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16:10 字数作文
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字数作文

篇一:行为改变态度的经历

衡水学院

题目---行动改变态度的经历

姓名:郝佳星

学号:201340119147 班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总是认为“态度决定行为”。特别是在企业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这样的认识误区特别多。比如说,在新品上市的时候,总是内部动员,希望销售部门能够理解新品成功上市对公司的重大意义。再比如说,对于一些能力较强但态度一般的员工,总是强调首先要他们转变对工作的态度,再对他们的绩效做出考核。

其实这样的做法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新品上市就直接制定出清晰简明可执行的上市指引给到销售部门,要求销售部门直接按指引忠实的执行;对能力较强但态度一般的员工,无需强调工作态度的转变,而是直接对工作量化并作出绩效考核。

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态度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啦。态度和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也是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论题。我们只有了解到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才可能了解态度转变的原因,才可能最终把这些心理学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人的活动当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如喜爱某个人,反对某件事等等。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什么是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狭义的行为是指人的外显行为,即可观察到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内隐行为是指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只能间接推断的内在心理活动,例如人的记忆、思考、情绪、意志、信仰等都包括在内了。

在一开始的“新品上市”和“员工改造”的案例里,管理者之所以采取了错误的做法,是因为他们坚信“态度决定行为”,而他们坚信“态度决定行为”,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常常事物的普遍表现为: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所以管理者就会错误地以偏概全,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从而采取了错误的做法。

这可真是很大的认知错误。比如说,中国人在态度上普遍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的烟民数量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有70万人死于吸烟。证据显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而中国人自己就消费世界上1/3的香烟。

同样的还有酒类,还有很多极端的例子。误以为“态度决定一切”而走入极端,可真是害了很多人,也间接的害了很多企业,甚至僵化了我们社会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

平时我们都说“水无常态、兵无常势”,就是说任何时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模型。

在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上,实际的情况经常是:一个人,先有某种行动(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期的行为下来,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比如有个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女人被强盗强抢上山并拜堂成亲(行动),一起生活6年后(行为),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但她不愿离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这么久,她爱上了他(态度)。

再比如说,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使用汽车安全带(态度),却收敛不大,后来制定法律,不系安全带视为违法,并让交警加大了监察力度,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系上了安全带(被迫行动)。过了一段时间(行为),交警不再监察,但人们却觉得这项规章制度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

实践出真知,通过案例,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原理,那就是“行为决定态度”。为了更有效的将这个原理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态度转变的因素,我们发现,态度形成有四个条件:1 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2 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3 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4 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

就好像我们平时去商店闲逛,终端导购送给了我们一包免费的沐浴露试用包(行动),当我们试了它觉得不错(行为),于是开始认真的看它的广告(兴趣/欲望),最终下次去商场的时候购买了这个牌子的沐浴露(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促销活动时倾向于采取营销计划直接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冲击,坚信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会形成他们想要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个具体的行动,长期坚持行为(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下来,逐渐产生兴趣/欲望,是态度转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逻辑推导出一个“介入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就意味着用各种行动/手段/规范使企业员工介入到管理流程中,持之以恒,最终改变企业员工的态度:

行动——行为——兴趣/欲望——态度

运用“介入模式”进行企业管理,企业员工的态度改变就会经历相应的三个阶段:

1 服从。企业员工或是出于本人的意愿,有意识的去理解管理者的目的而主动服从;或是受到管理者制定的企业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被迫的服从行为;

2 同化。企业员工的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开始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管理者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已全部态度

体系相融合;

3 内化。企业员工的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话说回来,管理一个企业就好像管理一个小型的国家,必须用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长期坚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改造企业员工态度或理念的目的。

我们就拿同处亚洲的新加坡来说,新加坡人的素质之高是全世界闻名的,可是有谁知道,这都是“新加坡之父”李光耀长期用严格的法制规范新加坡人的言行举止,让他们习以为常从而达到素质提高的。比如说口香糖,现在的新加坡人普遍认为吃口香糖不环保、污染环境,是不道德的,其实在1992年李光耀颁布了进口及销售口香糖的禁令并严厉执行之前,在新加坡发售的口香糖的品牌达128种,销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到12年后的今天,新加坡人早已习惯了没有口香糖的生活。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里根本见不到口香糖,公共场所也看不到口香糖的残渣。一名22岁的新加坡王姓大学生在网上说:“在新加坡,吃口香糖比召妓还要让人感到羞愧。”

