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关羽大意失荆州概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29:41 字数作文
关羽大意失荆州概括字数作文

篇一:谈关羽大意失荆州

谈关羽大意失荆州

如果有人问你:“你觉得谁是最具仁义的人”,脑海中第一个涌现出来的一定是关羽。

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崇为

孔子齐名;还被称做;最后被封为“盖天古佛”。

关羽不得不说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的深远。近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大意失荆州”的事。我一直认为世上没有偶然,有的是必然。关羽并非大意失荆州,荆州之失,乃势所必然。

荆州是出入川陕的咽喉之地,三国时,刘备跨有荆益二州而图天下,而曹操孙权也想吃这块肥肉,因此,荆州成了三家必争之地。正是因为荆州如此重要,所以刘备才会用重将关羽守荆州。219年,关于率军攻曹,节节取胜,至樊城,与曹将僵持,关于野中了箭。但关羽不愿退兵荆州,就给孙权以可乘之机。于是吴大都督吕蒙率并三万,快船90只,选熟悉水性的士卒伪成商人在船上,而精兵全在船舱里,直抵浔阳江北岸,荆守军盘问时就说自己是商人,因江中刮风,到此一壁,并将财务分送给守军。半夜,埋伏在船里的精兵空然杀出,将烽火台守兵抓到船舱,使之不能放信,于是吴军长驱直入,奔向荆州,让俘虏的关于士兵去叫开城门,等城门一开,吴军一拥而入,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江陵。曹操便急忙派出大奖徐晃急战关公。徐晃到处散布荆州失守的消息,关军军心大乱,但关羽并不相信。此时,曹操援军到了,曹仁从樊城中杀出,关羽进退无路,遭到吴魏两军追击夹击,只得求救。 这就是大意失荆州的大概经过。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因素。

在内在方面,首先是关羽没有对客观实际的情况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因而对自己的力量估计得太高而又轻敌。在包围樊城之后,认为曹军不过是瓮中之鳖,战胜其是指日可待。当他中箭以后,部将劝他回荆州暂时调理修养,但他一意孤行,认为很快就可以攻下樊城,长驱直入,攻下许都剿灭曹操。正是这种轻敌思想使他完全丧失对吴军的警惕,吕蒙正是因为了解关羽的心理,才敢于向孙权建议,趁关羽北上攻樊城时一举占领荆州。其次,关羽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当关羽攻下襄阳后,军心大振,关羽野志得意满,但随军司马王甫敏锐地观察到荆州的防守是个空虚,便建议关羽派得力之人去守卫,但关羽却让王甫在沿江上下去修烽火台,倘有吴兵来犯,晚上点火白天放烟为号,“我当亲往击之”王甫有建议派派赵累替代糜芳,傅士仁总督荆州,但关羽仍不虚心听取意见,果然二人投降吴军,导致荆州失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在外在方面,关羽失荆州,刘备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因为在当时刘备要取西川,所以才会让魏吴有机可乘。刘备与孔明商议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 孔明应允 。于是 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后来因为庞统在落凤坡前被箭射身故, 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 。" 孔明遂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糜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人等辅佐云长,同守荆州,一面亲自统兵入川 。先拨精兵一万,让张飞统领,取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先到者为头功 。然后又拨一支兵,让赵云为先锋,溯江而上,会于雒城 。 孔明随后引简雍、蒋琬等人起行 。当日 孔明引兵一万五千与张飞同日起行 。所以在荆州这里至少又分兵一万五千,如此一来荆州还能有多少兵来守?另外就是 孙权的背叛,而在关羽拒婚之前东吴就已有两次对荆州虎视眈眈。

关羽在荆州兵败,固然与其大意有关,但绝非仅仅是大意二字可以概括其荆州失利原因。我们在谈论此事时,不应一味地指责关羽之过,只看结果、不分析过程就妄加评论。如果把失荆州的过错全推到他的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篇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管理启示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管理启示

关羽, 大意失荆州, 启示, 管理

相关词条:关羽, 大意失荆州, 启示, 管理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管理启示

关羽一生忠义无双,所以被中国人称为关公,奉为武圣,文武庙中与孔子并祀,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多么完美的形象。关羽深感曹操恩德,但为了义兄刘备,在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回报曹操后,坚决求去。此时曹操可能杀他,刘备寄寓袁绍帐下,袁绍也可能杀他,但关羽义无反顾,是中国人心目中讲义气的经典。

讲到关羽之死,已经有一句成语“大意失荆州”,好像关羽是一个不小心才失了荆州,然后“败走麦城”,父子同死,让人不胜唏嘘。但是从《资治通鉴》的史实上看,关羽却是犯了一连串的管理失误才丢掉荆州,并且为整个组织带来了巨大的负面结果─刘备从四川起兵东征为他报仇,却又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夷陵。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是,雄据荆、益二州,外连东吴,内修政治,然后两道北伐,统一中原,恢复汉室。最后因为关羽的“大意”,“隆中对”的战

略完全被破坏,两道北伐成了六出祁山,蜀汉大业终于无法完成。

那么,关羽是如何“大意”的呢?

