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宽容对待学生以情感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17:26 体裁作文
宽容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体裁作文

篇一: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PS:1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呢?

2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作为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造温情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3《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

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

一、包容学生的错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宽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包庇纵容。所以,老师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今后怎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

三、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我们要细心呵护学生露珠般脆弱的心灵,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我们给予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 、宽容,就是对他们“润物细无声”的浇灌和培育;老师善解人意的温情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

篇二:宽容地对待学生

宽容地对待学生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祝定

班主任日常工作琐碎,千头万绪。我们许多教师在处理班中各种棘手事件时,都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可是,就在这“严”字背后,在学生的眼中,我们“严”得缺少了情感,甚至有时竟成为学生的“对立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宽容了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的故事。一次陶行知亲眼见一个男孩用砖头扔同学,他没有当场火冒三丈训斥那个孩子,而是制止后让他在放学后到他那里去。接着,就让手中的四块糖果产生的神奇的“育人”力量。其实,当奖励到第三块糖果时,那个男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用砖头去扔的,不是坏人,而是班上的同学,这是多么严重的行为;随着四块糖果的奖励完毕,两人的谈话也就此结束。

陶行知用以奖代罚的方法触动了孩子的心灵。“亲其师,善其道。”当一个孩子被教师宽阔的胸怀所包容时,他内心产生的是深深的感激和强烈的震撼,那将会使他终身难忘。在这种情况下,不必“批评”、不必“指责”,孩子自己就已经心悦诚服地知错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陶校长的一份宽容,让他在处理这件“棘手”的突发事件时,少了师生间激烈的“针锋相对”,有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生命是富有灵性的,教育应该也是有幸福感的。让“宽容”成为班主任爱心的“核心”,我们的育人工作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宽容中理解。曾有人这么说:“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香味。”话虽简单,却很美,很有诗意。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是啊!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谁没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长久以来,师道尊严让我们教师和学生在无形中树起了一道屏障。我们顽固的认为,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学生有了缺点,老师就应该秋风扫落叶般的予以批评,决不心慈手软。多少次,面对不整洁的教室地面,我拍桌怒喝:“今天是谁值日?站起来,罚扫一周。”多少次,面对喧嚣沸腾的教室,我大叫:“你们吵够了吗?还不静下来!”??“欲速则不达。”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的教育收效甚微,换来的只是与孩子们世界的距离一点点拉大、拉远了。确实,有时孩子们所犯的错误在我们成人眼里是那么恶劣,那么无法接受。于是,我们往往表现出一种不满、愤怒,采用更多的是训斥、惩罚,却少了一份仁爱和宽容??可我们却忘了,不犯错误的孩子是不存在的,不犯错误就不叫孩子。我想:每一个热爱儿童的教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吧。所谓“棒头上出孝子”这句古话在现在这个时代已不适用了。所以,在更多的时候,面对刚上完体育课、满头大汗的学生和喧嚣热闹的教室,我不再一味呵斥,而是走进学生中,留心他们的衣着,让他们及时注意增减衣物,以防感冒;更多时候,在已经下课欲走还留之际,看见值日生手拿黑板擦,伸直手臂,踮起脚尖,费力地想要够到黑板留有字迹的最高处,表演起“高难度动作”时,我会从值日生手中拿过工具,帮其完成最后的步骤??真心理解学生,善于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到学生的感情中,“以己之身,及人之身。”进行换位思考,学生也会想:老师那么关心爱护我们,我们怎么好意思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呢?情感的投入中更多的是一份宽容。学生也会从中学会对待他人应有的一份宽容之心,一份理解之情。

在宽容中关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心去教育有错的学生,至诚相待,诲人不倦,那么必能缩短以至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出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因为有爱,让陶

