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穆斯林的女人很可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24:47 体裁作文
穆斯林的女人很可怜体裁作文

篇一:穆斯林的女人为什么带头纱?

穆斯林女子服装准则

阿拉伯词"黑加伯"(Hijab)现在主要用来指穆斯林女子的盖头,但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先知穆圣用来隔离他妻子居所的幕帐(参看【古兰经】第33章53节),后来引伸为穆斯林女子的整体衣着。

这里谈谈穆斯林女子服装的准则如下:

第一,根据多数教法学派的主张,穆斯林女子的服装应当遮盖除了脸面和双手以外的整个身体。

第二,使用的布料不能有透明性,如薄纱,使外人能看到衣内的身体。 第三,外衣须宽敞,不能穿紧身衣裤,使体形暴露。

第四,女子服装与男性服装要有明显的区别,女子不应穿男子的常服,或类似男子的衣服。

第五,穆斯林女子的最佳衣着是与非穆斯林女子的穿戴有所区别,不要模仿外教女子的衣服。

第六,穆斯林女子服装的设计不能以有女性吸引力为目的,如形式和图案,以单色、谦虚、文雅为高尚。

第七,穆斯林女子不应以穿着表现身居社会高层或超越别人的地位。 穆斯林女子服装表现谦逊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引起男性注目或好奇,这是对女性的社会保护。 在公开场合,男子允许在无意中看女子一眼,但是如果带有邪念地对女子观看,是非法的,哈拉姆行为。 穆斯林女子服装的准则是以遵照伊斯兰保护女子的精神为宗旨。 然而,当代西方社会把女子当作广告工具,吸引顾客,招揽生意,或者诱使女子从事色情业服务。 这是西方文化颓废和腐败的象征,这说明西方社会所鼓吹的人人民主、自由,是虚假的欺骗。 西方社会利用媒体大肆宣传美女形像,引导人们在物欲贪图与肉体享受中堕落,这是社会的罪恶。 穆斯林必须认清西方社会的肮脏本质,不要随波逐流,分不清是非。

请任何一位头脑清醒、理智明朗的人想一想,一种是造物主确定的生活规范,另一种是人们随心纵欲的放荡行为,究竟哪一种生活方式真正对社会和人类有利? 以下请看几段【古兰经】中真主的启示:

"你对信士们说,叫他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这对于他们是更纯洁的。 真主确实彻知他们的行为的。"(24:30)

"你对信女们说,叫他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 信士们啊! 你们应全体向真主悔罪,以便你们成功。"(24:31)

图例:

篇二:谈谈穆斯林的多妻

谈谈穆斯林的婚姻与多妻

——马英俊

谈到穆斯林的婚姻,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多妻”现象。有人还用一种歧视的语词说:“穆斯林喜欢多妻”。其实,“多妻”现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一种古老习俗与传统,是父系制婚姻家庭思想的体现,在东方各民族的历史中流传更广。因此,“多妻”也并非穆斯林的专利 。首先,从它的:“三妾四妻”、“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些名称来看,中国古代就有类似一夫多妻现象。再者中国古代的姬妾制度,堪称世界奇观。这个制度,自从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开始萌芽,然后便“茁壮成长”、势不可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虽然已经禁止了一夫多妻制,但是封建社会的遗留任然未被完全消灭。

中国古代的上层社会,虽有较普遍娶三妻四妾现象,但它并非只是达到其色欲为目的,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三妻四妾的意思应该是多妻的意思,古代的皇帝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其内容主要是指封建时期的一种婚姻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对女子的一种残酷的迫害。比如同是丧偶,男子再娶为续弦,女子再嫁是坏节;男尊女卑,女子只能按照“未嫁从夫,已嫁从夫,夫死从子”等封建礼教依附于男子,是社会制度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加剧了男女等级的分化,于是出现了男子妻妾成群,女子只能从一而终。此与“一夫多妻制”类似。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式的“姬妾制度”,是一种极度没有人性、极度残酷无情的制度。因为它是将“阶级”、“等级”、“压迫”带进了家庭,带进了同床共枕的妻子和手足之情中间,强行将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分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两个阶层,其实这是对人性一个莫大的嘲讽。光从制度含义来讲,姬妾制度比阿拉伯国家的“四妻制”却黑暗数倍,甚至是及其残忍的。不能不说,这是“仁恕”之道背后的黑色幽默吧。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yìng]制”,即媵制婚姻,简称媵婚。媵是随嫁、陪嫁的意思。譬如诸侯纳妾的数量是有规定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五日之御”,便只有诸侯才可以享受的。据《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载:“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说的是沾原配的光,诸侯一娶就可娶九个女人,五天一个循环自然没问题了。但这等美事并非可降临到每个男人头上,一般官员想多纳个妾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汉代,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才可以娶到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也就最多娶妻妾三个而已,汉代史学家蔡邕在《独断》中称“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是平民百姓啊,一个小老婆也是不准娶的“庶人一夫一妇”,只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仪礼.土婚礼》说:“媵,送也,谓女从者也。”其实,媵婚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的变异婚型,是对一夫多妻现象的伪善及巧妙的修饰。实际上这是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一种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或虏来的难女。因此,中国古人从其名称就有区别: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在一个是娶妻必在白天从正门而入,而妾只能在夜间从后门而入。可见妻、妾之间的差别之大。