首先,在外交上,与东吴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是蜀汉集团的最重要资本。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郡县,又向孙权借了荆州北部郡县,刚好益州州长刘璋昏弱,抵抗不了汉中张鲁的挑衅,就留下关羽坐镇荆州,亲自带军入蜀,趁机把四川吃了下来。原本周瑜想趁赤壁大胜之后征蜀,结果被刘备挡了下来,此时刘备独吞益州,实力大增,孙权怒不可遏。此间,孙权曾向关羽求亲,要为自已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对外交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关羽却一口回绝,诟骂使臣,“虎

女焉能嫁犬子”之词更是让孙权气上加气。

更遭糕的是,此时关羽北伐,大破曹操手下将领于禁,接收了于禁的部队,粮草不足就跑到孙权地盘上抢粮。之前,刘备借荆州不还,孙权要求归还,十分不愉

快,好不容易两方和解,才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关羽跨过湘水开孙权的粮仓就食,等于撕毁了和约,孙权找到了出兵的借口,遂全军出动,给关羽致命一击。

关羽大军北伐,把基地留给了糜芳与傅士仁,这两人能力不够,供应前方军需常常不能及时,关羽总是大骂“等我班师,军法伺候”,两人遂生叛变之心。之前,以“吴下阿蒙”著称的吕蒙驻守东吴的荆州前线,已密报孙权,决定图谋关羽,陆逊接替他的位置,立刻写信给关羽,对他歌功颂德,大加拍马,还暗示自已也想投靠过来,托以前程。关羽看信,心花怒放,认为自已的后方十分安全,遂抽调全军支持北伐,后方空虚。万事俱备,吕蒙大军出动,一战未打,就占下了关羽的基地江陵。不知道关羽是不是以为两国有和约,认为这只是一场误会,基地被夺后,关羽不立刻急行回军夺回失地,反而带着大军慢慢回程。项羽在基地彭城被刘邦攻占时,杀了报信之人,封锁消息,丢下大军,只带三万铁骑立刻回袭,在刘邦阵脚不稳还在大肆庆祝时,就一举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相反地,关羽不但让全军知道基地没了,还派了使节往来与吕蒙谈判。吕蒙趁此机会,安定江陵城的治安,秋毫无犯,还让人民写信给关羽军中的子弟报平安,结果关羽大军军心涣散,一路走一

路散,又是一仗未打,关羽大军就被击溃了。

吕蒙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以及“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等语而闻名,看看他能一仗不打就拿下荆州,又一仗不打就击溃关羽大军,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柏杨的评论说得很好,汉高祖刘邦把基地关中留给萧何驻守,刘秀把基地河内留给寇恂主持,曹操把许县屯田交付给枣祗,智能之人都会把基地托付给最有才干的人,以提供源源不绝的粮草与兵源,只有关羽任命两个自已最不信任的蠢材守基地。

对独当一面在外经略的方面大才,聪明的领导只能加官晋爵、怀柔以情、系之以恩。韩信趁刘邦之危要求封齐王,刘邦即使再不高兴,但不得已,还是只能封王,否则韩信就会叛变而去,只有关羽口口声声说,我一回来军法从事。这样的“大意”对中国的领导之学有何启示?

从种种事迹来看,关羽是一个英雄主义太强的人,他是一个好将领,但是刘备把他放到领导的位置,却是错用了人。关羽的英雄主义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比如,刘备称帝,封了五虎上将,其中有一个老兵一样的人物黄忠,关羽就耻于与他并列而大发雷霆,差一点不肯受封,可见得他是如何自负,甚至连孙权都看不在眼里,而自比为虎,比喻孙权为犬。又比如,他身旁都是一些听命行事的人,所以他会把基地留给两个蠢材,而大军在外,也没看到谋略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可见得关羽的军事行动几乎就是他一人的“onemanshow”(一人独秀)。

为什么英雄主义在中国是一个不好的领导呢?

首先,中国的好领导都要靠团队,一个领袖与其团队成员的交换也是长期的人

情交换,显出“君恩臣忠”的人伦法则。领袖提供资源,提携后进是“恩德”,而成员努力做事,达成任务是“报恩”。中国团队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领袖给恩德却“不求回报”,是为了加强他的人脉网,而成员会尽心尽忠,也是因为在一个群体的合作努力中,团队发展壮大,资源丰盛,在“均沾”原则下,大家都能享有更多的资源,进行更多的交换,累积更多的人脉,从而有机会完成个人的目标。所以这依旧是一种理性交换的行为,但要展现出符合人伦法则的风貌。如果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总是表现出自我为主的理性算计,总是一个人独揽所有光彩,智从己出、谋从己出、恩从己出,让人家做配合表演的角色,就无法建立这样的“自已人”关系。看看关羽集团中一群蠢材,败走麦城时也只有儿子跟着,就可以看出关羽根本没建立一个管理团队。

其二,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无法与人做好长期的互惠交换。中国的组织行为固然有一部分是员工与组织间的互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个人与同事间以及领导与部属间的交换行为。唯有透过交换,个人才能累积人脉,为了将来组织内的升迁,或个人的转职甚至于创业储备资源;领导则透过交换建立自已的班底,完成任务,展现绩效,达成组织目标。忽略了这些个人与个人间的社会交换,只分析个人与组织间的关系,就无法了解中国人组织行为的全貌。

