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彷徨后的呐喊歌曲链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22:14 体裁作文
彷徨后的呐喊歌曲链接体裁作文

篇一:在彷徨中呐喊

在彷徨中呐喊

作者:邬吉丽

来源:《学园》2014年第22期

【摘 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启蒙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其中最独具价值的是他的“立人”思想。这一思想为中国人奋起反抗各种压迫提供了最具社会价值和现代思考的基础,也是我们全面了解鲁迅思想的一个窗口。本文以论述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涵和形成过程为主,试图为鲁迅的“立人”思想理清脉络。

【关键词】鲁迅 “立人”思想 内涵 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68-02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鲁迅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精神存在。作为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奠基者和现代文化的立法者,鲁迅和鲁迅思想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诸多观点中,鲁迅尤以“立人”思想的提出而最具伟大意义。

一 鲁迅眼中大写的“人”

古有成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必除去“志同道合”的意义外,其间还应包含着封建传统教育观念下的人伦意义,那就是凸显中和之美,以中庸为纲的为人处事之道。鲁迅对这种“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破坏人的个性发展、束缚人的思想解放的思想传统大为否定,他将“汝为国民”、“汝为世界人”等使人“不敢标新立异”的观点排开,从“类”和“群”中提炼出“个”的概念,作为其“立人”思想的前提。

首先,鲁迅认为这个“人”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人,人的个性性格、思想意识和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是生存环境决定了人的面貌,所以这个“人”不是观念中的、空口谈论的人。所以,在这一点上,鲁迅的“人”相比于梁启超等人脱离实际的“新民”说更有现实意义和现代观念。

鲁迅注意并正视这个问题:人包含着双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因而人既是精神的又是肉体的。他的“立人”思想与“新民”说相比,考虑的不只是“立人”和“立国”的关系,而更强调于“人”的建构,因而他的“立人”思想又与经济革命、政治革命和大众思想革命联系起来。小说《伤逝》和杂文《娜拉走后怎样》就是对经济革命的思考,在肯定个人权利的同时,个人欲望的合法性被鲁迅提高到很重要的位置,他认为人的解放就应当包括经济的解放;小说《药》《阿Q正传》和杂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中涉及到他对政治革命的态度,他说“革命其实是并非叫人死而是叫人活的”,所以他号召人们要做真正的勇士,对于破坏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事物,“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都要“踏倒他”。

全面、具体地理解“人”的内涵,是鲁迅提出“人”的概念的首要前提,因而他的作品中塑造的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促成其性格和命运的特定生存环境,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阿Q,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魏连殳,受苦受难、愚昧无知的祥林嫂等一系列人物,无不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描摹出来的。从那些真实的社会图景的再现中,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鲁迅对于“立人”的迫切要求。

其次,他认为这个“人”应是个别的、个体的人,有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能力,而非待在群体中做看客。鲁迅认为,一旦把人归为“群”,那么社会的发展便很少会有希望。当时的处境下人人自危、陈腐守旧的“群体领袖”们更是使出各式手段维持现状、保住自己的权威;而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充当了“看客”的角色,只要被惩罚和嘲笑的人不是自己,那么面对别人的痛苦便心安理得地抱着猎奇的心理,殊不知自己也只是处于“暂时做稳了奴隶”或“连奴隶都不是”的境地。鲁迅向来痛恨看客们的自私冷漠,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他点出了这些人的本质危害,正是在这种“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的中庸思想影响下,国民逐渐养成了“坐山观虎斗”的逃避性格,这便使得千年来的中华民族成为容易被欺侮、被颠覆、被毁灭的民族。所以,要消除这样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群”打散、打烂,逼着人有新异的想法,渐而使他们自觉地转变想法。只有如此,人才能“以己为中枢”,思想行动全凭自己的意志去裁决执行、无须对着锈迹斑斑的“铁屋”的墙壁抬头聆听头顶的号令。

如此一来,“立我性”也绝非难事,一旦自觉摆脱了对于他者的依附和崇拜,那么个体生命必将处于自然状态,深推开去,“人”将为真的人、大写的人。不仅如此,鲁迅还提出:“解放之后的个体不应该成为游离的飞尘,而应该承担起继续解放和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的责任”。可见,鲁迅提出的“人”不是“个人主义”的“人”,个人意志与社会矛盾并不矛盾。最后,人的终极意义也将自然显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导力量将是“人我相通”、“物我相通”,那个时候,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都将强盛和平。

