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冰心诗四首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4:16 字数作文
读冰心诗四首有感字数作文

篇一:《冰心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三 冰心诗四首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通过诵读品味,体会《母亲》《纸船》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重点)

2.体会诗歌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凝练等特点。(难点)

二、自主预学

1.文学常识积累。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 、 、 、 。著有诗集《 》、《 》。她的文学创作最永恒的主题是_______ 。

2.学习准备。

“母爱”是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笔下常出现的主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呢?

3.一读《母亲》《纸船》,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鸟巢( ) 叠成( ) 抛下( ) ...

倘若( ) 载着( ) 妄弃( ) ...

4.二读《母亲》《纸船》,读出自己的初步感受。

请用“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____”句式,在书旁作批示,写出自己的初步阅读感受。(第一个横线上可填:一个字眼,一个词,一个诗句,或是一节诗,全诗;第二个横线上可填:动作、心情、形体、景象、情景、色彩、画面,或是诗的结构、情感、手法)

(2)提炼主题

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对 的歌颂。

5.四读前两首诗,读出你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

(二)学习《母亲》。

1.诵读,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示例: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2.品读。

(1)“心中的风雨来了”这句话中的“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2)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

读冰心诗四首有感

诗人怎样的情感?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三)学习《纸船》。

1.诵读,注意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2.品读

(1)“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

(2)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叠着叠着”?

(3)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四)总结比较。

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没有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五)再读延伸。

在第二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

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亲节,请你仿照《纸船》第三节,用“母亲,倘若你梦中_________/不要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句式,写一段诗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2.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都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

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

沉。

(二)课内阅读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诗人为什么要“留着”“纸”?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

到什么地方去?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

4.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5.对“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想象,造成一种悬念。

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

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D.显示了诗人奇特的设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祖国形象化。

6.该诗抒发感情的方式是:( )

A.象征法 B.托物寓情法 C.比喻法 D.拟人法

五、拓展阅读

还是您吗,老师

韩 笑

还是您吗,老师? 噢,正是您啊,老师!

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 您默默地不说话。

还是您吗,老师? 此刻,我看见,

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 满树的桃李,

都挂满了晶莹泪花。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 此刻,

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您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 的感情。

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

3.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内

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 。

4.“满树的桃李” 指的是 ,其修辞方法是 。

5.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

六、课后作业

1.导学案“拓展阅读”练习。

2.朗诵并默写前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目标导学

1.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后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难点)

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重点)

3.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自主预学

1.学习准备。

成功与艰辛、努力是分不开的。请写出几句表现这种观点的诗句或名言:

2.一读《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完成下列各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惊羡( ) 血雨( ) 浸透( ) 嫩绿( )

....

3.二读《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完成下列各题。。

(1)找出意象

《成功的花》的意象是 《嫩绿的芽儿》的意象是

(2)提炼主题 后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勉励青年们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 (二)学习《成功的花》。

1.诵读,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示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感慨的语气) ...

2.品读。

(1)“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

(2)“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学习《嫩绿的芽儿》。

1.诵读。

必须重读的三个词语是 、 、

2.品读。

(1)这首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

分别体现芽、花、果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2)芽、花、果分别对青年人说的一句话各有什么含义?它们的话是如何切合各自身份的?

(3)这三节文字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四)总结比较。

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五)再读延伸。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假如一个成功人士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C.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D.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嫩绿的芽儿》一诗所选的三个意象之间有 关系。通过 、 、 三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诗的主题也在逐步升华。

3. 结合诗的意思,请从“工程、历史、艺术”三个词任选一个,填入下列括号内。

现代诗人刘大白《旧梦之群》一诗中这样赞美人生,他说:

少年是( )的,一件一件地创作;

壮年是( )的,一座座地建筑;

老年是( )的,一叶一叶地翻阅……

(二)课内阅读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诗中“ ”一词突出了花的成功,并将其与当初芽儿经历的奋斗与牺牲进行 ,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2.如果把“惊羡”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

3.“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句末的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篇二:冰心诗四首

天王中学初一语文师生共用教学案之《冰心诗四首》

课题:《冰心诗四首》 一课时 教师版

课型:新授 执笔:常亮 时间:2010-8-30 初审:初一备课组 审批: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3、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学习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自学天空: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学习与评价P7)

巢里( ) 叠着( ) 惊羡( ) 明艳( ) ....

2、看清加点字的笔画。(补充习题P9)

妄弃 嫩绿 明艳若 巢里 叠成 惊羡 倘 .......