其实,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个人,都需要有规则来规范。“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行为决定态度”的管理理念在一个企业能否得到贯彻实施,最关键的是这个企业的管理是否制度化。中国的企业总是讲究“人情化管理”,认为只要能让企业员工知道企业的理念,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了,实际上这不仅是害了企业,也害了员工。真正负责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是规划企业战略后,还要建立企业流程,即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和规范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让员工在遵守企业流程的同时,逐步转变态度从而认同企业的理念。这样才是真正对企业和员工负责。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是靠不断的提醒甚至法律来保持的。

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态度。

性格决定命运。

篇二: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 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态度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即一种状态或观念。由于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关系的反映,所以态度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客体,总是与态度对象相联系,因此,态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总是针对着某一事物的 [1]。

2.3 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的成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它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正是由于态度具有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才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1]。

2.5 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1]。

3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

3.1 双重态度模型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 Greenwald 和 Ba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 — —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

在此基础上,Wilson和 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3]。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其测量方式和态度改变技术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反思,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1)对相同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2)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较多的动机和心理能量从记忆中去检索,而且只有当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强度能超越和抑制内隐态度时,个体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报告的只是内隐态度。(3)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影响个体的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或并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5)在面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即双重态度并不引起主观的冲突状态或矛盾心理。(6)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评价系统相互独立,前者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后者则影响人的外显反应。(7)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的内隐的消极和积极的评价,即内隐态度本身如同外显态度一样存在着矛盾现象[4][5]。

4 态度的形成

4.1 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某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以及同化和内化的机理作用的结果。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相当时间的孕育过程。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研究,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同化是指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和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1]。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形成后,个体便具有了种种特有的内在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如果形成的态度是正确的,它会促使个体与外界保持平衡。反之,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上的适应性。个体总是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从而对外界的影响表现为吸收或拒绝。

4.2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4.2.1 期望

态度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期望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验证明,凡是能够满足个人期望,或能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都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相反,对于那些阻碍目标,或使期望受到挫折的对象,都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这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它说明期望的满足总是与良好的态度相联系。有人曾对某种种族偏见(态度)的发展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偏见具有满足某些个人期望的功能。例如有些人需要借蔑视其他种族,以发泄自己在生活中压抑已久的敌意与或冲动行为。这说明态度中的情感和意向成分与期望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4.2.2 知识

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一个人的知识密切相关。个体对某些对象态度的形成,受他对该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但是,并不是说态度的形成,单纯受知识的影响。心理学家进行过有趣的调查,他们把调查对象分成两种态度组,即有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特征是:态度分明、无意成分少,情绪色彩低)与无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结果发现前者能够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后者则只接受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

4.2.3 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

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态度的形成是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在遇到相似或相关情况时,人们通常会反思过去的经历,聚焦到 过去的态度上,以往类似经验就会对个人对待新的情境产生情绪反应,影响在新的情境下采取何种态度、行为。

4.2.4 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是具有群体归属感的人,个人为了实现社会化,并从其认同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身份感,就会自觉地融入社会群体,接受群体所公认的看法#观念等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的规范!因此,反过来,群体的约束或规范就会对个体产生制约的作用,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6]。 [6]

篇三: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把党和政府的政治主张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此应该对大学生的态度施以积极的影响。结合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在态度改变的服从、同化、内化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态度是对特定目标的评价倾向,态度系统由一组相互关联的行为、行为意向、态度、信念和情绪共同构成。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提出了态度形成及变化的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本文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就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服从阶段

服从主要是因为外部的压力,既有来自于内心的压力,也可能有来自于外部监督的压力。让教育对象服从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没有真正改变态度和信念的前提下,直接针对其态度系统实施影响,促进对规则和要求的遵守。在服从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起适度的畏惧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说服学生改变某种不良态度,往往是将这种态度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说出来,以引起适度的畏惧感和敬畏感。结合具体案例来开展警示教育,尤其是新近发生的典型案例,由表及里进行原因剖析,揭示出案例的警示意义。在进行警示教育时,注意生动化和形象化,既有理论上的剖析,也要有细节化的表述,使案例鲜活起来。要注意警示教育的次数的适度性,过多的教育会引起大家的反感,某种程度上削弱教育的效果。

