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5:10 单元作文
篇一: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和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好发的年龄?
人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因此,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还可经口传播。此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又很复杂,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什么季节易得手足口病?
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一般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
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病疹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手足口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3~7 天。
一般手足口病的病程?
整个病程约7~10天可痊愈。 今年手足口病的疫情好像来得比较早,媒体也不断有报道,家长间也经常会议论起这件事,加之河北现已进入高温的天气。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就更加的重要喽!下面和妈妈们以问答的形式一起复习“手足口”这个病: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
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
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11、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怎样做?
1、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2、 如果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并及时通知孩子所在园校的老师,避免传染给他人和您bb防止再感染其他的疾病
每个家长都把孩子像小太阳一样的捧着,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不只从饮食上注意,还有孩子的生活用品上一定要注意。
医务所
2010-6-22
篇二: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答: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答: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
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答: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1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迷离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2、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如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5、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6、近期不带小孩外出,以免感染病毒。
里松镇凤仪幼儿园
2012年10月15日
篇三: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
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
一年四季中,夏秋两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特别是4岁以下的宝宝很容易被传染治病。大多数患者症状都较为轻微,咳嗽、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起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就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还有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
一、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初期一般先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同时在口腔众,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手足
口病是由肠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它的潜伏期是3—8天。
1、一般手足口病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症状。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度手足口病症状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婴幼儿交易感染手足口病,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如果托幼机构活着家长发现有可疑患儿,一定马上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及
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1、手足口病的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进行洗手,不要让其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患病的小朋友;
(2)家长在替孩子更换尿布活着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孩子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预防手足口病的处方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当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并合理的作出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但是,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才是确保孩子身体健康的重中之重。
篇四: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与预防措施及症状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及症状图片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出现地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天和初秋。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三、易感人群:幼儿多发,小于三岁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临床表现: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拌咽痛。发热一至二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一至二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常见于手掌、足底,也可见与臀部。
五、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最近是幼儿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请各位家长留意、注意预防,以下是有关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面得此病名。它也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儿幼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浒。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站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时工作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 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米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好发的年龄?
人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因此,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还可经口传播。此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又很复杂,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什么季节易得手足口病?
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一般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病疹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3~7 天。
一般手足口病的病程?
整个病程约7~10天可痊愈。
今年手足口病的疫情好像来得比较早,媒体也不断有报道,家长间也经常会议论起这件事,加之河北现已进入高温的天气。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就更加的重要喽!下面和妈妈们以问答的形式一起复习“手足口”这个病: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
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
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11、?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曰虼蚺缣缡保谧】诒恰?/p>
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怎样做?
1、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2、 如果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并及时通知孩子所在园校的老师,避免传染给他人和您bb防止再感染其他的疾病
每个家长都把孩子像小太阳一样的捧着,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不只从饮食上注意,还有孩子的生活用品上一定要注意。
篇五: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和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好发的年龄?
人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因此,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还可经口传播。此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又很复杂,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什么季节易得手足口病?
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一般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病疹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3~7 天。
一般手足口病的病程?
整个病程约7~10天可痊愈。 今年手足口病的疫情好像来得比较早,媒体也不断有报道,家长间也经常会议论起这件事,加之河北现已进入高温的天气。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就更加的重要喽!下面和妈妈们以问答的形式一起复习“手足口”这个病: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
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
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11、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怎样做?
1、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2、 如果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并及时通知孩子所在园校的老师,避免传染给他人和您bb防止再感染其他的疾病
每个家长都把孩子像小太阳一样的捧着,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不只从饮食上注意,还有孩子的生活用品上一定要注意。
医务所
2010-6-22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