《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总之,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从春秋战国以后,已逐渐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一夫多妻,主要是在奴隶主、贵族、官僚中实行,他们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女奴,但那种现象却与婚姻无关,女奴连妾也算不上,只是供男子发泄性欲、玩之即弃的工具而已。多妻的情况,在当时的民间有,但不普遍,即使有妾,也不会多,而那些帝王、贵族、官僚的多妻,往往是以官制的形式规定,如《礼记·昏义》末段有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周礼》云:“内宰以阴礼教六宫。”郑司农注云:“阴礼,妇人之礼。六宫后五,前一。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国君的妻妾更由百数十人增至数百数千人。《孟子·尽心篇》云:“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赵岐注曰:“侍妾众多至数百人。”《墨子·辞过篇》云:“当今之君,其畜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管子·小匡篇》云:“(齐)襄公高台广池,湛乐饮酒。田猪戈,不听国政,卑圣侮士,惟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而戎士冻饥,戎马待游车之弊,戎士待陈妾之余:倡优侏儒在前,而贤臣在后;是以国家不日益不月长。”《后汉书·荀爽传》云:“三代之季,淫而无节。谣台倾宫,陈妾数百。阳竭于上,阴隔于下。”可见,这一时期帝王贵族的多妻及纵欲已很严重了。

周代开始建立礼制,不仅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妻妾的数目,而且规定了同房的时间和顺序。那时,人们喜欢以天体、阴阳、历数来决定事情的顺序,连后妃和帝王贵族同房的顺序也依照月的阴晴圆缺来决定。月亮每月从初一到十五会逐渐满盈,而后十五天则逐渐变缺,根据这个规律,从初一到十五,是由地位较低的女 子开始进到地位较高的,而从十六到三十,是由地位较高的逐渐安排到地位较低的。(以上参考并摘录《汉代婚礼与,<仪礼?士婚礼>之异同》、《古代人的妻妾》)

从以上可知,一夫多妻现象并非穆斯林所独创,更不是穆斯林之专利。然而,穆斯林里面的一夫多妻制度却为何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呢?其实穆斯林是非常重视婚姻的。因为伊斯兰教反对独身寡居,将结婚被视为穆斯林的社会义务,如前所述:结婚对穆斯林成年男女来说是“瓦只卜”(意为当然),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逊奈体”(即圣行)。真主说:“你们中未婚的男女和你们的善良的奴婢,你们应当使他们互相配合”。(24:32)、“他把每种果实造成两性的,他以黑夜覆盖白昼”。(13:3)“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创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产的,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不知道的,都有配偶”。(36:36)从这几段明文可见男女成婚都是真主的定制。因此,穆斯林将婚姻大事与自己的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人到了老年以后,由于人的体质、智力各方面逐步下降或衰退,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根据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调查发现,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有认知功能降低、减退和痴呆、心理障碍、焦虑障碍的分别占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四。人老了,包括大脑在内的诸器官的功能逐渐下降,这是自然规律。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对

老年人的关怀和尊敬是穆斯林社会的一个重要道德和制度。

真主在《古兰经》中启示说:“我确已优待阿丹的后裔,而使他们在陆上和海上都有所骑乘,我以佳美的食物供给他们,我使他们大大地超过我所创造的许多人。”(17:70) 这段明文所强调的第一条是伊斯兰的基本人权,因为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是阿丹的子孙,从儿童到老人,都应当享有真主恩赐于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这个恩典都来自于真主的仁慈。对年迈体弱老人的关怀和尊敬是服从真主的命令,特别是在病危时,依据圣训,守候的人要时刻给病人提念“清真言”。(详见本章第三节[二、如何对待临终的人])务必使病人记念真主,勿留恋尘世,千万不可使病人因临终时的痛苦而伤其诚信;因此对一个丧偶的穆斯林老人来说,老年中的生活伴侣是及其重要的。人老了,日夜有人守候,互相照顾,互相体贴是必须的,这种关怀和体贴,无论再孝顺的儿子、儿媳、姑娘、女婿以及所有亲朋好友谁都代替不了的,只有夫妻两口才能做到。因此,穆斯林提倡结婚,反对孤身独居。真由于如此,有些人对穆斯林老年娶妻的现象并不理解,因而不明不白的妄加评论,热潮冷风扑面而来,甚至还有污秽的唾液,对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来讲,简直成了一个“把柄”、“热门话题”。其实,在我国很多非穆斯林的民众也早已认识到老年娶妻结伴的诸多优点,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电视上经常播放、刊登着一些鼓励年轻人为老人完婚的公益广告、小品是很多很多的。其实,这一现象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正在不断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又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穆斯林的男女结婚是必须的,少年娶妻,老年娶个伴侣对穆斯林的男女是也必须的。其实,穆斯林也并不提倡一夫多妻,古今中外,穆斯林人群中虽有一夫多妻现象,但是,它与我国历史上的“三妻四妾”、“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对于一夫多妻,《古兰经》里面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对待孤儿(包括孤独的单身女子),那么,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4:

3)由于在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半岛,许多民族的人民和其他宗教的信徒在婚姻问题上,就早已实行多妻制。一个男人不受任何条件和约束,可以娶大量的妇女。甚至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人们和其他宗教信徒,都可以娶10个、20个或更多的妻子,因此说,多妻制产生于奴隶社会,奴隶主及封建帝王无不妻妾成群,中国封建帝王就后“宫佳丽三千”。当伊斯兰教兴起以后,对多起制做了限制,规定了一些符合人道的条件。

真主在先知穆圣经历了“伍候德战役”(公元625年)之后下降了这个启示。战后穆斯林将士死亡人数很多,穆斯林社会所面临的大量孤儿和寡妇的问题无法妥善解决,这样的情况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为此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了关于:“各娶两妻、三妻、四妻”(4:3)的指令。这段经文就是伊斯兰婚姻法允许穆斯林男子最多娶四个妻子的经典根据和历史背景,娶多妻者首先应是愿意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女子,尽到道义的责任,也要考虑个人对女子爱悦的感情问题,然后保证他们公平对待各妻,否则只能“各娶一妻”。穆斯林社会的法制是以信仰为基础,敬畏和服从造物主的命令,遵从这个法律规定就必须同时遵守与此法律伴随而来的限制性条件,如果不执行这些条件就是违背了真主的命令,构成罪过。法律允许有限制的多妻,这是宽容的一面。

根本的一条,伊斯兰教在允许娶三至四个妻子的同时,还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 “公平对待各妻”。如不能公平对待,那么只能娶一个妻子。所以一夫一妻

才是穆斯林的根本习俗。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伊斯兰社会中,男性因具有延续血统的权利,所以在性行为上比妇女有更大的自由权;女性穆斯林则有保护血统纯洁的义务,在性行为上绝对不允许越轨。因此,伊斯兰法明确规定男子可以娶多妻纳多妾,而前提则是男性要公平地对待她们,否则“只能娶一个妻子”。

伊斯兰法还规定,男人所娶的妇女必须是纯洁的。《古兰经》曰:“她们应当是贞节的,不可是淫荡的,也不可是有情人的。”(4:25)对于不守贞操的婚姻的处分,夫妻双方具有不同的权利。《古兰经》曰:“??你们的妇女,若作丑事,你们当在你们的男人中寻求四个人作见证;如果他们已经作见证,你们就应当把她们拘留在家里,直到她们死亡,或真主为她们开辟一条出路??”显然,在不贞问题上,丈夫对于不贞妻子的处分更为严厉。同时法律绝对禁止卖淫、通奸和姘靠,这是伊斯兰法律严厉的另一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伊斯兰教之前的阿拉伯人可以无条件、无限制地多妻。针对这种情况,《古兰经》才指令我们:“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的规定。其实,这段明文已经明确规定了限制多妻的数目和娶妻的条件。那就是,最多娶四个,最好娶一个;而且要求丈夫对妻子们必须做到:物质生活上的平等,感情生活上的公平,日常生活上公正。否则,只准一夫一妻。因此,在当时客观历史条件下,伊斯兰教的“允许”是有限制的,也是有条件的“多妻”,既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事实也证明,伊斯兰教并不是一个提倡“多妻制”的宗教,而是第一个对“多妻”现象严格加以规范和限制的宗教。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古兰经》、《圣训》明文的理解已经更贴近现实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而今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大多实行一夫一妻制;尤其是我中国的穆斯林,与其他民族一样,严格遵守我国《婚姻法》,一夫多妻现象已经不是受人拥护的。但正确理解《古兰经》中关于“多妻”问题的经文,并作出符合时代的解释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一种现象,之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信仰伊斯兰教,有那么多人为伊斯兰教献身。其中一夫多妻制度,与众多女子云雨是主要的原因和动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三妻四妾制度与伊斯兰教里面的一夫多妻制度是不同的。伊斯兰法制限制最多四个妻子,任何有权势的人莫能例外,因此,婚姻不是少数富翁放荡不羁的游戏,伊斯兰的婚姻法制必以爱悦为条件,本人和家长必须当场表示同意。

然而,极个别人,由于生活富裕了,手中有钱了,将真主赐给的钱财不是用在正道上,而是为所欲为,胡乱花钱,懂不懂就模仿那些没有信仰者的行为,逛窑子,泡小妞,是不是的还起个好名叫“娶二奶”。他们还理直气壮地声称“这是真主允许(娶二奶)的”。其理由是《古兰经 》所述的“你们可以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4:3)这一条明文,但是他们只遵守“各娶两妻、三妻、四妻”的前半节明文,却不遵守后半节:“如果你们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这种断章取义,投机取巧的人乃是伊斯兰教的败类。因此我们应当提醒这些人:你们为什么不再体会一下这条明文的下半部分:“...如果你们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的这段禁语呢?

