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碰撞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23:28 高中作文
关于碰撞的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让作文与生活真情大碰撞

让作文与生活真情大碰撞

作者:杨宝玉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3年第05期

伟大来自平凡,佳作来自生活。这句话道出了作文与生活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曹雪芹用毕生精力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汇成了巨著《红楼梦》;文艺作家写自己没有的生活,也会特意乔装改扮一番,到实地去考察、体验、感受,最后才写出了精品佳作。可见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真的很密切。若要有佳作产生,笔者以为,必须让学生的作文之“心”与生活之“心”真情大碰撞,通过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并让其有效的升华,进而产生真正的佳作。

要让学生作文之“心”与生活之“心”大碰撞,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不妨以例示之,也许会更具体可感。在训练学生作文时,可以灵活些,不要受硬性规定的影响,一般是对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某件事有感触,就继续捕捉、聚集,以便产生强烈的印象,一旦这种强烈印象产生,马上按“快门”定型,让感受美升华为思想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他常常使人吃惊地提出他在感知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在他的意识里产生的使人最为意想不到的问题。”看来,感受生活的能力应该是学生的天性。但学生经历的生活内容不尽相同,有相似的,却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不对了,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感受,加上不一样的个性,为何大家感受出来的东西诉之于文字后会如此相似,毫无特色呢?最根本的一点是学生作文时“心”没有与生活的“心”发生真情碰撞。那么,如何碰撞呢?

首先,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身边的人、事、物,感知其变化的过程和具体的情况,特别要敏锐地感受到最“强烈印象”的“震动点”。在“震动点”的牵引下,设疑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会怎样……由此扩展开来,学生作文之“心”已与生活之“心”真情碰撞之后,重写了“惊喜”或“激动”一文,这次作文,佳作已有好多篇。“惊喜”或“激动”之缘起、之过程具体、形象、可感。可谓生各异而灵思迥然不同,却出现诸多晶莹剔透之“宝石”。

其次,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可捕捉到很多的素材。但素材多了,不一定就有佳作诞生,还得让学生在写作之心与生活之心碰撞时,让心灵的底片做定向探求。怎样定向探求呢?先要自己独特的感知、感觉、感受,捉住其中最使自己震动的一点,深挖细掘,定向梳理。如引起“惊喜”或“激动”之情之因;具体的人、事、物的情态及其引起的感受(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形状、声音等的不同,并将这独特的感悟如实地倾吐出来,就能写出个性迥异的佳作。

再次,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对生活的观察往往缺乏耐心和恒心,老师就应该多给学生几分奖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多几分信心,增多几分兴趣,甚至可以进行分类积累材料的竞赛活动。如反映军训生活的真情,有学生这样写:

我总以为军营的军人都是一群板着脸孔,没有一点温情的“酷哥”,可一星期的军训生活,让我彻底否定了以前的看法。……我因训练立定抬腿五分钟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唉,惨了!妈

妈不在身边,其他同学都累得半死,哪还管得了我这个伤员。至于我们的班长,更是别奢望了。你看他那张脸,绷得紧紧的,给我们训练了五天,还没见他笑过一次呢。想到这,我的眼泪要流下来了。可就在这时,一声亲切而又柔和的声音传过来,“给我看看,伤在哪了?”我惊讶地抬起头一看,是班长!原来我们的班长竟有这般温情!接下来,他扶着我坐下,还给我擦药,问寒问暖,叫我休息一下午,连饭都给我打来了……

又如,学生写道:友情在过去的生活里,好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在我最忧伤的日子里,上苍让我感受到了一段能令我的心为之怦然一动的真情。它宛若航标,指引着我那漂泊的心;又如暖流,温暖着我那受伤的心,让身处寒冷中的我感到人间仍有温情。那还是去年的事情……

因为有了写作的兴致和欲望,便会促使学生作文之“心”与生活之“心”长期真情碰撞,他们便会积极去捕捉生活中的人、事、物、情,让其心灵的“火柴头”与生活的“磨刀石”擦出无数的火花,这样,佳作不就汩汩而来了吗!

