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对学校说再见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20:23 作文素材
对学校说再见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和母校说再见-毕业作文

和母校说再见

·温奕潼

明天,我就要小学毕业了,我是多么舍不得啊!因为,美丽的母校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再见了,我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之间那一段浓厚的友谊。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你们伸出友谊之手,帮助我克服难题;当我生病时,是你们伸出关爱之手,给我补课、给我安慰……我永远忘不了你们,我亲爱的同学。

再见了,我敬爱的老师!从我踏进学校的大门开始,您就给了我无尽的关怀。记得那一天放学,倾盆大雨说下就下。没带雨伞的我茫然地站在学校门口,想冲进雨中,与雨搏斗,可是又怕单薄的身体抵挡不住雨水的冲刷。妈妈肯定又是加班,只顾工作,不管我的死活。我越想越生气,站在门房里直跺脚。这时,老师您来了,您那双明亮的眼睛温柔地看着我,似乎把我内心的一切都看穿了。您立刻把手中的雨伞塞到我的手中:“快拿着,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老师,我不要。我……”您笑盈盈地说:“老师家近,我跑快点就行,不要担心我。”说完,您就冲进了雨中。我撑着这把充满爱的雨伞安全的回到了家,心中充满了温暖。老师,您无尽的关怀让小小的我也懂得了爱,我永远忘不了您。

再见了,我挚爱的母校!绿草如茵的操场,我曾在这温暖的怀抱里打滚嬉戏、尽情欢呼跳跃。擅长短跑的我也在这宽阔的胸膛里,为

班级争得了多次荣誉。窗明几净的教室,我曾在里面读书写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勤学好问的我在这里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茁壮成长;五彩缤纷的花圃,我曾为你的容颜倾倒,你所散发出的迷人芳香令我心旷神怡,你使我受到了美的熏陶……我永远也忘不了您,我挚爱的母校!

母校啊,您将是我一生中最美的回忆!

篇二:关于毕业的作文:毕业了,说再见

关于毕业的作文:毕业了,说再见

出教学楼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有浅浅的忧伤,我环视四周,轻轻叹了口气,该走了,是啊,该走拉。

今天是高三生离校的日子,没有预想中的快乐和欢畅,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失落。三年最美好的生活就这样匆匆从指尖流过,我用力将五指闭拢,也依旧无法将时间拦住。午后的风有些灼人,紧紧的贴着我的身体划过,那是一种狂燥的气息,突然我的脸上凉凉的,我告诉自己那是汗,但它真的是吗? 我摇摇头,我是个太过感性的男生,确最终成为了理科生,是命运吧。 突然我转过身,逆这人群飞奔起来,看起来像个疯子。只有我知道,我要回去走走以前的路,即使见不到想见的人,看不到曾经的曾经,至少我的心会坦然。

前面是田径场吧,我放慢了脚步。现在已经不记得是多少次假装路过从这里走过拉,LENMON每天都要从这里走过,我只会迎这她走过去,即使只是一声:“冰蓝````’仅仅是这样就足够拉。嗯,就是在这条路上,我陪她书心事,看月亮``````她是个太过优秀的女孩,就像童话中的公主,而我永远只是一个小贵族,即使我再怎么努力,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小跟班吧。

向前走该是花园了吧,“冰,你别傻拉。你又不差,何必老是吊死在一棵树上。”“你傻啊,LENMON那么优秀,你们不可能拉。”没次陪那两个小孩散步她们都会说上面的话,我只有沉没,我还能说什么呢?只有浅浅的回答,等到高考后吧,我要到异乡谈一长真正的恋爱。可是我明白的,我是个太过于执着的人,我没有办法如此坦然的面对我的第一次爱恋。

满园的紫罗兰开得很眩目,我想它们也在笑我吧。是啊,永远的口是心非,永远明明想送她回去,却永远拒绝她的请求,只会傻傻的跟着她,直到她上楼。在她面前我永远只说别的女孩的好。在她告诉我有人要她做女朋友的时候,我永远装做不在乎,然而我真的不在呼吗。其实她的好,我都知道,只是,我``````

终于还是会来到学校门口,我笑了笑,有点苦,即使这里有再多的回忆,也让他们随着这六月燥热的风散去吧,不要再寂寞,不要再忧愁,和它也和她挥挥手。毕业了,说再见。

篇三:关于高考作文阅卷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天津市的高考作文阅卷,也可能是我最后的一次了。按规定,45岁是阅卷教师的年龄上限,重要成员可以例外;我今年刚好45岁,又属于绝对不“重要”人员,所以以后要和高考阅卷说再见了。今年的这个机会,我要好好珍惜。

6月10号上午8点到南开天大第二教学楼集合。有几位是比较熟识的朋友,每次市教研活动都要碰到,免不了彼此寒暄,然后大声地打哈哈。与老友相见,是参加高考阅卷的意外收获。

首先由阅卷组长老师对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做具体解析。主要谈了两点:

