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林海雪原电视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20:16 作文素材
林海雪原电视剧作文素材

篇一:《林海雪原》不同文艺样式的比较解读

《林海雪原》不同文艺样式的比较解读 作者:马燕妮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文学”中出现的一部“红色经典”小说,相继被改编成电影、样板戏、电视剧等不同艺术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分析,解读在不同政治语境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传播意图和内在含义。

关键词:红色经典 林海雪原 不同版本改编 再解读

一.“红色经典”与“再解读”

何谓“红色经典”?“红色”是中国革命特定语境下的产物,是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信仰和意识形态的艺术再现,是象征着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信仰和意志的符号,在中国现当代史中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意义。“红色经典”因其所覆盖的作品的时间跨度,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方面来看,“红色经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国内解放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题材的一批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电影、舞蹈等方面的作品,这些作品诞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和“文革”前17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从狭义的方面看,“红色经典”建国后到文革之前17年间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成就最高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即《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何谓“再解读”?“再解读”是1990年以来,一种以经典重读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思路。“再解读”作为一种批评的策略侧重探讨文学文本的结构方式、修辞特性和意识形态运作的轨迹,把文学推入更深入具体的层面。“再解读”研究主要包括了三种方式:

一种是考察同一文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方式和文类特征上的变化,辨析不同文化力量在文本内的冲突或“磨合”关系。这也是本文重要运用的解读方式。

第二种分析文本的方式,讨论作品的具体修辞层面与其深层意识形态功能(或文化逻辑)之间的关联。

第三种文本分析方式主要是试图把文本重新放置到产生文本的历史语境之中,通过呈现文本中“不可见”的因素,把“在场”/“缺席”并置,探询文本如何通过压抑“差异”因素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全面覆盖。

二.文学样式分析

1.从小说到电影

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时社会的文学思潮、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为政治服务,政治为阶级斗争服务。红色经典浓烈的政治色彩斗争意识使它在政治斗争为纲的社会得到迅速传播。

《林海雪原》是作者曲波根据自己40年代末期在东北剿匪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是“革命通俗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影响最大的作品。小说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传奇小说的色彩,选取富于戏剧性的内容,以偶然和巧合的形态显现,人物过于理想化,描写过于夸大。有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小说的现实手法的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他们显著的特点,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推向了极致。杨子荣智勇双全,孙达得长腿善跑,栾超家善于攀登,小白鸽医术了得。少剑波更是类似于一个神式的英雄。他是一个全知全能、智勇双全、“精悍俏爽、健美英俊”的理想男性。活泼天真的白茹对他情不能禁,杨子荣和小分队的战士对少剑波佩服得五体投地,夹皮沟的老百姓更是将少剑波奉若神明。作者对人物的感情色彩是十分明显的,正反人物两极化,突出赞扬正面人物,在各个方面丑化反面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外貌上就具有明显的差异。少剑波等人都是运用“俏爽”“漂亮”等词汇描写,而坏人则都是尖嘴猴腮,丑陋无比。作者对反面人物极致丑陋的描写,将他们妖魔化,将他们描写成是一群四处作恶的妖魔鬼怪。而少剑波所带领的小分队,无疑是正义真理的化身,无论妖魔多么穷凶极恶,最终的结局都是“邪不胜正”的。

《林海雪原》在人物塑造,各种巧合情节,夸张的写法上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小说过于夸张,浪漫过头等不足。但是这种带有奇幻色彩的环境、情节、人物,在主观情感下夸张变形,与现实生活的明显差距却受到了读者的强烈欢迎,也是这种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让《林海雪原》被众多改编者青睐。

电影《林海雪原》(导演:刘沛然,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改编拍摄,并没有将小说完整地搬上荧屏,只截取了最精彩的“智取威虎山”的片段,从发现小炉匠老婆尸体展开。电影对原著改编并不是很大,在按照原著小说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叙事表现,仅有几处地方改动。但由于这个选段的精彩高潮之处在于打入土匪内部,深入虎穴的了解情况。因此,在电影中更突出这一部分的主角杨子荣。小说中,少剑波是一个完全领导者的地位,指挥自如,是全队的灵魂人物。电影中,这种优越的地位被削弱。在神河庙与定河道人周旋摸底中,杨子荣替代少剑波的位置,与道士言语交锋,更是将杨子荣推到了第一号角色的位置。在其他人物形象上,人物形象更加理想化,电影中押车的高波将火车看护得很好,及时识破了敌人的计谋,没有让敌人的奸计得逞,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且打了一场胜仗。