篇三: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看时因为有了大体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较快。作者给全书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伊斯兰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所以这也成为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个个描写细致的宗教场面,了解了有关穆斯林的许多风俗。作者本人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但在书中她并没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种清新流畅的笔触缓缓的记叙描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十分纯净的感觉。同时书中的另一个背景是故事发生在一个和玉器有关的家族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例如有“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全文中隐隐流露出一种雅致宁静,与世无争的气息,但是玉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君子爱其品质,当然也会有人因为其价值而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别用“月”“玉”为线索,分别描写了民国初期到解放前和文革前到文革结束社会复苏的两个时期跨越六十年的历史。在这段复杂纷乱的历史中,不管是对两类人物冲突的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鲜明的爱憎之感,同时这种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动荡的社会中容易产生悲剧,六十年中家族兴衰变迁,三代人命运沉浮,最终是一个个令人痛惜的爱情悲剧。读后会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触及读者的心灵,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畅,同时使人产生对历史对社会深沉的思索。仅仅是这单薄的一遍已经令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得到宁静了。在这大量文字的背后,更让我看到了知识的可贵,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皆因为所受的教育不同,对于爱情,对人生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一代妇女的代表,碧儿的迂腐和落后,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

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她文笔的倾诉,让我这个一直对伊斯兰教淡漠的人,对它肃然起敬??我了解了许多回民在生活中的传统礼节和常用的阿拉伯语,因为文中的回族人对至高无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书种种,不知该怎样评价书中所展现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因为,霍达以她深刻的内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我为成熟、漂亮、处处透漏出现代女孩儿特点的韩新月和才华横溢、赋有责任感的楚燕潮的爱情悲剧而深深的惋惜,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啬的毁掉两对人命运的行为而遗憾。但一方面,也觉得她很可怜,毕竟韩子奇曾给予过她伤害,她有权利为所欲为。梁冰玉呢?我觉得他因该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为那个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儿,最终却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穆斯林的女人很可怜)

在现实生活中,能无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圣人穆罕默德传下的古兰经里的条约少之甚少。曾经看过一点儿古兰经,觉得很吃惊。那些传统思想的条约太严格了。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那我们的罪过可大了。不做礼拜,不分斋,连这最基本的都没做

到,怎能踏上前往圣地麦加的征途呢?说到这里,也不禁为做一个回民而自豪。因为,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圣人穆罕默德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为领先人物。因为是他最初创建了伊斯兰教,是他编写了古兰经,至今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紧密结合。因此,这个排行是名副其实的。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来感受的。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如何让自己更具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是一个仔细考虑的问题了。就当下来看,当然理应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现在的每一步,从而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你打败!除非,你选择了自我放弃或是自我毁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对我来说比较熟悉,知道的也比较早,最早的版本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曾获得矛盾文学奖,还有一个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名字改为《月落玉长河》。说实话,我是不太好对这部著名的小说做任何评价的,因为一些中国文学界的前辈都已经写过相关的评价,如著名作家冰心老人、刘白羽先生等。前些日子,我又从书架上取出了这本书,仍向当初一样,利用三、四天的时间读完,看后仍觉得受益非浅,就写点自己的拙见。

还记得大概是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当时我正在上中学,每天中午总能从学校广播里听到一阵悠扬神秘的唱礼声,然后是一个广播剧,名字就叫《穆斯林的葬礼》。吸引我的,主要还是对这一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或多或少了解一点的一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接触。小说描写的一个穆斯林家族,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从我的感受来说,我通过看这部小说,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对我们来说比较特殊地民族的生活习性。这一点,是最主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根据作者的后记,应该是有原形的,所以它更加能吸引读者。它描写了一个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也许是上天的注定,也许是尘世间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一切,造就了这个悲剧发生的根源。我们看到,从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三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用世俗或者宗教教规来评价属于畸形的爱情悲剧,既而延续到韩新月、楚雁潮这两个主要生活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年青人身上的更加让人感慨和不能接受的爱情结局,让读者陷入了深深地同情与无奈之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在这种某些世俗人所理解的宗教教义的笼罩下,一切注定就只能是一个无法取得圆满结局的悲剧。

