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0:31:59 字数作文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字数作文

篇一:正午牡丹

原文、注解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精粗⑴。丞相正肃吴公⑵,与欧阳公姻家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⑷明之?其花披哆⑸而色燥⑹,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⑺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⑻。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⑼。”此⑽亦善求⑾古人笔意也。

[注释]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 尝:曾经。

2其下:牡丹丛下面。 其:指古画。

3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4 正肃吴公:即吴育

5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姻家,儿女亲家。

6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

7明之:辨别它。

8 披哆:萎靡无力 8 燥:干燥。

9 黑睛:瞳孔。

10如线:像一条线。

11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

12敛 :聚拢。

13泽 :光泽

14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太阳渐渐移到正中,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 15 此:指吴育说的话。

16 善求:善于探求。 求: 探求。

17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18精:精细 19粗:粗糙

编辑本段翻译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判断它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吴育可谓善于探求古人绘画的乐趣啊。

编辑本段扩写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画。画的是一丛牡丹花,花下有只猫。他想挂在客厅里,但不知这幅画的真假,拿不定主意。 “吴丞相来了!”家人前来通报。吴丞相即吴正肃,他是欧阳修的亲家,欧阳修连忙上前迎接。 吴正肃进来,看见桌上的画,说:“好画,画的是正午牡丹,作者功力不浅啊!” “你怎么知道画的是正午牡丹呢?”欧阳修十分诧异。

“亲家,你过来看看。”吴正肃指着画上的牡丹,说:“花是张开的,中午阳光强烈,花的颜色有些发干。”接着他又指着牡丹下的猫说:“再看猫眼吧,瞳孔眯成一条缝正是猫正午的瞳孔。如果画的是早上,那么花上带露水,色泽就滋润,猫眼的瞳孔也会是圆的了。” “好画,真是好画。”欧阳修点头同意说:“画家观察仔细,画出了正午牡丹和猫的特点。他一定是位有意义的画家。”说到这里,欧阳修叹息一声,说:“唉,现在有些文人,东西写得不少,但常常连事实也不顾,缺乏崇实的精神,怎么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呢。” 欧阳修说完,连忙叫人把画挂在客厅里,早晚欣赏。

编辑本段寓意

写文章作画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缺乏崇实的精神,就不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

编辑本段问题

丞相吴育是怎样说明古话所画的是“正午牡丹”的? 答:先指出画中所画的牡丹花、猫眼的特征,然后对比说明画中牡丹花、猫眼的特征只有正午时才会出现。 传统吉祥图案之二十八:正午牡丹

正午牡丹

图案:牡丹、猫。 解题:牡丹,落叶灌木。品种很多,花大而艳丽,是著名观赏花。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皇之致。又称「国色天香」。唐刘禹锡诗:「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猫与「耄」谐音。画牡丹和猫隐寓福寿双全。

篇二: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

原文 37.苟变①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③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①,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②,与天下

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④;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⑤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①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②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③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④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⑤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二,翻译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9.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①,亦知是尧,舜而非②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③,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④,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

注释:①奥博:含义深广.②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③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④俊才:出众的才智.⑤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0.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 ng):大坛子.②鞫(j ):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 ):烧

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 2.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

3.取大瓮( ) 4.因起谓兴曰( )

二翻译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原文 41.虹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④.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导读:本篇先写与同事观察虹出现时的情景,后借孙彦先之语,点出虹形成的真正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深入浅出,生动传神.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 )年号,公元1068—1077年.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④绡縠(xi oh );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隔虹对立,相去数丈( ) 2.久之,稍稍正东( )

3.扣涧观之( )( ) 4.都无所睹( )

5.逾山而去( ) 6.则为日所铄( )

二,翻译

1.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

四,《虹》涉及的是___方面的知识,选自____的《梦溪笔谈》.

五,本文说明了虹的变化和______,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回答)

原文 42.陨石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⑤为之传甚详.

导读: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一本《梦溪笔谈》流传至今,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本篇对人所不常见的"陨石"的种种特征作了描绘.