一、对试题的评价,主要引用了天津招生考试院有关专家的说法,认为今天的作文题“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他解释说,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这样的命题是应该肯定的。当然我小声嘀咕,您怎么不看看网上的批评意见。

每年的作文题一面世,官方的评价与民间的评价往往是“关公战秦琼”,根本找不到对接点,除非出了浙江省那样的“低级错误”,官方才会在无可辩解的情况下“予以致歉”。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题真的像组长说得那样完美吗?我个人的意见是,导语完全没必要,不许以“学而知之”为题的要求没道理,因为任何“知之”都离不开“学”(广义的)。高考过后,我曾写了一篇批评的文字,结果没有一家媒体感兴趣。

二、作文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这实际上是关于审题的官方意见。导语首先引用“学而知之”及韩愈《师说》中的名句,这都是学生熟悉的,没有理解障碍;接下来一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扩大了思考的范围。其对“知之”的“之”所指代的内容做了明确提示,可以是“知识”,可以是“技能”,还可以是“道理”;“途径”是关键词,横线上所填的字应该体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接着学习评分细则,组长对细则的每一点做了详细解释,强调了打分注意事项。阅卷老师根据细则对样卷分别打分,组长对每份样卷的得分及打分的原因进行解释,阅卷教师比较自己的评分与阅卷组评分的差距,分析原因,调整标准,力求做到标准一致,打分公允。下午进行网上试评。所谓“试评”,就是阅卷教师的打分不作为习作的最终得分,只作为阅卷小组对阅卷教师打分情况统计的数据,打分偏差较大的教师,阅卷组要与其沟通,告知其应该怎么改进。这种“监控”一直要延续到阅卷结束。

尽管参加了几次阅卷,但每次阅卷开始的前两天,还是有新鲜感的,主要是想看看考生的作文是怎样的。几天下来,新鲜感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更

对学校说再见作文

多的是疲惫,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每天要看足7个小时的液晶显示屏,眼睛实在有些受不了。这在以前可是没有过的,看起来规定45岁不得参加阅卷是有道理的。另外,每天看大同小异、几乎众口一词的作文,神经都要麻木了。 大部分考生的习作中规中矩、鲜有特点。比如写“问而知之”,往往开篇提出观点,然后分析为什么要“问”,也就是“问”的重要意义,无非是“问”

可以解决疑难,可以扩充见闻,往往要举一些或人所共知或较为新鲜的例子,最后发出号召,较好一点儿的考生则指出怎样“问”才能才会有高含金量的“知之”。写行而知之、试而知之、读而知之的,思路大同小异。这样的作文,表达好些的能归到二类上,差一些的则只能归入二类下。不是说这样写不行,而是这样的习作总是给人以“流水线”操作的感觉。阅卷时,我常常为其中的一些考生惋惜,他们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基础,他们的思维清晰的,他们的素材较典型、较新颖,如果能挣脱思维惯性,能得到有效的指导与训练,他们完全可以写出优秀作文,上一类甚至超过55分都是可能的。平时与接触到的一些高三学生聊天,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的高三作文训练没有到位,且效率极低。训练基本是以各种考试的考场写作为主,较负责的教师给学生的习作打个分,然后选分数高的作文在班上读读议议,或者给学生讲讲一些笼而统之的注意事项而已;有些教师则干脆连分数都不打,连走过场的讲评都没有。很多学生的作文是“原生态”,是自己琢磨出来,他们往往认准了一两条路径,不管什么样的作文题都统统“入吾彀中”。反正文体自选,只要我没有跑题、偏题,得个平均分就满足了;如果幸运的话,能得50分左右,那高兴劲儿绝对是空前的。 我曾听过一些高三的写作课,教师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操作性强的“技法”。比如文章的基本套路,开头用什么句式,中间的分论点放在什么位置,每个分论点后的例子应该是详是简,什么样的例子前,什么样的例子用组合方式等等,归纳得很细,学生感觉也受用。所以大量的流水线作文充斥于考场。 说实话,如上技法不是不可以给学生,但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训练做支撑,要让学生灵活应用。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就更应该在训练他们思维的严谨、深刻、独到,选材的典型、别致,表达的形象、多样等方面做足功课。

说说阅卷时的两个小花絮或曰小插曲。在阅卷者中,我的年龄可能要算大的,尽管心里不服老,但眼慢、手慢是不争的事实。看一篇作文最少2分钟,这样一天下来我也就阅个200篇左右;看旁边的两个研究生,真可以说是身手矫捷,比我快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我曾偷偷给他们计算过,5篇作文大致300秒。有人可能会怀疑,这么快,能保证质量吗?对此我不做评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考生要想得高分,必须让自己的作文有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开篇),要有不错的亮点,能一下子抓住阅卷者。对此,有较好写作基础的同学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有个考生的习作以《?而知之》为题,我认为这个考生很大胆也很聪明,习作从“学”“乐”“思”“行”四个方面展开,实际上是对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弊端进行批判。该考生很有思想,四个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很清晰,语言表达没有丝毫的学生腔、八股腔,活泼、俏皮、犀利、老辣,有杂文的特点。我打了今年阅卷的第一个满分。可接着问题来了,另一位阅卷者只给了44分,我推测,他可能认为该文审题有问题,不能归入“切合题意”,只能在“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之间,考虑到习作表达上的优势,所以给了个二类中。两人分数差距过大,这引起了阅卷组的注意。经过小范围的讨论与磋商,最后打58分。

