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8:29 体裁作文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体裁作文

篇一:2015初三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考室号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共18分)

万里寻兄记

(清)黄宗羲

宗羲六世祖小雷府君,讳玺,字廷玺。兄弟六人。长伯震,商于外,逾十年不归。府君魂祈梦.

请卜之,茫然不得影响。作而曰:“吾兄不过在域内,吾兄可至,吾何不可至乎?”蹑屦出门,乡党阻之,曰:“汝不知兄之所在,将何之?”府君曰:“吾兄,商也。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吾尽历通都大邑,必得兄矣!”

于是裂纸数千,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所过之处,辄榜之宫观、街市间,冀兄或见之。即兄不见,而知兄者或见之也。经行万里,獠洞、蛮陬,踪迹殆遍,卒无所遇。 .

府君祷之衡山,梦有人诵:“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者,觉而以为不祥。遇士人,占之,问:.

“君何所求?”府君曰:“吾为寻兄至此。”士人曰:“此杜少陵《舂陵行》中句也。舂陵,今之道州。君入道州,定知消息。”府君遂至道州。彷徨访问,音尘不接。

一日,奏厕,置伞路旁。伯震过之,见伞而心动。曰:“此吾乡之伞也。”循其柄而视之,有字一行云:“姚江黄廷玺记。”伯震万京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时伯震已有田园妻子于道州,府君卒挽之而归。

1.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伯震 长:最大的 .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B.踪迹殆遍,卒无所遇 卒:死 .

C.觉而以为不祥 觉:睡醒 .

D.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 零丁:寻人的招贴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小雷府君“挂念兄长”和“为找兄长历尽险阻”的一组是( )

A.①魂祈梦请卜之

②逾十年不归

B.①梦有人诵“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者,觉而以为不祥。

②经行万里,獠洞、蛮陬,踪迹殆遍

C.①见伞而心动

②饥体冻肤而不顾,钳口槁肠而不恤

D.①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

②穷天地之所覆载,际日月之所照临

3.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伯震万京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

B.伯震万京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

C.伯震万京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

D.伯震万京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尽历通都大邑,必得兄矣!(3分)

译文:

(2)即兄不见,而知兄者或见之也。(3分)

译文:

(3)时伯震已有田园妻子于道州,府君卒挽之而归。(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精卫

明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注: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5.请写出此诗所依据的我国古代一个经典传说的名字(四字成语),并简要复述此传说的内容。(3分)

答:

6.诗歌塑造了精卫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20分)

箱子岩(节选)

沈从文

(1)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岩壁断折缺口处,看得见人家茅棚同水码头,上岸喝酒下船过渡人也得从这缺口通过。

(2)那天正是五月十五,乡下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全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桡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宽,两岸都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边炮从高岩上抛下,尽边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边炮声与水窗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3)两千年前那个楚回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都已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即如号称东江大国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有过多少次被来自沙漠中的蛮族,骑了膘壮的马匹,手持强弓硬弩,长枪大戟,到处践踏蹂躏!然而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也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遇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进展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方式看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

(4)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色里。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辨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然而岩壁缺口处却人声

嘈杂,且闻有小孩子哭声,有妇女尖锐叫唤声,综合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

(5)过了许久,那种锣鼓声尚在河面飘着,表示一班人还不愿意离开小船,回转家中。待到把晚饭吃过,爬出舱外一看,呀,好一轮圆月!月光下石壁同河面,一切都镀了银,己完全变换了一种调子。岩壁缺口处水码头边,正有人用废竹缆或油柴燃着人燎,火光下只见许多穿白衣人的影子移动。那些人正把酒食搬移上船,预备分派给龙船上人。原来这些青年人划了一整天船,看船的己散尽了,划船的还不尽兴,三只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

(6)提起这件事,使人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的贫俭,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形容尽致的。

(7)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各个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住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虽然也有人事上的小小得失,到恩怨叫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己相互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这些人比起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还更知道的多一点。

(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沈从文作品精选》)

7.赏析下列句子写景的妙处。(6分)

(1)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

答:

(2)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

答:

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2)段中“引起人对于历史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指的是什么。(6分)

答:

9.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两种手法并作简要分析。(8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4分)

10.语言表达有形象和抽象两种形式,不同的表达形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各小题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4分)

示例:形象表达: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抽象表达:事实胜于雄辩。

(1)形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_。抽象表达:胆小怕事。

(2)形象表达: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抽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_。

(3)形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_。抽象表达:事物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的。

(4)形象表达: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抽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11.请以“擦黑板”为题,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篇二:2015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

