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3:15:36 体裁作文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体裁作文

篇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2008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顺利升空鱼“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成功。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13天后,三名宇航员景海鹏、刘旺和女宇航员刘洋成功返回地面。

篇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龙源期刊网 .cn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作者:

来源:《荣誉杂志》2012年第05期

【本刊综合报道】北京时间6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於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平安回家,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本次神舟九号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在太空停留了13天,创神舟系列飞船停留时间最长记录。

精 彩 回 顾

6月16日傍晚18时37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我国首位女宇航员搭载飞船进入太空,这也是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6月18日14时07分,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後,神舟九号与天宫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首次自动对接,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神九与天宫的紧紧相拥,这标誌着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17时22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依次从神九“飞”进了天宫。

24日中午,神九乘组三名航天员迎来了此次“神九飞天”的最核心任务:实现神九与天宫的手控交会对接。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28日早晨6点,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告别工作、生活了10天的天宫一号,陆续回到神九,做好组合体分离前的各项準备工作。6点37分,指令长景海鹏最後一个离开天宫。挥手作别後,他回到神九轨道舱,关闭了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那一刻起,这道门将等待着神舟十号的航天员再次开启。9点22分,航天员刘旺手动控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这也是航天员第一次在组合体分离环节实施手动。此前,他们已经把空间科学实验中採集的样本和数据从天宫一号转移至飞船返回舱,並通过重新设置将天宫一号恢复到与神舟九号对接前的状态。

29日上午,在完成餘下的在轨空间技术试验之後,航天员踏上回家之路。与飞船成功分离的天宫一号正在从交会对接轨道进入自主运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状态,等待与下一艘飞船交会对接。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为两年,其间计划进行6次交会对接。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以来,天宫一号已在轨飞行272天,与神八、神九飞船共计进行了4次交会对接。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表示,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天宫一号的实际寿命很可能不止两年。

篇三:形势与政策作业,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认识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 的时代。当代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 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而载人航天是航天技 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我国从建国初期,航天技术从无到现在成为 屈指可数的航天大国,其发展过程是很漫长由曲折的,就让我们回 顾一下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 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从此,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航 天发展史拉开了帷幕,包括钱学森·王礼恒·邓稼先等人在内的一 大批科学家前仆后继地投入到航天事业的发展中…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 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 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 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 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 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

“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 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 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 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 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 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 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 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 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的姐妹星,它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使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0年10月1号,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神九的三名航天员是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而刘洋则是我国首位女航天员。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女)组成 。“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跨越。

从“神州五号”到“神州十号”, 毫无疑问的证明了中国未来的航天技术应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的航天事业再次迈出了前进的步伐,实现了中国新时代航天事业质的飞跃,开启了时代的又一个里程碑,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国家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增强了国防实力,提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展望未来,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中国愿意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共同推进世界民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不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的发展是迅猛、令人恐惧的,中国再也不是以前的中国的。不会再令人宰割,航天事业的发展带领中国走向世界,也向世界宣告:中国很行,中国以后会更行。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篇四: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现状与未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从1956年至今,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各种卫星应用技术、空间加工与制造技术、空间生物技术、空间能源技术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近50颗人造地球卫星和3艘试验飞船。如今,航空航天行业是支持整个中国的重要行业。

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不仅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还将发挥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重要作用。比如,卫星通信技术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电话、电报、传真、数据传输、电视转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数据收集、救援、电子邮政、远程医疗等上百种服务,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而载人航天、空间站、天体探测与地外资源开发技术又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了美好的前景。航空航天事业对国家,在军事国防上讲,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开展“两弹一星”工程的主要原因。拥有航天火箭发射能力,是一个国家拥有核威

慑力能力,远程核打击能力的前提条件。现代战争,是海陆空天为一体的立体复杂信息化战争。拥有制空权、制天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 航天技术作为高科技前沿,其产业化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传统产业的支持。航天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航天技术的发展将牵引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可以直接或经过二次开发后在传统产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和移植;航天技术的管理方法、通用软件、人才和设备优势也可以为传统产业借用,极大地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如今,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以大型飞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以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为引领,加强航空航天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顶层衔接,促进军民用技术相互转移和军民融合式发展,全面振兴航空航天事业,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同行共享发展成果。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不断推出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扶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篇五:19、资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2015年)

一、中国航天三步走:

1.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 搭载“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2.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随着我国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载“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8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3.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正在努力中。

二、载人航天历史进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