注释:①治平:宋英宗的年号.②震:指雷响.③著(zhu ):附着,着落.④宜兴县:在江苏省.⑤王无咎:人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见于东南( ) 2.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 3.是时火息( )

4.极深( ) 5.尚热不可近( )

二,翻译

1.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第三学月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中山市坦洲华特雅学校2015-2016学年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满分12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 默写古诗文。(10分)

(1)、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 ,遍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4)、《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维“千古壮观”的名句

是 , 。

(5)、把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默写完整。 ,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dì jiào( )的入口。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huāng miù

( )的画面。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4)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

且颈子上还有许多chuāng bā(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B、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C、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D、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真让人津津乐道....。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

名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

制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把“刻制”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

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

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5、句子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4分)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

诚的微笑;若要有 ,请多 ;若要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

有 ,请多 。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

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加点词。(2分)

①余孥一小舟: ②客此:

7.翻译句子(3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

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 ,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二)(9分)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

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

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

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10. 与“何以明之”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3分)

A. 何陋之有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 闻之,欣然规往

11. 请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12.吴公是依据哪两个理由判断画面上画的是正午牡丹和正午猫眼的?从而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

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3.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4分) ________ _ ________ _

14.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 _______ _

15.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3分) ________ _ ________ _

(四)(17分)

杰克的领悟

[美]鲍勃·普科斯

杰克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一直有一个宏大的梦想,就是将他的企业做成全州乃至全国最大的企业。这些年来,为了梦想,他远离家乡,和家人离多聚少,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事业上。

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妈妈打电话过来,告诉他,“贝尔瑟先生昨天晚上去世了,葬礼将在本周三举行。”听到这个消息,杰克的心猛地一沉,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

“杰克,你在听我说吗?”“噢,对不起,妈妈,我在听。只是猛然听到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很多我和贝尔瑟先生在一起的往事。”“杰克,你父亲去世得早,是贝尔瑟先生给了你很多只有父亲才能给予的‘男人的影响’。在他的心里,你就是他的儿子。”

“我知道的。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到他的旧屋子里去,和他待上一段时间。是贝尔瑟先生教会了我木工手艺。”杰克说道,“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木制品公司。”“那么,你能抽出时间回来参加他的葬礼吗?”“我当然要参加他的葬礼。而且,关于贝尔瑟先生,我心中有一个埋藏了很久的谜团,但愿这次回去能找到答案。”

尽管杰克百事缠身,但他还是乘飞机回到了家乡。贝尔瑟先生的葬礼办得很简单,他没有自己的孩子,绝大多数亲戚也早已过世。当晚,杰克和他的妈妈来到了贝尔瑟先生的旧屋子。这座房子杰克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小物件、每一件家具,都能带给他一段回忆。在贝尔瑟先生的书桌前,杰克停了下来。

“怎么了,杰克?”妈妈问道。“那个盒子不见了。”杰克怅然若失地说道。“什么盒子?很重要吗?”“一个金色的小盒子,贝尔瑟先生最珍爱的宝贝,他总是将它锁在书桌的第一个抽屉里,我问了他不下一千次,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但他总是对我说:‘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盒子中的东西,但现在我能告诉你的只有一句话:那是我最看重的东西。’”“这么神秘,那盒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呢?”妈妈皱着眉头好奇地问道。“这个问题就是一直埋藏在我心中的那个谜团。我猜测,可能是贝尔瑟先生的哪位亲友取走了它。看来,我将永远无法解开这个谜团了。”

杰克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家乡,回到了自己的公司。两周后,杰克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看起来很陈旧,包裹上的字迹很潦草,很难辨认,落款上写道:寄自霍华德·贝尔瑟先生。杰克急不可耐地打开包裹,里面果然有一个金色的小盒

子以及一封信。杰克颤抖着双手打开了信:“我谨委托我的律师,在我离世之后,将此盒寄给杰克·班尼特,杰克陪伴了我晚年的10年时光,理应得到我一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信封里还有一把小钥匙,杰克眼含泪水,打开了盒子,盒子里是一块纯金手表,手表背面醒目地镌刻着一句话:“杰克,谢谢你的时间——霍华德·贝尔瑟。”

“他最看重的东西竟然是??我的??时间!”杰克喃喃自语道,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在那段时光里,贝尔瑟像亲生父亲一样,关心他,呵护他,培养他;而作为一个懵懂少年,他所做的不过是经常陪伴在他身边,而这竟然成了一个孤独老人一生中最看重的事情!