考试时间:50分钟左右 满分:100分

第Ⅰ卷 (共48分)

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原创)12.“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发表讲话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的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B.汉代地方设置刺史 C.宋朝设立提点刑狱司 D.明朝司礼监牵制内阁

【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目的,联系这两年的反腐败的热点问题,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原创)13.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和巩固边防,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其中“直道”的位置在

② A.① B.② C.③ D.④

① 【历史地图类选择题是近年来中考较常见

的一种试题类型,可较全面地考查考生提取

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本题以教材地图和知识为依托,考查秦朝历史。】 ④ (原创)14.在中国古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③ 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在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普及全国

B.秦朝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C.宋代出现的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D.翻车的出现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综合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高三学生侧重于难题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本题以历史知识的考查为主。】

(原创)15.慎到(约公元前395~约前315)在《慎子》中说:“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 该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诸子百家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诸子百家的思想相对复杂,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材料解决来对比分析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

(原创)16.“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作者对时局的批判精神 B.体现了近代的“民权“意识

C.体现了顾炎武的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 D.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的知识链接等史料是对教材知识点的补充和解释,需要引起重视。本题通过顾炎武的诗词考查学生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理解和分析。】 (原创)17.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逐渐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文明史观的考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近代中国的发展演变历程。】

(原创)18.1843英国商人约翰来到广州,他首先到粤海关咨询进出口商品税率标准,工作人员向他提供了一份最新资料:

朋友马丁在华经商,告诉约翰:“现在在中国经商更安全了,赚取利润也更多了。”据此,你认为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①表格中进出口税率的调整依据的是《南京条约》相关内容 ②约翰也可以选择去南京经商

③约翰经商的主要方向可能是棉纺织业

④马丁所说的更安全指的是英国政府可以在各地驻兵保护商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方向主要在必修。考察了学生分析历史图表的能力,关注在1843这个解题关键时间,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原创)19. 2013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向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措施 ③1980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两岸关系是时局热点,近年来面对香港的“占中”问题,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组合选项题也是学生的一个盲点。】

(原创)20.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

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 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 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联系时政,考查西方代议制,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和解决时事。】

(原创)21.2014年随着乌克兰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俄罗斯高调介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

了最为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也针锋相对,两国关系陷入冷战后的“冰点”。这一现象说明 A.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发出挑战 B.美俄两极争锋的国际格局再度形成 C.“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形成 【考查二战后的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以时政为导入背景。】 (原创)22.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和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

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结合教材的知识链接,考查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在准确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判断。】

(原创)23.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下列有关二战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1940年希特勒执行“海狮计划”,最终未能得逞 B.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C.1942年太平洋战场率先展开反攻

D.1945年以中美英苏四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

【考查选修三的二战史。历史记忆的时间、地点、事件的准确记忆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考查学生对教材把握的准确度。】

第Ⅱ卷 (共52分)

二、本卷共2大题,37题26分,38题26分,共52分。

(原创)37. 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材料一: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韩愈 材料二: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又将历史中逐渐形成的群体的社会价值置诸不容置疑的地位。于是,当人们不断追问这一思路的起源以及其合理性依据时,它就有些捉襟见肘。??儒门对追问终极问题的回避??给思想史留下了新的话题。

——葛兆光

材料三:佛学之影响于宋学,其时最久,而其力亦最伟。吾人如谓无佛学即无宋学,决非虚诞之论。宋学之所号召者曰儒学,而其所以号召者实为佛学;要言之,宋学者,儒表佛里之学而已。盖原始之儒家,留意于修齐治平之道,疲精于礼乐刑政之术;虽间有仁义中和之谈,要不越日常道德之际。及至宋代之理学,始进而讨究原理,求垂教之本原于心性,求心性之本原于宇宙。

——周予同《朱熹》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三寸金莲 贞节牌坊 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佛道思想传统儒学存在什么缺陷?(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具有什么特点?(9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宋明理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11分)

【结合时下的热门话题——道德的流失,反思中国人的思想现状。结合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的宋明理学,思考传统文化的借鉴意义】

(原创)38.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发展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水晶宫童话”——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修建了巨大展览厅“水晶宫”。所有的这些都在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这一切,在当时,只有英国才能做到。??这次博览会展出了10万多件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展品,它们由世界各地近14000名参展者提供,其中一半多是英国厂商??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气压机、起重机、机床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和桥梁模型,甚至武器装备等,让人们目瞪口呆。