小说中,梁亦清作为一个玉雕技艺高深的匠人,始终过着一种与世无争,小心翼翼的生活。

但他对自己事业的执着,对玉全身心的热爱,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古所崇尚的一种善良、仁义与忠信,但这些并不能让他免遭黑暗社会势力的代表人物蒲老板的压迫与欺凌,他生活的环境,最终将其摧毁。韩子奇从流浪而来,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他成了梁亦清的唯一徒弟,并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在师傅惨然离世后,韩子奇接手了师傅留下的一切,包括未完成的“郑和航海玉雕”,一个破败的家以及三个孤儿寡母。韩子奇在事业上无疑是成功的,在他的努力下,“玉王”这个名字享誉京城。但他与梁家大女儿梁君壁的结合,与其说是一种爱情的发展,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怜悯与相互依靠,正是这种怜悯与依靠,当他们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结症也就相应出现,于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孽开始产生。在新潮思想教育下的梁君壁的妹妹梁冰玉,大胆的与自己的姐夫韩子奇真正相爱,还有了他们爱情的果实——韩新月。韩子奇最终在良心的谴责与惶恐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新月注定将要承受自己父母所留下的苦果。

新月也在流浪中诞生,是命运将她送进了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里。新月是无辜的,从她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的心脏病,似乎是造物弄人,这样残酷的惩罚在继续延续。好在,新月有几个真心爱护她的亲人,除了她的父亲韩子奇,还有一个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天星,一个饱受战乱摧残的善良、可怜的女人——姑妈。在这样的呵护下,新月一天天长大,在考上北京大学时,最终遇上了一个与她至死相爱的人——楚雁潮。但当她开始选择自己的爱情时,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却摆在了他们头上。在世俗与宗教的阻挠下,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因为楚雁潮不是一个穆斯林。对这种不可能的妥协,作者只能是安排他们天地相隔。

小说伴随着一个个的葬礼而完成了一段段的故事,最终轮到了新月,非常细腻地刻划了一出出感人至深的情节。同时,在这部小说,也非常无奈的讲述了几个被外界因素所困扰的爱情结局,甚至有些“轮回”色彩。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容贵芳、韩新月、楚雁潮??总之,在这部小说中,姑且不提他们的结局,所有的爱情都是悲剧性的,都是违背了主人公的意愿的。这些阻挠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切无法用更多的言语来叙说。读者只有通过看这部小说才能自己去体会。

篇四:伊斯兰妇女禁忌

穆斯林妇女如何追求身体、思想和灵魂三者的平衡,以完善自我呢?以下将具体讨论在三方面应关注的主要因素。

一、身体篇

应适度饮食

为保持身体健康并充满活力,穆斯林妇女应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既不能柔弱无力,也不能过度肥胖。因此,在饮食方面不能过度,应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体力为限,服从安拉在《古兰经》中的教导:〃……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古兰经》7:31)。穆圣也曾对适度饮食提出建议:〃对阿丹的子孙来说,没有比胃更难侍弄的容器;如果必须进食,则允许三分之一为食物,三分之一为饮料,留三分之一给空气。〃奥玛尔也曾告诫我们:〃谨防将胃填满,这对身体不利,会引发疾病,且会使人在礼拜时滋生惰性。饮食必须适度,这样才有益于健康,并最大限度地防止放纵自我。安拉憎恨过度肥胖的人,因为这些人过着放纵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个人对欲望的喜好超过对信仰的关注,那就应当受到谴责。〃

穆斯林妇女还应当把握好对药物和刺激物的使用,特别是那些明令禁止的物品;避免陷入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习惯中,早睡早起,保持精力充沛,避免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夜生活。穆圣教导我们:安拉对于健康的信仰者的喜爱超过体弱的信仰者。因此,穆斯林妇女应当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锻炼身体

要保持身体协调和充满活力,必须按照伊斯兰的方式进行锻炼。因而穆斯林妇女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节食来保持身体健康,还应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安排有计划的锻炼,以保持身体敏捷、优美和健康,少生疾病,以便更好地履行各项社会和生活中的责任。

保持身体和衣服的清洁

穆斯林妇女应当按照穆圣的教诲定期沐浴:〃在星期五沐浴并洗头,即使你并不是处于不洁的状态;然后洒上香水。〃〃不论谁参加星期五的聚礼,男人或女人,都必须沐浴。〃保持身体的清洁可以使穆斯林妇女更为丈夫、亲戚和其他妇女所喜爱。

穆圣憎恨那些有条件洗衣服,却在公众场合穿脏衣服的人们。据贾比尔传述:〃安拉的使者来看望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脏衣服,他说:’难道这个人找不到可以洗衣服的东西吗?’〃穆圣强调穆斯林应当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和赏心悦目,这一教诲对穆斯林妇女更为重要。清洁的意识不应仅仅体现在妇女本人,还应该使丈夫和孩子保持整洁,使清洁成为穆斯林妇女的美德。

照顾好口腔和牙齿

聪明的穆斯林妇女应当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中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应在每次饭后清洁牙齿,并每年至少做一次牙科检查,以保持牙齿健康和结实。穆圣非常关注口腔卫生,他说:〃如果不是怕给我的教民增加负担的话,我会要求他们每次礼拜前都必须刷牙。〃保持口气清新可以使妇女更加优雅从容,这也是伊斯兰的基本要求。穆圣曾在许多场合强调清洁的重要性,他憎恨口腔的异味和肮脏的外表:〃无论谁吃了洋葱、大蒜和韭菜,都不应当进清真寺,因为那些冒犯阿丹子孙的东西也会冒犯天使。〃