二 鲁迅“立人”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立人”是鲁迅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指向,从1907年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立人”的命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鲁迅几十年如一日,都为这一目标而奋斗。然而,鲁迅人学思想有一个生成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融汇着不同的思想资源,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因素。正是从对比和分析中,我们发现了鲁迅的“立人”思想在中国具有绝对的独创性和超越人类历史进程的现实意义。

1.日本留学时期:“立人”思想的初建

考察鲁迅人学思想的生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他在南京时期对进化论的接受,但是,鲁迅的人学思想的自觉建构却是在留学日本时期开始的。正是在那时,他开始思考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然后接连发表了《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力诗说》等文章。

回顾当时中国思想界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对鲁迅的冷静和深刻肃然起敬。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正在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仍梦想着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在两种政见的激烈论争中,鲁迅关心的不是变法维新或排满革命的问题,也不是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的问题,而是启蒙立人。因为在他看来,欧美之强,根本在人,中国之衰,根本也在人。只要国民性不变,即使身体强壮,也不过是杀头示众的材料;即使掌握了先进的武器,也只能去欺压弱小;即使进行了政治革命,也不过是在同样的舞台上重复演出陈旧的历史剧。因此,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关键不是在坚船利炮,也不在变法维新或暴力革命,而在于启蒙立人。

虽然在鲁迅提出“立人”思想以前,严复、梁启超等人都思考过“新民”问题,但鲁迅的建树在于强调不立人、不“尊个性”、不拔除奴隶之根性,就无以立国。在梁启超看来,只有新民,才能保证政治维新的胜利,才有新制度和新国家。他关于人的思考只是关于国家和民族问题的思考的副产品。确切地说,新民只是手段,目的是国,而不是民,更不是单数的“人”。所以鲁迅立足于具体的单个的人的“立人”思想便具有超越政治和历史的伟大意义。他立足的不是国家这个社会机器,而是由全部的个体的“人”组成的民族和民族中的个体。

尽管当时鲁迅的“立人”思想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但还不是很成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鲁迅把“立人”的价值和意义落在“兴国”上,而没有看到“人”的单独的意义。这个不足在其后的思考中有所改进。

2.“五四”时期:思想建构的完成

早在留学日本时期,鲁迅就以“尊个性”超越新民思想,经过十多年的磨砺之后,他走上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前沿。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走上了彻底的反传统道路,同时也与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他不再以强国的意义来证明立人的合法性,而开始把“人”单独作为一切思考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点,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个人权利的合法性已经无须任何他者证明。

按照胡适等人的看法,新文化运动就是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鲁迅以经久思考的答案给出了最具现代性本质的回答:人。正是这一回答使他与新青年的领袖们不谋而合。“五四”运动中,鲁迅致力于对旧文明的批判,而他的目的就是人的解放。鲁迅最早的杂文集《坟》中首先收入的是两个演讲稿:《我之节烈观》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两篇文章分别从两性秩序的角度和长幼秩序的角度对旧道德进行了颠覆,提出了新的伦理观念。这两篇文章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明确的人学立场,鲁迅从个体生命出发,对不合理的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批判是激烈而彻底的,否定是整体的。这种全盘否定的批判常受时人之讥,然而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我们应看到鲁迅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做过一系列思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指控的。“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就是鲁迅

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概括和评价。无论是以艺术形象进行象征性揭示还是以直白的叙述和议论进行表达,鲁迅反复强调:“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代,却是数见不鲜的。”正是因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鲁迅要以彻底的颠覆精神号召人们拆除一切阻碍“人”的发展的事物,旧文化、旧道德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他批判的对象,对于这点,我们要以十分的态度去理解鲁迅。

三 结束语

雅各布·布克哈特说过:“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意志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欧洲,这层纱幕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被打破,而在中国,这层纱幕却由铁丝织成,而且由权力护卫。唯有拿起斧头用劲地砍,才有可能给这“铁屋”凿出洞来,鲁迅和他的同道者们所进行的就是凿破这层纱幕的搏斗。