2.样板戏(电影版)

1970年前后,正是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创作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的影响的。而且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无疑是以政治为核心,政治立场、阶级出身、历史面貌已经决定了人的地位和位置,因此这个时期的改编也是最受政治和时代背景影响的。

样板戏(导演:谢铁骊,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开篇就提到为落实毛主席“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指示,参谋长203率一支追剿队进入深山,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座山雕土匪武装。在《智取威虎山》中出现了以领袖语录为人物语言的现象,反复提到或者直接颂扬领袖。如送情报中,杨子荣唱到:“党的话句句是胜利保障,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这是与当时高度政治化吻合的必然结果。

剧中明显的改动是人物的名字,除了杨子荣之外,所有人的名字都被改编或者没有提及,孙达得变成了申德华,少剑波和白茹的名字用参谋长和卫生员替代。如此修改据说是江青为了显示样板戏与原著小说的不同而改的。可见当时改编受到政治环境影响程度之强。第四场“定计”中,面对采取何种方式进攻威虎山时,此处不是体现203个人的智慧与决策,而是通过“多次讨论”、“毛主席的教导”,最后“民主会”讨论后决定采取智取,并且在战士们的推荐下,派杨子荣去完成深入敌方的任务。在考虑杨子荣能否完成任务的条件中,特别提到一条是“杨子荣是贫农出身本质好”,强调突出杨子荣的阶级出身,将阶级斗争扩大化。

在人物塑造上,删掉了大量反面人物的戏份,有关定河道人,一撮毛的情节全部被删掉,一撮毛的剧情作用由不曾露面出境野狼嚎完成,加入了常猎户常宝父女,使正面人物的气势完全压倒反面人物。

少女情怀、天真可爱的小白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会谈情说爱,满腔怒火,苦大仇深,誓死要报“阶级愁”的小常宝。常猎户父女是从杨子荣假扮皮货商的情节中衍生出来的人物,父女二人是广大愁苦群众的发言人,常宝本是女儿身,为了避难,女扮男装,扮作哑巴。这个哑,不仅仅是生理上哑,更是受压迫的人民不敢声讨的哑,他们有苦不敢说,不能说,只能忍气吞声,只盼深山出太阳。在杨子荣“毛主席和共产党会给我们做主”的劝导下,她掀开帽子卸去伪装,喊出了人民的心声“我说!我说!”。既为了体现人民决心摆脱土匪的压迫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人民解放军的认同与信任,一定程度上也激发起人民的阶级斗争。

3.电视剧

九十年代至今,“红色经典”的热潮再度被掀起,电视剧改编的热潮并非仅仅是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结局,而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各取所需的合力推动的结果。前者有意识地强化“红色”的教化功能,巩固自身的文化霸权地位;而后者则无疑是地清化其中“红色”意味,瞄准的是对大众怀旧心理的满足,对其心灵缺失的补偿和对某些流行趣味的迎合。

“红色经典”大都弘扬集体主义,且本身排斥商业话语。改编者的最大难题是:一方面要满足观众原有的对作品的期待与理想,另一方面求新的欲望使他们不满足旧的东西,想要挖掘新的内容。但是在商业话语占主导的消费主义时代,这种环境将“红色经典”的改编陷在了革命文化和商业目的的夹缝中,使改编剧常常陷入创作的误区。

“红色经典”作为一个时代政治的产物,历史集体记忆的存在,它的改编收到来自国家、市场、大众等方面的影响。从不同年代的改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代潮流的变化,政治需要

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播话语和思想内容,都是与时代相呼应的,都值得我们探究与品位。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林海雪原电视剧)

参考书目:

[1]刘彬彬 《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岳麓书社出版 2010年9月第一版.

[2]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第十次印刷.

[3]李杨 《林海雪原——革命通俗小说的经典》.

[4]贺桂梅 《“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

[5]孙宜君 王辉 《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审美阐释的差异——论林海雪原不同文本的叙事及传播话语》现在传播 双月刊 2007年第5期.

