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地球天空客户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33:23 高中作文
地球天空客户端高中作文

篇一:俄罗斯科学家动画模拟 太阳和月亮被恒星 行星替代后地球天空景象

俄罗斯科学家动画模拟

太阳和月亮被恒星、行星替代后地球天空景象

还记得数月前上映的《星际穿越》么?一个地球人探索外太空的故事,引的一众情怀党、工业党和科幻迷脑洞大开。大脑洞可不只存在于电影中,近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了一系列模拟动画,其中形象地描绘了当太阳和月球分别被不同的恒星和行星替代时,地球的天空将会呈现的不同情景。太阳和月球已经与地球相互依存45亿年之久,难以想象,如果太阳或是月球被其他星球替代,地球的天空会变成什么样。

天狼星,距离地球约为8.6光年,大气层厚度约为太阳的两倍,其位于大犬星座内部。

如果太阳被其替代,地球的地平线将处于一片蓝色薄雾之中。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lpha Centauri)是距离地球最近且可见的恒星,约为4.3光年,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30

万倍。如果该恒星替代太阳,那么天空中将会出现一个“双星系”,原因是伴随这个恒星存在的还有一个名为南门二(Alpha Centauri B)的恒星,其自转周期是80年,这两个恒星的平均距离约为11个天文单位,相当于太阳和天王星的距离,即1.023

亿英里。

第三颗恒星是红色的大角星(Arcturus),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恒星。此外,织女星(Vega)虽然和太阳外形类似,但光线更亮,温度更高。还有一个则是名为北极星(Polaris)的恒星,

位于小北斗七星顶端。

红色的大角星(Arcturus),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恒星。

另一组动画则是用不同的行星来替代月球,

其中包括水星、金星、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本身。其中,木星和土星在视觉上占据天空的空间最多。

左图为火星,右图为地球。

月球的半径仅为

1738公里,距离地球约为

384000公里。其他行星的半径都比月球大许多,例如火星半径是月球的两倍,约为3397公里;天王星半径是月球的25倍,约为25559

公里;木星的半径则更大,约为71490公里。图片为土星模拟画面。

模拟场景

模拟场景

这些行星如果替代了月球,其卫星有可能会与地球相撞。例如,土星的卫星——土卫四的轨道距离约为377000公里。这些行星可能会因为重力作用的影响将地球表面的大气层

剥除,甚至引起巨大海啸和火山喷发。图为天王星。

(原文载观察者网 转载请注明)

篇二:地球概论

名词解释

1 时角: 是第一赤道坐标的经度单位,以上点为原点在天赤道上自东向西按顺时针度量,从0度量到24时。 2 地平圈: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圈。

3 黄道: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视行路线。 4 春分点:按太阳运动方向,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为春分点。

5 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6 流星: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时,同气体分子和原子发生猛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

余迹。

7 流星雨:在一定的天空区域,在特定季节,会发现流星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甚至像雨一般密集,因而被

称为流星雨。

8 月相变化:在一个时候,月轮的光明部分不断扩大,黑暗部分持续缩小,在另一个时候,则反之如此往复

循环,这便是月相变化

9 朔望月:从这一次的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即月相变化的周期,称

为朔望月,其长度为29.5306日

10 同步自转:月球在绕转地球的同时也有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它绕转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

期(恒星月)。这样的自转称为同步自转。

11 视星等: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叫视星等

12 绝对星等:标准距离(10个秒差距)下的恒星的亮度称绝对亮度,其星等叫绝对星等。

13 陨星:个别巨大的流星体,在持续燃烧的过程中,穿过整个大气层,一直降落到地面,叫做陨星。 14 地平视差: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其视差最大,这个最大的视差值,叫天体的地平视差。

15 视半径:天体半径相对于地心张开的角。

16 秒差距:日地平均距离相对某恒星张开的角为一秒时,恒星到太阳的距离为一个秒差距。当天体的周年视

差为1″时的其距离为一秒差距

17 太阳风:由于日冕高速膨胀,行星际空间不断地得到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粒子流,称为太阳风。 18 面积定律: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

19 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即为太阳日。

20 黄赤交角:在地心天球上,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被称为黄赤交角。

21 恒星日: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22 逆行:当行星在轨道上接近地球时候,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在天球上转变为向西

运行叫逆行。

23 恒星年: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天(360度)所需的时间。365.2564日 即365日6时9分10秒。 24 东方照: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行星在太阳以东叫东方照。

25 西方照: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行星在太阳以西叫西方照。

26 西大距:地内行星同太阳的黄经差小于90度,称为“大距”,如果从地球上看距离太阳最远时地内行星

在太阳西面就是西大距。

27 东大距:地内行星同太阳的黄经差小于90度,称为“大距”,如果从地球上看距离太阳最远时地内行星

在太阳东面就是东大距。

28 地轴进动: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地轴进动。

29 会合运动: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时,二者都处于地球的同一侧,就是行星同太阳会合叫做行星合日,

或简称合,这种情况是一切会合运动所共有的,故称为会合运动。

30 日界线:日期进退的界线。

31 太阳回归运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体

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这是因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

32 恒星时:春分点的时角表示恒星时。

33 地方时: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

34 历法:所谓历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协调年月日这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即安排年,月,日。

35 区时:各个时区采用各自中央经线的地方平时,为全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叫区时。

36 白夜: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这种高纬度夏季奇特的天

象,被称为白夜。

37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刻,太阳中天,这时它升的最高,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8 法定时:因为这种时间及其适用范围,通常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或政府当局以法令形式制定和颁行的,所