鲁迅以他振奋人心的“立人”思想,唤醒了“铁屋”内外沉睡或清醒着的人,让他们自觉地争取“人”的价值和尊严。无论时代以怎样的速度变迁,对于“人”的理解如何地改变,“立人”的思想将会与时俱进,因为社会就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

参考文献

[1]李新宇.鲁迅的选择[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17、67

[2]梁启超.新民说,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4

[3]胡适.新思潮的意义[J].新青年,1919(1)

[4]〔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5

〔责任编辑:李锦雯〕

篇二:彷徨中的呐喊

彷徨中的呐喊

刘东晓

摘要:

《彷徨》和《呐喊》是鲁迅先生所著的著名小说集,鲁迅关心知识分子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两部小说中创作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因为他们来自于不同时代,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鲁迅在作品中批判了他们人性的弱点,批判了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希望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在这篇论文里,我将从创作背景、人物形象等方面进一步阐释这两篇小说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人物形象,思想,反封建

创作背景:

1、《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是这本书的自序。由于当时的革命情绪高涨,所以鲁迅在《呐喊》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希望,使作品尽量闪现出亮色。

2、《彷徨》是在"五四"退潮之后完成的。当时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复古势力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疯狂的反扑,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有右翼开始分化出去,中间派处于动摇彷徨的状态。

作品分析:

1、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

彷徨后的呐喊歌曲链接

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其目的就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2、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孔乙己》

《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摸,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在孔乙己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的淳朴善良,亦有读书人的古板迂腐,这是

深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的结果,鲁迅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鞭挞。

3、“‘尔础高老夫子’?谁呢?你么?你改了名字了么?”黄三一看完,就性急地问。 但高老夫子只是高傲地一笑;他的确改了名字了。然而黄三只会打牌,还没有留心新学问,新艺术。他既不知道有一个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又怎么说得通这改名的深远的意义呢?所以他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

----《高老夫子》

《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被牌友们戏称为“老杆”,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整理国史的所谓“脍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为学贯中西了,“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其实他是一个只会打牌,听书,跟女人的无赖,他为了去贤良女校看女学生,便应聘去教书,而因为胸无点墨而当众出丑便辞去职务,大骂新式教育。

高老夫子其实是假道学、伪君子,他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形象分析:

通过上述的三个人物,我们可以将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特征大体上总结为三类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以《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为代表,以及《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以《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为代表,以及《肥皂》中的四铭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为代表,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作品意义:

从鲁迅有了“立人思想”的时候起,他就特别地关注知识分子,他希望知识分子觉醒起来,自觉地承担社会所赋予的重任。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地位。鲁迅认真地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他明白了知识分子与劳苦大众一样处于社会的底层,批判了造成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封建制度。

鲁迅从来不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将知识分子的这些弱性与缺点一丝不苟地剥给人们看。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他对知识分子的批评,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自身的弱性,以便更好地担当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时代意义:

有人说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只能作为时代的留影让我们来品读了,其实不然。现在的知识分子与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虽然处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基础之上,但在精

神和对生活的态度上仍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现实生活中,好吃懒做,对生活缺乏信心,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人还大有人在。而在鲁迅的文中,即使是落后的知识分子,也有闪光的地方,如孔乙己虽然麻木不仁却有着善良的本性;吕纬甫虽然走上了失败道路,他们在梦想开始的时候却积极进取。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借鉴他们的优点,遗弃他们的缺点,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结束语: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他青年时代办《新生》杂志失败后,陷入有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中的大寂寞。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看见自己”了,明白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看见自己”,正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开拓出了他一生精神历程的正确起点。这些作品正是对中国人人性反思和向黑暗反抗的结晶。

总之,一个明白人!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周围世界是怎么回事;自己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自己从“本能的人”提升为“自觉的人”、清醒的人、“真的人”!这也正是鲁迅的信仰与理想,也便是“彷徨中的呐喊”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中国华侨出版社《鲁迅全集》

百度百科:“《彷徨》,《呐喊》”

