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鸟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3:26:17 作文素材

篇一:“鸟枪”换“炮”

“鸟枪”换“炮”

作者:高 朔

来源:《汽车与运动》2009年第10期

新上市的普利司通泰然者(Turanza)AR10还真紧俏,上次跑去换胎店里只剩一条胎。只好换了一家店,并在确认有现货后才敢动身前往。这是位于南四环的城环城汽配城中的一家经营多种品牌轮胎的专卖店,但是马上就要改换门庭专卖普利司通轮胎。

与店掌柜说明来意,店伙计很热情,手脚也很麻利,三下五除二,我的蓝色速腾4个轮子被卸下,被4个油压千斤顶孤独地支撑着,那车看上去立刻就没了精神。由此看来,轮圈、轮胎的组合决定着汽车的精,气,神。

拆下来的速腾1.6L车型,出厂原配轮胎是韩泰205/55 R16,驾驶感觉胎面质地

鸟枪

偏硬,但操控感较好。行驶在砂石路面上噪声较大,耐磨性还行,也许是行驶公里数不算多——15000公里,胎纹依然清晰,磨损较轻。

更换的测试新胎是普利司通泰然者AR10205/55 R16,花纹为舒适型非对称非单导向,单看轮胎表面似乎显得有些单薄,不知实际驾驶的感受是否也如此。

三位20岁出头的店伙计,换胎技术熟练,卸气嘴、放气、扒胎、卸轮圈、上胎、装气门、打气、测压、做动平衡一气呵成!

随后是逐个安装好轮胎,我的蓝色速腾在4个崭新的普利司通轮胎支持下,又变得精神头十足。我急切地钻进驾驶座,主要是想体验新胎的感觉与原配胎到底有何不同。发动汽车驶出汽配城,在临近出口时,看到细砂石覆盖路面,于是故意驶向那里,我立起耳朵,却没有听到意料中出现的轮胎碾砂的声音,来回走了3趟,胎噪的确很小,这是我对普利司通泰然者AR10的第一印象。

我驶上四环路,驾车穿越在车流中,频繁地左右并线,以体会其操控感,直道上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是在颠簸路面其减振效果比原配胎要好一些。路遥知马力,更多的体会还要等到随后的长期测试。

图解轮胎

普利司通泰然者AR10 205/55R16 91V轮胎属于中档舒适型胎,与运动型胎差异明显,排水性能好、胎噪很小,总体性能比较均衡。

5个胎面花纹区域、4条沟槽:(由两侧至中间)

1 轮圈保护设计,避免在停车时铝合金轮圈与马路牙子刮蹭(仅扁平比55%以下)。

2 胎肩横向高刚性大花纹块,在外侧的部分只在转弯时接触地面,提升操控性能,在内侧的部分保证干地的抓地力。

3 优化角度的花纹沟槽,均衡了花纹刚性与湿地排水能力。

4 新3D花纹设计,花纹连接处有一个坡度,不仅可以提升花纹块的刚性,同时保证湿地排水性能。

5 波形中央花纹沟,避免了普通花纹沟的乱流,从而有效提升排水性能。

篇二:基因组鸟枪法

克隆重叠群(clone contig),又叫克隆叠连群,是在基因测序中的一个概念。

DNA测序不能从染色体进行,首先必须克隆化,构建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先构建片段DNA克隆(以YAC或BAC为载体),并把克隆依染色体排序,这就是“染色体的克隆图”。依片段DNA克隆在染色体上所在的位置排序,可以得到相互重叠的一系列克隆,叫做“克隆重叠群”。

在大规模DNA测序中,目标DNA分子的长度可达上百万个bp。现在还不能直接测定整个分子的序列,然而,可以得到待测序列的一系列序列片段。序列片段是DNA双螺旋中的一条链的子序列(或子串)。这些序列片段覆盖待测序列,并且序列片段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覆盖或者重叠。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特定的片段,我们不知道它是属于正向链还是属于反向链,也不知道该片段相对于起点的位置。另外,这样的序列片段中还可能隐含错误的信息。序列片段的长度范围300~1000 bp,而目标序列的长度范围是3100万bp,总的片段数目可达上千个。

