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新疆马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3:30 高中作文
新疆马兰高中作文

篇一:新疆马兰基地

新疆马兰基地

新疆马兰基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中国上世纪60年代核试验基地的研究中心之一,有较多军事遗迹,是“两弹”研发的军事纪念地。新疆马兰基地即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在成立之初,部队代号为 8023 部队,后改为 89800 部队,中国核武器的摇篮,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第二批经典名录。

基本介绍

新疆马兰基地,即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在成立之初,部队代号为 8023 部队,后改为 89800 部队,中国核武器的摇篮,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

马兰基地

马兰基地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中国军人在罗布泊西端一片戈壁滩上建设而成 。1964年10月,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马兰基地由此始为外人所知。停止了核试验以后,这里已经开始逐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马兰基地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该州面积4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浙江省,比英国的面积还大),罗布泊的西端。整个马兰核武器试验场的面积接近10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的面积,是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主要担负我国核试验(实验)的组织指挥、理论研究、测试分析、工程技术和勤务保障等任务。

距离罗布泊核试验爆心数百公里的马兰基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的小城镇。 名称来源

说法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支部队来到这里,看到此地虽然渺无人烟,却有着美丽的马兰花,于是就取名马兰。

说法二:张爱萍将军从朝鲜回国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由他主持核试验工作。这位著名的将军诗人,给这儿起了个极富诗意的地名---马兰,就此而得名。

发展旅游

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第二批经典名录。

2012年10月,投资600多万元的“马兰军博园”开工奠基 。此项目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委、县政府与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合作,已完成军博园红色旅游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

马兰留下了诸多国防将领和核试验科学家们工作和生活的印记,许多重要的居所和工作场馆至今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长达300米的人工防空隧洞(三线指挥部)透露着核试验的神秘与艰辛。

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作为核试验基地,这里地理条件优良,既可以作空爆试验场,也适合作地爆试验场。这儿地形开阔,远离城镇,交通方便,附近有水源,地下水位低,也不在地震带上。在全世界都是条件最好的核试验场区之一。

历史

几十年来,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等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中国也成为了核大国。

1967年6月I7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 1969年9月23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成功。

生活区

马兰基地生活区的面积大概约有7平方公里,如今的马兰基地已经俨然是一座微型城市,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马兰已脱胎换骨般变了摸样。进入马兰基地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充满了绿色,路途中的灰暗色彩一扫而空,有如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生活区内的景色也非常漂亮,有两个文化广场和一个公园。广场里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地图大沙盘,还有一个人工湖,公园里有一面刻有《孙子兵法》全文的长墙,字体优美,笔力遒劲。如果不是向远处望可以看见天山的话,很难相信这里会是新疆。一条笔直而

宽阔的柏油马路横贯基地,两旁种着参天的白杨树,棵棵都是挺拔而且高大,路两边还有许多人物的介绍,他们都曾经是中国核武器的功勋。

篇二:马兰煤矿现状评价

新疆马兰煤矿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新疆天盾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安全评价资质证书编号:APJ-(国)-0303-2005

2008年5月

新疆马兰煤矿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工程编号:

法 人 代 表:

技 术 负 责 人:

评价项目负责人:

新疆天盾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08年5月

技 术 专 家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概 述 .......................................................................................................................... 2 第一节 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 2 第二节 安全评价依据 ............................................................................................................. 2 第三节 煤矿概况 ..................................................................................................................... 4 第四节 煤矿生产概况 ............................................................................................................. 4 第五节 煤矿现有设备MA标志 ...........................................................................

新疆马兰

................. 8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9 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9 第二节 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 13 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场所 ................................................................................... 19 第四节 事故隐患及其存在场所 ........................................................................................... 25 第三章 安全管理评价 .......................................................................................................... 26 第一节 安全管理模式 ........................................................................................................... 28 第二节 安全管理评价 ........................................................................................................... 34 第四章 生产系统与辅助生产系统评价 .............................................................................. 35 第一节 开采系统安全评价 ................................................................................................... 35 第二节 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 37 第三节 瓦斯灾害防治系统安全评价 ................................................................................... 39 第四节 防灭火系统安全评价 ............................................................................................... 41 第五节 防治水系统安全评价 ............................................................................................... 42 第六节 煤(粉)尘防治系统和职业健康安全评价 ........................................................... 44 第七节 爆破安全评价 ........................................................................................................... 46 第八节 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 电气系统安全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节 其它系统安全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节 矿井综合安全评价 ............................................................................................... 56 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 ...................................................................................................... 80

第六章 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 91 第七章 安全措施及建议 ...................................................................................................... 93 第一节 针对事故整改措施的建议 ....................................................................................... 93 第二节 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 93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 ............................................................................................... 94 第八章 安全评价结论 .......................................................................................................... 99

篇三:中国核基地——西域马兰

中国核基地——西域马兰 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据最后各项数据测算的爆炸当量为330万吨,威力相当于165颗广岛原子弹。广袤荒芜的...