只是这些社会交换都是长期性的,在长期性的思考下,很多环境的限制条件是不清楚的,因此,也很难仅仅根据理性算计做出正确决定,符合“人伦”、“均沾”的行为法则往往是长期中较好的选择,所以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方式─表达甚至坚持自已的意见,个体的意识高于团队意识等等─是十分不合适的。在长期性的思考下,不确定性既然太高了,中国人会选择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利益与人均沾、隐藏个人意见,遵守传统规范(虽然这些行为也会视情境而定),因为这样反而可以累积声誉,带来人脉,在长期中更符合个人的利益。关羽军中所有的光彩都定格在他骑着赤兔马挥着青龙偃月刀就能战无不胜时,别人的价值都不见了,价值交换也显得没必要了。没有交换,没有功劳,也没有资源累积的机会,他的下属如何能够被激励?如何愿意效忠?剩下的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之人,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也难怪这些人一战不打就投降了,一战不打就跑光了。

柯林斯在《基业长青》及《从优秀到卓越》中形容的第五类领导人,正是那种谦逊自牧,能让部属有所发挥的领导。这样的领导不只是成功于一时,而是会立下百年不衰的基业。“谦逊”、“自我克制”、“照顾别人”,这些特质是不是很像中国人传统智慧中的好领导呢?智能之人都会把基地托付给最有才干的人,以提供源源不绝的粮草与兵源,只有关羽任命两个自已最不信任的蠢材守基地。

篇三:关羽失荆州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

关羽失荆州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

在如今防微杜渐抓吏治、激浊扬清荡新风的形势下,重温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桥段,管窥其中的得与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大伙儿若有兴趣,可以去读读,也可以跟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交相印证,看看荆州到底是怎么丢的?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谁该承担主要责任?烽火虽已经熄灭,警示却声声可闻。 荆州守备力量的分析

本不想啰嗦这一段,但有人以战略缺失、无援、助骄等借口施展腾挪之术,意欲嫁祸于诸葛,那就要掰扯掰扯了。

诚然在正史上,刘备取西川,留守荆州的阵容是豪华而强大的,孔明总负责,文有马良、蒋琬,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防御布局也非常合理,关羽拒襄阳(拒曹),赵云守江陵、公安(防吴),张飞领四郡巡江(策应)。

庞统死后,刘备抽调孔明、张飞、赵云、蒋琬等入川相助,关羽开始镇守荆州,那么,他的团队力量削弱了吗?不尽然。

我们只分析小说,小说是这样写的,孔明入川前问关羽,若曹、孙同时(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关羽大意失荆州概括)来侵,该怎么办?关羽回答,可分兵拒之。孔明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只有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才是上策。关羽回答,“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关羽虽然骄傲,但IQ不低,既然说“可分兵拒之”,那就排除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关羽的团队,文臣尚有谋士马良、荆州治中从事潘濬、南郡太守糜芳等人,固然不及卧龙凤雏,但皆是“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的匡救之才;武将整体而言稍弱,如关平、周仓、廖化、傅士仁、赵累,等等,也并非不可用,如王甫就认为赵累是杰出的人才。

若说孔明留下守荆州的力量不足,关羽何以坚持了十二年?若说小朝廷没有给予相应的增援,可是关羽发出过求援信函吗?若说孔明助骄,更是不值一驳,关羽向来就是眼中只有刘备、没有他人之人。

小说试图以“关羽拒婚,破坏联盟”来概括荆州失陷,那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对应那句“东和孙权”的嘱托而已,一句话就推翻了:如果和议有效,东吴四代将领长期驻守陆口干嘛? 可见不是力量不够,而是干部队伍出了问题。

吏治的根本在于选帅

种种迹象表明,只要处置得当,譬如打造出一个铁一般的干部团队,荆州是可守的。刘表那么平庸,也在荆州呆了数十年,没见守不住。即使丢了,若能合兵一处,兵贵神速,也是可以重新收复的。

假设一下,如果关羽听取了王甫的建议,让赵累都督荆州军事,协助潘濬强化烽火台防御,又或者潘濬稍稍尽忠职守,陆逊的计策又怎能得逞?如果傅士仁、糜芳不临阵倒戈,合公安、南郡之兵救援,关羽再急行军赶回,不给东吴安民喘息之机,走麦城的事儿还会发生吗?历史上有过这种例子的,如刘邦攻陷徐州,项羽就是丢下大军,仅带少量人马,乘刘邦立足未稳之际而迅速的一举击溃刘邦联军的。然而,这些只是假设。关羽是个万人敌,可以攻城掠寨,做个精干的办事员,却没有帅才,缺乏临机决断的能力,难以独当一面。

中国历代传承下来的以及如今被广泛认可的领导哲学,其实就是两个原则:一是“君恩”,一是“均分”。前者强调人才选拨,善待下属,以换取“臣忠”;后者强调资源共享,给予机会,让大多数人获得价值实现。这两个原则也是有利于打造干部队伍的,而关羽根本不懂。

