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2:57:43 体裁作文
篇一:林黛玉的判词
林黛玉的判词
聂晴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停机德”一句是说薛宝钗。意思是薛宝钗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兄子胡儿”)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比喻更形象、贴切,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和“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说林黛玉。玉带林倒读即林黛玉。林黛玉才华出众、性格温柔、相貌美丽,可以比喻为古代富贵公子围在腰间的华丽的玉带。“树”在古代就经常被用来代指政治派系,“植树”就是培植自己的政治派系意思,“丛林”就是所有地方实力派的总称,“两株枯木”指两支即将消亡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贾母为核心的与皇室真正亲近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王熙凤为代表的以佛教为主要纽带的与皇室打擂台的政治派系。由于身世原因,林黛玉在两个政治派系之间无依无靠。成了悬在枯木上的玉带。
“金簪雪里埋”和“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是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喻薛宝钗。在儒家文化里,贤妻良母的品德就像是光耀头面的首饰。薛宝钗一方面具有这样的品德,另一方面她的身份却属于营造风刀霜剑政治气候的政治派系中的一支,注定不能让她的优良品德得以闪耀光芒,只能让金簪埋在雪堆里。
花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是《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黛玉掣的花签上的诗句,这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原文是: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花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隐去了前一句“红颜胜人多薄命”,暗示了黛玉的泪尽而亡,红颜薄命。
《红楼梦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林黛玉绛珠仙草转世】
一个是美玉无瑕【贾宝玉神瑛侍者转世】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谁知公子无缘,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一个枉自嗟呀【黛玉转世为还泪】
一个空劳牵挂【宝玉常慨叹月不常圆,花不常开】。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水月镜花,虚无飘渺,终是一场空】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正应绛珠还泪之说】
黛玉诗词
葬花吟(27回)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2]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
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秋窗风雨夕(45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
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秋窗风雨夕》则是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初秋”,只消一场暴风雨,就要万卉凋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桃花行(70)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桃花行》确实充满了哀音,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已经离荣府败亡和黛玉夭折不远了。“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就是明显的预言。只待“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
痛苦。通过以灿烂鲜艳的桃花与寂寞孤单的人的反复的多方面的对比、烘托,而塑造了一个满怀忧虑、怨恨而又无力自拔的贵族少女的自我形象。林黛玉以花自喻,抒发了内心深底的无限感慨。“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是她自我的哭诉与写照。宝玉与黛玉有共同的叛逆思想基础,所以宝玉一看就知道“自
生活,感到了未来的不幸,发出了哀音;另一方面,是她思想矛盾的反映,她要冲破束缚,又没有力量撕破罗网,因而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和忧郁,让人给予她无限的同情。
五美吟(64回)
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篇二: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姓名:易菊福 学号:78 班级:机自1004班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人物形象比较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
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
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
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
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后则为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及秦可卿。可见作者亦认为二人是合一的,没有谁优谁劣之分。
然而,我确是偏爱黛玉的。她的天真率性,显然也要比宝姐姐的圆滑虚伪要更胜一筹。黛玉的“多疑多惧、性情乖诞”,皆因她的病在作怪,并无甚可恶之处。她的诗才也比宝钗敏捷,当别人为作诗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时,黛玉或弄花草,或与他人闲聊,或与小丫鬟嬉闹,片刻即可“一挥而就”,而且常以构思的奇谲,风流别致而夺魁。
黛玉是书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性解放思想和叛逆性格,与宝钗严守封建道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宝钗所恪守的封建信条,例如她主张“女孩子不认得字到好,即使认得,吟诗作对也只能权当游戏,必只做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正是我不喜欢她的原因。此外,她一味地迎合他人,时时刻刻不忘充当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为自己能成为宝二奶奶而费尽心思,早已丧失了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的天性。因此,我更偏爱黛玉。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钗黛形象。以上所述只是我的一些见解,参考了一些大家的思想和观点。《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大书,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来。黛玉是性灵女子,宝钗是世俗生活中高超的艺术家。对此王昆仑先生曾有一段精彩评论:宝钗在解决婚姻 ,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 ,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 ,黛玉任性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 ,黛玉代表当时闺阁知识分子的思想。如果说林黛玉让我们感到那一时代的压抑,那么薛宝钗让我们看到了封建主义虚伪的本来面
目。林黛玉在精神境界上与庄子一脉相承,她的性格精神体现了道家文化的精神。总之,黛玉是个性解放、反封建的卫道士,而宝钗是封建社会的卫道者。
无论如何,黛玉和宝钗仍是合一的。她们的容貌同样美丽,才情同样出众,性格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同样悲剧般的一生和
结局。“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篇三:从诗词角度比较林黛玉与薛宝钗
从诗词角度比较林黛玉与薛宝钗
——细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首传唱久远的诗篇,哀怨惆怅,经久不息。有人甚至说《红楼梦》就是一部诗话了的小说,到处都充满着诗意!