2.赏罚分明。奖惩体现出老师或某个组织的态度,肯定什么、反对什么,通过榜样向更多的人施以规范性社会影响,以引导更多的学生至少在表面上认识到如果采纳学校的主导标准或者规范就会获得肯定。榜样的引导作用通过观察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发挥作用,即教育对象通过观察特定对象的行为及其结果,再模仿榜样的行为。奖励不局限于物质的领域,对学生的行为或态度认可也是一种重要的奖赏方法,这种认可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另外,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应该及时对违反者进行惩罚,通过对典型的处罚来引导更多的人为避免被学校所拒绝而努力。在对学生的惩罚方面,要注意不带偏见看待“90后”,同时也不能偏袒。

3.增强教育者的威信。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往往是从认可教育者的形象开始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领导应努力增强可信性与吸引力。尤其在服从阶段,如果没有建立自己的威信,那么就为后面的工作形成了障碍。同样

的要求,由一个权威的人讲出时,服从的比率就会大幅度上升。为此,教育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建设:首先,教育者带头,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其次,教育者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理论路线根底打好了,不管情况多么复杂,形势怎样变化,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教育者还要牢牢掌握学校的规章制度,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这样道理才能讲透彻;大学生是相对比较理性的群体,应该运用双面宣传的方法,单面宣传的方法只会引起他们的质疑。

二、同化阶段

同化阶段是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事而乐于与其保持一致,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在这一阶段,应偏重于情感引导,以情感人、情理结合,使大学生从情感上认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建立良好的关系,发挥顺向引导的作用。情感引导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产生亲和并接受相应的理念时,我们称之为顺向引导,反之为逆向引导。必须在与受教育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校层面要切实解决教育对象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有的学校,后勤服务很差,食堂外包,接受外包的承包方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菜饭质量不高,价格却很高,服务跟不上,师生与食堂职工之间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对立关系;学生宿舍内某个硬件设备坏了,学生多次报修,但始终没有人来修。在这样的环境下,情感引导的手段就难以运用。当然,要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取悦他们,上课专讲学生爱听而没有深度的内容,考试也放得比较松,不少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但实际上是害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那么有趣的,尤其是一些专业课。不能与学生发展庸俗的关系,有的学生放假后返校时会给老师带点土特产,部分老师认为收点没什么大碍,但是长期下去会败坏风气,也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减弱学生的真实情感,使思想政治的效果大打折扣。

2.把爱的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适当地唤起情感和理智的力量。首先,在情感教育的引导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倾听。教师要具有平等的对话意识,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沉着冷静,用心、细心、耐心,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其次,通过细节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如可以在宿舍的墙上贴上所有同学的全家福,这样既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激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内化阶段

内化是把情感认同的信念同已有的信念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教育对象才会具有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分析及吸收能力,才能主动、顺利地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观念。为此应该注重以下工作:

1.政治理论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对大学生的态度产生持续的影响。当前不少大学生在理论学习方面时断时续,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状态,部分大学生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政治理论学习必须制度化,把学习定为一个长期的任务,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方面,“三会一课”是一项基础性活动,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各级党组织不能正常开展,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严格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在严肃的同时增加生动性,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的实效。要注重加强基础性学习,学习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学习;注重学习党史,教育党员继承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增强党性观念;人数不多的会议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人数多的会议,安排相关代表发言,并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研讨互动的良好氛围。

2.开展健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坚持“价值参与”的原则。部分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价值疏离、价值构建的混乱,对既存之社会体制及其思想、观念、文化、道德、法规等持不信任的态度,对外界时而妥协、时而反叛,极力摆脱传统的束缚。为此,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注重活动的内涵,组织大学生在休闲时光里开展一些健康的实践活动,弘扬先进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挥行为对态度和思维的影响。利用所在地的红色文化,把学生们带到现场,通过介绍、看实物、相互之间研究和探讨,增进广大学生对党的感情,促进产生崇高感和使命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大学生在活动中也会接触到一些落后的、消极的东西,不注意引导,就会对受众的态度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态度改变的难度。因此在引导大学生的过程中,要将一定的价值理念渗透其中,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通过报告会、成果展览等形式,宣传活动成果,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对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合理的价值评判,促进积极态度的转变,进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

3.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我说服来达到态度的持久改变。主动的大脑产生更持久的态度,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知识系统中产生了一些令自己信服的观念和论据。在信息接受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功能,引导大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主动创造的信息能够引起心智投入,并且这一投入的产物——认知反应——是难忘的。”①而被动地阅读、接收信息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态度可能会部分或者全部地恢复到阅读、接收信息之前的状态。因此,要发挥班委会、宿舍或者是学生自发的正式或非正式群体的组织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开展活动,活动中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投入,产生更持久的说服效果。

[注释]

①(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邓羽,肖莉,唐小艳,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4.