3、你了解冰心及她的作品吗?将你知道(或查到)的知识写在下面,准备在班级交流。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

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4、"母爱"是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笔下常出现的主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呢?

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5、成功与艰辛、努力是分不开的,很多诗句和俗语都表现了这种观点,请列举一些。

如: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6、通过预习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课文:

冰心的小说诗文中处处透着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爱祖国的旋律,能

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研析

一、《母亲》、《纸船》

1、朗读诗歌:

①齐读这两首诗。②在这两首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首朗读,要准确、流畅、有感情。

2、诗歌赏析:

⑴、教师朗诵《母亲》一诗,学生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①、《母亲》一诗中说:“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中的两个“风雨”分别指什么?如果你有过这样的体验,请具体说说。(学习与评价3)

明确:前一个“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后一个“风雨”指在生活中遇到的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联系自己所举的例子,如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向母亲倾诉。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探究?练习一)

明确: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所谓类比是同类事物相比)

⑵、请一位同学朗读《纸船》,其他同学留意他朗读是的感情,并交流讨论: ①、《纸船》寄托了怎样一种深情,怎样看出来?

明确:爱母亲。"从不肯""总是"可以看出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我"不灰心"叠着叠着"可以看出,诗人要纸船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由此大家来谈谈刚才那位同学应该带着怎样一种感情朗读?

师总结:因为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所以朗读时应该深情、低沉、缓慢。(学生齐读)

②、朗读第三节,想一想诗人采用什么表现手法,你觉得用这个表现手法在此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⑶、讨论一下《母亲》、《纸船》有何区别?

明确:前者主要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在感情的交流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对母爱的怀恋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教参P21)

二、《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1、朗读诗歌

①教师范读。②分组朗读。

2、诗歌赏析:

⑴、"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 "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

分析: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后三句作者先用"然而"一转,追溯成功的历程。原来,"成功的花"是泪和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奋斗是艰苦的,浸透着无数辛酸乃至痛苦的泪水;牺牲更是壮烈的,洒遍了生命的汩汩鲜血。

答案:成功的花的特点是"明艳"。成功的花是经过奋斗和牺牲得来的。

⑵、如果把"惊羡"改为"羡慕"好不好? 为什么?(教参P21)

明确:不好。"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也更能表现"人们"对"成功的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够理解。

⑶、"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花"指成功的人,"芽"指还未成功的人,"芽"只有经过奋斗和牺牲才能成为"花"。

⑷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羡慕他吗?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明确: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

⑸、《嫩绿的芽儿》这首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芽,花,果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明确:芽儿的"嫩绿"显示着健壮,旺盛和朝气;花儿的"淡白"蕴含着朴素,纯洁,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果儿的"深红"象征着成熟,丰硕和甜蜜。

(不能互换,三节在内容上是递进关系,它们的顺序暗指果树的成长,象征青年的成长。)

⑹、芽,花,果对青年人各说的一句话含义是什么? 它们的话是如何切合各自的身份的?

明确: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四、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的后两首诗都富于哲理。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学习与评价8)

例:墙角的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石缝间的小草,不计较生存的环境,它只是为展示生命活力而生长。

五、通过批改,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感悟?反思:

篇三:冰心诗四首教案定稿

第3课 冰心诗四首 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走进文学之门,当然先要了解文学的几种样式,诗歌是诗人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七年级的学生接触现代诗很少,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也许还不强,需要引导。

《冰心诗四首》短小而精悍,意蕴隽永,语言清丽,风格细腻明了。第一首诗

《母亲》运用联想和巧妙的类比,把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凝练得更加鲜明,深刻,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第二首诗《纸船》通过虚实结合,卒章显志的手法,抒发了思念母亲的深情。第三首诗《成功的花》形式上突出了成功是人人惊羡,却不知成功是浸润泪泉和洒遍血雨的。成功之花是泪泉和血雨浇灌的。第四首诗《嫩绿的芽儿》从三个层面按照芽儿成长过程由芽→花→果,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1、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2、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读开路,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母亲》、《纸船》,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

受自己的母爱。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像资料《游子吟》)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

了千古绝唱。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今天我

们就借助冰心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二、走近作者: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1,冰心代表作品: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 《小橘灯》

诗集: 《繁星》、 《春水》

2,冰心创作的主题:母爱、童心、自然。

3,冰心模仿泰戈尔主要是短小有哲理,即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成绩斐然,

影响深远。

三、方法链接:

1反复诵读。

2了解诗中所写的景和事。

3品析准确、生动的词语。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或蕴含的道理。

四、学习《母亲》

(一)整体感知

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要求: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二)质疑交流

1、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

(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

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 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