杜一白:《论鲁迅的知识分子》

篇三:彷徨与呐喊

彷徨与呐喊

青春易碎,经不起拾掇。——题记

彷徨篇

每当细细冥想,心头诸多事儿总是难得抹去。顿时有些哽咽。还不是,一路走来,坎坎坷坷,当然有道不尽的辛酸抹不尽的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与其斤斤计较过去的得与失,不如趁着此刻的大好年华拼上一把。

阔别那个熟悉的养育我的地方,踏上远远的求学路。我是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当然会有很多歆羡的目光。殊不知此刻的我却有显犹豫。十年寒窗,虽然有个不错的结局。却要面对的高昂的费用和大多数人的质疑。我彷徨了!脑海中千千万万个思绪相互碰撞。几番周转,还是决定了。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去面对陌生的人,去做从来没做过的事。这是怎样的一番挑战,我有些来自大山深处的那种怯弱。

有人说大学其实就是和梦想有关。孕育梦想,实现梦想或者毁灭梦想。任何人都不愿意做最后者。对,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梦想,特别是来自大山的孩子们。那可是经不起梦想的破灭的。我小心的呵护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就那样如预期的接触着人和事和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就这样我又彷徨了!我是可能不了解五湖四海的兄弟们,我是可能不了解人情世故,我可能更是不了解爱情与友情的区别,我可能是不知道大学该学些什么。慢慢的要与整个世界都格格不入了。我可怜的人儿,不如丢掉那些所谓的青涩,不如放弃那些所谓的尊严,不如暂时搁下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是,这不是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所有的气魄,不是大学时代中的我们的妥协,更不是青春年少的我们应有的态度。

呐喊篇

青春,这朵娇艳的花儿。如果不精心呵护就枯萎了。问谁又舍得这朵一辈子只开一次的花儿匆匆谢过呢?好想一如既往的在篮球场上打个天昏地暗,好想一如既往的飞奔在操场上,好想每天都精力充沛。呐喊吧!骚年。我们是有梦想的人。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渴望!

大学时光也一如白驹过隙,飞逝匆匆。逝去的日子,我是收获了些什么?不必再声讨自责自己。有人说青春的时光有的是用来浪费的。呵呵!没有迷茫又哪里来的清晰呢?过去的过去全当乐观面对泰然处之。

渐渐的我开始懂得专业上的东西,这可是以后的饭碗。全神贯注的听讲,认真的完成作业。是否从迷茫中已经快要找到那份清晰。该玩玩,该做做。愈来愈看的清是是非非。然后,就开始认识到自己,开始认识到最初的梦想了。这才是应该有的大学吧。学术的殿堂,孕育梦想的地方。

偶尔下下决心,不那么远那么大。于是就切实的去完成了。偶尔泡泡图书馆,给自己的思想加加油,理想润润道。偶尔呆呆的忘着题,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期待着大学应有的生活,伴着度过青春。我们或许都想听到内心的声音,不想走上迷途。那么,给自己一份自信,呐喊吧!没关系,你还是原来的你,只是沿途上的大雾蒙蔽了你的双眼而已。

青春果真经不起拾掇。不要到该说“青春再见”的时候了,才后悔错过那么多的机会而追悔莫及。我们其实都清楚着自己的梦想,那么就要敢于面的路途上的坎坷。话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不要再有所疑惑。我们的青春路上要充满激情和理想。我们的青春路要愈来愈好,愈来愈长。挥鞭从此启程,路上天气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篇四:论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

论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

作者:宋梓童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6期

摘要: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其所表现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手法,亦成为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最初探索。此文就以《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为分析对象,对中国现代文小说的开端进行全面的解析。

关键词:呐喊;彷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

作为中国现代文历史上的伟大作家鲁迅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开始参与到中国的文学创作之中,而且还见证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发展进步的过程。这两本小说集所表现的艺术形式以及运用的创作手法,为中国后来的白话文创作开拓出崭新的局面,亦成为后来的作家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基础。

一、独特的题材

独特的题材是《呐喊》、《彷徨》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在鲁迅创作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的年代,中国还深陷封建主义思想的统治力无法自拔。落后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坚如磐石的封建教条也束缚着人们的意识。面对着麻木、愚昧的国民,鲁迅痛心疾首,于是决定以小说唤醒人们的意识。在这样的意识领导下,鲁迅所选的作品题材也显示出几大特点:病态、悲苦、绝望和抗争。