我读了本回目的前面几回,发现这十二年里,关二爷从四十八岁干到六十岁,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唱戏,班子建设完全处于静止状态,谁刚开始干嘛,此时还是干嘛,没有对任何干部进行过轮岗交流或推荐升迁,甚至连起码的考察接班人的意思也没有。这在古代三年一换届的官场,相当罕见。 相反,我倒是看到了许多关于他违背“均分”原则的事儿。潘濬是蒋琬的表弟,蒋琬是诸葛的亲信,这些人都是“士子”,因此,关羽压制了他。看看潘濬归吴后所享受的提拔及发展表现,关羽泉下有知,恐怕肠子也要悔青。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算是“自己人”了吧?那也不行。关羽北伐途中催粮,糜芳与傅士仁供应不力,关羽总是大骂“等我班师,军法伺候”。跟你干,没有前途也就罢了,还这般的不待见,傻子才会对你效忠。

领导干部首先不能把自己当神,个人英雄主义或个体意识太强,甚至高于团队意识,那就相当危险了。团队其他成员经过长期思考,不会认识不到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他们会选择符合自己期待的领导人选,比如那些善于将利益与人均分、隐藏个人意见,遵守传统规范的领袖人物,比如孙权、刘备等,都是这种优秀的领导人,关羽显然不是。

在那个十二年里,荆州所有的光彩,都集中在他骑着赤兔马、挥着青龙揠月刀的神一般的身影上,别人的价值实现不了,“恩”与“忠”的价值交换也就显得多余了,没交换,没功劳,也没资源共享与各自发展的机会,他的下属如何能够努力?如何愿意效忠?剩下的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就是溜顺须拍马阿谀奉承,也难怪这些人一战不打就投降,一战不打就跑光。

吏治的根本在于选帅,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大气象的领导干部来率领团队,才能实现远大目标与理想。朱熹曾撰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寥寥数语,把领导者的责任、应该具备的境界和品质,说得清楚明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关羽不具备这种大气象,刘备用他镇守一方,是用错人了。

领导干部要顾全大局

从《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来看,荆州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关羽“大意”失荆州,然后走麦城被捉,父子同死,让人不胜唏嘘。

这一管理失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同样令人扼腕。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兵败夷陵,这些就不说了,《隆中对》战略的破产,导致诸葛亮六出祁山徒劳无功,统一大业完不成,才是最让后人“泪沾襟”的。也就是说,作为荆州的最高领导人,一方统帅,关羽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都理应是围绕蜀汉立国的最大目标----即固守荆州等待北伐而展开,他的种种不顾大局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解。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小说里写到关羽攻击樊城时中箭,关平与众将建议他回荆州养伤。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建议,养伤可以作为理由,回防荆州才是固本。但关羽却发怒了:“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当真是把好心当作驴肝肺了。另,华佗来为他刮骨疗伤,建议他固定手臂、蒙住眼睛,这也是个很好的建议,起码可以减少流血与疼痛、保存体力,他却逞强道:“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也不想想,你死了,荆州怎么办?

如今常说,领导干部要顾大局、识大体、全大节,实际上都是素质要求,即抓住根本。《吕氏春秋--当染篇》里有这么一句话:“那些不会做国君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却治理不好国家,这是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汉书--艺文志》也说:“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我想,做国君如此,做领导也该如此吧。领导干部是管理人的,是将将,而不是做具体事儿的,如果一个统帅去将兵,显然就没有做到“秉要执本”。

兵法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对于关羽来说,守住荆州,就是大局,就是“要”和“本”,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有人曾断言关羽北伐,是因为刘备有过命令。不错,诸葛亮是曾建议刘备下达这样的命令,但刘备下了没?不知道,多半没有。因为《隆中对》早有北伐的前提与预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当时“天下有变”了吗?刘备出秦川了吗? 可见关羽北伐是自作主张罔顾大局的。

秉要执本,领导需切记;本末倒置,领导需切忌。

作为领导干部,有任务勇挑大梁是对的,有困难迎难而上是对的,有危机挺身而出是对的,有邪气坚决斗争也是对的,但必须围绕“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一根本去谋划全局,必须以管好干部为最大要务去开展工作;如果放着这些大事实事不去做,却一竿子插到底,甚至越俎代庖,那就危害无穷了。道理很简单,一旦形成风气,将会出现职责不明、政令不通、人际纠葛、矛盾尖锐等隐患。

综上所述,关羽失荆州,不仅仅是个“大意”,“大意”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个大大的教训。俗话说得好,“有舍才有得”。选拔领导干部,不能学刘备任人唯亲;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学关羽本末倒置。不为国谋本,不为民谋利,事业终将垂成。重温这个桥段,领导干部思之,可有“职务恐慌”?(赵炎)

篇四:为关羽平反——驳“大意失荆州”

为关羽平反——驳“大意失荆州”

(按:本文主要资料选自《三国演义》、《三国志》,非正史研究,只求自圆其说)