与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共享时光竟然如此重要,这成了杰克人生中的最重要的领悟,他取消了未来两天的所有安排。“为什么?”秘书珍妮丝不解地问道。“我需要与我的妻子和儿子共享一些时间。”杰克对秘书说道,“另外,珍妮丝,谢谢你的时间。”

(1)听到这个消息,杰克的心猛地一沉,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2分)

________ _

________ _

(2)“他最看重的东西竟然是??我的??时间!”杰克喃喃自语道,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2分)

________ _

________ _

18. 装在金色小盒子中的纯金手表象征什么?为什么贝尔瑟先生委托律师在其离世后才将它寄给杰克?(4分)

________ _

________ _

19.简要分析小说表达的主题,并联系社会现实说说小说给现代人的有益启示。(5分)

________ _

_______ _

三.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_

篇四:201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评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 ,字字恐成龙。

2. 不堪盈手赠, ?

3.海上生明月, 。

4. ,化去不复悔。

5. ,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7分) (甲文)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记》)

(乙文)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口技》)

6、《核舟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初中阶段学过的“记”还有《 》(1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8、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甲段选文突显了核舟雕刻人物繁多而又逼真。

B. 乙段选文表现了各种口技声音繁多而又逼真。

C. 甲段选文写视觉物品,乙段选文写听觉声音。

D.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8分)

牡丹图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

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宋·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注释:①披哆:展开,散开 ②房敛:花房紧收。

9.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未知其精粗( )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2分)

11.吴育判定“此正午牡丹”的理由,一是“ ”,二是“ ”(用原文语句作答 (2分))

12.文中画的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 的结果。(2分)

二. 现代文(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2分)

成语里的歌声

李一鹏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

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中的板、眼即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

⑤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

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皓月当空,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表现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3.第⑤段“曲高和寡”中“和”的读音是 意思是 (2分)

14.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2分)

15.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句话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 (4分)

16.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介绍“响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

D.介绍“四面楚歌”是为了印证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

17. 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和第⑧段的关系: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18分)

你不知道的上海的天空

文/蔡骏

①我的朋友,著名作家江南说过:“我从未想过在上海定居,因为很难看到天空。” ②我想,看不到天空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习惯站在摩天大厦的附近。

③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外滩附近的一栋大楼。那是三十年代建成的老建筑,就连电梯都是那时的旧物。我和父母的三口之家很小,但有个突出在楼房外立面的阳台,雕花的铁栏杆两边,还有真正的巴罗克风格的罗马柱,就像站在古城堡的塔楼上——( )只有三楼,( )童年的我已感到在很高的地方,抬头眺望对面大楼的屋顶之上,隐约可见外滩海关大厦的钟楼。那时我就想到了一个说法,这里是“外滩的屁股”。杂乱无章的天际线上,我经常看着那里发呆,依稀记得是某个凌晨,我就这么趴在阳台上,看着天空从黑变紫直到泛出鱼肚白??

④不过,那时我也经常住到外婆家里,那是苏州河附近一条弄堂,穿过一道陡俏狭窄的木头楼梯,就到了砖木结构的“过街楼”上。透过地板下的缝隙,可以看到底下的门洞。我特别喜欢爬上小阁楼,趴在屋顶突出的“老虎窗”边,原来那块狭窄的长方形的蓝色天空,一下子变得如此辽阔。眼底是大片的黑色瓦楞,偶尔长着青色野草,再远望仍是层层叠叠的瓦片,头顶不时飞过邻家养的大队鸽子??我常在黄梅天的雨季,趴在阁楼的老虎窗里,看着密集的雨点落在窗上,看着阴沉的天空乌云密布,幻想屋檐下有个小白人随风飘舞,全世界都在风雨中寒冷发抖,只有我在 的阁楼里享受 。