材料二:伦敦“雾都孤儿”——以下两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

材料三:伦敦“生态之城”——1952年

12

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超过

12000

人的生命。 这场事故后,英国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并逐渐实现了全民天然气化,停止了燃煤。英国政府还借助立法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限制。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加强绿化建设。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特点?(6分)通过上述材料,结合中国雾霾等环境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结合中国的雾霾问题,社会环境史又成为关注的热点。以英国伦敦的城市发展为线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新解读,并且借鉴历史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三:北京市简洁届高三5月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1届高三5月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关键词 穿流不息 暴殄(tiǎn) 蓦(mù)然回首

B.口头禅 通货膨胀 不啻(chì) 弱不禁(jīn)风

C.雷震雨 见风使舵 内讧(hònɡ) 不着(zháo)边际

D.肇事者 相形见拙 栖(xī)息 否(pǐ)极泰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赛季马刺以16胜3负开局,其中包括一个12连胜,湖人、热火等强队都无法望其项背,让各路专家跌破眼镜。

B.博客方兴未艾,微博又来了,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未来简直无法预料,职业媒体人必须努力追赶新技术的浪潮。

C.近日,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他们觉得此书中丰子恺先生的画和字看着很赏心悦目。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比赛中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很不理想,简直就是差强人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B.1989年上海率先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此后,城市光环境建设经历了逐步从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向内地推移。

C.中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历时最长、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已于12月22日全线通车了。

D.据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将达接近5000多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汉魏间,曹操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在文学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B.杜牧的《阿房宫赋》辞藻华美,思想深刻,借秦朝亡国的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引以为戒。

C.当代著名文学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风格秀雅隽永,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5.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视觉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特别 ,这是因为构成人的视网膜边缘的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分辨黑白的本领特别强,即使 ,也能 一个由明暗组成的黑白世界。可见 ,从而为黑白摄影被人的视觉接受及欣赏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

①敏感 ②敏锐 ③在深夜感觉不到色彩 ④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⑤感受 ⑥感知

⑦观众的视觉有优先唤起黑白的能力 ⑧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_____。虎鼓瑟兮鸾回车,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爱其子,_____;于其身也,_____,惑矣。 (韩愈 《师说》)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____,_____?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⑤斜阳草树,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 _____,到黄昏,_____ 。 (李清照 《声声慢》)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精 卫 ① 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⑴美国宇航员弗兰克曾写信告诉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 家凡尔纳 的孙子说,他驾驶的宇宙飞船跟凡尔纳小说中描述的飞船重量相同,高度也一样。现代航天理论的奠基人、俄国工程师齐奥尔科夫斯基 被称为“宇航之父”,但他却认为“科幻之父”凡尔纳才算得上是宇宙航行真正的先驱,因为他本人的科学名著《利用喷气装置探测宇宙空间》,最初就是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得到启发的。

⑵凡尔纳的小说里有不少设想在当时曾被视为痴人说梦,可是在他辞世数十年后却一件件变成了事实。那些由凡尔纳经过审慎思考、合理推断并想像出来的问题答案,在某种程度上竟然与现代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相似或共

通,以致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并非不合理的假设”:假如凡尔纳没写过《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这两本书,现代宇航学就可能遇到更多的挫折。

⑶一部科学史,可以说是人类智者的无穷幻想与不断劳动创造的历史。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正是诸多幻想作家早在千百年前就着力描述过的世界。

⑷科幻小说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它所关注的乃是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所激起的种种波澜。换句话说,科幻小说是人类对科技促进的社会变革的经历在艺术上所作出的反响。由此,人们学会了前瞻,即展望与现在不同的未来——更加美好或可能会很糟糕的未来。

⑸从幻想到现实,人类的思维和智慧划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轨迹。我们只要稍微涉猎一点科技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几乎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是有幻想在先。随着科幻题材的不断延伸,人们受到启迪而会去探索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科学幻想 往往是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的先导。

⑹尽管我们并不要求科幻作品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言,尽管科幻小说和现实的方法可能完全不同,但包含在科幻小说中的某种期盼,几乎都已实实在在地得到了现实的回应,它们实际上就是由科学幻想衍变而成的科技成果。

⑺幻想,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尹传红 《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弗兰克驾驶的宇宙飞船与凡尔纳小说写的一样,他认为凡尔纳是宇宙航行真正的先驱。

B.凡尔纳思考、推断、想象出来的问题答案,与现代解决问题的方式竟然完全相似或共通。

C.诸多幻想作家早在千百年前的无穷幻想和着力描述,创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和科学史。

D.由科学幻想衍变而成的科技成果,就是科幻小说中的某种期盼在现实中所得到的回应。

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科幻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分别是什么。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托 尔 斯 泰 的 忧 郁

⑴关于这个老人1910年冬天的离家出走,我读了好几年,始终感到无话可说。他的姿态太迷人,他的思想太复杂??