马燕妮,湖北大学文学院学生。

篇二:林海雪原评论

林海雪原评论

一、《林海雪原》: “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重读“红色经典”系列之一

宋剑华 暨南学报 2009年第二期

《林海雪原》具有民间传奇的叙事性质,这是任何人都十分清楚的客观事实,根本用不着我们去连篇考证夸夸其谈。只要读者将“注意力回到历史本身”,他们自然就会发现“每一部作品都是清晰的”。众所周知,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人的思想“大跃进”,造就了无数具有超越品质的“红色经典”;一切艺术夸张也因作家意识形态的情绪膨胀,而被社会公众赋予了绝对真理的浪漫阐释。作为思想“大跃进”的历史产物,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文本意义,则是“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兵”被作者描写成是中国无产阶级的象征符号,而中国无产阶级又被作者描写成是“兵”的本质属性———“兵”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概念等同,“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巧妙结合,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林海雪原》的审美趣味,同时更凸显出了“红色经典”的价值取向! 所以我个人认为,读懂《林海雪原》的前提条件,不是对其“传奇”笔法的追根溯源, 而是对其写“兵”意图的深度分析。

1、《林海雪原》:关于“兵”的阶级属性的传奇叙事

2、《林海雪原》:关于“兵”的精英气质的传奇叙事

《林海雪原》中“兵”的“无产阶级化”倾向,集中反映了部队这所革命大熔炉的思想改造功能;而小分队全体成员的政治精英气质,则又深刻揭示了部队这所革命大学校的文化教育作用。

3、《林海雪原》:关于“兵”的神性功能的传奇叙事

《林海雪原》的传奇叙事,是革命者重塑其历史丰碑的英雄“传奇”,是胜利者展示其政治理想的史诗“叙事”;作者人为地强化“兵”的“神性”与“超能力”,其真正目的就是要去张扬革命英雄主义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去抒发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二、试论《暴风骤雨》与《林海雪原》中“党的代言人”形象

朱珊 中国市场 2009年第9期

文章从《暴风骤雨》与《林海雪原》中“ 党的代言人” 形象对比入手, 分析了在这两部内部结构趋近一致的小说中, 不同的情节设置下萧祥与少剑波形象的差异, 得出萧祥形象趋近于“ 扁形” 、少剑波形象趋近于“ 浑圆” 的结论并通过探讨两部小说中情节设置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指出即使在受时代背景与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 十七年” 小说创作中, 在“ 叙事文” 层面, 时代与政治因素并不能超越情节影响人物的形象, 情节仍然是影响小说人物塑造的重要因素。

三、侠肝义胆英雄魂——论《林海雪原》的民族特色

李亚萍 安徽文学 2008年第2期

《林海雪原》具有鲜明而浓烈的民族特色,受到古代侠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影响,用通俗文学的手法表现高尚政治主题,显现了古代侠义精神,展示了现代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同时也在借鉴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少创新与改造。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与主流文化相悖左而又广泛存活于民间社会的文化,在侠文化的影响下,侠义文学产生并发展繁荣,使侠客行侠仗义的观念深入人心,武侠小说成为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林海雪原》在主题精神上就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侠文化的精神构造和拯世济民的现实立场,与无产阶级革命理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十七年文学’中,许多作家自觉地将这种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政治意识书写对接起来,在作品中,我们不难读出革命者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扶危济困,忠肝义胆的豪侠气,民族侠义传统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叙事中得以演绎。”(方长安.“冷战”、民族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思潮.人大复印资 料.2004)

《林海雪原》的人物思想中有侠义精神,他们剿匪行动本身就带着侠客除暴安良的性质,然而,少剑波,杨子荣等小分队战士在行为方式、气质性格方面还明显体现出古代英雄的特质。英雄和侠客是两类不同的人物形象,侠客以维护正义的信念著称,而英雄注重行动的豪迈,不关乎思想取向,但英雄往往有侠义之心,侠客又常常做出英雄之事,《林海雪原》就成功地将侠客与英雄集结在小分队战士身上,塑造出神态各异的革命英雄典型。