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

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

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三)再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五、学习《纸船》

过渡:母爱是润物的春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正因为有如此深重的母爱,一旦离

开母亲,才会有对母亲浓烈的思念。下面来看看《纸船》是如何来表达一个女儿对

母亲的思念的。

补充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

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

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深情、低沉、缓慢、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一)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朗读指导: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

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

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二)交流互动

1、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

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

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2、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

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

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

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3、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

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4、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5、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

泪”“悲哀”。)

6、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

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

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

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六、诵读感悟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母亲》、《纸船》这两首诗。

1、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诗中哪些词语、句子最能表达感情。

3、比较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的区别。

七、比较探究

试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母亲》《纸船》都是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

内容:前者表现母爱的伟大无私,后者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形式: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委婉含蓄,托物寓意。

《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

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

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

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

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八、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母子情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你准备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九、自主小结

母亲是一座搭,永远以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小船,永

远驶不出母亲慈爱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

母爱无价,珍惜母爱!

十、布置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预习《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

板书设计:

母亲

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

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纸船

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

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倡导《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一、导入新课:

诗歌不仅能表达感情,还能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

学习《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二、学习《成功的花》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

气、语调。

2、体会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

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

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二)质疑交流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

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

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

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

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

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

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三)合作探究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成功者的奋斗

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⒉台上一分钟,台

下十年功 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4、一份耕耘,一份收获。5、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篇四:冰心诗四首

备 课 用 纸

备 课 用 纸

篇五:3.冰心诗四首教案1

三、冰心诗四首

冰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想象丰富、构思奇巧、语言凝练)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蕴含的哲理。

(1)从《母亲》和《纸船》中体验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的不同。

(2)从《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中探讨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3.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4.能够有感情的朗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诗歌

2. 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熟读成诵,练习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2.从《母亲》和《纸船》中体验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的不同。

3.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课前预习:

1.自己收集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简介。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文并了解诗的大意,力争会背。

3.你对前两首诗中的哪一首诗的印象最深刻,准备谈谈体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情境创设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看投影,了解冰心生平。

(课件出示冰心简介。)

(学生齐读)

2.简介现代诗的特点,开展诗歌朗诵会:

下面我们开一个诗歌朗诵会,看看谁是今天的最佳选手!

在比赛之前,我们分小组先试读,看看同学们是否朗读到位,能否做到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

(适当播放背景音乐,四人小组互读互评。)

3. 教者适当点拨:

同学们,能否说出这样朗读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听录音,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播放课件幻灯图片和录音范读)

4.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再练习读。

选出代表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

二、精读课文,研讨新课

1.提问:

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谈谈理由:想象丰富、构思奇巧、语言凝练??)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你对这首诗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2.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教师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学生有没有回答到重点内容,回答不到的教师应适当点拨让学生讨论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到的感悟点较为新颖,只要言之有理,即予肯定与表扬)

3.赏析第一首诗

【出示系列问题,四人小组内自学研讨】

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

(温暖、宽广、安全??)

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请再练习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对于学生的朗读进步及时进行表扬。)

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①“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指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借喻)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小组代表交流答案,其他同学补充】

4.赏析第二首诗

【出示系列问题,四人小组内自学研讨】

⑴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有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⑵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⑶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①“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

(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

②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

(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③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小组代表交流答案,其他同学补充】

5.小结这两首诗并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1)内容:前者表现母爱的伟大无私,后者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2)形式: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委婉含蓄,托物寓意。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母亲》、《纸船》这两首诗。

2.完成教学文本上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冰心诗四首》中的《母亲》和《纸船》。我用母爱的定义来导入新课,并简要介绍作者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讨论掌握“躲”字的作用,文章的主题,所运用的修辞等重点知识。分男生、女生朗读全文,细细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后,过渡到第二首诗《纸船》的教学。让学生归纳各节的内容,提炼诗的主旨,引入古诗《游子吟》,深入诗的情感,教师作适当的点评。最后,让学生再朗读两首诗,仔细揣摩和辨析这两首诗的区别,相互讨论交流,老师作总结。

感觉成功的地方有:一是重点字的突出分析。通过让学生讨论《母亲》中的诗眼“躲”、“只”字和《纸船》的诗眼“抛”字,能否用其他字来代替从而突现诗的主题。学生表现非常活跃,评论精彩,带动了整个课堂的气氛。第二是加强朗读训练,师生评点。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品味。通过全体学生、全体男生、女生、小组、个人等形式进行朗读,并让学生来点评,从中体会诗的情感。三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怎样来报答母亲,感恩母爱?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决心。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