DNA序列片段组装(sequence assembly),又称序列拼接,其任务就是根据这些序列片段,重建目标DNA序列。如果能够得到DNA一条链的序列,那么根据互补原则,另一条链的序列也就得到了。 全基因组鸟枪测序(whole 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的基本步骤 1.建文库 2.两端测序 3.序列拼接 4.序列重叠群 5.填补序列间隙

We have annotated the rice genomes for gene content, repetitive elements, and SNPs 但是基因组序列在2002年出版的只是草案,包含许多空白和errors-works-in-progress而不是成品。现在,由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大的科学家团队出版一个改进的版本,即水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的接近完整的基因组分析,印度,中国,和日本分别都吃这两个亚种的水稻。他们的分析团队,由Gane Ka-Shu Wong大米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首先,团队通过生成更多的序列数据改进了原有籼稻通过全基因组鸟枪测序得到的序列数据,然后他们用更好的方法来转配这些数据。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中,整个基因组被切成随机片段,然后对每个片段测序,利用计算机程序搜索重叠部分,把所有这些数据依次进行拼接。 改善基因组序列分析的关键是,研究人员使用两个亚种中结合DNA序列数据,便于序列的装配。其结果是在邻近两个基因组序列增加了1000倍。换句话说,虽然最初的草案是非常分散,在新版本中,有97.7%的基因可以从或者是籼稻或者是粳稻数据集中找到,一个沿着染色体DNA的立场是定义良好的。 研究者还用他们改善水稻基因组序列去探究水稻的进化史。进化的核心是通过现有基因的突变开发新功能。但在功能基因发生突变时,结果很少是有益的,所以人们认为进化更有可能是首先通过复制现有的基因,然后对“备份”基因的副本做实验而继续进行的。黄和他的同事们报告说,在约55 - 70年前,禾本种与开花植物分离之前,有证据表明水稻DNA序列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这个基因组复制可能在禾本种的起源中发挥了作用,然后迅速蔓延世界各地并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除此以外,还可能影响人类的进化。

篇三:清朝军队使大刀长矛是谣传 乾隆时士兵已多使用鸟枪

清朝军队使大刀长矛是谣传 乾隆时士兵已多使用鸟枪

2014年07月27日 13:04 来源:中国兰州网 作者:佚名

本文摘自中国兰州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清军只用弓马拒绝火器?乾隆时清军多用鸟枪

在近期上映的国产大片《血滴子》中,乾隆年间的秘密行动组织“血滴子”手中虽然拥有可十步外取人首级的秘密武器,但却被海都率领的火枪队和火炮杀得片甲不留,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说现在的枪械欺负几个拿刀的特工应该不成问题,但在乾隆时期,当时火器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清军用的是“鸟枪”不是“火枪”

其实,那时清军还没有这么好的武器,他们使用的还是“鸟枪”。“鸟枪”这个词现在只活在“鸟枪换炮”这个成语里,并不是一个好词,很多人认为它意味着“威力小,只能打鸟”,其实“鸟”字的意思是它准确到可以打中飞鸟。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鸟枪”开始的时候叫“鸟铳”,是由欧洲人发明的,明代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入中国的。从西洋火枪发展的序列来说,“鸟枪”对应的是单词“Arquebus”,它在外形上的特点就是有弯曲的握把,只能勉强抵肩。代替它的那个东西叫做“Musket”,大家熟悉的《三个火枪手》里的“火枪手”(musketeer)就是使用这种武器的高手,在这里翻译成“火枪”。

“鸟枪”和“火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火枪”已经有了具现代感的枪托,而“鸟枪”只有一个握把,或者顶多比锯把长出一点。具有枪托,在尾端有一个较大平面的“火枪”可以扎实地抵在人的肩窝处,肩窝一方面能够固定枪托,提高持枪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缓冲后座力,使射击过程平稳。

鸟枪因为没有枪托,所以射击时手离脸很近,因为举枪不稳定,一般都需要支起脚架才能射击。可见,《血滴子》中,清军使用的枪并不像“鸟枪”,倒是很像“火枪”。实际的历史是,当时因为闭关锁国,清朝军队使用的还是“鸟枪”,不可能那么顺畅、潇洒地抵肩射击。 当时,鸟枪不能扎实地抵肩,并且是滑膛枪,因为没有膛线,子弹不能靠自转稳定,所以准头不如现代的长枪,但是威力其实并不小。据记载,在近距离,鸟枪可以击穿锻造人体装甲。