以被称为法定时。

39 晨昏蒙影: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没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这段

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叫晨昏蒙影。

40 食分:食甚时,日轮或月轮被“食”的程度,叫做食分。

41 日食限:从日轮中心到黄白交点的那段黄道弧长,就叫日食限。

42 月食限:若以日月相冲代替日月相合,并以地本影截面取代日轮,那么,这样的限度就是月食限。 43 食甚:当月轮中心与日轮或地本影截面中心最接近的瞬间叫做食甚

44 引潮力:地心所受的太阳引力,不论方向和大小,无疑都是全球的平均值,同这个平均引力相比较,各地

实际所受的太阳引力,总存在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使地球发生潮汐变形的直接原因,因而被称为引潮力

45 重力异常:某些地点的重力大小,同所在地区的正常数值比较起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叫做重力异常 46 辐射带:被地球磁层俘获的高能粒子被禁锢的范围成为辐射带。

论述题

1.为什么太阳对地球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天体?

① 首先,太阳是地球绕转的恒星,因此,它有周年的视运动;

② 其次,比起其他恒星来,太阳离地球很近。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

③ 距离上的悬殊,使恒星在天球上都成为光点,唯有太阳具有视直径约16′的日轮;

④ 太阳特别明亮,是地球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恒星,亮度为-26.74等,是一等星的1300万万倍; ⑤ 由于距离上的接近,太阳赋予地球的热量特别多,是太阳系光和热的源泉。

2.简述恒星的特点,什么是恒星的自行?

特点:①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②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③恒星具有巨大的质量;④由于恒星质量巨大,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球形或类似球型天体。

自行:恒星的空间速度可以分成两个分量,即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同视向速度相垂直的分量,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并且被叫做自行。

3.为什么夜晚天空中的银河系是白亮的光带?

望远镜问世后,云雾状的银河被分解为点点繁星;由于它们太密集,距离又遥远,所以肉眼望去就成为白茫茫一片的云雾状光带。

4.简述开普勒三定律的基本内容。

① 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之一。这是行星运

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② 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③ 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立方之比。这是运动第三定律,也叫

周期定律。

5.什么是同步自转?同步自转与同步卫星有什么差别?

月球在绕转地球的同时,也有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它绕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期(恒星月)。这样的自转称为同步自转。

同步卫星:地球自转周期和月球公转周期相同始终在地球某一点上空

同步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它绕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和周期。

6.为什么月球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

天文学上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以转过360°所用的时间来说明其长度。月球是同步自转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一个恒星月。恒星月与朔望月不同,恒星月在天球上是一个定点,以此为参考点,月球公转360°所用的时间为恒星月,是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而一个朔望月,是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由于月球在天球上每天向东运行,是个动点,以此为参考点的周期转过的角度大于360°。所以,月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

8.为什么中国旧历平年和闰年相差一个月而现行阳历平年和闰年只相差一天?

中国的旧历属于一种改进的阴历,其首要问题是历月,依据朔望月历年是完整的历月的积累,12个历月比回归年短10.8750日,三年就积累出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年额外加了一个历月变成了13个历月成为闰年。故中国旧历平闰年差一个月。而现行阳历是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其首要问题是历年,回归年365.2422日,平年365日,余下的0.2422日每四年积累为1日,多出的1日补在当年的2月,故现行阳历的平闰年相差一天。

9.流星体与流星有什么区别?月球是否可以看到流星和彗星,为什么?

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在经过地球附近时,流星体因受地球引力的摄动,改变轨道,向地球接近,当他们闯入地球大气时,同气体分子和原子发生猛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余迹,叫做流星。

月球上看不到流星。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后与空气产生剧烈的摩擦,所以流星才会发出亮光。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流星体在撞击月面前,不会与任何东西发生摩擦,没有摩擦就没有光。所以在月球看不到流星。

月球上可以看到彗星。我们所见的彗星主要是指彗尾。因为彗尾是因为当彗星飞近太阳时,阳光把彗星的冰冻物质气化后,气体和灰尘颗粒被阳光照射所产生的,能看见彗尾与月球环境没什么冲突,所以在月球上可以看见彗星。

10.地球自转周期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昼夜交替周期?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即地球自转360°所经历的时间。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某一个恒星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而我们所说的一天确切地说不是地球自转一周,而是从同高度上面对太阳的地点,自转到又在同一高度上面对太阳,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会绕太阳公转,这一个周期为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11.为什么地球自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日而不是一个太阳日?

天体运动周期是以转过360°所用的时间为标准的。一个恒星日是地球转过360°,而一个太阳日地球转过360°+59′。太阳日是某一地或同一经线太阳中心相邻两次上中天所用的时间,恒星日是某二地或同一经线,同一恒星相邻两次上中天所用的时间。在天球上只有遥远的恒星被认为是不动的,而太阳和月球在天球上都有运动,且速度不同,日的长度也不等。因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2.地轴进动产生哪些后果?

① 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

② 北极星的变迁;

③ 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

④ 造成二分、二至点西移,每年西移50.29″;

⑤ 使得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

13.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从哪些方面反映地球的公转?

① 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黄道,真实地反映了地球轨道面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在其轨道上的位置;

③ 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方向,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公转上的方向;

④ 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公转周期;

⑤ 太阳周年运动的角速度,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14.为什么真太阳日有周年变化?其变化规律怎样?