《祝福》里饱受封建主义思想摧残而一步步走向灭亡的祥林嫂,《阿 Q正传》里欺弱怕强狂妄自大的阿Q,《药》里拿英雄的鲜血去治病的愚昧与残忍,《伤逝》里孤意追逐昙花一现的爱情而终究逃不过欺压凌辱的子君,都显示出了鲁迅通过旧社会里思想极度封闭、精神愚昧至极的人们的心理和命运,来反应当时病态的中国现状的独特视角。作者站在了现代中国人的角度,由内心到外在、全方位深层次地对当时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写实性描述,并且不做丝毫的掩饰和包装,而是赤裸裸地深度挖掘、展现人物的心理世界。所以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彷徨,为这残酷的社会现实而彷徨,为民族的去向与前景而焦虑。这是在绝望的境地里产生的反绝望意识[1],它促使人对黑暗的社会宣战,摧毁一切旧物,涅槃重生。

二、互动的结构

《呐喊》、《彷徨》里存在着两种非常明显的结构模式,在此以两部小说集里的作品为例诸葛分析。

1.“观望”与“被观望”的结构特点。在这两部短篇小说集里充满了这样的情节:一大群人观望着一个人。这里的“观望”并不仅仅指简单的看,而是一种审视,用现代化来说就是围观。《祝福》里祥林嫂因为孩子被狼吃了伤心欲绝,四处找人哭诉,而周围的人也乐于“倾听”,并且都在一阵唏嘘中“满足的去了”。在这段情节里,祥林嫂周围的人们就是观望者,而祥林嫂悲惨的经历则是被观望的对象。再看《药》,人们像看热闹一样地凑到菜市口,看夏瑜是如何被斩首的,他们拥挤着伸长了脖子,饶有兴致的样子仿佛在看一场戏剧。在这里,观望与被观望的结构更加明显。类似的结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描述中,作者显然将观望者与被观望者都批判了一遍。这里面隐含了对麻木、愚昧的观望者的讽刺和无奈,也包含了对夏瑜这样的盲目革命者以及早期鲁莽的民主革命本身的怜悯与批判。

2.逃避的结构特点。且看《在酒楼上》,吕纬甫由一个满心斗志改变中国的青年人变成了颓靡不振的酒客,他对生命的消磨和对信仰的放弃就是一种逃避。而文中的“我”在告别老友后赶忙迎着飘雪往回走,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逃避绝望的现状,逃避社会压力下无处逃生的思想境遇。再看《祝福》,“我”在祥林嫂的询问下慌忙逃脱,而后又慌忙离去的行为,显示出了“我”对故乡强大而可怕的思想束缚,以及自己内心深处与其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恐惧,于是“我”的离去也就毫无疑问是一种逃避了。还有《孤独者》中的“我”以及《故乡》里的“我”,在封建思想的极度压迫下都终究无法免于逃避的结局。

三、情节的设计

《呐喊》、《彷徨》的情节设计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里,鲁迅就借鉴了外国文学驾驭情节的方式,首次采用了日记体,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来说实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小说里作者突破了传统的章节式叙述方式,以主人公的思维变化为线索,以主人公的视野为角度,将其看到的一个个场景和心里的情感变化记录下来,环环相扣。

四、手法的创新

《呐喊》、《彷徨》的表现手法也有很多创新之处。

1.象征与浪漫主义手法。鲁迅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开放姿态,比如《狂人日记》中的“黑屋子”和疯狂者的形象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而对于不吃人未来的渴望则用到了浪漫主义手法;《药》中的“药”和“病”也是象征手法,象征着当时的社会已经被封建思想腐蚀到了病态的程度。[2]

2.人称的灵活运用。《狂人日记》里,作者打破了传统文学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平述故事的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往日文学作品作者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方式,将自己代入主人公,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幻想、揣摩周围环境等深度的情感表白。这样既增加了作品的可读