作者单位 陕西省靖边县第三中学

篇二:碰撞------高中联考作文

碰撞

光与云的摩擦,闪亮了整个天际。。。。。。

---------题记

没有尖船利炮的碰撞,英国人打不开清政府大门,也就没有近代的屈辱史:因为思想的开化,人们身上负担的减轻,政治的不稳定,才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时期,才产生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但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文化时,千奇百怪的文化造就了严格的政治集权,文化冲击划出的火花绚丽多彩且感动不已。

没有焉气苹果的碰撞,牛顿解不开万有引力的藏宝秘诀,也就开创不了近代物理学:万事万物皆有规律,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没有喧嚣环境与阿炳拉琴气氛的巨大反差那么肯定没有《二泉映月》轰动一世!中西结合?有问题吧!不然为何不全部融入呢?错了!中西结合下的旗袍少了保守多了潮流,更显示出东方人的线条美,中西可以碰撞--------只要不是战争!

没有一战二战的灾难和伤痛,就没有如今人们热爱和平的坚定信念:因为一战中国作为战胜国要求归还属于本国领土,却因弱小不受重视;因为二战中国与日本对抗八年,因团结一致终于赢得胜利,可大国强权让日本一些战犯逍遥法外让国人心痛,可落后就要挨打啊!碰撞缘起的国家又会面临怎样的结果和危害呢?所以宁愿默默忍受也不再挑起争端的中国人站起来啦!

没有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的碰撞,邓小平不会让人民牢记心中,不会就此打开中国跨入跑步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就不会历经一次次尝试,饱尝一次次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没有今天文明开化的新中国,保守与开化是近代中国与日本的特征,中国落后了,日本发达了,中国挨打了,日本侵略了,一切的一切都缘自文化与思想的碰撞。 冲动是情绪之间的碰撞,是魔鬼与天使的争斗

长大是思想之间的碰撞,是幼稚与成熟的升华

责任是个人与社会的碰撞,是爱心之人与无心之人的本质区别!

没有海水与礁石的碰撞,就不会有浪花一闪而过的瞬间

没有高山与大陆的碰撞,就不会有喜马拉雅世界第一峰的英名

没有西方与东方的碰撞,就不会有现代文明世界行的趋势!

碰撞是一把双刃剑!

篇三:让作文与阅读教学在碰撞中擦出火花

让作文与阅读教学在碰撞中擦出火花

[摘要]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但在教学实践中,

作文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语文教

学观下,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三条途径,即让作文教学

与阅读教学携手同行。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板块。但长期以

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人为地将课文的阅读评析与指导作文分

离开来,呈现出“写”游离于“读”外,“读”自为政的独立局面。

这一脱节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陷入被动,并由此产

生明显的负效应。在新课程理念下,读写结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

要方式之一,或者说是练习写作的一条捷径,其目的是使阅读中获

得的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即学以致用。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

一种体现。

一、从阅读教学中指导方法,及时仿写迁移

写作技巧属于陈述性知识,它在写作课上的呈现更侧重告诉我们

写作的技巧“是什么”、是“怎么样”的技巧等,具有静态的性质。

学生即使知道这样的技巧也不能够明确地运用到写作之中,还需要

将这类技巧在暗中不自觉地摸索和试悟,对不同的学生来说这个过

程又有差异,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写作教学历来成效不高的原因之一

吧。事实上教材的很多选文都可直接用来指导我们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指导作文的开头结尾,与其大谈什么“凤头、豹尾”这些抽象

的技巧,还不如让学生评价教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能更快地将从

阅读教学中习得的方法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怎么做”和“做

什么”。这些具有动态性质的做法,可以指导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

与促进技能的形成。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要将吸收

的语言现象生成为运用自如的资源,还需经历一个仿写迁移阶段。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

然纯熟。”“写”随“读”之后及时跟进,既降低了写的难度,又巩

固了读的成果,提高写的效益。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可借鉴的

表达方法各有侧重。如:在体会《安塞腰鼓》里遣词造句的精妙传

神后,激励学生以地方风俗划龙舟为内容进行仿写,主动将其转化

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读《背影》,学文中细腻的一系列动作

描写,表达心中的亲情??当然,“仿”不是目的,最终要让我们

的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新”、“仿”中求“活”,

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从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素材,多样练笔