照顾好头发

穆圣告诫穆斯林要照顾好头发,定期清洗、梳理,使之在伊斯兰许可的范围内保持吸引力。他不喜欢头发蓬乱、外表邋遢的人,据圣训记载,穆圣看到一个头发和胡子邋遢的人进入清真寺里,他用手势指示这个人去清理头发和胡子。这个人出去,按照穆圣的要求做好后又回来。穆圣说:〃难道这样不比你刚才邋遢得像撒旦似的好吗?〃显然,妇女更应当注重保护头发和遮蔽头发。

注重外表

毫无疑问,穆斯林妇女应当注重自己的衣服和外表,只要不是走向炫耀自己的极端。好的外表会使人们愉悦,因而穆斯林妇女应当随时检查自己,避免外表不整洁,这是符合伊斯兰的教导的。安拉在《古兰经》中说:〃真主为他的臣民而创造的服饰和佳美的食物,谁能禁止他们去享受呢?〃(《古兰经》7:32)穆圣曾经说:〃当一个人去会见穆斯林兄弟的时候,他应当精心地打扮自己,因为安拉是优美的,安拉也喜欢优美。〃伊斯兰教导所有穆斯林,特别是宣教人员,在外表方面要具有吸引力,不能使外表难看或令人无法忍受。以克制欲望或艰苦朴素为借口而过分忽视个人的外表,甚至达到令同伴讨厌的程度,这样的行为不是伊斯兰。穆圣是朴素的典范,但他总是穿着得体,不论在家人还是同道们面前总保持令人愉悦的外表,他把外表优雅看作顺从安拉的表现:〃安拉喜欢看到其馈赠在其仆人身上体现出来。〃

不炫耀自己

穆斯林妇女应当关注自己的外表,但不可以因此而走极端,不能陷入炫耀财富的陷阱或向丈夫及直系亲属之外的人显露自己的姿色。穆斯林妇女应当以适度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事物,应根据伊斯兰的观念,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个人魅力,而不应该成为外表的奴隶,正如圣训中所指出的:〃最可悲的是那些第纳尔、迪拉姆和天鹅绒的、丝绸的奇装异服的奴隶!如果他们得到了所要的东西就开心;如果没有得到就郁郁寡欢。〃

受西方观念的影响,穆斯林妇女可能在两个方面走向歧途,一方面是奢侈浪费,每种衣物服饰没用几次就舍弃;另一方面是互相攀比,利用结婚等公共聚会的机会互相炫耀。这两个愚蠢的错误都是应当避免的。

二、思想篇

通过追求知识来关心精神健康

聪明的穆斯林妇女会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因为精神比身体更重要;而保持精神健康的主要方式就是尽力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与男人一样,穆斯林妇女也肩负着自己的责任,也需要同时寻求信仰和专业两方面的知识,以利于个人的发展。因为当我们诵读到相关的《古兰经》章节(…… 你说:〃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识。〃(《古兰经》20:114)),听到相关的圣训(〃寻求知识是每个穆斯林的天职。〃)时,我们应当理解这些教导对于男人和妇女是同等适用的,穆斯林妇女也有义务吸取有关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知识。

在伊斯兰传播的早期,穆斯林妇女就理解知识的重要价值。安萨尔家的妇女们曾问穆圣:〃请安排一天时间给我们,以便我们向您学习;男人们几乎占用了您所有的时间。〃穆圣告诉她们,某某时间安排在某某妇女家中,然后他就到那里去,传授知识给妇女们。

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关于伊斯兰基本信念的知识时,穆斯林妇女不能因为羞于启齿而放弃了解知识的机会,因为安拉要求我们了解真相:〃安拉是不耻于揭示真理的。〃(《古兰经》33:53)许多圣训展现了早期的穆斯林妇女为正确了解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在向穆圣这位伟大的使者请教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与成熟,她们会将遇到的问题直接向穆圣请教,如果她们质疑一个人的观点,或对某些做法不太确定,就会多问几次,直至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理解。这正是有智慧的妇女所应持有的学习态度。以致于圣妻阿依莎也不禁感慨到:〃安萨尔家的妇女们多好啊!害羞从未阻止过她们正确地理解她们的信仰。〃事实上,各个时代不同地域的穆斯林妇女都理解获取有益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对她们的个性和她们的孩子、家庭以至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她们充满热情地学习知识,期望今世和后世都从中受益。

穆斯林妇女需要了解的知识

首先应当了解信仰的知识,应当学会如何正确阅读《古兰经》并理解经文的涵义,然后学习

一些圣训学的知识,了解圣行,了解伊斯兰早期优秀妇女们的故事,包括圣妻们、圣女以及索哈伯们的家人。尽可能多学习一些教法的知识以保证礼拜和日常的言行符合教法的要求,应该较系统地掌握伊斯兰的基本理念。