《红楼梦》中的诗词对于人物形象的丰富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诗词描写,人物从诗中站立起来,更加鲜活真实。《红楼梦》中的诗词对于两位女主人翁的塑造更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通过读诗咏词就可以窥见二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思想心理,诗词为我们打开了解读人物的另一扇窗口。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如何?通过宝玉之口,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在《咏白海棠》中有这样一句诗:“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这句话看是咏白海棠,实际上却包含了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评价。贾宝玉曾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这里也应是如此,诗中的西子当是指林黛玉,在第三回赞林黛玉的诗中也有这样一句“病如西施胜三分”,所以二人应是一胖一瘦,一丰满一羸弱。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结局如何,文中在第五回已给予了暗示,第五回的正册判词之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是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合做,一方面说明薛宝钗虽然最终得到了贾宝玉的人,但是却没得到贾宝玉的心,因为“玉带林中挂”,他的心仍然在林黛玉身上,金钗(薛宝钗)最终受到冷遇。另一方面,也说明“无论宝钗之德,还是黛玉之才,都不能使他们避过悲惨的下场,因为一个是‘玉带林中挂’(香消玉殒),一个是‘金钗雪里埋’(守活寡)”,这也是曹雪芹给他们命运的一个安排。在《红楼梦》曲中,也同样预示了这样一个结局,“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意为宝玉最终娶了薛宝钗(雪即薛宝钗),但是宝玉终究忘不了林黛玉。同时,也暗示了林黛玉的结局是香消玉殒(世外仙姝暗指她已死)。
《红楼梦》中的诗词究竟是怎样对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进行展开的呢?首先,得从总体上来把握。在第六十三回中,怡红院众丫头为宝玉设宴庆生,行花名酒令。宝钗先抽,抽到的是牡丹,题着“艳贯群芳”,下面又有携着的小字,“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为花王,又是象征富贵之花,雍容大雅,与宝钗雍容大度的性格、大家闺秀的身份都很相称。但同时,牡丹虽为花王,也只是一朵世俗的花王罢了,凡一切世故者总是缺少浪漫的真情,这也正合了下语中的“无情”,虽则是动人,但是也“冻人”,奇冷无比,缺少温情。无怪乎在《红楼梦》曲中说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她真正是一位冷美人!也无怪乎贾宝玉形容薛宝钗是“出浴太真冰作影”,既形容她的美,也暗示她的“冷”!也无怪乎她服的丸子也叫做“冷香丸”了,只有这样的名字才配得上这样一位“冷美人”!
林黛玉这时抽的是芙蓉,题的是“风露清愁”,下面的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芙蓉是仙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萧逸之花,象征着清丽脱俗,与林黛玉漫天才气、诗意人生、孤高自傲的性格以及理想主义的倾向有着很大的相同。正因为如此,只有高雅之士才会赏识她,一般人难以接近,也难以了解她的美,这也就是自
伤自怜的原因了,所以只能空“自嗟”。同时,题字中的“愁“和诗中的“怨”字也正好说明她是多愁善感、忧绪满怀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她多嗔多怒、多情多泪的性格了。现实中的一点芝麻绿豆的事,也能触动她的哀思。所以她在葬花时苦吟“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伤花因而自伤;所以她在看见桃花时,伤悼“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让人不忍听闻;所以她在看见秋景时,感叹“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悄然落泪。这样一个“泪美人”,任谁也心碎!
