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30:49 体裁作文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体裁作文

篇一:贝多芬著名音乐作品赏析

贝多芬著名音乐作品赏析

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

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

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

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

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

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第九交响曲“合唱”

直到贝多芬的暮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历练之后,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开始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芬先后搬了四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虽然经历的时间不算短,但作品的创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几乎是一气呵成。在很多人看来,这时候可以迎接欢呼和胜利了。

但情况恰恰并非如大多数人所想,因为《第九交响曲》的首演充满了坎坷。按照合同,这部作品原本应该放到英国的伦敦去首演,但是贝多芬依然觉得音乐之都维也纳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在当时的维也纳受到了罗西尼歌剧的强大冲击,有些人甚至攻击贝多芬的音乐已经过时。面对这种状况,作曲家又想把首演改到柏林去进行。这时候维也纳听众熬不住了,反而又强烈的呼吁《第九交响曲》应该在维也纳首演,很多人联名写信给作曲家要求他留在维也纳,信中充满了真切的感情。贝多芬为此回心转意,开始筹划作品在维也纳的首次演出。

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问题。贝多芬的这部作品,确实是对乐团乐手的严峻考验,有不少段落演奏起来颇具难度,需要乐手有扎实的功底和优秀的技巧。而且《第九交响曲》也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引入人声的交响曲作品,其中一些高难度的段落令当时参加首演排练的歌唱家的表现不够完美,而使贝多芬恼怒。综合这些因素,第一次合练的效果很差,有人甚至建议贝多芬改动某些段落,以减小表现上的难度。但是对艺术追求完美的乐圣坚持自己的理念,没有改动一个音符。为此,演出日期不得不一改再改。

幸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练逐渐有了起色,并且越来越好!终于,在1824年5月7日,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演音乐会隆重举行!这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久违的欢呼、久违的热烈,重新回到贝多芬的周围。当整部作品演奏完毕之后,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异的场面,或许这是我们这代人一生都难以看到的音乐会场景——观众们近乎疯狂的鼓掌、欢呼,很多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人群不住的朝着舞台的方向拥去,人们被这恢宏的旋律所打动,已经顾不得礼仪。而作曲家本人虽然因为耳聋,已经听不到任何欢呼声和掌声,却依旧被这超乎寻常的热情场面激动得晕厥过去,一度不省人事……

如今距离1824年的首演盛况,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却成为了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在这两百年岁月中,几乎所有的后辈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业余的听众被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音乐哲理、音乐气度所感染!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本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而事实上,本曲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炉火纯青的贝多芬,又设计出众多崭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稳的结构中蕴含着壮阔的波澜、变化无穷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钢琴的花奏开始的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

贝多芬自1808年开始着手创作此曲,并于第二年完成。当时由于拿破仑率领法军占领了维也纳,使得本曲迟迟不能上演。据说在法军四处作乱的时节,贝多芬曾遇见法军军官,他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如果我对于战术也像对音乐一样有深入了解的话,非给拿破仑一点颜色看看不可! ”直到1811年,本曲才在德国的莱比锡得以首次公演。当时的音乐杂志《大众音乐报》曾这样评价本曲:“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已经创作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创造力、最富想象力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同时也是在技巧上最为艰深的一部。”

篇二:贝多芬音乐赏析(音乐鉴赏)

音 乐 鉴 赏 论 文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109811

姓名:苏毅杰

学号:105090840054

指导老师:王侃

贝多芬音乐赏析 【内容摘要】

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RR (1770.12.16-1827.3.26).德国作曲家。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他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1792年,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起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此时,听力逐渐衰退。因耳聋的恐惧和失恋,1802年欲自杀,后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关键词】贝多芬 音乐作曲 艺术创造 命运交响曲

【正文】

贝多芬代表作《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 1

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 。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思源,来自于他在波恩生活的年少岁月,选中了席勒1785年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 第一乐章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在开头处,两支小调交叠进行,其中一支由乐章发展部的重要角色――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六连音(双三连音)组成,另外一支,则驾驭着主旋律,随着2/4小节的第四音以第八音渐强至第十六音的方式发展,最后三连音汇聚到第十六音,呼应了指定的渐强符号。”在和声上,最先出现的主基调很快转变成基调D小调的起点,与之前的所有交响曲对立的是,贝多芬并未在开篇乐章的任何部位使用反复手法。除了打击乐部分,第九交响曲相比之下没有主旋律上的扩展。虽然被频繁地演奏, 2

