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6:29:47 字数作文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字数作文

篇一:气象防灾减灾模拟试卷

防灾减灾试题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20题,每空1分,共30分)

1、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的原则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易发区和易发时段、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

3、经批准的人影作业站点,必须调查和掌握高炮、火箭射程范围内的城镇、厂矿企业、村庄等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情况,绘制。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

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筹考虑和,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5、发生跨省级行政区域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决定启动相应的国家应急指挥机制,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臵工作。

6、部门应当设臵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开展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并按照规定职责核查灾情、发布灾情信息。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主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主要河流、水库的水量调度,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7、首次以国务院规范文件形式明确了气象灾害从预警到响应部门联动的职责,确定了地方政府建立气象灾害政府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任务。

8、《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目的是建立健全机制,提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9、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点、,,上报作业情况,对高炮、火箭发射架进行、保养,并存放于库房中。

10、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工作,规范检查内容,制定检查提纲。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责令限期整改。

11、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臵、等内容。

12、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与培训,要有面向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计划。

13、在避难场所以及附近的关键路口等,设臵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

14、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要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包括相关人员的日常管理、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等。

15、建立气象减灾工作档案。建立包含图片和文字的规范、齐全的乡镇气象档案,以便查阅。

16、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17、按照集约化思路,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把气象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实现。

18、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要有一名信息员。信息员可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农村干部、村干部、等兼职担任。

19、火箭弹携带,发射到云体内指定部位,对云体进行增雨防雹催化作业。

20、禁止对火箭弹、解剖和敲打。

二、选择题(单选50题,每题0.5分,共25分)

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起施行。 ( )

A、2010年4月1日 B、2010年5月1日

C、2011年4月1日 D、2011年5月1日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称气象灾害,不包括( )

A、台风、大风(沙尘暴) B、低温、高温

C、山洪、泥石流 D、冰雹、霜冻

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护林和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建(构)筑物防风避险的监督检查。( )

A、大风(沙尘暴)、龙卷风 B、台风

C、强对流天气 D、洪涝灾害

4、《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 )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5、雷电防护装臵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负责。( )

A、市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

B、市级以上地方建设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建设主管机构

6、《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 规定。 (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 )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8、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

A、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B、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

C、当地气象台站

D、当地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

9、《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应由组织。 (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0、对于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臵设计、施工、检测的或在在雷电防护装臵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应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 ( )

A、5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

11、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十有?原则是什么?( )

A、具有农业气象专业人员、具有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具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具有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具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块、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B、具有气象专业人员、具有气象服务方案、具有气象指标体系、具有气象服务平台、具有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小气候服务示范田块、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C、具有农业气象专业人员、具有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具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具有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具有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具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D、具有气象专业人员、具有气象服务方案、具有气象指标体系、具有气象服务平台、具有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小气候服务示范田块、具有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12、三农是什么? ( )

A、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业气象

观测站网体系

B、农村、农业、农民

C、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现代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D、农气、农业、农改

13、用3 — 5年的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风险调查到、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 )

A、村、村、村 B、乡、乡、乡

C、县、村、村 D、县、乡、村

14、成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为组长、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气象为农服务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领导小组会议,负责组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 ( )

A、气象局局长 B、政府分管领导

C、政府主管领导 D、农牧局局长

15、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要遵循??的选择。( )

A、专职人员 B、多员合一、一员多用

C、精挑细选、具备气象知识 D、选村干部、不选村民

16、灾害风险区划、防雷示范点的责任主体是;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科普宣传等工作的责任主体。 ( )

A、省级业务单位,县气象局 B、县气象局、县气象局

C、县气象局、市气象局 D、市气象局、省级业务单位

17、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建设的八有标准是什么?

( )

A、具有气象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具有气象信息员队伍、具有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具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

篇二:户县景区管理局气象防灾应急演练方案

户县景区管理局气象防灾应急演练方案

为进一步强气象防灾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景区管理局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促使我们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科室、辖区村组开展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14年9月7日11点开始。

二、演练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做好气象防御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景区管理局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汛情和极端天气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无一人死亡。

三、演练规则:

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实行局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防汛抗洪工程、设施设备、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四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因连日暴雨,太平河水位的不断上涨需要人员撤离、安置。

(二)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刘孟召

组 员:李文举 陈蔚颖

冯锐

(三)演练救援分工:

1、预警组:同烨、罗辉孝,邢家岭预警员,负责及时掌握汛情、灾情,及时通报开展防汛抗洪信息(主要指水情、汛情、雨情),做好风险评估、汛前报警等工作,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给小樊村主任,再上报演练组长。

2、抢险组:冯锐、袁冰川、赵轩、民政等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组织救灾物资、机械进行组织抢险和有关抢险救灾的协调工作,做好救灾物资发放。