“失荆州”历来被认为是蜀汉衰败的开始,而当事人关羽更是招致各方口诛笔伐,指责其粗心大意、骄傲轻敌,没有很好的贯彻隆中对的战略思想,破坏了孙刘联盟,给魏吴以可乘之机,丢了荆州,进而引发骨牌效应,导致蜀国的最终灭亡。大意失荆州甚至成了一条成语,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其实,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并非是蜀国灭亡的导火索,让关羽承担这样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一、荆州的战略意义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地区,“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囊括了现在湖南、湖北全境,江西、两广、河南、贵州的部分地区,下辖九个郡: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襄阳和章陵,所以又叫“荆襄九郡”。 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分掌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只有江夏郡。后来经过周瑜的努力,孙权从曹仁手上把南郡抢了过来。刘备入川借南郡,夺得益州之后,几经周折,舍弃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坐实了南郡。值得一提的是,荆州是当时唯一的三家都有份的地区,对荆州的占领体现了另一个层面上的“三国鼎立”。

那么,荆州在战略上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对于曹操来说,拿下荆州,就可以顺江而下,长驱直入,扫平东南。历史证明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就是这么干的。但如果失去荆州,就等于失去了中原的屏障,宛城、洛阳、许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这也是为什么当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曹操要迁都的原因。再远一些时候,当年曹操跟袁绍决战于官渡之时,就有人建议刘表趁虚出襄樊,袭许都,只是狐疑不决的刘表没有采纳而已。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曹操对荆州又岂能掉以轻心,镇守襄樊的是曹营第一大将——曹仁,足可见其重视程度。曹仁此人论功业胜于夏侯惇,论名望高于夏侯渊,论党族则亲于五子良将,史书说他:曹大司马之勇,虽贲、育弗加也!

对于孙权来说,拿下荆州,进可图中原,退可保江东。鲁肃为孙权设计的方略是:“荆楚与国相邻,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实,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鲁肃死后,吕蒙出任大都督,总领全军。(注:当年周瑜只是出任左督,程普任右督。由此观之,吕蒙的实际权力是盖过周瑜的)。孙权曾问计于吕蒙,我们的战略重点是放在徐州还是荆州?吕蒙回答说:徐州守军相对薄弱,吴侯要打自然能打赢,只是,等到曹操再来进攻的时候,您要想守住也是比较困难的。不如攻关羽,夺荆州,那样就会全线控制长江天险,需不需要跟刘备结盟已经不重要了,正是“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孙权“深纳其策”,从此战略中心就放在了荆州,至于东线守住即可。

对于刘备来说,若占领荆州、益州,待时机成熟,一军向宛、洛,一军出秦川,令曹操首尾不得相顾,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就是诸葛亮在隆中为其设计的战略规划。占领荆州,不仅是把挺进中原的跳板稳稳地站在脚下,还能对孙权形成战略威慑,迫其与自己联盟。由于荆州和益州的长江一线,地形过于险要,若失去了荆州,就等于是葬送了整个蜀汉的东线,兴复汉室的概率一下子就打了对折,这种情况下再要想实现刘备的人生理想,就只剩下N出祁山这一条路了。这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只带了庞统、黄忠、魏延等入川,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起镇守南郡,这就不难看出刘备的真实意图了:益州是根本,荆襄是关键。

由此可见,荆州对魏蜀吴三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有机可乘都想据为己有。换句话说,守荆州这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汹涌,各方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危险。

二、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回顾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春,黄忠在定军山大破曹军,刀劈夏侯渊,进而夺取汉中。曹操率军西征,刘备坚守不出。两军对峙月余,孟德寸进不能,只好班师回朝。刘备则趁势拿下上庸,稳住汉川,取得了汉中战役的辉煌胜利。

接到西线传来的捷报,关羽应该是非常激动的。公元219年,那一年,关羽年近六旬(一说57岁,一说58岁),已经处于真正的烈士暮年了,斩颜良诛文丑的壮举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这么多年关羽一直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作为一个武将他是寂寞的,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在西线驰骋疆场,斩将立威,破军杀贼,屡建奇功。这一刻或许闪过这样的念头:黄忠年近七旬,位列五虎之末,尚可斩夏侯渊,为大哥立下汗马功劳。我正当盛年,五虎之首,岂有不敌曹仁匹夫之理?看我斩曹仁,取襄樊,为兄长锦上添花,定不负桃园结义之情!传令下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征驻扎在襄樊地区的曹仁所部,围住襄阳,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率军驰援樊城。恰逢暴雨致使汉水猛涨,关羽见机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困曹仁,威震华夏。曹操闻讯,一方面急派徐晃领军解樊城之围,一方面采纳司马懿、蒋济的建议,离间孙刘,诱孙权攻南郡,关羽、刘备必回援南郡,如此则樊城无忧矣。果然,曹操、孙权一拍即合,也不记得还有什么友好互助条约,趁关羽在襄

樊地区与徐晃、曹仁鏖战,后方空虚之机,袭夺关羽在荆州的大本营——江陵,并按计划占领夷陵、公安等地,使关羽陷入魏吴的南北夹击之中,军心溃散,西归无路,败走麦城,被寂寂无名的马忠所擒,一代猛将就此陨落,疼得刘备“大叫一声,昏厥于地。”

整个战役自7月开始,12月彻底结束,前后6个月时间,在中国历史上,这样规模的局部战役时间是不算短的。同时期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前后也只有半年时间,但规模远不在一个层次上。

公元221年,刘备以为兄弟报仇为名,亲率十万大军伐吴。做了皇帝的刘玄德意气风发,恃强冒进,看人的眼睛也是向下的,多少有点不把陆逊放在眼里的意思,结果在夷陵被陆伯言一把火烧回了白帝城,强自吞下“覆军杀将”的苦果,国力大损,基本上毁了诸葛丞相当年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令人不胜感慨。“寝则同床”的兄弟先后在同一个地区输给同一个对手,也算是缘份吧!