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据最后各项数据测算的爆炸当量为330万吨,威力相当于165颗广岛原子弹。

广袤荒芜的大漠深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爆炸的烟云笼罩着一片死亡之海──罗布泊,西出阳关的丝绸古道,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白杨树、翠柳、马兰花汇聚的浓荫撑起了一片生命绿洲──这就是马兰核武器试验基地。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成功起爆,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实弹核试验。在这之后,中国政府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开始暂停核试验。在1964年至1996年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新疆的罗布泊核试验场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一支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增强了中国保卫和平的实力。

基地位于"华夏第一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营区生活娱乐设施齐全,有自建的电视台、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游泳馆和商业服务网点。几十年来,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等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深处,曾经活跃着一支由科研人员和军人组成的神秘而庞大的部队。这支部队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训练基地,对外代号63650部队,63650部队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主要担负我国核试验(实验)的组织指挥、理论研究、测试分析、工程技术和勤务保障等任务,设有核技术及应用、工程力学、无机化学三个主干学科和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物理等其它学科。

探访马兰基地

说到马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想到这是个地名。这个中国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地名,代表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和浙江省面积差不多,隐藏于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自治区腹地。

马兰基地紧贴着罗布泊的西端,到今天,这个基地已经有40多年了。

那是去年8月,更多的是怀着对新疆这个地方的向往,我很兴奋。我们在库尔勒的和静县下火车,这个县究竟有多大,汽车开了两天也没丈量完。在天鹅湖我终于看到了天鹅,然后我知道接下来要去的就是马兰了。

汽车在无边的像裹着绿绒毯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穿行,路很糟糕。天空转眼间堆满了乌云,我看到车外的温度显示为8度。越野车后备箱里堆着军大衣,接我们的秘书说,这是我们出车到草原必须要带的,无论冬夏。车开着开着草原没有了,再接下来出现了戈壁滩,路开始平整起来,两边也越来越荒芜。终于离开和静县进入和硕县,也就是马兰所在的县。我开始不自觉的问秘书问题,关于马兰的一切,我不停地问,有些问题都重复了。最后那个秘书只笑不答了。爸爸说,可以了,很快就到了,自己看吧。

确实是快到了,四、五百公里的路走了七、八个小时。这段时间里,司机不时地把头伸出窗外,他困,但必须保持清醒。爸爸说,你抽支烟吧。后来我们在马兰见到的每个司机都

抽烟,不管是不是长着一张娃娃脸,不管拿烟的样子与稚气的脸有多么不和谐。和这里的司机处久了会发现他们有点玩世不恭,但谁也不能指责他们,也许就是明天,他们又要出车几百公里,同样的路线,没有变化的风景。我们看够了可以睡觉,他们不能,有些东西是无法排解的。

终于到了。车外的温度最终停止在37度。你真是很难想象,在穿越了遥远的、只生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高耐旱植物的戈壁滩后,会看见一片绿洲。那里面有马兰7平方公里的生活区,防风林一层又一层的包裹着这个生活区。这些林很多还是当年的建设兵团种的,许多年以后,他们的成果已经这样显著了。只是,这些建设兵团先后撤消,营区里人去楼空。

马兰基地的生活区有东西南北四扇大门把守,每一辆进出的车辆都需要得到司令部的通行令。生活区里住着近两万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人孩子,包括一些已经退休的工厂职工。那些工厂已经不再属于马兰,但他们仍旧属于马兰。马兰人对生活物资的需求带动了旁边的乌什塔拉乡的经济,让这个乡有了成排的商店、饭馆和出租车。