[参考文献]

[1](美)E.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入门[M].郑日昌,张珠江,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

[2]方元务,王淑江.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1).

[3](美)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M].闾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四:社会心理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 麦独孤 )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 实验室 )与( 现场 )。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 访谈法 ),另一种是( 问卷法 )。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 自变量 )和( 因变量 )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 强制性的 ),二是( 非强制性的 )。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 角色内 )冲突和( 角色间 )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 规范性 )角色和( 开放性 )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 先赋 )角色和( 自致 )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生理 )自我、( 社会 )自我和( 心理 )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 )与( 应该的自我 )。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 品质 )与他们的外在( 行为 )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面部 )表情、( 身段 )表情、( 言语 )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 亲身经历 );二是( 社会学习 )。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向上比较 )、( 相似比较 )与( 乡下比较 )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 行动者 )、( 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和( 行动产生的环境 )。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 改变认知 )、( 改变行为 )和( 增加新的认知 )。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 人际交往 ),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 ),推测与判断其( 内在属性 )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 服从 )、( 认同 )和( 内化 )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 直接性 )和( 情感性 )三个特点。

2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 接近 )、( 相似 )和( 互补 )。

21.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 激情 )与( 承诺 )三种成分。

22.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 )的需要、( 控制 )的需要和( 情感 )的需要。

23.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 本能论 )、( 挫折—攻击理论 )和( 社会学习理论 )。

24.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 工具性 )攻击行为和( 敌对性 )攻击行为。

25.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 社会促进 )和( 社会抑制 )。

26.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 他人 )的服从和对( 规范 )的服从。

27.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 专制型领导 )、( 民主型领导 )和( 放任型领导 )。

(二)单项选择题

1、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D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归因理论研究的创始人是( A )。

A、海德 B、维纳 C、凯利 D、贝姆

3、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D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 B、可信赖性 C、吸引力 D、相似性

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B)。

A、顺从 B、服从 C、从众 D、同化

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种( D )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从众 D、社会惰化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C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7、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C )。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易出偏差性

8、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A )提出的。

A、费斯廷格 B、海德 C、谢里夫 D、凯尔曼

9、“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 A )。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10、米尔格拉姆(1963)的电击实验证明了( D )的存在。

A、中心特征 B、边缘特征 C、从众 D、服从

1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C )。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1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B )。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

13、三度归因理论(cube theory)是由( A )提出来的。

A.凯利 B.海德 C.维纳 D.库利

1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D )。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

15、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和米勒(N.E.Miller)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A.伯克威茨 B.多拉德 C.弗洛伊德 D.班杜拉

16、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C )现象的存在。

A、中心特征 B、边缘特征 C、从众 D、服从

17、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8、罗森塔尔等(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A )。

A.皮克马利翁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19、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D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

20、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们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B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21、卡茨(D. 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 )。

A.功能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D.学习理论

22、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B )。

A.机关的科室 B.集邮爱好者协会 C.学校的班级 D.工厂的班组

23、心理学家雷维奇(P.Lewicki)通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 D )种类型。

A.5 B. 6 C. 7 D. 8

(三)名词解释

1. 再社会化

答: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2. 社会角色

答: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 角色扮演

答:即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4. 归因

答: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5. 基本归因错误

答: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6. 自我设障

答: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7. 社会认知

答: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8. 刻板印象

答: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9. 自我实现的预言 答: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10. 社会比较

答: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11. 社会态度

答:个体对社会存在(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

12. 利他行为

答: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3.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答: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14. 责任扩散

答: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15. 攻击行为

答: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16. 社会影响

答: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7. 群体思维

答: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18. 去个性化

答: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19. 群体极化

答: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20. 偏见

答: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21. 从众

答: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22. 服从

答: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

23. 领导

答:被看做群体或组织中特定的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所在群体或组织和所属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

(四)简答题

1. 简述对应推论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琼斯与戴维斯(Jones & Davis)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有:

(1)行为的社会合意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她是一个不道德(如残忍、无人性)的人。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

2. 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P110-111

答: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变现出来的行为叫服从。服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是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的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3. 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P266-268

答: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消极的后果。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

(1)消除刻板印象。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陷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为不同群体设定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的任务,而非互斥性的竞争任务,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 什么叫宽大效应?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P83

答: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消息,但是人们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的评价,这种现象叫宽大效应。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人们之所以对他人的评价如此宽容,原因可能有:

篇五:2015夏浙大远程组织行为学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业答案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什么是积极组织行为学?