3、保卫组:史广升、金英杰、派出所负责,负责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负责处置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

理,负责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防控和保护,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5、孟飞、宋玮、医院负责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急救。

6、宣传组:刘小燕、周虹,负责灾情通报、救灾进展及救援等情况发布。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铁锹 50 编织袋1000

2、演练出动部门人员及车辆

人员25名,机动车 2 辆。

(五)演练地点:

太平新村

(六)演练程序:

1、2014年9月7日上午11点整,各部门参加演练人员到太平广场集合待命。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2、11点05分,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气象防灾防汛应急演练活动开始。

3、演练开始:

11点10分,预警组接到汛情报告,必须问清受灾地点、受灾范围是否有遇险人员等,并作好详细记录,随后,立即向防灾防汛救灾现场总指挥报告。

11点15分,现场总指挥下达命令,集结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11点20分,到达事故现场后,抢险组组长(水利部门)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汛情,人员到位情况及物资准备情况。

11点25分,抢险组得到救援指令后,迅速果断组织救援人员(医院、派出所到第一线)展开施救。

11点35分,将救援人员分成4个小组,从中指定小组长1名,负责落实组长的指令和本小组的组织协调。

11点45分,保卫组,迅速组织受灾现场群众撤离,抢险组迅速进入水灾区域进行抗洪救援工作,抢救受困人员。

11点55分,抢险组得到救援指令后,4个小组根据现场水灾情况,合理分布救援区域,开展救援,这时,医院人员担架进入一级战备。

12点25分,救援结束后,抢险组组长向总指挥汇报救援结果。

12点30分,得到救援结束,可以退场的指令后,保卫组人员组织救援人员离场。政府办做好疏散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12点35分,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篇三: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高 岳 中 心 学 校

二0一二年五月九日

一、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总负责:校 长 况锋

副指挥:张德领 主 任 副主任 副校长:负责意外事故处理 主 任:负责后勤保障 副主任:负责警报信号

安全员:负责演练进度控制 班主任负责本班避险指挥。 场景模拟组组长:

救护组组长:

救援组组长:

紧急疏散指挥组组长: 联络组组长(发言人):

篇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

附件2: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

为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逐步实现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气象防灾减灾与乡镇自发、自下而上的气象防灾减灾相结合,特制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

1.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乡镇气象防灾减灾事宜;

2.有一名乡镇负责人分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一名或一名以上的气象信息员专门承担相关工作;

3.有气象信息服务站,在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有可以24小时值班的工作场所;

4.在乡镇建立一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承担乡镇气象防灾减灾的有关工作。

二、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1

1.全面掌握乡镇自然环境,包括陡坡、洼地等特殊地理环境,泥石流多险地带、河流和密集住宅区等危险地区;

2.全面掌握乡镇社会环境,包括老弱妇孺、儿童、身心障碍者等弱势民众情况,老旧建筑物情况,桥梁、堤防、学校、公园、乡镇活动中心等重要设施情况;

3.全面掌握乡镇防灾减灾资源,包括避难场所设施可容纳的人数、现有的设备,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设备,气象防灾减灾专家等;

4.采取居民参与的方式,开展对乡镇影响较大的若干种气象灾害的隐患调查;

5.绘制乡镇气象灾害风险图,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地图编制过程。

三、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

1.有多种渠道(设备)能够接收当地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通信畅通;

2.有及时传播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如在公众场所设置自动接收、播放灾害性天气警报的装置,如预警广播、气象电子显示屏等;

3.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通过电话、手机、对讲机、锣鼓、登门入户等方式通知到乡镇每户居民。

四、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针对乡镇气象灾害特点,编制、完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

2

案,预案要明确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联系人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对于乡镇弱势群体有对应救助措施;明确绘制乡镇气象灾害避难图,内容包括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带)、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径、脆弱人群临时安置场所、消防和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位置等信息;

2.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分析总结演练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五、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与培训

1.有面向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计划;

2.以国家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周等为平台,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3.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电子显示屏等公共场所或设施,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4.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对乡镇居民进行气象防灾减灾培训,与其他乡镇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防御经验交流;

5.定期印制分发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六、建设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1.有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的监测设施,并能向县气象部门进行数据传输;

2.通过新建、加固和确认等方式,建立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避

3

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3.在避难场所以及附近的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所;

4.乡镇储备必要的应急减灾物资,包括基本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等)、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

七、提高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

1.居民清楚乡镇内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

2.居民知晓本乡镇的避难场所和行走路线;

3.居民知晓气象预警信号所表示的含义;