我们住在马兰的第一招待所,那是兴建马兰基地时,苏联人造的,墙有城墙那么厚,隔热效果很好。马兰的夏天总是三十好几度的高温,紫外线强烈,但住在一楼的人仍旧不需要任何降温设备。很可惜我们住在顶楼,其结果是热的像个蒸笼。我走进房间看见床单被套和枕巾是90年代家庭普遍使用的那种,看到洗漱用品也是家里常用的,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马兰的水引自天山的雪水,冷的让人承受不了。马兰人还在绿化地面下铺了水管,用天山的水灌溉。第一个晚上我睡得很不踏实,睡着睡着就觉得嗓子冒烟了,总忍不住起来喝水。后来我就知道,睡前一定要放一瓶保湿霜和一杯水在床头柜上。在马兰我流了两次鼻血,这是很正常的。有人开玩笑说在马兰洗完衣服直接就可以穿了。而8月,差不多是马兰最湿润的季节了。

第二天我醒得有点早。马兰的早晨从七点半开始(和北京有两个小时时差),先是听到号声,微风吹进房间,然后院子里有人说话和小鸟的叫声。走出招待所,我看见一个明亮的马兰,那种清新的、怡人的感觉和前一天是那么不同。招待所道路的两边种着各种果树,有些挂着果实我还是叫不出名字。后来我问秘书,这样种在路边,果子不早就被人采光了?秘书说,是呀,这些果树就是给人摘的,你喜欢也可以摘。马兰到处开着一种不知名的菊花,它的花粉让很多在马兰工作的人得了过敏性鼻炎,大家在一起好端端的就泪流满面。有的人离开马兰就好了,有的人一辈子都不能好。爸爸的同学就是这样,这是马兰留给他的永远的纪念。今天马兰饭桌上丰盛的食品总会让久别的老马兰人无限感慨。基地刚建那会儿,爸爸的同学搭飞机去北京,附加任务就是带点青菜回来。不知道当年他们吃的都是什么,反正现在马兰有自己的农场,一切问题就简单起来了。

终于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细细打量这里。马兰的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它精致的像个小城市的缩影。从邮局到保龄球馆,从公园到广场,从幼儿园到高中,从医院到电视台,服务人员都是军人或他们的家属。听秘书说,这个基地从建立到今天,还没有出过刑事案件,派出所也就没什么事情。在马兰广场,我看到为“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搭的台子。这个广场的感觉,旗杆、华表、礼堂和展览馆的格局都像极了天安门广场。而确实也是这样的,展览馆整个建筑的风格都仿效了北京的民族文化宫。

在离马兰20公里的地方,有中国高原第一大淡水湖——博斯腾湖。那里有清澈湛蓝的湖水和细软的沙滩。现在这里到处竖着诸如“夏威夷风情”之类的广告牌,也有不少人从乌鲁木齐或库尔勒过来玩,马兰人喜欢在下午最烈的阳光过后来这里游泳,那种轻松让你不能记起这个基地上空每六分钟飞过一次的侦察卫星。

晚上,马兰恢复清新。我怀着有点崇敬的心情去看可能是我这辈子看到的最多的星星。 离马兰生活区4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座红山,那是天山山脉的一支。整个六十年代和文革时期,为了响应林彪把高尖端研究都搬进山里的决定,马兰基地的核心人物就在这里办公,比如程开甲。现在,红山已经废弃不用,只有一些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人会回来看看。

去红山的路不好,两边也没什么植被,零星地长着一些红柳和骆驼刺,土地显得贫瘠而杂乱无章。远远的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铁架子,是电影《横空出世》的道具,模仿基地场区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架放原子弹的铁塔。现在这个是马兰的标志物,312国道就从铁架子的不远处穿过,终于有一些不相干的人知道了马兰。

红山现在杂草丛生。基地把当年在这里造的房子都送给了地方老百姓,他们对房屋的用途重新进行了分配,一楼养羊,二楼住人。我们踩着羊粪走上二楼,能隐约看出那还是三室一厅的房子。那曾经是基地核心人物的卧室办公室和会议室,而现在窗户都被拆下堆在地上,看上去更像废墟。爸爸的同学大概是马兰的第一代秘书,他说起与那些人一起在这里彻夜工作的日子,总幻想能有一碗面条做夜宵。一个晚上,他看见值班的战士因为百无聊赖,用笔在墙上长久而有规律的划来划去,发出枯燥的“嚓嚓”声,于是他走出去,在黑夜里和战士聊天。那时候,他们都正年轻。

基地真正的工作区离开马兰生活区还有200多公里,通常被称之为场区。它的面积接近中国的浙江省,大量的核试验都是在那里完成的。现在,随着核试验的逐渐停止,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场区驻守了。