当时,法国狙击手在15米外开枪,子弹穿过敌人的左肩,穿过第六和第七根脊椎,最终停在肩胛骨下5厘米的背部肌肉里。

除了火枪外,电影中的清军还拥有一种神奇的大炮,它会冒着烟在天空划出一道曲线,然后在村舍里炸开,让黄晓明精心布置的防御计划瞬间被轰杀。

火炮威力并不大

在历史中,清朝确实已经大量使用火炮。从康熙十四年(1675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46年里,清王朝中央制造的大小铜铁炮共计985尊,这个数字还未包括各省就地制造的火器。

据《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清朝火炮发射的主要是实心圆球弹。那时已经有了爆破弹,但是并没有触发引信,所以不会触物即炸。那时的爆破弹需要向外引一个药捻,在发射前点燃。所以,这个东西很可能在空中爆炸,或者落地后过一会儿才炸。如果没发射出去,那炮手就要倒霉了,所以在那时爆破弹并不普及。

不过,无论火炮发射出的是实心弹还是爆破弹,它都不会一路冒烟的。如果是带有助推系统的火箭弹,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发射点燃的火球,这是冷兵器时代的事情了。抛石机可以把点燃的加了松香和硫磺的大捆稻草抛向敌阵,起到纵火的作用,但是火炮没有这个功能。

相关阅读:

澄清历史:谁说清朝军队就是大刀长矛?

近年的中文网络上,介绍中国火器发展的文章有很多。这些文章多数对清朝持否定态度,其中经常出现“清朝全面退回冷兵器时代”的说法,然而本人始终没有找到这种说法的原始出处,反倒在搜寻时发现与之完全相反的资料。

在蓬莱市政府的网站上,我找到这样一段资料。

按《登州府志》载: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始设登州镇,由总兵统管,总兵署在蓬莱县城南门内西北,辖陆营和水师营。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登州镇陆营编制为:

中营设游击1人(游击署在南门内糠市西)、守备1人(守备署在钟楼南路东)、千总1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7人,守兵394人,马125匹;分管县城内西南、西北2坊、县城外西、北2关和雨山、郭东、苇羊、北沟4保,辖县城以西、以南5座烟墩;

装备兵器:箭844支,刀724把,藤牌27具,鸟机枪、马鸟枪、鸟枪244支,子母炮、威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行营炮43门。

右营设都司1人(都司署在县城朱家桥东)、守备1人(守备署临都司署)、千总1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5人,守兵368人,马122匹;分管县城内东南、东北2坊、城外东、南2关和东流、安香、解宋、羚羊4保,辖县城以东3座烟墩;

装备兵器:箭749支,藤牌27具,腰刀、牌刀、砍刀478把,鸟机枪、马鸟枪、鸟枪235支,子母炮、威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32门。

这是鸦片战争前夜,清朝绿营的编制和装备数据。登州镇的陆军分中营与右营两部分。中军有骑兵117人,步兵394人,总计511名士兵。这些士兵拥有各种火绳枪244支,火炮43门,总计有火器287件。右营有骑兵115人,步兵368人,总计483名士兵,他们装备了各种火绳枪235支,火炮32门。比例均超过百分之五十。

如果只有这一项证据的话,我们可以说这是孤证,无足取信。但我又在《清史稿》中找到这样一段记载:

西藏旗兵,自乾隆五十七年始。前后藏各设番兵千。定日、江孜各设五百。前藏领兵者曰戴琫,其下如琫,又下甲琫、定琫。原置戴琫三人,二驻后藏,一驻定日,复增戴琫一人驻江孜。前藏番兵,游击统之。后藏及江孜、定日,都司统之。原有唐古特兵,归戴琫督练。初制,每番兵千,弓箭三之,鸟枪七之。嗣选唐古特兵三千,鸟枪、刀矛各半。至是新设额兵三千,每千人五成鸟枪,三成弓矢,二成刀矛。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到清朝中期西藏驻军的装备构成,火枪的装备也达到百分之五十。两段资料相互印证,火器装备的比例大致相同,这个比例应该是清朝正规军的定制。由此可以确信,入关后清朝的军队一直装备着数量可观的火器。其中登州绿营拥有火器数字明确,种类详细,根据网络上流传的某些说法,绿营只能装备较次、较少的火枪、火炮,那么待遇、装备均优于绿营的八旗装备的是什么呢?目前本人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不敢断言。