⑤后来,我家搬到六层楼的老式工房,却是在底楼有个小小的天井,可以越过围墙看到天空。原来老房子的邻居送给我们几只鸽子,父亲就靠这几只种鸽繁殖出了一大群,养在天井里自家搭的鸽棚。但为了安全,父亲在自家天井上拉起了铁丝网,就像动物园围得严严实实,鸽子们也就仅仅在铁丝网里飞来飞去。终于,有一天我们放出了一只鸽子,看着它欢乐地扑起翅膀飞出牢笼,消失在狭窄的天空深处——十分钟过去,半小时过去,两小时过去,一天一夜都过去了,全家人都在翘首盼望它回来, 。

⑥中学时到了青春期,不知怎么变得满腹忧愁,常独自跑到学校附近的沪西工人文化宫。那里有个安静的小湖,四周种植茂密的绿树,竟还有个水泥做的丑陋的亭子。我默默坐在小亭子里,四周无人,一片寂静,只有秋风吹起湖面的涟漪,看着墙外楼房顶上的阴沉天空,然后回家在黑皮的小簿子上写篇无病呻吟的小散文。如今,那个地方早已不再寂静,成为了喧闹的小商品与花鸟市场。

⑦因为看了《追风筝的人》,我迷恋上放风筝。在淘宝上买了一副超大的风筝,却发现在市中心太难找到放飞的空地了。于是,我开车把风筝带到郊区——第一次成功地将风筝放

上了天空,发现天空的力量竟然如此巨大,就像有只上帝之手强力拉扯着风筝线,我的每次收与放都是在与高天上的神对话。突然,风筝放到最高之处线却脱开了——正值黄昏时分,脱线的巨大风筝竟化做一个小点,就像一只鹰飞入血色的夕阳之中??

⑧当我们的视野里尽是高楼大厦之时,也许会感觉天空变得低矮了下来。但无论地面上的建筑如何改变,我们生存的天空并没有改变。

⑨我想,无论你在上海、北京、香港,还是伦敦、巴黎、纽约??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空,不同的只是仰望天空的人。

18.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写出正确的字。

隐约可见 陡俏狭窄 层层叠叠 乌云密布 翘首盼望 无病呻吟

其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9.第③段括号内应填上的关联词是( )(2分)

A.不但 而且 B.因为 所以 C.虽然 但是 D.不管 但是

20.联系上文,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是( )(3分)

A.阴暗 温暖B.温暖 安静C.安静 阳光D.温暖 光明

21.根据文意,第⑤段横线上的句子应该是( )(2分)

A.这只鸽子终于被我们盼回来了。

B.不过这只鸽子终究还是被我们盼回来了。

C.但这只鸽子终究再也没有回过家。

D.不过这只鸽子终于没有再回过家。

22.梳理文章内容,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6分)

(1)很小的时候在外滩的老建筑,凌晨趴在阳台上,看着天空从黑变紫直到泛出鱼肚白。

(2)住在苏州河附近弄堂的“过街楼”上,黄梅天的雨季, 趴在阁楼的老虎窗里,看着风雨交加的天空。

(3) 。

(4) 。

(5)在郊区,成功地将风筝放上了天空,发现天空的力量巨大,看风筝消失在空中。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最准确的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为《你不知道的上海的天空》,潜台词就是:我所知道的上海的天空。

B.作者眼中的上海的天空总是隐藏在摩天大楼的背后。

C.视野里尽是高楼大厦之时,天空也就消失了。

D.文章从小写到大,写了几个地方的“天空”,作者眺望天空,其实是在寻找成长与梦想。

三.综合运用能力(5分)

【妙解汉字】

篇五: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下)

原文 37.苟变①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

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③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原文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①,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②,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

二.夫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④;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⑤而不用,

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①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②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③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④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