通往场区的路是马兰人自己修的柏油路。200公里,大概是个绝对安全的距离了,可以让那两万人踏实地在马兰生活。整个场区都是戈壁滩,有一栋办公楼,一个发电站,还有几幢简易房子,如果进行核试验,这里就是指挥中心,很多工作人员会住到这里。可是现在,虽然是白天,这里还是荒凉得有点让人害怕。我想起在马兰看的关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钱学森和张爱萍在场区里支帐篷,风很大,画面里所有的东西都在飞舞,灰暗的有点阴郁的色调让人觉得胸闷。

见到办公楼就算正式进入场区了。而第一次空爆原子弹的爆心离这里还有200多公里。由于这样的地面试验已经停止了很多年,通往爆心的路已经没有了,听说现在那里还剩下一个变了形的铁架子。以前搞核爆炸那会儿,总有一些牧民把爆炸完变形的铁架子拖回家去用,他们不明白什么当量沾染之类的东西,我也不太明白,但我知道害怕。

辛格尔哨所是离马兰最远的一个哨所,它已经深入到了罗布泊的西端。要达到那里,又是几个小时的车程。只不过到了后来,没路了,车子就直接在戈壁滩上开了,我坐在车里觉得自己土头灰脸的。秘书说,有一次,一个苏联专家进场区考察,和另一辆车走散,迷路了。他的车开到了辛格尔,当时哨所没有任何通信设备,一个战士于是跑步几十公里到指挥部报信,发现那里的人找得正着急。在场区,是不允许单车行动的。

“辛格尔”在蒙语里是“雄性的世界”的意思。整个哨所就几间平房,还有一个人工湖和一大片菜地。我见到那些战士的时候,他们带着一身的羊膻味和木讷的笑容。最早在这里建哨所是因为一次爆炸前的巡逻,七个战士,七天七夜徒步800余里,断水断粮,在这里发现了两眼泉,哨所就依泉而建了。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可的确是真的,马兰人叫它“罗布泊第一泉”。我们去的时候有个战士出去巡逻了,他一个人和一头骆驼,听说那是他们收养的一头误闯进他们哨所的骆驼。其余的战士在招待我们和另一拨参观的客人。院子里有树,我们坐在树下用木墩做的凳子上吃战士自己种的黄金瓜。这种在缺水和土壤条件

恶劣的情况下长成的瓜像蜜一样甜。瓜源源不断地从战士们的房间里拿出来,那样小巧和光洁,这是他们专门用来招待外面来的人的,有人吃完了还带走一个,而我们终于不忍心再动嘴了。

现在哨所已经有了一架手摇的电话,还有一堆过期的杂志。马兰派了一支工程队,要给哨所修新宿舍。这里的生活很快就会不同了。我们的车开动的时候,哨所战士站成一排,笔挺地敬礼,脸上的表情严肃而镇定,我的心一惊。

离开哨所,我们的车在一个山坡上停下。秘书说,这里就是当年进行地下爆炸的地方。环顾四周,除了有一些生了锈的铁丝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在地下几公里处,有原子弹爆炸的残余。由于技术的限制,我们至今无法将那些残余安全的取出,也许以后也不能。所以,地面上立了一块碑,写着:永久沾染区。五个字触目惊心。

回去的路上,车子突然急刹,秘书跳下车说,在这里照张像吧。我一看,路边有一块不起眼的碑:军事禁区。以前,我们是绝不可能迈进去一步的。现在,一个时代已经过去,这个基地的地位不再有那时的显要。没有如火如荼的试验,也没有大批的热血青年怀着理想和荣誉感从四面八方涌来。我突然想,当这里的工作不再有神圣来支撑的时候,他们拿什么在坚持?