答:组织行为学是运用各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以及成员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被认作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有关积极心理能力的典型代表。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又出现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答:第一,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

第二,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

第三,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

第四,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把观察顺序系统的记录,从而推测行为和态度等。优点: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用方便,弥补其他方法的局限。缺点:被观察者的反应(改变行为、掩饰性的行为),观察者自身的特点(价值观、期望、态度、观察能力、记忆力)的影响。

(2)访谈法:通过口头沟通的途径直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机动灵活、应用广泛。缺点:有效性,需要研究者具有较高的谈话技巧(谈话是一种面对面的说话交往过程,双方相互作用贯穿始终,并对谈话结果产生影响(防御心理)。

(3)问卷法:运用问卷法被研究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答案的研究方法。优点:省时、省力;有很好的匿名性,可以减少被调查者的顾虑;便于定量处理。缺点: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回收率难以保证;答卷质量难于保证。

(4)实验法:运用专门实验仪器测试被试如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当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实验室实验为达到精确性和可控性而牺牲了现实性和普遍性,再加上人工实验室脱离了活生生的组织环境,增加了人为因素,真实性较差,因此,研究者对实验室实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持慎重态度。

(5)案例研究法:以某一典型个体、群体或单位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推而广之。优点:案例研究能够给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观点。通过对研究对象直接地考察与思考,研究者能够进行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但是,案例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难以进行归纳,对案例研究的归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存在技术上的局限和研究者的偏见,案例研究没有一种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方法,证据的提出和数据的解释带有可选择性,研究者在意见上的分歧以及研究者的其他偏见都会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耗费,费时费力是案例研究的现实问题。

4、试论述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

5、简述动机冲突的四种类型。

米勒和霍夫兰德把动机冲突归纳为四类冲突情境:

第一类称为双趋冲突。此时,个体具有分别追求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只能选择其一。 第二类称为双避冲突。此时,个体具有分别躲避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只能选择其一。 第三类称为趋避冲突。此时,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的冲突情景。 第四类称为多重趋避冲突。此时,个体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趋避冲突情景。

6、社会性动机有哪些?

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体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具体说来它包含三层涵义:第一,个人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以期达到理想目标的内在动力;第二,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第三,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克服困难,奋力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

亲和动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在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内在动力或内心欲求。

权力动机。由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所促动的、隐藏在个体行为背后的一种内在力量。

7、气质类型有哪些?每一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气质主要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感受性低,兴奋性、平衡性强,可塑性大、外倾,灵活性高,反应性速度快。

胆汁质:感受性低,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可塑造性小,外倾,情绪兴奋性强。

粘液质:感受性低,反应性强,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情绪稳定。

抑郁质:感受性强,反应性弱,刻板、内倾,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具备这些心理特征性组合的抑郁质其行为表现为:行动迟缓、迟疑,孤僻,敏感、多疑,悲观失望,感情细腻,观察敏锐。

8、结合荣格的内外倾说,试着分析自己的性格类型。

荣格根据里比多的倾向而把人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内倾型和外倾型。除了这种态度类型或一般态度倾向外,荣格还提出了个人心理活动以及解决问题的四种心理功能: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感觉发现事物的存在,思维叙述这是什么东西,给予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名称;情感告知一件事情是接受还是抵制,是否满意;直觉则在不能获得有关现实的信息时,就会产生有关过去或将来事件的预感。荣格利用两种态度倾向和四种功能的组合,描绘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性、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性、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性和内倾感觉型。

9、试述组织该如何合理管理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气质是指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2)气质和工作性质相匹配可以提高职工的劳动和工作效率。

1)胆汁质:应急性强、冒险性较大的工作,如抢险、救护等。

2)多血质的人:社交性、多变性的工作,如销售、采购、后勤、公关、谈判等。

3)粘液质的人:原则性强的工作,如人事、调查、保管等。

4)抑郁质的人:平静的、刻板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如会计、统计等。

(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感情和行为。

性格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与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倾向,取决于个体的性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因此需根据个体性格去安排适合的工作。

能力是指个体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绩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此,组织活动中要注意处理好下列问题:

(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2)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3)人的能力要互补

(4)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10、常见的知觉偏见有哪些?