三、所谓的“大意”指的是什么?

估计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关羽不应擅自发动襄樊战役,其时南郡应该坚持战略固守,夺取襄樊就当时而言意义不是很大,或者说时机还不成熟;另一个是关羽在前线听说吕蒙因劳成疾,病倒了,孙权派陆逊暂代其职之后,以为陆逊不足为惧,江陵无忧,遂调兵北上,不想被吕子明白衣渡江,袭占江陵,导致南郡大本营丢失。

第一种说法的潜台词是:荆州的局面平稳,关羽若不妄动干戈,则荆州不会丢掉。那么荆州当时的局势到底怎么样呢?曹魏方面显然是以防守为主,曹仁数千人马驻樊城而不是襄阳,即可证明这一点。孙吴方面在刘备入川时,通过各种手段把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接管了过来,形成对南郡的东南合围之势,对于孙权来说襄樊的战略价值是远远比不上南郡的,大都督吕蒙亲自坐镇陆口就很耐人寻味了。蜀汉方面的政策很模糊,演义中说诸葛亮入川时给关羽留下八字箴言: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据此判断就姑且认为也是防守吧。这样看来,荆州安定与否就应该是由孙权说的算了。

孙权如果甘心于坐断东南,那么吕蒙就不会在荆州挑起事端了。可惜,在那个天空下,有志于克成帝业的不是只有曹孟德、刘玄德,还有孙仲谋。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时对文武公卿说了一句:“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表明上是在夸鲁肃,实则感叹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啊!易中天老师曾说孙权这个人命好,江山人马老爹大哥都给他准备好了,来的容易。但是似乎还是忽略了点什么:孙权上位以来,直到公元219年,还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挫折,杀了黄祖,报了父仇,刘表也早早的就死了,赤壁之战打赢了曹操,大部分荆州被他踩在脚下,刘备这个直接的竞争对手也把大队人马带到四川去了,在南中国这片土地上,碧眼紫髯的孙仲谋确实有“天下英雄谁敌手?”的豪气。所以,让这样的人在关羽面前低头,那怎么可能呢?而且,他也不可能舍近求远去找曹仁的晦气。孙权既然可以心安理得的接手长沙四郡,想必再搭上一个南郡应该也不是问题。

孙权方面的动向对于浪迹江湖几十年的关羽来说应该不是秘密,武将,特别是优秀的武将对战争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代大都督之职时说“未有远名,非羽所忌”,关羽忌什么?当然是担心东吴对荆州采取军事行动喽。这就很有意思了,两家虽然表面上结盟,但对方总是盯着自己碗里剩下的最后一块肉,随时都想伸一筷子,搞笑的是双方对此居然也心知肚明。要不然关羽在江边屯兵,设沿江烽火台干嘛!在这种情形下,任何成熟的政治家、军事家都不会认为荆州的局势是平稳的,分明是危机四伏嘛。这个时候再谈“东和孙权”会不会太儿戏啊!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权并不想置关羽于死地,他只是贪图南郡,进而霸占整个荆州而已,他已经做好了动武的充分准备,只是再等一个借口而已。他有借口吗?没有。那怎么办?制造借口。孙权找了两个借口,第一个是“求婚”。孙权派人去跟关羽说媒,想结

成儿女亲家,结果说媒的人被关羽大骂了一通,孙权恼羞成怒,开始着手私底下利诱糜芳、傅士仁,分化关羽集团。关于这件事,《三国演义》中有更加龌蹉的描写,罗贯中为了渲染关羽的骄横,居然说什么: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样的话,实在是混账透顶。关羽总是喜欢自称熟读春秋,以为儒将。你是汉寿亭侯不假,凭什么说人家吴侯之子是犬子。再说了,你这样比喻,让刘皇叔情何以堪,人家娶了孙权的妹妹,明媒正娶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赖掉的。所以,笔者断言,云长绝对没有说上面的话。即使说了,大约只能是:吾女岂能嫁权子,不合人伦也之类的委婉的拒绝了。至于为什么拒婚,掰掰脚趾头也知道啊,两家迟早反目,你把女儿送过去,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嘛!再说了,虽说孙刘联盟,但也不能说娶就娶,如果连拒绝盟友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联盟才是真正的“危矣”。所以,《三国演义》中孔明听说东吴求婚,关羽拒之,就说:“荆州危矣!”,实在是不讲一点逻辑。第二个理由是关羽水淹七军,俘虏增加,以缺粮为名,擅取湘关米,“擅取湘关米”引发了一场血案,但这件事本身疑点太多。湘关在哪里无确切记载,从字面上看大约在零陵以北不远的地方,离江陵不算近,关羽就算要抢米,也只会就近劫掠才是,怎么会跑到离襄樊战场这么远的地方去抢,这是其一;其二,谁去抢的米,关羽帐下缺兵少将,吕蒙手下倒是能人不少,粮草重地的把守应该不会重蹈袁绍的覆辙,岂会如此轻而易举的得手,要是没得手,那就算不上是理由了;其三,事件发生后,有人向孙权报告,“权闻之,遂行。”人马调动有条不紊,计划实施按部就班。不禁让人怀疑:孙权事先就知道有人要来劫粮……再联想到前些时候孙权刚刚派人跟江陵的糜芳搭上线,江陵距离湘关不远,正好劫粮,这是一个秘密谋划的阴谋。