四、红色经典生产语境中的外部制衡——以《林海雪原》的生成、再生产为例 杨传明 电影评价 2008年第9期

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文艺生产除了创作主体的主导作用外,还受三种主要外部因素的制衡:国家政治的引导和制约,文艺思潮的渗透和冲击,文化市场的变化和调节。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曾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戏剧和电视连续剧,其生成和再生产所处的三个历史阶段,外部制衡作用此消彼长,都有失控现象。透视这种失控现象的深层原因,为外部制衡诸要素作用发挥的“度”恰切定位,对文艺生产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文艺作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主体的作用虽是主要的,外部因素的制衡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任何外部因素被过度强化都会导致艺术的变异:文革中,政治对文艺多样性的压制,造成的文艺生产的萧条局面。新时期,改编者受制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用消解英雄、消解崇高、泛人性化来解构红色经典,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盲目地趋从市场,陷入低俗化的描写和无情不成戏的圈套,也许会有短暂的经济效益,但很难产生长久的经济价值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只有充分调动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又恰当地发挥国家规范、艺术自律和市场调节的外部作用,才能有利于文艺生产长期健康的发展。

五、民族国家想象事业中的《林海雪原》人物形象

张贤智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

很长时间以来,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文学,占据了文学文本的主导地位,从而也进入了大、中、小学生的思想、精神和气质培养的全部过程之中。它们以“红色经典”的姿态,成为青年人成长中的“偶像”和“榜样”。正因为这样,经过长期的、有目的的、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和意识渗透,新中国较完善的重建了一整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系统,代替了过去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之前出现的各种纷繁芜杂的思想。小说这种被社会各阶层接受和欣赏的文体,通过自身的特殊表现形式,为新中国构建了属于无产阶级的“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为广大百姓创建出一系列可供仿效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从而

较好地完成了至上而下的“官方民族主义”和“群众性民族主义”的完美结合。“十七年文学”由于受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英雄人物总是高、大、全,反面人物则是假、丑、恶。两种人物泾渭分明,非此即彼,在人性的背景下,这些人物过于平面化和抽象化,以至于因长期受这样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影响,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思考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固定化、概念化。《林海雪原》就是这样的典型,从中可以看出作家是通过怎样的想象性描写,使英雄人物神话起来,美化起来;反面角色是如何作为对立面存在,从而完成想象的共同体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最终完成民族国家的重构。

“现代政治能量———无论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向民族国家,试图通过意识形态方式来扩大民族国家的权力和能力。”(大卫·雷·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林海雪原》正是如此,从人物的外貌、出身、对死亡的态度三方面浪漫化想象的抒写强化了民族国家想象。作者曲波通过对敌我双方的想象,并把这种想象合理化、逻辑化,在文本世界中形成鲜明的价值判断体系,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自觉的向某个阶级靠拢,向某个阶级远离。正如《林海雪原》的模式,“红色经典”以及主流文学才创造出许许多多符合理想意识形态与标准的“新人”、“新英雄”形象,这种“形象的官方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单一语调,形象从双重的层面转化纯严肃的层面,变成单义的东西;黑与白、肯定与否定,截然分开并相互对抗。”(巴赫金·拉伯雷研究.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这些经典的当然诠释者和捍卫者,通过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学校、传媒等文化机构(或国家意识形态)得以传播、保存、阐发,影响社会,起了确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确立国家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重要作用。

六、对革命的浪漫化想象——重读《林海雪原》及其批评

陈振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 第1期

《林海雪原》虽是一部以“ 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红色小说,但它与民间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紧密联系,使它形成了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观点和形象反映世界的独特方式,即对革命的浪漫化想象和对革命英雄的浪漫化理想化。“‘ 浪漫化’意即通过奇特、怪异、纯粹的想象使历史成为想象的历史”。这些恰是其他几部革命小说所缺乏的。

它对革命的虚构不能看作是真实的革命本身,只能看作是浪漫化、理想化、简单化的革命。

七、民谣和神话·《林海雪原》的叙事艺术

杜昆 语文学刊 2006年 第1期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中可读性很强的一部,这和它运用了两个神话传说和大量的民谣、山歌和小调有关。民谣和神话使叙述的对象形象化、浪漫化,对渲染气氛、制造悬念、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环境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叙事进程的推动力。

十七年文学观念中,“为政治服务”是主流思想,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及个性的表达隐退、衰微了。尤其是想象力受到题材、主题的双重制约和束缚。而《林海雪原》在遵循主流规范的同时,又以民谣和神话构筑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本,革命想象和神话想象都得到了展开和融洽的表达。