其次是学习社会生活的知识,以便照料好家庭、丈夫和孩子,因为安拉创造女性就是要使之成为母亲的,她有义务使家庭保持祥和与快乐的氛围,有巨大的责任养育聪明而勇敢的孩子们。因而许多谚语和说法反映了妇女对于丈夫和孩子们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影响,如〃每个伟大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等等。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思想开放、具有智慧、性格坚强且心地纯洁,因此妇女更需要接受教育,接受正确的引导以形成鲜明的伊斯兰特性。

妇女的教育不应完全雷同于男性的教育,因为有些事物是专门为妇女而创造的。穆斯林妇女在学习各个领域知识的时候,应牢记伊斯兰关于妇女的角色定位,应侧重于自己的责任所在,使自己成为家庭、社会和穆斯林社区有创造性并发挥特殊作用的成员,而不是像在当前社会,由于男女教育大纲相同以及劳动法的不合理规定而导致妇女效仿男性,为了在众多男性中间谋得一个位置而不得不竭力与男性竞争。这完全违背了安拉创造妇女的本意。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穆斯林妇女都应当尽力去理解自己的工作并争取做得完美,因为穆圣曾教导我们:〃安拉喜欢你们当中的这种人,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穆斯林妇女在知识领域的成就

知识的大门对于穆斯林妇女是完全敞开的,只要不违背妇女的本性,她们可以涉足任何一个领域,激发个人的智慧,促进情感的成熟和进步。历史上有许多在知识领域取得极高成就的女性,圣妻阿依莎就是最早的一位,她是许多圣训的最根本来源,索哈伯们经常到她这里请教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和《古兰经》的精确涵义。她的知识不仅仅限于信仰方面,在诗歌、文学、历史和医学方面也颇有成就,还擅长演讲,这来源于她好奇的天性和乐于学习的精神;无论遇到任何她不知道的事物,她总会刨根问底直到完全理解。除阿依莎之外,还有不少妇女成为优秀的教法学家或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就。另外,据统计,有700多位妇女是有据可依的圣训传述者,她们传述的圣训更亲切和真实,几乎没有被教法学家怀疑或否定为假圣训的例子。因此,现代穆斯林妇女应以历史上优秀的穆斯林女性学者为榜样,提升对知识的渴望,藉以发展个人的思维和智慧,拓展视野。

不迷信盲从

有知识的穆斯林妇女应当避免由于无知而导致迷信和盲从,决不可以听信算命先生、预言家、术士们的胡言乱语,这是一项大罪,注定会在后世得到审判,穆圣说:〃谁到算命先生那里去讨教,他40天的拜功将不被接受。〃他还说过:〃谁去了算命先生那里并相信他所说的,他就不是伊斯兰的信仰者。〃

不要停止阅读和学习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丰富个人思想、保持精神健康的主要手段,因此,穆斯林妇女不应因家务繁忙而疏于读书,应当忙里偷闲,随时随地找机会翻阅一本好书,或有用的杂志,以获取有益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灵魂篇

穆斯林妇女决不可以忽视灵魂建设,应当通过礼拜、赞主和诵读《古兰经》来提升信仰和净化灵魂,应当像关心身体和思想一样关心自己的灵魂建设。

按时礼拜以净化灵魂

穆斯林妇女对于如何巩固信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完善自己的拜功来达到这一目的,礼拜应以纯洁而宁静的方式进行,以便使其精神内涵渗透到心灵深处。礼拜的时候应尽量避开喧闹和事务的匆忙,应心平气和,思想集中,这样所诵念的每一句经文和赞主词都发自内心,在回想其涵义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礼拜之后应小坐片刻,赞美安拉,诵念几段

经文,回味经文的优美措辞和深刻内涵。礼拜的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自己的态度和动作,有错误或思想不集中时应随时纠正,这样的礼拜才能达到净化灵魂、清除罪过的理想效果,使我们从恶魔的禁锢和诱惑之中解脱出来。如果犯了错误或对信仰的正道产生困惑,真正的穆斯林妇女会立即纠正自己,祈求安拉的恕饶,决然杜绝罪恶,诚心悔过自新。这就是一个正直的、敬畏安拉的穆斯林妇女应当做的:〃敬畏者遭遇恶魔蛊惑的时候,能恍然大悟,立刻看见真理。〃(《古兰经》7:201)

穆圣经常告诫他的同道们:〃提升你们的信仰。〃同道们问:〃安拉的使者,如何提升信仰呢?〃穆圣回答到:〃反复诵念’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因此,穆斯林妇女应当时常寻求安拉的引导和佑助,通过按时礼拜和记念安拉,随时审视自己,牢记如何取悦于安拉,以求不断提升信仰,净化灵魂。取悦于安拉的事,尽力去做;令安拉恼怒的事,坚决避免,这样我们才能时刻坚持走正道,不会因偏离主道而犯错误。