校长多了份细心,所以他会想到用孩子喜欢的糖果做为奖品。“爱其师,亲其道”。班主任工作是一份爱的事业,没有班主任的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班主任要关爱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尤其是关爱班上的潜能生。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在这些学生心中播撒一颗颗爱的种子。让孩子在爱和宽容中成长,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一次,班上的一位后进生突然没有来上学,也没履行该有的请假手续。平时,我已经多次告诉学生有什么事不能上学都应该履行请假手续,口头的、书面的、电话、短信,转告于其他同学,都行,可偏偏在他身上,我的教育似乎又“失效”了。于是乎心情也郁闷了许多。但转念一想,这名后进生从没有缺课的行为,大概是事出有因。就在猜测和郁闷中我拨通了其父母的手机,才知道他突然高烧,正挂盐水。父母电话那头不停说因为事情突然,又一时忙于照顾孩子而顾不上与我联系,还不断说孩子一听说要进医院,早就说要父母打电话向我请假,可一进医院,事情又多,家长也忘了此事了。事情“真相大白”后,我内心竟有了内疚。我宽容了孩子的一时“遗忘”,宽容也让我拿起手机在他住院时期,陆续发了好几条短信住院他早日康复。这份宽容中的默默关爱,在他重返课堂时化为了一份学习的动力,也让我在辅导其学习时与他的心贴得更进,工作得心应手。

在宽容中赏识。每个孩子,不管他是否有缺点,有多大缺点,有多少缺点,他都不可能没有值得别人欣赏的地方。爱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也宽容每一个孩子的缺点。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从发展的角度发现和理解这些“错误”的某个方面的价值。要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进行延迟反应。课堂上只要学生思考了,无论答案如何,都不批评,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有了安全感,减轻了心理负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班上有一后进生喜欢发言,有时却又回答不上来,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再是生硬地说一句:“坐下。”而是问别的学生:“有别的不同意见吗?”大家讨论后再问这个学生:“你同意这个意见吗?”或“你能再说一遍吗?”从而给她改正的机会,在宽容中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她。自己的课堂,要让敢于发言的每个学生都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画上满意的句号。在平时班级活动中我积极开展“寻找闪光点”这样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用一句话的形式写出来,送给对方。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让他们从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话语中,充分感受到被同学欣赏的喜悦,知道自己是被欣赏被肯定的。在赢得教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赏识后,他们当然会情绪高昂,态度积极地投入到集体中去。

宽容孩子,是给孩子一个自省的机会。爱着,宽容着,用宽容去扣开学生的心扉,让宽容成为班主任解读学生最美的语言,相信我们会收获更多。

篇三:让爱与宽容陪伴学生成长

让爱与宽容陪伴学生成长

西街中学 关玲玲

曾有人这么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我感到诚惶诚恐。仔细想想,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人格素养、审美情趣等众多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老师还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境,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善与美是紧密相连的,“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作为—名老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经常体验被爱感、成功感、自豪感和愉快感,从而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向上的性格。

有爱才有教育。“一切教育活动都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服务意识,用爱心服务学生的成长。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如鲜花般地绽放!还要以春风化雨之“爱”、春泥护花之“责”,去培育祖国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明天!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要把真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我们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

例如:我们班文体委员魏根欢同学,他英语是弱科,因此在好几节英语课上,我站在外边看的时候他都在打盹,还有这孩子有抽烟的坏习惯。观察到他的不足后,我先从别的同学处了解了他的长处,然后有目的的找他谈话,先是表扬了他的体育、理科等方面的优点,然后直切主题,指出他的所有缺点,并耐心的给其讲道理,引导他应如何去学习英语,并告诉他抽烟的坏处。最后我问他:“我训错你了没?如果有错,请指出,我立刻改正。”他低下头说:“没有。”并自觉的在违纪公布栏内给自己划上了一笔。通过半学期的观察,我发现他除对自己的体育工作特别用心外,对班级其他管理工作也很上心,学习也进步很大,从年级302名提升到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的尊重、宽容、信任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

转化学生的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要知道,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使其按教师的意愿投入学习,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班级朝共同的目标努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教育学生是先说情再育人,即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先想办法和他们搞好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到我的真诚,是他们成长的引路人。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在情与理方面多作疏导工作。 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

备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因为你的爱而进步,会因为你的爱而成才。

例如:我们班单亲孩子有好几个,其中一名女生去年父亲去世,孩子心理有很大变化,在我班一次体育课时,她和外班一男生在教室谈心。知道此事后,我将其单独叫出来,给其分析了家庭特殊带来的痛苦,要如何走出痛苦,如何化悲痛为力量,作为女生更应该学会自尊,自爱、自怜、自强。只有这样的女人才会能活得有价值。通过谈话后,孩子转变很大,学习兴头也十足,她的成绩也进入年级第?