由于黄赤交角,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是黄道,因此,首先变化的是太阳的黄经。但直接影响真太阳日长短

的,则是黄经差所引起的赤经差。第二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有共同的原点,但因基圈不同,因而黄经不同于赤经;同样的黄经差,有不同的赤经差,具体差异与黄赤交角大小有关。在每年的春秋二分,平均每日59分得黄经差,造成大约59′-5′=54′的赤经差,相应的时间少了21秒,这是全年的极小值。在每年的冬夏二至日,平均每日59′的黄经差,造成大约59+5=64的赤经差,相应的时间增加21秒,这是全年的极大值。

其次的一个原因的地球的椭圆轨道。由于日地距离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不等,造成太阳每日黄经差本身的周年变化。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造成每日59′-2′=61′的黄经差,相应的赤经差增大2′,真太阳日增长8秒,这是全年极大值。反之,在远日点时,地球公转最慢,造成每日约为59′-2′=57′的黄经差,相应的赤经差减少2′,真太阳日减少8秒这是全年极小值。

黄赤交角和椭圆轨道这两个因素是同时起作用并相互干扰的。前者使真太阳日长度发生±21秒变化;后者使真太阳日长度发生±8秒的变化。

15.分析地轴进动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后果。

规律

① 圆锥形运动的圆锥轴线,垂直于地球轨道平面,指向黄极;

② 圆锥的半径为23°26′,就是黄赤交角;

③ 进动的方向向西,同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退行”就是这个意思。

④ 进动的速度是每年50.29″,周期为25800年。

后果

① 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

② 北极星的变迁;

③ 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

④ 造成二分、二至点西移,每年西移50.29″;

⑤ 使得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

16.什么是世界时?标准时制度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时是过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上以平子午夜作为零时开始的平太阳时。

标准时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划分时区和设立日界线。因为一个标准的时刻,不但要有标准钟点(几时几分),而且还要有标准日期(某月某日)。标准时区的划分,是为了确定标准钟点,以避免钟点的混乱;设立日界线,是为了确定标准日期,避免引起日期混乱。这二者相辅相成,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会彼此矛盾。比较起来,标准时区和标准钟点的问题,涉及到任何时间和地点;而日界线和时期混乱问题,只是标准时推算中的问题。

17.试述五带的性质。

① 五带是季节地带,试图体现带内季节变化的共性;

② 五带是天文地带,天文地带划分,有两个具体标准,即有没有直射的太阳光和有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③ 五带是纬度地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分布都因纬度而不同。纬度是重要的因素。

18.试述五带的划分方法,具体是怎样划分五带的?

① 依据正午太阳高度划分,有无直射阳光的纬度——南、北回归线,它们是热带与南北温带的天文界限,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为热带。

② 依据昼夜长短划分:有无极昼夜现象的纬度界限——南、北极圈,它们是温带与寒带的天文界限。极圈以

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为寒带,这样极圈与回归线之间就是温带。

19.为什么说极圈上的极夜现象从来没有发生过?

实际上,太阳不是一个点光源,而是一个约有16′视半径的面光源。通常说的日出和日落是太阳上边缘接触地平时而言的。极夜是太阳高度角小于0°,太阳全天在地平以下。因此,在只考虑太阳视半径时,早晨太阳中心在地平以下16′为日出,傍晚太阳中心在地平以下16′为日落。另外,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折射作用,会使太阳的视位置抬高,这种折光作用以地平附近为最大,约35′。因此,对于太阳光来说,其中心在东方地平以下51′(16′+35′)时,它的上边缘已接触地平为日出;太阳中心在西方地平以下51′时候,其上边缘没入地下,为日落。不难看出,由于太阳视半径和大气的折射作用,日出的时刻提前了,而日落的时刻推迟了,

这就使地球上的晨昏圈向夜半球范围扩大51′的范围,从而缩小了极夜区的范围,使极夜范围向两极推移51′。所以,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范围不是南北极圈,最低的纬度界限应是67°34′。

20.历法为什么要分成三类?

历法是依据天文周期来制定的,主要的天文周期有两个——朔望月和回归年。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彼此又不能互相通约,历法必须分类。依据朔望月制定的历法为阴历,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历法为阳历,兼顾二者制定的历法为阴阳历,因此历法被分成三类。

21.现行阳历平闰年为什么仅相差一天?其优点是什么?

现行阳历是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其首要问题是历年,回归年365.2422日,平年365日,余下的0.2422日每四年积累月1日,多出的1日补在当年的2月,故现行阳历的平闰年相差一天。

① 现行阳历与季节变化周期相符,适于农业生产。

②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③ 现行阳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因此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④ 历年与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与366日两种;

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

22.为什么说我国四季的划分方法是天文四季,他怎么体现季节因素的?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四季的天文意义,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种方法更加科学。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23.为什么中国旧历平闰年相差一个月?概述他的优点有哪些方面。

中国的旧历属于一种改进的阴历,其首要问题是历月,依据朔望月历年是完整的历月的积累,12个历月比回归年短10.8750日,三年就积累出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年额外加了一个历月变成了13个历月成为闰年。故中国旧历平闰年差一个月。

① 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

② 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与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③ 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④ 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因此也十分反

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24.说明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有什么差别?谁早谁晚?