然而第二支曲子活泼的急板为什么以诙谐曲为方式仍然没有的答案。1817年,贝多芬将此诙谐曲用作第三支曲子的主旋律。1823年,经过再三考虑,他抽去了这支旋律,于是有了1923年的如歌的柔板呈现出一种介于诙谐曲与急板之间的沉静。前三个乐章插入极具表现力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卡农曲的方式奏出主题“欢乐”的气氛。 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合唱) 《爱格蒙特序曲》;钢琴曲《致爱丽丝》《月光奏鸣曲》《大公三重奏》;歌剧《D大调庄严弥撒》等都非常著名。他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倍觉汗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在他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就是意味着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喜欢贝多芬,不单单是喜欢他,更是敬佩。喜欢他的作品,更是喜欢和敬佩他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当知道贝多芬先生在失聪后人继续创作,我深深地震撼了!在他潦倒失聪之时,并没有因为这致命的挫折而放弃他毕生追求和挚爱的音乐事业!他愈挫愈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许贝多芬正式上天选中的人,所以他是失聪了,但他还是继续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是音乐历史上甚至艺术界历史上的丰碑。

【参考文献】

[1] 唯民编.贝多芬论.(译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 郑兴三编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3] 孙国忠.走近贝多芬.音乐爱好者杂志社. 2004年6月.

[4]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团结出版社,2003.

3

篇三:贝多芬 音乐作品集

贝多芬 音乐作品集

交响曲

贝多芬 C大调第一交响曲 贝多芬 D大调第二交响曲

贝多芬 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 bB 大调第四交响曲

贝多芬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贝多芬 A大调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 F大调第八交响曲

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协奏曲

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序 曲

贝多芬 《科里奥兰》序曲 贝多芬 《莱奥诺拉》序曲

贝多芬 《菲岱里奥》序曲 贝多芬 《爱格蒙特》序曲

其 他

贝多芬 G大调小提琴浪漫曲 贝多芬 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悲怆》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月光》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热情》

琴奏鸣曲《黎明》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田园》

琴奏鸣曲《暴风雨》

贝多芬 钢琴曲《致爱丽斯》

耳其进行曲

贝多芬贝多芬贝多芬钢钢土

篇四: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 Op.21 1794--1796 C大调

第二交响曲 Op.36 1801-1802.10 D大调

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 1803-1804 降E大调

第四交响曲 Op.60 1806.10 降B大调

第五交响曲“命运”Op.67 1804-1808 C小调

第六交响曲“田园”Op.68 1807---1808 F大调

第七交响曲 Op.92 1811-1812.6 A大调

第八交响曲 Op.93 1811-1812.10 F大调

第九交响曲“合唱”Op.125 1824.2 D小调

第十交响曲 (遗稿) (未完成)

战争交响曲 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

协奏曲:

第一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调

第二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

大调

第三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调

第四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调

第五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3 降E大调

第六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D Op.61 1807

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E flat WoO.4 1784

钢琴与乐队的降B大调回旋曲 Rondo for Pinao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WoO.6 1795

合唱幻想曲 Fantasie fur Klavier,Chor Und Orchester Op.80 1808 C小调

协奏曲 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 Triple Concerto for vilin Cello and Piano Op.56 1803-1804 C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61 1806 D大调

浪漫曲两首 2 Romances Op.40 & Op.50 1802-1803 G大调和F大调

序曲:

莱奥诺拉 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艾格蒙特 Egmond 1809

科里奥兰 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

斯蒂芬国王 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向大厦献礼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

骑士芭蕾音乐 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命名日庆典序曲 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调

雅典的废墟 The ruins of Athens Op.113

室内乐:

第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 Op.18.1 1799.6 F大调

第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2 Op.18.2 G大调

第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3 Op.18.3 D大调

第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4 Op.18.4 1795 C小调

第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5 Op.18.5 A大调

第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6 Op.18.6 降B大调

第七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7 Op.59.1 1806 F大调

第八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8 Op.59.2 1806 E小调

第九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9 Op.59.3 1806 C大调

第十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0 Op.74 1809 降E大调

第十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1 Op.95 1810 F小调

第十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2 Op.127 1823 降E大调

第十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3 Op.130 1825 降B大调

第十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4 Op.131 1826 升C小调

第十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5 Op.132 1824-1825 A小调

第十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6 Op.135 1826.10 F

大调

大赋格曲 Grosse Fugue in B flat Op.133 降B大调

弦乐4重奏 String quartet in F Hess 34 1801-1802 F大调

钢琴4重奏 Piano qiartets WoO.36 1785

第一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1 Op.3 1796 降E大调

第二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2 Op.8 1796-1797 D大调

第三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3 Op.9..1 1796-1798 G 大调

第四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4 Op.9.2 1796-1798 D大调

第五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5 Op.9.3 1796-1798 C小调

第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1 Op.1.1 1792 降E大调

第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2 Op.1.2 1793-1794 G大调

第三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3 Op.1.3 1793-1794 C小调

第四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4 Op.11 1798 降B大调

第五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5 Op.70.1 1808 D大调

篇五:贝多芬及其音乐作品

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从贝多芬的作品中,我强烈感受到的是他内心深处的孤寂、高傲、不屈、倔强,以及超凡脱俗。他的艺术气质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得到升华。在奏鸣曲的演奏中,只有做到技术性与音乐性的结合,才能使内容和形式达到无比和谐,真正演绎出艺术的灵魂。《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罗曼·罗兰非常准确地把这首奏鸣曲的形象与贝多芬一生转折阶段相联系,它所表现出的热情确实达到了暴风雨的程度。“暴风雨”奏鸣曲在速度、节奏和主题处理上也用了一些新鲜的手法,琶音的形式运用较多,基本贯穿在奏鸣曲各个乐章之中。在《暴风雨》的演奏中,奏鸣曲的技术性与音乐性真正做到了最完美的结合。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贝多芬一生的命运是不幸的,除了早早失聪这一生理上对他事业的致命打击,他在精神上也是非常孤独的。能够真正理解他、与他进行思想交流的人几乎没有。他在爱情方面的追求也备受挫折,在情感和精神上是很孤独寂寞的。但贝多芬又是个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自视极高,十分高傲的人,他在给某公爵的信中说,公爵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而我,贝多芬,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虽然是给公爵一个人说的话,分明就是贝多芬对整个世界的宣言!何等傲气!何等自信!何等豪迈!第三交响乐题为《英雄》,本来是要献给拿破仑的,他眼中能看得上的“英雄”只有拿破仑这样一位,既然拿破仑后来的作为让贝多芬觉得他不配再享这样的青睐。因而有人说这时贝多芬心中不再有别的英雄,他就是他心中唯一的英雄,这部作品就是献给他自己的。

贝多芬又是个倔强不屈的人,一生都在扼着命运的咽喉,用他的激情、用他的生命在进行着抗争。

贝多芬的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在他的作品中我觉得处处都能感受到。在第三和第五交响乐中,一上来就是几个开门见山的强烈音符,主题就这样如此果断地象是斩钉截铁般呈现了出来,这样的艺术手法、这样的音乐效果,立刻将作者的那份自信和高傲显露无遗,随着主题不断的发展和再现,这种高傲始终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到。

贝多芬的作品中也有不少轻柔舒缓低沉凝重的乐段,从轻轻奏出的让人产生空旷幽深感觉的乐音中,我体味到的就是贝多芬心灵深处的那种孤独寂寞;而在这样的乐段进行过程中,作品的主题往往会以果断、有力、强烈的音符突兀而现,当然,有时也会从隐到现逐步显现,但当它完全显露之后,往往也会有几个强烈音符来加以强调。贝多芬那种倔强不屈高傲的鲜明性格就这样自然的流露和表现了出来。

从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敏锐和丰富,但又决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向隅寡欢,纠缠拘泥于个人情感、心胸狭隘的人。从他的作品中随处都可以强烈感受到的还有他心胸宽广眼界高远的那种大气。这在听第五钢协和第九交响乐时感受特别明显。第五钢协一开头由钢琴奏出的那段行云流水般的引子,给人一种非常悠远辽阔的感觉,紧接着,众响齐鸣,主题以一种雄浑恢宏的气势奏出。这样的作品,如果不是一个心存高远、超凡脱俗、胸怀广阔的人,他是不可能写出来的。这样的大气在第九交响乐中表现得更充分,特别是后面的合唱,真可谓宏伟浩大气势磅薄,那种四海团结同享欢乐的天国降临般的气氛,显示的岂止是作曲家的胸怀博大,那简直就是上帝的形象!这一刻,每一个聆听者都不能不被贝多芬通过他的这部作品放射出来的那种神圣所感染,从而被倾倒、被彻底地征服!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