清军鸟枪运用的标准战术被称为“九进十连环”,这显然是一种依次开火形成持续火力的战术。《清史稿志一百十四》中有相应的记载。

康熙……十九年,定每年演放红衣大砲之期。二十八年,定演砲之制。每年九月朔,八旗各运大砲十位至卢沟桥西,设枪营、砲营各一,都统率参领、佐领、散秩官、骁骑砲手咸往。工部修砲车,治火药。日演百出,及进步连环枪砲。越十日开操。太常寺奏简都统承祭,兵部奏简兵部大臣验操。各旗演砲十出,记中的之数。即于砲场合队操演,严鼓而进,鸣金而止,枪砲均演九进十连环,鸣螺收阵还营。三十年,定春操之制。每旗出砲十位,火器营兵千五百名。汉军每旗出砲十位,鸟枪兵千五百名。每佐领下之护军鸟枪兵、护军骁骑,每参领下之散秩官、骁骑校,及前锋参领、护军参领、侍卫等,更番以从。既成列,演放鸟枪,鸣螺进兵,至所指处,分兵殿后而归。五十年,定火器营合操阵式。八旗砲兵、鸟枪兵,护军骁骑,分立十六营。中列镶黄、正黄二旗,次六旗,按左右翼列队,将台在中,两翼各建令纛为表。

这一段提到康熙年间八旗军队在军事演习中的组成阵形,可以认为在实战中也是如此:“每旗鸟枪护军在前,次砲兵,次鸟枪兵,次骁骑。”在四层阵形中,与火器有关的占三层,可见清军十分重视火器的运用。

认为清朝轻视、甚至敌视火器的人,往往引用雍正皇帝的一句话:“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这一句同样出自《清史稿志一百十四》,请各位来看出处的原文:

雍正四年,改定卢沟桥演枪砲为三年一次,均演一月。兵校等火药器用,由工部预储。五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七年,以直隶营汛多演空枪,通饬直省将帅,令各营以铅子演准。八年,刘汝麟建议,汉军应习步围。寻谕各旗兵于初冬行步围,每旗行二、三次,统以各旗大臣,步行较猎,侍卫、打牲人等,一律学习。九年,以八旗官兵未能精整,统兵各官,择不堪骑射者,立为一营,稍优者,别立一营。每营千人,勤加操练,化弱为强。又以兵丁重在步行,凡八旗兵给限一年习步,以日行百四十里为率,优者赏之。十年,以边陲用兵,操演加勤,免各旗轮班值日,专习骑射长枪。十二年,定八旗汉军骁骑演习鸟枪之制。春季二月为始,秋季八月为始,各习枪四十五日,本旗四翼仍合操二次。

这一命令是雍正五年下达,“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一句,显然意味着此时八旗士兵已经极其依赖火绳枪,甚至因而荒废了弓矢的练习。因此,可以说雍正皇帝重视弓矢,也可以说他不够重视鸟枪,但很难证明他对火器有轻视或敌视的情绪,在同一段原始史料中,可以看到这位强调弓矢练习的皇帝对火器的关注:雍正四年,皇帝命令工部主持火药制造和存储。雍正七年,皇帝接到绿营士兵在练习中放空枪的报告,通令绿营必须实弹练习。雍正十二年,皇帝规定八旗骑兵必须练习使用鸟枪,每年春秋各操练四十五日,共九十天。

在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还发生了两件与火器有关的事情。第一是在雍正元年,陕西人杨天纵担任贵州提督,为镇压当地苗族叛乱制造了许多不同规格的火炮,事后上报朝廷:“臣