八、《林海雪原》中三重矛盾的调和

周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年 第4期

三重矛盾:

1、历史的真实性与创作的虚构性

2、现实性的书写与传奇性的演绎

3、英雄颂歌和人性之美

新时期以来,由于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的巨大变迁,过去时代产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虽然具有珍贵的文学史价值,但是一些作品与当代读者之间的隔膜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小说《林海雪原》中,历史的真实性和创作的虚构性调和了文本的政治性与娱乐性,加强了战争题材小说应当具备的艺术震撼力,既发挥了文本的传统教育功能又为读者留下了可供猜测与想象的文学空间,延长了文本的生命力。作者通过现实性的书写与传奇性的演绎相结合,既体现了革命的崇高感同时又不失世俗的阅读快感。虽然作品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对人性的追求,使它打通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精神联结,保持了新鲜的魅力。

九、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传奇”与“革命”的融合、冲突——以《林海雪原》为例

胡军 阴山学刊 2005年 第六期

大致说来,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对传奇叙事的模式借鉴有以下几种:

1、以少胜多的战争" 模式

2、“英雄+ 美人”模式

3、“暴力复仇”模式

在文本内部,传统传奇小说文本的运作与现代革命演义的运作之间就达成了一种秘密的会合与交换:传统传奇小说穿上“革命”的外衣在革命年代死灰复燃,甚至几成燎原之势,这算得上是现代革命文学的奇观;而革命文学所蕴含的抽象的现代阶级理论则以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和叙事方式,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并以此唤起他们的阶级共性和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政治权利基础。

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一方面凸现了历史的基本走向,构建了现代中华民族自由解放的神话,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拥有本身话语类型的叙事陈述”(美 海登·怀特 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质言之,它同时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讲述既定的革命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 黄子平 “灰阑”中的叙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但必须看到,作为一种新型文学,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明显带有一种“实验性质”,即对现实和未来关怀的混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它的预想目标和结果,理论与实践常常会出现很多不一致。

十、“红色经典”艺术生产的内在机理分析——以作品《林海雪原》的生成、改编为例

熊文泉 当代电影 2004年 第6期

“红色经典”作品《林海雪原》的生成、改编不失为近年来文艺生产走向繁荣的经典个案,具有深远的实践探索意义,可以管窥国家调控、市场调节和文艺批评调节这三大调节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于文艺生产的内在机理。过分强调

某一调节系统都不利于文艺生产的全面发展,各系统如果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形成一股合力作用于文艺生产,必然对繁荣文艺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十一、“红色经典”改编:从“英雄崇拜”到“消费怀旧”——电视剧《林海雪原》的叙事分析与文化审视

戴 清 当代电影 2004年 第6期

从“十七年”文艺的“英雄崇拜”到新世纪的“消费革命”,呈现出中国“一元政治意识形态”到“大众文化”消费逻辑占统治地位的多元文化格局的重大变迁,“红色改编”正是多种话语交织、对话、博弈的重要领地。主流话语的意识形态呈现、大众消费娱乐心理满足、经典再现的精英艺术追求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尚奇”旨趣等等,共同构成了“红色改编”的多元价值诉求。

十二、现代卡里斯马典型———少剑波型——重读《林海雪原》

虞晓伟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 第3期

随着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尤其是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开始实际地实施悬搁已久的空前辉煌的“新文化工程”实验,这项文化实验的核心内容,可以简括为公共化和现代化。公共化,也即集体化和公有化,指全社会个人及其财产、思想、情感、话语等都自愿地属于集体;现代化,则是说通过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而使中国文化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如果说,公共化意味着力求一体化,非个人化或非私人化,那么,现代化则要求工业化和韦伯所提倡、强调的那种理性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化和现代化集中凝聚了20 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规划,突出展示了这时期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激情,这就构成了一种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文化语境。而这样的文化语境必然把一种强大压力施加于小说叙事之上:就是要叙述出一种新的历史主体,它应既是这种文化语境的逻辑产物,同时又反过来赋予这种文化语境以创造性影响。叙述这种新的历史主体,正意味着提供一种卡里斯马典型符号,它能够象征性地显示“新文化工程”的价值体系的中心和总体,并对文化中的其它部分造成支配性影响,这种卡里斯马典型就是“社会主义新人”典型。