在教育个别特殊学生时,我偶尔也搞点心理惩罚,有意识地冷淡一下他,让他尝尝违反纪律后那种难受的滋味,然后再找恰当的机会教育他,给他讲道理,并特别地告诉他老师不管他有哪些危害。

比如说现在我班有个男生,平常自由散漫,自习课要讲话。我找他谈话时,我说:“很多同学都说你娃很聪明,有时你就是自控力太差,管不住自己,所以学习提高不快。你违反课堂纪律,和你好的同学都有意见,他们就是不好说你。我感觉我平时对你那么好,你结果还不给我面子,我怎么想呀!老师平常把你看得

多大多大,你却搞得我很难受!哦,你是不是感觉在这里读书很老压抑?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干脆试一试,今后我就不管你,你自己管自己?如果你真的感觉太累,你可以休息几天,我对其他同学或老师就说你生病了好吧。”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的确是没有管好自己,对不起你,我错了,老师你原谅我一回,我今后一定能够改正,你相信我吧。现在你不管我,我怎么办嘛?大家都说你管得严,我还是在我们班上幸福些!”通过这番谈话,我就顺水推舟地原谅了他。现在他果然变了,从此,他硬是怕我不管他,变得听话起来。我为了不让他出现反复,每次在我看见他时,都用鼓励的目光去看他,找机会关心他,使他真正得到老师的温暖。

现在学生在学校一般最怕班主任老师,最畏惧请学生家长。如果这两样都不怕了,他们就很容易变成危险学生,让老师无法管理,那是早、晚都要出大事的。所以我们老师要用真诚的师爱唤醒问题学生,他们才能够按老师的意图去学习和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心诚则灵”,“嫩枝易弯也易直”吧。

有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就是现在炒得比较热的“情商”问题。因为就这样一个“行”字,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缩小了师生之间的心里差距;就这样一个“行”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自信;就这样一个“行”字,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看到人世间的美好;就这样一个“行”字,找到

篇四:宽容

宽容—爱的升华

摘要:宽容是人们对待人间事物的一种态度。宽容是营造宽松调和融洽协调的氛围,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宽容教育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在实施宽容教育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出现过错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提醒,震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自我改变的意识。

关键词:宽容 宽容教育

法国着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不就说明了两个字——宽容吗?宽容是种美德,是人自身的一种修养,中国人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要懂得宽容。宽容,有利于己,有利于人,更有利于社会。

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面对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需要得是更多的是宽容。对他们的宽容就是对他们的一种爱。

那么,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霍懋征给偷窃学生的一支钢笔是一种宽容;麦克劳德的两幅解剖画体现了

校长韦尔登的宽容;苏霍姆林斯基的三朵玫瑰是他对一个摘花小女孩的宽容;并使他发现了小女孩的善良与孝顺;四块糖果是陶行知对用泥块砸同学的王友的宽容,既肯定了王友的正义,又使他认识了错误。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作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更应有颗宽容的心。

一、宽容能沟通师生间情感,增添师生间的期望和信赖。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可以减少一分学生对教师的生疏与惧怕,增添一分师生间的期望与信关键词赖,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有一次班会课上,我正在对班级课堂纪律松散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坐在后排的小亮同学却趴在桌上睡觉,我大声令其站起来并开始训斥,谁料他非但不接受,反而说:“不是我想睡,而是??”我打断了他的申辩:“课堂上睡觉,还有理由?给我闭嘴!干脆站起来,省得你睡觉。”他只好站在座位上,还不住地抖动着身子,一付极不服气的样子。我恼怒之极,命其课后到办公室。然而,一下课他却拿着书包请病假回家了。从此,他不再亲近我,还告诉同伴,说我不是位称职的老师,并且再也不见他昔日为班级事务忙碌的身影,常常对我的话充耳不闻,有时还故意拗着劲。事后我才知道,他那日因为头天晚上感冒发烧,早上坚持上学,实在支持不住才作盹。而我命其站着上课,他心里又急又恼,忍不住发颤。我心里一阵愧疚,想到