性,也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故事情节。作者同时巧妙地将人称转换了一次,就是在对“我”表述上分别运用了“我”和“余”两种形式,这也的落差亦完美地展现了主人公不同的状态,给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3.语言的艺术。《阿Q正传》里的语言就颇具代表性。作者运用了大量夸张的反语来暗讽人物的性格和周围的事物,对阿Q使用“精神胜利法”时一系列举动的描述就是例子。这样的黑色幽默亦增加了整部作品的悲喜剧色彩,于嬉笑中透出深沉的沧桑与悲凉。鲁迅的语言同时充斥着批判性,犀利的描述、精悍的语句和文白的混搭,使得他的文字犹如锋利的刀锋,刺向了昏暗的旧社会,亦刺向人们麻痹的内心。

4.人物的典型性。鲁迅对小说人物的选取也格外考究。《阿Q正传》里的阿Q就囊括了旧社会小人物的所有特性:自尊自大、自欺欺人、欺负弱小。《祝福》里的“我”也代表了在精神枷锁的禁锢下,意欲挣脱旧思想的束缚,但实际上却与旧社会藕断丝连的知识分子们。作者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刻画,实际上是对旧中国社会特征的全面生动的表现。

以上就是对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的讨论,其实这两部作品所表现的特点远不止这些。人们只有将作品本身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才能进一步剖析它们的写作技巧,并且获得内在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汪辉. 《“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质》[J].无地彷徨,1994. 384-419.

[2]冯香红《解读中鲁迅的反封建思想》[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2):19-20.

篇五:《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 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 鲁迅 小说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正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前者带有更多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呐喊声音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的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后者流露出作者忧郁彷徨的情绪,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封建余孽并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软弱性,显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一、 这两部小说的的内容题材

(一) 、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深入描写。

农民问题是鲁迅小说中提出来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920年8月,鲁迅写的《风波》,是第一篇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它取材于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直接联系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小说通过辫子去留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风波,批判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揭露封建顽固派妄图复辟帝制的反动性,说明农民的觉醒还有待于教育等问题。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就是塑造了农民典型形象的《阿Q正传》和《故乡》。《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作品。作者通过阿Q悲剧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罪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经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乡》通过闰土前后形象变化的对比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写出了农民在兵匪豪绅的重重压榨下日益贫困的灾难。《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最悲惨的典型来塑造的。这个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吃人本质。

鲁迅的小说善于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展示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出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在鲁迅之前,还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那样以平等态度对待农民,还没有一篇描写农民的作品像鲁迅作品那样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展示了如此深广的历史图景。

在七斤、闺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身上,作品不仅表现了作为劳动者的农民的美德,还以更多的笔墨,反映了由于经济剥削而受到的肉体上的痛苦,描绘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农民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据鲁迅的理解,没有启蒙主义的革命教育,农民不摆脱封建主义的种种思想影响和毒害,是无法彻底翻身的。因此他除了描写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外,也深刻地批判了他们身上的各种弱点:冷淡、麻木、不觉悟、不团结,甚至把别人的痛苦当作鉴赏和娱乐的材料。

(二)、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着重描写。

鲁迅以利于民主革命和寻求解除人民苦难的力量为出发点,描写知识分的形象,在“五四”到一九二五年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大致可分以

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前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产物。这类知识分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处于这个阶级的底层,终生潦倒没着落的人。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另一种是身处上流社会,仇恨一切新事物,疯狂咒骂“五四”新文化,宣扬复古倒退,积极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效劳的人。如:《肥皂》中的高老夫子,《兄弟》中的张沛君。鲁迅通过这些典型揭露了封建知识分子以“清高”的外衣掩盖着腐朽的资产阶级本性,揭露了封建复古派的反动本质,对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化运动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类是从辛亥革命以前到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带着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革命高潮中,这些是首先觉悟,有志气,有作为,有民主革命的思想,敢于斗争的民主革命战士。但在革命低潮时期,封建黑暗势力依然强大压迫着的时候,他们却软弱了,有的甚至妥协了。如:《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中的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和子君,他们都是辛亥革命以后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知识分子。第三类是接受了“五四”思想,有作者的影子在内的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一件小事》和《故乡》中的“我”,便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还塑造了对反封建争民主的重大主题起重要作用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如:《狂人日记》、《药》和《长明灯》里的“狂人”、“夏瑜”、“疯子”。