作文教学是富有实践性的,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所收获。

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挖掘素材来丰富写作训练。比如学完课文后,有

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

地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

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在学完《我的第一本书》后,

针对“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这一情景,让学生对“我”当时的心理这一略点进行扩展,或针对

“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修补两个的半本书”这一隐点进行细节描

写补充,或针对“人不能忘本”这一感触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

行扩展。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描写、语言描

写等训练,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也因此变得很轻松。

三、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体验,我手写我心

作文的主题思想、情感都是思考体验的结果。自然意义上的时间

不会给人思想与智慧,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反思才能形成对生活、

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所以,教师不仅教学生遣词造句、

写作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只要学生习惯于随时随

地地把自己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感受与想法积累下来,时间久了自然

就会变得有思想,写起作文来自然有话说。教师可通过教材引导学

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体悟文本,可选读文本中的美点。如

读《湖心亭看雪》,选读脱俗洁净雪景的白描语言特色;读《土地

的誓言》体会深沉而炽热的故土之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

与之产生许多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我尝试着培养学生“随

读随感随写”、“读中学写”的写作习惯,在意阅读,拓展视野,体

验情感,提笔在文字下作记号,动手于空白处写批注;不求冥思苦

想字字推敲,只管信手拈来顺乎自然,一词一句文从字顺,三言两

语传情达意;长短都是练笔,多少也算读书笔记。动笔如此随心所

欲——我手写我心,行文有个性。天长日长,习惯成自然,写作何

惧之有?把书读活,敏于对话,培植动笔思考的习惯,达到厚积薄

发的效果。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自然而然

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诚然,作文教学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我认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

学有机融合,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

高。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文本资源,让二者在碰撞中

擦出美丽的火花。教师如果有意识地用这些火花去点燃学生的智

慧,作文教学也必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资料]

1.唐 俊《新课程作文教学浅谈》

2.陈 卉《谈作文教学对文本资源的再利用》(《中学语文教学》

2007.2)

(作者单位:乐清市柳市实验中学)

篇四:心灵的碰撞

心灵的碰撞,闪耀智慧的火花

——江苏省教育厅“名师团送培”体会

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 李宏军 76号

2014年,带着五月槐花的清香,在单位领导的安排下,我成为了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名师团送培”灌南县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一名学员。

2014年5月9日上午,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与350位在教育一线的同仁走进了灌南县实验小学雏鹰楼,一起聆听来自江苏省太仓市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 首先,来自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孔伯良主任作了《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讲座。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孔主任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教学追求:学生学的愉快,教师教的幸福,同时让社会满意。同时让我明白了课堂的教学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接下来我们我们又聆听了分别来自太仓市明德小学、灌南县教育局人事科、灌南县实验小学的程静川、王建刚、李芳芳三位优秀教师同课异构的课,精彩的课堂,唯美的教学艺术,不时激起我内心阵阵悸动。

2014年5月10日,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而雏鹰楼里却春光四溢,掌声雷动。这一天,我们聆听了分别来自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太仓市明德小学、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太仓市金仓湖小学高子阳、王晓春、全柳芳、薛丽芬四位专家的讲座。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高子阳专家的 《儿童整本书教学的若干问题》讲座给我们指明了儿童课外书阅读的方向,全柳芳专家的《体验教学视觉下,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让我们领略了体验教学的唯美,王晓春专家的《精致语文价值目标与基本原则探索》的“精致语文”那丰厚的内涵,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精致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薛丽芬专家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互动场构建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的讲座更是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她的诙谐的语言,渊博的学识,儒家的大气让同仁们无不佩服。 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讲座,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我实践,不断提升。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

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今后,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让我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两天,时间虽短,收益颇丰。参加这次小学语文培训,让我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和修炼,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我们要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自己不再浅薄,其次,要拓宽我们自身的知识视野,让自己不再闭塞;最后,要陶冶我们自身的道德情感,让我们不再简单粗暴。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育专家提出的“一个教师的十二项修炼”:修炼自己的声音,让他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他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他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他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他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他犹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他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他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他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他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他崇尚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他阳光幸福。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自主发展;有学者说过:“语文是字词句篇,是听说读写;是生活中的艺术,是艺术中的生活;是“月上柳梢情”,是“清泉石上流”;是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是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是余光中的乡愁,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热爱语文教学的我们,更应徜徉于语文这条博大的河流中,汲取营养,收获快乐!