现在孙权已经摆开车马,关羽如何应对呢?“北据曹操,东和孙权”这八个始终挥之不去。关羽很痛苦,他曾经很努力,只求稳住江东,不惜亲身犯险,只身过江,胸怀坦荡,无非就是提醒东吴方面不要一意孤行,负了两家盟约。可惜鲁肃天年不假,飘然而去,吕蒙当权,鹰派彻底压倒鸽派,战争一触即发,荆州马上就要姓孙了,怎么办,开战还是走人?

让关羽不战而撤不可能,沦为笑柄事小,丢了大哥地盘、毁了军事战略事大,顾全大局,断不可撤。可是,江陵、公安、夷陵地形复杂,回旋余地不大,况且自己手下缺兵少将,极易被吕蒙逐个击破,到那时,就算想要溯江而上,西撤之路也是凶险万端,搞不好就会全军覆没。沿着汉水往北,襄阳乃是荆州门户,曹仁驻樊城而非襄阳,似乎意有所指——樊城才是曹操的底线,若能力保樊城,不得以丢掉襄阳也是可以接受的。襄阳往西是孟达、刘封留守的上庸、房陵,如此看来,若能拿下襄阳,则汉中、上庸、襄阳、江陵沿汉水连成一线,若能一鼓作气再攻下樊城,战局于我将极为有利。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设计的“跨有荆、益”将变为现实,“一将出宛、洛”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以此观之,关羽进攻襄樊虽然是被迫无奈之举,却也不失为一招好棋。

如果第一种说法站不住脚,也就是说承认关羽进兵乃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第二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关羽时刻感受着孙权集团咄咄逼人的气势,怎么可能对东吴的重大人事变动掉以轻心。大都督驻守陆口,想必人马定是不少,曹操新败,曹仁绝无可能对吕蒙形成威胁,关羽若有心弃曹仁攻吕蒙,断不会把长沙四郡轻易的就割给你孙权了,总而言之,在荆州,东吴短时期是不会有军事危险的。既然如此,吕蒙就算是真的病重不能领军,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韩当等人代理,何必调千里之外、名声不显的陆逊来呢?想当年,周瑜可是真的病重,孙权也未把大都督之职委以他人,此时此事真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反过来,陆逊究竟有什么特质让人“不以为惧”呢?《三国演义》的描述是,关羽曾说“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张昭说:“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恐不可用。”韩当、周泰大惊:“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韩当对周泰说:“命此孺子为将,东吴休矣!”……凡此种种,无非就是说,陆逊乃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不堪大任。事实果真如此?当然不是。首先陆逊其实并不年轻,比孙权小1岁,比诸葛亮小2岁,比庞统、司马懿小4岁,比吕蒙小5岁,比法正小7岁,比周瑜小8岁,鲁肃确实是长者,比陆逊大11岁……东吴四任大都

督,年龄居然只相差11岁。现在的总理要是换了四届,年龄至少也要差20岁了。再说书生,关羽纵横江湖几十年,能力突出的谋士文臣也不知道见过多少,远的不说,就说东吴的鲁肃,还不是一个老书生,照样把大都督干的有声有色,甚至于连荀彧、程昱这样纯粹的文士都能抵挡住吕布军的进攻,而力保鄄城、东阿、范称不失,让曹操从容回师濮阳。陆逊乃是江南四大家族的子弟,让关羽因为“书生”这个身份而轻视陆逊,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如此一来,关羽失荆州究竟“大意”在哪里呢?

四、“失荆州”的原因分析

既然发动襄樊战役对关羽来说是合理的,那为何关羽最终不仅没有攻下襄樊,反而失去了南郡呢?从现代人的视角,评判一下关羽在襄樊战役指挥上存在哪些值得商榷或者说检讨的地方。

1、战役准备不足。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三国志》记载:“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那个时候,军用物资主要是粮草、军械、衣被,关羽是六月进兵,想必衣服、棉被供给不会有多大问题,刀枪箭盾对于战事频繁的荆州地区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缺口,这样看来糜芳、傅士仁没有按数交割粮草,这对于襄樊战役是有隐患的,一旦战事胶着,粮草不继,遗祸不小。

2、用人失察。江陵是关羽在南郡的大本营,断不容失,必须派绝对忠诚的人留守,糜芳乃是待罪之身,若襄樊一鼓而下,糜芳或许可保,若襄樊之战不利,关羽损兵折将,退回江陵,糜芳可能真会应了“还当治之”这句话。其时,关羽帐下忠诚度最高的莫过关平、廖化而已,择一人留守江陵,虽不济也不至于兵不血刃让吕蒙夺了城池。至于不纳王甫之言,以赵累取代潘浚,确有刚愎自用之嫌,这也难怪陈寿说他“刚而自矜”了。