答: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叫做对比效应。 知觉防御指的是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期望效应指的是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

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11、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在1967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就是将人的行为原因置于三个维度,对认知对象的稳定属性进行推论。其认为处理他人行为信息有三条基本标准:

1.独特性,指行为者的某种行为是特殊的还是在多数情况下一直如此。

2.一致性,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行为者一致。

3.一贯性,指行为者对行为现象的这种行为是一贯如此,还是偶然为之的。

一致性高、区别性高、一贯性低则将事情的发生归因与外部因素;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的话则将事情的发生归因与内部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ner)等人在1972年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归因问题的创始人海德(F.Heider)提出人的行为原因有能力、努力、难度和机遇四种。维纳把海德的四种原因概括为可控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从可控性来看,努力和能力是可以控制的,而机遇和难度是不可以控制的。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难度属于稳定的,而努力和机遇则是不稳定的。另外,从内外源上来看,能力和努力是内部原因,而难度和机遇是外部原因。维纳研究发现,成功期望高的人失败后,更多地把原因归为不努力和不走运。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引起人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并影响人的未来行为。

12、简述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凯尔曼在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态度改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服从阶段,个体表面上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但这只是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得与新态度相一致,在认知情感上却没有发生变化。

2.同化阶段,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某人或某团体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规范,使自己和他人的态度相接近,行为相一致。

3.内化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地改变了态度。

13、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1)不相关。 (2)协调。 (3)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14、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如何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1说服法是一种利用沟通来传播信息,改变认知情感,影响态度,改变行为,使其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在讨论说服有效性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说服者的特征:专业性,可靠性,吸引力;

(2)说服内容的特征:信息内容不要直接与被说服者对抗;信息内容不要与被说服者的观点距离太大;信息内容不要引起被说服者的恐慌;要注意一面性和两面性信息的灵活运用

(3)被说服者的特征:原有态度的的性质,自尊心的强度,性别和年龄,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智力水平的高低,当时的需要

2 角色扮演法是指要求需要改变态度的人去扮演语气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角色(这种行为角色所应具有的态度就是期望拥有的态度),从而达到改变的目的的方法。

3 参与法:人们在参与活动中,其态度往往会改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推销人员会邀请消费者免费试用,还有认知失调的实验也可以说明。

15、结合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素,谈谈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水平

导致人们对其工作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报酬。保持在决定员工的工作满意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报酬能够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但报酬在决定工作满意方面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2)工作本身。工作本身的内容在决定员工的工作满意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工作本身的内容包括:a、工作活动的多样化;b、对工作方法和工作速度的自主权;c、工作的挑战性;d、工作对个体的兴趣吸引;e、工作的成功机会及学习机会。

(3)晋升。工作中的晋升机会对工作满意有很大的影响,是工作满意的一种重要因素。晋升包含了许多关于个人自我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物质性的,又有社会性的。

(4)个人关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工作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每个人都有友谊、爱、归属的需要,这些需要只能在交往中获得满足。

(5)工作条件。工作条件的好坏不仅能够导致对工作的满意或不满意,还能够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

(6)个人的特点。个人的价值观、性格、工作技巧、工作经验和能力也是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素。个人的工作态度取决于该工作对于人的意义大小。

16、简述工作满意度调查的用途

1.诊断组织中潜在的问题。

2.找出员工离职行为和旷工行为的原因。

3.促进组织与员工间的沟通。

4.反馈组织变革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的信息。

17、何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性激励理论也称需要型激励理论,它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推动、引导并且维持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

过程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是在需要型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引导和维持或最后终止等问题。

18、简述过程型激励理论中的洛克目标设置理论

该理论认为目标是行为的最直接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洛克等人提出,任何目标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1)目标的具体性,也即能精确观察和测量的程度;(2)目标的难度,也即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3)目标的可接受性,指人们接受和承诺目标和任务指标的程度。合适的目标所具有的激励作用较大。

19、联系实际谈谈公平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认识失调的基础上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不因其所报酬的绝对值而是受其所得相对值的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