篇五:心灵的碰撞 难忘的体验

【校长培训班跟班实践心得体会】

心灵的碰撞 难忘的体验

湖南省临澧县实验小学 黎 松

内容摘要:江苏跟班学习实践结束,我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宜兴校长们的“真

关于碰撞的作文

教育”思想还时时感动着我,宜兴浓厚的校园文化还在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发着我去审视我

们的教育,去思索如何去办学。

2010年11月13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常德市教育局、常德

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赴江苏宜兴市

实验小学跟班学习实践活动。光阴似箭,眨眼间十多天的跟班学习已

结束,时间虽短,但宜兴教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我心潮起伏,思绪

万千。这次的跟班学习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时日,将会在我的记

忆中永远珍藏。

一、我的学习——跟班实践情况

新学期开学不久,当接到县教育局安排我参加常德市小学校长高

级研修班通知时,我心情十分激动,也很珍惜这个机会。我是一个热

衷学习的人,早就想从繁重琐碎的学校事务中解脱出来,系统地学习

教育理论,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当听到我

们有机会前往江苏名校跟班实践的消息时,更是欣喜若狂。说实话,

参加这样有组织、有计划,任务明确,时间较长的脱产培训,我还是

第一次。能够亲身体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管理文化,全面了解经济发

达和教育改革最前沿地区教育发展动态,汲取经验,进一步树立正确

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依法治校、以德治教、科学

管理和改革创新意识,真是千载难逢,机会难得。

在跟班学习期间,我们亲耳聆听了全国名校长、宜兴实验小学马

晓洪校长主讲的专题讲座6次,随堂听课4节,参与学校升旗、课间

操等活动5次,走访参观中小学校6所,拍摄图片500余张,收集资

料10多份,阅读教育书籍5本,如《江苏省学校特色教育论丛》、

《江苏教育研究》2010.5期C、《江苏教育研究》2010.9期B、《江

苏教育研究》2010.9期C、《江苏教育》2010.1期等,记个人笔记

与日记2本,撰写跟班学习实践手记5篇,参加了常德市与宜兴市小

学校长管理论坛,从而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我的感悟——走进宜兴教育

说起宜兴教育,自然要提到我们跟班学习实践的主阵地---宜兴

实验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的奋斗,百年的积淀,百年的历

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已成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江苏

省模范小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江苏省教科研实验基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双

有”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读书读报先进集

体。走进宜兴实小,让我了解到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化、高品味、

有特色”的学校,感受到她那以人文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和人格化发

展为特色的现代学校文化。

1、一校之长办学理念先进。一个好校长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

宜兴实小校长马晓洪既是宜兴市、无锡市优秀校长,江苏省小学特级

校长,也是全国名校长。他办学理念先进,积极倡导与实践着“真教

育”思想,崇尚“办真学、做真人、育真才、长真智”,在省市内外

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一定影响。十几年来,马校长领导宜兴实验小学高

举“自主创造教育”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本、发展为本”

原则,实施“名师支撑、科研兴校、质量取胜”策略,坚定不移地走

内涵与外延互动发展之路,已形成了一个本部、两个分校和一个附属

幼儿园的办学集团化新格局。拥有小学120个班,6000多名学生;

幼儿园13个班,500多名幼儿的办学规模。在他的影响下,宜兴的

校长们都在用心做事,真心办学。实验中学校长王俊,这个全国首届

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获得者,站在教育改革发展最前沿,把着力

点放在课堂,运用“尝试结构教学法”,打破传统编座模式,形成6

人“马蹄型”成长小组,以团队精神引领学生成长;宜兴外国语学校

的“参与式教育”理论,从教学、教育、管理等多方面,让教师、学

生全面参与,从而达到整体关怀;丁山实验小学,地处农村,他们依

托紫砂工艺,以陶文化为切入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教育。

2、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这里的每一所学校,都高度重视文

化的引领。走进任何一所校园,校训、育人理念、学校精神,无不以

艺术的形态予以最醒目的呈现。校园处处在说话,学生时时受教育。

每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都非常浓厚。从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到严