具体来说,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人物形象到底有哪些不同呢?这里着重从二人所作的同题或同内容的诗词中进行比较。
在第三十七回“秋霜斋偶结海棠社,蘅芜君夜拟菊花题”中,诸人以“咏白海棠”为题,限“门、盆、魂、痕、昏”韵,各做了一首诗,其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胜出。薛宝钗做的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林黛玉作的是“半卷湘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李纨认为宝钗诗是“含蓄丰厚”,林黛玉诗是“风流别致”,在脂砚斋评本中脂砚斋主认为“逸才仙品固让颦儿(黛玉),温雅沉着终是宝钗。”
诗品孰好孰坏,姑且不论,单看二人的性格以及思想。脂砚斋主在评薛宝钗的诗时,在首句后指出,“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蘼秾艳之语,一洗皆尽,屑而不为也。”在“淡极”句后,脂砚斋主批道“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如一鸟不鸣山更幽也”。所以这首诗无处不是与薛宝钗的身份和性格相符的。这首诗整个描绘的就是一个遵守礼教的大家闺秀的形象,深处闺阁之中,端庄娴雅、不好嬉戏、矜持自重、温雅沉着,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酒令事件后立即在背后对黛玉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现。而“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更是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以才技为末,在第四十二回薛宝钗告诫林黛玉时说,“所以咱们女孩子家不识字的倒好??你我只该做些针编纺绩的事才是??”即是佐证。在林黛玉的诗中,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了黛玉的才情,诗绪飞扬、诗风飘逸,所以脂砚斋主在评黛玉的诗时,说道“虚敲傍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这里的“不脱落自己”仍是与林黛玉自己的身份性格相匹配,我们从她的诗中又看到了一朵哀怨的噙着清泪的芙蓉花。黛玉由于孤芳自赏,与人群隔离,就善于接近自然,体验自然。“她向外的人世接触圈子越来越小,内心的发展越来越抽象、越深细,于是养成了一种别人所不能琢磨得到的意境生活。”这样她才能写出“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样飘逸隽秀的诗句来。而全诗的着眼点仍是一“怨”字,再一次与自己的身世、寄人篱下的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将无人依托的苦闷宣泄出来。而最后一句“娇羞默默同谁诉”更是将无人了解她的心思的郁闷一股脑儿地倾倒出来。
通过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是含蓄丰厚,一个是风流别致;一个是浑厚稳重,一个是多愁善感;一个是藏愚守拙,一个是锋芒毕露。
再来比较另外两首同题的咏絮词,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诸人以柳絮为题,各作了一首柳絮词。林黛玉作的是《唐多令》:“粉坠百
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薛宝钗作的是《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史湘云在看了第一句后,“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众人在看了这首词后,“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林黛玉)’”。其实,这两首词透露了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爱情观,林黛玉是“一团团逐对成球”,追求的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求今生今世与所爱的人在一起,管它什么世俗偏见,管它什么封建礼仪,管它什么女子德行!这就是特别重视感情的林黛玉。薛宝钗是“任他随聚随分”,爱情于她并不那么重要,跟谁在一起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取得较好的社会地位,能否让她的德行为世人所认可!所以,黛玉要的是宝玉的感情,宝钗要的却是宝玉夫人的地位。其结果也真如两首词:黛玉得到了宝玉的感情,宝钗得到了宝玉夫人的地位!但是结果却又是极其感伤的,黛玉得到了宝玉的感情,但过早去世,宝钗得到了宝玉夫人的地位,却没法抓住宝玉的心,最终落得个守活寡的下场。
另外,这两首词也表现了两人的根本不同,林黛玉的词表明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永远生活在诗意的境界里,看到落花会流泪,听到秋风会悲戚,看到柳絮会感伤。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能触动她的哀思!明知道前路艰险,还是拼命去追求。而宝钗则是一位现实功利主义者,“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始终想着荣华富贵,始终做着宝夫人的梦,始终打着她的如意算盘,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凭借王熙凤或贾母的力量登上宝夫人的宝座。另外,她的现实功利主义还表现在:善于把握现实利益的她总是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她永远以平静的态度、精细的方法处理着一切。
两相比较,我们发觉,“宝钗在作人,黛玉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规则,黛玉在自然地表现自己的灵性。”于是时代迎合了宝钗,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
综上所述,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宦家遗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是率直重情的“泪美人”,一个是深沉理智的“冰美人”;一个是飘散着诗意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追求功利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博学多识,一个冰雪聪明;一个孤芳自赏,一个广得人缘;一个成为叛逆者的榜样,一个是为人妻遵守“妇道”的榜样。两个人的性格和人生完全是背道相驰的。