通过对鲁迅所描写的几个方面的人物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作品歌颂了革命者的同时,批判他们脱离群众,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问题;对于农民,作品揭示出他们不能不革命的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可是封建阶级的思想和传统势力却把他们紧紧地束缚住,不解脱这些束缚,不启发他们的觉悟,中国革命不可能胜利的问题;而知识分子呢,除了封建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外,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分子,但他们带着个人主义的思想,行动往往是软弱动摇的,当他们没有和工农群众结合以前,他们是一事无成的。知识分子的自由,解放等问题,都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这就是鲁迅从被压迫群众的角度,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几个重要阶级、阶层的命运和动向以及所做出的艺术上的结论。它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度成就。

同时,他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表现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二、 这两部小说反映出的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鲁迅的写作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鲁迅根据现实生活的逻辑,客观地处理小说的主题,安排小说的情节,刻画小说的人物,因而他所写的小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鲁迅的现实主义植根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且自觉地与革命前驱者取同一步调,以发展的观点观察生活,思索生活,描写生活,因而使许多作品在严峻的现实解剖中时时闪烁着明天的亮光。鲁迅的现实主义,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优点,吸收其中人民性和爱国主义成分,另一方面也接受世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养分,所以,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比世界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更高、更新、更深刻、更富于战斗性的特色。

鲁迅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是唾弃还是赞扬,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他宣判了封建主义的死刑,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同时对广大农民的革命觉悟寄予殷切的期望。在《狂人日记》里,作家以“吃人”两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在《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离婚》等篇中,鲁迅以极端嫌恶与鄙视的感情去揭发地主老爷的凶恶和可憎的嘴脸,无情地暴露他们的丑恶灵魂与罪恶行径。由此可见,鲁迅反封建是彻底的,革命是坚决的,战斗是勇猛的,这是一般批判现实主义所不可能做到的。

(二)、在选材和题材的开掘上是严谨深刻的

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所谓“严”的原则,就是要站在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生活出发,精心选择有社会意义的,有战斗力的,能反映时代特点的题材。题材选好以后,要加以处理。赋予它深刻的思想意义,使之发挥最大的战斗作用,这就是“深”的原则。如:《药》写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用人血馒头治病与革命者被害,本是各不相关的事,如果单单叙述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病教儿子命,吃人血馒头,顶多不过表现他的落后无知,不可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然而在鲁迅的艺术雕刀下,进一步的“开掘”,把一个革命者的牺牲与用人血馒头治病,各不相关的事联系起来,揉合成一个故事整体。夏瑜一腔热血为穷人,却不但不能救穷人出苦难,还不能被穷人所理解;夏瑜烈士的鲜血在敌人的屠刀下飞溅,却被善良而穷困的华老栓们争

着吞食。这一幅经过鲁迅深刻开掘,精心构思和着力渲染的奇妙的艺术图景,是怎样的一幕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这不但表现了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人民的愚昧、麻木无知,而且表现了革命者的寂寞和可悲的命运,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沉痛教训,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旧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

(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杂取法”

鲁迅写人物并不是用一个现实人物,而是采取很多类似的现实人物做模特儿。他认为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有二:“一是专用一个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作者一向采取后一方法。他多次说过,他的人物模特儿,“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里所谓的“杂取”和“拼凑”,不能理解成互不联系的人物性格的杂凑。人物的社会属性,性格特征及其复杂的内容,是经过作者的长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之后,集中刻画一个人物。这样,艺术的真实比起生活的真实来,显得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例如:阿Q的形象,有很多取材于谢阿桂,偷窃东西去卖;舂米的动作,则取于谢阿有;向吴妈求爱,是取于破落子弟桐少爷。这样,把各方面的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概括在阿Q身上,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一个表兄弟,一向在西北游幕,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躲避,整天疑神疑鬼。鲁迅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把此人的“迫害狂”同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联系起来,灌输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使其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从鲁迅关于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有模特儿这一信条和创作实践来看,鲁迅是多么坚定地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的原则。

(四)、选材独具匠心

在取材上,鲁迅善于通过高度的概括,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反映出巨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鲁迅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要求艺术创作给人以新鲜的印象,同时又有新鲜意义,不在于逞奇猎异,而在于深入生活的本质。

鲁迅的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深刻主题。

《风波》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