出了马兰生活区的东大门,有马兰的烈士陵园。那是唯一一个在马兰大门外的公共设施。陵园门口长年住着一个老头,负责打扫路面,收拾墓地里长出的杂草。他是义务的。陵园里每一座墓碑上都刻着名字,有的是夫妻俩的名字并排刻着,可惜我都不认识。爸爸的同学夫妇两在一些名字前久久站着,然后鞠躬。我想他们大概认识,一起共过事,不想现在阴阳两隔,还能在马兰见面。

所有的马兰人,无论军人还是家属,死了都可以被葬在这个烈士陵园。他们大多都算不上牺牲,只因为他们在这里工作了,和这片有点寂寞的土地一起生活了。也许是想感激他们的付出,也许不是,只是想让他们永远住在马兰。

激情燃烧的岁月 赶赴前线:四千多大学生会集马兰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位于河南商丘的一个步兵学校突然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一段时间后这个学校出现在大西北——新疆库尔勒地区的和硕县,这里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马兰,这就是中国的核试验基地,它叫马兰基地。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马兰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城市。1964年5月28日,刚刚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毕业、年仅23岁的符红铁也来到了这里,当时这里的人口已经达到10万多。第一天到北京的目的地报到的时候发现,一同报到的7个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等,这些学生中又分别来自固体力学、航空动力学、导弹轨迹、自动控制、核物理等6个专业,尽管不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但是敢肯定的是我们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

果然几天后,他们坐上了闷罐车走了3天4夜来到了新疆,开始了他们的军旅生活。与符红铁一样,来自各名牌学校的大学生逐渐来到这里,人数多达4000多。

方剑心,1933年出生,1949年参军,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美援朝和西藏高原平乱。1968年至1977年期间,调往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先任基地司令员秘书,后任基地司令办公室主任,经历了多次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原子弹和氢弹试爆。

他说,基地有一个名词叫作 “零时”,所谓的“零时”,指的就是起爆时间。“零时”的确定首先要看全国范围内的气象条件。据了解,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地处西风带,核试爆后产

生的烟云会随风向东飘去,最后到达东海。指挥部必须确保核爆烟云在“出海”过程中不能遇到雨雪天气,否则烟云中的核污染物将随雨雪一起落下,对沿途地区造成污染。“零时”一经确定,方剑心跟随司令员从“爆心”出发,乘车在方圆60公里的核爆区内视察,确保区内人员已疏散完毕。每视察完一个地方,司令员就将该处引爆用的电闸合上,这样一路返回临时指挥所。当指挥所的最后一个电闸也合上时,核试爆正式启动。

“指挥所每一个人,此时的心情都十分紧张。”方剑心说。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管理人员下令戴好高倍墨镜。所有人都将目光锁定在爆心方向,屏住呼吸,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随后,广播里嘹亮的声音在倒数着:“10、9、8……3、2、1!”刹那间,一道耀眼的白光闪过,一颗巨型的火球在空中熊熊燃烧起来,“就像天上的太阳!”紧接着,一股闷雷般的

爆炸声响起,在爆心方向冉冉升起一道硕大的蘑菇云。

数据收集:千分之一样品取核爆数据

核爆基地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获取各种试验数据。因此凡是当时生活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在基地找到,有大到骆驼、小到豚鼠的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从北京地铁到武汉长江大桥的各种主要建筑实体模拟物品,有大到飞机、坦克、军舰,小到步枪、手榴弹等各种军事武器等。

来自西安军事工程学院的吴嗣廉说,每次核爆前,这些军事、生活、工作等用品被按照各种形式摆放在离核爆点2公里到20公里的范围内。比如与人习性相近的猴子,有的被放在半掩体的地面上,有的放在坦克里,有的被披上棉织物,有的被放在土墙的后面等等。这些被摆放好的动物一群群一排排,老远望去十分壮观,最后一次清场地,当我们远离它们的时候,也有些别样心情,因为我们知道在核爆后,它们中有许多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试爆结束后,防化分队的队员们立即驱车冲进核爆区,对试爆现场的放射性剂量进行测量。当确定放射性剂量已下降到安全水平时,其他人员方能分批进入爆区。最先出发的是司令员一行人,然后是各大军区的首长、参谋长,最后是回收分队。进入核爆区后,只见笨重的火车头被掀翻了,坦克的外壳被烧得通红,坦克上的大炮被折成一团,笔直的桥梁被彻底摧毁,只剩下一堆碎块。各种动物,无防护的被烧成焦炭;有防护的,例如一些猴子或狗,依然活蹦乱跳,但回收后不到几天也相继死亡。通过对上述效应物的回收和测试,研究人员得出各种武器装备、建筑、动物在各种距离被核弹杀伤破坏的效应。“原子弹的威力真大呀!”回想起核爆区里的景象,方剑心激动地说。

在基地医院工作的黎毅说,每次核爆后进入沾染区,距离核爆点两公里范围内的动物们肯定是被烧得不存在了,一般来说,八公里以外的动物有的可以存活下来,但是这个位置的猴子被取回来后一般是没有精神,昏昏欲睡,有的也在不久后就死掉了。