北京时间中国的标准时,是东八区的标准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当地的地方时,即116.19°E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适合于 120°E 中央经线的天文条件,而北京的地方平时只是用于 116.19°E,从这两者上看,北京时间早于北京的地方时。

26.为什么赤道上昼夜等长但实际上这种现象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根据半昼弧公式cost = -tanφtanδ,可知昼夜等长的条件:t=90°,2t=180°=12时,则φ=0°或δ=0°,即在赤道上或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时;因此,赤道上是终年昼夜等长的。但影响昼夜长短还有其他因素:太阳视半径和大气折光作用,二者均使白昼被加长黑夜被缩短。因此赤道上也是白昼大于黑夜的,故赤道上昼夜等长的现象从来没有发生过。

27.为什么春秋分并非昼夜平分?

由于太阳视半径的影响,使得白昼加长2×16′=32′,黑夜缩短2×16′=32′;

由于大气折光作用,对太阳有抬升作用,使得白昼提前到来一段时间;

在太阳视半径与大气折光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白昼增长2×50′=100′,黑夜减少2×50′=100′;

篇三:地球概论

一、 名词解释

1. 第一赤道坐标系的经度称为时角,是天体所在的赤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离。

2. 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

圆。

3. 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4. 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为春分点。

5. 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6. 在经过地球附近时,流星体因受地球引力的摄动,改变轨道,向地球接近,当他们闯入

地球大气时,同气体分子和原子发生猛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余迹,叫做流星。

7. 在一定的天空区域,在特定季节,流星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甚至像雨滴一般密集,这

样的现象被称为流星雨。

8. 月球明暗两部分变化状况则称月相变化。

9. 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即月相变化的周

期,称为朔望月。

10. 月球在绕转地球的同时,也有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它绕转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向

东)和周期(恒星月)。这样的自转称为同步自转。

11. 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叫做视星等。

12. 表示天体光度等级的叫做绝对星等。

13. 个别特别巨大的流星体,在持续燃烧过程中,穿过整个大气层,一直降落到地面,这叫

做陨星。

14. 地球半径相对于某天体中心张开的角,叫做该天体的视差。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其视差

最大,这个最大的视差值,称为该天体的地平视差。

15. 天体半径相对于地心张开的角叫做视半径。

16. 日地距离相对某恒星张开的角为一秒时,恒星到太阳的距离为一个秒差距。

17. 由于日冕高速膨胀,行星际空间不断地得到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粒子流,称为太阳风。

18. 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叫做面积定律。

19. 太阳日就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20. 黄道与天赤道成23°26′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21. 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22. 地内行星同太阳的黄经差小于90度,称为“大距”,如果从地球上看距离太阳最远时

地内行星在太阳东面就是东大距。

23. 当行星在其轨道上接近地球的时候,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在

天球上转变为向西运行,叫逆行。

24. 恒星年就是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天(360°)所需的时间。

25. 地内行星同太阳的黄经差小于90度,称为“大距”,如果从地球上看距离太阳最远时

地内行星在太阳西面就是西大距。

26. 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行星在太阳以东叫东方照。

27. 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行星在太阳以西叫西方照。

28. 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地轴进动。

29. 太阳与各个行星均在黄道带附近移动,由于运动周期及角速度不同,在太阳与各个行星

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称之为太阳与行星的会合运动。

30. 日界线又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所在经线。

31.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

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太阳的回归运动。

32. 春分点时角表示恒星时。

33. 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34. 历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即安排年、

月、日的法则。

35. 区时,是按理论时区确定的标准时。

36. 夏至日,北纬60°的地方,整夜处于民用晨昏蒙影状态中,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

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这种高纬度夏季奇特的天象,被称为白夜。

37. 在一日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从早晨日出到傍晚日落,太阳高度先是由小变

大,然后是由大变小;正午时刻,太阳中天,这时它升的最高,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8. 许多国家为了自身便利,在制定标准时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理论上的标准时进行各

种调整。这就是法定时。

39. 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没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

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称为晨昏蒙影。

40. 食甚时,日轮或者月轮被“食”的程度,叫做食分。

41. 我们把月面中心与黄白交点的黄经差称为月食限。

42. 在日食和月食过程中,当月轮中心与日轮或本地本影截面中心最接近的瞬间,叫做食甚。

43. 从日轮中心到黄白交点的那段黄道弧长,就叫日食限。

44. 地心所受太阳引力是全球的平均值,地球上各点受的太阳引力与地心所受太阳引力之差

称为引潮力。

45. 地面重力不仅因纬度而不同,而且还因地点而不同。某些地点的重力大小,同所在地区

的正常数值比较起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叫做重力异常。

46. 进入地球磁层,被地球磁层俘获的高能粒子,被禁锢的两个范围叫做辐射带。

二、 论述题

1.为什么太阳对地球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天体?

① 首先,太阳是地球绕转的恒星,因此,它有周年的巡天运动;

② 其次,比起其他恒星来,太阳离地球很近。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

③ 距离上的悬殊,使恒星在天球上都成为光点,唯有太阳具有视直径约半度的日轮; ④ 太阳特别明亮,是地球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恒星,亮度为-26.74等,是一等星的1300

万万倍;

⑤ 由于距离上的接近,太阳赋予地球的热量特别多,是太阳系光和热的源泉。

2.简述恒星的特点,什么是恒星的自行?

特点:①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②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③恒星具有巨大的质量;④由于恒星质量巨大,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球形或类似球型天体。

自行:恒星的空间速度可以分成两个分量,即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同视向速度相垂直的分量,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并且被叫做自行。

3.为什么夜晚天空中的银河系是白亮的光带?