⑵1910年11月10日,列夫·托尔斯泰决定离去。“因为若不这样,最终归于死亡的生命就毫无意义 。”凌晨5点不到,他就吩咐车夫套马,带上日记、铅笔和羽毛笔,匆匆逃离了波良纳 庄园。从这一天开始,19世纪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

⑶他早就想离家出走了。他在日记中写道:“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他对自己的庄园主 生活感到羞耻 :“这一切如何了结?”早在1880年初,他就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分给穷人,并身体力行,开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实行平民化,布衣素食,体力劳动。他在《忏悔录》中说:“有个时期我曾经以自己的才智、门第

自傲,现在我知道了,如果说我身上有什么好的东西,那就是一颗敏感而又能够爱的善良的心。”“我们这种富豪的、博学的人们的生活不仅使我反感,而且失去了任何意义。”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统统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

⑷“这一切如何了结?”他认为“一切时代的优秀分子”都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人的生而不平等、人类尊严感的消失、人性的罪、政治的恶??“这一切如何了结?”他强调“道德的自我完成”。他在1908年的日记中写道:“是啊,需要进行自我修养——我在八十高龄的今天所做的,正是我十四五岁时怀着特有的热情所做过的同一件事: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完善”以克服自我为中心并劝人为善,“要想使人们的状况好起来,必须使人们自己好起来??而为了使人们好起来,必须使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他成了一个悲天悯人的人物,他成了“世界的良心”。在一般人看来,这良心显得有些“不正常”,甚至有些“肥大”——看到冬天里的乞妇,那乞妇又冷又饿,“而我穿着暖和的短羊皮袄,一回到家就大吃鸡蛋!”他感到痛楚、羞愧。他对此无法忍受,内心深受煎熬。但人们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里照样过他们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世界很正常。发疯了的只能是托尔斯泰,他说:“我知道,我是疯子。”“我在这疯人院里难过极了。”

⑸所以高尔基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的伟大人物中间最复杂的一个”。他复杂吗?从人格的自我完善来看,他是单纯的,甚至有些天真。只是他的追求很苦,他的自责很深,因为这是一道“窄门”。梅列日柯夫说,“他是社会的良心”。人生是痛苦的,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 ,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这是托尔斯泰终生追求的信念。摇笔弄舌是简单的,振臂高呼也不难做到,难的是要对自己采取行动,特别是放弃自己既得的利益,放弃已经坐稳了的位子,将自己引向那道“窄门”,这才是真正的难。这种修炼过程就像加缪所提倡的,“明知世界冰冷,也要尽力地燃烧,为了美和爱去忍受苦难”。

⑹最终,托尔斯泰选择了“飞越疯人院”,离家出走。他在出走那天夜里写道:“我的做法与我这种年纪的老人通常的做法一样,即抛弃俗世生活,以便独处,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度过一生最后的时日??”他要像一头自由的野兽那样,为自己寻找一处干净的死亡之地。

⑺1910年11月20日,列夫·托尔斯泰 ,这位被称作“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的老人,死在他的出走途中。死前他说:“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这是他最后的话。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补充完整。 (取材于朵渔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世纪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暗指托尔斯泰的选择是对他的时代、阶级的背叛,他也因此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

B.托尔斯泰对自己的庄园主生活感到羞耻,他放弃了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以此来求得良心的安稳和道德的自我完成。

C.托尔斯泰称自己是疯子,称生活的环境为“疯人院”,表明他追求自我完善和劝人向善的道德理想是艰难而痛苦的。

D.“窄门”是比喻的说法,托尔斯泰把自己引向了难以通过的死地,隐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自身思想行为局限的批判否定。

E.文章的题目是“托尔斯泰的忧郁”,“忧郁”不仅概括了托尔斯泰晚年内心痛苦矛盾的特点,也在艺术结构 上涵盖了全文。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⑴段中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太复杂”?(4分)

②文中说托尔斯泰是“世界的良心”“社会的良心”“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请解释“良心”在文中的含义。(3分)

18.第⑷段画线的语句“但人们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里照样过他们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含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19.文章末尾提到托尔斯泰死前最后的话:“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作者说:“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补充完整。”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试着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谈谈你这样补充的理由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广州亚运会赛场上,体育明星刘翔 的身后,有一个观众熟悉的身影在默默奔跑着。即使他再勤奋、再努力,人们似乎仍然觉得:他永远不可能战胜刘翔。

