实的人格大大的脱节了,很多人已经背离了我们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理想人格,而向着《论语》中所鄙弃的“小人”人格发展。

(2)传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脱节的原因

那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传统人格与现实人格脱节的呢?首先,是因为传统的理想人格过分完美,有些甚至触及到人们的利益,比如《论语》中所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和现实人们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存在冲突,使人们觉得理想的人格是少数人才能养成的。但我认为时代有变化,现代社会不一定像上古一样食物和房屋等物质条件匮乏。当然,在当下的条件下,也有个比较的问题或称是攀比的问题。我想,对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来说,是不会存在这样的困扰的。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因此,谈论这个问题没有对当下没有多大意义。理想人格总是站在一个道德的至高点,由于标准太高,很多人无法达到,只好放弃。然而在现实中的道德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而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这样便会使一些人感到困难后放弃培养这样的理想人格,甚至反其道而行,并且会因为一些君子

人格确实难以做到,很多人又在心中把这种人格当作高尚的人格品质,致使一些人为了取得这样的虚荣,走上伪君子的道路,这就使得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出现脱节。其次,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有人做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格问题。在复杂的社会影响下,自己已经发与自己所期待的理想人格发生了脱节现象,可是自己却浑然不觉。再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将他人的利益抛之脑后,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则手段,所以才会有辣椒里面的苏丹红,牛奶里的三聚氰胺,猪肉里的瘦肉精等等。最后,理想人格的理论假设与现实不符,理想人格得以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社会上的人们都是有良知的,或者说是人性本善。可惜这个假设在现实社会中是不成立的,因为人们的“人性”是复杂的,其中既有善的面,也有恶的一面,还有性无善无不善的一面。理想人格的理论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也造成了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脱节。

(3)如何处理好这种脱节的状况

第一,就是把这种理想人格的标准放低一些,使得这种理想的人格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并且能够兼顾个人的基本利益,让理想人格成为人们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第二,加强文化建设,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忙绿的脚步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人格的取向。第三,加强人们的道德建设,帮助人们摆脱以“一切以经济利益”挂钩的思想。第四,塑造人格的同时能够兼顾人性,全面的考虑人性的多样性。

4. 《论语》中传统人格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塑造完善人格的启示

1. 道德立身

儒家修身理论从道德立身的观念出发,崇尚和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树立和实现。“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认为仁与君子有密切的联系。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依于“仁”即是说人的内心的品德要以仁为基础。这些理论都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一种仁爱、忍让精神,培养一种温和性情,形成相互忍让、互相谅解的讲礼貌、守礼节的良好社会氛围。

2.理性处世

孔子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孔子提出忠恕之道。“忠”即“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教导我们要严于律己、宽裕待人,且不可随意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与他人,要尊重和爱护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之间亲密友爱的关系。同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倡导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发扬博爱精神,广交天下朋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诉我们对富贵的追求应该是有条件的,有节制的,而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他人的安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决不能损害道义、不择手段地去追求。

3.弘毅品格

孔子提出“刚、毅、木、讷近于仁”。也就是说君子要坚强刚毅、朴质果断,言不要轻易出口,有这种品德的人就近于仁德了。实际上,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遇险而怯为柔,知难而挺为刚。《论语》中还提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说一个人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刚强而有毅力,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人生。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精神。这些弘毅品质,要融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成为人们的一种人格,成为制约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篇五:道家理想人格之我见

道家理想人格之我见

——物我两忘 复归自然

初次接触道家,是初中学习庄子《秋水》,那时对道家思想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了高中学习《逍遥游》,觉得庄子真是一个极有个性之人,特别欣赏他的自由逍遥,看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后,对于庄子,对于道家有了更深的认识,道家追求的是“真人”或“道者”,自然无为,物我两忘。其实我也希望赢得一种达生的人生态度,实现人格的超越,即使不能成为真正的道者,也要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这也许是我的道缘吧! ----道引 何谓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蕴含于内形诸于外的人生理想特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各家成其言,形成了各派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人说:“世上最为理想的人格典范是道家的灵魂,儒家的形象,法家的技巧,这三者实现有机而完美的结合。”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学派。儒家教给我们在世间的进入,即一个人的自我实现,道家教给我们在世间的出世,即人格的超越。道家是推行避世自修的,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天下”主张,庄子的“回归自然,听任自然,顺应人情”态度,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家的理想人格?道家追求的境界是怎样的?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四种不同人格人,一般的人―民众、官吏和君主;圣人―只为社会和大众谋利而不追求个人名誉的人;我行我素的人―宋荣子一类的人;至人―实现了精神彻底自由的人。庄子认为,大至鲲鹏,小至朝菌,都是有限地逍遥,它们都有所依赖,即使是宋荣子这样有社会声名的人,由于执着于功名,也不能达至逍遥,前三种人都有所依附,不是真正的自由。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便是庄子提出的理想人格模式“无己,无功,无名,无所羁绊”,其中最高理想人格层次是至人,因为“无己”即自己也不要了,虽然是一种理想,但道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实现精神彻底自由,忘名,忘利,忘我,超越世俗,求真与自然”。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理想人格,理想境界)

道家的最高典范是“真人”,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清静,无为,不争。在对待外物上,如果贪图荣华富贵,争名逐利,恣情纵欲,胡作非为,必然背道而驰,离道而不能得道,到了庄子,进一步把“真人”标准发挥为齐万物,一死生,逍遥无待。

《马蹄》一文中提到“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争旧于利,不可止也。”说的正是庄子主张绝圣弃智,要回到与禽兽同居的“无知”、“无欲”的“至德时代”。于此可以看出道家对世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强烈追求。在失真的年代,“真人”的理想人格呈现为失意之人的主旋律。

在道家理论中,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而道法自然。境界取自于什么?只有一个标准:大道合乎自然。道家认为人的理想人格就是要求真合道,即,齐以静心,以天合天,用本身最合乎规律的事情应付规律。庄子著作中提出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慎独,慎初,甚微,慎终”把道家境界阐释得淋漓尽致。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更应当坚持本性,就像《知北游》中“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教给我们的是“坚持内

心,生命应该有所待,而生活可以随遇而安。”的道理。

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真正辨清物质与世俗,才不会迷失我们的判断,才不会扰乱自己的价值观。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本性既是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标准,也应当成为我们向往追求的境界。

道家理想人格模式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中提到“庄子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即不去跟有限的时光计较真正达不到的目的,而只有打破一切世俗心,我们才能体会到世间的真意”。我觉得很适合今天的社会,越是在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越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这时候,道家思想会给我们许多过滤精神灵魂的机会,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最初的本真与自然存在。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或者从更宽广的历史角度来思考,我们更多的是张扬那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克制,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格特征,但也不要忽略了这样的时代,同样需要内心的平和与梦想。道家的人格特征有时似乎起着一种平衡作用,因为内在的调节,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圆润、和谐、超脱。

用今天的眼光看来,道家理想人格似乎只是一种单纯的理想,事实上很难达到,不过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洒脱,一种豪放潇洒。我们都向往那样的人格,忘名,忘利,甚至忘我,那样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物我两忘回归自然”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白平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讲“道家理想人格” 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见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