谨而不失活泼的校训校风与教风学风;从异彩纷呈的文化长廊到新颖

别致的宣传专栏;从墙壁上发人深省的名人警句到墙壁上、花草中童

稚而温馨的提示;从教室里五彩缤纷的布置甚至到厕所的标记标牌,

无不洋溢着文化与教育的气息,让学生一进校园,就受到校园文化的

熏陶。“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在丁山,一班一

个主题,班班均显特色,有咏春,有看海,还有书香,其中一个班级

予我极深印象,班级以竹为特色,制作了很多竹艺装点教室。在一所

学校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则是

能让一所学校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我深深感到这里的每一位

校长都有一种崇高的文化追求。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和行为文化成了校长管理学校的引领性工作,一种以科学发展观和构

建学校文化来促进学校发展,试图从文化的层面、用文化的视野来重

新审视今天的办学,引领和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校长身上

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心理状态和学校秩序,保证了广大师生不断进取、积极向上和持续发展的态势,更促进了学校教育思想、价值观念、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和谐的心理氛围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3、现代学校课程建设到位。课程建设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长不一定要成为教学专家,但一定要是课程专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管理“管什么,怎么管?”这是宜兴学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们聚焦课堂,聚焦新课程,认真学习和实践现代课程理念,坚持把现代课程和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定位在“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校本课程体系。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外,逐步形成了科学、艺术等整合课程。开设了绿色教育、本土文化、体育舞蹈等社团和微型课程,开展了小学探究性、拓展型课程,加强了校本课程开发。宜兴培源实验小学的课程设置自主性,普及围棋和艺术课程,丁山实验小学的陶艺文化,阳羡小学的体验教育模式,万石小学的石文化特色活动以及湖滏小学的竹文化教育等等,都给了我们耳濡目染的启迪和感动。 跟班学习期间,在与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骨干教师和学生广泛沟通交谈和听课学习中,我明显感悟到他们已经成功地协调和解决了新课程实施中三大矛盾,即注重学习成绩与张扬学生个性的矛盾,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新的学习方式的矛盾,整体划一的评价体系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扫除了障碍。

4、现代师资队伍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宜兴的每一所学校都从现代学校发展高度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宜兴实验小学让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发展,获得成功,获得幸福,享受着职业的尊严。他们坚持办好骨干教师研究中心,让骨干教师成为所教学科技艺精湛、远近闻名的行家名师;坚

持办好青年教师发展中心,为青年教师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结对子,以老促新,以赛促练,以学促研,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水平。这里的每所学校都不乏国家级、省级的特级教师和先进工作者,他们是业务精英,有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着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是他们带领全校教师奋勇争先,精研教学,锐意创新,不断成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方面外,在走进宜兴学校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地方,我都有许多由衷的感受!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各功能教室齐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先进。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全面发展,全面渗透”的德育工作路向,大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宜兴外国语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推进“参与式教学”,以“基于问题的学习”为主流的课堂教育模式,采用问题驱动,带着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导学,深挖问题拓展,更是蕴含着无限的生命活力。这里的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教师爱岗敬业,领导正确引领??到处可见,正是有了他们的执著追求,宜兴人才迈开步伐,走向现代化,跻身一流。

三、我的思考——如何办好教育

(一)教育由谁来办?

跟班学习实践已经结束,回到我们自己的学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一个能很清楚的回答教育为谁办的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在“教育由谁来办”的问题上,不能说说不清楚,但回答起来就含糊不清了。江苏的学校只有质量上的差别,没有投入上的差异。各级政府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因此不存在欠债经营的学校。学校内部设施非常完善,而且每所学校的内部设施基本相同。他们不存在为教职工福利待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