望远镜问世后,云雾状的银河被分解为点点繁星;由于它们太密集,距离又遥远,所以肉眼望去就成为白茫茫一片的云雾状光带。

4.简述开普勒三定律的基本内容。

① 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

之一。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② 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

也叫面积定律。

③ 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这是

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

5.什么是同步自转?同步自转与同步卫星有什么差别?

月球在绕转地球的同时,也有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它绕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期(恒星月)。这样的自转称为同步自转。

地球的自转周期

6.为什么月球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

天文学上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以转过360°所用的时间来说明其长度。月球是同步自转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一个恒星月。恒星月与朔望月不同,恒星月在天球上是一个定点,以此为参考点,月球公转360°所用的时间为恒星月,是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而一个朔望月,是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由于月球在天球上每天向东运行,是个动点,以此为参考点的周期转过的角度大于360°。所以,月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

8.为什么中国旧历平年和闰年相差一个月而现行阳历平年和闰年只相差一天?

中国的旧历属于一种改进的阴历,其首要问题是历月,依据朔望月历年是完整的历月的积累,12个历月比回归年长10.8750日,三年就积累出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年额外加了一个历月变成了13个历月成为闰年。故中国旧历平闰年差一个月。而现行阳历是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其首要问题是历年,回归年365.2422日,平年365日,余下的0.2422日每四年积累月1日,多出的1日补在当年的2月,故现行阳历的平闰年相差一天。

9.流星体与流星有什么区别?月球是否可以看到流星和彗星,为什么?

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在经过地球附近时,流星体因受地球引力的摄动,改变轨道,向地球接近,当他们闯入地球大气时,同气体分子和原子发生猛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余迹,叫做流星。

月球上看不到流星。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后与空气产生剧烈的摩擦,所以流星才会发出亮光。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流星体在撞击月面前,不会与任何东西发生摩擦,没有摩擦就没有光。所以在月球看不到流星。

月球上可以看到彗星。我们所见的彗星主要是指彗尾。因为彗尾是因为当彗星飞近太阳时,阳光把彗星的冰冻物质气化后,气体和灰尘颗粒被阳光照射所产生的,能看见彗尾与月球环境没什么冲突,所以在月球上可以看见彗星。

10.地球自转周期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昼夜交替周期?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即地球自转360°所经历的时间。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或春分点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某一个恒星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而我们所说的一天确切地说不是地球自转一周,而是从同高度上面对太阳的地点,自转到又在同一高度上面对太阳,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会绕太阳公转,这一个周期为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11.为什么地球自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日而不是一个太阳日?

天体运动周期是以转过360°所用的时间为标准的。一个恒星日是地球转过360°,而一个太阳日地球转过360°+59′。太阳日是某一地或同一经线太阳中心相邻两次上中天所用的时间,恒星日是某二地或同一经线,同一恒星相邻两次上中天所用的时间。在天球上只有遥远的恒星被认为是不动的,而太阳和月球在天球上都有运动,且速度不同,日的长度也不等。因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2.地轴进动产生哪些后果?

① 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

② 北极星的变迁;

③ 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

④ 造成二分、二至点西移,每年西移50.29″;

⑤ 使得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

13.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从哪些方面反映地球的公转?

① 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黄道,真实地反映了地球轨道面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在其轨道上的位置;

③ 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方向,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公转上的方向;

④ 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公转周期;

⑤ 太阳周年运动的角速度,真实地反映了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14.为什么真太阳日有周年变化?其变化规律怎样?

太阳具有周年的视运动,表现为太阳黄经和赤纬的不断增长,时间在天赤道上度量,太阳的每日赤经差有周年变化,太阳日的长度也有周年的变化。

每日的赤经差越大,太阳日便越长,反之越短。这种因季节变化的太阳日叫真太阳日。 真太阳日的全年平均值为平太阳日,即一昼夜24小时。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即使有每日相等的黄经差, 其所造成的赤经差也会有周年的变化。 二分与二至时黄经差造成赤经差不同, 二至长于二分。 地球公转的原因造成每日黄经差是不 等的,冬、夏二至与春秋二分不同,真太阳日在冬至时长于夏至,春分长于秋分。

15.分析地轴进动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后果。

规律

① 圆锥形运动的圆锥轴线,垂直于地球轨道平面,指向黄极;

② 圆锥的半径为23°26′,就是黄赤交角;

③ 进动的方向向西,同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退行”就是这个意思。 ④ 进动的速度是每年50.29″,周期为25800年。

后果

① 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

② 北极星的变迁;

③ 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

④ 造成二分、二至点西移,每年西移50.29″;

⑤ 使得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

16.什么是世界时?标准时制度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时是过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上以平子午夜作为零时开始的平太阳时。 标准时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划分时区和设立日界线。因为一个标准的时刻,不但要有标准钟点(几时几分),而且还要有标准日期(某月某日)。标准时区的划分,是为了确定标准钟点,以避免钟点的混乱;设立日界线,是为了确定标准日期,避免引起日期混乱。这二者相辅相成,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会彼此矛盾。比较起来,标准时区和标准钟点的问题,涉及到任何时间和地点;而日界线和时期混乱问题,只是标准时推算中的问题。

17.试述五带的性质。

① 五带是季节地带,试图体现带内季节变化的共性;

② 五带是天文地带,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划分;

③ 五带是纬度地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分布都因纬度而不同。纬度是重要

的因素。

18.试述五带的划分方法,具体是怎样划分五带的?