对此我思考了良久。这位考生是个幸运儿,如果我也像另一位阅卷者一样,对题意的理解比较狭隘,如果我对这种极富创新性的习作不喜欢或曰不欣赏,那么这位考生的习作可能就会是另外的命运了。看起来,如何开阔阅卷者的视野,提升阅卷者的水平,保证所有的习作得到理想与公平的分数,的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篇四:该说再见了

该说再见了

一晃眼两年半的时间即将逝去,想当初自己满怀梦想踏上征途,如今感觉自己还在出发点,还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也许并不是我还在原地从来没跑过,其实我一直都在跑,我的人生一直在路上,只是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怎么都学不够,所以永远觉得自己还在原点,感觉自己还不能适应企业,适应社会。

对于社会,我们不是还不够资格,只是我们还没准备好;不是能力还不够,而是心态还没准备好。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从学生转换成职员,毕竟学生这个角色我们演绎了十几年,而职员这身份是陌生的;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从学校过度到社会,因为学校与社会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已经用十几年的时间去适应了学校这个环境。转变没那么容易,那需要过程。

也许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急急忙忙的找工作,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我们需要沉淀,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需要好好为自己的需要做准备。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会有毕业旅这个词,那就是一个班级出去旅游,出去放松一下,为以后的自己做心理准备。 2014年11月19日傍晚,我们信管12班的全体同学出发去广西桂林,进行四天三夜的旅程,我们同学都有点兴奋,可能有些是因为第一次出省,可能有些是因为整个班一起出游,可能有些是因为我们真的要毕业了,终于有种现实感了。

大学几年来都是在一起学习,一起出去旅游的机会那是少之又少,而且那么多人,也很难凑在一起,今天不是你有事,就是明天我要忙。

所以这一次出去玩,我们等待很久了。凌晨1点才到酒店,尽管身心疲惫,依旧难掩兴奋之意,男生帮忙搬行李,互相帮助,友爱之情正在泛滥,多么美好的氛围,想想画面心情都倍儿棒,更别说身处其中了。

广西桂林真的很美,那里的山都是拔地而起,像竹笋一样生长,山上的树木种类繁多,枝繁叶茂,一片碧绿,倒影在清澈的江水中,美不胜收,一切的烦恼都消失地无影无踪,眼里只有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桂林的美~~瞬间充满正能量。

现在的我已经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未知的未来,我相信未来会更好。

再见,我的大学!

篇五:关于老师的作文:刘老师,不想和你说再见

关于老师的作文:刘老师,不想和你说再见

关于老师的作文:刘老师,不想和你说再见

他,每天梳着一个简简单单的平头;他,高高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纯白色的眼镜;他虽然十分平凡,但在他的大脑里有着许多“幽默细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谐星”。

他,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刘老师。

刘老师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高级教师,是从初中调过来的。

我很喜欢我们的刘老师,因为他十分幽默,什么时候都想展示展示他那“发达”的幽默细胞。

而且他也很“慈祥”。

注意啦,此“慈祥”非彼慈祥。此“慈祥”指的是:面容不慈祥,但对学生很好,经常可以拿“福利”。

记得一次,我们在教室里上着数学课。讲着讲着,老师突然停了,指着我和另一名同学说:“你,和你,给我去办公室打试卷。”

我和另一名同学有点“受宠若惊”,对着数学老师说:“老?老师,我?我们可没有?犯事啊。”

突然,老师那皱紧的眉头松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个“微笑”(说是微笑,还不如说是“皮笑肉不笑”比较恰当),说:“这不是惩罚,这是让你们帮老师做事。试卷打好了,还有奖励哦!”

我们这才松了口气,乖乖去了办公室打试卷。

果然,打完试卷后,老师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了两根棒棒糖。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我的思绪不知飞到了几千里外??

忽然,我听到了老师说了一声:“同学们,再见。”,接着,老师对着我们笑了一

笑。

再见?不是应该是“下课”的吗?

我有些怀疑老师最后那一句话有什么“玄机”。

果然,刚下课,我的死党菲菲就马上跑过来说:“祝,你知道么。这是刘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了,刘老师要被调到其它的学校去了。”

什么?要调到其它学校去了?怪不得老师跟我们说了一句“再见”。

课间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反复的想着:再见??再见??老师,真的还能再见吗?

过了一会儿,我的死党:菲菲,跑来安慰我说:“看吧,祝,老师的最后一节课你都没仔细听。不过有缘我们还会相见的,对吧?”

对!有缘,我们一定还会相见的!

既然刘老师是教初中的,那么??刘老师,我在初中,等着你!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