与正直的人为伴,经常参加穆斯林的聚会

穆斯林妇女应当选择正直的、敬畏安拉的朋友,这种朋友会提供我们诚恳的建议,不会在言行上背叛我们。优秀的朋友会对我们的个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我们保持在主道上,帮助我们形成好的习惯和正直的品格。可以说,朋友通常就是一个人行为和态度的一面镜子,正如人们常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优秀的朋友往往可以避免走向歧途。

穆斯林妇女还应当积极参加穆斯林的聚会,一起讨论伊斯兰的教义以及关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观念,听取别人讲述安拉的大能以及安拉对于所创万物的慷慨恩泽,互相激励彼此要遵从主的教导,小心避免安拉所禁止的事物并祈求主的佑助。通过这种聚会,每个人都在信仰的道路上得到鼓舞,心底充满信仰的愉悦,灵魂从而得到净化。

据圣训记载,阿卜杜拉?本?拉瓦哈每次遇到穆圣的同道时,就会说:〃来,让我们小聚片刻,一起来敬畏主。〃穆圣听说此事后说:〃愿主慈悯阿卜杜拉?本?拉瓦哈,因为他喜欢那些连天使都乐于参加的聚会。〃哈里发奥玛尔在执政期间,总会定期在百忙之中抽出一段时间,拉住一两个人的手,说:〃来,让我们去提升我们的信仰。〃于是他们一起记念安拉。像奥玛尔这样品格高尚、功修卓著的人尚且感到需要随时抽身于繁忙事务片刻来敬畏主,以净化灵魂,何况我们?!穆阿杜?本?贾巴尔也常在行路途中对他的同行者说:〃让我们坐一会儿,一同来记念安拉。〃穆斯林有义务不断提升个人的信仰,应当经常督促自己努力达到一个新的信仰高度,防止失足。〃以灵魂及使其均衡、并启示其善恶者发誓,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古兰经》91:7-10)

因而,要求穆斯林妇女谨慎选择优秀的伙伴,经常参加有益信仰的聚会,使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共同提高信仰水平和敬主之心。〃在早晨和晚夕祈祷自己的主而求其喜爱者,你们应当耐心地和他们在一起,不要藐视他们,而求今世生活的浮华。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视我的教训,而顺从自己的欲望。他们的行为是过分的,这种人你们不要顺从他们。〃(《古兰经》18:28)

经常做堵阿(祈祷)

促进穆斯林妇女提升信仰以及保持心灵与安拉相通的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反复诵念祈祷词,即圣训所记载的、穆圣在各个场合中诵念的祈祷词。无论是离开家还是回到家中,无论是开饭之前还是进食完毕,无论是合衣上床休息还是从睡眠中醒来,无论是与旅行者道别还是欢迎旅行者平安归来,哪怕是穿着新衣服,穆圣都会做不同的堵阿,祈求主回赐他的努力,佑护他免除错误,引导他走向真理,赐予他良好的结局,保护他免遭恶魔的侵害。穆圣经常将这些堵阿和宣礼词教给他的同道们,鼓励他们在合适的场合反复诵念。

信道的穆斯林妇女应当效仿穆圣和他的同道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些堵阿和祈祷词,并尽可能寻找合适的机会反复诵念。在诵念的过程中,心灵将专注于安拉,灵魂将得以净化,信仰

将获得提升。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穆斯林妇女特别需要不断洗刷自己的灵魂,远离各种诱惑和现代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侵扰,以避免因偏离主道而招致安拉火狱的惩罚,就像穆圣所指出的:〃我向火狱看去,发现大多数居民是妇女。〃因此,理解伊斯兰教义的穆斯林妇女必须心向天园,多做善功,以期免遭火狱的惩罚。

篇五:穆斯林各国女性是如何穿着的

穆斯林各国女性是如何穿着的

(7个国家依次是:突尼斯、埃及、土耳其、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

6种打扮依次是:猜猜我是谁、露眼睛、露五官、露脸蛋、露额头、全裸)

上面这张图表是由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绘制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穆斯林国家,人们心目中女性得体穿着的差异。图表数据来自密歇根大学社会调查项目下属的中东价值观调查(Middle Eastern Values Survey)。(研究者称参与调查的群体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在考虑到教育、信仰以及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前提下,抽取数百人对各个国家进行投票。各投票中,投票人的性别比例均接近1:1)。

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些穿着大多要求女性遮住头发,露脸则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保守的沙特阿拉伯人,大多赞成脸上应该戴面纱;而相对自由的黎巴嫩和土耳其,是最支持“完全不遮盖头部”的两个国家(在土耳其,部分工作会禁止女性戴面纱)。

在所有国家中,突尼斯最赞成“让女性自由选择打扮方式”,赞成票高达56%;而埃及只有14%的投票者支持自由穿着。有趣的是,对穿着要求最为严格的沙特阿拉伯,支持女性自由穿着的票数竟高达47%。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