以己意制砲,大者曰靖蛮大砲,能及数里;小者曰过山鸟,攻远便捷。选兵送广泗行营听用,并调安笼、安南、大定、黔西、长寨诸营兵携砲赴凯里一路,分布进攻。”皇帝对其予以嘉奖。第二是雍正十一年,清廷有大臣建议准许百姓拥有鸟枪,当时的福建水师提督王郡坚决反对,他认为“民间不需鸟枪”,最后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但是百姓是否因为禁令的存在就不能拥有火器了呢?并不是。《平苗纪略》记载了雍正年间,清朝在黔东南苗族地区通过武力“改土归流”的过程。根据《平苗纪略》的记载——

雍正七年二月,在剑河公鹅、鸡摆尾等寨“旬日之间刀、弩、长标、鸟铳、礮位、盔甲收峙如山”。六月,公鹅“缴献鸟枪、环刀、标枪、弩弓无数”。后在鸡呼党“获铁盔、标枪、铛牌无数”。鸡呼党一战之后,宜夭、腊鸟、交鸪、演农、交甲六寨便“旋缴枪86门,刀130口,标枪170根,弩12张,铁甲5领”。八年正月,“又陆续缴到鸟枪1495杆,标枪186根,弩弓1412张,刀151口,鸟机9位,子母礟1位,霸王鞭礟1位,铁盔9顶,铁甲17领”。

这里所记载的仅仅是今剑河县的几个村子的情况,我想可以由一斑而窥全豹。前面是少数民族地区,我们来看汉族地区的情况,根据《道咸宦海见闻录》的记载,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十八日上午,皇帝在北京玉泉山清音斋召见福建布政使张集馨,问起了福建械斗的情景,对话记录如下:

皇上问:“械斗是何情形?”

张答:“……大姓欺凌小姓,而小姓不甘被欺,纠数十庄小姓而与大族相斗。”

皇上问:“地方官不往弹压么?”

张答:“臣前过惠安时,见械斗方起,部伍亦甚整齐。大姓红旗,小姓白旗,枪炮刀矛,器械具备。闻金而进,见火而退。当其斗酣时,官即禁谕,概不遵依。……”

皇上问:“杀伤后便如何完结?”

张答:“大姓如击毙小姓二十命,小姓仅击毙大姓十命,除相抵外,照数需索命价,互讼到官……”

各位注意——“枪炮刀矛,器械具备。闻金而进,见火而退。”民间武器种类之丰富,可见一斑。清朝中后期的汉族团练武装都拥有相当可观的火枪火炮,如湘军初始就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拥有鸟枪,可见民间私藏火器的数量不会很小。

篇四:对鸟枪的审判

对鸟枪的审判

“呜—呜—??”秃鹰妈妈边哭边飞落到一棵老树上。听到她的哭声,周围的鸟儿们叽叽喳喳地飞向那棵大树,询问秃鹰发生了什么事。秃鹰断断续续地说:“刚才,我正和老公在天空上飞,准备去河边找点水喝,突然,‘砰’地”秃鹰妈妈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鸟儿们异口同声地问:“然后呢?你老公怎样了?”秃鹰呜咽着,说:“‘砰’地一声,我老公就从空中掉了下去,等我飞到地面上找他时,他早已不见了踪影,那里只剩下这个怪东西。”说着,她从旁边的树枝上拿出来一个长长的黑黑的硬东西。

鸟博士仔细地端详着这怪东西,努力地在脑海里搜索着,忽然,他神情严肃地说:“据我的判断,这是一把杀伤力很强的鸟枪!”

“什么?”大家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家不要紧张,它现在是不会伤害到我们的”。大家听后,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我前些天也见过它,我的弟弟就是被它打死的!”画眉气愤地说,“这个坏东西,我们把它送到狐狸法官那儿吧”。

“好!好!”鸟儿们纷纷扇动翅膀,一致同意。

在包包法院里,他们见到了狐狸法官。法官质问鸟枪:“你伤害过鸟儿吗?”

“有过。”鸟枪吞吞吐吐地说。

“狐狸法官,快呀,判它个无期徒刑呀,快!”

“可是我也是身不由己呀!”鸟枪委屈地为自己辩解道。

“竟然还敢狡辩!鸟枪,快将你做过的坏事如实道来”。

“我是被人利用的,人类带我去过草原、森林,还带我去过大城市深圳,那里有红烧大雁肉呢!”

“不可能,人类一直待我们很好的!”

“还敢推脱责任!本法官判你无期徒刑!”