自己的简单粗暴使他蒙受身体与心灵的痛楚,真是极不应该。假如当时我能让他把话说完,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因此,宽容对沟通师生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宽容教育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增强集体凝聚力。

宽容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过宽解 宽谅 宽恕 款待学生的一些错误言行和意见,包容学生某些不守成规的言行,容忍学生的任性弱点,创造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伸展个性平和的接受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使其健康的成长。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后进生的进步与否关系到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是班集体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振奋精神,摘掉后进的帽子,增强前进的勇气,获得成功的欢乐呢?我认为尊重、理解、宽容与信任是调动后进生积极向上的法宝,是为他们铺设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试图将宽容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促进后进生的迅速转化,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小俊,他的父母长期不和离异,他被判给了母亲,母亲又远去了新疆打工。无人管教,性格特怪,喜怒无常,经常上课睡觉,闹课堂,不做家庭作业,不服老师管教。

每天组长清查家庭作业,没完成作业的总有小俊,办公室常常能

见到他的身影。上课自由发言,搞小动作的也总有他,屡教不改,令我焦头烂额。上学期我任教班上的手工课,我发现小俊其实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无是处。他手工做的很好,学的又快。不仅如此他还很喜欢下象棋,棋艺也不错。课外知识很丰富。课后我找他谈心,肯定他的这些优点,还和他拉家常,关心他的身体情况(小俊经常生病)他说老师我就是管不住自己,老想讲话,搞东西。我和他悄悄约定只要你在乱讲话搞小动作时老师看着你的的眼睛就表示提醒你了,你就必须立即改正而且必须把每天的作业做好。在课堂上我还经常表扬小俊的优点。让他有了学习的动力。上期期末测试小俊还考了九十多分,现在的小俊勤奋爱学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看着他现在我感到很高兴。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的原则去关注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再片面的认为“严是爱,宽是害”。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宽容是一种爱的升华,其魅力就在于她可以使人的思想改变,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

篇五: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的仁恕教育

太和中学 李彦才

2015年3月19日

新课改背景下的仁恕教育

太和中学 李彦才

摘要:仁恕思想是中华名族的思想核心,几千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爱屋及乌。今天它仍然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从生活到学习,从交往到做人,从敬业到奉献??而仁恕首先要从教育做起,从小教导人们有仁爱之心,树立仁爱思想。教育首先要仁恕教育。我认为“仁”乃仁爱,“恕”乃宽容饶恕也。作为教师实施“仁恕”教育应以师德为立足点。德高方可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新课程下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及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关键词:教育 仁恕 新课程 使命

在新的世纪,新的起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样去践行仁恕教育思想,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大爱情怀,让他们沐浴在中华民族的深厚仁恕情怀里,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该如何进行仁恕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投身教育事业,树立仁爱思想。

只有自己身正为范,才能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件事情,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脱手。如果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天的每一步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

当你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你就会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而且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你就会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你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你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投入。在亲人生病住院时你想着学生,在自己处于危难时你想着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正的去爱学生。

学生是一个成长的个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说热爱学生是老师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一位老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所以,只有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掌握成功的教育管理方法。

二、营造和谐环境,树立民主思想。

学生具有独立人格,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学生也是合法的公民,他们完全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西方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老师的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说:“你太可怕了!”“你1

怎么这么笨!”“你还有什么希望!”等等,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些训斥性的语言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我从来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我在班里从没有说过“学习差的同学”“学习好的同学”这样的字眼,而是说“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学习暂时领先的同学”。

