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儿童道德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6:35:37 写作技巧
儿童道德故事写作技巧

篇一: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

这个就很多了,古时候的摘录几个:

01.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 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黎士宏是收储公司朝阳粮库检验科副科长。作为为农民服务的第一个窗口,无论面对是什么样的送粮者,她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2003年3月21日早,她还没有上班,朝阳坡乡一粮贩子赵某就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她今天他要往粮库送两车粮,并且已经给她的电话里充了200.00元的话费。早上,黎士宏一上班就将二百元的现金交给了库领导,讲明了事情的经过。赵某的粮车来了,黎士宏依然按照粮食本身的质量验了等级,没给他一点好处。还有许多粮贩子企图利用送红包、请吃饭、找亲属说情等方式想通融她,都被她拒绝了。见贿赂这一着行不通,就采取了威胁、恐吓的手段。有一天晚上,黎刚到家,就接到一个匿名电话:“你还想不想在公主岭这地方混了?你如果验粮还那么严,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说完电话就挂断了。可她就是不信邪,坚持以质论价的原则,确保了粮库的利益。在收购繁忙的季节,她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晚上

十点左右回家更是家常便饭。家里孩子小,喊着要妈妈,晚上经常哭着入睡,可是为了工作,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因为家庭、孩子而迟到、早退过一次。今年三月份,孩子因病动了手术,需要住七天的院,可是她只陪了孩子两天,就又回到单位上班了。这种精神时刻感染着每一名员工,在带领检验科的员工做好本科室工作的同时,还主动配合其他科室,做好粮库各方面的工作

道德名言: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国谚语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作者:普卢塔克

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 作者:布夫勒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作者:王安石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 作者:洪自诚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毛泽东

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作者《礼记·:中庸》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作者:约翰生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缨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作者:凯洛夫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作者:克罗齐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作者:毛泽东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

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 作者:佚名

明人不做暗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作者:吴承恩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马致远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作者:凯洛夫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作者:欧文

一生肝胆向人尽。唐·顾况《行路难》 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 作者:顾况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 作者:萨迪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作者:《增广昔时贤文》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黄石公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冯雪峰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作者:卢梭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作者:王安石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学案》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作者:周敦颐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诗经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作者:孔丘 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作者:高尔基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作者:diyifanwen.com收集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作者:德谟克利特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作者:雨果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别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作者:苏格拉底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作者:别林斯基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作者:胡居仁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罗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贝多芬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

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

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 怜:怜爱。皎然:洁白。 作者:白居易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作者:史襄哉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作者:何塞·马蒂 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否则等于没用。 作者:莎士比亚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 从恶德中逃避是美德的开始。 作者:贺瑞斯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作者:但丁 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作者:《论语·子路》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作者:孟郊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作者:狄德罗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非关道德合,只为钱相知。 作者:谚语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作者:程颐

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作者:朱熹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作者:章炳麟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作者:托尔斯泰

我情愿变成一枝两头点燃的蜡烛,照耀人们前进! 作者:卢森堡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作者:《礼记·中庸》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谀奉迎的办法换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该得志了。但这不是我的道路。 作者:雨果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作者:爱因斯坦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作者:契诃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礼记

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 作者:林肯

篇二:古代幼儿道德教育故事

古代幼儿道德教育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祎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蟀四辏ㄇ?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

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舜之孝道

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和睦九族、稳定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谈到孝,首推上古明君舜帝,他以感天动地的个人言行,诠释了孝的文化内涵,以无可替代的影响力,使“孝”这种理念深入人们头脑,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因而被推崇为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源头,尊称为“百孝之首”、“道德始祖”、“文明之元”。舜之孝道,可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人子之孝:忍害尽孝,顺侍父母,不失子道

舜生于诸冯(即今诸城市诸冯村),在被举荐于尧之前,只是一名普通百姓。舜父瞽叟,是一个不明事理很顽固的人。舜很小的时候,生母就过世了,父亲再娶。后母生了个弟弟叫“象”,“象”狂傲骄纵。舜对生父继母非常孝顺。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人却经常联合起来谋害他。舜一方面设法化解危险,一方面又忍辱负重,坚持侍奉父母,竭力使家庭和睦。

每当受到父母的责难,舜心中第一个念头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让他们生气!”于是他更加细心检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欢喜。如果受到弟弟无理刁难,他不仅能包容,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人们看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孝顺,都很感动,对舜非常敬重。

在四岳举荐下,帝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以观察舜的德行操守。二女明理贤慧,小心侍奉公婆,操持家务农事井然有序。即使遭遇涂廪、填井等危险之后,舜和二女仍然恭敬有加地奉侍父母,对待弟弟,好像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样。舜此时的身份是平民,他的这种孝,可称之为“庶人之孝”,突出特点一个字:顺。主要表现在孝行上。他的行孝之艰难,让人感叹唏嘘;他的孝心之坚贞,让人油然敬佩;他对父母的“敬”和对弟弟的“悌”让人难以企及。

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篇三: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

车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五颜六色的伞把雨天的世界装点得别有一番yun味。公交车上的人们都懒洋洋的,安静的气fen使人发困,但没多久就被打破了。随着一声响亮的开门声,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车门前,不知是因为下雨天人多,还是到了繁忙的街区,门一开,大批的人涌上了公交车,几个年轻的小伙,身子轻轻一挤,三步并作两步抢先跃上了公交车,后面紧跟的人口中骂骂咧咧,但随即也上了公交车,很快,座位就全被坐满了,最后上来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一手吃力地抓着扶栏,一手拖着一个大袋子,气喘吁吁地爬了上来,因为没有位置,她只能靠在我们座位附近的栏杆上。不一会儿,车开动了,坐在我身边的表妹却起身,抓着扶手,轻轻地对她说:“奶奶,你坐吧!”不知怎么,我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那位老奶奶也愣了一下,随即充满感激地说:“谢谢你啊,小姑娘,你真好!”然后靠到座位旁,慢慢地坐了下来,她又对我妹妹说:“小姑娘,真不好意思,我就坐一站,下一站就下去了!”妹妹摆摆手说:“没事儿的,奶奶,我站着不累的,你坐吧。”时间过得真快,下一站到了,老奶奶轻轻起身,笑着对我妹妹说:“你真好!”然后拎着她的大袋子慢慢地下了公交车,这站一次性下了好多人,公交车上又恢复了之前的宁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车窗外,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灿烂的阳光透过车窗投射了进来,温暖了车内所有人,也照亮了我妹妹那颗乐于助人的心。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我妹妹那样,时刻拥有一颗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心,那在道德的人间还会有“雨天”吗?

跟大家分亨一条安全小常识:

骑自行车时,不要骑速过快,要小心避让,要骑在自行车道上。未满十二岁的,不可以骑自行车上路。

写作技巧