3、弃襄阳攻樊城脱离实际。《三国志》里没有记载关羽对襄阳的进攻,而《三国演义》里面却说关羽先拿下了襄阳郡,然后过江进攻樊城。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关羽到底有没有拿下襄阳?我的看法是没有,关羽绕过襄阳,直接进攻樊城,对襄阳仅仅是持有一种战略威慑之势。理由有二:一是《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被徐晃击败,正要往襄阳而走,忽然有人来报荆州已被吕蒙夺走,大惊失色,于是不敢奔襄阳,这实在是让人费解,既然襄阳在手南郡已失,不是正好可退往襄阳而从长计议吗?再说,既然已经拿下襄阳,肯定要分兵驻守的,为何只有荆州已失的战报,却没有襄阳陷落的消息呢,于情于理不合,唯一的解释就是襄阳一直在曹操手上,当然不敢奔襄阳了。第二,据《三国志》记载,樊城守军不过数千人,但是关羽却久攻不下,说明关羽人马也不多,多了粮草也供应不上。这样的话,在考虑战役重点的时候,关羽完全有可能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只要攻下樊城,襄阳可不战而降。而且,只能速胜,不可持久。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事的推进,攻克樊城已经失去了军事上的可能。自身兵力不足、粮草不够、俘虏增加、后方不稳,曹仁援军不断,加上天气逐渐变冷,此时此地继续进攻樊城,实乃不智之举。

4、应变无方,见机不明。樊城久攻不克,徐晃来援,战之不利,仓皇后撤,草木皆兵。关羽回荆州,血泪洒了一路,有楚霸王之实,无楚霸王之名,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绝非“大意”。首先是撤退方向不明确,对江陵抱有幻想,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军路线,一心只想打回江陵,没有实事求是的分析敌我军情,始终忽略了上庸孟达所部的策应牵制之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派马良、伊籍去成都求救,殊不知远水救不了近火,还有更可气的,马良先行,隔了好多天廖化再搬救兵,在上庸还待了一天,即便如此,居然还是跟马良同一时间赶到成都,是廖化太快还是马良太慢,救兵如救火,十万火急之事怎可如此,关公糊涂啊!若是廖化先行,赵云屯与江州离荆州不远,顺江而下,救援也未可知啊!其二,过高的相信沿江烽火台的作用,襄樊距离江陵有两百多公里,吕蒙若夜间攻城,远在樊城的关羽如何来得及回援,更别提连日暴雨,烽火报讯基本瘫痪,即便你能看到烽火,吕蒙又岂是三岁小孩,

篇五:关羽丢失荆州真的是因为粗心大意吗

关羽丢失荆州真的是因为粗心大意吗

大意失荆州解释为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好了,关羽的脸上贴金,也给以后领导的失误找到了借口。

失败者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大意失荆州事件,关羽被斩首。大意失荆州难道都是关羽的错?不全是。刘备打的的小九九及哥们义气埋下了祸根,诸葛亮的姑息迁就导致关羽的悲剧。没有民主氛围,高层决策出现一言堂的短板。这些都是致命的硬伤。

关羽管理荆州正是精力充沛,威震华夏时。失荆州时,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凡人之体总有生老病死的时候,考虑接班人问题,关羽若无其事。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片面认为关羽还是那么精神,再干几年没有多大关系,看看再说吧。相反,长期和关羽对峙的东吴,人才储备库后起之秀随时可取可用。

爱戴“高帽子”是关羽的软肋。吕蒙、陆逊都把好了关羽的病脉。治疗方案一系列,使关羽云山雾罩,造成唯我独尊的错觉。按理说,刘备作为大哥应该多关心一下,诸葛亮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应该提醒他,保持清醒的头脑。可是刘备没有,诸葛亮却来了个雪上加霜。刘备封马超,关羽说:“超之才可与谁比?”并打算与马超PK一下。诸葛亮说:“超雄烈过人,当世英杰,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逸群也”。关羽笑了,取消了与马超比武的念头。麻烦跟踪而至,杀身之祸即将来临。一顶高帽子就让关羽飘飘然,其杀伤力窥见一斑。

当关羽得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其家属获厚待,士气非常低落。关羽眼见大势已去,就退走麦城,向上庸方向撤退。最后在突围中被吴将潘璋所擒。《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不久,孙权诛杀了关羽,一代骁将,从此陨落。

《隆中对》把荆州作为蜀国北伐中原的一个战略要地,忽视了荆州在扬州上游,关系到吴国的安危,孙权对荆州是志在必得。刘备集团高层领导决策没有采纳赵云等人的合理化建议,造成刘备、诸葛亮把蜀军主力10余万人消耗在荆州战场,关羽为此丧命,刘备执意要为下属关羽报仇,发动了对吴战争,不幸失败。同年四月,郁闷至极的刘备在白帝城病逝。《隆中对》战略方针出台时来说是可以的,但没有根据政治形势发展而及时加以调整完善。因此,荆州的失守偶然之中见必然。关羽主要责任自然逃脱不了,但高层领导的决策墨守成规,导致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其教训是深刻的。

大意失荆州作为关羽人生的终结,也是刘备集团的一大败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诸葛亮用人是讲手段的,但对关羽就非常迁就甚至不讲原则,助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故后来铸成大错”。沈阳木盒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