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比如两个学生打架,有的老师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再如有时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冷落后近生,时间长了,形成两种极端的学生。因为我深知过多地赞美雄鹰,会伤害更多的小鸟。我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从来不集中到几个学生,而是任何学生只要有了好的表现,我就表扬鼓励。我现在排位实行的就是按照循环的原则。一是南北对调,一是前四排循环,后四排循环。这样做就是为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同时能有效的防止斜视。学生说这是上学以来最公平的排位。我班里有个学生,天生有缺陷。但我没有歧视他,把他当作正常人,有了进步进行表扬,有缺点进行批评。由于他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还让他担任了班干部。从那以后,他消除了自卑感,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

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学生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学生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础。老师真正走到学生中,有时蹲着、有时坐到学生中,有时半跪着进行指导,营造一种和学“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热爱学生就要民主地对待学生,老师不能有家长的专制作风,要民主地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三、突出仁者爱人,充分信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对象。怎样看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直接涉及到老师的教育效果。

新课改该背景下要求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富于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为培养开拓型人才,老师除了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庄外,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激励和引导。要破除“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扭转老师包揽一切的做法,增强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使班级每一个成员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班级管理,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创设学生个性特长充分施展的条件,给学生造成实际锻炼的机会等都有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

宽容对待学生以情感人

学生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个体意识的增强,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自我荣誉感也增强了。他们把自己看做是“小大人”,在他们眼里,大人做的事情都想做,都能做,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在加强。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切,自尊心强。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老师的威信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是做好老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威信的老师一句话,能胜过缺乏威信的老师十句话。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老师都是信任学生的。对学生过分管束、不信任和疾言厉色,动辄训斥的老师最不受学生的欢迎。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就必须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成教育任务的关键。老师能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接受教育影响不是绝对的、2

无条件的,而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加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老师尊重信任学生的理论依据。

作为老师和班主任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老师应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分析事理、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其实,现在的学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出色,老师管得太宽、太多不仅压抑了学生的能力,削弱了学生的责任心,有时也会因此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班级里的很多事情,我都大胆地交给班干部和学生去做,结果他们都做得很好。我在给学生写评语时,都要写上:“老师相信你能把学习成绩提上来!”“老师相信你能搞好同学关系!”“老师相信你能管住自己”此类相信学生的话语。有个学生叫王威,他把“老师相信你”这几个字剪下来贴在书皮上,并且旁边写上:“在我周围没有哪一个同学或老师敢说相信我的,包括我的父母。老师如此相信我,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从此他不断地改变自己,被选举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四 、做目中有人的教育,赏识学生。

“仁恕”之“仁”是 二人(仁)即多人,为宽容、大爱。实际上传统的教育恰恰是“目中无人”的教育。谈何多人,谈何大爱。无人,无爱焉谈教育乎?

我们常常批评孩子说:“你来学校是干什么的?”回答是不言而喻的,来到学校的目的就是应该学习的,学校就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一旦进入学校就变成了学习的机器,知识的口袋。这种理念把真实的人和作为学生的人分离开来。儿童或者少年,在校园以外,他是一个人,一个有感情、有需求、生活在真实世界中的人;一旦踏入学校大门,他即刻变成了学生。他的生活,他的存在意义完全在于学习——知识的填装与积累。

“走向学校的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生。”作为自然人,首先应该学会生存。或者叫做学会生活常识,我觉得在高中没有比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独立思考重要的了,这些是首先应该学会的东西。现在很多学校学生共读《弟子规》,《弟子规》在最后才是余力学文,而不是把学习看成全部!陶行知老先生教导我们: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他不是说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寓意也很明确,倘若孩子到校只学习,那我们的学校只要一座教学楼就行了,没有必要要围墙,没有必要有“三室”,更没有必要有运动场地了。

总之,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背景下,仁恕思想将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仁恕”的芬芳是灵魂深处的正义之光,是传递德馨的正能量。它点缀着我们的人生,让生命更加精彩,让社会更加安宁。我们审视自己,弥补不足,胸怀宽广,热情奔放,让仁恕教育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去创造教育事业的辉煌。只有当我们作为教师具有了这种使命感时,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真正的实施“仁恕”教育。

参考文献;

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第23页)

3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