① 依据正午太阳高度划分,有无直射阳光的纬度——南、北回归线,它们是热带与南北温

带的天文界限,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为热带。

② 依据昼夜长短划分:有无极昼夜现象的纬度界限——南、北极圈,它们是温带与寒带的

天文界限。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为寒带,这样极圈与回归线之间就是温带。

19.为什么说极圈上的极夜现象从来没有发生过?

实际上,太阳不是一个点光源,而是一个约有16′视半径的面光源。通常说的日出和日落是太阳上边缘接触地平时而言的。极夜是太阳高度角小于0°,太阳全天在地平以下。因此,在只考虑太阳视半径时,早晨太阳中心在地平以下16′为日出,傍晚太阳中心在地平以下16′为日落。另外,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折射作用,会使太阳的视位置抬高,这种折光作用以地平附近为最大,约35′。因此,对于太阳光来说,其中心在东方地平以下51′(16′+35′)时,它的上边缘已接触地平为日出;太阳中心在西方地平以下51′时候,其上边缘没入地下,为日落。不难看出,由于太阳视半径和大气的折射作用,日出的时刻提前了,而日落的时刻推迟了,这就使地球上的晨昏圈向夜半球范围扩大51′的范围,从而缩小了极夜区的范围,使极夜范围向两极推移51′。所以,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范围不是南北极圈,最低的纬度界限应是67°34′。

20.历法为什么要分成三类?

历法是依据天文周期来制定的,主要的天文周期有两个——朔望月和回归年。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彼此又不能互相通约,历法必须分类。依据朔望月制定的历法为阴历,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历法为阳历,兼顾二者制定的历法为阴阳历,因此历法被分成三类。

21.现行阳历平闰年为什么仅相差一天?其优点是什么?

而现行阳历是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其首要问题是历年,回归年365.2422日,平年365日,余下的0.2422日每四年积累月1日,多出的1日补在当年的2月,故现行阳历的平闰年相差一天。

① 现行阳历与季节变化周期相符,适于农业生产。

②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③ 现行阳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因此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④ 历年与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与366日两种;

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

22.为什么说我国四季的划分方法是天文四季,他怎么体现季节因素的?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四季的天文意义,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种方法更加科学。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23.为什么中国旧历平闰年相差一个月?概述他的优点有哪些方面。

中国的旧历属于一种改进的阴历,其首要问题是历月,依据朔望月历年是完整的历月的积累,12个历月比回归年长10.8750日,三年就积累出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年额外加了一个历月变成了13个历月成为闰年。故中国旧历平闰年差一个月。

① 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

篇四:农业概论汇总[定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内涵及重要性

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一个最古老的产业,它的产生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里就有“农(農)”字的记载。《汉书·食货志》中说:“辟土殖谷曰农”。“辟土”是指耕作土地,“殖谷”是指种植五谷。主要是指作物种植业。英文农业(Agriculture)一字,原出自拉丁文,Agri是土地,Culture是耕作栽培的意思,Agriculture即为耕作土地栽培作物,其意义与我国的农业相同。在此概念的基础上,以后认为农业是利用土地和太阳能,通过植物转化,生产人类需要的食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的过程。但这里只包含緍植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嚌分工,农业除包含种植业外,还包括养殖业(含畜牧业和渔业)和加工业。随着农业范畴的扩大,原来农业的概念已不很完善,现在对农业的定义是:农业是人类逞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墇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牨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努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农业除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外,又反过来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因此农业除生产人类社会所需的产品外,还应为人类生存喌发屗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条件。

二、农业的喥涵

关于农业的内涵,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这里结合高亮之(1993)提出的农?概念的三个层次和八个部门的看法加仵说明。

(一)农业概念的三个层次

如图1-1所示,狭义农业指农业生产业,即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义农业揌农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农业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农产品及其加巧产品的商业。广义农上指大农业,即农业产业再加上为农业服务的其他部门,如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金融等?

图1-1 农业概念的三个层次

(二)喜业的八个部门

1.农业生产业 是农业的主体部门,包括作物业、林木业、畜禽业、水产业、低等生物业五个部分。其中作物业中还包括草业,即草的种植和天然草原的管理;林木业中还包括对天然林的管理;水产业中还包括对海洋渔业的管理等。

2.农业工业 包括三种与农业密切有关的工业,即农用工业、农后工业与农村工业。农用工业是指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如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农后工业是指食品工业、饲料工业、造纸工业、木材工业、橡胶工业、棉纺工业、烟草工业等。农村工业是指乡镇企业,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和非农产品作原料的乡村级工业。

3.农业商业 包括食品市场(含粮食、油脂、蔬菜、水果、肉类、鱼、蛋、奶及多种多样的制成食品),生产资料市场(含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塑料、建材以及饲料),轻工业原料市场(含棉花、蚕茧、羊毛、烟叶、麻类)以及农产品外贸市场等。

4.农业金融 资金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农业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财政支出,二是农户或农场的经营利润,三是农业金融。其中农业金融是农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它主要通过银行(农业银行等)来运作。

5.农业科技 包括农业科学研究(含农业基础研究,农业应用研究,以及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研究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包括农业科技产业等。

6.农业教育 包括农业高等教育、农业中等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含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初等农业职业教育等),以及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等。

7.农村建设 包括农村人口、农村交通、农村能源、农村建筑、农业环境保护、农村文化卫生、 农政建设等一系列内容。

8.农业行政管理与政策 包括农业行政管理。农业体制、生产政策、分配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物价政策和劳动政策等。