4.居民掌握气象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不同气象灾害(洪水、冰雹、龙卷、地质灾害等)发生后,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帮互救等基本技能;

5.居民积极主动参加包括宣传、培训、防灾演练、乡镇风险隐患点排查、乡镇灾害风险区划图的编制等活动。

八、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制度

1.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包括相关人员的日常管理、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维护管理等;

2.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发放给防御责任人和

4

信息员,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给乡镇居民;

3.进行气象防灾减灾检查。定期对乡镇针对隐患监测、应急救护预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脆弱人群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4.建立气象减灾工作档案。建立包含图片和文字的规范、齐全的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档案,以便查阅。

5

篇五: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建立高效、统一、科学、规范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的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台风、暴雨、大风、大雾、雷电、高温、干旱、干旱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二、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实施分级管理。镇人民政府指导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

1、镇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组,确定汪敏华为气象灾害防御分管领导,领导组下设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郑勇同志兼任气象员。

2、镇领导组职责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镇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和建议;

()负责调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关问题;

(3)指导和督促各村、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2、成员单位职责

按照分工,各成员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并确定应急工作联络员,及时向镇指挥部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动态和灾情信息。

(1)党政办:参与镇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发布气象灾害预案预报信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承担镇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2)水利站:配合协调各村抗击气象灾害工作;负责对全镇水利设施进行有效的监管。

(3)民政所:统一审核发布气象灾害灾情和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全

镇气象灾害的救助、救济和救灾工作。

(4)综治办:协助做好气象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协助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参加重要设施和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5)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哄抢防御气象灾害物资和破坏防灾救灾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气象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负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秩序;防御气象灾害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协助提供部分道路实景信息。

(6)财政所:负责防御气象灾害和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7)国土资源所:负责提供气象灾害时的地质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气象灾害造成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防治工作,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8)供电营业所:负责保障应急重点部门用电的供应;及时组织电力受损线路的抢修,保障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9)卫生院: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提供气象灾区疫情和防治意见,组织医疗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0)学校:负责全镇各类学校防御气象灾害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11)文广站: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气象灾害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情信息,做好防御气象工作的宣传报道。

4、日常办事机构

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

(1)承担镇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全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负责传达镇指挥部工作指令,及时掌握气象灾害及应急工作动态,编印相关应急简报;

(4)组织、协调各村、单位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鉴定、审核和上报工作;

(6)镇指挥部要求的其他保障事项。

四、应急处置

1、 信息报告

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防御以及损失等情况,在2小时内向镇指挥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突发事件信息,镇政府向慈溪市政府、宁波政府或省政府报告。

2、 响应启动

按气象灾害程度和范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类别,有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预案启动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3 、分级响应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级别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1)一般气象灾害应急响应(Ⅳ级)

发生一般气象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Ⅰ级、Ⅱ级、Ⅲ级)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气象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支援请求。

4、分部门响应

当气象灾害发生时,根据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类别,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

5、 分灾种响应

当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村和单位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影响程度,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1)台风

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启动相应的防汛防台预案。

(2)暴雨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

经发办负责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和水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抗洪抢险和水毁防洪工程的修复工作。做好农业生产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民政所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办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和中小学做好停课准备。

供电营业所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派出所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城建、农业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3)暴雪、低温、冰冻

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4)寒潮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寒潮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民政部门采取防寒救助措施,开放避寒场所;实施应急防寒保障,特别对贫困户、流浪人员等应采取紧急防寒防冻应对措施。

村镇建设、农业等部门对树木、花卉等采取防寒措施。

农业部门指导果农、菜农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做好牲畜、

家禽和水生动物的防寒保暖工作。

卫生院采取措施,加强低温寒潮相关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5)高温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供电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根据高温期间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和电力供需情况,制订有序用电方案,必要时依据方案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水利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派出所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

卫生部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

农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6)干旱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

农业部门指导农牧户、林业生产单位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加强监控 ,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准备工作。

水利部门加强旱情、墒情监测分析,合理调度水源,组织指导各地开展抗旱减灾等方面的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旱灾导致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并负责因旱缺水缺粮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7)雷电、冰雹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灾害发生后,有关防雷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做好雷击灾情的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作,并为其他部门处置雷电灾害提供技术指导。

城建部门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

供电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针对水上渔业船舶做好雷雨大风、冰雹的预警措施。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居民委员会、村、小区、物业等部门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使用电器。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8)大雾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大雾和霾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大雾、霾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供电部门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污闪故障,及时消除和减轻因设备污闪造成的影响。

派出所加强对车辆的指挥和疏导,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6、 现场处置

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及时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公共设施的抢修和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7 、社会动员

气象灾害事件发生时,各村可根据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各村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8 、信息公布

气象灾害的信息公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公布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