而《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就是一个具有中心性、神圣性和原创性特征的卡里斯马典型,是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篇三:林海雪原读后感

《林海雪原》读后感

在众多红书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首先,主人公真实存在,并且是我的老乡,是的我们都是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的人,多次他的博物馆,每次去都感触很深,那一双鞋,哪一件补了又缝,缝了又补的衣服,那一杆已经锈迹斑斑的枪。。。。曾经看过电视剧,但《林海雪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阅读,带着以往的回忆我翻开书。

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灭匪帮。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书中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纵横,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我沉浸在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跌宕起伏,滑雪飞山。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我被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

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都令我钦佩。在我印象里最深还是杨子荣,从我观看过《林海雪原》的电视剧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在书中经常出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集体”。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荣等,张口闭口不离集体,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为—体,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集体”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集体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位,今天我们也应该有集体意识。

《林海雪原》一书,它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积极分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被击倒的,不会因中途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向主人公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大无畏的精神,学习他们坚持不懈,不会信不放弃的精神,学习他们为了党,为了国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积极分子。

篇四:林海雪原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崇山峻岭数里绵延,大江大河千里波涛,翻过一座山便是另一种自然景观,跨过一条河又是另一处人文气象,中华民族在这里安居乐业,传承文明。只有全面了解我国的地理风貌,认识我国的国土民情,才能发起学生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他们的爱国热情。

本单元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理解生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内容以生活问题为基础,通过资料呈现、问题引领、探究提示等方式将我国纬度、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居民各异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第1课时北国风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了解位置

师:同学们,通过第二单元《好大一个家》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从祖国的最北端到最南端足足有5500多千米,这就造成了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区别性大和习性各不相同。谁知道我国哪个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生回答:东北。

师:对,就是东北。那么东北具体在哪里呢?它又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地图。

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说出东北在中国地图的什么位置。

出示东北地区图。

让学生看图讨论后指名根据地回答东北的范围。

师: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特别是冬季漫天的风雪形成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林海雪原景象,景色迷人优美。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北国风光,去领略它的魅力吧

二、走进冰雪世界,感受快乐

1、课件展示

师播放反映东北冬季景观的图片。例如:

师:你看,田野、村庄、群山都是一片雪白,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多么壮丽雄伟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谈的真好!在东北,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冰天雪地;这里一望无际,都是雪。一年中有120天左右都是这种天寒地冻的天气。那么,你们知道东北为什么这么冷吗?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结合课前找到的资料补充、加深自己的理解,教师深入到小组引导帮助学生。

课堂交流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适时评价,明晰学生的答案。

师:冬季是寒冷的,但冬季也是美丽的。

1.谁能说一说在我们当地你见到的最美的冬季现象?(鼓励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2.在这样的季节里你最喜欢做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和邻近的同学讨论),是啊!这样的季节是美丽的、迷人的。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可以堆雪人、可以滑冰、可以打雪仗……(提醒学生随时注意安全)

3.小组交流。刚才说了我们当地冬季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把课前调查的关于北国风光的资料拿出来(如:关于风景的,雪雕的,在雪中娱乐的……)在小组内一起欣赏交流一下。

教师可补充一些有趣的图片,例如:

师:在东北虽然漫天都是冰雪,但是人们就以雪为乐,在冰雪上游戏运动,和冰雪融为一体。多么快乐!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欣赏各自的资料,讨论感受北国风光特有的韵味,小组内相互交流发表感想。

5.交流结束,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北国风光的迷人和带给人们的快乐,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学习积极性。)

篇五:林海雪原读后感

林海雪原读后感

林海雪原>读后感

在众多红书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是曾经我和爸爸一起观看过的电视剧,但《林海雪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阅读,带着以往的回忆我翻开书。

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书中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纵横,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我沉浸在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跨谷跳涧,滑雪飞山。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我被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都令我钦佩。在我印象里最深还是杨子荣,从我观看过《林海雪原》的电视剧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对他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也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便会对自己的前途、要走的路感到迷茫,徘徊不定,成为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我体会到作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被击倒的,不会因中途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这盏明灯的指引,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进的方向。

细细品味《林海雪原》一书,发现它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