三、农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

(一)农业是不可替代的大产业

农业是世界上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大产业。并且有些物质只能在植物体内形成,如8种必需的氨基酸,2种必须的脂肪酸等。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很高,由于我国农业统计只计算初级产品的产值,上世纪50年代为70%以上,以后逐年下降,但到90年代仍占30%左右。美国的统计方法与我们不同,农业除包括农业生产业产值外,还包括农用工业和农后工业等的产值。1999年美国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2%,其中农业生产业产值占3.2%,农业工业产值占15.4%,农后工业产值占13.4%。至2007年美国农业产值仍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25%。

(二)农业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田园风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等是人们期盼的生存环境。但是由于砍伐森林、过度垦荒、围湖造田等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使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CO2和甲烷等的过度排放,导致酸雨,使全球气温升高,危害极大;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增加紫外光的辐射

等。农业是“用水大户”,过度利用水资源将导致水资源严重亏缺。目前我国水资源亩均仅1378m3,而种两季水稻将耗去600~800m3水,一季小麦将耗去200~400m3水,一季棉花将耗去300~500m3水。此外,过多施用有机肥导致富营养化。化肥〡农药的大量施用、重金属和农业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

(三)农业与粮食和食物安全、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所有粮食和食物都来自农业。根据预测,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到2010年为5800万吨,2020年为69300万吨,而2005年仅为48401万吨,目前缺口?很大。除粮食外,人类对肉类、鱼类、蛋类、薬菜、水果等的霈求量也很大。除來要有一定数量外,还必须有优良的品质、无污染,有益人体健康。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农业生产的波动性

农业生产以露地为主,容易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农业生产分散、生产周期长、农产品难以存贮,常造成市场过剩或不足,也引起农业生产的波动。农业生产的波动性有以下原因:

(一)周期性因素引起的波动性

1.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波动性 竺可桢根据古代物候记录,分析中国5000年来气温变化,认为中国出现过4个暖期和4个寒期。4

地球天空客户端

个暖期是:①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即仰韶文化与安阳殷墟时代。②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即秦汉时代。③公元600~1000年,即隋唐时代。④公元1200~1300年,即元朝初期。4个寒期是:①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周代初期。②公元初到公元600年,即秦汉、三国、隋朝时代。③公元1000~1200年,即南宋时代。④公元1400~1700年,即明末到清代中期。近500年内仍然有以下几十年为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例如1916~1945年是暖期,而1945~1970年是寒期,1961~1970年是中国气温在20世纪来最低的10年。又据研究我国1920、1924、1934年特大干旱使北方各省农作物遭受毁灭性损失,1931、1956、1991、1998年的特大洪涝亦使农业蒙受巨大损失。

2.市场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波动性 市场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①农业生产分散,单个生产者无法垄断市场,也无法控制价格。②生产有一定的周期,确定生产计划后,要在一定时间后才能将产品投入市场。③生产者一般根据当前的价格与成本制定生产计划。④农产品一般难以存贮,当某些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下降,这时生产者决定减少生产量的计划,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农产品上市量减少,又出现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又上升。

同样在国外由于国际市场的剧烈竞争,也会造成某种农产品在一个国家内剧烈的周期波动。如湖南省的苎麻生产即如此。

(二)突发性因素引起的波动性

1.农业生物因素的突变 如动植物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抗性的丧失,或某些病原菌本身

产生突变,而使动植物不能抗御。

2.农业环境因素的突变 如异常的气候,常导致严重自然灾害。包括特别集中的暴雨、龙卷风,会导致不可弥补的损失。

3.农业技术政策或措施的失误引起农业的波动 如丘岗地盲目开荒,导致植被和土壤严重破坏,从而引起农业减产。

4.社会的变化与农业经济政策的失误引起农业的波动 战争往往使交战国农业遭受全面衰败,又如我国1958年“公社化”,严重影响了农民积极性,导致农业减产。

(三)趋势性变化引起的波动性

这里主要指农业环境带趋势性的变化,引起农业的波动性

1.地球的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能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又能阻挡地球长波辐射向空间散发,使地球天空犹同温室的玻璃,吸收阳光而防止热量散失,因此,大气层CO2的增加会使地球温度逐步增高,称为“温室效应”。据研究,近120年来地球气温已经增高1℃。到2030年若大气中CO2含量增加1倍,地球气温将增高1.5~4.5℃,从而导致两极冰雪融化增加,海平面升高,干旱加剧,病虫严重等,这将使全球粮食产量下降3%~17%。

2.酸雨 酸雨主要由于大气中CO2形成碳酸、SO2与氮氧化合物增加,溶解在雨水中形成硫酸与硝酸,使雨水pH值在5.6以下。酸雨又增加土壤和水域中有毒金属(铅、汞、铝等)的溶解度,从而杀死鱼类。酸雨还可使土壤中磷、钙、镁、钾等养分增加可溶性而被流失,降低土壤肥力。酸雨还可使大片森林枯萎死亡。

3.臭氧层空洞 从地面直到70km空间都存在臭氧(O3),但主要集中在地面上空25km的平流层。臭氧集中的大气层称为臭氧层。臭氧层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现观测发现在南极上空有臭氧层空洞,主要为氟利昂气体排放所致。臭氧层出现空洞后,将使平流层结构与大气环流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改变气候。此外,导致地面紫外光增加,对多种微生物和软体动物和藻类有杀伤作用。