黎毅说,为了取得准确的数据,往往要大量的实验品。她所在的医院把回收回来的豚鼠一一分解,要获取核爆范围内豚鼠耳鼓被穿透的几率,至少要收取1000个豚鼠样品。

夏天地面热得可以烤熟鸡蛋

在核试区生活,最大的困难是没水用!在核试区附近有一条河,叫孔雀河,河水喝起来非常苦涩。往地底钻500米深打一口井,取出来的水也是苦的。战士们运来海军用的海水淡化器,经过一番处理后依然不起作用,无论河水、井水统统无法下咽。无奈之下,基地人员只好用油罐车从300多公里外的地方运水回来。

篇四:中国新疆马兰军博园展览馆解说词

中国新疆马兰军博园展览馆解说词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位于我们巴州和硕县的中国新疆马兰军博园展览馆。今天由我为大家解说,很高兴也很荣幸为您服务。

中国核试验基地担负着核武器试验的组织指挥、测试控制、试验工程、技术勤务和后勤保障任务。自一九五八年组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全军、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新疆军区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基地人员的长期艰苦奋斗,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建成了能够完成多种方式不同当量试验任务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核试验基地,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中子弹等核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积累了核试验、核效应、核防护的丰富经验,造就了一只力量雄厚的科技大军,培养了一只久经考验的试验队伍,闯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进行核试验的道路。

核试验基地的全体官兵继承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长期的特殊环境和特殊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党的领导、思想领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内外团结;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纪律严明、一丝不苟;热爱事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

举办参观新疆马兰军博园展览馆,旨在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马兰精神,把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化为团结奋斗、继往前进的巨大动力,为国防建设再做贡献、再立新功。

下面,我们共同来参观展馆的第一部分:历史抉择。

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核武器如同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疾苦、战争、掠夺等一切灾难飞向世界,从此这个世界又有了一个新的名词——核威慑。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公然叫嚣要用原子弹封锁中国,并在日本建立核武器基地。刚刚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做出了历史抉择:保护自己,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不可剥夺得的权力;保卫世界和平,是一切爱好和平国家的共同职责,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不畏强权、力挽狂澜,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出了发展中国核武器事业的英明决策。

第一部分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再现核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上世纪50年代,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科技人员打破西方世界核威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建设中国核试验基地的伟大壮举。

——介绍第一部分第一块版面《奉献青春,献身国防》; ——介绍第一部分第二块版面《呕心沥血,奋战戈壁》; ——介绍第一部分第三块版面。这一版面展示的是毛泽东同志在6月21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充满信心地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当时,由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造成功,从而显著改善了中国核物理研究的技术装备和条件。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培养的人才,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提取的数据,不仅为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的进一步提供了前提,也间接地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和发展了奠定基础。毛泽东正是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对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

60年代初,苏联当局断绝了援助,国内又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我国的原子弹是“下马”还是“上马”,争论激烈。毛泽东十分关心核弹研制的进程,专门找聂荣臻谈话。聂荣臻找到一些同志认真研究、考察,并将坚决上马的决心和理由于1958年6月5日将《关于“两年规划”报告》以二机部的名义呈报给中央,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同时,采纳了刘少奇的建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原子能十五人专门委员会”,负责原子弹、导弹的研制。

——介绍第一部分第四块版面:

第一幅图片中的文件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二机部“两年规划”报告的批示件。

第二幅图片是1963年周恩来同志委派上将、国防工业部赵尔陆部长带领工作组赴青海、新疆等地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掌握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试验的进展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后上报的《关于基本建设投资问题的请示报告》上的批示:“工作均请尔陆同志加以衔接,提会议解决。”在中国原子弹试验关键时期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

第三幅图片就是十五人专门委员会成立文件。当时,中央根据刘少奇同志的建议,成立的由周恩来为主任,贺龙、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聂荣臻、罗瑞卿、赵尔陆、张爱萍、王鹤寿、刘杰、孙志远、段君毅、高扬等同志组成的,加强对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原子弹研究、试验工作的领导。当时,研制原子弹属于国家最高机密,需要有一个代号,以便于保密。由于赫鲁晓夫是1959年6月毁约停援的,于是,他们

就以这个日期——596作为代号,借以激发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己完成核试验的决心。