参考书目:
[1]《脂本汇校石头记》,郑庆山校,作家出版社。
[2]《红楼梦诗词赏析》,于振中、雷子著,延边大学出版社。
[3]《脂砚斋批评本》,岳麓书社。
[4]《红楼梦人物论》,王昆仑著,北京出版社。
篇四: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
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后则为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及秦可卿。可见作者亦认为二人是合一的,没有谁优谁劣之分。
然而,我确是偏爱黛玉的。她的天真率性,显然也要比宝姐姐的圆滑虚伪要更胜一筹。黛玉的“多疑多惧、性情乖诞”,皆因她的病在作怪,并无甚可恶之处。她的诗才也比宝钗敏捷,当别人为作诗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时,黛玉或弄花草,或与他人闲聊,或与小丫鬟嬉闹,片刻即可“一挥而就”,而且常以构思的奇谲,风流别致而夺魁。
黛玉是书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性解放思想和叛逆性格,与宝钗严守封建道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宝钗所恪守的封建信条,例如她主张“女孩子不认得字到好,即使认得,吟诗作对也只能权当游戏,必只做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正是我不喜欢她的原因。此外,她一味地迎合他人,时时刻刻不忘充当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为自己能成为宝二奶奶而费尽心思,早已丧失了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的天性。因此,我更偏爱黛玉。
无论如何,黛玉和宝钗仍是合一的。她们的容貌同样美丽,才情同样出众,性格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同样悲剧般的一生和结局。“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篇五:重温《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之黛玉宝钗英译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Alas for her wifely virtue,
Her wit to sing of willow-down, poor maid!
Buried in snow the broken golden hairpin,
And hanging in the wood the belt of jad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One was a pattern of female virtue,
One a wit who made other wits seem slow.
The jade belt in the greenwood hangs,
The gold pin is buried beneath the snow.
(David Hawkes 译)
【百度百科解析】红楼梦曲中称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所以所谓正册里十二钗的判词其实却只有十一首,因为曹公把两人合二为一了。原文里,“宝玉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便引出了这四句言词。
首先“可叹停机德”一句,说的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所谓停机德,借用了《后汉书 列女传 乐羊子妻》里的典故,指的是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织机并剪断织机上的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因而”停机德”成为了封建时代妇女操守的典范。在封建时代停机德固然不错,但曹公却用“可叹”二字写出了别样的用意。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在大观园,她是唯一才华能与黛玉抗衡的。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但读者同这个典型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
跳转至第四句,“金钗雪里埋”说的也是薛宝钗,“雪”谐音“薛”,而“金簪”也有“宝钗”的含义,“雪里埋”则暗喻了薛宝钗和贾宝玉婚后的生活状况。宝玉不忘黛玉,在“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情况下,“金玉良缘”未必幸福。在通行版的结局里,宝玉出家,而宝钗则守着宝玉的遗腹子过上了与守寡无异的生活。其实,曹公也在全书的许多地方暗示了这样的结局,比如在大观园里,薛宝钗住在“蘅芜苑”,谐音“恒无怨”。即便薛宝钗已经成为了这段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也依旧在礼教的桎梏下再次混为殉葬品。
第二句, “堪怜咏絮才”讲的是林黛玉。”咏絮才“也是套用了典故,有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她才华横溢,孤高自傲。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好在宝玉对她一往情深,处处宽慰她,哪怕是黛玉歪派给他的“错误”,他也承认。这样,他们的爱情就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刚刚和好了,突然又闹翻了,闹翻一次反倒加深一次感情。他们的爱情在有形无形的外界压力下,形成一种畸形,以至于最终在外力的作用下,走向了悲剧的结尾。
接下句,”玉带林中挂“说的也是林黛玉,先是画面中的“两株枯木”代指”林“字,而”枯“字则点明了悲剧的结尾。其次,"玉带林中挂"中前三字反读便是”林黛玉“的谐音。据红学家考证,曹公的用意应当是林黛玉最终悬梁自尽,因而用了”林中挂“几个字,但是在通行版中,林黛玉焚稿后是因病而亡的。但不管如何,人物的悲剧命运已在判词中表露无疑,令人心痛。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这段复杂的三角恋爱的悲剧收场令人深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