比赛结束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冠军刘翔,但他依然微笑着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面对记者的冷嘲热讽,他最多只是笑笑,不说话,之后仍旧不拒绝任何采访;有教练建议他改练别的项目,告诉他,凭他的水平,进入世界前三绝对没有问题,他还是笑笑,摇摇头。他说:“我尽力了。是的,我就这个实力,但我必须尽力跑。” 他就是史冬鹏 ,一个不管怎样也不改变自己的坚持,一个哪怕永远只是“第二名”却依旧安静奋力奔跑的运动员。

请以“第二名的坚持”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篇四: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的名言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1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5、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7、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8、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2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23、犯天下之不韪。

24、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6、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7、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8、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32、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的名言

33、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顾炎武的名言

3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的名言

35、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顾炎武的名言

36、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名言

38、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的名言

3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的名言

40、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的名言

41、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的名言

孟子名句65条

75句尼采名言

128条诚实的名言

篇五:模拟题

高三历史中期模拟试题试卷

第Ⅰ卷 (共48分)

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发表讲话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的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B.汉代地方设置刺史

C.宋朝设立提点刑狱司 D.明朝司礼监牵制内阁

3 .在中国古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在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普及全国

B.秦朝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C.宋代出现的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D.翻车的出现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4.慎到(约公元前395~约前315)在《慎子》中说:“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 该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诸子百家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5.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作者对时局的批判精神

B.体现了近代的“民权“意识

C.体现了顾炎武的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

D.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6.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逐渐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843英国商人约翰来到广州,他首先到粤海关咨询进出口商品税率标准,工作人员向他提供了一份最新资料:

朋友马丁在华经商,告诉约翰:“现在在中国经商更安全了,赚取利润也更多了。”据此,你认为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①表格中进出口税率的调整依据的是《南京条约》相关内容

②约翰也可以选择去南京经商

③约翰经商的主要方向可能是棉纺织业

④马丁所说的更安全指的是英国政府可以在各地驻兵保护商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8. 2013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向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措施 ③1980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8. 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 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

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9.2014年随着乌克兰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俄罗斯高调介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最为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也针锋相对,两国关系陷入冷战后的“冰点”。这一现象说明 A.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发出挑战 B.美俄两极争锋的国际格局再度形成

C.“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形成

10. 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和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11. 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下列有关二战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1940年希特勒执行“海狮计划”,最终未能得逞

B.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C.1942年太平洋战场率先展开反攻

D.1945年以中美英苏四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

第Ⅱ卷 (共52分)

二、本卷共2大题,37题26分,38题26分,共52分。

(原创)37. 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材料一: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韩愈 材料二: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又将历史中逐渐形成的群体的社会价值置诸不容置疑的地位。于是,当人们不断追问这一思路的起源以及其合理性依据时,它就有些捉襟见肘。??儒门对追问终极问题的回避??给思想史留下了新的话题。

——葛兆光

材料三:佛学之影响于宋学,其时最久,而其力亦最伟。吾人如谓无佛学即无宋学,决非虚诞之论。宋学之所号召者曰儒学,而其所以号召者实为佛学;要言之,宋学者,儒表佛里之学而已。盖原始之儒家,留意于修齐治平之道,疲精于礼乐刑政之术;虽间有仁义中和之谈,要不越日常道德之际。及至宋代之理学,始进而讨究原理,求垂教之本原于心性,求心性之本原于宇宙。

——周予同《朱熹》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三寸金莲

贞节牌坊 二十

四孝之埋儿奉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佛道思想传统儒学存在什么缺陷?(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具有什么特点?(9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宋明理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11分)

【结合时下的热门话题——道德的流失,反思中国人的思想现状。结合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的宋明理学,思考传统文化的借鉴意义】

(原创)38.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发展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水晶宫童话”——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修建了巨大展览厅“水晶宫”。所有的这些都在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这一切,在当时,只有英国才能做到。??这次博览会展出了10万多件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展品,它们由世界各地近14000名参展者提供,其中一半多是英国厂商??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气压机、起重机、机床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和桥梁模型,甚至武器装备等,让人们目瞪口呆。

材料二:伦敦“雾都孤儿”——以下两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

材料三:伦敦“生态之城”——1952年

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超过12000人的生命。 这场事故后,英国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并逐渐实现了全民天然气化,停止了燃煤。英国政府还借助立法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限制。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加强绿化建设。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特点?(6分)通过上述材料,结合中国雾霾等环境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结合中国的雾霾问题,社会环境史又成为关注的热点。以英国伦敦的城市发展为线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新解读,并且借鉴历史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