鸟枪被关进大牢后,鸟类伤亡的悲剧还在继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鸟枪的话是真的吗?

新乡市第二实验学校四年级:郭欣婷

篇五:弹簧草一年“鸟枪换炮”

弹簧草一年“鸟枪换炮”

作者:仙 仙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8年第09期

弹簧草,因叶片扭曲盘旋生长,像弹簧而得名,为风信子科鳞茎类多肉植物。其黄绿色的花朵素雅清新,生长在亭亭玉立的花梗上,好像一架架飞机在空中盘旋,非常奇特,与卷曲似弹簧的绿叶相映成趣,极富趣味性。有趣的是这些花只是在白天,尤其是晴朗的白天开放,到了傍晚日落之后就闭合了,第二天再接着开放,如此白天开放,夜晚休息,每朵花能持续开放7至10天。

我的这株弹簧草是去年春季买的,刚买来时只是一个类似小洋葱的鳞茎上长着几根卷曲的叶子,有些叶子顶部已经干枯,看上去可怜兮兮的,很不起眼。栽种后不久,就从叶丛中抽出一枝花箭,随后开出几朵黄绿色小花,这么小的东西竟能开出如此亮丽的花朵,令我惊讶。花谢后随着夏季的来临,气候的炎热,弹簧草的叶子开始干枯,最后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鳞茎,我知道这是进入了夏季休眠状态,应不必管它,找个雨淋不到的地方随便一放就可以了,偶尔浇点水,不要施肥,让它在睡眠中度过炎热的夏季,等天气凉快后自然会苏醒过来的。

在去年的8月底,弹簧草将要苏醒之前,我将其鳞茎从原来的花盆中取出,用蛭石、腐叶土加骨粉重新配制培养土栽种。果然,9月初随着气候的转凉,弹簧草结束休眠,开始生长,从顶部长出了嫩嫩的,细细的,长长的新叶,其新叶虽然清新动人,充满生机,但并不扭曲,看着也不像弹簧。随着时间的推移,弹簧草的叶子开始逐渐强壮,并扭曲生长,呈弹簧草特有的弹簧状:而且鳞茎也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6个,还不断增长,最后竟达到14个,这就意味我有了14棵弹簧草。

冬天弹簧草并不怕冷,我将其放在封闭的阳台上,夜间最低温度达3℃,依然叶子碧绿如翠。春天刚到,就悄悄地抽出了13枝花箭,随后几十朵小花同时绽放,非常壮观,与去年那枝孤零零的花箭相比,可谓是“鸟枪换炮”。弹簧草的花期很长,从第一朵花绽放算起,至完全凋谢,能持续开放一个月左右。

总之,弹簧草是一种美丽、奇特而又好养的花儿,只要给予它充足的阳光、足够的养分,它就能生长,绽放出清新的花朵。虽无牡丹花的绚丽,也无玫瑰、茉莉的芬芳,却具有独特的韵味,颇具个性之美。今年的春天,我又淘到一棵“宽叶弹簧草”的苗,虽然不是太大,但相信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它会越来越漂亮,到明年这个时候或许就会绽放出不太娇艳,却具有独特风韵的花朵。还有一种叶片横向卷曲的弹簧草,也非常漂亮,由于稀少,我只是在网上见过图片,还没见过实物,相信以后随着交流的增多,这种奇异的花卉也会出现在我家的阳台上。 相关链接:

弹簧草(Albuca namaquensis)为风信子(Hy-acinthaceae)科Albuca属(过去曾列为百合科Albuca属)多年生鳞茎类肉质植物,植株具圆形或不规则形鳞茎,其鳞茎由一层层肥厚的肉质鳞片组成,地下部分的表皮黄白色,露出土面的部分经日晒后为绿白色。肉质叶由鳞茎顶部抽出,线形或带状,最初直立生长,以后逐渐扭曲盘旋,很像弹簧,有些品种叶上还有白色毛刺,花梗由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小花下垂,花瓣正面淡黄色,背面黄绿色。有些品种具有淡雅的芳香,花朵一般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开放,傍晚闭合,如此昼开夜闭,单朵花可持续开放5天左右,若遇阴雨天或栽培环境光照不足,则难以开花,花期3至4月。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