【介绍展柜中的实物】

【参观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工作室复原

场景】

【参观中国历次核试验简录图】

下面我们一起来参观展览的第二部分:激情岁月

1959年,代号为8023的中国核武器试爆指挥中心建设在和硕县乃仁克尔乡所在地展开,3万名建设大军和科研工作者舍家为国、奔赴天山深处,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草原牧区挖土方、盖试验室、修水库、建公路,同时开荒种地、饲养牛羊,战胜天灾人祸、克服困难重重奋战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基地官兵的努力,一个水、电、暖、路齐备,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中国核武器试爆指挥中心基地在天山深处的草原上拔地而起,数十年如一日维护着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

这一部分展示的就是核试验基地的建设者们写在天山深处大草原上的不朽传奇,更升华成了一种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马兰精神。

【介绍展板各图片的内容及展柜中的实物】

下面,我们一起来参观展览的第三部分:亲切关怀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核试验事业十分关注,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批示,许多中央领导同志还在不同时期来基地考察视察,对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勉励。基地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领导同志题诗题词,在缅怀那段光辉历史的同时,对我国核事业寄予新的期望。

【介绍版面图片内容和展柜中的实物】

各位领导,这个巨幅画面,展示的就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升空时震撼人心的场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核武器爆炸现场的感受。(播放音响设备)

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展览的第四部分:东方巨响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15时整,历史性的时刻到了。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成功了。

当时,张爱萍拿起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加试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周恩来报告了毛泽东。这次核爆炸产生的地震波,非同小可,绕地球转了好几圈,以至远在万里之外的瑞典乌菩萨拉大学观测台,也测到了这次爆炸所发出的震波能量。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新闻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国内、国际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篇五:新疆和硕县将核武器“摇篮”马兰基地打造成旅游点

新疆和硕县将核武器“摇篮”马兰基地打造成旅游点 原标题:新疆和硕县将核武器“摇篮”马兰基地打造成旅游点

核心提示:马兰基地一直被誉为中国核武器“摇篮”,总是披着一层神秘面纱,日前经过国家批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将投资建设“马兰军博园”红色旅游项目,届时,核武器试验场地的神秘面纱将逐渐揭开。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 胡大敏)马兰基地一直被誉为中国核武器“摇篮”,总是披着一层神秘面纱,日前经过国家批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将投资建设“马兰军博园”红色旅游项目,届时,核武器试验场地的神秘面纱将逐渐揭开。

马兰基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中国上世纪60年代核试验基地的研究中心之一,有较多军事遗迹,是“两弹”研发的军事纪念地。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第二批经典名录。

据和硕县旅游局副局长孙贵军介绍,为了打造马兰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发扬马兰人精神,和硕县决定建“马兰军博园”,今年该项目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得到了资金支持。目前,和硕县委、县政府已与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合作,完成了军博园红色旅游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

10月10日,和硕县红色旅游项目“马兰军博园”正式开工奠基。

据介绍,马兰军博园占地面积37公顷,主要在马兰基地原司令部位置,地理位置处于山区。目前,中央预算内批准投入219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58万元,地方筹资440万元。“目前中央已经拨款130多万元,预计余下的资金将会在明年陆续到位。”孙贵军说,前期投入的2000多万元主要用于马兰军博园的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但不包括展览馆、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孙贵军说,对于缺乏的资金,他们将通过招商引资方式进行建设。

那么,打造的红色旅游景点究竟有哪些内容?游客能看到什么?孙贵军说,马兰基地有张爱萍将军等将领们的生活足迹、工作场馆以及实验场、指挥部等建筑遗址。马兰军博园建成后,不仅有成熟的商业、餐饮一条街,游客还可以参观神秘的指挥部楼房遗址、墙上标语、长达300米的深邃迂曲的人工防空隧洞,同时,山上还有百年以上的葱郁树木和河流、水库等,“是集红色旅游、自然美景等为一体的多样化旅游景点。”

在马兰军博园开工奠基仪式上,巴州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艾尔肯·哈斯木说,该项目建成后,将对和硕县及相邻地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带动全州乃至全疆范围内主要旅游路线的优化调整和各知名旅游景区的联动。

资料显示,马兰基地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中国军人在罗布泊西端一片戈壁滩上建设而成,1964年10月,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马兰基地由此始为外人所知。

距离罗布泊核试验爆心数百公里的马兰基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的小城镇,吸引着不少好奇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