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一)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1.地球上自然气候条件有明显的地域性,导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由于地球绕太阳旋转运行,使地球上不同部位所受到的光辐射、温度和水分各不相同,导致地球上出现极地、寒带、温带和热带等地理带,而在同一地理带中又由于海拔和各种自然资源的差异,因此导致不同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条件有较大差异。而农业生产离不开环境,因此在不同地理带形成了极地捕捞业、温带的农业、亚热带的农业、热带雨林地区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和热带高海拔地区农业等。

2.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导致农业生产地域性 达尔文曾提出生物适者生存的原理,一定生物只适合在一定生态环境下生存,如极地的地衣、雪豹、企鹅;寒带的云杉、玉兔;温带的红杉、鹿、熊;热带的橡胶、木棉;热带雨林区的高大林木与种类繁多的滕本植物和树栖动物等。农业生产主要为动植物的生产,由于生物种类的地域性,因此也导致农业

生产的地域性。

3.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农业生产地域性 当今社会有原始民族渔猎采集式农业,非洲抛荒粗放性农业,东南亚的小块耕地上维持生计性农业,拉丁美洲的庄园制农业,以及欧美各国现代化农业。这充分证明,不同地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

(二)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1.农业系统的基本结构决定其综合性 农业系统是由4个基本要素构成的:①农业生物要素。即农业中所利用的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水产、菌、藻等五大类。②农业环境要素。对农业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与生物等。③农业技术要素。包括农业植物技术、农业动物技术、农业微生物技术等。④农业经济社会要素。包括农业投入的经济社会因素、农业产出的经济社会因素、农业管理的经济社会因素等。这4个要素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而这两者的结合又必须依靠农业、经济社会要素与农业技术要素。

2.大农业由农业生产等8个部门综合组成 前已述及大农业是由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与政策等8个部门组成,这8个部门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农业生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其他7个部门的协调发展为条件,其他部门的发展又以农业生产业为基础。

3.农业生产业由农、林、牧、渔业综合组成 我国的传统农业在农、林、牧、渔的结合上是十分突出的,现代生态农业更是为农、林、牧、渔业综合组成。

4.各农业行业由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综合组成 如对于作物生产来讲,产前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的准备,产中包括耕作、播种、灌溉排水、植物保护、收获等,产后包括干燥、储藏、保鲜、加工、包装、经销等活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5.农业技术体系的综合性 农业技术不是单一技术,而是综合性技术。如以作物生产技术为例,它包括作物育种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和作物保护技术等。而作物育种技术又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鉴定,系统选育技术,杂交育种技术,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用于育种的生物技术,品种鉴定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等。作物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灌溉与排水、防治病虫草害、收获等。作物保护包括种植布局、选用抗性品种、病虫预测预报、药剂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是相互联系的,必须综合考虑。

三、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人工培养的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是自然—人工的产物,广义上说也是一种自然资源。一个国家资源的丰缺,自然肥度厚薄,地理分布如何,宜农程度怎样,开发利用的难易,等等。作为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无疑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研究

篇五:复活岛上星空

复活岛上星空

影像提供与版权:Stéphane Guisard (Los Cielos de Chile)

说明:怎麽会在复活岛上建立雕像呢?没人知道为什麽这里会出现超过800个石头雕像呢!站立的复活岛石像平均高度约有二人高,重量大约是人类的200倍。人类对这些石像的历史与意义认识并不多。一般相信,他们是在五百年前,由一个目前已知消失的文明酋长所创造的。上图中,大石像似乎就站在遥远的大麦哲云之前,在多云的星空下,伴随著明亮的老人星与天狼星。

满是尘埃的星系NGC 253

影像版权与提供:Star Shadows Remote Observatory and PROMPT/CTIO (Steve Mazlin, Jack Harvey, Rick Gilbert, and Daniel Verschatse)

说明:光亮的星系NGC 253,是地球天空中最亮、最多尘埃的螺旋星系之一。因为它在小望远镜的外观,有部分人称它为银元星系 (Silver Dollar Galaxy);它位在南天的玉夫座 (Sculptor)之内,所以也有人就干脆称它为玉夫座大星系 (Sculptor Galaxy)。在1783年,发现这个离我们约一千万光年的尘埃星系者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Caroline Herschel。大小约为七万光年的NGC 253,是玉夫座星系群最大的成员星系,而此星系群也是本星系群最近的邻居。在这幅经过特殊 处理的彩色影像中,除了星系鲜明的尘埃带之外,丝丝缕缕的尘埃,也像是正从满布年轻星团和恒星形成区的星系盘面飘 飞出来。高尘埃含量再加上剧烈的恒星诞生活动,让NGC 253被归类成星遽增星系 (starburst galaxy)。星系NGC 253本身是个很强烈的高能量X-射线及伽玛射线源,其源头可能是位在星系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环状星云M57

影像提供:H. Bond et al.,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NASA

说明:它看起来像是天空中的一个环。数百年前的天文学家就注意到这个形状非常特殊的星云,所以虽然它现在的编录是M57或NGс 6720,但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环状星云。我们现在知道它是一个行星状星云,是类太阳恒星临终时所抛出的云气。位在天琴座的环状星云,是夜空中最明亮的行星状星云之一,用小型望远镜就能看见它。环状星云离我们大约有四千光年远,大小约是我们太阳系直径的五百倍。在这幅1998年由哈伯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影像里,离中心星很远处的尘埃云气丝和云球都可清楚看见,这也暗示环状星云可能不是球状的而是个圆筒。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